民间谚语心得体会(模板15篇)

民间谚语心得体会(模板15篇)

ID:8470719

时间:2024-01-05 19:31:02

上传者:笔舞

心得体会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口头表达,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参考以下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写作的要点和技巧。

民间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蛤蟆蝌蚪躲端午。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端午佳节,菖蒲插屋。

端午节卖菖蒲。

家有三千艾,郞中不用来。

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民间谚语

1、七月十五枣红皮,八月十五枣半干(指农历)。

2、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3、雨从西南来,床下摸“各也”(“各也”鱼类,指雨下的大)。

4、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

5、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6、三伏不热,五谷不结。

7、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8、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9、夜晴无好天(指连续下雨,突然一天晚上晴了)。

10、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11、十雾九晴。

12、寒露两旁看早麦。

13、二月二,小麦没老鸹(指乌鸦在小麦地里已看不到)。

14、早上烧霞,晌午沤麻(早晨出现彩霞,中午多会下雨。晌午指中午,麻为草本植物,茎皮纤维可做绳索、织布。沤麻就是将麻埋于泥中腐蚀)。

15、七月雨,八月旱,棉花桃子赛鸡蛋。

16、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指今年中秋节阴天,明年正月十五或前几天会下雪)。

17、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18、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9、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

20、重阳不下盼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21、天黄有雨。

22、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23、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24、开春一场雨,秋收万石粮(指春耕时下雨,预示着丰收年)。

25、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26、春打六九头,五九尾(指立春那天为五九的最后一天,或六九的第一天)。

27、六月不热,稻子不结。

28、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

29、天河调角,要吃毛豆角。

30、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

31、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32、初一阴,初二下,初三初四直“拉拉”(直“拉拉”为继续下雨)。

33、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34、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5、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36、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37、六月六,晒谷莠(指谷子已抽穗)。

38、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39、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40、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41、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42、忙种收大麦。

43、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指处暑前后收获高粱,白露前收割谷子,秋分时大豆已收割)。

44、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45、东绛(虹)呼噜,西绛雨(呼噜指打雷不下雨)。

46、立秋十八天,寸草结籽。

47、小满不满,麦子有闪(指小麦到小满节应灌满浆,若没有灌满浆,小麦收不好)。

48、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

49、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50、处暑下雨烂谷箩。

51、缸穿罗裙山戴帽,蚂蚁搬家蛇舖道,

52、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53、过了惊蛰节,整地不能歇。

54、初一、十五天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指农历)。

55、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民间谚语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谚语吧,谚语大多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时间经验。还记得以前背过的谚语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民间谚语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买鸡看爪,买鸭看嘴。

买锣要打,买伞要撑。

买卖不成仁义在。

买卖不懂行,瞎子撞南墙。

买时得买,卖时得卖。

卖瓜不说瓜苦,卖盐不说盐淡。

卖主怪脚,买主怪鞋。

满招损,谦受益。

慢病在养,急病在治。

猫跟饭碗,狗跟主人。

猫怕过冬,狗怕过夏。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

没钱时挨饿,有钱时摆阔。

没有不上钩的`鱼,没有不上竿的猴。

没有大粪臭,哪来五谷香。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蜜多不甜,油多不香。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苗好一半谷,妻好一半福。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磨刀不误砍柴功。

磨刀不用看,全仗一身汗。

莫馋人富,莫嫌人穷。

莫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

莫看强盗吃肉,要看强盗受罚。

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谋官如鼠,得官如虎。

母大儿肥,种好苗壮。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爆饮爆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康宁。

背后不商量,当面无主张。

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病从口入,寒从脚起。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病急乱投医,逢庙就烧香。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到江边不脱鞋,不到火候不揭锅。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不会烧香得罪神,不会讲话得罪人。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

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民间谚语

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痘要结,麻要泄。

读书不想,隔靴挠痒。

读书须用心,一字值千金。

赌钱众人骂,读书众人夸。

端人家碗,服人家管。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多行不义必自毖。

恶人心,海底针。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儿大不由爷,女大不由娘。

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耳不听不烦,眼不见不馋。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隔行如隔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狗朝屁走,人朝势走。

狗急跳墙,人急悬梁。

狗记路,猫记家。

姑娘讲绣花,秀才讲文章。

鼓不打不响,钟不敲不鸣。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

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民间谚语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苏)。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苏)。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冀)。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桂)。

民间谚语心得体会

民间谚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库。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它流传广泛,全民皆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人们的言行举止提供了指导,还让人们在学习中获得了很多道理和智慧。在我看来,民间谚语的内涵深刻,极具启发性,是我们学习,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工具。

首先,民间谚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智慧。作为一种口头文学,民间谚语流传在中国大地上几千年之久。谚语中的语言朴素含义深刻,透露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智慧。比如“拾人牙慧”,给了我们学习的启示,让我们懂得要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又比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告诉我们平时要注重小事情的处理,不可忽视小问题。这些谚语不仅在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对待生活,更让我们从中受到一种深远的文化熏陶。

其次,民间谚语道出了人生规律和哲理。生命存在着一种规律和哲理,而民间谚语正是道出了生命的那些规律和哲理。例如“人心人胆,天道酬勤”,告诉我们天道酬勤这一大道理,行善积德,恶有恶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呼唤我们要有谦虚、感恩、知恩、报恩的精神和行动。它的内涵丰富多样,让我们深刻领悟生活,认真思考生存道理。

第三,民间谚语教人治学育人。民间谚语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它是相辅相成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优点,也是讲述着如何去逐步认识自己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民间谚语也教育我们如何去做人。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则智明而行不失”,教人学会日常思考,不断完善自己。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影响了许多人,让他们受益终身,从而使自己更加美好。

第四,民间谚语在有益的引导着我们正确、积极的生活态度。他告诉我们不仅要有自信,而且要平和对待选择;他还会告诉我们要爱劳动,爱学习。还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闲适和瑰丽,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些谚语一句简洁,但却是一种生命态度的展现,细细安利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最后,民间谚语突出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民间谚语跨越时空,跨越种族和文化的界限,其内涵不断丰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它吸纳了各个民族、不同地域和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优势。而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综上所述,民间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智慧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怀旧中教诲,而在教诲中引领我们的生活,指引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我们的生活怎样的复杂和多变,民间谚语始终平和、深沉、简约而又极富深意的大道理让我们不断领悟到人生、自身、世界,真实而有针对性的引导着我们生活、发展。

民间谚语

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雪有三分肥。

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

大雪三白,有益菜麦。

冬无雪,麦不结。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

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十八不下一冬干。

大雪封河。

大雪封了河,船民另找活;大雪河未封,船只照常通。

半上午插犁,半下午停,中午前后把地耕。

大雪封地一薄层,拖拉机还能把地耕。

机器不怕用,就怕用后随便扔。

机器用罢跟检修,日后再用就顺手。

光会用,不会修,到老是个离八头。

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问师傅。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牛羊啃一层,最少减一成。

冬天不护树,栽上保不住。

冬天把粪攒,来年好种田。

天气渐寒,畜舍堵严。

定时、定量,先草后料,少给勤添。

大雪坑塘未结冰,组织力量深挖坑,有条件的蓄满水,来年养鱼有保证。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小寒大寒,滴水成冰。

大寒小寒,无风自寒。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

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大寒大寒,无风也寒。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立冬无雨一冬晴。

冬至红,年边滃(湿烂);冬至乌,年边疏(少雨)。

冬至挂虹,一个月雨蒙蒙。

雨夹雪,落勿歇。

腊月暖,六月旱;腊月寒,六月水。

冬暖要防春寒。

立冬落雨一冬落(指烂冬)。

立冬发雾冬至雨。

大寒小寒要春梅。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瑞雪兆丰年。

霜前冷,雪后寒。

落雪勿冷,融雪冷。

冬有大雪是丰年。

冬有三白是丰年。

雪后易晴。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

雪落有晴天。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指的'是冬天的雪下得越大,麦子的被子铺得越厚,来年肯定有个好收成。)。

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天骤热下大雪。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积雪如积粮。

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

今冬雪不断,明年吃白面。

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雪在田,麦在仓。

雪多下,麦不差。

民间谚语

1、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2、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

3、宁吃飞禽四俩,不吃走兽半斤。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7、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8、宁可种上丢,莫望不种收。

9、牛要脚圆,猪要脚粗。

10、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11、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1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3、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4、宁吃半餐,不吃断餐。

15、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16、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17、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18、清晨不起早,误一天的`事;幼年不勤学,误一生的事。

19、宁在锅里争,不在碗里争。

20、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21、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22、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23、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4、宁给好汉拉马,不给懒汉作爷。

2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6、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27、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28、强扭的瓜果不甜。

民间谚语

1.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2.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3.热熟谷,粒实鼓。

4.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5.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6.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7.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8.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9.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10.处暑高粱遍地红。

11.处暑高粱遍拿镰。

12.处暑高粱白露谷。

13.处暑三日割黄谷。

14.处暑十日忙割谷。

15.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16.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17.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18.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19.处暑见新花。

20.处暑好晴天,家家摘新棉。

21.处暑开花不见花(絮)。

22.处暑花,不归家。

23.处暑花,捡到家;白露花,不归家;白露花,温高霜晚才收花。

24.处暑长薯。

25.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26.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27.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28.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29.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30.处暑拔麻摘老瓜。

31.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

32.处暑花红枣,秋分打尽了。

33.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

34.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

35.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干净。

36.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打枣吃。

37.七月十五拣枣吃,八月十五拦枣吃。

38.七月十五枣红圈,八月十五晒半干。

39.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晒红枣。

40.七月十五枣红腚,八月十五打个净。

民间谚语

1、隔行如隔山。

2、恶人心,海底针。

3、酒杯虽小淹死人。

4、条条道路通罗马。

5、先睡心,后睡眼。

6、有钱难买老来瘦。

7、信了肚,卖了屋。

8、只愁母老,不愁孩小。

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0、事大事小,身到便了。

11、交人交心,浇树浇根。

12、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13、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14、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15、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16、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17、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18、舍不得苗,抱不到瓢。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越吃越馋,越困越懒。

21、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22、猫跟饭碗,狗跟主人。

23、好狗不跳,好猫不叫。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6、要想长寿,先戒烟酒。

27、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28、人急投亲,鸟急投林。

29、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30、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31、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

32、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光的。

33、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饥。

34、马好不在叫,人美不在貌。

35、宁叫嘴受穷,不叫病缠身。

36、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7、好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

38、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

39、和尚不说鬼,袋里没有米。

40、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41、要打当面鼓,不敲背后锣。

42、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

43、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44、宁可种上丢,莫望不种收。

45、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46、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47、鼓不打不响,钟不敲不鸣。

48、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49、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50、在朝都是官,在席都是客。

51、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52、越坐人越懒,越吃口越馋。

53、老猫不在家,耗子上屋爬。

54、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55、好花开不败,好事说不坏。

56、若要人下水,自己先脱衣。

57、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58、挤疮不留脓,免受二回痛。

59、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60、寒从足下起,火从头上生。

61、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62、夏走十里不黑,冬走十里不亮。

63、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64、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喊。

65、静时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66、好客的朋友多,好说的废话多。

67、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68、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69、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70、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71、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72、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7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74、有钱三十为宰相,无钱八十做长工。

75、天不严寒地不冻,人不伤心泪不流。

76、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

77、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78、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79、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80、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民间的谚语

谚语是一个汉语词语,谚语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民间的谚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4、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5、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

6、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7、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8、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9、湿了老鸹毛,麦子水中捞(指农历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麦收季节雨水多)。

10、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11、瓦块云,晒死人。

12、年年防贱,夜夜防贼。

13、天黄有雨。

1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15、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16、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17、十雾九晴。

18、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19、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20、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1、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2、久赌神仙输。

23、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24、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2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6、乌龙打霸,不阴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横穿银河,将为阴雨天)。

27、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8、三月八,去种瓜。

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0、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31、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

32、枣发芽,种棉花。

33、人大心开,树大自直。

34、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35、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民间谚语

一饱为足,十饱伤人。

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顿吃伤,十顿吃汤。

一顿省一口,一年省一斗。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

一壶难装两样酒,一树难开两样花。

一回经蛇咬,三年怕草绳。

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一马不配两鞍,一脚难踏两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一天省下一两粮,十年要用仓来装。

一天省一把,十年买匹马。

一天一根线,十年积成缎。

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民间谚语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语。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道哪头炕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民间谚语

【提要】本篇《民间谚语_》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需要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3、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4、一把二月过,就把犁耙摸。

5、窝窝头,沾辣椒,越吃越添膘。

6、天上下“流流”,地上摸泥鳅(“流流指冰雹,若春天下冰雹,这一年雨水多,田地有水,可抓泥鳅)。

7、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8、小暑起南风,绿豆似柴蓬(小暑这天刮南风,将天旱)。

9、湿了老鸹毛,麦子水中捞(指农历四月十二若下雨,在麦收季节雨水多)。

10、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11、瓦块云,晒死人。

12、年年防贱,夜夜防贼。

13、天黄有雨。

14、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15、天上乱搅云,地上下满盆;今天火烧云,明天晒死人(乱搅云指乌云翻滚。火烧云指晚霞满天)。

16、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17、十雾九晴。

18、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19、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20、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21、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2、久赌神仙输。

23、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下雨)。

24、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25、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26、乌龙打霸,不阴就下(指夜晚看到一片云横穿银河,将为阴雨天)。

27、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28、三月八,去种瓜。

29、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30、小来偷针,大来偷金。

31、粮食入了囤,赶快去捣粪。

32、枣发芽,种棉花。(.)。

33、人大心开,树大自直。

34、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35、星星挤眼,要下雨点。

36、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撒辣菜。

民间谚语

1.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2.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3.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

4.小寒鱼塘冰封严,大雪纷飞不稀罕,冰上积雪要扫除,保持冰面好光线。

5.避免畜啃青,认真订奖惩。

6.小寒暖,立春雪。

7.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8.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9.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10.麦苗被啃,产量受损。

11.小寒无雨,小暑必旱。

12.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

13.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

14.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15.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16.不怕家里少,就怕不去找。

17.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18.腊月栽桑桑不知。

19.九里的雪,硬似铁。

20.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

21.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22.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23.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24.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25.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26.三九、四九,冻破碓臼。

27.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

28.一早一晚勤动手,管它地冻九尺九。

29.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30.天寒人不寒,改变冬闲旧习惯。

31.干灰喂,增一倍。

32.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33.小寒寒,惊蛰暖。

34.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35.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36.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

37.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38.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