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培训总结(精选22篇)

双师型培训总结(精选22篇)

ID:8497427

时间:2024-01-06 01:36:12

上传者:紫衣梦

培训工作总结是对培训工作的一个反思和总结,通过总结可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好培训工作总结,我们特地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年双师型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立足我校实际,全面贯彻“修身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我部门积极落实“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扎实、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我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1、明确目标,把握方向。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从职业院校来看,对这一概念就有着很多的表述。综合这些概念,我认为本部门的“双师”必须是既能掌握专业技能(技能要与社会接轨,时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和实用的技术,同时需具有良好品德,能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后面一条更为重要。

这一目标有这样两种含义:第一,本部门的“双师”是“认人不认证”,即对教师有多少专业资格证书并不看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检验是否真正具备了“双师”的能力。第二,让本部门教师都持有这种观念,一方面促使教师不要为了证书而学,而是为了丰富自身而学,杜绝伪“双师”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激励青年教师,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环境。撇开证书和职称的束缚,尽最大可能体现出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用人机制。

2、引进校外兼职教师。

我部门专业多、学生多、专任教师少,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我部门选择从校外引进兼职人员。兼职人员一般都是外校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我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我部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确保兼职教师也是“真双师”。

3、与企业联合培养。

我部门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我部门积极联部门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一年多时间来,我部门先后与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合力叉车、合肥锻压厂、美菱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部门。将企业的一些师傅和我部门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我部门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厂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在学校给予奖励的基础上,部门部根据实际对教师也要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部门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3)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推荐。

(4)鼓励教师自学,获取职业技能资格。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获得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对这部分教师要加大奖励幅度。

(5)对于一些只有相应资格证书而没有真正能力的“伪双师”,一经发现,在其未达到要求时,不再安排其课程并且不再享有部门部任何福利。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地被安排参加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在xx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专业培训,在培训期间不仅让我对xx工业大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学到了不少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方法,提升了自己,扩充了知识面。

在杭州生活了半个多月,杭州是一个景秀人善、公共设施齐全环保的城市,这里的生活环境给我留下了很美的印象。在学习之余里xx工业大学组织我们参观考察了西湖、绍兴等地,进一步了解了杭州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

学习之前,我对计算机应用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没有全面专业化的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老师操作技能技巧进行了指导,上课期间学员之间互动也起到了提高操作能力的提升。在老师的指导下用photoshop制作了大量的经典例题,讲了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色彩学和绘画功底是很重要的基础。

在本次学习中,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专业,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还对平时最不熟悉计算机应用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次学习让我对于学生课堂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提高其兴趣爱好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拿我自己来说,首先对于这些课程有很大的兴趣,才会认真地学习之。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现在计算机知识已经在各行各业普及,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主要利用计算机的技术解决一个个问题,我们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的介绍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学生感兴趣的软件,如flash动画,影片的剪辑,三维动画等,通过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学习各种软件的学习,如flash、photoshop、dreamwever等,教学他们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如在教授photoshop软件的时候,教师问学生自己对什么最喜欢?最喜欢什么明星?对自己的容貌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将个人照片与明星进行合影,或者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重新设计,如手机的设计,学生会惊叹于软件技术的高超,这样学生就比较感兴趣,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美观,有的学生会主动去学习photoshop的其他知识与技巧。而教师从旁辅导与帮助,并提供意见,如颜色的搭配等,这样学生学习过程就转被动到主动,效果显而易见。

计算机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运用到的素材也是至关重要,选择适合学生,是学生感兴趣,熟悉的内容为素材。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最近流行的病毒为例,导入新课,在讲授完毕后,探讨学生在家中电脑碰到的病毒问题,有能力的话请学生分析并帮助解决,教师从旁引导,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海无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接触科技前沿的新鲜只是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在培训期间成绩优异,获得优秀学员的荣誉,取得高级工合格证。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xx工业大学领导和老师,你们给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提供了周到的生活服务,让我渡过一个充实的假期。通过本次短期的学习,让我对我专业以外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学习了新的知识,并了解了这些行业对学生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让他们能更快地适应行业的要求。而且,还对我的个人生活和计算机应用有了新的理解,将这些操作方法运用到我的个人生活中,使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年双师型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这是第一次参加双师型培训,有这样的一次培训机会,我很高兴。通过参加这次济南的'双师专题培训学习,我认识到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双师型”教师培训学习,我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目标、途径及方法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一、聆听精彩讲座师训老师是学校理论科研水平高、实践经验强的领导和教师。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二、更新教学观念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三、培训期间,教授们还实实在在的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平时能够应用的上的一些软件,拓宽了我们的学习视野令我欣慰的是,我从老师的身上学会了很多。每一次讲座后,我都会和老师们沟通交流大胆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我在学习中始终信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信条,坚持和其他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作业,使自己能博采众长、开阔视野。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后,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提高知识水平。不管是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多学习一些教育新理念,开拓思路,不断探索,为专业课的课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双师型教师,高职教育教师中的特定称呼,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即“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如“教师+技师(会计师、律师、工程师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20__年8月21日至22日我荣幸的参加了竹溪县20__年“双师教学运用及运维团队”专题培训,此次培训的目标是深入学习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组织、指导与协调能力,促进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进一步推进全县教育均衡相关工作。

如下: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方式。它不是。

学生。

整节课观看全程直播或者全程录播,而是发挥教师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新的网络课程学习方法。在双师教学的模式下,通过远程辅助教师,将名师的课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知识点以图像,声音,和颜色的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该如何组织好一堂优质的双师教学呢?

一、是处理好主讲老师和远程助理教师的接轨。

1、是从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解读上接轨。

远程助理教师必须提前在竹溪县教育云平台下载ppt或导学案,熟悉了解教学设计,理解主讲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体会主讲老师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自己的教案。

2、教法的接轨。

教师应研究主讲老师的教法,为主讲老师和学生架设桥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主讲老师的教法,跟上主讲老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达到主主讲老师预想的教学目标。

二、是主讲老师和学生间的接轨。

主讲老师面对的是无数未知的学生,他们无法选择学生,了解学生,作为远程助理教师就应该注意;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和主讲老师的授课内容接轨。由于我们农村孩子知识面窄,尤其在知识拓展应用与能力训练上,很难达到主讲老师预设的目标。因此,远程助理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的预习中提前补上这一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轻松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实现主讲老师的预设目标。

总而言之,此次培训我收获颇多,不仅学习到了新技术,新教学理念,更通过此次培训坚定了课改的决心。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与能力,积极参与到课改当中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够成为一名现代化的合格教师。

步入中职教坛已有一年的时间了,这是第一次参加网络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培训机会,很高兴。通过参加双师专题培训学习,我认识到更新理念,转变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网,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中国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作为继续教育必修内容,每年规定一定数量、一定内容的学习任务,通过考核计入继续教育课时,颁发培训证书。在线学习,即节约时间,也利于知识更新、理念提升、热点讨论、焦点辩论、理论研究、方向把握等,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战略,不失为贯彻落实学习型管理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感受名师风采。

出一套属于自己却受益他人的理论,这些理论,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能有幸听到,使我的教育。

教学。

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

二、认识的提高。

构建教师终身。

教育。

体系,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是教育长足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教育主管部门探索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教师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是关系到教师教书育人质量的`大事。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我们教师在思想和业务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我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中,特别重视自己心理健康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始终把心理健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质来提高。在培训中,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和业务培训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培训,切实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时间保证;其次,我采取“稳扎稳打”,让学习内容化整为零,为了加强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我与其他老师互相交流,一起研讨,我对在线学习也有了很大的信心。

三、教学观念更新。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结合实际,勇于实践。

不论什么样的改革,都必须是思想先行,实践随后。而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教育者,就必须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产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实践,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否则,我们之前的学习就毫无意义,成为无根之花。尤其像我们青年教师,大多都是一毕业就进入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搞项目教学,对我们而言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到教育第一线挑重担,只有这样的决心,才不会害怕在实践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相反,你却会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奋点和快乐。

五、重视交流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努力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六、要注重学风建设。

老师说白了就是演员,他们的没一出戏是演给学生看的,如果学生不认真看,或只有几个人在看,那么再好的戏也是浪费,所以老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风的建设。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来提升整个集体的学风。形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的学习态势。

通过教师名师网学习,我深切感觉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及教书育人的本领。续教育学习使我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总而言之,教师名师网育培训是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名师网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进行。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和谐和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具体来讲,一方面要转变过去那种过份强调教育的社会、经济、政治功能而忽视其育人功能的观念。另一方面要转变惟升学者是人才、惟升学者能成才的观念,确立多渠道成才、多规格育人的人才观;要转变以分数论人才、以升学率论效益的质量观,确立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要转变只对少数学生负责,只对学生升学负责的施教观,确立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的施教观。

2、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改变了传统教育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从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落实既要有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还要有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启发讲授模式;自学讨论模式;目标定向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开放研究性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等,不论哪一种教学模式的建构和选取,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教学过程中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学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各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学内容的不断变化决定了不能把某一种教学模式作为万能的模式去传授所有知识。灵活地运用教学模式,是指在对比各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优点和局限性的情况下,针对教学实际,汲取几种教学模式的特点、重点进行组合,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活动,为能力的全面培养创造条件。

新的一学期即将来到,我又要踏上新的征程,道远任重,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用自己学来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我将加倍努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争当一名“名师”。

忙忙碌碌间,素养大赛结束了,回首参赛过程,几多兴奋,几多感慨。

如果没有经过比赛,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有多少,也不会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是什么。在比赛前,就已经对自己的才艺展示和粉笔字不抱任何信心。果然,经过与参加比赛的同事们的对比,自己的缺点就出来了。才艺展示也好,粉笔字毛笔字都明显地与别人差了一大截。这一次素养大赛,给我敲响了警钟。平时总是批评学生字写得不好,想一想,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都没有写一笔能够令学生折服的好字,学生感受不到美,当然也就写得不是很好了。而且平时在上课时,为了图快,我的字有时就会写得比较潦草,就更谈不上美了。如此不好的示范,于己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对于模仿能力那么高的学生来说,这绝对不是一种好的示范方式,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吃一堑,长一智”,此次在比赛中虽然脸上无光,但想想,也是一件好事,正好治一治我那不规规范范写字的坏毛病,而且以后也要好好练习粉笔字,毕竟这是当好一名好的语文教师最起码的素质。

另外经过这次比赛,我才发现,我曾引以为傲的语文知识,在时间的流逝中,居然已经忘记了大半。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佳句、文章典故,我居然想不起来了。曾几何时,那些可是我信手就可以拈来的东西啊。可在考场上,我居然出现了“舌尖效应”,明明答案就在对岸,可就是如同隔着一层雾,想不起来呀!事后认真地进行反思之后,我想明白了:读书也如同练功一般,要持之以恒。如果长久不练,再好的功夫也会荒废了。这些语文知识也是一样,你要不停地回顾它,用它,才能牢牢地记住它。

不由得感概一声:要想当好一名好的语文老师真的是太难了,除了具备语文知识外,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外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才行。哎,真是难煞人也!

李老师的这次培训给我们初中英语教师提供了一次相当不错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收获很多。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谈一谈我此次培训的体会。

首先,李老师回顾了我县英语教师在20__年至今在省市县各项比赛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及__年来我县各校英语在中考和联考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些成绩令我们每个教师都非常振奋,备受鼓舞。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与他人的差距。

然后,李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分析了英语教学的现状,解读了英语学科教学操作系统,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并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五大问题,讲解认真、细致,特别是英语学科操作系统,李凤斌老师详细解读以“导学议练”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

导学案时,切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还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我将把学到的新知识与我的同行一起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中,我都会铭记李老师为我们培训的日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培训时间:20xx.8.4—8.24。

1、围绕中职教育教学、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成果提炼几方面的问题来提升学员专业教学研究能力。

2、通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内容的学习,从而让学员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技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3、指导学员结合数控专业特点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指导能力提高、竞赛案例学习,从而使学员的专业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具体内容如下:

采用专家讲授、实践操作、专题报告制作、讨论座谈、现场考察等多种学习培训形式。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环节融合专业知识教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资源制作方法、教材开发实例分析,在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设计与实施等职业能力。

2、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操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案例开发、精品资源课程开发实例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等学习,在提升专业实训指导能力的同时强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

1、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好一位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2、通过培训着重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

3、通过理论、实践和实地考察,使学员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掌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订的方法和步骤、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数控车床和铣床实训指导能力培养、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教材开发等能力。使学员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创造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成为一名“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生活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更新,所以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了常态。作为当今时代的学习者,我们自然不会满足于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希望能够接受更高效、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双师型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成为了近年来培训行业的一大趋势。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双师型培训的优势,也体会到一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单一讲师授课,双师型培训是指一位主讲师和一位助教老师共同进行教学过程。主讲师负责主题的整体设计和内容的讲解,而助教老师则主要负责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学生们提出的疑问、作业挑战等。两位老师合力打造课程,让学员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持,更少的困惑,同时展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魅力和追求。

首先,双师型培训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学习中,学员们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学习上的滞后、疑惑、灰心等情况。但是,在双师型培训中,学员们可以得到更为贴心的问答服务,同时也可以得到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瓶颈,恢复学习信心。

其次,双师型培训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效率。在双师型培训中,主讲老师和助教老师共同协作,发挥各自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全面、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学员的问题。

最后,双师型培训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成果。通过双师型培训,学员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探索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更好地提高知识水平,不仅仅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同时听课后的回响和应用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段:个人学习心得。

在参与双师型培训时,我体会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法。前一位主讲老师负责讲解各种知识点,让学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总会有一些细节问题仍存在疑惑。这时,后一位助教老师就需要介入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学员们获得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双师型的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娱乐性,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第五段:总结。

经过参与双师型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双师型的优势,能够提醒学员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同时也展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魅力和追求。这种教学方式更充分地考虑到了学员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对于我这样一个学习者而言,双师型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模式。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双师型培训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和认可。

年双师型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__年x月——x月在__大学我有幸参加了一轮信息安全高级攻防对抗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学习。通过培训,专家学者们向我们展示的全新的理念,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观念,深深的感受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树立终生习的意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投入课改,真正走进新课程;结合这次培训的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我更深刻地意识到: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无论什么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必然密不可分。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大力推广新课程的实施的同时,我们的学生是否感受到我们这次培训的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呢?因此,作为高职教师,我们需要认识课改的意义,积极做到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培训,自觉走进新课程。

课改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是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大问题,实践使每个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立足于培训,不断学习,才能尽快地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主动地由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传授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围绕学生设计课堂教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

二、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

通过培训学习,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老师要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三、勇于实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突显“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在这次的培训中,我们把课堂中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及信息安全高级攻防带入了具体的实践中,亲身体会了相关配置的操作,深刻地感到自己仿佛已踏入网络安全行业在工作。因此,我们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认真实践,认真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会乐意去学并且爱学,才能体现我们的新课堂,体现我们的教学质量。

短暂的培训即将结束,大家都很重视这次共同学习的经历,相信我们每一位在职培训的老师都收获颇多,就让我们把这次培训新学到的,有用的知识以及这样一份激情、感激与责任带到未来的工作中,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下一步!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无论是在企业中还是在教育机构中,培训都是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双师型培训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我参与的几次双师型培训中,我从中汲取到了很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双师型培训是一种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型培训模式,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让培训过程中的授课老师和AI智能助教协同工作,相互补充,互相促进。AI智能助教有着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帮助授课老师更好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从而更好的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双师型培训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因为AI智能助教可以随时提供答案和解释,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快速解决问题。

当然,双师型培训也有自己的挑战。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工智能的算法和模型,很多时候算法和模型可能会出错或无法满足特定的情况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授课老师必须拥有足够的智慧和经验来进行判断和调整,让教学效果更好。此外,双师型培训要求授课老师对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更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做到与AI智能助教的协同工作。

尽管双师型培训有着一些挑战,但其发展前景依然非常广阔。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双师型培训将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学习和娱乐需求。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加持,可以让双师型培训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数据管理。未来的双师型培训将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更好地服务于个体的需求和特点。

第五段:总结。

在双师型培训中,授课老师和AI智能助教相互配合,协同完成教学任务。它既有着自己的优点,也有着一些挑战,但毫无疑问,双师型培训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双师型培训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年双师型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本人自20__年步入职教已近八个春秋,这是第一次参加由中国干部网络教育学院组织的“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高规格培训机会很高兴。在八年的职业教育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追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在专业教学之中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逐步努力使自己从一名单纯的教书匠向一名专家型教师转变。通过将近一个月的网络学习,可以说使我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同时在教育观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

一、领略职教专家、名师风采,增长见识。

通过认真仔细观看各位专家、名师的网络视频讲座,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热情和信心。专家和名师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浅出给予我们指点迷津,使我观看各位专家、名师讲座以后茅塞顿开。

二、聆听精彩讲座。

全国非常有名的专家和名师们给我们学员上课,观看讲座视频。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

首先,使我们从思想上对当前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分析职教发展的现状和逼迫性,及对职教发展前景的展望,让我们从思想上彻底得到解放,从根源认识到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明智之举。同时反思自己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

其次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为我们传授了机械专业的发展和课程设置,目的明确级结合自身的经验交流如何开展好一个专业,和做好一个专业。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三、更新教学观念。

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讲座,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所以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四、拓宽学习视野。

总而言之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对我本人来说也许不能做到立竿见影,但学习真的可以让我拓宽思路,让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对自己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自己今后的长足长进和改善指明了方向。

年双师型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之间在__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学习即将结束,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真是感慨万千,专家们的精彩讲课吸引了我的眼球,同行们互动交流丰富了我的思维,置身其中,知识和情感一起升华。每一次培训带给我的是思想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每一次培训都让我切身感受到我们教师该如何从一个教书匠向一名知识型、教研型、实践性的专业化教师转变的过程!通过这次培训,我的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惑迎刃而解。

自从参加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后,在各位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下,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也在心中萌芽发展。在培训中,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这样有实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培训中自我反思,增强信心。

在这次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加大了,因为时代在进步,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要想不被落后淘汰,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现代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当今教师,我们要时刻为自己敲警钟,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多领域涉猎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到驾轻就熟。教师,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人,成为学生心目中一本百读不厌的全书。让学生超越了教师的搀扶和点化后,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育家顾玲沅认为:“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里摔打出来的。”

二、在培训中思想得到提升,开阔了眼界。

__等每一位教育专家的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引发了我们对新课标和课程体系深层次的关注和思考,使我们感受到教师的职业幸福,领略了名师成长历程的艰辛和奥秘。培训期间,学院领导亲临班级,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极为关心,想我们所想,急我们所急,尽一切可能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中腾出时间,准时到位上课。他们不但有本专业深厚的知识而且有广博的知识群,各位教师有着宽厚的文学功底种种。

__老师等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这里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这么好的教师,这么多的领导的关心,我们又带着单位领导和同行的厚望,这一个多月应该说对我来讲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只有变压力为动力,不懈怠,才能不辜负所有关心、为我们本次进修提供机会的领导、同事的厚望。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我们把课程限定在狭小的学科课程的圈子里,从而人为他缩小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当迅猛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时,我们不得不反思现有的课程体系,都说要努力还学生一个自我,但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却难以落到实处。

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地激起我内心的感应。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们喜悦地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我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的指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自动特点,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在备课中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在课堂中能够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

双师型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种新型的教师角色模式,同时受到正式教师以及外籍教师的指导和培训。这一模式的引入对于提高我国英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参与双师型老师培训的学员,我深感收获颇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关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而在实践环节中,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反思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被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参观外籍教师的课堂和与他们进行交流,我们不仅触摸到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格,还学到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新的灵感。

第三,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与外籍教师进行合作与沟通。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跨文化交际的交流。通过与外籍教师的互动,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会在跨文化环境中融洽相处。

第四,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比如游戏化教学和多媒体课件设计等。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团队合作和共享资源。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组成小组开展各种任务和项目。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紧密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也有机会共享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各种教学素材和方法。

通过双师型老师培训,我深感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锻炼了我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价值有贡献的人才,而双师型教师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路径。我将会将所学所思融入到我的实际教学中,为更好地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将所学所得与同事共享,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双师型老师培训给我带来了重要的收获。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提升了教学技能,还培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教学思维。这些都将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的推广也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一大进步,希望未来更多的老师能够接受这样的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

摘要:“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是目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一大途径。文章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辨析来厘清“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发展目标,提出应以多元化标准要求和评定“双师型”教师,建设多元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结合骨干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培训策略。

关键词:双师型;多元化;专业发展: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徐丹阳(1984-),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我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职业学校教师实践技能普遍缺乏而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战略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最早明确提出职业教育领域“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是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1990,《中国教育报》)。文中分析了上海冶金专科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做法,主要是通过种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技术实践水平。在政府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双师型”是1995年的《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通知》第四条,“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的目标要求”中的第七点提到: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达到“双师型”要求。之后在《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教计[]195号)中也提到了“双师型”教师。该《意见》第一条有一项规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非教师职称系列的或‘双师型’专业教师2人。”在《教育部关于印发的关于"卜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知》(教职成[]10号)中指出“十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工作目标之一是使“双师型”教师达到一定比例。现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学者普遍的对“双师型”教师的定义是,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就是要求教师既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又具有工程师(技师)的基本素质。在实际评定过程中,往往更简单地将其认定为是既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又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教师。而且“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师和工程师(技师)两个维度同步发展,如图一,希望教师沿着y=x这条直线向上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职业学校教师纷纷争取考相应的技术资格证书,积累实践经验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但是实际上这是对“双师型”教师结构的简单化、一元化理解。

在技师维度上.有技能级、技术级和专业级的不同职业类型,对应的技术资格证书又各有低、中、高三档。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培养技能级人才的教师自身可以获得技术级的证书,但是同时必须了解技能级的工作情境,对专业级也要有所知,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获得和提升职业能力。仅凭一个标准要求教师向更高的等级发展显然是不合理的。

在教师维度上.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区分,也有学历教师和培训师的区分,还有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师的区分。不同类型的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理论水平显然不是同一的。如果以同样的理论水平标准来要求这些不同的教师,只能使教师失去各自的特色,最后只剩下一种教师。

在实际环境中,要在实践技能和理论方面同时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是很困难的。只有极少数人能在某专业领域既精通现场操作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还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要培养或培训出这样的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巨额的经费,以此作为一般的师资培养目标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这种将课程教师和技师简单复合的“双师型”定义是对所有教师进行一元化要求.发展下去会使教师队伍同一化。对教师个体来说.实践操作知识和理论知识水平趋同,失去自身的特色和长处,个人价值难以体现。对学校的师资结构来说,整个学校只有一种理论和实践均衡而不出众的老师.理论课和实践课和实习指导都由同一种老师进行.失去教学的特色和长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职业学校教师结构应该多元化,评判“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也应该多元化。职业学校主要培养在生产一线工作的技能级和技术级人才.这个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举。理论方面要求学生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理论够用且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这就要求有理论扎实的教师进行传授和提升。实践方面,既要求在实训基地进行各环节的操作训练,又要求在职业现场进行工作流程的整体实习。前者要求有能结合理论进行指导和讲授的实训指导教师,后者要求有丰富职业经验对职业情景了解透彻的实习指导教师。

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应该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实际绩效。若只重视形式上的“双师型”.有两种证书就可以的话,必将导致教师盲目考证.而不是真正提高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因此一所合格的职业教育学校应具备各方面的高素质教师.以多元化的标准来指导和评价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一线工作者。

根据以上分析,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结构可以由图二的一支双曲线来表示。组成双曲线的各点表示各种不同的教师,每个点的教师都有对应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以a、b、c三点为例。a点对应较高的实践水平,而相应的理论水平则较低。这样的教师一般是从企业调入的专职教师或者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这类教师对于工作现场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其教学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实习以及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在理论方面,达到能够组织教学的要求即可.不需要有很系统很深刻的理论素养。b点对应的是中等水平的实践能力和中等水平的理论教学能力。此类教师适合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和进行理论教学,可以很好地将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进行理论分析与记忆,在理论课学习时以实践为目标。c点对应的是高理论水平低实践经验的教师。此类教师适合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和新工艺的介绍等,可以凭借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负责更多的研究性任务。这些教师各有特色,各有专攻,组合起来的教育效果就是全程的高质量职业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把整支队伍建设成为双师均衡的结构,而不是关注个体教师的双方面同步发展。多元化的“双师型”教师个体组合而成的才是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

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主要有:(1)从生产、科研第一线引进专业人员.充实现有教师队伍;(2)组织职后培训,提升教师的技能与理论水平;(3)鼓励考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4)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转化与应用。

在这些途径中,进行职后培训是最普遍使用的方式。职后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理论、专业技术和企业实践三个方面。培训机构一般是安排教育学方面的专家老师向职业学校教师讲授教肓理论.安排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来进行专业技术的提升.再安排一定时间的企业参观实践。这三方面的教学就像叠在一起的三张皮,各行其是.没有内容的交流与有机整合,只是机械地在时间上结合在一起。

讲授教育理论的培训者往往对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不了解,只是笼统的施教.其教授内容往往是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史、教育改革理念、教育技术理论等等。各个培训单位的教育理论内容类似.接受过多次培训的受训教师对这些已有涉猎.其提升效果自然不佳。而且这些理论泛泛而谈.也没有照顾到职业学校的教学特点,难以在职业学校实际教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专业技术方面则容易偏向理论的深化.而忽略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的特色专业知识结构。

企业实践一方面容易流于形式,就是到企业稍作参观,没有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是只注重通过实践操作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而没有关注企业的职业情境和工作流程。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指导学生的操作,提高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之一。企业实践还有两个重心应该是了解职业情境和工作过程,前者是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的根据,后者是教师进行课程改革设计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说,更看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包括其职业习惯、职业忠诚等。例如很多企业都遇到所招聘的职校毕业生一年内大量流失的情况。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对职业期望过高、难以适应职业环境、应聘时没有职业意向、目标不明确等。因此职业学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应该是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职业情境.使学生做好职业准备和职业规划,避免盲目就业。教师专业化和职业教育改革要求职业学校教师具有课程创新设计开发的能力。而良好的课程设计应该以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为核心,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教学,才能培养优秀的技能级和技术级人才。教师在企业实践的三层面目标通过其自身能力系统的消化与整合,成为教师三层面的教学实践能力。

三层皮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是简单化机械化的能力复合,无法从本质上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教育理论、专业技术和企业实践这三块不应该是割裂的.而是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任意一个方面若是脱离开另外两个维度自成为封闭的一层的话,则必然使得培训效果微渺,受培训者不得要领,难以结合到其教学实践中。教育理论必须是针对某方面专业技术教学的教育理论,并且融合进企业实践得来的三层面能力之中。专业技术的提升要结合企业中的工作任务工作情境等进行设计,同时应该在培训过程中就让受训教师体会到教学论、课程论和教育技术理论如何渗透到专业技术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

为保证三方面能力的融合,自然要求培训具备更体现特色的培训理念与培训条件。在师资、设备、课程方面都需要改革与创新。例如师资方面,单纯的教育理论专家和单纯的专业技术专家无法保证知识的融合.因此对各方面培训师的沟通协作提出更高要求。

四、结论与实践探索。

总结以上的分析,并结合参与过的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和企业锻炼工作,可得出以下培训和锻炼职业院校教师,提升其“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实践策略:

(一)更新专业知识和提升专业技能相结合,突出技能训练。

教师培训中应向职业院校教师介绍本专业领域的历史、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前沿;围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能,集中针对若干专题传授先进适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从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目标出发,设定相应的技能考核标准,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

(二)深化课程改革意识和提高教学技能相结合.突出教学法研修。

面向教学应用实际,为职业院校教师介绍职业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宣传职业教育法规政策;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辅助,进行专业教学技能的训练;尤其要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学法的先进理念为指导.采取课堂模拟、教案作业、教学示范等方式,开展观摩、评价、研讨和经验交流,同时结合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企业实践的体会,探讨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含实践教学);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评价、教改研究等方面提高专业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三)强化职业观念和实行下企业锻炼相结合,突出企业实践。

组织职业院校教师深入企业,观摩学习,通过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交流,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动态、企业的经营;介绍生产或服务的工作流程.交流新技术、新工艺,开展关键技能的培训实习:以调研、跟班学习和顶岗实践为基础,加强专业教师对职业情境的认知,积累企业实际情境的教学案例,促进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动产学合作。

(四)整合培训资源和改进下企业锻炼机制相结合.突出双师素质培养模式创新。

应充分利用教师培训基地、企业、学校实训基地等内外部培训和锻炼资源,发挥专家、企业、教师等各方面的能动性,因地制宜,设计和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和下企业锻炼形式,优化双师素质培养的效果。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为根本宗旨.在培训中可采取参观座谈、专题讲座、小组讨论.以及观摩实习、参与开发、上岗操作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企业锻炼作为教师成长的硬性要求,通过经费和时间的保障.避免双师素质团队建设流于形式。

总之.双师团队建设关系到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到与教学改革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实践过程中,务实和创新应作为主要指导理念,从机制和形式各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以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3]吴全全,王泽荣.职教教学改革新要求视角下的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6):5-6.

双师型教师工作总结

我曾经在双溪小学实习了一个月.那紧张、美好的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那短短的一个月里,我和同学们以及带课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之前,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是我知道,人生中这样的分离还会有很多次。

第一天去实习学校的时候,我们几个住宿的同学去得非常早,因为那时对从学生进入教师的角色感到很新鲜的.于是,有种迫不及待想去体验当教师滋味的冲动.

来学校的第一天确实很兴奋,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走在校园里。第一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只是分别听了一下教学主任和政教主任的讲话,并看了看学校的环境,算是对学校的初步了解吧。

真正的工作是从第二天开始的,10月6日,星期六。前几天“上班”,只有两种感觉:忙,累。每天早上都要看卫生区,看早自习,晚上也要等学生做完值日,一切都打点完毕才能离开。就这样,我们几个住宿的同学过上了披星戴月的生活,早上5:15起,晚上8:00多才回到宿舍。

我们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班主任工作,另一部分是教学工作,说白了就是既要带班又要教课。无论是带班还是教课,作为实习老师,都会有一个该校的正式老师带我们。带我班主任工作的当然就是我带的班级的原班主任,而带我教学工作的则是我们学校80届的毕业生,说来也算是校友了。

前段时间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听课,看其他老师是怎样讲课的。这种听课和我们上学时听课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听课的重点是观察老师怎样讲课,学习如何传授知识,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而并不是学习老师所讲的知识。

我第一次上讲台时,自我感觉并不紧张,只是课讲得有点快,总体感觉还可以。后来的课,越讲越熟练,越讲越流畅,同学们对我讲授的知识都能吸收。对于教学工作,最后要请教学主任听一节自己的公开课。我的公开课,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而且课堂纪律非常好,同学们也非常配合,我的讲课也很受学生欢迎。有了前几次讲课的经验,我认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课时间,也能够适时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一阶段的课程结束以后,全年级进行了一次统一考试。作为实习老师,我也参加了监考。从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看,授课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比教学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里,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琐碎。一名真正尽职尽责的班主任,在学生身上下的功夫比学生的父母还要多。我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一个标准”,就是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则常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正,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和骄傲的性情,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所以做到一视同仁很重要。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带我的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待学生,要打一巴掌揉三揉。”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同学上课玩小动作,放学后我留下他谈了将近一个小时。起初是非常严厉地批评他,让他知道上课不认真听讲是不对的,随后语气渐渐缓和下来,开始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了解到了这名同学的家庭及经济状况,也听他说了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来我又从侧面了解到,这个同学是班里的“典型”,是班里最“活跃”的分子。有了对这个同学的全面了解,对我今后开展班级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之后,我再对这个学生进行教育和实施管理就能做到对症下药了.

在这次教育实习中,我们这些实习老师都非常幸运地赶上了一个大型的活动,就是冬季体育运动会在两个星期的训练时间里,,我带领我实习的班级在午休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刻苦训练,我班级的学生在我的积极带动下,也非常配合,非常努力..在这次体育运动会中,我们班有多个项目进入了前三名,并且还被授予”道德风尚”奖.,这种大型活动对全校师生都是品质的陶冶,身体的锻炼和能力的培养。在这这次大型活动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

在我们实习期间,学校召还开了一次家长会,我作为实习老师在家长会上也对自己的工作和班级的情况做了总结,会后也和个别家长进行了谈话,培养了自己作为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

在那次实习中,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也对我后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从教这么多年,我其实一直都在努力。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或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由此决定了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既能进课堂又能进工厂、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短,各职业院校中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由传统学科大学培养出来的,基本属于“三门”教师,而有企业工作经历或在职业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可谓少之又少。“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实践经验缺乏,技能教学能力不强,已成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要想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高技术人才,培养出一支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谈一些浅显的观点。

一、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激励机制。

职业院校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如制定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学科带头人评选及奖励办法等;对参加省、市技能比武成绩优异的教师重点奖励;在评先评优、晋级、“双师型”教师的工资待遇等从制度上、政策上向“双师”倾斜。

二、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

职业院校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师的资格外,还应具备相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因此,无论是刚分配来的新教师还是缺乏实践经验的老教师,都必须到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尽快考取相应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

三、依托行业优势,到企业参观、调研、实习。

笔者学校是江西省轻工行办的下属职业院校,樟树盐矿也是其下属单位。我校缺乏制盐、热动力等专业的高技能实习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可以依托行业优势,不定期派出老师到盐矿进行考察、调研和参观、实习,培养“双师型”教师。

四、聘请企业精英来学校进行讲座、授课。

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复合型人才来担任,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色更优于普通专业人才。通过从相关企业将这种复合型人才(精英)请进来,能弥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也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双师”化的一种有效措施。如:我校聘请樟树盐矿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做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聘请盐矿的高级工程师及总裁进行专题讲座。这样既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又对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非常快捷有效的方法。

五、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进修工作,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升级换代日益加快,教师必须及时掌握最新技术和操作技能,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近几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先后派出模具、数控、机电专业等多名骨干教师到对口高校或相关高级技术院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进修,使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更新。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教师到企业锻炼可以积累行业工作经验,弥补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到企业锻炼使教师一方面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形成新的职教理念,提高实操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教师还应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专家请教,解决教学中的难题。

2.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学校每年安排1~2名专业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去生产实习。教师必须深入生产第一线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实践中学习企业里的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总结、发现学校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补漏”,努力实现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为学校后续教学提出参考意见。

七、通过社会招聘,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

“立足培养、积极引进”“内训为主、外聘为辅”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原则。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高级技师或能工巧匠等任兼职教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增添新的血液。

八、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或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

学校制定政策给参加或辅导技能竞赛获奖的教师以重奖,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或辅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促使教师大胆探索、苦练内功,从而提升技能水平。如:连续几年,学校教师辅导的计算机、机电、模具专业的学生参加江西省技能大赛,均获得前一、二名的佳绩。学校也有多名青年教师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九、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一方面学校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都肩负着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使命。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即:对新教师选派1~2名经验丰富的高级讲师或技师进行指导,不定期的进行听课等方面的.检查,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训指导,以提高新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才成长。另一方面外出进修的骨干教师返校后,向全体教师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如:数控专业的老师向大家传授“一体化”教学模式。

十、倡导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一专多。

职业院校的文化基础课教师是否是“双师型”尚无定论,实际上这些教师大多来自师范院校,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职业院校的要求相距较远。因此,这些教师应当更多地熟悉专业知识,逐步向“双师型”教师过渡。现代科学的整体性、渗透性、综合性越来越强,倡导基础课教师有目的地向相近专业跨科、系进修,支持他们攻读研究生、专业进修或自学成才,鼓励他们在其他专业领域进行实践,成为复合型人才,以增强教学适应能力。例如:笔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的专业是化学,随着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的变化,我不断地学习和挑战新的专业,先后担任了造纸、酿酒、食品、烟花、制盐、文秘、旅游、酒店、商贸等十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并深受学校师生的好评。学校应该重视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一专多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师潜能,使之有向“双师型”教师过渡的可能。

随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努力培养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和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探索“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作者单位:江西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双师型教师个人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20__年海南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学习。走进琼台师院,从农村进城的我感到既陌生又兴奋,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住宾馆、领补贴、长知识,真爽!开学典礼那天刘玉春老师语言亲切热情,给予我一颗定心丸。番正琰主任讲了一句震撼我的话。他说“幼儿教育走进了春天”。

我想我们的农村幼儿教育简直在寒冷的冬天。老师的辛苦付出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不管怎样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投入到幼儿教育中,默默地耕耘这块农村幼儿教育的空地。通过为期九天的脱产学习,使我对幼儿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对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不仅能学习到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能近距离的聆听到省内外教育领域专家及园长的讲座,对这样的充电机会我格外珍惜。培训的科目包括幼儿园五大领域学科的设计与指导,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幼儿的有效学习及其指导策略等等。园长们理论联系实际,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说话,从案例中列举教育现象,罗列教育行为,分析教育观点。讲座理论深刻,案例丰富详实,贴近教学实际,我被他们的讲座内容深深的吸引着。

培训学习像一缕阳光,指引着我在教育领域的摸索前行。五大领域的学习,使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学习,使我感觉到肩上的重担非比寻常;通过本次培训,不仅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也使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深深的感悟。首先,我认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项爱的工程。

爱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动力和源泉。孩子们是一颗颗稚嫩的幼苗,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辛勤的培育浇灌,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关心和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在爱的怀抱里长成参天大树,国家栋梁。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着教育的优劣。

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使我明白了小学教育是知识灌输式的教育,而幼儿教育是重在启智、品质教育。中国幼儿教育迎来了春天,走进了春天,祖国的花朵们允吸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春风的抚摸,春光的温暖,春雨的乐曲。短期的培训结束了,可是长期的学习还要进行下去。

今后,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一名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幼儿教师。?2012年国培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三批学员蔡尹这次为期十天的培训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首先让我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我的通讯录里面又多了许多新的朋友,真好。其次认识了一些外省名园长,从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幼儿教育的魅力,对自已竞岗进入新幼儿园的选择坚定了信心,同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新的岗位上,一定要向前辈们学习,做出自己的成绩。暑假里在钱志亮教授的讲座中学到了一个做笔记的小方法:准备两支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录,用红笔把重要内容记下来。

每页记录纸下面空出三分之一的页面,用来记录自已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或联想到的问题。这次学习培训我第一次尝试了这种方法做记录,果然体验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头翻看笔记时,重点的内容一目了然,晚上整理笔记时,有较多的空间让我写下自已对学习的看法,把老师们讲的东西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次培训安排的课程很丰富,每个老师在讲课中都有自己的风格,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吴海虹老师、黄宝坚老师。吴老师的讲座秉承她一贯的风格,深入浅出、实操性非常地强。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吴老师讲到的分析评价幼儿作品的部分内容。

虽然吴老师给我们只列举了几个例子,但对我的启发很大,学会科学分析评价孩子、真正读懂孩子,我们的专业化修炼之路还很长很长。之前我在图书馆里浏览过有关《儿童作品与儿童心理诊断》的书,我想这次一定要把读这套书放入学习计划中。来自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的黄老师风趣幽默,在讲座中列举剖析了很多的案例,把班级管理中的难点做了很好的阐述。在他的讲座中最精辟的一段话是“在幼教里,拓宽世界很重要,仅用幼教内的知识难以应对当今社会需求,知识面狭隘是发展的瓶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幼儿教师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们这批参训的老师们,不仅仅要练好幼儿教育的基本功,同时要不断地汲取并积累其它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量,这样才能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游刃有余,轻松应对问题。

另外,在此次培训中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教学设计、观摩、分析,其中看了不少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新转岗的教师,上模仿课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建议大家回到幼儿园去上一上这些教育活动,比较一下自己与示范老师的教学效果,提高自已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双师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步入中职教坛已快十个春秋,这是第一次参加校外的双师型培训,有这样一次培训机会,很高兴。在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追求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不断探索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动手实践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努力使自己从一名单纯的教书匠转变成一名专家型教师。这次,我能够参加双师型教师培训,十分荣幸。通过学习,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动,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深深体会到聊城大学领导、老师的热情,感受到学员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这里,四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暖意。

为我们进行的专家和学者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热情开明、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

师训中心邀请了省市非常有名的专家和学者给我们学员上课,举办讲座。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国家昌盛,系于教育;教育昌盛,系于我身。他们的阐述中表现出一种风范:不能文章小而不规范;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在这里,我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升华。

通过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不论什么样的改革,都必须是思想先行,实践随后。而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教育者,就必须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产业,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不断实践,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之路,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否则,我们之前的学习就毫无意义,成为无根之花。尤其像我们青年教师,大多都是一毕业就进入学校,缺少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搞项目教学,对我们而言将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大胆实践,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到教育第一线挑重担,只有这样的决心,才不会害怕在实践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相反,你却会在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奋点和快乐。

过去,只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信息闭塞,不善于交流,使得一些好的经验未能融于自己的教学,而自己的一些体会又未能及时整理,因此使自己的发展缓慢前进。通过继续教育网上培训,我有了长足的进步,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使我更加如饥似渴的追求新知的摄入。今后我会努力并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老师说白了就是演员,他们的没一出戏是演给学生看的,如果学生不认真看,或只有几个人在看,那么再好的戏也是浪费,所以老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风的建设。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大学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来提升整个集体的学风。形成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的学习态势。

通过教师名师网学习,我深切感觉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及教书育人的本领。续教育学习使我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能给予学习上的指导,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

总而言之,教师名师网育培训是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教师名师网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教师,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摘要:实地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朝向现象本身”。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人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一个过程。针对苏南某(些)职业学校的实地研究表明:至少在目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达成“双师型”教师的过程容易成为“拥有双证书”这样的“纸上文章”,并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相去甚远。

一、为何及如何进入实地的研究提示。

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靠教师。“教师作为一门专业”,这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的提法,并且很快得到了进一步的共认。应当说,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一门专业,既有社会专业分工的要求,又有工业技术隐喻的“殖民”。所谓工业技术的隐喻,指人们对可操控的物化世界的分解总是基于分解后各个部分(或领域)具有彼此可以区分开来的技术手段与要求,而“殖民”表现为将这种首先作用于物化世界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探求倾向,“主动”延伸到作用于社会或人化的世界中来。虽然人文学者们常常会对此表现出审慎或批判的态度,尤其物化分解适用于人(包括教师)的行为(对教师来讲,即教育教学行为)时更是如此,但作为一种需要反思却难以阻挡的趋势,一切专业化所要求的标准化无疑在推动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界对职业学校教师标准问题的探讨。可对照起来,在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界,人们对职业学校教师标准问题的探讨,却大多基于对“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的延伸。这些研究和探索促进了职教教师理论的发展,拓宽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素质(或素养)的认识。但在围绕这一概念的研究与探索至目前已建构出复杂的多义语境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一是重的是结果,轻的是过程(即关注教师是否是(being)“双师型”教师,如有没有“双证”或“双职称”,而不是重视其如何成为(becoming)“双师型”教师);二是重的是职前培养,轻的是职后培训(即对职业教师有“毕其功于职教师范培养一役”的想法,而对其任职其间通过各类培训、自我提升等方式使其再社会化重视不够):三是重的是外部要求,轻的是内部发展(即多的是行政提要求,学校提目标,研究人员提“建议”,而职业学校教师似乎“无话可说”)。

上述“三轻”的表现无疑使已有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朝向现象本身”的真实旨趣上大打折扣,因而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愿”就难免变成“某种误导”。而要克服这“三轻”就必须在研究中“让‘双师型’教师自己说话”。要能把他们的话听真切,并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社会人类学倡导的实地研究应当说是一种比较现实的研究策略。所谓实地研究,大体是指研究者在调查对象所在处直接搜集社会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又称现场研究或田野工作。从方法来讲,实地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问法,其中以参与观察法运用最多。从步骤来讲,大致分为六步:一是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二是取得进入现场的资格;三是进入现场并和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四是搜集资料;五是分析资料;六是撰写研究报告。与其他研究方式相比较,实地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研究正在发生的现象或行为,以及这些现象或行为发生时的特殊环境和气氛;其次,它是在一个自然环境里研究人们的行为,较少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再次,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研究者更能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比较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再次,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最后,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纵深的考察,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和规律。

笔者对苏南某职业学校进行实地研究的便利条件,是缘于四年前参与了由该校组办的一次科研活动。正是通过这次活动,笔者结识了该校作为中层干部的科研工作负责人。之后彼此多有交往,以至于彼此可以真正发自内心地以朋友相称。可对于笔者来说,要说明“如何进入实地”远比说明“为何进入实地”困难得多。不只是研究经费的限制,也不只是对常赴研究对象生活地收集信息,而导致生活习惯不适应的恐惧,而主要是笔者作为中国社会“单位人”的研究者在研究其他“单位”的“单位人”时,能否做到尽可能独立、真实、全面地呈现“自己(个人)认可”而非“单位(集体)认可”的信息与资料。更坦率地说,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作为个体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之所以愿意“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往往不时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基于对研究者本人近乎友谊式的信任,他们愿意说;另一方面,基于现实的单位利益影响到自己个人利益的考量,他们又不愿意多说。对于前者,他们相信研究者所陈述的“研究必须基于事实才会有价值”的研究信念,他们表示“因为与自身真实的教育生活距离太远,很少有关于职教研究的是他们所愿意读到的”;对于后者,他们认为“说好的方面还行,说不好的方面容易招惹是非或不必要的麻烦。”我相信,将发端并发达于西方学界(包括教育研究界)的实地研究方法,移植到我们中国本土时,都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矛盾。这种研究的客观性与伦理性的矛盾,常常为我们的教育研究者所忽略。为避免“对号入座”给研究对象带来预计的种种不便,笔者只得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实地”及“个体教师”做适当的匿名处理。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人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这样一个具有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这一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四点现实的认识:一是我国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是相同的,即都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二是我国职业学校任课教师大致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上岗之前,前者往往是普通师范培养的文科或理科师范生,后者往往是(职业)技术(或工程)师范培养的工科师范生;三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兴起较晚,现代企(行)业制度至目前仍显不够健全,加之,近二十年来在办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上企(行)业的缺位,使职业学校教师获得相关企(行)业经验变成长期难解的“瓶颈”问题;四是我国人力资源跨行业流动总是缺乏支持性力量,这其中既有“干一行爱一行”这种鼓励终身从事某种职业的道德训戒的舆论影响,又有因人口众多而导致“僧多粥少”岗位不足的现实无奈。如果对这四点能达成基本的认同,那么不管如何定义“‘双师型’教师”,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职业学校教师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应当是在职业学校工作之后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角色转变。那么,他们是怎么完成这一转变的?这是笔者对下列作为个案的三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下面除了简要的介绍部分,尽量以被访教师自己的话来陈述。

(一)个案一:考职业资格证,成为“双师型”教师。

接受访问的是一位男教师。据了解,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某技术师范学院的机械系。如今他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已达二十多年。他由于教学成效显著,并发表了多篇教研,学校为其设立了“名师工作室”。他说:“首先声明,虽然我被称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但与我认为的或我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我其实还有很远的距离。你说的‘变成’用‘becoming’很有意思。对我来讲,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趋向理想状态的过程。什么是我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我认为接近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那样,他们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前提性条件是要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他们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后,理所当然地能更好地教给学生将来所真正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我说,我被称为‘双师型’教师是因为我有两个证,就是一个教师资格证,一个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现在省里搞职业学校星级评估的指标里,就有‘双师型’教师的规定比例,这个比例要求是70%。检查的时间就只看这两个证,其他好像什么都不看。对我来说,教师资格证是我工作几年后,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我们在岗的教师通过申报就全部获得了这项资格证。这个证是国家教育部发的。我的职业资格证是获得的,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的。我报的职业工种是制图员,考核内容分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两部分都考了七八十分,评定成绩为‘合格’。当初之所以要考职业资格证,其实并没有强烈的动机。这种考试是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因为我们市里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那年在我们学校设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分支机构,我就想考个证也有很多方便,考个证放着也不是坏事,因而就考了,也考过了。虽有了这个证,但对工资收入并没有影响。而且,我仍一直从事相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操作实训课我没上过,那另外有专门的老师上。每人都顾自己的这一块。说实在的,上理论课对我来讲容易的,我也主编出版了相关教材,课上完就完了,平时并没有多大兴趣到操作实训车间去,一方面我只负责理论教学,另一方面我也不喜欢那有些吵杂的车间环境。”

(二)个案二:下企业签协议,成为准“双师型”教师。

接受访问的是一位女教师。据了解,她是日语教师,曾在日本留学,刚工作不到两年。她说:“职业学校教师常常分为文化课老师和专业课教师,而且教机械、电子等技术类学科的老师往往才被称为专业老师,并在出国考察、进修、晋升等方面得到更多地重视。但你说,哪个老师不是在大学里学了某个专业才毕业的?我们文化课老师其实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并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学,却与被称为‘专业课教师’之间拉开很明显的距离。学校大会宣传说,人人都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而且每个教师都要下企业。学校领导层似乎盛行这样的看法,就是专业课教师有了教师资格证,再考个具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的职业资格证,那就是硬碰硬的‘双师型’教师;而文化课的.教师只要下企业,也可以算是准‘双师型’教师。什么叫下企业?落实到纸上就是每个老师要有一份与企业合作的协议。当时,我们这些文化课教师的反响都很强烈。我们想,技术类专业课的老师确实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我们找谁去啊?当时都很纳闷。从学校的行政安排讲,似乎对到底怎么和企业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好像并不关心。关心的就是有没有这方面的协议书,协议书上有没有企业的公章。我个人原来对周围的企业是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哪跟哪。后来一位老教师提醒我到网上搜本地的日资或中日合资企业,然后再上门去找。这样做,真找到了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我去联系,巧得很他们有许多日文资料需要我帮助翻译。当然,这样的劳动也有不菲的报酬。我想这样的合作,应当算是真正的合作吧,我帮助他们翻译资料,他们给我报酬,并开具合作协议证明给我。但我想,像我这样的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对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生学习日语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我是仍有疑问的。”

(三)个案三:对付星级评估,“被”成为“双师型”教师。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诸多进步或光彩的一面,这些自不用说,但亦有不少明显怪异甚至落后的一面。在这怪异的一面里,人们提到一个字就会有感到一种完全受操纵而绝无自主性的尴尬或无奈。这个字就是“被”。比如未经行使自己选举权的群众有“被代表”说法,比如没有就业(或上岗)的人公布在高校高就业率的统计之列而“被就业”。在笔者的实地访问之中,捕捉到“被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一信息,完全出于偶然。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笔者带着研究问题初次进入实地时,向该校的一位中层干部谈及自己开展研究的设想,即打算将学校列入省里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材料名册的所有“双师型”召集起来做一项调查,并在一段时间里尽可能逐一进行访谈。出于私下的信任关系,这位中层干部如实相告有部分教师的职业资格证并不是真的。当笔者表现出惊讶时,对方立即表示:“这样做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可以争取较多的社会资源。而对学校有好处,就是对每个教师有好处。我想,这些老师也不会反对学校这样做的。”当笔者不识趣地想进一步追问某些职业资格证如何地“不真”时,对方显出有些为自己“说漏嘴”而懊恼的神态。似乎为了尽快摆脱这种不适感,对方嘴角向对面的一台复印机一努说,“这还不简单啊!”访谈到这里,便不由地进入了职业学校对上级部门对各项检查评估的闲聊。有一句话值得一记,“最近几年,每年我们对付上面的检查评估就有近百个项目名堂,光光对付这些得耗费我们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研究结论与反思。

任何实地研究之为研究的价值取决于能否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客观信息,并能从中整理出逻辑或理性的线索来给予人们以思考的空间。实地研究虽然有前面提及的优点,但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与其他任何一种研究方式一样,都会有自身较难避免的研究局限性。对于实地研究来说,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参与程度较高,研究者易受同化,所获资料不免带有主观成分。二是对于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三是难以进行定量研究。实地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多且杂,很难系统地进行编码和分类,无法有效地综合资料,以验证同假设有关的结论。这些容易产生的局限性,当然不应成为笔者用来抵挡他人怀疑本研究的借口,而应是对可能得出的研究结论采取较为谨慎而开放的态度,以避免大而无当和绝对化。可以说,本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多次访谈,笔者收集到的信息与研究之初提出的研究假设之间其实存在着较大的偏离。这一点多少出乎笔者的预料。具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在成为(becoming)“双师型”教师过程之中,其内在动因的欠缺是普遍而明显的。这使得“成为”的过程在丰富性方面大打折扣。

当然,针对本研究来说,最值得反思的问题恐怕是:“‘双师型’教师”作为一个多年被人们广泛热议的概念,它对职业学校被称为“双师型”教师的人员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他们又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职业教育研究似乎一直在回避这些问题。如果本研究呈现的三个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笔者的初步结论就是:作为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双师型’教师”它无法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那样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具有提升性与可操作性的理想追求或目标,因而其达成的过程便容易成为“纸上文章”(即简单地以证件或协议书等作为裁定的依据),并与学校职业教育根本宗旨(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相去甚远。因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是这样的,并且是更优秀的人才。

中职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推进的领域。中职双师型培训作为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培养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双师型培训将实训教师和普通教师有机融合,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双师型培训培养了大量的双师型人才,对学生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这种培训模式,学生不仅获得了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够了解相关的职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培训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为职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双师型培训使得学生拥有了教学能力,可以选择从事教育行业,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中职双师型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双师型教师既具备教学能力,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通过与企业实现紧密合作,双师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并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使自己始终保持专业水平。双师型教师还可以借助职业技能竞赛等平台,不断与行业大咖切磋,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尽管中职双师型培训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还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求。其次,双师型教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仍存在较大的挑战。为了完善和改进中职双师型培训,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合作,让教师更了解市场需求,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总之,中职双师型培训通过融合实训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双师型培训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与企业合作等手段,中职双师型培训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经济竞争力。

双师型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双师型教学模式在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作为一名参与双师型教学培训的教师,我深感培训经历对于我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以期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在参与双师型教学培训之前,我曾长期从事传统的单人教学工作。尽管我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教学经验,但深知自己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不足。因此,我报名参加了一个针对双师型教学的培训课程。培训期间,我学习了许多关于如何与其他老师合作,分享教学任务,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反思传统的单人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及通过双师型教学可以实现更优化教育资源的潜力。这种培训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首先,双师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学科专家和学生连接起来。通过与远程老师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来自全球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当我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时,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显著增加。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分享和合作,实现跨学科的学习,深化对学科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其次,双师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设计项目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种任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另外,双师型教学强调了教师的合作和分享。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与远程老师合作,还学会了如何与本地的同事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这种共享的文化让我们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团队。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另外,培训中的反思和讨论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问题,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反馈和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双师型教学模式提升了我的专业发展。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这种专业发展的机会让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使命感。通过参与培训,我还加强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声誉。

综上所述,参与双师型教学培训带给了我许多收获和启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合作和专业发展。通过深入探索和应用双师型教学,我相信我们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中职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双师型培训,是近年来教育界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既担任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又充当职业技能培训的导师。我有幸参与了这样的培训,深受益于其中。以下是我对中职双师型培训的心得体会。

中职双师型培训源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更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要培养技术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双师型培训应运而生,旨在将传统技能教育与现代理论教育相结合,培养能同时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双师型培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者。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其次,中职双师型培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实践模拟环境中进行项目实践,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达成共同目标。

在参与中职双师型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首先,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实践项目的完成,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其次,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团队项目中,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形成了高效的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参与中职双师型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中职双师型培训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学校和机构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一些学校利用资源整合,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培训机会;还有一些学校探索开发了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和提高。这些实践与探索为中职双师型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中职双师型培训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它满足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更全面的锻炼机会。在未来,中职双师型培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学校和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与探索,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培训内容,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我对中职双师型培训的心得体会。通过参与中职双师型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背景和意义,了解了其特点和优势,并通过实践与探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中职双师型培训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职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在中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师型教师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教育新模式。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学员,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双师型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从课程特色、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反应和教师职业发展五个方面,对这次培训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课程特色是中职双师型培训的核心。培训中,我们分别参加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主要介绍了双师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该教育模式的内涵和目标。实践课则是我们切实践行双师型教育的场所,我们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合作,合力设计并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模式让我们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使整个培训过程更加严谨和有效。

其次,教学方法是中职双师型教育的关键。培训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适合双师型教育的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听课模式,双师型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在实践课中,我们尝试了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问题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三,教师角色是中职双师型教育的转变。双师型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优秀的学科知识,又要具备教学和指导的能力。在培训课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典型,并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双师型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第四,学生反应是中职双师型教育成效的体现。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在双师型教育中的积极变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激情。在小组合作中,他们学会了彼此倾听和沟通,学会了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他们也对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表达了赞赏和欢迎。这些都说明了中职双师型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也证明了这种教育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教师职业发展是中职双师型教育的出路。中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不仅提高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水平,还积累了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更好、更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中职双师型培训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双师型教育的本质和要求,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也看到了中职教育改革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双师型教育将会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双师型”教师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指导、实训教学等)的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又能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教师。同时具有教师和技师、工程师资格。

由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了,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了,学校也不再注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了,这样以来,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

基于不同目的的驱动.部分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问题上产生了价值观念的偏差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忽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与考核。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如短期内需要弥补巨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口而“病急乱投医”,希望通过某种评估而热衷于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统计数量。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某些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忽视,或者是满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表面成就。这使得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专业课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相对淡薄,加之我们有的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和措施不够到位,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从而不重视本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导致技能水平过低。

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对从事的职业教育缺乏事业心,消极应付,缺乏进取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1、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它仍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1.4亿产业工人。其中技师100余万人,高级技师7万人,高级工245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数虽多,素质不高。每年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亿元左右。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紧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因此,中职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2、必要性。

纵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我们发现:教师学历层次尚不达标,已达标者面临提升学历的问题: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中职连年扩招。学生数量急增,但中职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发展缓慢,生师比严重错位,中职生师比约是21:1。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上限,城市为15:1,县镇为15.5:1,农村为16:1。不难看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缺口较大.并且在这样的师资队伍中。文化课教师比例偏大,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来源渠道多是普通高校.他们虽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截至,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39621人,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不足1/3,“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1、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一、二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次的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以到企业锻炼促进专业发展。

加强生产实践调研,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关键。作为职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要加强向生产实践学习,重视到企业学习调研环节,充分利用好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知识积累,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首先,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教学优势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

专业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制定生产实践调研计划。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近2―4年之内)和短期计划(本学年内)。有了具体的目标、计划,才会有实施的可能性,才能有效地丰富实践知识。生产实践调研形式可以是“定点方式”和“定人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指导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或合理安排调整教学任务集中一定时间安排到企业实践学习,可以从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层面的视角出发,确定与自己专业教学关联较大的一、二个生产企业,进行“定点方式”的学习和调研。例如:在某个主体生产企业,全面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等综合知识,并有重点地熟悉相关的内容,力求在某一方面达到精通,其它方面能熟悉了解。所谓“定人方式”,也就是教师要在企业的生产科、机动科或设材科,确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长期的技术信息联系人,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技改动态、科技消息,及时参与各类的技术交流活动。

(2)教师应主动参与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应主动寻求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及开发,参加工厂的生产技术讲座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非常好的实践学习机会,对提高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都是十分重要的。

(3)带着问题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疑点问题不要回避,不要绕开走,应针对问题通过到企业实践学习,以不断增加实践知识的积累,才会使专业教学不断上水平。

(4)教师应注重“到企业实践调研资料”的总结归纳、交流及利用。

为增强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和提高,首先每个专业教师之间、各教研组之间,可充分利用“分散实践调研”与“交流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积累实践知识,通过各教研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形成一个“信息互通网络”;其次每个教师还应注重个人实践知识的总结、资料整理、保存,以便于日后教学中查找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教学中灵活地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技术信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知识应用的“同步”、“链接”、“插入”特性,做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真正体现专业教学特色。

3、以专业养成和反思强化专业发展。

作为专业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多反思,不能自我满足,仅局限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而停滞不前,处于“吃老本”和“守城”的状态,而要面对职业教育的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不断进取,逐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1)专业教师要注重完善“纵向知识”结构。

教师要确定专业方向,争取在专业的某方面达到专一,这是作为专业教师的根基。加强知识的纵向学习,做到向书本学和向问题学,向生产实践学,及时把握新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前沿,要挤时间主动学,苦练内功。做到在本专业方向上,体现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方面的专、通、巧、精的特点,在某一方面起到“优化教学”的引领作用。

(2)专业教师要注重完善“横向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横向知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完善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体系,对专业课教师而言,不仅能胜任某一、二门课程的教学,还应熟悉本专业中其他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点、教学要求,以及知识问的衔接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下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其二是要注重各个专业之间的知识联系性,例如:职业学校教师们承担某厂热轧板卷工程职工的岗前技能培训教学任务,其中包括:连铸工、轧钢工、连铸与炼钢自动控制培训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使用的培训教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写方法,而是突破了专业的局限性,各工种的培训教材以专业为主,将整体生产工艺操作、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融为一体。培训中,传统的机械、电气控制、液压传动、工艺操作等各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已相互渗透,若培训教师相关专业知识不全面,就难以胜任培训教学任务。因此,专业教师在加强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向同行学习,加强专业内、外教师之间的交流,拓宽知识面,达到教师不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也能熟悉、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各类培训教学任务。

(3)中职学校教师应提高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

专业课教学特点体现在教学实践性,多媒体教学工具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许多生产现场可用多媒体工具再现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深人生产一线,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录象机等手段,有针对性地系统制作教学课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利用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已引起教师的广泛重视。教师应加强教学课件制作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和使用率,尤其对提高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迫切的。

4、以终身学习加快专业发展。

(1)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变化,促使教师应加强学习。企业在发展,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应随之不断调整扩充,如中专原来的主干专业:冶金机械、电气自动化、炼铁专业现在已逐步扩展调整为:轧钢、机电设备维修与安装、机械加工、煤化工等专业,专业的调整变化导致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知识结构体系都有所变化。因此,对教师而言出现了交叉性学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展、补充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以适应各个专业教学要求。

(2)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科技的进步,企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新型设备、新生产工艺的投产使用(如:生产工艺中的各类plc控制、电液伺服控制的应用、液压集成控制系统应用等等),已对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构成了挑战。而目前学校使用的某些专业教材的内容还是老面孔,知识陈旧滞后,明显存在与生产实际应用不同步的现象。尤其作为专业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补充、延伸专业知识,才能在专业教学中使课堂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同步,才能保证始终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如同“一桶新鲜的活水”。

(3)职业教育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目前职业教育的范畴扩大,职业学校要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如成人本科、专科、职工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中专技校学生等。对同一门类的专业课程而言,有的教材版本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同,而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应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等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就如同一个高水平的厨师一样,能按顾客不同的口味要求做出不同特色的菜肴来。对一名教师而言,如何把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加工,最终转化为针对具体对象的教学讲义――教案,这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全面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贮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深入浅出、有的放矢,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应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加强生产实践学习和调研,不断丰富提高实践知识与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努力做一名有事业心的教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