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模板19篇)

初中德育论文一等奖(模板19篇)

ID:8572415

时间:2024-01-06 20:47:16

上传者:念青松

范文范本是指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经验总结,得出的对应该领域写作规范的准确描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选范文,希望能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初中德育论文

5、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8、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分层次推进探实。

16、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

19、初中班主任兼思想品德教学的德育特色。

20、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21、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德育工作。

23、初中班主任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24、当前农村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创新。

25、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关思考。

27、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研究。

28、关于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析。

29、会诊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

30、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37、浅析初中非班主任教师德育职能弱化现象。

38、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

39、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40、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41、试论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42、试论如何实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

43、试谈隐性德育思想在初中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46、谈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

47、探究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点及解决策略。

48、探究分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

49、探讨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策略。

50、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51、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质量的对策研究。

52、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53、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的对策。

54、乡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与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之思考。

55、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56、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试论初中班主任日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57、英语班主任在初中英语德育中的渗透原则和途径探讨。

58、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

59、走在思想前端: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相关思考。

60、尊重学生个性--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61、在中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启示。

62、向善教育视角下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63、浅谈中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作用与策略。

64、浅谈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

65、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工作的德育教育。

66、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瓶颈与突破--从教条式德育到逻辑式德育的转型。

67、感化与坚持--浅谈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68、从教条式德育到逻辑式德育的转型--论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瓶颈与突破。

初中德育论文

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从以下这两个方面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要明确现在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知道现代的素质教育要以提升民族的教育作为宗旨。教育要面向全体的学生,不能只注重优秀的学生,不管那些所谓的差生,这样是不行的,必须要考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关注之下,健康的学习和成长。

(2)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行改变,否则根本难以适应现代的教学发展步伐。

(3)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为了推进素质的教育,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管理,目前,以下两个问题需要注意,第一、放松双基。第二、课程与课时目标的混淆。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的是过程与结果,即实好了三维目标的实现。为了把握好这个“度”,从教学目标的落实开始实施。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应用的意义,以及其必要性和价值。在课前需要预习,而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就能理解其意义,以及能正确地读写。在结合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最关键的一环,教师在分之前,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不要让学生心理有任何的负担,觉得自己比别的学生学习差的思想产生,并不是要将他们进行等级的划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措施。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潜力,缩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整体提高班级的分数。

(二)学生层次化———学生自愿,因能划类,依类分层。

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将学生按照下、中、上三个层次,分为三个层次,分别用字母a、b、c表示:a层表示的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但是对有发散思维的题目不了解。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

(三)在布置作业方面要层次化。

教师在教学完一个章节或者一个概念后,要针对这些概念性质的知识进行相关题目的练习,以达到对知识的巩固。所以,在上完一节数学课后,要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不能一刀切,如对于a组学生,要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比如课后练习题。对于b层的学生,则要以基础性为主,同时还要留几道有提高性质的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一些优点难度的综合性试题。(四)在课外辅导方面也要做到层次化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及时针对学习由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后补习,补习的时间主要是课间或者是课外活动的时间,对于a层学生进行基础补课,对于学习优秀的c层学生来说,要设计一些有难度的试题,让他们多接触一些有思考程度的试题,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采用多元化评价;。

学生一般对于计算机这门课,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设计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在课堂中,由于一节课只有45分钟的时间,学生在练习完基本操作后,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去做其他的,所以,教师要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好的小视频、小动画等,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上完信息技术课后,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多元化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变教学的方式而已。

在评价中,多给予学生肯定,少点批评,激励学生主动研究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他们的坚强、进取精神,从一点小的进步,获取更多的能力。以上都说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我们要采取的评价方法必须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四、信息技术教学课要多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上信息技术课,都要在机房进行上课,所以,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如果都问教师的话,教师根本忙不过来,所以,要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这种方法的使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那些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给予他们的成绩的一种肯定,对学生进行安排优秀的学生旁边安排2个计算机技术比较差的学生,让优秀生辅导差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师方式的采用大大减少了教师的课堂辅导,使得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的进行解决。

同时这样做,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使得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到了。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机构已经将信息技术这门课引入了中学的必修课,这对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素质,这是一项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的一个正确措施。教师要不断对这门课程进行研究,勇于创新,不断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做出更多地贡献。

初中德育论文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经常与学生在一起的人。因此,班主任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初中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与好奇的年龄,价值评价体系并不成熟,缺乏对事物的评判能力,常常“有样学样”。基于此因,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影响源”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行为举止得体的重要性,即所谓“言传终于身教”。另外,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王逢贤指出:“德育素质的内涵是随着德育观念和德育实体的不断完善、德育经验的不断丰富、德育理论成果的科学化,不断呈现扩展和严谨的趋势”。因此,班主任应随时代发展加强德育理念的学习,及时巩固既有的经验成果,并能科学的运用于实际德育工作中。初中德育工作仍处于薄弱环节,班主任可以通过定期研讨、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及巩固教学方法,真正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针。

要做一个好的的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这我总结了自己班主任德育工作上的一些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

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坏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方面,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初中德育论文

摘要:新课程中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更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服务,新课程的教育宗旨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而在终身发展中德育教育更为重要。

关键词:德育教育;物质性;发展性。

现行的高中生物新课程比起旧课程,更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人常说:“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品德,纵有再渊博的知识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为一个公民,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是最基本的思想。在我们的课本中有些小资料:如,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的诞生中,我们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是由我国科学家在1958年研究并合成的;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料中,我们知道这项堪与人类登月计划媲美的工程是由美、英、德、日、法、中六个国家承担的,而我国是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事实,都应当足以使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一定会激发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

态度决定成败,而科学的态度能使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课本中有一些科学家的研究史,如必修i课本的开头,有主编与邹承鲁教授的一席谈话,从中我们知道了对科学的研究要有极大的热情和很大的勇气,更要有勇于创新的思维,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再如科学家们对细胞学说的探究过程中,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的精神,而在“细胞世界探微”一段资料中我们知道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三、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环保问题现在已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但我们的学生环保意识差,卫生观念也不强,甚至不知道环保的意义。在我们的课本中从生物与环境,生物的进化这些章节中,我们知道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演变而进化的,生物界的生物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营养结构相互联系的,地球不单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其他生物的家园,而其他生物与人类的生存也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敢想象地球上只有人类一个物种的情景。地球这个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要想在这个环境中长期生存,保护和爱护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四、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1.世界的物质性。

在第一册课本第一、二章中我们知道,没有哪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生物界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而这些元素在构成生物界的化合物后,形成了细胞这一重要的结构。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几乎整个生物界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的基础上来完成的。可见,生物界具有物质性。

2.普遍联系的观点。

在我们的课本中,这种观点几乎随处可见。如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是有统一性的。细胞作为一个生命的基本单位其各个结构上是有联系的而其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保证了细胞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结构。能量对生物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但生物界的能量却根本来自于非生物界,光能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进入生物界。

3.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由各个局部构成,只有保证了给各个局部的正常,才能使整体和谐。如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由各个细胞构成,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甚至系统。各个组织、器官、系统各自执行特定的功能,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得以正常维持是在各个组织细胞、器官、系统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4.发展变化的观点。

物质是变化的,没有绝对的,永恒的事物。如生物的进化,新物种的形成,体现了这一观点。再如科学家们对一些现象的研究和认识,在不断地变化、补充和完善。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在第一册中我们知道,生物都有新陈代谢这一基本的生命活动,而这一基本的生命活动却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对独立的两面构成的。又如一个物种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地存在,是因为遗传,而生物得以进化的本质是变异,一个新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必然有遗传和变异。再如任何生物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被选择而适应并保留下来的,但生物在环境中生存,必然又会影响环境。

我们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是被娇惯的一代,由于家庭的、社会的原因,使他们养成了一些有偏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这些资料对他们加以引导,使他们一方面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学习生物课的兴趣,从而很好地达到情感与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

班主任德育论文一等奖

班主任最重要就就是善于与学生架起沟通桥梁。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班主任德育论文一等奖,欢迎来参考!

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就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就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任务的艰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就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从以下几点做起: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自参加工作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在听的能力方面,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就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正确的舆论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就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在这学期中,我与学生在一起,觉得日子过得真快,虽然每天都就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所教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初中德育小论文

摘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孕育着传统文化的重大变革,诞生了改变和重构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的网络文化,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师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校师德建设必须面对现实进行理念提升,模式重构及方法创新。

关键词:网络文化师德建设影响对策。

一、网络新文化的特征。

1.1提供资源共享的文化。

internet原意是inter——network,通译为“网络互联网”,一般称为“互联网络”,我国官方译名为“因特网”。“因特网”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显现出“以光纤为骨干网的高速通讯平台;以连接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形成的信息网络平台;以传送视频、音频、数字、图象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三大特点,将世界各地的信息源和用户连接到信息网络中。群体和个体用户通过跨越时空、跨越国土、透视社会的各类平台提供的信息源任意选取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共享信息传递的国际性、知识(信息)需求的互换性及快捷性。

1.2信息结构多元的文化。

网络文化行为,使进入信息结构高度离散的国际性网络失去主观主导及专门化的特点,面向高度综合性及广泛性的无中心文化环境发展。伴随着改革进程中经济结构、经济成分以及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阶层在重新分化;社会生活的复杂化以及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日趋多元化。网络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形成,实际上是在强化着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文化明显地体现着转型社会人们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文化消费的需求。

1.3张扬个体自由的文化。

网络象一个工具,本身为中性,而形成载体的网络文化在加载内容的状态下,体现出本质。如人们利用qq、bbs等形式淡化传统的传递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满足个体自由文化的需求,获取交流的共鸣。

1.4提供情感满足的文化。

被称之为“人造现实”(artificialre?鄄ality)、电脑空间(cyberspace)、虚拟环境(virtualenvironment)的多媒体网络,将人与计算机的接口扩展为三维,使人们直观地与计算机形式的动态环境交互作用,让人任信服地感受到它仿佛是真实的。这种能够展现色、香、味、触的“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制造了感情化的娱乐效果,即时性的愉悦,迎合了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心理需求和对生活的直观感受相契合,获得广泛的认同。

二、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影响。

2.1对建设“伦理政治”即守法文化的影响。

网络文化信息结构的高度离散,对师德建设所追求的思想统。

一、观念整合的目标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部分人思想的错位,道德的失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求“善”,传统的道德修养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伦理型”文化。伦理文化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和各类观念文化的核心。而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客观的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使教师政治观念产生模糊,民族意识出现淡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讲究道德、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受到冲击,伦理政治的守法等行为受到挑战。

2.2对建设工作环境产生的影响。

2.3对建设文化场景产生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种种类型中,有古代的和传统的成分,也有现代的因素,甚至有后现代的影响;有本民族文化,也有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有科学和理性的文化,也有封建迷信的文化;既有高雅的,也有通俗的,还有庸俗的。并且以视频、音频、数字、图像等多媒体服务平台体现网络文化结构。这种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兼备的立体的多面性的文化结构,使人们从线性的单一思维中解放出来,逐步树立全球意识。但由于高校师德建设进入网络对文化场景的引导性的滞后,面对文化结构多面性的影响缺乏更多的应对措施,因此,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做出积极的应对。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探索。

3.1加强网络文化环境监控机制。

网络文化给教师提供了网上行为的极大自由度,其资源共享、结构多元、个体自由、满足情感的特征,对我国思想文化阵地和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有的甚至超出了现有道德和法律水准所适应的范围。因此,当前网络管理必须实行政府行为,学校也要建设强有力的网络信息管理监控机构,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网络行为和网络管理行为,对涉及引发社会争论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抵制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政府明令禁止的内容要尽快清理,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上网人员要予以警告,严重时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维护安定团结,净化学校的教育环境。

3.2强化师德建设的教育导向作用。

一是针对“网络社会”可能出现的无序状态,教育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培育教师的文化自省、选择判断和批判意识,使他们在浩如烟海、清芜并存的信息大潮中分清良莠,去伪存真,抵制那些庸俗、低级、劣质、反动的信息的侵蚀与诱惑,从而避免种种困惑、失落与盲从。二是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深入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随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发展趋势,调整心理承受能力优化信息处理的心态。三是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并把他的教学内容引入对教师的计算机等级考核之中,使教师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加以遵守。

3.3构建文化体系,占领网上阵地。

教师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必须遵守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育人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精神支柱。在教师大量融入“网络社会”的新时期,为高校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驱使我们提升理念、整合资源、构建网上师德建设文化体系。主要是:建立标识独特的校园师德文化网站吸引教师眼球,创造性地建设精品网络文化工程;设计别致的窗口,增强文化内涵,明晰师德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以历史、案例、故事、评论、讨论等表现形式,倡导新思想、开启责任心,增强实效性;以有机嫁接各家网站健康、文明、向上的内容,集众站之长,补己站之短,吸引点击频率;以名师qq、bbs在的线交流及邮件的快捷传递,促进师德建设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以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开展信息管理及网络文化的理论研究,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社会”的道德主体,主动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优化师德建设网络文化环境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韩叶盛,高志军.网络教学与师德建设[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4)。

2刘莉萍.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几个基本要求[j].山西教育,(5)。

初中德育论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把德育内容渗透到相应教材内容中,很多体育课程教材中都有田径项目,这是一项相对无聊、枯燥且又累又脏的训练项目,许多学生都不想练习这个项目。体育教师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勇敢地战胜困难,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例如,可以在下雨安排学生进行运动训练,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多数学生肯定不能接受,但是如果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运动训练的话,学生就会学习老师,被老师打动。许多球类运动以团结协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球类运动时,可以把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学生中,升华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1.2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组织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把德育内容与教学组织结合起来,利用有组织的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思想教育成果,组织得越严密,方法用得越得当,学生受到的思想教育就会越深刻。做好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器材和服装,做好热身运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进行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组织的严密性和自我约束能力;对于摆放健身器材的要求,可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在体育锻炼之后,求学生整理收拾器材,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

1.3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纪律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是保证体育课程能正常进行的唯一途径,所以,在课堂中要多多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学生的衣着、考勤、病假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使学生养成守纪律、不松散的好习惯。如在跑步教学中,有些学生会找借口逃避,一旦有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查明原因,防止学生偷懒,表扬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学生,对偷懒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学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发地加入跑步行列。

1.4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言行中。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还可以把其渗透到教师的言行中,教师本身最能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这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自己首先要做到,在同学中才能产生信服力,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那么自己要保证在上课前到达运动场;如果教师要求学生穿着运动服上课,那么自己也要穿着运动服;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自己就要文明懂礼,不打骂学生,这样学生才会从老师身上感悟到道德理念。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当好学生的榜样,以言行身教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5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师评价中。

初中体育课是不断变化的场景,学生一直处在变化中,体育老师要在这个过程中抓住时机,针对学生各自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用批评和表扬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如在学习体操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反应很快,动作学习得很快,他会帮助一些学得慢的同学学习这个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表扬这些同学,鼓励学生都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对于学得慢的同学,老师也应该给予相应的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勇气,提高学习信心。此外,表扬和批评都应慎重,做到公平,才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榜样作用。

2.结语。

初中生在心理上大多不是很成熟,思想大多单纯幼稚,还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体育课不仅要注重体质方面,还要注重德育方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为其将来打下良好基础。合格的初中体育教师应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这是一种责任,也是提高体育课效率的保障。

初中德育小论文

从前有一个国家举办了一次裁缝艺术大赛,许多顶尖级的裁缝都对这次比赛的奖金——与国王美丽、漂亮的女儿成婚虎视眈眈。虽然这样的安排对于那位国王的女儿有点不公平,但是这始终是她无法逃脱的命运安排。

他相恋的青年是个平凡人,当他得知这个惨无人道的消息后近乎绝望了,他只是个普通的人,哪里懂得裁缝这门艺术,更别说在这次大赛中夺得花魁。这样的思想斗争是激烈的,他最终失去了信心,灰心丧气地来到桥上,准备就这样为保存他和公主之间纯洁的爱情纵身一跃。也许老天有眼,就在这时大雨如瓢泼一般尽情地下起来了,他仍然没有回头,雨水打湿了他的脸,他只是静静地在等,他这样想:死也死得干净点儿……雨停了,他重新站到了桥的边缘,顿时仰望星空,雨后初见的太阳美得有点儿刺眼,可是,他惊呆了,边时出现了奇迹,一道完美的曲线横跨自己的眼界,红、橙、黄、绿、蓝、靛、紫一齐构成了这幅美妙的画面。他的脑里突然浮现了公主,他的眼里看到了世间上最美的公主——站在彩虹里面。也许上天真的撮合了他们,让他想到了赢得比赛的办法。“我要让她穿上世间最美的衣服!成为我最美的妻子!”他说。

是啊!有谁可以和彩虹相媲美?可是怎样才能出现彩虹呢?他回到家里赶忙做起了这些事,幸好还有时间准备比赛。

皇天不负苦心人,终于让他掌握了制造‘彩虹’的方法。比赛如期而至,这排场简直无法形容,毕竟那么重要嘛!比赛也十分精彩,有各式各样华丽的服饰,让人美得不得了,可是公主都不喜欢,她很期望他的到来,无论穿什么她都开心。终于,这一刻到来了,他被众人耻笑可是他不在意,因为他有法宝,他一定会赢。他的方法果然与众不同,他要求到一间暗室展现他的作品。大家都很好奇他的做法:让一不光通过一个黑箱子,然后再射到一块特殊的布上。操作是比较简单,公主站到布的前面就ok了。最美的一瞬就在这里诞生了。公主身上每处都是彩色,众人都瞪呆了,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他送给了她世间上最漂亮的衣服!

结局当然是美好的!可是就这样,彩虹成为了世间的神话。

人们至今才弄清楚那件‘彩衣’的缝制过程。这些都归功于那束白光!虽然是一束很平常的光,可是它会魔法,可以变身!据研究白光通过棱镜后会发生色散,形成光谱,这就是‘彩衣’。

可是它的形成原理呢?不要急,让我慢慢道来。

光,具有折射的性质,当通过不同介质时就会发生折射;白光,是一种复合光,由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来;棱镜,这个神奇的东西,真的会魔法吗?它是制造这件‘彩衣’的关键!它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一般情况下,在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光发生色散,不同的单色光在同一介质中折射率各不相同,正因为这样,在同一介质中发生的折射各不相同,由原来的‘一起’到后来的被迫‘扫道扬镳’,这个变化过程是在那个‘黑箱子’里实现的。当用光屏接收到这些被分散的单色光,就会出现彩色条纹,就是那‘彩衣’的实质!当美丽的公主站在那块特殊的布前,实质就是光屏前,不美丽才怪呢!

那天上的彩虹,和这个是一样的道理。大雨过后,空中还有残留的小水珠,当太阳光透过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来的光经小水珠的折射发生色散现象,在天空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光环,这就是那美丽的彩虹了!

其实,美丽就在于发现它的过程!裁缝大赛的比赛结果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它的过程。每一个物理现象都是注定过程,只有弄懂它才会得到良好的回报,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成为一道最美的彩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德育论文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通过联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跨过了应试教育的槛,向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进发。体育也同样加强了社会、生理、心理等素质教育,注重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于体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学生联系实际,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对于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

1。学生心理条件的准备。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认识方面有如下表现:感知觉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已能较为全面深刻地观察事物并剖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情感与意志的发展上,他们情感日渐丰富,容易感染和接受影响,其社会情操初步形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谊等,另外好奇心很强。教师是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情感意志加以培养和锻炼,并对于各方面的缺憾加以纠正调节。

2。教师教材、教法等的准备。

(1)备课。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备课前应充分钻研教材,注明在哪样活动中具体表现,并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切实把育人的目标落实到每节教学中。

(2)课堂常规。每节体育课都有一定制度化了的教学常规。例如,课前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在教师面前的表现欲和荣誉感,让学生取送器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的好品质,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教学过程。根据教案中教材教法的安排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小组长带队,整队、分组练习,同学们积极响应,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的精神。又如在支撑跳跃着已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对其动作加以肯定,从而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4)基础知识课。在基础知识教学时,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学习、而锻炼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责任感。如在教授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时,阐明体育与军事的关系,加强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强身作用防御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强壮的体魄才能保卫祖国,才能甩掉“东亚病夫”帽子。又如通过“乒乓外交”“五连冠”“亚洲飞人刘翔”等体坛佳话,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积极的为祖国而学习,学好知识加强锻炼的意志品质。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1。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思之于行前”只有头脑中有了一个目标、计划,行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偏离主题。对学生增加素质教育的教材,并对完成效果的评估提高到非应试教育的评估水平上来。

2。利用教师的“光环效应”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传播者,也是德育教育的表现者。在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生动简明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有敬佩而信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服从教师的领导、指挥,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好品质。

3。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

在体育教材,各项目的要求不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不尽相同。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就应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并行成坐、立、行的良好姿态。在篮球等球类项目比赛中,不仅要求队员个人技术良好,而且需要队员的良好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可用反面的打“英雄球”难以取胜,从而对正确的加以肯定,强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又如,在长跑、超长跑项目教学中,周期性的重复运动,毫无兴趣可言,可适当讲解“马家军”在训练时,磨掉脚趾甲的事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同时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

4。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教师应把握契机,随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课上某位同学做错了动作,部分学生起哄嘲笑他,抓住这一事例,向学生讲些同学之间有错时应该当互相鼓励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又如,在使用实心球时,某个同学用脚踩球,针对这一点,教师应马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学校财产,珍惜体育器材爱护公物的教育。

三、

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

由于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造成学校比较重视仅有的几项考试项目,其评估时,也仅看升学学生的体育成绩满分率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成绩这一硬件教育,而忽视了思想品质教育,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评估中,应安排适当的德育教育内容,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德育教育的内容,只有教师不断的挖掘,随时指导修正学生的思想品质缺陷,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初中德育论文

论文摘要: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形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内外结合,进行人格教育;坚持日常化教育,形成个人习惯;加强学生友好与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将会非常有利于中职学生的优秀人格的养成。

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青年一代。学校德育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重担。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就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人下去。”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在传统的德育课上,有的教师仅仅把力气花在正面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很少从人格和心理角度来深化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变成了机械的说教,失去了品德教育的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品德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笔者认为,在德育课的人格培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

“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所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激情,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逆反倾向。”现今有部分学生喜欢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举动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儿来显示自己的“义气”。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老师在人格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多一些宽容和温暖,少一些简单和粗暴。

譬如:我校从20xx年开始,就对学生在纪律、卫生、学习仪容仪表等各方面实行德育量化考核,并把考核的结果与评优、评先和就业结合起来。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只注重量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扣分的多加分的少,管理者只管扣分不重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和说服教育。这一措施的实行,不仅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

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目的是春风化雨般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应该说这种“量化考核”教育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中国有句老话叫“压而不服”。

二、内外结合,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

避免武断或一刀切式的作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而外部灌输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社会个体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内在化,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譬如,在今天的校园里,学生随口说脏活的现象屡见不鲜,消除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德育老师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妥善地处理好。有的老师悄悄将学生经常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录下来,在德育课上进行播放,希望通过脏话曝光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的行为。但是,这并没有起到一药治百病的效果。

笔者认为,不同的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恶意漫骂的、故意说脏话的、偶尔说脏话的和习惯说脏话的不同情况,应该区别对待,不应采取统一暴光的一刀切方式来处理。对于德育教师和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课堂和校园环境,营造人人文明交流语言的环境,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企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说文明话,学做文明人。

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作为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学问,还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强,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中更应该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培育学生的优良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譬如,要培养爱国思想,首先就要从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做起;要培养感恩之心,首先就要从给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开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四、加强学生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

和谐的人际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另一种是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喜欢具有温和、谅解、恭敬、谦虚、礼让等性格的人,而不太欢迎象斗牛一样的好斗者。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养成学生的和谐习性作为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尽量消除学生的对一抗习性。即使在成人的人格养成中,对抗也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就会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就不可避免,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的和谐习性,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极端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努力达到做纯粹、高尚、奉献的人的境界。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作为一个德育教师,我们只要善于把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及学校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初中德育论文

摘要:教学“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所以语文课堂上,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德育。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方法。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有针对性。

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绿》,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2.可以通过充满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诗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做》,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3.还可以通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的`文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好习惯。如:《老山界》《金色的鱼钩》《草地晚餐》等。

二、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内容丰富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读书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性格,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当然,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学生一定要有选择地去读,教师也一定要掌握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给出有价值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且及时加以指导,使他们真正地热爱阅读,主动阅读。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从古到今,在学生教材中,有很多非常出名、历史悠久的名言警句,其中包括诗词、散文或小说,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特色,而且还含有一些诗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还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往往通过其中的几句话或者一段话来体现。面对这些非常有教育意义和思想道德理论的句子,我们更应紧紧抓住其核心意义,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来逐字逐句地分析他们的喻义和作用。举例说明。如,在讲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不仅要求学生领会作者对洞庭湖的美好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时的写作背景。又如,在讲解鲁迅小说《故乡》,在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绝对不可少的环节。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激活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工作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腰坨子乡中学)。

初中德育论文

初中阶段,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品德发展存在差异,便会导致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区别。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较差,思想品德存在问题,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后进生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其后天的学习生活中由于环境影响或教育失败而导致的。后进生通常表现出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逆反心理严重、行为习惯不佳、自信心较差。帮助这些学生,提高他们的成绩,扭转他们的价值取向,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一个班主任的义务。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责任帮助他们,使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下面我就初中班主任如何帮扶后进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后进生的行为习惯较差。有些后进生无视课堂纪律,在上课时间讲话聊天、睡觉,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在课堂上吃零食,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还有些后进生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他人作业,逃课旷课等。因此,班主任在教学时必须强化班级管理制度,惩罚分明。班级管理制度是指教师针对班级管理,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出一定的要求,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班级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学生需要遵守的事项和学生禁止违反的事项,对不遵守的行为应作出相应的惩罚。班级管理制度便于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管理,促进学生的转化。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公正民主,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根据学生的需求设定相关的制度,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获取多数学生的支持,使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得到很好的施行。笔者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先安排部分学生草拟相关条例,然后在班会课时与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并进行修改完善,保证班级的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后进生的行为,帮助后进生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二、树立后进生的学习信心。

许多后进生由于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少,学习成绩通常不太理想,对学习没信心。班主任在帮扶后进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帮助后进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其学习能力。本人在任班主任期间,发现班内几名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热情不高,本人与这几名学生进行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几名学生纷纷反映他们的成绩较差,他们对有关知识点的理解较差,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其他任课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较少,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笔者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先与几名后进生达成共识,要求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掌握基础知识;然后及时与其他任课老师沟通,要求他们在课余时间多关注这几位同学,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后进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行使自己班主任的权利,及时与学生和其他教师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两者之间的`桥梁。

三、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通常比较恶劣,许多后进生都把班主任认为是自己的“死对头”,认为班主任事事针对他们,处处与他们为敌。因此,为了帮助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在教学时应当改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与学生之间的隔阂,通过建立亲切、友善的教师形象,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后进生的成绩。笔者在任班主任期间,经常与班级学生沟通交流,课余时间主动与后进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喜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相关班会活动,帮助后进生融入班级群体;在周末时间,本人会组织几名学生到我家里做客,与学生一起活动,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每一个班级都会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使其转化为优等生时每一位班主任关注的话题。我们广大班主任在教学时应当不断探索,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坚持公正民主的管理班级;努力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生活和学习上对后进生给予更大的帮助,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改善与后进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后进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后进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德育论文一等奖范文

具体要求。

操作说明。

工作态度。

1.严格遵守办公制度。

2、准时出席会议,认真做好笔记。

3.能愉快地接受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4.与同事、家长相处和谐,态度好。

5.及时上缴有关教育教学过程性的资料。

出勤情况。

1.不无故请假。

2.能规范执行请假制度,请假时能自觉处理自己的工作,尽量减轻学校调代课压力。

课堂教学。

1.按时完成备课,认真修改每日活动,各种记录详尽。

2.认真组织一日活动,工作到位,不做与教育无关的事。

3.能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科研。

1.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积极参与课题活动,注重实践研究。

3.乐于接受校内外公开课,反响好。

4.积极撰写论文,数量、质量符合规定。

保教质量。

1.贯彻《纲要》精神,体现出新的教育观。

2.做好班级的各项保育工作,传染病控制在3%以内,出勤率高。

3.重视个别教育,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有所提高。

德育工作。

1.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班级常规管理规范有序,注重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

2.无体罚与变相体罚。

3.注重勤俭节约,节约用电用水及教学用品等。

1、全学期请假天数累计超二分之一,不参加学期工作考核,不享受相关的奖励。

2、“教学质量”一块,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学科侧重于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的达成度,各类竞赛活动的成绩、学生的反响以及随机的调研。

3、“德育工作”一块,除班主任以外,副班主任也参照评议,其他老师将侧重于师德表现和爱生、爱校表现,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二、加分说明。

1、个人在参加教育教学业务竞赛中的获奖加分。

全国级。

苏州市级。

常熟市级。

虞山镇级。

教学基本功竞赛获奖加分。

8~10。

6~8。

4~6。

2~4。

指综合性的评比,有关专业性评比的减半加分。

评优课加分。

10~12。

8~10。

6~8。

4~6。

2、教师撰写论文获奖或发表加分。

省级及以上。

常熟市级及以上。

虞山镇级。

在刊物上发表加分。

论文评比获奖加分。

1.5。

3、教师在辅导学生获奖加分。

习作发表或获奖。

奥数获奖。

科技获奖。

艺术、运动队。

等团体获奖。

0.5/篇。

2/人。

0.5/人。

视规模、工作另酌情加分。

0.5/人。

1.每项目可最多加5分;2市级及以上获奖;

初中教师德育小论文

摘要: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德育教育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讲起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工作方法,并且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比如,在上学期的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班主任们的发言令我获益非浅,尤其从李慧君老师的发言中受到很大启发,之后,我借阅学习李老师的发言稿,摘抄,并根据我班实际情况付诸实践。除了学习同事的经验,另一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绝好途径是从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中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我尝试着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关人生哲学的诸如《嫉妒心理学》、《错误与人生》、《成功启示录》及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丛书等,这类书能丰富思想,帮助我们在向学生说明某个问题时,可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令其信服;另一类就是指导班主任工作的书籍,诸如图书馆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等书籍,阅览室的《班主任工作之友》等杂志,每一次阅读后我都大有收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在看到有关文章时迎刃而解。结合理论在工作中,我把所做的工作中结成四句话,那就是――和谐为根本、质量是生命、文化做底蕴、公平当原则。

一、和谐为根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和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家校的和谐和、师生的和谐、分数与能力的和谐、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和等等,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将是我的不懈追求,工作中我主要坚持四个多一点点。

1.亲密接触多一点点。

平时,学生的业余生活、课外活动、卫生打扫我都乐于参加,半个学期来我一直坚持和学生同桌就餐,也曾多次到男生寝室午休和晚寝,和他们一起打球跳绳、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一起勾肩搭背散步、一起嘻笑怒骂玩要,孩子犯错时,摸摸他的头发,心情沮丧时,捶捶他的肩膀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和同学乐此不疲的亲密接触中不知不觉拉近了距离,融洽了情感,和谐了氛围,为其它班内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蹲下来多一点点。

专家们都说,班主任做的越久,“教师本位”心理就越来越严重。而克服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置换”,即尽可能地蹲下来,设身处地地以孩子的眼光、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学生让我烦恼,而是我在自寻烦恼,他们只是孩子,用成人的眼光看待、要求他们,怎么能够让我满意呢?在工作中,我会努力蹲下来,认真考虑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我会努力蹲下来,仔细把握学生行为的性质,分清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是故意的还是生理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我会努力蹲下来,更多地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不是用自己的――而是――用孩子们的眼光与内心。

3.发展的眼光多一点点。

工作中我睁大眼睛,去寻找孩子的优势和长处,公开表扬、私下批评,勤鼓励、重赞赏,努力帮助(注意不是强迫)孩子发展它。我当然不是反对纠正孩子的缺点,而是觉得发展孩子的优势与个性往往是克服其缺点的最佳办法,有了好的精神状态,缺点改正往往事半功倍。而抓住一点小辫子不放,往往会有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效果。

二、质量是生命。

1.坚持不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我觉得,班主任应当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因为现在太多孩子根本不知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其实这还真是一个深奥的话题,是一个关系孩子一生的价值观问题,所以我一直在作着这方面的努力,尽管收效可能是缓慢的,但我会一直努力的坚持下去,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每个阶段。

2.“小题大做”,注重学习流程。

对一天的每个学习流程和细节都给予高度关注,专人管理、认真记录,“小题大做”,这是我质量强班的另一个做法。

例如早读时怎么拿书、每节课有谁发了言、课堂上谁受到了表扬和批评、预备铃响后同学们是否坐在位置上、书本拿出来了没有、每天作业有谁抄袭等等,这些最琐碎的学习小事,这些最平淡的学习流程,每天都有专人监督和详细记录。管理员每天在早读时交到办公室给我批阅,“签署”意见,在第一时间及时给予处理。

3.巧设奖罚,强化目标激励。

我觉得,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目标激励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工作中,我既给他们长远的大目标,又有分阶段小目标,既有班级的,更有小组的个人的目标,既要精神激励,也来点物质“诱惑”。总之形式要多样,让学生喜闻乐见。

三、文化做底蕴。

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习惯把班级对学生的各种要求、学生在教室、宿舍及公共场所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各种行为经过民主讨论和民主投票后形成各种规章制度。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和班干部一起做制度的监督者,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学生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时时要求、处处要求、严格要求、并且有始有终,形成班级文化。它一旦形成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往往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公平当原则。

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工作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要公正,只有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信服,从而激发起奋发向上的愿望。因此,我在教育中力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不护短,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歧视,注意发现优生的不足,防微杜渐;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并使之发扬光大。

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在今天――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责任是塑造学生的个性。是把我的学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有骨气、健全的人。因此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借鉴名师育人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现在的学生由于生在福窝里,有一点挫折就受不了,抱怨上天不公平,怨天尤人,不敢与挫折困难作斗争。我就利用语文课本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蕴含深刻哲理的名言警句教诲他们,让他们从中受到启迪,走出困惑,从而勇于接受生活的磨练。总之,我除了严格要求学生努力学习外,还鼓励他们去打球、去唱歌、去练字、去关心社会,做到身心全面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

初中班主任德育论文

199x年8月,我离开了大学校园,进入了初中校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9x年9月,我开始担任班主任职务。我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份工作,正因班主任是桥,是园丁,是雕塑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是蜡烛,是春蚕,不求索取,只讲奉献。班主任是扁担,一头担着国家、社会的期望,一头担着家长、学生的心愿。班主任是天空,是大梅,胸怀坦荡,包容万千。因此,我常对自己说:"我是一块石,一块砖,要在学生心中把一座顶天立地的丰碑修建。"十几年来,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塑造一颗颗完美的心灵而辛勤耕耘。

从我参加教育工作的第一天起,学生的影子,学生的表现,学生的一切都牵动着我的心。刘志伟有了困难,我鼎力相助;杨晓飞有了疾病,我去问医求药;憨厚的"大老实"李明可别让他吃亏呀;爱耍小性的“娇娇女"郑侃侃是不是又需要开导指点了;脸皮儿薄的"含羞草"顾海秋是否有了思想负担;屡教不改的"捣蛋鬼"孔庆宇需要诲人不倦。

为了改变学困生成绩不理想的状况,我多次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刻和午后放学时刻为他们义务补习功课,所补课时无法计算。同时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为学困生带给展示自我的机会。当他们回答对一个问题时,就会得到我和同学们的一阵鼓励的掌声。从笑容中能够看出孩子们获得了一种成功感。学困生的家长十分感激我,给学校党支部写来了多封表扬信,其中一封信中充满激情地写道:“胀老师师德高尚,奉献敬业,我们的孩子能在张老师的教育下学习成长是一种幸福,我们感到一百个放心。"。

损伤,每一天要支付几百元药费,当医大二院的医生和纪伟的父母向社会发出求救时,张哲主动和几名同学把平时节省下来的731元钱捐给了素不相识的纪伟。他们还在信封上写下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这是所有善良人的心愿。当纪伟的母亲用跪拜的形式向同学们致谢时,在场的同学们都落了泪,这件事对他们的感触实在太深了,以致连续几天他们都在议论这个话题。他们感到自己在助人为乐活动中净化了自己的灵魂。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经常对班千部进行考查,然后启用有正义感、潜质强、进步明显、成绩突出的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并透过召开班会、联欢会,利用早、午检工作总结等机会来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潜质,工作潜质和组织潜质。一旦他们在工作中出现偏差,不是求全责备而是主动承担职责,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有一次,在学校篮球比赛中我所带的班级失败了,有的同学埋怨班长王莹抽了四号签,有的同学责备体委曲波水平不高,两位千部在同学们的起哄下,难过得流下了眼泪。我应对此情此景,站起来说:“俄十分明白大家,我的情绪和大家是一样的,但我们的干部的确花了很多时刻和精力,失败的原因有多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这个班主任缺少体育细胞......"我诚恳的自我批评使得同学们的起哄声立刻安静下来,当同学们了解到王莹和曲波自费请校外体育教师来指导后,大家都很感动,接下来的拔河比赛,我所带的班级以全胜战绩获得了全校冠军,班干部的威信得到了维护,从此他们的工作更用心、主动和有创造性。

组织培养班群众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在班群众建设中实行学生的民主、自主管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所进行的创造性管理活动。199x年,我在班级中采取了"值日班长制"的教育形式。具体的做法是:把一个班级的学生按座位顺序或学号顺序,每一天安排几人担任当天的“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各小组到校学习状况,督促做好"两操",检查卫生,处理偶发事件,记载好人好事等。到周末,在我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各个小组状况,指出倾向性问题,提出班群众发奋方向,评寻礼貌小组",从而到达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良好班群众的目的。班级在短时刻内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多年的学子与教育生涯使我深切休会到丰富的育人形式是培养优才生的重要途径。班会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班会的题目要具备必须的教育好处,还要适应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所处的时期。我认为,初一入学时,题目可定为"请你认识我",在班会上由每位学生进行自我说,包括学生的姓名、爱好、特长等等,使班主任了解学生,也使学生了解班主任,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还能够适时召开题目为“理想与实现理想"、“某班,我爱你"、"毕业相聚某一天"等主题班会,为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群众荣誉感。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堂纪律的基本内涵。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

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研究表明,由于形成的原因不同,课堂纪律一般可分为四类: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的新的参照点,结束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焦虑,所以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同伴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并积极地认同和服从它。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三)自我促成的纪律。

初中教师德育小论文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初中德育的小论文,欢迎借鉴!

关键词:德育工作;初中班主任;创新;探索讨论。

在初中学校,作为学校教育中骨干力量的班主任,由于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一言一行都会给同学带来影响,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德育教育是班主任重要的工作内容,面对新课改的到来和新的教育模式,班主任应该在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树立先进的德育观念。

初中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改变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起先进的德育观念,从而为自己的德育教育工作指明方向,工作效率才会有所提高。在传统观念下,班主任认为只有严格管理,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但是却造成他们的独立性比较差,依赖性比较强,缺乏创造性思维,一味的墨守成规等结果,这根本就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现在的班主任在新课改和新的教育模式下,应该要不断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善于在经验丰富的专家或同事中改变和完善自己的德育观念。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例如伦理、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责任感、信念、思想、坚强意识、自立精冲、适应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等特点的人才。同时,初中班主任应该从德育教育的高度以及深度出发,正确认识到其的重要性,明确它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以更新观念、坚定信念为突破口,做好现代的教育思想和学生的德育观念工作,使自己树立起先进的学生观、价值观、人才观以及德育观,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当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好老师创造重要的信念基础。

二、采取互动性的教育方法。

学校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并作为德育工作的基点,从而有效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传统观念下,班主任受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思想影响,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标准去规范学生、评价学生,这种唯师独尊的教育理念已经与现代社会的教育要求相脱离,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趋势。

真正意义上的班主任应该采取互动性的德育方法,把教育活动过程转变成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换位思考,同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从而使德育教育的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其次是学生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从而把自身塑造与主导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最后是老师在面对学生之间矛盾的时候,应该让学生首先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找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不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而是朋友之间的平等关系。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应该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完成,这是一种德育教育的方法,也是班主任与学生协调合作的重要体现,这种互动性的德育方法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良好形象的树立,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志气的激发,从而使他们具有胸怀坦荡的高尚品质。

三、增强创造性的德育能力。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以及不断的进步,学生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以及世界观念等都应该随之而健全完善。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必须在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前提条件下,不断创新,从而增强自己创造性的德育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班主任想要具备创造性的德育能力,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初中班主任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多留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面对学生的某些变化,班主任应该要有比较正确的预见性,以预防为主,善于抓住最好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从浅议而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把其错误的行为在还没有实施之前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下。

2、具有较高的思维能力水平。初中班主任应该要做到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变化的根源和错误行为的实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并积极分析、评价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同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3、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初中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家长沟通关于学生的德育观念以及日常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与家长达成共识,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建立制度化的德育管理。

初中班主任想要把德育教育工作做到位以及德育教育工作收到成效,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班级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只要班主任的德育管理落实到了实际,并且使其制度化,那么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有了一个强力的保障条件。一个班级的德育管理是否有成效主要是看这个班级的班风正不正,如果班风正,那么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就影响不了学生,甚至有的还会得到改善提高,从而转变成积极因素。

因此,班主任想要建立一个制度化的德育管理,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基本状况以及总体情况。班主任首先要对每个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以及班级的总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确保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的可行性,并在实现德育管理目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从而使班级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2、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初中班主任在制度化的德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人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从而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载体。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初中班主任在德育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工作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班级的平台上充分发挥智慧,展示才能,表现创新精神,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在探索和思索中增长自己的胆识和见识,而且还增强了自己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初中德育论文

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本文主要探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

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心理学术语,从字面理解就是人潜意识中的自己的形象。潜意识中认为自己在群体中应居的位置或所属的等次。

具有成功的自我意象的人,在任务面前往往有模糊的成功憧憬,在学习或工作中会自发地调动内在的各种积极因素,顽强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一次次地实现预期目标。

少年儿童正是人生形成自我意象的时期,教师要注意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肯定成绩,恰当鼓励,具体指导,布置任务(近台阶任务,即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果子)”。是一种培养学生成功自我意象的有效办法。

例如,某学生按教师的布置做了四个题:第一题对了;第二个题思路还正确,但只做对了前面一部分;第三个题做错了;第四个题不会做。从这次作业看,该生这次成绩属下等。教师个别辅导时,回避下等的结论,而以肯定成绩、体现鼓励、具体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师说:“很好!第一题你做对了。第二题你的思路是正确的,中间的这一步要这样……你完全能够做对。第三题咱们一块讨论,理理思路……你是有能力做出来的,下去你独立做做。第四题,老师给你讲一讲……。”最后,教师的结论是“你很有潜力”,并结合这次辅导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又布置了几个题。这几个问题有伸手可摘的果子,有踮起脚能够摘的果子,有跳起来可及的果子。由于辅导是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是在成功的愉快的心理状态下接受辅导的,学生离开教师后,一般都会按教师的布置做。

一个优秀的教师口中,应无泄气的语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学生只要跟老师接触,心理总是愉快的,总能从教师那里获得具体指导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教师应重视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针对不同的学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各类学生都能在成功的体验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毅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

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大课题。笔者的短文,目的在于引起更多的教师对这一课题的重视和研究,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四有”新人。

初中德育论文

摘要:教学“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所以语文课堂上,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德育。侧重举例论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方法。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有针对性。

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通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的文章,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和《绿》,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等。

2.可以通过充满爱国主义的文章和诗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做》,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3.还可以通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的文章,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好习惯。如:《老山界》《金色的鱼钩》《草地晚餐》等。

二、利用课外阅读教学实施德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内容丰富而新颖、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读书活动,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性格,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品质。当然,课外读物五花八门,学生一定要有选择地去读,教师也一定要掌握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给出有价值的书目供学生参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并且及时加以指导,使他们真正地热爱阅读,主动阅读。

三、名言警句的积累和理解。

从古到今,在学生教材中,有很多非常出名、历史悠久的名言警句,其中包括诗词、散文或小说,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学特色,而且还含有一些诗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还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往往通过其中的几句话或者一段话来体现。面对这些非常有教育意义和思想道德理论的句子,我们更应紧紧抓住其核心意义,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来逐字逐句地分析他们的喻义和作用。举例说明。如,在讲授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不仅要求学生领会作者对洞庭湖的美好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时的写作背景。又如,在讲解鲁迅小说《故乡》,在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的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绝对不可少的环节。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磨炼学生的意志,激活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还可以使语文教学工作达到真正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王涵。名人名言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04.

文档为doc格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