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校庆演讲稿 校庆演讲稿九篇(优质)

2023年大学校庆演讲稿 校庆演讲稿九篇(优质)

ID:86288

时间:2023-06-04 13:14:19

上传者:曹czj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一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同济百年华诞,携手翻开新的百年华章!

公元19xx年,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的德国医生,在德中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德文医学堂。校董们为学堂取名“同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1xx年后的今天,这所从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撷取校名的大学,以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办学特色,成为学子心仪的圣殿,科技创新的摇篮,国际交流的窗口,社会文明的家园!

百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而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同济师生都有家国同一、同舟共济的切身感受。

早在1920xx年,一战期间,同济医工学堂被租界当局驱逐。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纷纷支援,华人董事与全校师生鼎力维持。学校在困境中执著前进,教学模式日益彰显特色,于1920xx年跻身于国立大学之列。

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书桌,培育华夏复兴的中坚,全校师生三年流离,六次搬迁,经千般磨难,历万里行程,最后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在寺庙里上课,在茶馆里讨论,在油灯下实验,在长江边锻炼……八年文化抗战,传播了科学文明,历练了爱国情操。同济师生或投笔从戎,浴血沙场;或支援后方,服务桑梓;或潜心深造,积聚力量,成为重建家园的国家栋梁。革命时期,广大师生求真务实,积极投身革命,为自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0年代初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济的医学、理学、文、法、测绘、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为新中国的高教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土木及相关学科的精英汇聚到同济旗下,不同学术流派兼容并蓄,汲取各方之长而百花齐放,同济发展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工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再次站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前列,迎来了学校历史上的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李国豪校长率先提出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建设多科型大学,得到邓、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学校领风气之先,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支持下,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世纪之交,经过新一轮高教布局调整,同济学科基础更加雄厚;我们恢复医科,重建人文,优势学科持续攀登,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百年同济,虽历经坎坷而精神永存。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百年同济的真实写照。每当危难来临之际,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使同济旗帜不倒,步伐不停。每逢机遇降临之时,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同济意志坚定,奋勇向前。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是同济精神的灵魂,是我们逆境中坚韧奋起、顺境中攀登超越的力量源泉!

百年同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初期,教育界前辈、校董袁希涛对学生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贤,百年同济的沃土培育了25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校友院士超过100位。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他们都是同济师生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界翘楚。大学培育了英才,英才光耀着大学!

百年同济,为中国的科教事业树起了无数丰碑。同济首任华人校长阮尚介曾言道:“以今之世,而言庶富之原,舍科学将安归乎?”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在中国传播和建立了德国医学流派,开启了现代工程师教育,夯实了中国军工、测绘、造船事业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积极倡导科研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攻克了大跨桥梁和高耸建筑抗震抗风的世界难题,主持了中国南海首次大洋钻探科学考察,发现了心房颤动致病基因,研发了32位高性能嵌入式cpu,开创了特大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民族复兴促进了大学发展,大学发展支撑着民族复兴!

百年同济,开启了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同济诞生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之中,渊源于德国,拓展到欧洲,交往拉美,牵手亚非,贵宾纷至沓来,学子竞相负笈;中德学院、中法学院、中意学院,与联合国合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为学校开拓了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大学沟通了世界,世界关注着大学!

百年同济,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同济因上海开埠兴市而创建,因上海繁荣兴旺而发展。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历程中,同济的成长得到了上海的大力支持,同济也为上海的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宝钢工程几经波折创造辉煌,洋山深水港反复论证得以兴建,浦江大桥完全自主设计建造,上海世博会规划建设顺利推进;还有东方明珠顶升,地铁工程贯通,越江隧道掘进,苏州河治理,……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大工程,凝聚了同济多学科的创新智慧,浸透着几代同济人的心血。在上海努力实现“四个率先”的今天,同济正在全力提供科技、人才和文化的支撑;与相关城区共同探索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以大学知识的外溢和外延,促进城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向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西藏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加纳共和国体育场兴建,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整体规划等等,都是同济师生的精品杰作。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

回顾学校曲折奋斗的历程,阅览前辈校友们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我们的胸中充满豪情:一百年来,同济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国家积贫积弱之时,学校以济世兴邦为己任,力求医工结合、发展社会;民族危亡之际,师生以热血书写青春,以工程报效国家,铸就了丰功伟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同济人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济的百年,是可歌可书的百年,是引以为豪的百年!

历史走进了21世纪,人类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回眸12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批大学于欧洲诞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人们曾经把大学比作象牙塔。这不仅是因为其中研究高深的学问,更因为那些学问离普通百姓太远。而今大学之所以受万众瞩目,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与人民生活日益紧密的结合。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高速前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人们更加亲近科学和掌握科学的愿望。大学应该成为帮助一切有志者实现这种愿望的殿堂。

第一,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同济人才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社会实践,体会团队合作,感悟创新过程;我们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通过社会反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锻炼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我们有信心帮助每一位进入同济的学子,实现成才的梦想。我们奉献给社会的人才,一定会有深深的同济印痕:坚定的信念,开阔的胸怀;深厚的基础,国际的视野;严谨的学风,创新的精神……。他们将会成为行业的中坚,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

第二,聚焦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探索,是创造,更是教育与传授,科学研究的过程本身就在锻炼和培养青年人才,这就是大学科研的独特魅力。大学有责任成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成为社会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我们深知科技的发展,必须有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济未来将巩固提升强势学科,大力建设基础学科,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瞄准国际前沿,促进学科交融,使传统优势学科更加强势,新兴学科异军突起。我们将努力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争取自身的进步与完美,体现抱负与价值!

第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在21世纪前20xx年的宏伟战略。新的形势赋予大学新的使命,那就是服务功能的确立与拓展。大学必须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构筑自身特色,主动与区域经济产业对接,主动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为企业和社会解决实际问题。除了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成果和人才,大学没有自己的私利,大学不谋求成为一个利益集团。在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同时,我们将瞄准国家科技战略,将原始创新的发明创造,应用研究的核心技术,国际合作的最新成果,集成在校园,推广到社会,造福于人类!

第四,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谐世界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崇高境界。在经济日趋一体化而文化愈加多元化的历史时期,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尊重成为世界保持稳定的必要前提。21世纪国际化的大学,理应承担起创造和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责任。我们将借助同济之舟,广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的科研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更多地走上世界科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舞台,了解和吸收各国、各民族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的璀璨历史和当世辉煌。我们立志成为和谐世界的推动者,也必然是世界和谐的受益者!

第五,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

校园是社会进步的“思想库”,是创新理念的发源地,是引领社会的风向标。在同济的校园里,我们让节约成为校园时尚,这种时尚将催生平等的意识,用平等意识奠定和谐校园的基础。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哲学精髓,科学进步的灵魂也在于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碰撞。我们将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为出发点,倡导自由的科学探索和严肃的科学争论,使各类人才得以自由成长,各种学术流派得以自由传播。我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浸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1938年7月7日,同济师生流落赣州,在山崖的石壁上深深刻下“同济”两个大字,以示艰辛岁月共度难关的决心。时光流逝,如今刻字人无从寻踪,但“同济”二字虽经风雕霜刻,依然醒目。今天,在迈向新的百年之际,我们把对社会的郑重承诺,镌刻在一代又一代同济人心中,表达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

岁月如水,但历史会证明:我们诺言如山!

谢谢大家。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

这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集会,庆祝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建校60周年。在此,我向学校六十周年华诞致以最衷心的祝贺﹗借此机会,向莅临庆典的所有领导、嘉宾,向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致以最衷心最完美的祝福。

六十年,学校的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周边农田变成了此刻的先进仪器和教学设备,舒适美观的教学大楼,井井有条的北苑宿舍,悠雅惬意的连心胡畔,绿油油的草地,美丽的花坛…。。经过60年的建设,几代人自强不息、励精图治,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并且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发扬“自强不息,明志高远”的优良传统,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武交院的校园里,时刻都能感受到武交院的气息,站在连心湖边,清澈的湖水中有无数条大小不等鱼儿穿梭,教学大楼的倒影映在其中,心中十分惬意,作为一名武交院的学生,我以武交院自豪,我要用我最大的努力为学校争得荣誉,让武交院越变越好。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遍布祖国山河,世界各地,想象着再过若干年,我们也将像今年的校友一样,重回母校,感受母校取得的辉煌,大学时光是短暂的,也许就是因为它的转瞬即逝,在武交院我们走过了不能忘怀的青春岁月,让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多高,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各位亲爱的校友们,六十年一甲子,六十年一沧桑。六十年风雨浸润流岚岁月,积淀下沉沉履步;六十年峥嵘穿透纯净书声,抒写出精彩华章;六十年锲而不舍,那里已成为人才的摇篮;六十年上下求索,那里已成为璀璨的明珠。武交院的成长,见证了整个大中华的教育事业蓬勃之势。60年并不悠久,但是它像一个年轻人,前进的过程中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就像在座的各位优秀的学姐学长们,带着母校以前的期冀,满载着对母校的热爱,回来了!你们是我们的学习楷模,作为你们的后浪,我们必须会奋起直追,让母校更加自豪。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像你们一样凯旋而归!

最后,祝母校继承传统,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千年鼎盛,万世不衰!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三

您好!

20--年是母校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母校被评为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同时,在这充满胜利喜悦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母校三十周年华诞。为了弘扬电校精神,凝聚校友力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总结办学经验,分享成功喜悦,激励后生,学校决定于20--年12月18日上午(周六)在学校隆重举行建校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昔日您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您为荣,我们真诚地邀请您届时光临,共贺母校三十华诞。

母校创建于1974年,三十年来,历经崎岖曲折,走过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培养了一万多名电子才俊。在艰苦创业中,从当初由仓库改建而成的简陋的教室到今天独具一格的校区;从往日的98名学生发展到今日在校生2500多名;从昔日的五名教师到现在拥有160多名教职员工的集学历教育、成人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衔接、拥有品牌特色电子信息类全国示范专业的中等职业(专业)学校。

20--年在以廖益教授为校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奋发图强,目前已进入第二次创业的崭新阶段。2月以高分顺利通过省重点中专学校评估;4月政府批文同意征地1000亩建设新校区;7月份学校调整教学单位并成立电子信息技术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所;8月份利用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日本和歌山电脑商业专门学校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我校优秀学生可赴日本深造;9月份面向全国公开招聘9个教学与科研单位负责人,从全国引进了一批学术带头人;10月份与省内外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成人教育合作办学的洽谈;11月份学校出台“定编、定岗、定责”和“竞聘上岗”的“三定一聘”改革方案,邀请知名专家举办“博学”文学素质系列讲座;这一切昭示着步入而立之年的母校将与时俱进,再铸辉煌。

亲爱的校友,三十年风雨岁月是您和您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一起构筑了母校坚实的身躯,三十载荣辱与共是你们这些莘莘学子陪伴母校共度青春韶华,您的关注和支持,始终是母校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值此校庆之际,我们谨代表学校,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热爱、帮助母校发展的海内外校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不论您现在身在何处,母校时刻与您相伴,不管您位居何职,母校始终把您牵挂。在这三十周年校庆的大喜日子里,母校深情呼唤您,请您回家看看!

祝:身体安康、事业辉煌!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四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八方学子,同学们的到来,为我们美丽的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三年,我们将一起为梦想而奋斗和拼搏,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为大家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良好的平台,三年的高职学习,一定会成为大家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在此,我首先要给大家送上三份祝贺:

一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尤其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正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兴旺发达,大家的前途一遍光明。同学们,你们将成为“中国创造”的生力军,担负起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光荣使命。

二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高职院校接近1300所,湖北省近60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200所“骨干示范院校”之一,湖北省仅9所,学校办学历史一百多年,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位于全省前列。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学校的二级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是襄阳职院发展态势强劲、与产业对接紧密、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优异的系院。一是拥有电工电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教学设备优良;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等知名企业在校内建立了多个教学中心;二是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楚天技能名师、省级教学团队和院级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毕业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名校的硕士毕业生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三是拥有2个国家骨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突出。四是培养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苗典武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同学们,选择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选择汽车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就是选择成功。

三是要祝贺大家选择了制造类专业。我们的专业都是服务于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产业都是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形势好,人才需求旺盛。我们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等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制造及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技术人才;我们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培养的是汽车及高端装备维修技术人才;我们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直接服务于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我们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培养的是网络工程技术、软件开发工程师等人才,10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都在 96%以上,就业质量好。我们与博世公司、上海通用公司、神龙汽车公司、美的集团、顺络电子、中航精机、金鹰重工、江山重工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订单培养实现高质量就业。

同学们,正确的选择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祝贺之余,我还要给大家提出五点希望:

一是希望正确认识高职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我们培养的绝不是中专技校所培养的一线操作人员,而是掌握了职业核心能力,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和高质量就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素质体现了高等教育属性的要求,高技能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属性要求。

二是希望深入了解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高职教育显著的特征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办学模式上要体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工学结合,这里的“工学”,不是简单地指工人和学生、工作和学习,还包括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等丰富的内涵,工学结合追求的是职业真实性。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引下,高职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探索形成了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三是希望理解高职教学的三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也就是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方式,构建以“实验-实训-实习”为主线的开放教学方式。教师既有来自校内的专任教师,也有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高技能的师傅;教室不再固定,学习场地既会在教室进行,也会在实训室、车间进行;既会在校内进行,也会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习)、工学交替);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会吸收大量来自企业的项目案例、实际产品加工补充到教学中。第二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也就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目的是掌握实践技能。由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转变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由会学转变为会做,学做统一。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实施,融学、做为一体,以做为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是教学过程的职业性,也就是教学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不仅专业技能要达到职业标准要求,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是希望把握高职学习的四个特点。高职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学习模式的转变,呈现出鲜明特色。高职学习模式概括为四个特点:自学与师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学习与工作一致、做中学。前两个,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因为高中学习也强调自学与师学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统一,但大家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刻,高职学习突出强调自学是高校学习与高中阶段学习的根本区别,强调实践是职业院校学习的突出特色,我们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已改造成为以任务或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成为理论实训一体化的课程。第三特点——学习与工作一致,是指学习内容适合工作需要、有用管用,校内学习要强化职业真实性,进行生产性实训,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相衔接,形成学习与工作的直通车。第四个特点 ——做中学,可以说是高职学习的本质特点,做便是学,在做中学;学便是做,在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已成为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风向标。

五是希望增强五种学习意识。第一是自主学习意识;第二是合作学习意识;第三是实践学习意识;第四是创新意识;第五是终身学习意识。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五

又是金秋时节到,枝头喜鹊叫。

又是金秋时节到,心潮逐浪高。

踏着校庆欢快的鼓点,

吹响召唤学子的号角。

我们站在一高的旗帜下,

向各位校友报告!

熊山巍巍,千秋画卷墨香飘。

我们以母校六十年的辉煌,

向各位校友问好!

洛水泱泱,万古琴弦咏风骚。

我们以母校六十年的荣耀,

向各位校友报告!

掀开每一个拂晓,听书声如涛。

展开每一道夜色,看灯火如潮。

我们六十年的母校啊,

在每一把泥土里都能让你感到,

你们的足迹已托起绽放的花苞。

我们六十年的母校啊,

在每一方天空里都能让你看到,

你们的夙愿已化作宏图的骄傲!

熊山挺秀,春风杨柳万千条。

母校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大潮,

向各位校友问好!

洛水含笑,神州大地尽相邀。

母校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貌,

向各位校友报告!

掀开每一页日历,看辉煌史稿。

展开每一幅蓝图,看锦绣诗抄!

我们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啊,

在每一个变化里都能让你感到,

母校与共和国的脉搏同步律跳。

我们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啊,

在每一个奇迹里都能使你看到,

母校与共和国一样令人自豪!

让我们用清华北大录取的喜报,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奥赛夺冠奏响的凯歌,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名师辈出耀眼的光环,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优秀学子非凡的创造,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一高新区恢宏的建筑,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三校合并宏大的手笔,

向各位校友报告!

让我们用荣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殊荣,

向各位校友报告!

向各位校友报告!

锣鼓敲,彩旗飘,

花如海,歌如潮。

为了共同拥有的光荣和梦想,

我们以母校的名义再次吹响集结号。

我们的身后艳阳高照,

我们的前方雄关漫道。

站在新的起点,

让我们共同起跑。

我们的目标——更大、更远

我们的目标——更强、更高!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六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典,我代表全校同学向母校表示祝贺,对各位来宾、校友以及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天深爱着母亲的孩子们,回来了,从大洋彼岸,从西部边陲到潇湘秀水,他们是我们学友的骄傲,他们的成就也深深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学子,成为我们的榜样,人生的楷模。

4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学校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开展,奥运场馆落户于校内,校内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校科研经费逐年创下新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们主动去学习,去钻研,去创造,去面对失败和阻力,不断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过去的成绩已经成为历史,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将遍布祖国山河,世界各地,想象着再过若干年,我们也将像今年的校友一样,重回母校,感受母校取得的辉煌,大学时光是短暂的,也许就是因为它的转瞬即逝,在x大学我们走过了不能忘怀的青春岁月,让我们相信,在今后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飞多高,x大学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一个学校,45年并不悠久,但是它像一个年轻人,前进的过程中充满着活力和激情。x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动力发展着,我们坚信在各级的殷切棋盘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x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让我们衷心祝愿母校在未来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发展。谢谢大家。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曾千百次的回眸,凝望校园的青葱岁月,我曾默默含泪挥手,作别逝去的花样年华。

某某年前,我曾站在一个美丽的大学校园,参加让我一生难忘的开学典礼,从那里,我开始憧憬未来。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我走出大学校园7年之后,还会以一种新的身份站在这里,欢迎作为大学新生的你们。

现在的你们,与某某年前的我何其相似——青春洋溢、充满激情,仿佛世界就等着我们去改革、去创造。怀揣着同样的感受,我走过了4年的大学时光,走过了一段社会经历,最终来到了这里,从此我的生命中每年多了一个节日,就是教师节。职业赋予的光荣让我享受这份荣耀,因为你们,让我享受做教师的快乐。有句话叫“英雄不问出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让我越来越信奉这句话。很多成大事者的人生履历告诉我们,无论是直线攀登,或是迂回上升,只要能最终登顶,都是得其所愿,重要的是过程。我们走进大学校园的时候,跟同龄人是没有区别的,是什么让我们在3年后发生了很大的区别?是度过这3年时光的过程。学校里专业的设置与其说是给你们专业知识,不如说是让你们习惯用专业的思维方式去观察这个世界。未来成功与否,不在乎你的毕业证书是否闪亮,而在于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行为能力是否能够领先于他人,领先了他人,就领先了社会,那么你离成功,也就是咫尺之遥。

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步入大学校园便意味着人已成年,行为处事不能无拘无束,不然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自己都不尊重,又何谈尊师重教?何谈对得起这3年校园时光?酣畅的人生无非就是活的精彩,活的精彩的基础是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各位同学现在的位置就是大学生,大学生是什么,是很多政府高官、商业巨头、民间学者、职场精英拥有最初梦想时的身份,所以,同学们,放大你们青春里的所有美好因素,包括激情、包括纯真、包括善良、包括奋进,从这里起航,只要你们愿意付出汗水,那收获的一定会是硕果累累。

同时,大学校园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你只是出了课堂就步入寝室,或者是只要周末就投入父母怀抱,而没有参加一些校园活动和社会体验,那注定是遗憾的。多年后当你回首这段青葱岁月的时候,一定会为这份遗失的收获而悔恨。总之,所有的精彩都来自于付出,如果没有付出,那大学生活必定是索然无味的。校园的美妙不会揣到你的兜里,只会放在你的面前,如果想要,你得伸手拥抱。

我不得不说我羡慕你们,真的很羡慕你们。你们站在我梦开始的地方,怀揣着可以高飞的梦想,自由地飞翔,无论是想在哪个行业成就一番宏图,都可以在这里起航。 而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带领你们去撑起未来的天空。就像我们校园ppt大赛的口号一样:

是你们,活力奔放!

是你们,才情荡漾!

是你们,融聚希望!

是你们,飞扬荣光!

最后,祝愿各位同学拥有一个金色的校园时代,用心去营造绚丽多彩的花样年华。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八

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我借此机会,向清华大学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为这些成就做出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在中国,清华大学有着“中国麻省理工”之称的美誉,说明贵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我也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的“排头兵”,是最有希望最早建成的世界一流大学之一。这说明,贵校重任在肩,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所承担的重大使命。

十分巧合的是,

然而,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筹备工作,早在5年以前就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后又改为组织委员会,下设11个专项工作组。此外,还成立了发展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3年以前就开始了1000天的倒计时活动。筹备工作不谓不充分,舆论不谓不大。可是,整个校庆活动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格式化的思维窠臼——大造舆论,邀请名人捧场,极尽评功摆好之能事。自去年以来,该校就开展了“百年赋”、“我爱清华”、“百年清华、行健不息”、“两岸同心”等活动,而且还把舆论造到了国外去了。去年,该校派代表团访日,举行了“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周”和“早稻田—清华大学日”活动。在美国的造势的范围更大,先后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举办了“清华周”,在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哥伦比亚举办了“清华日”,在哈佛大学举办了“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学生论坛”。

展道路。

既然没有看到清华大学的反思,那么我作为一名老年教育工作者,出于责任感的驱使,不妨替你们作一点点反思,但愿是“逆耳的忠言”。

首先,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校长?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来是很清楚的,一流大学应当选择一流的教育家当校长,但是这个问题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各重点大学都没有解决好。为了说明问题,我不得不重提5年前发生在清华的一件事。2019年5月11日,清华大学校长主持中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演讲,演讲完毕赠送礼品时,校长念黄遵宪的《赠梁任父同年》诗时,由于不认识小篆的“侉”字而语塞,并进一步导致举止失措,把赠送礼物说成了“捐赠礼物”,接受对方礼品后又忘记说声“谢谢”。这本来是很庄严的场合,却闹出了大笑话,并遭到了普遍的批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谁都有念错字的时候,我也念过错字。我们无意苛求科学家要会认识篆体字,一定要懂得古诗文,但作为大学校长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对此,著名的文化学大师王元化先生在逝世前曾批评说:“大学校长由对人文科学茫然不晓的理科教授担任,而此种现象导致大学文科奄奄无生气,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件事并不能怪罪校长,而只是暴露了我们遴选大学校长标准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把遴选校长的权力交给学校的教授委员会,相信他们能够选举出符合教育家标准的校长。

其实,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杰出的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刘达、刘冰等,从治校的实践中,他们要么成了学者化的职业校长,或者是革命化的职业校长。梅贻琦先生是留美的物理学博士,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他是博士或是院士(逝世前一年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才授予他院士头衔),而是反映他的教育理念的一句话:“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而非大楼之谓也”,至今仍然被我国教育界所传诵!这几位校长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其业绩和教育思想,都已载入我国高等教育史册。对比起来,自80年代开始,清华大学的历任校长都是院士竞选演讲稿 ,他们都是双肩挑的学者,不能专心致志地把全部智慧和精力用于办好学校,因此他们都没有成为有影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85年以前曾说过:“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整个(指心无旁骛)的人去担负吗?”问题就在这里,我国现在不仅校长,而且有些部处长也搞双肩挑,他们怎么可能做到“鱼和熊掌二者得兼”呢?因此,清华应当珍惜自己的经验,选拔那些教育家当校长,心无旁骛地领导和管理好学校。也许,也有些院士符合校长的要求,但必须放弃学术研究,要以学校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绝不能利用校长的资源营建个人的学术汕头,像世界那些著名大学校长一样,做一个专心致志的职业化校长。根据过去的经验,从国家部委或省市的领导人中,选拔那些既受过良好教育(假博士不要)又有民主作风的人,到部分大学担任校长,也许比直接从教授中选拔要更好一些。

雪莉-帝尔曼却说:“,正因为我们不需什么都做,我们才能够集中所有精力和资源来干两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我们认为,小就是美!”1997年该校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足不出户,用7年时间证明了困扰世界数学界358年的费马大定理,从而创造了世界学术界的奇迹!这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解放思想心得体会本色,我们应当反思“大而全”的办学模式,不走出“大而全”的误区,我们最终可能建设不出真正达到美国研究型那样一流水平的大学。

必须放弃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的指导思想,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发扬安贫乐道的精神。德国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曾说:“当大学决心于经常为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服务的方针的时候,马上就背叛了学术工作和科学自身。大学如果确定了这样的目标,无疑等同于自杀。”本来,大学是分为精英型的和大众化型的,也有纯学术性的和应用型之分。我理解阿伦特的话,是针对极少数精英大学而言的,这是繁荣学术的需要。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我认为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极少数重点大学,应当放弃实用主义的办学方向,这是使我国科学跻身于世界先进之林的需要!

在清华大学校园里,竖立着一方石碑,上面镌刻着“行胜于言”的警句,这被认为是该校的校风。这句话当然是正确的,反映了实践第一的认识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本叫陶知行,为了表达他的教育理念,索性把名字改成了陶行知。我个人切身感受到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务实精神,兴许这正是该校出现了70位亿万富翁的主要原因。

大学校庆演讲稿校庆演讲稿篇九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同济百年华诞,携手翻开新的百年华章!

公元19xx年,一位名叫埃里希·宝隆的德国医生,在德中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德文医学堂。校董们为学堂取名“同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1xx年后的今天,这所从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撷取校名的大学,以其独特的历史传承和办学特色,成为学子心仪的圣殿,科技创新的摇篮,国际交流的窗口,社会文明的家园!

百年中国高等教育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紧紧相连,而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同济师生都有家国同一、同舟共济的切身感受。

早在1917年,一战期间,同济医工学堂被租界*驱逐。危难时刻,社会各界纷纷支援,华人董事与全校师生鼎力维持。学校在困境中执著前进,教学模式日益彰显特色,于1927年跻身于国立大学之列。

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书桌,培育华夏复兴的中坚,全校师生三年流离,六次搬迁,经千般磨难,历万里行程,最后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在寺庙里上课,在茶馆里讨论,在油灯下实验,在长江边锻炼……八年文化抗战,传播了科学文明,历练了爱国情操。同济师生或投笔从戎,浴血沙场;或支援后方,服务桑梓;或潜心深造,积聚力量,成为重建家园的国家栋梁。民主革命时期,广大师生求真务实,积极投身革命,为自由和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50年代初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济的医学、理学、文、法、测绘、造船等优势学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体搬迁内地,为新中国的高教布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全国10多所大学土木及相关学科的精英汇聚到同济旗下,不同学术流派兼容并蓄,汲取各方之长而百花齐放,同济发展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规模、学科的工科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同济大学再次站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前列,迎来了学校历的快速发展时期。1979年,李国豪校长率先提出恢复与德国的传统联系,建设多科型大学,得到邓小平、方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大力支持。学校领风气之先,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国家和上海市重点支持下,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世纪之交,经过新一轮高教布局调整,同济学科基础更加雄厚;我们恢复医科,重建人文,优势学科持续攀登,新兴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办学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百年同济,虽历经坎坷而精神永存。同心同德同舟楫,济人济事济天下,是百年同济的真实写照。每当危难来临之际,总有一种力量在支撑,使同济旗帜不倒,步伐不停。每逢机遇降临之时,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使同济意志坚定,奋勇向前。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是同济精神的灵魂,是我们逆境中坚韧奋起、顺境中攀登超越的力量源泉!

百年同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建校初期,教育界前辈、校董袁希涛对学生们提出殷切期望:“中国之大患,曰贫曰弱,救弱莫若医,救贫莫若工。务望诸君,各求深造,以养成将来救国之人才”。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告慰先贤,百年同济的沃土培育了25万缤纷桃李,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才,其中校友院士超过100位。贝时璋、李国豪、裘法祖、吴孟超……,他们都是同济师生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学界翘楚。大学培育了英才,英才光耀着大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