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小班防水(优秀14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小班防水(优秀14篇)

ID:8795029

时间:2024-01-09 16:53:30

上传者:温柔雨

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触摸外部世界的第一步,是他们学习与团队相处的最初体验。幼儿园小班的教育资源分享,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学习网站和APP。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1、认识眼睛的基本构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爱护眼睛以及可能会伤害眼睛的危险行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1、眼睛的特写图片

2、情景图片五张

3、眼保健操音乐

一、谜语导入活动。

(1)教师: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教师:小朋友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二、让幼儿观看眼睛的特写图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构造以及作用。

(1)教师: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的黑葡萄是什么?

(2)教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3)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观看情景图片,了解可能会伤害眼睛的种种行为。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图片——看电视时离电视机很近,会伤害我们的眼睛,也不能看的太长时间。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图片——偷偷地戴大人的眼镜,眼睛有问题的时候才需要戴眼镜,不要随便戴别人的眼睛会伤害自己的眼睛。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图片——用脏手揉眼睛。脏手上有许多细菌,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受伤。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4图片——对着太阳看,盯着强光看。看很强的光线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5图片——玩尖锐的物品,会不小心扎到眼睛。眼睛受伤了就什么耶看不见了。

四、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吗?

(2)教师小结:看书看电视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看看远方的东西,还可以看看绿色的树林、草地,让眼睛休息、放松。也可以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鸭肝、猪肝等。以后我们还学会做眼保健操,这些都是保护眼睛的好办法。

五、师幼总结不让眼睛受伤害的方法,懂得有危害的行为不可以去做。

六、教师带领幼儿做眼保健操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要明白耳朵能听到并理解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构成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耳朵的谜语。

活动过程:。

首先,谜语的引入。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看孩子们是否聪明。

老师:左一,右一,不要见老人。

第二,引导孩子创造故事。

1.老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

3.老师:谁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发生什么?

3.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老师:耳朵能听到声音。耳朵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大胆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2.老师的总结:你不能把你的耳朵,挖耳朵,轻轻和别人说话,不喊你的耳朵,当你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张开你的嘴或迅速走开,水进入你的耳朵,用棉花球吸它们,去医院的时候,你的耳朵不舒服。

游戏4:猜猜我是谁。

1.老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是不是坏了!

2.游戏介绍:让一个孩子趴在老师腿上,蒙住他的眼睛,然后让一个孩子走到他身后轻轻地拍他,说:“猜猜我是谁?”之后,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站起来猜猜,拍他的人是谁?孩子们猜完之后,他们继续玩猜谜游戏。

(当你熟悉这个游戏时,你可以让说话者改变语气,加深游戏难度。)。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提示。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1. 要明白耳朵能听到并理解耳朵的重要性。

2.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集体讨论,掌握一些保护耳朵的方法。

3.构成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

耳朵的`谜语

首先,谜语的引入。

老师:孩子们,让我们猜一个谜语,看看孩子们是否聪明。

老师:左一,右一,不要见老人。

第二,引导孩子创造故事。

1. 老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

2. 老师:请摸一摸你的耳朵,然后看着你身边的小朋友的耳朵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老师:谁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发生什么?

3.讨论保护耳朵的方法。

1. 老师:耳朵能听到声音。耳朵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大胆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2.老师的总结:你不能把你的耳朵,挖耳朵,轻轻和别人说话,不喊你的耳朵,当你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张开你的嘴或迅速走开,水进入你的耳朵,用棉花球吸它们,去医院的时候,你的耳朵不舒服。

游戏4:猜猜我是谁。

1. 老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你的耳朵是不是坏了!

2.游戏介绍:让一个孩子趴在老师腿上,蒙住他的眼睛,然后让一个孩子走到他身后轻轻地拍他,说:“猜猜我是谁?”之后,立即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腿上站起来猜猜,拍他的人是谁?孩子们猜完之后,他们继续玩猜谜游戏。

(当你熟悉这个游戏时,你可以让说话者改变语气,加深游戏难度。)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1、 知道追跑容易使自己身体受伤。

2、 注意上下楼梯时慢慢走,学习避免与他人碰撞及简单的自护方法。

1、 请1名大班幼儿装扮成受伤的小猴,额头和四肢某关节处包裹上纱布。

2、 小猫头饰人手1个。

3、 教学挂图。

4、 幼儿用书。

1、教师带领幼一起看望受伤的小猴,引出讨论话题。

扮演小猴的大班幼儿走进活动室,额头和膝盖上包着纱布。

教师:小猴,你头上和膝盖上为什么包着纱布?疼不疼啊?

小猴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我在楼道里和小朋友追跑,摔倒了,膝盖破了。下楼时,和小朋友一边挤一边跑,结果从楼梯上摔下来,把头也磕破了。哎呦,疼死我了。

2、 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讨论。

教师:你摔倒过吗?为什么会摔倒?摔倒后疼不啊?

教师:怎样走路才不会容易摔倒呢?

教师出示挂图并小结:追跑打闹容易摔倒。下楼时不小心或往下跑也容易摔跟头。平时走路要看着路慢慢走,下楼时要一个跟着一个慢慢走。

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用书中的相关内容,幼儿引导观察小猴和小鸭的不同行为,知道应该向小鸭学习,下楼时一步一步慢慢走。

3、游戏“我会轻轻走”.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请小朋友说一说小猫怎样走路并学一学。

请幼儿带上头饰模仿小猫轻轻走路。教师用语言提示幼儿学习小猫“眼睛看着路,脚下慢慢走,高高兴兴做游戏,保护自己不摔跤。

4、反思:课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教学准备充分,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了安全知识,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二、活动准备:

1、手受伤的小熊玩具2、挂图。

三、活动领域:

1、语言领域2、健康领域。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

师:“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

师: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3、启发幼儿回忆:

师: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疼不疼。

4、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五活动结束:

总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1了解暑假里的安全知识,知道防溺水和防雷电的方法。

2增强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暑假里的安全知识,知道防溺水和防雷电的`方法。

增强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各种安全图片。

一导入活动

二学习防溺水防雷电知识。

1防溺水

教师:暑假里是炎热的天气,好多小朋友就喜爱去游泳,我们学了很多防溺水的知识,我想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谁知道怎样来保护自己才不会发生溺水事件。

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上的小朋友做法对不对。

出示图片一:几个小朋友一起在河里玩水,这样对吗?

出示图片二:玩具掉到了河湖池塘里,应该怎么做呢?

出示图片三:小朋友在河湖池塘海边玩,应该注重什么呢?

教师小结:

我们知道不正确地玩水会带来凶险,我们不能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和小朋友去玩水,也不能自己去捡河里的东西,假如小朋友在海边或者游泳池上玩,一定要和大人在一起,保护好自己。

2防雷电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说一说一些相应的做法和措施。

出示图片一:打雷时闪光简单击中电线,假如发生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办呢?

出示图片二:大树湿湿的,也简单被雷电击中,下雨天我们能躲在大树下面吗?

出示图片三:外面在打雷下雨时,我们在家里应该怎样注重用电安全呢?

教师小结:

暑假简单下大雨,小朋友一定要注重不能躲到大树的底下,大树下很不安全。小朋友也不能躲到电线杆旁边或者电线杆底下,这些地方非常的不安全。下了大雨一定要把窗户关掉,也要提醒自己的爸爸妈妈不能接打电话,尽量不要用电器,这些也不安全。

三小结活动

1暑假里小朋友在家要注重许多的安全,今天我们学习了在暑假里防溺水和防雷电的安全,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说一说,你在家里会怎样保护自己。

2小朋友们在家里过暑假的时间很长,小朋友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天天都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开开心心地生活,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你们会做的事情,到下个学期回来你们就是中班的哥哥姐姐啦。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认识街道上隐藏的危险。

增进上街购物的安全概念。

搭配小种籽「我真的好棒」、「小红帽上街去」故事、故事棒偶。

1、老师利用棒偶讲述「小红帽上街去」的故事〔附〕。

2、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1)妈妈和小红帽约定上街时会做到哪些事情?

(2)马路上的小男孩为何差点被车子撞到,过马路时,应该如何?

(3)在大卖场里的小女孩为什麽哭了,后来怎麽找到妈妈的?

3、问幼儿,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大卖场或超级市场的经验?上街时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呢?如:牵好大人的手、过马路时不乱跑、不可闯红灯、不可在室内奔跑、想买东西时,需徵得大人的同意,不可吵闹……等。

4、问幼儿若与大人走失了,该怎麽办?老师设定一些项目供幼儿选择:待在原地等家人、四处找家人等。

5、告知幼儿若走失了,应待在原地等家人会比较安全,若看到警察或服务人员须勇於提出协助找寻家人的讯息,此外平时须将家人的电话号码记牢才可以。

6、引导幼儿翻开小种籽「我真的好棒」p.6~7,再次宣导逛街购物的安全事宜。

评量能指出故事中的危险事项。

能提出上街购物的安全。

协同家长为幼儿建立上街购物的安全事项,将此概念落实在生活中。

〔附〕小红帽上街去周六早上,是小红帽要和妈妈到大卖场买东西的好日子,小红帽高兴极了!不过出发前,妈妈蹲下来与小红帽做了三个约定:一要牵好妈妈的手,二不可以自己乱跑,三不乱吵着买东西;小红帽说:「妈妈我会遵守约定的,我们来打勾勾。」於是小红帽就开心的跟着妈妈上街了。

过马路时,小红帽牵着妈妈的手等绿灯亮,没想到对面有一位小男孩松开父母的手跑着闯红灯,另一边的车子看到小男孩紧急煞车,幸好没撞上,小男孩吓得哭了出来,真是惊险!此时绿灯亮了,小红帽和妈妈就安全的通过了马路。

当小红帽和妈妈走进大卖场时,突然一阵哭声:「哇!哇!哇!妈妈……」原来是个小女孩与妈妈走失了,找不到妈妈,好着急。於是妈妈与小红帽将小女孩带到服务台等妈妈,过不久,小女孩的妈妈来了,开不得了。

当小红帽和妈妈在选购物品时,竟然有一位小男孩冲撞过来,撞到了柜子,「碰」一声,只见柜子上的饼乾匡啷的掉落一地,令小男孩不知如何是好,服务人员急忙的跑来。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平安留意事项。

2、学习迷路时可以实行的自救方法。

活动打算:

幼儿用书、布偶、自制的平安胸章数枚、幼儿数量相等的自制叉牌。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布偶,告知幼儿:今日要讲的故事,是关于小挚友鲁鲁(布偶)的故事。小挚友假如觉得他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你们可以把手里的叉牌高高的举起来,这样的话可以提示他留意。

2、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迷路的`鲁鲁》。

3、引导幼儿说一说如何来帮助鲁鲁处理迷路的逆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1、提问:小挚友们有没有迷路的时候,迷路时你们是这么做的?

2、老师小结:迷路时我们要留在原地等家人来找,也可以找牢靠地成人或警察叔叔帮忙。找大人或警察帮忙时我们应当说清晰自己及父母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父母的手机号码。

3、请幼儿示范迷路时有人帮忙我们该怎没说。

4、老师请个别幼儿示范与家人外出时应当牵着家长的手或拉住家长的衣角,以防丢失,不行因看想看的东西而遗忘跟家人同行。

5、另一老师扮演生疏人试图带走幼儿,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想想遇到生疏人时要怎么做才平安,表演好的幼儿赐予平安胸章进行表扬。

什么事情都要当心、多想一想这样可以避开遇到危急的发生,比如:避开丢失,当心和生疏人说话或谈及家里的状况,不接受生疏人的礼物,单独帮助生疏人等。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进入冬季,由于季节交替,气温骤降,加之多雨少晴,我班不少孩子因感冒而不能正常到课,为让小朋友了解和掌握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设计此课。

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3、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1、引出话题:

教师:点名

“这些天,王萌萌小朋友为什么没来呀?”

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孩子:“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2、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

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

教师归纳。

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3、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1)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

(2)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

(3)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集体活动。

录像。

1、对自己身边可能遇到的危险进行简单了解。

2、进一步使幼儿对身边的安全隐患加强认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扩散幼儿的知识范围,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

3、帮助幼儿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1、谈话与讨论:

如: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

如: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就会磕着小朋友。

小朋友推倒。

2、看录像。

教师:提问录像中告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事故的发生。

如: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

3、讨论。

教师:除了录像中和小朋友说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

(幼儿讨论)。

1)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面玩。

2)小朋友不能动开水。

3)大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4、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远离这些危险?

1)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去不应该去的地方。

2)我见到有的地方有标记,告诉人们要注意危险。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安全的标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哪些是应该作与不应该做,但是幼儿的了解范围较狭窄,还需进一步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认识领域进一步加宽。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1、知道洗发水进眼睛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2、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小女孩玩偶一个(或教师自己进行情景表演)。

2、教师自备《我爱洗澡》音乐磁带。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1、韵律活动《我爱洗澡》开始活动。

(1)教师(操作小女孩玩偶):小朋友,你们好!我们一起来洗个澡吧!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律动《我爱洗澡》。

2、情景表演,提出问题。

(1)教师(音乐结束时,操作小女孩玩偶):哎呀,眼睛好痛啊!

(2)教师:小朋友,你怎么啦?

(3)小女孩:洗发水进眼睛里了,小朋友们,快帮我想想办法吧!

(4)教师:洗发水进眼睛里了,该怎么办呢?

3、展示挂图,学习洗发水进眼睛力的正确应对方法。

(1)教师:请小朋友们看挂图,看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教师小结:用清水冲洗眼睛,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不停的眨眼睛,可以让清水和泪水一起把洗发水冲洗出来。

(3)教师:用手或用毛巾使劲揉,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教师小结:手和毛巾不干净,用手或毛巾使劲儿揉,手上的细菌会污染了眼睛,可能会引起眼睛发炎。

(5)教师:如果冲洗后眼睛仍然很痛,怎么办?

(6)教师小结:如果冲洗后眼睛仍然很痛,就应该马上去医院找医生检查和治疗。

4、练习洗发水进眼睛里的正确应对方法。

(1)教师:现在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我们来帮助小女孩吧。

(2)教师(操作玩偶,讲解动作要领,引导幼儿练习动作):用手掬起一捧清水,泼向眼睛。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最近北京马连道家乐福发生一起孩子失踪案件,虽然最后孩子找到了,但是找到的孩子头发已经被剃光、衣服已经被换掉,人口贩子也没有抓到,年关将至,人多混杂,不法事件也容易发生,所以家长和老师们提前做足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现在就从如何和陌生人相处说起。

1.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2.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2.玩具、果冻、巧克力。

3.有关的图片四张(附后)。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 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现代的孩子已处于二十一世纪,他们就应是活泼主动、大胆不怕困设置各种难题,通过主角扮演,一边发现问题,一边随机教育,不但要让幼儿学会保护的方法,而且要让幼儿的心灵得到共鸣,增强自我保护的潜力。

我该怎样办

1、了解发生各种危险时,所就应采取的`措施。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潜力和意识

警车(玩具)一辆,用椅子搭成的家,爸爸妈妈的头饰,坏人的头饰

游戏导入--------谈谈议议---------游戏巩固

(一)游戏导入

1、教师创设情景

指导语:有一天,有个坏人突然闯进了幼儿园,要挟我们,怎样办

2、随着幼儿的答案,请个别小朋友表演。

(二)谈谈议议

指导语:刚刚这样貌对不对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状况,你会怎样办

总结:如果有陌生人在敲门,而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们不能开门!

如果坏人闯进幼儿园了,我们要安静的想想办法,不能害怕。能够打电话求救,也能够请求别人帮忙我们!

(三)游戏巩固

根据小朋友及老师总结的答案及过程,请小朋友上前表演。

幼儿在谈到各种自我保护方法时,可能会说出各种办法,有的可能是不合理的,教师不必当场反驳,能够根据幼儿的表演,来请小朋友谈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