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通用10篇)

最新《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通用10篇)

ID:88138

时间:2023-06-04 13:28:25

上传者: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一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新知学习

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练习

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及练习十四第1~3题。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感受等与不等。同时通过反馈和追问,帮助学生感受等式的意义。为下一环节中式子的分类及理解等式和不等式做好准备。从天平到式,再从式到天平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利用天平建立左右相等的等式模型,为突破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二)分类整理,建构概念

1.观察黑板上出现的式子,尝试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分类(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移动式子。

预设1:按左右相等和不等分类(补充等式和不等式);

预设2: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类。

注:教师在按照两种分类方式摆放式子时整理成如下表格所示:

含有未知数

不含有未知数

等式

不等式

3.(指表格)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揭题)。

4.写方程:根据你的理解写2~3个方程,写完之后给同桌看看其是否为方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选择一些学生到黑板上写一写。)

5.说说黑板上同学写的是否为方程,并说说判断理由(主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三)概念辨析,理清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1.“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说说哪些式子是方程,并说说为什么(可以选择其中几个不是方程的式子,请学生说说怎样改一下就可以将其变成方程。)

2.这两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呢?

反馈分析:

(1)式1:一定是。为什么?

(2)式2:一定是等式,可能是方程。

(3)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呢?

(4)引导画集合图,并引导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设计意图】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通过分类整理让学生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产生直观、正确的感知;然后通过被蘸了墨水的式子的判别,进一步体会两者的关系;最后,通过韦恩图帮助学生加以明确。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渗透了初步的集合思想。

三、实践反思,巩固提高

1.“做一做”第2题及练习十四第2题:看图列出方程。

学生练习并进行反馈。

反馈侧重: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量相等来列出方程。

2.练习十四第3题:看情境图,思考数量关系再列方程。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你知道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3)学生自行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能用方程表达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内容的要求,为从数量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转变做好准备,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至关重要。

四、总结回顾,介绍历史

1.你对方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每个同学说一点,后面的同学要和前面同学不一样。)

2.教师介绍方程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设计意图】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方程的产生过程产生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数学是一个动态成长的科学,体会到数学的每一个理论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学生在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三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 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

1980年比20xx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xx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xx年只数

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xx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板书:等式)

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个10克的砝码)

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

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

(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1、 找出大熊猫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1) 找出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的只数的关系,用文字表示出来。

(2) 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关系。

(3) 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等式 。

小组合作探讨,汇报交流,得出 :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只数

只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10x=1600.

2、找出东北虎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再写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师:继续看东北虎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像刚才那样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解决,交流汇报。(1)20xx年只数×3+100=20xx年的只数。

我们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出了等式3x+100=1000.

3、 揭示方程的意义

师:刚才我们研究出这么多的等式,下面给它们分分类,怎么分呢?(含字母,不含字母)

我们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这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想一想x+5是方程吗?2+3=5是方程吗?说明理由。

师:判断是不是方程,你觉得应符合什么条件?(含未知数,还必须是等式)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面老师来考考你。

课件出示课本自主练习1,2,3,4。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四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并弄清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会判断什么是方程,会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并会检验方程的解。

3、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学过了用字母表示数,下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口答)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你都喜欢玩哪些游戏呢?

看看这两位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你想不想玩?

那接下来我们也一起来玩一玩。

老师有65千克(板书:65)你呢?(指名学生)

那怎样就能使翘翘板平衡了呢?

你能用一个式子把它表示吗?(板书:30+35=65,左右两边相等)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翘翘板相类似的物体吗?(天平)

你了解得的可真多!

二、探究新知

1、理解方程的意义

师:这里也有两架天平也保持着平衡,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1)20+30=50 (2)20+x=100

师:那么x是多少?(80克)这个x是固定的值。能不能随便的说?(不能)前面我们学的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表示任意的数,但这里是一个固定的值,不能表示任意的数,只能是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值。

师: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数)

同学们,真厉害!

前几天,学校又新买了3只篮球,(出示篮球图)共用去186元,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吗?(板书:3x=186)

大家观察一下这几个等式,你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

30+35=65 20+x=100

20+30=50 3x=186

揭示方程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

2、比较等式和方程

下面我们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得出相同点:都是等式,不同点:方程含有未知数

强调:方程必备两个条件:一、含有未知数。二、等式

谁能用这个图来表示等式和方程的关系?(小组讨论)

谁能说说等式和方程的关系 等式

方程

那你能说几个方程吗?

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x=12 84÷12=7 4x-32

49÷x=7 450x=900 69+x

3、自学什么是解方程、方程的解

(1)学生自学课本99页,回答下列问题:

a:什么是方程的解?

b:什么是解方程?

c: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一样吗?

d:和以前学的求知数有什么关系?

4、解方程

下面我们一起来解方程

例1x-18=30 根据被减数=差+减数

解:   x=30+18

x=48

检验 把x=48代入原方程。

左边=48-18=30,右边=30

左边=右边

所以x=48是原方程的解。

进一步明确: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解方程和求知数又有什么不同呢?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4x=6.4(要求写出检验过程)

2、判断: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2)、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是方程。( )

(3)、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应当把求得的解代入原方程。( )

(4)、x=36是方程x÷3=12的解。 ( )

(5)x=1是方程。( )

3、选择

(1)x-12=20的解是( )

a、x=18 b、x=32

(2)4x=6的解是( )

a、x=1.5 b、x=2

(3)3x-7=21这个式子是( )

a、方程 b、不等式 c、既是等式又是方程

(4)x=5是方程( )的解

a、15x=3 b、3x+2=17

4、解方程(机动)

28+x=92 x÷16=5(要求写出检验过程)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注意?

板书:

30+35=65

20+30=50

20+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x=186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五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62~63页及练习十四第1~3题。

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课件、写式子的卡片、磁钉。

一、认识天平,谈话铺垫

教师(出示天平图):这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天平的用途吗?

一般在称东西时,我们在天平的左边放上要称的东西,右边放上砝码。如果天平左右两边达到平衡,左边东西的质量就等于右边砝码的质量。这种平衡的状态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来表达,就是──等号。

二、探究新知

(一)天平演示,初步感知等与不等。

1.出示天平图1。

现在这种状态,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50+50=100)

2.(出示天平图2和图3)天平向左倾斜表示什么?如果水的质量用

g表示,那么杯子和水共重多少呢?(100+ )

3.如果老师在天平右边再加一个100 g的砝码,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式子来表示。

这三个式子体现在天平上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咱们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4.来看看究竟是哪种情况?(先出示天平图4,后出示天平图5)用式子来表示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感受等与不等。同时通过反馈和追问,帮助学生感受等式的意义。为下一环节中式子的分类及理解等式和不等式做好准备。从天平到式,再从式到天平图,在学生的头脑中利用天平建立左右相等的等式模型,为突破建立方程中的等量关系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二)分类整理,建构概念

1.观察黑板上出现的式子,尝试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分类(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进行交流。)

2.学生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黑板上移动式子。

预设1:按左右相等和不等分类(补充等式和不等式);

预设2: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类。

注:教师在按照两种分类方式摆放式子时整理成如下表格所示:







等式







不等式







3.(指表格)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揭题)。

4.写方程:根据你的理解写2~3个方程,写完之后给同桌看看其是否为方程(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选择一些学生到黑板上写一写。)

5.说说黑板上同学写的是否为方程,并说说判断理由(主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三)概念辨析,理清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1.“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说说哪些式子是方程,并说说为什么(可以选择其中几个不是方程的式子,请学生说说怎样改一下就可以将其变成方程。)

2.这两个式子是否是方程呢?

反馈分析:

(1)式1:一定是。为什么?

(2)式2:一定是等式,可能是方程。

(3)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呢?

(4)引导画集合图,并引导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设计意图】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先通过分类整理让学生对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产生直观、正确的.感知;然后通过被蘸了墨水的式子的判别,进一步体会两者的关系;最后,通过韦恩图帮助学生加以明确。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渗透了初步的集合思想。

三、实践反思,巩固提高

1.“做一做”第2题及练习十四第2题:看图列出方程。

学生练习并进行反馈。

反馈侧重: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量相等来列出方程。

2.练习十四第3题:看情境图,思考数量关系再列方程。

(1)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你知道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吗?

(3)学生自行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能用方程表达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对本内容的要求,为从数量关系到等量关系的转变做好准备,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知识至关重要。

四、总结回顾,介绍历史

1.你对方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每个同学说一点,后面的同学要和前面同学不一样。)

2.教师介绍方程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设计意图】把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方程的产生过程产生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数学是一个动态成长的科学,体会到数学的每一个理论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学生在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的同时,产生探索的欲望。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六

1、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本教学设计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按照教材上的连环画,通过教师反复操作,一步一步观察,思考每一步骤的数学含义,让学生逐步理解式子中的“=”就是天平的平衡,从而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意义。2。引导学生辨方程、写方程,重视学情反馈。

数学学习重要的是巩固和应用,因此学习后的学情反馈是很重要的。本设计在学生明确方程的概念后,引导学生自己写方程,识别方程并说出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两个要素: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通过应用反馈,加深对方程特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小黑板、练习卡片

情境引入,体会“等”与“不等”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足球比赛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昨天的比赛是五(1)班对战五(3)班,由于上半场五(3)班发挥出色,上半场的比分为1∶4,中场休息后,五(1)班马上调整了战术,下半场五(3)班没得分,五(1)班连追了

x

分。

师:两个班最后的比分是几比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x

+1∶4)

师:哪个班赢了?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

x

+1>4,

x

+1<4,

x

+1=4;并注意提问式子的意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学生经历的真实活动为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熟悉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易理解,更深刻地感受“等”与“不等”,为后面理解方程的意义作铺垫。

情境呈现,抽象模型

自学提示:

(1)理解教材62页每幅图画及对应式子的含义。

(2)标示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3)思考: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

(4)结合你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1题。

2、合作学习。

(1)你能自己写几个方程吗?小组内互相订正。

(2)组内交流收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由组长带领组内成员集体订正教材63页“做一做”1题的答案,说清理由,并将小组内认为不是方程的算式记录在小黑板上。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先把答案相同的进行分类,再从答案最少的一块着手分析。遇到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此环节教师要随机应变,注意提问学生“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如果出现了对方程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再次为学生讲解)

预设:

①全班同学的答案一致,全对。

②一部分小组全对,一部分小组有错误。

这时教师可以先找有错误的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汇报讲解。讲解时随时和下面的同学互动交流,在学生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引导、提问,指导学生判断正误的方法。

3、整理分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

(2)交流汇报,说出分类依据。教师板书。

4、独立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2题,汇报,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66页1题,集体订正,并加以补充:判断0=5

z

-15是不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七

1、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2、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3、通过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的学习活动过程达到学习水平的提高。

一、情境创设,初建相等关系模型。

1、师出示天平图,

认识吗?

师:天平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2、(媒体出示三幅图)下面的三幅图中,哪一幅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左右倾斜各一幅,平衡的一幅。图略)

学生会选择图3,老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出示图3天平平衡图

图3为什么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么?

100+100=200

图1和图2为什么不能称出两只苹果的质量呢?

你也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100+100>100、100+100<500

3、三个式子都是表示物体之间质量的关系,数学上把这样表示两边相等的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你的小脑袋里有等式吗?说一个试试。

除了用加法表示的还有不一样的吗?(师板书学生说的其它的一些式子)

师:没想到,同学们对等式是这么的熟悉。

二、借助基础,拓展等式外延。

(书上四幅图略)

选一个等式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一种是用语言表达,一种是用数学式子表示,你愿意选择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突出简洁、清楚)

2、师:的确,这样的一些数学式子能清楚、简洁地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3、比较:现在写的这些等式与刚才我们说的那些等式有什么不同吗?

突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也可能见过,如:用字母表示数中、求未知数x等。

三、进一步拓宽对等式的理解。

(师出示四幅生活情境图)

(1)铅笔盒与笔记本共20元。

(2)借出的书与剩下的书共150本。

(3)3瓶相同的色拉油,每瓶x元,共8元。

三、明确特征,归纳概念。

其实呀,数学上给这样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起了个很特别的名字叫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方程的意义。(板书)

揭示数学上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四、深刻领悟,挖掘内涵。

1、黑板上的其它式子为什么不是方程?

2、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方程了吗?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是等式的男生举手,是方程的女生举手)

36-7=29、60+x>70、8+x

6+x=14、7+15=22、5y=40

(在活动中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五、实践应用,拓展外延。

1、你能看图列出方程吗?

图1:天平(2x=500)

图2:四个物体16.8元

图3: 两杯水共有450毫升

2、从文字表述中找出方程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分钟走50米,走了x分钟。

(2)张师傅每天做x个零件,用了6天做了780个零件。

(3)王涛放学回家后,去商店买了3本精装笔记本,每本y元。他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找回2元。

出示:5x=200(可提示:如天平图等)

个别交流的基础上同桌互说。

六、全课总结:学习到现在你有哪些收获?

从不能用方程表示到能用方程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的一种演变。

图1:买4个小熊猫玩具,每个x元,120元不够

图2:买3个,每个x元,120元还不够

图3:买2个,每个x元,120元正好

延伸:使两只水杯一样多你能有哪些办法?用方程表示,你能吗?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八

教学目标: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备: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据实际变换为其它实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课要用到一种重要的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新知学习

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问: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现在,水有多重,知道吗?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100+x200。

第五步,把一个100克的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用式子怎样表示?让学生得出:100+x=250。

像这样含有求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请大家试着写出一个方程。

写方程,加深对方程的认识。

学生试着写出各种各样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书第54页,看书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小结:一个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数(即字母),这也是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据。

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后面打上“√”。对于不是方程的几个式子要说明其理由。

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怎么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问: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吗?

看“课外阅读”,了解有关方程产生的数学史。

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图意,再根据图意再列出相应的方程。

独立完成第3题,评讲时,介绍什么叫数量关系要,然后让学生先说出各幅图中的数量关系,再说出相应的方程,同一幅图由于数量关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作业

练习十一第1题。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九

学生初步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定律,用符号表示数),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基础上进行学习。应用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有关的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定义。在教学设计中仍然把理念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判断“等式”和“方程”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

学生不够活泼,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数学基础不好。方程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开始,因为在前面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这部分内容时,有了基础,我想在学习简易方程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辨析“等式”“不等式”的意义。

2、

3、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师介绍天平各部分名称。让学生操作当天平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指针指向中。根据这这个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1)在天平称出100克的左边空杯,让学生观察是否平衡,感受1只空杯=100克。

2、理解“等式”和“不等式的关系以及“方程”的意义

请学生观察合作交流分类:

(一)引出(1)两边不相等,叫做不等式。(2)两边相等叫做等式。

(二)(1)不含未知数的等式40+40=80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00+x=250 x÷2=4 揭示:(2)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等式叫做方程(通过分类,培养学生对方程意义的'了解) 问:方程的具备条件是什么?(感知必须是等式,而一定含有未知数)你能写出一些方程吗?(同桌交流检查)

(三)练习 判断那些是方程?那些不是方程?

6+2x=14103+x250÷2=1256+x>251÷a=3x+y=180 (让学生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4、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师:我们能够判断什么是方程了,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关系,你能画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方程 等式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归类,自主发现获得对方程和等式的关系理解,同时初步渗透教学中的集合思想。)

小结问: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关于方程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2.方程的意义

5.方程的意义教案

6.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案

7.《方程的意义》的教学反思范文

8.《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范文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篇十

方程的意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直观地、合情地获得一些结果。学会用图形思考、想象问题,能从“数”与“形”两个角度认识数学。

本节课我根据盲生因视觉障碍,对事物缺少整体感知,不能准确地理解抽象的数学观念这一特点,我充分利用直观创设情境,恰当地构造数学问题,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调动学生的直观思维;让学生经历观察、感知、思考、猜想、验证、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变。

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到学习方程,从未知数只是结果到未知数参加运算,是学生学习数学方法的一次提升;也是学生又一次接触初步代数思想,是思维的一次飞跃。代数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思想",本课教学内容是学生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1.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渗透符号意识,发展数感。

2.使学生在观察、感知、思考、猜想、验证、分类比较、归纳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方程模型的思想,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3.分类分层教学,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玩具天平塑料香蕉小袋子多媒体课件、盲文及低视力卡片

1.认识天平

同学们认识天平吗?知道天平是干什么用的吗?(称质量、比较物体的质量)那天平是根据什么来称量或者比较物体的质量?(平衡)让学生用玩具天平来感知一下平衡(低视生看,老师协助全盲生用手慢慢向上托,直到手掌触到物体)

低视力生看大屏幕,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帮助全盲生把实物挂起来(天平左面有60克和40克的香蕉,右面有100克的香蕉)

天平此时的状态怎么样哪?(低视力生观察,全盲生感知。)天平平衡说明什么?(左右两边质量相等)

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吗?

预设:40+60=100 60+40=100(板书)。

像这样含有等号的式子我们叫它等式。

3、让学生再说几个等式。

如果把左边40克的香蕉拿下去了,天平会怎样?(预设:左边轻,右边重。)

此时天平的状态又怎样哪?(不平衡。)低视生观察,全盲生感知。

让学生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预设:60<100,10060 。

刚才相等的式子叫等式,这样不相等的呢?(预设:不等式,或不知道。)

2、让学生再说几个不等式。

2、交流。(预设:左边重,右边轻;右边重,左边轻;一样重。)

3、验证:低视力生协助全盲生操作验证(教师协助)

1、谈话:看来这一个小小的天平帮我们记录了这么多的数学现象,现在我把天平藏起来了(把玩具天平收起来)

还有天平吗?(预设:没有。)

你心中的天平还有没有?(有)

2、出示课件:

3、低视力生看大屏幕,并叙述图意。

5、让学生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预设:5x=800)并让学生说一说5x表示的意思。(预设:5x是5个苹果的质量)

6、说一说:5个苹果的质量为什么用5x来表示?(预设:因为一个苹果的质量不知道,可以用x表示,5个苹果的质量就用5x来表示。)

7、评价:真了不起,会用字母来表示不知道的数量,这个未知的数量也可以参与到我们的运算中来解决问题。

1、一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卡片,给刚才的式子分类。并思考分类标准。

2、学生交流(预设:

1、按是否是等式来分。

2、是否含有字母来分。

3、还有学生把60+x=100,5x=800单分一类)

3、教师揭示:象60+x=100,5x=800就是方程

4、让学生根据这两个式子的特点说一说什么叫方程?

5、教师点题: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1、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如果方程是一个大圆,方程应该是什么?(预设:一个小圆,在大圆中)

刚才我们认识了方程,你能判断什么是方程吗?

1.应用概念,判断方程

判断下面的式子是否是方程。(提问c类学生)

x+5 15+5=20 2x +310 36-x=9×3 2.应用概念,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提问b类学生)

(5)课件出示:(提问a、b类学生)

教法同上

(6)课件出示:(提问a类学生)

(7)先让低视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9)评价:真棒!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参与到运算中,找到了图中的等量关系。

(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

(2)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编一个关于方程的数学故事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