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实用12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实用12篇)

ID:8875082

时间:2024-01-10 16:57:15

上传者:笔砚

活动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活动的性质、规模、对象以及预期效果。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提供了多种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为您的活动策划提供灵感和指导。

开展文化自然遗产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传承我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扎实推进非遗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提高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社区生根发芽,特制订本方案。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聚焦非遗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非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网络平台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____区文化和旅游局。

各街道党工委。

各街道办事处。

____区文化馆。

____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协办单位:

____区各社区居委会。

1、活动主题。

非遗传承健康生活。

2、宣传口号。

非遗传承进万家;健康生活你我他。

非遗代代传;健康常相伴。

传承文化瑰宝;守护自然之家。

1、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及非遗知识,宣传展示近年来我区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成果。

2、广泛开展非遗进社区。大力发挥非遗在丰富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宣传展示活动的互动性、体验性,提高人民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参与感、获得感。

3、“非遗”文化进景区,文旅融合促发展。将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与旅游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营造市民游客共同参与、关注、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4、区文化馆、非保中心利用文化馆网站、公众号宣传推送省、市、区非遗项目。

1、5月20日至6月15日,由区文化馆负责利用官方微信平台、网站等线上平台集中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相关宣传,配合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讲好“非遗助力扶贫故事”,向辖区群众广泛推送____区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6月10日,以马泉办____花苑社区为主活动场地,举行线下“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____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单位授牌,向各街办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举办____区非遗保护成果静态展览和活态展示。

3、6月11日——6月25日(端午节)前,在辖区开展非遗进社区巡回宣传展示活动。

4、7月——10月开展非遗进校园、进广场、进景区宣传展示活动。

一、高度重视,认真筹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宣传展示活动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要配置优质资源,精心组织,按照统一部署,积极做好相关工作。

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要紧扣“非遗传承,健康生活”这一主题,深入挖掘非遗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在抗击疫情,服务人民群众居家强身健体方面的积极作用,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策划丰富多彩、融入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系列宣传展示活动。

三、重视宣传,创新形式。区文化馆、各街办、各社区要及时发布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相关信息,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注重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以人民群众,特别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宣传活动,吸引大家参与到遗产日各项活动中来。

四、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把活动内容和价值导向,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各项活动要有安全研判,落实安全责任。做好疫情管控、消防、医疗救助、应急救援等工作预案,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安全检查设备,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方案

地点:文博大厦门前。

主办单位:州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州文化馆、博物馆、合作市文广局。

具体内容:举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启动仪式及主题宣传活动(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板展览,包括项目简介、传习活动、保护成果)。

(二)锅庄舞展演活动。

时间:6月1日-8月31日。

地点:合作市香巴拉主题文化广场。

主办单位:州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州文化馆、合作市文广局。

具体内容随着锅庄舞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藏族文化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走进艺术舞台。锅庄舞带着民族文化的符号,与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着更高层次的融合。

时间:6月20日。

地点:合作市勒秀乡小学、当周街道办、坚木克街道办。

主办单位:州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州文化馆、合作市文广局。

具体内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演、邀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演、讲课、捐赠藏戏道具及服饰等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精彩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等活动,体现非遗保护为了人民、保护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氛围。

二、活动主题与口号。

(一)主题。

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二)口号。

薪火传万代,文化永流传。

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非遗保护,你我同行。

三、工作重点。

(一)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策划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等活动,反映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关怀。

(二)宣传《非遗法》和非遗相关知识,宣传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成果和优秀实践案例,交流保护经验和保护措施,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倡导非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三)根据xx的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和资源特点,将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与旅游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四、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县文化馆、县民研所。

五、活动时间。

2021年6月6日—6月11日。

六、活动地点。

县文化馆中小学校中心街道。

七、活动安排。

(一)非遗活动进校园宣传。邀请非遗传承人在县城中小学校现场展示剪纸、书法、编结、面塑技艺。

(二)非遗优秀实践案例展示宣传。组织剪纸、书法、面塑、根雕、香包、刺绣等现场展示展演,组织编排戏曲、舞蹈、歌曲等文艺节目演出。(县文化馆、县民研所)。

(三)社会宣传。制作宣传展板12面,印发宣传折页5000份。在街道、中小学校机关悬挂横幅5条、文化馆大楼2条,流动文化车1条,出动流动文化车,发放非遗宣传单、赠送非遗书刊,用文字、图片、展牌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县文化遗产宣传保护成果。

(四)开放非遗展厅宣传。文化馆面塑展厅、根雕展厅、编结展厅、记忆博物馆全天候对外开放进行宣传。

(五)媒体宣传。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展演xx面塑、xx民间歌谣电视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进行集中宣传报道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八、活动要求。

(一)精心策划,认真筹备。要将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宣传展示非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二)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重大时间节点,以“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为主题,策划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非遗宣传展示体验等活动,反映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关怀。

(三)面向社会,形成声势。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版等形式,开展广泛深入非遗宣传活动。

(四)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加强与媒体的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宣传报道活动事项和工作进程,提高社会舆论,增强群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和自觉意识。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

“文化遗产日”期间,省文化厅将举办一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xx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十大模范传承人颁证授牌;系列展演展示活动;专家讲座等。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省里的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各项调演活动的准备工作。相关活动方案另行通知。

“文化遗产日”期间,各地文化行政部门要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重点,围绕“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的主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精心谋划,创新方式,积极发动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举办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咨询等活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并通过印发宣传材料、粘贴宣传海报等方式,集中、全面、深入地宣传非遗保护与城镇化的密切关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认知我省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各地组织“文化遗产日”相关活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好相关工作方案;要突出主题,注重效果,充分发挥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和社会组织、民间团体、广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增强群众的广泛参与性;要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为做好今年“文化遗产日”的宣传工作,请各市文广新局于5月15日前将本市“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总体方案及活动情况(见附件)以电子版的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省里将对各市活动进行梳理,对重点活动将通过《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发布、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

为响应“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呵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享时代美好生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在文化遗产日期间,洛阳博物馆将于20xx年6月9日期间开展文化遗产日主题系列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制作以文化遗产日宣传口号为内容的静态页面,在洛阳博物馆南门大屏幕、聂泰路口大屏幕循环播放。

时间:6月8日起。

洛阳博物馆宣教部讲解员与洛阳博物馆志愿者在遗产日当天将为观众提供定时的免费讲解,使观众更详细的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时间:6月9日全天。

地点:洛阳博物馆一楼大厅集合。

采用传播能力更强的网络直播形式进行“我从哪里来之二里头珍宝篇”制作播放,由社科院二里头工作队赵海涛队长和洛阳博物馆高级讲解员组成的团队,带领网上观众深入二里头遗址探秘、欣赏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并解答网友关心的问题,公众可关注洛阳博物馆新浪“洛阳博物馆1958”并收看在线直播。

时间:6月9日上午9:00。

直播地点:二里头遗址与洛阳博物馆。

收看途径:洛阳博物馆新浪“洛阳博物馆1958”

云集图书馆是一家集书店、生活美学、饮品甜点、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复合空间,安静的环境中藏着大量书籍并拥有书友群体。洛阳博物馆宣讲团将外派高级讲解员走进云集图书馆以“文化遗产守护者”的身份进行文物精品的宣讲。

开展文化自然遗产活动方案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____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安乡县于6月13日上午组织了一系列主题为“文化遗产人人共享”的大型宣传展示活动。

20____年6月13日上午。

安乡县图书馆大厦广场。

“文化遗产人人共享”。

(一)宣传推广项目3个:

1、街头主题游行。由4条横幅、20块展牌、8个表演项目组成200人的游行队伍上街宣传和表演。

2、安乡县电视台、安乡手机报进行了专题宣传及报道。

3、文化馆橱窗宣传及电子屏宣传。

(二)陈列展示项目3个:

1、安乡县非遗实物陈列展览(设原文化局内,共展示40件实物)。

2、安乡县非遗宣传展示(设潺陵大道东,共展示宣传牌20块)。

3、安乡县非遗书法美术作品陈列展(设图书馆一楼展厅,共展示作品79件)。

(三)现场表演项目8个:

调集安乡本地的花鼓竹马灯、安乡蚌舞、采莲船、龙舞、狮舞、腰鼓、地花鼓、传统迎亲花轿等8个项目在街头露天表演宣传。

(二)精心组织。县文广新局召开了各参展项目单位会议,组织专业人员精心实施。

(三)强化宣传。借助此次宣传展演活动,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25个项目进行了推介和宣传,以及安乡作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强县”的责任和使命。

(四)声势浩大。宣传展演活动期由于有大型民舞展演、大型书法美术展览、展牌宣传和上街游行宣传,声势浩大,观众如潮,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国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认真落实《甘肃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甘文厅明电发〔20xx〕45号)精神,甘南州文广新局将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主题,加大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及《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宣传力度,主会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主题活动,分会场开展好各种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20xx年6月——7月

二、参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

时 间:6月9日早9:30

地 点:敦煌小镇

展演内容:藏族民间弹唱(责任单位:玛曲县文化馆)

(二)传统工艺项目展览

时 间:6月8日—19日

地 点:敦煌小镇内街南广场“《丝路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心”

展览内容:甘南藏医药、甘南藏族唐卡、卓尼洮砚制作技艺、夏河金属饰品制作技艺、舟曲织锦带、藏族服饰、迭部青稞酒酿造技艺。

6月属敦煌旅游旺季,游客众多,敦煌小镇的每个展位上、下可展、可挂,展柜空间可存放大量展品,建议参展单位携带足够的展品进行布展,便于游客了解和购买。

(三)传统戏曲会演

时 间:6月13日晚20:00

地 点:敦煌小镇内街南广场“《丝路记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中心”

会演内容: 藏鹰笛演奏技艺(责任单位:玛曲县文化馆)

(一)全州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时 间:6月9日

地 点:文博大厦门前

主办单位:州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州文化馆、博物馆、合作市文广局

具体内容:举行20xx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启动仪式及主题宣传活动(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板展览,包括项目简介、传习活动、保护成果)。

(二)锅庄舞展演活动

时 间:6月1日-8月31日

地 点:合作市香巴拉主题文化广场

主办单位:州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州文化馆、合作市文广局

具体内容随着锅庄舞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藏族文化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也逐渐受到关注,走进艺术舞台。锅庄舞带着民族文化的符号,与中国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着更高层次的融合。

(三)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系列活动

时 间:6月20日

地点:合作市勒秀乡小学、当周街道办、坚木克街道办

主办单位:州文广新局

承办单位:州文化馆、合作市文广局

具体内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展演、邀请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展演、讲课、捐赠藏戏道具及服饰等形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全州各县(市)按照文化厅通知精神,参照省、州举办的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具体工作方案由各县(市)文广局自行制定,报州文广新局备案。

各县(市)活动开展情况需拍成照片和活动总结,于7月5日前上报州文广新局。

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动方案

为文化遗产日,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等中央各部门和市政协等最近一直在关注和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宣传活动以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为重点。

二、宣传口号。

保护遗产留住乡愁。

三、活动地点。

主会场设在房山区水峪村(新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四、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

各区县文化委员会。

协办媒体:中国文物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

五、活动规模。

主会场约100人。

六、主会场活动思路。

拟邀请国家文物局、市政府、市政协文史委、市委宣传部等领导出席,邀请市属相关委办局及区县文化委员会、传统村落负责人(届时请市农委代为通知)、房山区有关领导和部门(届时请房山区文化委员会代为通知)、新闻媒体。活动主要内容为:

1、水峪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女子中幡”展示。

2、展示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成果。

3、启动北京市传统村落公益摄影大赛。

4、展示传统村落书画家作品和水峪村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感人故事。

5、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启动(宣布领导小组专家组成立,宣布水峪村修缮工程开工)。

(活动后,交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组织与会人员和各郊区县实地考察交流水峪村保护利用情况)。

七、其他宣传。

1、联合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主要内容为专题讲座、文物鉴定等。

2、组织全市各区县文委和有关文博单位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张贴、悬挂相关宣传旗帜、标语、海报等,免费发放宣传材料,举办专题展览、讲座等宣传咨询活动,鼓励社会各界了解文化遗产、关心文化遗产。

3、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联合中国文物报等开设遗产日宣传专栏,联合xx日报、xx晚报设立宣传专版。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等。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

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

活力社区活态非遗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6月10日

1、制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宣传版面和宣传标语,举办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览。

2、传统舞蹈类项目展演。

3、组织传统美术--剪纸作品进校园展览。

4、振兴传统工艺,举行传统手工技艺类现场互动展示。

5、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举办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展以及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作品展;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和李秀山泥塑作品展示馆对外免费开放。

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大力宣传基层文物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让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二、活动主题及宣传口号。

(一)活动主题。

(二)宣传口号。

2.为文保员点赞向守护者致敬。

4.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最美乡愁。

5.避暑山庄和合承德。

请各地围绕上述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结合当地实际,加强策划组织,丰富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三、时间安排。

20_年5月中旬至6月下旬。

四、活动安排。

(一)国家文物局将组织开展河北承德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中国古建筑保护成果摄影作品展、中国文化遗产美术作品展等活动,启动第二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典型事例推介。各地文物部门和文博单位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本着广泛参与、厉行节约的原则,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文博类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平台要在显著位置刊布与遗产日活动有关的宣传内容。

(二)各级各类文博机构可通过悬挂活动主题、宣传口号,举办展览、讲座、咨询、免费鉴定、培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物宣传普及活动;选择部分考古发掘工作现场、文物保护实验室对外开放,以及举行文博单位公众开放日等形式,组织社会各界特别是大中小学生现场参观。

(三)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宣传部门支持,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宣传平台,加强与本地区各级各类媒体互动,特别是加强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合作,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五、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及早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确保文化遗产日活动安全顺利开展。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突出主题、讲实际、重实效,杜绝铺张浪费。

(二)注重结合实际,充分展示地方政府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行动和工作成果,大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惠及民生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基层文物工作者和文保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强化价值导向,注重宣传效果。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的力量,提高正面引导能力,切实增强宣传活动的辐射效应。

(三)主动开展工作,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宣传、教育、出版、广电、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联系,联合开展宣传活动。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宣传活动。

请各地各单位积极参与支持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相关活动。第二批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典型事例推介活动办公室设在国家文物局新闻与宣传处。联系人:王汉卫,联系电话:。古建筑保护成果摄影作品展活动办公室设在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联系人:贺占哲,联系电话:。

请各地将文化遗产日活动新闻和图片第一时间发送至国家文物局新闻宣传处邮箱:。

请各地文物行政部门于20_年5月31日前报送20_年文化遗产日活动安排,并于活动结束一个月内将本地区开展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情况报送我局。

自然遗产日活动方案

20xx年6月10日是我国第x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非遗主题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上级文化部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和精神,通过发动各公共文化机构、自然及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及文艺表演团体,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文化传播活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成就,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自主参与能力。

保护传承发展。

(一)交流活动。

1、内乡非遗发展研讨会。

2、“感受非遗魅力传承千年文化”非遗民俗知识讲座。

(二)展演活动。

1、河南省首届官德文化稀有剧种展演周。

2、内乡县民间曲艺展演。

3、民俗展演活动。

4、戏曲进校园、进基层巡演活动。

(三)展览活动。

1、“魅力菊乡”余学雄民俗文化摄影展。

2、“文化内乡”非遗实物展。

(四)艺术创作活动。

1、“王莽撵刘秀传说”传说挖掘整理。

2、“秀美二龙山,神秘宝天曼”歌曲征集比赛。

(一)加强领导。各镇(街道)文化站、局属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的相关工作,相关责任落实到人,并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各镇(街道)文化站、局属有关单位要重视非遗活动宣传工作,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平台,主动发布与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有关的宣传内容,及时更新相关活动情况。

(三)加强协作。各镇(街道)文化站、局属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县局开展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协助做好活动发布、人员组织、作品征集等具体工作事项。

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动方案

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加强遗产日宣传工作,确保今年宣传活动扎实有效,商丘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宗旨。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等。

二、活动主题。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宣传口号。

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

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

活力社区活态非遗。

振兴中国传统工艺。

四、时间安排。

五、活动内容。

1、制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遗法》和《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宣传版面和宣传标语,举办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览。

2、传统舞蹈类项目展演。

3、组织传统美术--剪纸作品进校园展览。

4、振兴传统工艺,举行传统手工技艺类现场互动展示。

5、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举办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展以及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作品展;组织东方民间文化收藏馆和李秀山泥塑作品展示馆对外免费开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