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写四时田园杂兴(精选17篇)

古诗改写四时田园杂兴(精选17篇)

ID:8880791

时间:2024-01-10 18:22:17

上传者:灵魂曲

通过写优秀作文,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以下是一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展示出的高超技巧和独特见解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同体味其中的魅力。

改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精选

初夏,梅树上的梅子都开始逐渐变得金灿灿的了,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它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一棵棵杏子也比原来更加的圆润、饱满了,黄灿灿的让人口水直流。但是一口咬上去有一点酸酸的,口感脆脆的,好吃极了!还有此时的麦田开花了,一片雪白,犹如一大片白云,随着夏天的到来,白天变得越来越长了,农家的篱笆的影子逐渐变短了,到中午就一点都看不到了。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改写作文

秋天快要到了,在这个村子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许多人都忙个不停。

在白天的时候农民都忙着耕田,到了秋天,才好收金黄色、香喷喷的稻子。在早上天刚亮的`时候,他们就开始工作,直到傍晚,才拿着锄头回家。他们心里默默地想:“秋天要到了,我一定要努力工作,才能养活家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农民每天都会累得满头大汗。当然,男子的妻子也不会偷懒,她们连夜织布。因为男子的妻子不会耕田,但也想帮忙,所以她们就连夜织布,再把布拿去卖钱,来养活家里。他们男女一个早上耕田,一个晚上织布,个个都自己当家,个个都想着养活家里,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小孩子们看着爸爸收金黄色的稻子,手每次都香喷喷的,他们心里想:“看着爸爸收稻子,我也好想玩!”但是,他们由于不会耕田,所以也帮不了忙。

小孩子们再看看妈妈,看着那手像箭似的在动,再看看那针线,似乎在空中跳舞,在布上面穿来穿去。小孩子们也想玩,但是他们不会,只好放弃了。

小孩子们心里想:“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突然,他们眼前一亮,想出了种瓜。他们学着大人的样子,跑去桑树阴下,拿起种子,再拿上锄头,津津有味地种起瓜来。孩子们先挖好一个坑,再放种子,之后再埋上土,最后浇水。他们每天都坚持来给瓜浇水,瓜也一天天地大了起来,最后成熟了。孩子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忙把爸爸妈妈拉过来看,让他们表扬自己!

这一首诗,写出了大人们的勤劳,也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改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精选

江南初夏的村庄,一树树的梅子变得金黄灿灿,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本站杏子也已经熟透了,又大又肥的果实让人垂涎三尺。田间的麦穗扬着白花,一亩亩,一排排,远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是花海,更像雪海;而旁边的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有的已经落尽花瓣,正在结籽。

白天变长了,村民正忙着地里干活,门前的篱笆旁都没人走过。整个村庄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悠闲地飞来飞去。

改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精选

春末夏初时节,一树树的梅子逐渐变成黄金般的金黄色,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饱满。杏子也十分肥沃,让人看着垂涎三尺。而此时的麦田,不仅是满眼的绿色,麦穗上还有雪白的荞麦花,绿白相称,清新脱俗!此刻的油菜花却显得比较稀落,因为已经过了花期,虽然失去了原来的娇艳,却也还是黄澄澄一片!

随着夏季的到来,白天越来越长,趁着烈日还没当头,早起农民伯伯都在辛苦地耕田,村屋篱笆旁的绿荫小道上冷冷清清,看不到一个人影,路旁的小花小草们无人问津,只有麦田间引来的蜻蜓和蝴蝶在翩翩起舞,恰是悠闲!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改写作文

晚春的一天,诗人范成大从闷热的家中一觉醒来,觉得有些无聊,便决定出去走走。

来到了一个果园旁,看到梅子金灿灿的,那模样诱人极了,仿佛在向他招手:“快来尝尝吧,我可好吃了。”梅子树旁边是一棵成熟的杏树,树上的杏子又大又黄,散发着迷人的甜香。有的还争抢着枝头能让行人看到的最佳的位置。有的却在重量上下了功夫:尽量使得枝头弯下来,好让行人看到它们沉甸甸的重量——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让大家来品尝自己。

诗人看到后,不禁摘下了一个杏子放在嘴里——香甜的汁水伴随着软糯的果肉充满了整个口腔,让诗人好不快活,精神抖擞地走向了前方。

接着是一片荞麦田,荞麦花开出了雪白的花瓣,远远望去,好似一层薄霜在绿色的荞麦上铺着,朦朦胧胧,若隐若现,让范成大的心中增添了几分淡雅。或许是觉得白色太单调了,撒霜的人在旁边又点缀了几朵金灿灿的油菜花,走近一瞧,花蕊里结了饱满的菜籽,很快会成熟。

看到这幅美景,范成大多想找人来闲聊啊!可是即使夏天白天再长,把篱笆的影子拉的再长,也不会有人闲逛在篱笆附近了,勤劳的农民们只有在天将黑的时候才会陆陆续续从田地里走出来,走向他们温暖的家庭——可是现在,只有几只蜻蜓与几只蝴蝶,围绕着篱笆翩翩起舞。

就这样诗人范成大只好怀着惆怅的心情回到了府宅中,写下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改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精选

春末夏初的梅子,金黄金黄的,一看就叫人垂涎三尺,恨不得爬上去把果子吃个精光。而杏子一个个又圆又肥的,一看起来就非常的好吃。

这时的油菜花虽然已经花开到了末期,但是还是很浓密,在夕阳的照射下,远远望去,金灿灿的,美丽极了。再看看雪白的麦花,一阵晚风吹滚,麦花整齐地摆动着,别有一番风景。

因为夏天的来临,所以白天也变长了,正好也是播种的时节,村里的人们都早出晚归,白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从篱笆外走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在菜园上空翩翩起舞,这美丽的场景真让人心旷神怡啊!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

初夏,天刚蒙蒙亮,天边染上了几丝红晕,几滴露珠也还在桑树叶上躺着,可就在这时,农民们却出来干活了。

农民们戴着破旧的草帽,肩上扛着一把沉甸甸的锄头来到田地间,给自己细心栽培的农作物除草。

这时,妇女们也没闲着,她们给牲畜喂食、打扫院子、织布纺线。忙完了这一切后,只得把在家里闷了一上午的孩子放了出来,刚刚还闷闷不乐的孩子们立刻变得生龙活虎。

烈日当空,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在田地里干活的农民们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可他们看到不足一尺的稻子和自己辛劳的成果,就又精神抖擞,干起活来也有劲了。

正玩得开心的孩子们看到父母这么辛苦地干活,也想着要为家庭做些贡献,可是他们哪里懂得耕田织布?就在这个计划即将毁于一旦时,一个孩子却灵机一动,她说:“我们可以学着大人种瓜呀!”大家听到后都纷纷同意,于是,他们三五成群地来到桑树阴下种瓜。孩童们有的撒种、有的浇水、有的填土,干得有模有样,可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农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走着,拖着劳累了一天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回家。当他看到孩子也想着给家庭做出贡献,瞬间消除了一天的疲惫,兴奋地冲向前去,把孩子高举在空中,欣慰地说了一句:“孩子,长大了!”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

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早晨,太阳缓缓升起,公鸡刚刚唤起起床的呼号。东方一点一点泛着鱼肚色,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彩云下,村中的男人们扛着锄头,头上顶着草帽,赶着大黄牛,哼着小曲儿走在坎坷的山路中……一天的忙碌开始了。

晌午,在凌乱的茅草房中,从烟囱中吹出的袅袅轻烟,房中热气腾腾的蒸汽足以证明了女人为自己的丈夫做好饭了,这时女人把饭送到田里,好让男人有力气干活。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稚气未落的小孩子放了学,他们也不闲着,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但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种菜,有的育苗,有的施肥,有的浇水………快乐极了!这种快乐不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自由,也不是“儿童急走追蝴蝶”的无忧,更不是,“知有儿童挑促织”的热闹,而是“也傍桑阴供耕织”的乐趣。看着他们那一本正经、有模有样、天真可爱、热爱劳动的样子,大人们不禁欣慰的笑了。

夜晚,女人们才开始了工作,她们点开了煤油灯,把麻搓成线,纺织纱布。搓麻织布的声音在静寂的夜空中回旋。

也许这就是乡村四季的生活……。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

中午到了,各自干活都干累了。老人腿跑酸了;孩子累得气喘吁吁的;女人们的手连举都举不起来了;男人呢,就坐在树荫下,擦着汗,喝着水。他们就吃午饭了,吃完了就继续干活。

可是,小孩子可没事干了,于是拿着锄头跑到桑树荫底下模仿大人的样子学着种瓜呢!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神情,笨手笨脚地种着瓜,口里还念叨着:“小瓜苗啊,快快长,长大了让我把你吃掉。”

我看了这画面,大声吟道:“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

在农村的人们都会在白天专门去耕地,非常的劳累,他们非常的不想干活,在家里过舒服的日子,可是他们在晚上还有活呢,需要在漆黑的夜晚去搓麻绳,手动搓红了,非常的痛。

这里的人们如果有了儿子或女儿,到了该出嫁的日子的时候,家人就会对他们说,你们不小了,儿子你应该嫁妻子了,女儿,你们应该嫁给一个小伙子,你们都应该成家了。

孩子们看见大人们在耕地,在搓麻绳,在织布,他们也非常的喜欢,也想做一做,可是有一个难题,他们那栋工具后,该怎么做呢,什么都不会呀,孩子梦想尽了所有所有的办法,终于想出了办法。

他们的亲人不让,就躲起来,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干活,可是太热了,怎么办呢,他看见大人都在阳光下,就说,你们真是笨,看我多么的聪明,在树下,没有阳光的地方,学着大人的方法,种瓜呢。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

初夏时分是一年四季中耘田的季节,那时候人们总是早出晚归,早上人们去田里锄草,晚上还得辛苦地搓麻绳,但他们总是很高兴,因为俗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乡村里农家的男孩女孩都挑起了家里的种种重担,有的清晨起来耘田,有的帮家里打水,有的上山砍柴,还有的烧火做饭真是非常辛苦,但也非常懂事!

许多的小孩子可能既不会和大人一样干重活,也不会织衣,但他们学习大人如何种瓜,孩子们也会多叫一些小伙伴一起种瓜,真是有趣极了!瞧!有一个孩子是指挥官,指挥让几个孩子挖坑,放籽,埋士,浇水。好不热闹!

真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啊!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意思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其十五。

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其二十四。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其三十一(夏)。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其三十五。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其三十八。

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

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其四十四。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其四十五。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

不惜两钟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其五十八。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

清晨,诗人范成大来到这个村庄,他走到田边,看见夏天的田中,秧苗长得又高又壮,挺着个身子站立在阳光下。一眼望去,横一排,竖一排,排列十分整齐。白天,烈日炎炎,人们虽然戴着个草帽,但还是汗如雨下,不停地为秧苗除草,人们弯曲着腰,扫视着田间的杂草,生怕会有漏网之鱼。晚上,人们点着个灯,把白天收集的麻撕开皮,抽出麻芯,把它们编搓成麻线。村庄中的年轻人都做着自己的工作,男人们白天扛着锄头去除草,干体力活。女人们在家持家,搓麻线,都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儿童们看着大人辛勤忙碌着的样子,虽然他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但也想找点事情来做,他们中的一个孩子说:“你们看那棵桑树,我们去那玩吧。”

只见那棵桑树十分高大,枝干曲折奋进,枝干数目不可计数,一片片茂盛的绿叶上似乎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从远处看就像一把巨大的绿色大伞,绿叶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桑果,有的已经成熟了,紫中泛着一丝黑色,有些成熟桑果都裂开了它的肚皮。有的桑果还未成熟,绿的发亮,像一颗颗绿翡翠。还有的只有一个小骨包,没有结出果实。

孩子们想学着大人学种瓜,有人说:“种西瓜好呀,可在哪里种呢?”有位孩子立马说:“我看这块就不错,你看这棵桑树长得又高大又茂密,这块地肯定很肥沃,所以就种桑树边。”大家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欢快地鼓起掌来。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孩立马就用手刨出一个个小坑来,可他们刨了一会发现刨地太傻了,手一抹脸,脸立刻就变成了大花脸,孩子们找来小石头,可石头太花力气了,大家又找来锄头,翻出了小坑。孩子们把西瓜籽小心翼翼放入坑中,有的孩子还害怕一个太少,以后种不出瓜,向坑中又放了几个。几个呆头呆脑的小孩赶忙用手捧住一些泥土,撒向每个小坑中,把西瓜籽盖好土,还用脚用力地踩几下踩踩实,生怕西瓜籽们会溜出来,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再拿出一个瓢,跑到河边,舀了一碗水,小心翼翼洒在每一个小坑上,每一滴都滋润了西瓜坑,生怕西瓜喝不到足够的水,长不大。一个孩子说:“太好了,等到明年夏天,我们就能吃到自己种的大西瓜了。”

大家都十分开心,可爱天真的孩子和辛勤的农民描绘出一幅夏季农村生活画卷。诗人看见这一幅景象,不由陶醉其中,随口吟出《四时田园杂》这首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农民们赶紧起床穿好衣服,因为又要开始锄地了。他们来到农田里,拿起锄头在农田里锄啊锄啊,在太阳底下锄地的人们出了满头的汗水,他们中有的农民走出了自己的农田在树阴下的石头上坐着歇了一会,在农田里的人们异口同声的说:“你们别歇着啦,你们再歇今天又锄不完了,锄不完明天我们就在家里歇着,你们就别想歇着了。”听了农田里的农民说的话,歇着的农民赶紧拿起自己的锄头来到农田里锄着自己的农田。一直锄到晚上的农民匆匆忙忙的回到自己的家,有的农民疲惫不堪的回到自己的家里。农民们回到家以后过去了一两个小时以后,没有一个人在门外耐着。

吃完晚饭后,各家的女人坐在油灯下,她们手忙脚乱地搓起麻来。她们搓的头上都是汗,但是她们也不叫累。

新的一天开始,他们各自干着自己的本事,就连不懂耕织之事的未成年的孩子也开始学着父亲,自己拿着一个小锄头在桑树阴下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作文

炎热的夏天,在山清水秀的一庄户家,清晨,天空还是鱼肚白的时候,便劳作起来了。他轻手轻脚地扛起锄头,脖子上挂着草帽,牵着大黄牛急匆匆地向田里走去。到了农田,他看到其他的男人们和他一样起早,都卖力地干着农活,也不忘指挥黄牛犁田,一排排,一块块整齐的田出现在他面前。汗水浸湿了衣服,浸润了脚下的土地。正所谓“汗滴禾下土”,看着那些绿油油的禾苗,想着到了秋收时,这里将会变成一片金灿灿的田地,男人们脸上不禁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心里也甜滋滋的。

小孩子们虽不懂做大人们的农活,但是他们看见大人们一天到晚忙碌着,也在村口的桑树下吵着要种瓜呢!孩子们希望将来能吃到自己的劳动果实。

真是一副和谐的田园图画啊!

四时田园杂兴改写

清晨,天蒙蒙亮,遍地铺满着绿色,杜鹃鸟在树林中歌唱,太阳从东方山间蹦出,金光晒向地面,农民们便带着草帽,扛着锄头,开始了新的一天。

在家里的女人们也没有闲着。有时在家里用纺车来织布,做衣裳,那“嘎吱嘎吱”的声音胜过美妙的乐曲;有时在家里照看小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时而发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有时在园子里照料家里的小鸡小鸭,它们的叫声像是在感谢主人对它们的精心照料。

那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看着大人们都在劳作,于是就决定一起去种瓜。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去茂盛的桑树下,回想着大人们种瓜的样子,在旁边忙着种瓜、种菜。他们从家里翻出一把小锄头,一些瓜种,在松散的土地上挖一个小坑,放入一颗瓜种,填上松土,绕着土坑转来转去,嘴里不停念叨着:“小瓜苗啊,快快长,小瓜苗啊,快快长……”接着又拿来水壶洒上水,对着旁边的父亲大喊:“爹!我会种瓜了!我会种瓜了!”

时间飞逝,一转眼就已经到了黄昏时分。晚饭过后,女人们坐在油灯下纺织纱布,男人们坐在妻子旁搓起了麻绳,心想:弄一些麻给妻子做衣裳,另外可以去镇上卖了换钱。于是就没了睡意,又开始忙碌起来了。

文档为doc格式。

四时田园杂兴古诗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