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大全(21篇)

人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大全(21篇)

ID:8889736

时间:2024-01-10 20:37:28

上传者:琉璃

六年级教案是一种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指导和激励的教学计划。鉴于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的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数的意义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整十数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先提供了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从中引出问题:“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说出计算过程。教材中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并非让学生全部掌握,学生还可以有别的方法)。在学了加法计算之后,让学生试着计算:“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以促使学生从加法计算迁移到减法计算上去。这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不同。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对竖式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出问题,前面的学习中已有过练习。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出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自己探索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从加法计算方法迁移得出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幅画,谁能用一个好听的故事把它讲给大家听?

生:森林里住着小兔一家人。有一天,兔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片萝卜地,这儿全是它喜欢吃的萝卜。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一起拔萝卜。兔哥哥一下拔了36个萝卜,兔妹妹拔了23个萝卜。

(师生掌声起,该生很高兴,甜甜地笑了。)。

二、讨论。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a:我知道了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a:为什么兔哥哥拔得多,兔妹妹拔得少?

师: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b:因为兔哥哥大,兔妹妹小。

生c:因为兔哥哥长得壮,比兔妹妹力气大。

师:(对生a)他们的回答,你满意吗?

生a笑着点点头。

生d:为什么兔哥哥不把自己的萝卜分给妹妹一些呢?

生e:兔哥哥长得高,吃得多;兔妹妹小,吃得少。两个人的萝卜刚够自己吃。

生f:它们两个是一家人,拿回家后一起吃。

生g:我想知道,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h: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

生i: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个?

(教师将生g、生h、生i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三、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生:36+23=?(有的学生已报出结果。)。

师:算出结果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36+23的结果,可以用小棒、算盘、练习本等。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引导、帮助。)。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a: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我在左边摆3捆零6根,就是36,在右边摆2捆零3根,就是23。然后数一数,一共5捆零9根,就知道36+23=59。

生b:我是拨计数器算的。我先在十位上拨了3个珠子,在个位拨6个珠子是36,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3个珠子,一看是59。

生c:我是用口算得出的,6+3=9,30+20=50,50+9=59。

生d: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3=39,39+20=59。

生e:我也是用口算得出的,36+20=56,56+3=59。

生f: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边列竖式边说),先写一个加数36,再写第二个加数23,并把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好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再计算:30+20=50,6+3=9,答案也是59。

师:很好。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注意,两个加数中个位的两个数上下要对齐,十位上的两个数也要对齐。然后再计算:个位上6+3=9,把9也写在个位上,和上面对齐,十位上3个10加2个10是5个10,5写在十位上,和上面对齐。

师:以上四种方法:摆小棒、拨计数器、口算、列竖式,你认为哪种最简单?

生a:我认为列竖式简单。

生b:我认为口算简单。

四、探究类推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两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四个人共同去解决。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长汇报:

组a: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我们的算式是36-23=13。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36-23的?

组a:我们用口算,6-3=3,30-20=10,10+3=13。

组b:我们列竖式(边写边说),先写第一个数36,再写第二个数23,6-3=3,3-2=1。

师:是3-2=1吗?

生:是3个10减2个10等于1个10。

组3: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算式也是36-23=13。也用口算,30-20=10,6-3=3,10+3=13。

五、总结。

师:在这节课中,你们认为自己表现得如何?

生a:我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好。

师:哪一点表现得很好?

生a:老师提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还积极发言了,而且我讲的故事很好。

生b:我认为自己表现得还可以,我也积极发言了。

生c:我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好,我把36+23算错了。

师:同学们也可以评价一下别人。

学生踊跃发言,都很注意发现其他学生的长处。

师:在这节课中,有好多同学都表现得好,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而且把小组活动组织得很好。大部分同学也都能好好地去学习,个别同学没积极思考,老师希望你下一节课有所进步。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本节课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不再只是听,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一节课完全顺其自然地进行,学生并没有刻意调整自己注意力的举动,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思考了问题。整节课都围绕学生来进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2.本节课打破了学科界线,关注了学生的发展。

现在的学科理念是: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本节课中学生看图编故事、从图中提问、对于问题的回答、交流自己的计算过程、课后对表现的评价,全是关注学生的发展,这已不能简单地将它仅仅划入数学学科的范畴。

3.本节课让学生自己经历、体验知识、结论形成的过程,自己去探索方法,并从课堂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由此可以看出本节课并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样也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分数乘以整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1.巩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掌握此类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巩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投影)。

1.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2.出示准备题。

(1)读题,请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3)老师指导学生画图。老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人数后提问:谁和美术组比?怎么画?(生物组和美术组比,可以画在美术组上面。)谁和生物组比?(航模组和生物组比,应画在最上面。)。

提问: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请一名同学列式解答,然后订正。

(二)讲授新课。

老师把准备题进行改编。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1.指导学生画图。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个量?需用几条线段来表示?(有三个量,用三条线段表示。)。

提问:和准备题比,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给了航模组人数,求美术组人数。)。

老师按学生的回答,把准备题的图示进行修改。

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进行分析。

(3)这道题中有几个单位“1”?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根据三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5)这个式子的等号两边相等吗?为什么?

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设谁为x?(设美术组人数为x。)。

老师板书:

解设美术组有x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看方程提问:

(3)为什么要设美术组人数为x?

(因为只有知道美术组的人数,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又和生物组比,所以设美术组为x人。)。

师小结:对于含有两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条件的复合应用题,首先要找准单位“1”,在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情况下,根据题中条件,准确设定其中一个单位1的量为x。

(三)巩固练习。

(投影)。

先讨论以下问题,再动笔做:找出单位“1”,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2.看图,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1)说出这个图所反映的等量关系式。

(2)师小结:这道题出现了“小汽车是大汽车的4倍”,而不是几分之几,但它们的数量关系不变,解题思路也一样。

师:这道题和前两题比,前两题是不同数量相比较,这一道题是同一数量相比较,我们可以画单线图分析数量关系。(老师指导画图。)。

三好生4人。

学生动笔做,老师带领学生订正。

的高是多少厘米?

根据题意填空:

是()厘米。设()为x。

果树有多棵?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的是由过去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组成的复合题。)。

这类题分析解答时应注意什么?(弄清有哪三个量,它们之间什么关系?找出等量关系,确定设哪个量为x,再列方程解答。)。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讲的是分数连除应用题,是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逆解题,所以本课由分数连乘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使之转变成一道分数连除应用题,为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抓住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列方程解应用题打下了基础。本教案还重视分析思路的训练,通过设计提问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为学生自己解题奠定了基础。在练习的设计中,采用不同形式,由扶到放,不但一步步强化了学生的分析思路,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的意义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1.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意义的变化规律。

2.学会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量。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掌握正比例变化的规律。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请同学口述三量关系:

(1)路程、速度、时间;(2)单价、总价、数量;(3)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

(学生口述关系式、老师板书。)。

(二)学习新课。

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问题。

幻灯出示:

生:60千米、120干米、180千米……。

师:根据刚才口答的问题,整理一个表格。

出示例1。(小黑板)。

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

师:(看着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表中有几种量?是什么?

生:表中有两种量,时间和路程。

师: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变化的?

师: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就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表中谁和谁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生: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我们看一看他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

生:时间由1小时变2小时,路程由60千米变为120千米……时间扩大了,路程也随着扩大,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生:路程由480千米变为420千米、360千米……。

师:从上面变化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同桌进行讨论。)。

生:时间从小到大,路程也随着从小到大变化;时间从大到小,路程也随着从大到小变化。

师:我们对比一下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互相讨论一下,这两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组讨论)。

师:请同学发表意见。

生:第一题时间扩大了,行的路程也随着扩大;第二题时间缩小了,所行的路程也随着缩短了。

师:根据时间和路程可以求出什么?

生:可以求出速度。

师:这个速度是谁与谁的比?它们的结果又叫什么?

生:这个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它们的结果是比值。

师:这个60实际是什么?变化了吗?

生:这个60是火车的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路程和时间的商,速度不变。

驶多少千米,速度都是60千米,这个速度是一定的,是固定不变的量,我们简称为定量。

师:谁是定量时,两种相关联的量同扩同缩?

生:速度一定时,时间和路程同扩同缩。

师:对。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也就是比值一定时,它们同扩同缩。我们看着表再算一算表中路程与时间相对应的商是不是一定。

(学生口算验证。)。

生:都是60千米,速度不变,符合变化的规律,同扩同缩。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扩大,路程也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扩大和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样的。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叙述一遍?

(看黑板引导学生口述。)。

师:我们再看一题,研究一下它的变化规律。

出示例2。(小黑板)。

例2某种花布的米数和总价如下表:

(板书)。

按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幻灯)。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谁和谁是相关联的量?关系式是什么?

(3)总价是怎样随着米数变化的?

(4)相对应的总价和米数的比各是多少?

(5)谁是定量?

(6)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生:(答略)。

师:比较一下两个例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师:对。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正比例的意义)。

师:你能按照老师说的叙述一下例1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吗?

生: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值(也就是速度)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是正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例2,你能叙述它们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量?为什么?(两人互相试说。)。

师:很好。请打开书,看书上是怎样总结的?

(生看书,并画出重点,读一遍意义。)。

师: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例子吗?

生:(答略)。

师: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关系,有的是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关系。所以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要抓住相对应的两个量是否商(比值)一定,只有商(比值)一定时,才能成正比例关系。

(三)巩固反馈。

1.课本上的“做一做”。

2.幻灯出示题,并说明理由。

(1)苹果的单价一定,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2)每小时织布米数一定,织布总米数和时间()。

(3)小明的年龄和体重()。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自己总结,举手发言。)。

师:打开书,并说出正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第一部分:复习三量关系,为本节内容引路。

第二部分:新课从创设正比例表象入手,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分析、概括,紧紧围绕判断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两个量、商一定展开思路,结合例题中的数据整理知识,发现规律,由讨论表象到抽象概念,使知识得到深化。

第三部分: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由此验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最后指导学生看书,抓住本节重点,突破难点。安排适当的练习题,在反复的练习中,加强概念的理解,牢牢掌握住判断的方法。合理安排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之,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力争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精神,使学生认识结构不断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做到在加强双基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板书设计。

数的意义2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1.理解比的意义,会读、写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2.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比的意义,建立比的概念,能准确地求出比值。

教学过程。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通常怎么比较?(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

导入:今天我们借助于除法来学习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一)准备题。

(事先板书)口头列式解答。

1.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板书:100÷2=50(千米)。

师:观察上面的两道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用除法)。

(二)讲授新课:比的意义。

1.观察练习1。

问:3÷2表示什么?(3是2的几倍。)。

谁和谁比?(长和宽比。)。

2÷3表示什么?(2是3的几分之几。)。

谁和谁比?(宽和长比。)。

师:无论是长除以宽,还是宽除以长,比较结果都表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也可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是两个数量的比。

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和长的比是2比3。

也就是说,3÷2可以说成3比2,2÷3也可以说成2比3。

提问:3分米、2分米都表示什么?(长度)。

师小结:3分米、2分米都表示长度,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

2.观察练习2。

提问:求的是什么?(速度)谁和谁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

师: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讨论)路程除以时间可以说成什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即100∶2可以说成100比2。)。

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一个新的量:速度。)。

3.归纳总结。

师: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用红笔画线,标上除法。)当用除法表示两个数量关系时,我们又可以说成什么?(用红笔画线,标上“比”。)什么叫做比?(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并板书。)。

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4.练一练。(投影)。

(1)书法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比(),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比()。

(2)小红3小时走11千米,小红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这个比表示()。

提问:写比时要注意什么?(要看清谁比谁,按顺序写。)不按顺序写会出现什么结果?(改变比的意义。)。

(三)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说法变了,各部分名称和表现形式都应发生变化。(可让学生看书自学,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比2记作3∶2。

2比3记作2∶3。

100比5记作100∶5。

“∶”叫做比号,读做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提问:比的前后两项能随便交换位置吗?为什么?(交换了位置,比的意义就变了。)。

比值可以是哪些数?(分数、小数、整数)。

练习:你会求比值吗?(板书)。

100∶2=100÷2=50。

(老师说明:求比值和解答应用题不同,不写单位名称。)。

(四)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师: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老师出示投影。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师:为什么要用“相当于”这个词?因为它们之间有联系还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比则表示两个数之间相除的关系,所以比同除法的关系只能是相当于的关系。

提问:在除法中,为了使除法有意义,提出了什么要求?(除数不能是0。)那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不可以)。

师:比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板书)3∶2可写成。

成比值又可以看成比,做比时读作2比3,做比值读作三分之二。其它几个比做比值时必须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提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老师按学生回答,填写投影片)。

师:分数是一个数,所以比同分数也是“相当于”的关系。

(五)反馈练习。

1.第56页的“做一做”,学生动笔在本上做。

2.(投影)把下面的比写成分数形式。

3.选择答案。

航空模型小组8个人共做了27个航空模型,这个小组所做的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是。

4.判断正误:(举反馈牌)。

(1)大卡车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载重量是2吨,大小卡车载重量的。

()。

(2)机床上有一个齿轮,20秒转49周,这个齿轮转动的周数和时间的比是20∶49。

()。

()。

师:写比要注意比的顺序,前、后项不能颠倒。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本课从除法应用题入手,通过复习同类量相除,不同类量相除的内容,引出“比”的概念,培养了知识迁移能力。在理解比的意义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比的意义,体现了概念教学的特点,使学生不仅获取了新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课后练习,重在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时反馈了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是以美化windows界面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强调使用者个性化设置,充分尊重用户个性发展。这对于学生培养对电脑的感情是非常有益的。

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对话框”界面的组成。

2、熟练掌握应用显示属性对话框改变桌面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

价值观通过对桌面背景的改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改变桌面背景。

(2)通过“浏览”查找图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课题:电脑桌面巧装饰。

让学生一起读课题。

师提出问题:从课题中你能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呢?知道我们今天要到电脑城堡干什么吗?

2、出示教师机的桌面(autumn图):秋天到了,我们的桌面也披上了秋天漂亮的外衣。原来,我们的桌面是可以改变的,今天就让我们自己动手为电脑城堡的门面重新装饰一番。

二、新授:

(一)如何设置桌面的背景。

1、初步学会设置背景。

(1)教师提出问题,怎么样才能进行桌面的设置?打开课本p16,看看能不能从书中找出答案。(教师提出了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第一个目标,使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是有的放矢的,并不是放羊)。

(2)学生相互讨论,并且进行尝试。(在同桌讨论的基础上,尝试性的进行操作,在讨论操作过程中,可以借助课本,这样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精神)。

(3)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总结设置方法。(这里请一到两个学生讲讲他们的操作方法,并把操作过演示给其它同学看。对于掌握得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果被得到肯定,同时加深了他们自己的学习印象;在他们总结、操作的同时,又帮助了一部份掌握得不是很到位的学生,使他们在同学的演示下,也能很快的掌握这个方法。)。

(4)教师小结:

师提问:刚才在设置桌面的时候都是在哪儿完成的?

生:属性。

看来我们装饰桌面都是在这个特殊窗口中完成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先认识一下这个特殊的窗口——显示属性对话框。

出示课件:显示属性对话框。

让学生通过课件认识对话框的基本组成。

师:让我们一起再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装饰桌面的。出示小博士flash课件。

(5)学生练习:自己选择一幅喜欢的图片作为桌面墙纸。

(6)总结设置过程并板书:

设置:右击——单击“属性”——桌面——选择图片——确定。

2、如何通过“浏览”方式选择背景。

(1)出示教师机上的桌面(机器猫图片),问:刚才在背景列表框中有没有这幅图?生:没有。

师:windows提供的图片非常少,我们可以将一些存储在电脑里的精美的图片设置成桌面背景。在我们的电脑的.d盘上,有一个叫“图片”的文件夹,里面有不少图片,请你选择一张图片设置成背景,你会吗?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p17,听听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让学生一起读一读。

问:小博士说的“浏览”按钮在哪儿呢?谁上台来试一试呢?

(这里应该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提升,同时这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环节)。

(2)学生自己尝试学习、操作。(重在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

(3)学生小结操作过程,并演示学习方法。

(5)指出位置列表框中的三种位置“平铺”“居中”“拉伸”,到底有什么不同的效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尝试。

三、巩固练习。

3、分层练习。

a教师指定图片文件夹,学生选一幅喜欢的图进行操作。(所有学生)。

b试着三种位置有哪些不同的效果。(完成得较快的学生)。

c怎样把放上去的背景去掉。(掌握较好的学生)。

(这里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操作要求,对于大部份学生,要求完成的任务是教师指定的图片。对于操作较快的学生,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把你喜欢的图片设置成桌面背景。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提出了怎么样把背景掉。体现出分层设计的教学思想。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好的学生,一下子全操作好了,没事做了;而这时那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在那儿“研究”着。为了不让这部分好学生浪费时间,我们给他们设计难度更高一点的学习目标,不但使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兴趣会更高)。

四、课堂小结:

4、让学生试着总结三种不同效果和如何去掉背景图片。

(一)把学校的照片作为桌面。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怎样设置桌面的背景,我们的学校,有许多美丽漂亮的景点,老师把它们拍了下来,放在你们电脑的e盘上名为“学校”的文件夹中。请大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作为桌面的背景。

2、转播一两个同学的设置,请他们介绍一下自己选择的景点。

(二)激趣。

1、同学们,刚才我们设置的背景都是静止不动的,在桌面上有一个名为“gif”的文件夹下,里面放了一些动画图片(本班的合唱比赛和坐场时的动画图)。请大家试试,将动画做成背景。

1、我们学会了设置桌面的背景,知道各种各样的图片都可以做种桌面的背景。那在高深莫测、千变万化的确良电脑世界中,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设置桌面的背景,这些,我们以后慢慢学习。

2、我们学习电脑,要讲文明,在学校的公共用的电脑上,为了不影响其他班级同学的学习,一般不设置桌面背景,下面请小朋友们把设置的背景取消掉,当一个文明的学习者。

3、学生操作。

4、下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位图转矢量图,掌握图片格式转换操作要领;

2.学会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3.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能力目标: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课时安排:

1课时(可根据需要二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四、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法:教师讲解、引导。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

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

谁能给大家说一下孙悟空有什么本领?

那么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

好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自制的《西游记》片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播放flash动画,出示课件:即本课孙悟空变成大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的变形动画,并伴有动画片《西游记》里的主题歌)。

师:好了,大家欣赏完了,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个小动画?(生:想)那好,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

(二)制作动画。

a布置学习任务,勇闯第一关。

要认真仔细的读要求,反复的推敲,然后按步骤完成?遇到困难时再仔细读读,答案就在里面。好了,开始闯关吧!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

3、简单交流,恰当鼓励。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读要求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b布置任务,勇闯第二关:

1、同学们真棒。第一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变成了一只鹰,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房子,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二关开始!

2、学生自主完成。

(本关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演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3、学生演示,全班交流,恰当鼓励。

这一部分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在设计上仍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尽量避免教师的讲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充满自信完成任务。

此外概念部分并没有象往常一样在上课伊始就提出,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尝试中领悟,从而自然的明白其中的含义。

c布置任务,勇闯第三关:

1、第二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变成火要烧房子,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猪八戒,当时猪八戒是天篷元帅,这下可好了,天兵们怎么也认不出。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三关开始!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三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4、学生完成“勇闯第三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在制作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安排了交流展示,既是对完成好的同学的鼓励,又能够充分调动没有及时完成动画制作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互帮互助,最终完成任务。

(三)勇闯第四关:

1、第三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一个劲喊:屁股红的是猴子,孙悟空一见不好,正好前面有一棵桃树,他迅速变成了桃子,当树上全是桃子,二朗神君看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他。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四关开始,帮肋孙悟空渡过难关。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四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3、教师讲解示范“勇闯第四关”。(因为本部分学习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自选的图片又为其制作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4、学生完成“勇闯第四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六、展示交流,综合评价(针对学生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及教师巡视中看到的好的作品结合课程时间情况展示3-5人作品,并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充分鼓励和奖励。)。

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竞争意识,为今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七、全课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孙悟空变化的本领,你的孙悟空能变化多少次?(生:无数次)说的真好,我们手中的孙悟空能变化无数次,下节课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你的孙悟空形象变化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反思:本课结束后,发现孩子们的想象是无可限量的,他们的答案也有独特之处,孩子们有自己看世界的眼光,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因更多的放手,给他们创造更广阔的自由空间。

分数乘以整数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6~8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能熟练地运用此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

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能进行灵活的计算,并能根据乘数特点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二的第9题。

2.计算。练习二的第7题。

二、新授。

1、统一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明确: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乘以分数,因此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只要记住一条,即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具体计算时碰到整数和分数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又表明算法合理。

3、练习。

4、指导学生判断积与被乘数、乘数间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大的数,积比被乘数大;乘以比1小的数,积比被乘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做一做和练习二的第5题。

2、深化练习。练习二的其他题。

四、作业布置。

教学反馈:

人教版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

掌握图片素材的基本编辑方法。

让学生了解媒体素材获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掌握图片素材的基本编辑方法,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掌握图片素材的基本编辑方法。

网上下载图片素材;

使用“录音机”录制声音素材。

情景导入法、任务驱动法。

2课时。

师: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亲身体验了绘声绘色的多媒体作品。一个优秀的多媒体作品常常包含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因此,我们要制作一个精彩的多媒体作品,常常需要收集大量的图片、声音等素材,这些素材也有赖于平时的积累,否则,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况。

(一)获取图片素材。

师:那么,我们从哪里获得这些媒体素材呢?

生:(1)上网下载。(2)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自己制作。(3)数码设备。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对于这个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答案。如:自己使用画图工具绘制、上网下载等。从因特网上搜索并下载图片素材资料十分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如果要引用别人的图片资料,必须注明图片的来源。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些搜索引擎开始建立我们的多媒体宝库。(板书课题:建立多媒体宝库。)。

(二)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学生搜索“动物”图片。

教师总结并广播演示操作过程:

步骤1: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

步骤2:选择搜索图片功能,输入关键词,选择大图,单击“百度搜索”按钮,搜索结果以缩略图的形式显示在窗口中。

步骤3:单击选中的“狮子”图片,就可以看到实际大小的图片。

步骤4:将图片以“狮子”为文件名保存到计算机中。

步骤5:修改该图片文件属性,将引用地址保存在“摘要”的“备注”栏中。

师:从网上下载图片虽然很方便,但并不是我们需要的图片网上都有。如:记录我们实际生活的图片就不一定能够在网上找到。特别是对于新闻工作者,许多新闻图片都需要现场拍摄。自从19世纪末照相机问世以来,相机成为我们记录生活的主要工具之一,几乎每个人都照过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拍摄数码相片,这些数码相片不但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成为图片素材,还可以与传统相片一样冲洗出来。与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从外观上看,有一个液晶显示屏,感光元件ccd和数字存储卡取代了传统胶卷,拍照的结果可以立刻显示在显示屏上,存储卡容量的大小决定了拍摄相片的数量,如果对拍摄结果不满意可以立刻删除,因此使用数码相机就不用买胶卷了。当然,照相机只是我们获取图片素材的基本工具,要拍出好的相片,往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许多战地记者为了获得一手的新闻图片,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投影广播数码相机图片。

师:如果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相机或者需要采集一些实物图片,就需要使用扫描仪将图片扫描成数字图片,输入计算机。

小结课堂,学生尝试从网上下载其他类别的图片,并用acdsee观看。

(三)获取声音素材。

师:我们知道,使用录音机可以录制各种声音。如果计算机安装了声卡,通过麦克风,再配合录音软件,就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制到计算机中去。

教师广播操作使用windows里的“录音机”软件录制声音过程:

步骤1:检查麦克风是否连接好,然后启动“录音机”程序,单击按钮,开始录音。

步骤2:对着话筒说一段话或朗诵一首古诗,这时会看到窗口中显示绿色的波形图,同时刻度尺上的滑块正在缓慢地向右移动,表示录音的进度。

步骤3:单击按钮,结束录音。

步骤4:打开“文件”菜单,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输入文件名。

步骤5:单击“保存”按钮,录制的声音文件被保存下来。“录音机”默认的声音文件的扩展名是wav,保存文件时计算机会自动添加扩展名。

师:录音结束后,可以检验一下刚才录音的效果。单击按钮开始播放,音箱中就会传出刚刚录下的声音。

提供机会,学生实践探究。

投影广播任务:请同学们利用“录音机”录制自己朗诵古诗的声音(静夜思),并保存下来。

教师随堂检查,并指导学生。

(四)获取视频素材。

师:与图片、声音素材相比,视频素材制作难度大,占用的存储空间也大,因此,我们获取视频素材要困难一些。同样,我们在因特网上也能找到许多免费的视频文件,下载后成为我们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素材。在因特网上,有许多视频素材是以流媒体形式存在,需要使用专门的软件才能下载。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vcd、dvd节目光盘中截取或者从电视节目中录制所需要的视频素材。

投影广播视频素材制作过程(vcd、dvd等)。

师:另外使用数码摄像机现场录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与数码相机一样,数码摄像机也是我们获取视频素材的重要工具。拍好的视频素材要经过采集、编辑、压缩等过程后,才能成为可用的视频素材,并以视频文件、vcd或dvd形式保存下来备用。

投影广播数码摄像机采集过程。

本节课主要讲了两个知识点:

1.了解媒体素材获取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掌握图片素材的基本编辑方法。

请同学们使用“录音机”软件,课后录制一首古诗。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在word中插入简单的表格。

2、掌握对表格的一些设置,能在文章中将数据改为表格。

教学重点:

表格的插入和修改。

教学难点:

在表格中直接画直线和擦除直线。

教学准备:

联想传奇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介绍表格的基本知识。

在一篇文章中,如果使用了大量的数据,一定会使人厌烦,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把文章的数据改为用表格来表示,这样,既清晰明了,又简单易懂。

1、插入表格。

在word中,插入表格有两种常用的方法:

(1)、点住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拖出一张表格。(行数和列数会在拖动框下显示出来)。

(2)、在[表格]菜单下选择[插入表格],输入行数、列数后单击[确定]按钮。

2、修改表格。

(1)、改变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将鼠标指针移到表格线上,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拖放鼠标,可以修改单元格的高度和宽度。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修改整行和整列的大小,可以直接去拖拽表格边线就可以了;如果改变的是某个单元格的大小,就必须先选定这个单元格,再去拖拽这个单元格的边线。

(2)、插入行、列:插入行时,只要将光标移到要插入的位置就行了,插入列时,要选定一列。

观察一下,当你由插入行操作变成插入列操作时,[表格]菜单里会发生什么变化?

3、简单介绍[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我们可以利用表格工具栏来画、修改表格,还能对表格内的文本进行调整。工具栏上还有设置表格边框颜色和底纹颜色的按钮。

4、画不规则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按[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上的[绘制表格]按钮,这时,鼠标指针变成一支笔,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画表格了,画错了或是有些表格线你不想要了,也可以用擦除工具来擦除。

5、拆分、合并单元格。

您可将同一行或同一列中的两个或多个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例如,您可将若干横向的单元格合并成横跨若干列的表格标题。

(1)、单击“表格和边框”按钮以显示“表格和边框”工具栏。

(2)、单击“擦除”按钮,单击并在要删除的单元格上拖动。

合并多个单元格的快捷方法是,选定单元格后单击“合并单元格”按钮。

二、制作表格,修改文章。

1、将光标移到文本后面,单击[插入表格]按钮,拖出一张3×4规格的表格。(3×4即行高×列宽)。

2、在单元格里输入数据。

3、删去原来文章里的文字数据。

4、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使它看起来更美观。

5、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单击居中和垂直居中按钮,使单元格中的文字居中。

四、练一练。

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完成一张自己班的课程表。

五、总结。

word中的表格具有一定的智能性,除了今天我们介绍的功能外,表格还可以发挥许多特殊的作用,如国际象棋棋盘、中国象棋棋盘等等。

圆柱的表面积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一)口答下列各题(只列式不计算)、

1、圆的半径是5厘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圆的直径是3分米,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三)回忆圆柱体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圆柱的侧面积、

1、学生讨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的长、宽和圆柱底面周长、高的关系、

(二)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3.14×0.5×1.8。

=1.75×l.8。

≈2.83(平方米)。

答:它的侧面积约是2。83平方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1、教师说明: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四)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2、学生独立解答。

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25=78。5(平方厘米)。

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3、反馈练习: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

(五)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2、教师提问:解答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3、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水桶的侧面积: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水桶的底面积:3。14×。

=3。14×。

=3。14×100。

=314(平方厘米)。

需要铁皮: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1900平方厘米、

5、“四舍五入”法与“进一法”有什么不同、

(2)“进一法”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是4或比4小的舍去尾数后都向前一位进一、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一)求出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1、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半径是3。2分米,高是5分米。

(二)计算下面各圆柱的表面积、(单位:厘米)。

(三)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有盖和无盖两种)。

五、课后作业。

(二)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面包的截面。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题目。

有一个圆柱形的面包,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截面会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讨论、

2、利用橡皮泥捏一个圆柱体,进行实验,验证结论、

3、画出截面图,表示结论,发展空间观念、

参考答案。

1、沿水平方向横切一刀,截面是圆形、(如图1)。

2、沿垂直方向纵切一刀,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如图2)。

3、沿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如图3)。

4、从顶面向侧面斜切一刀,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4)。

5、从上底面斜切一刀到下底面,会形成椭圆的一部分、(如图5)。

(图1)(图2)(图3)(图4)(图5)。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师:我们先来学习“活动一”,首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活动一”。

生:交流收获。

师:是的,可以采用ie的收藏功能来收藏网页,请同学们想动手试一试!

生:实践操作。

活动二:整理收藏夹。

师:因特网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在这个海洋里遨游的时候,大家要学会判断、甄别,要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收藏,不能看到什么就收藏什么?否则,时间久了就会像老师这台电脑的收藏夹一样混乱。(展示教师机的收藏夹,该收藏夹里收藏了几十个各种各样的网站)。

生:惊叹……。

师:是啊,这样不仅很乱,浏览时也很麻烦,所以我们平时不仅要学会选择有价值的网站,同时还要经常整理收藏夹,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学一学如何整理收藏夹?并动手做一做。

生:自学并动手。

活动三:保存网页。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因特网上的资料更新频率非常高,为了能在日后更好地使用查找到的网页信息,仅用收藏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此时,我们可以将网页保存下来,这种方法可以把组成网页的文字、突破等都保存下来,这样就不要担心因网站更新而导致自己需要的信息丢失。那要如何保存网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首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本活动三,并动手操作,会的同学帮一下不会的同学!

生:实践操作。

师:同学们的接受能力真好,这么快就掌握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试一试”

生:实践操作。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1、学会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2、了解应用设计模板的方法。

3、应用设计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 应用设计模板制作演示文稿

: 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

: 2课时。

用背景、阴影等方式为幻灯片增加一些特殊效果,可美化演示文稿。

1、[动手做]:设置背景颜色。

步骤:格式――背景――全部应用。提示:了解应用与其他颜色的操作。

2、[动手做]:设置幻灯片背景的填充效果。

步骤:格式――背景――背景填充――填充效果――全部应用。

1、模 板:是预先设好的背景、颜色、花边、图案、字体等内容的演示文稿。将模板修改成自己的'内容,可简便地修饰幻灯片的外观。

2、[动手做]:利用设计模板改变幻灯版的风格。

步骤:打开文稿――格式――应用设计模板――选择模板风格。

3、[动手做]:改变模板设置的背景。

步骤:当前幻灯片――格式――背景――背景填充――忽略母板的背景图形――应用。

1、设计样板:修改模板的设计样板内容,可以快速制作内容相近的作品。

2、[动手做]:利用设计模板制作电子贺卡。

步骤:文件――新建――演示文稿――选定样板――确定――修改样板――保存。

1、教师小结:本课主要学习了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应用设计模板的方法、应用设计模板制作演示文稿。请同学们还要在课后进行练习。

2、学生小结:[我的收获]。

1-4题。

[课后记]:略

倒数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请同学们拿出听算本,我们听算几道题。

生:笑……。

师:有些同学在下面偷偷地笑了!你们笑什么呀?

生:(齐)太简单了!乘积都是1!……。

师:对,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你们还能写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

生:(齐)能!

师:那好,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请大家准备好课堂练习本,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请你写出乘积是1的任意两个数,看谁写得多,而且能写出不同的类型。

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一分钟到,停!谁愿意把你写的念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师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写出这么多乘积是1的两个数,还是几种不同的类型,不错。

生:(抢着说)我还有更多的……。

1/5×5=1,1/6×6=1,1/7×7=1,1/8×8=1,1/9×9=1。

师:太厉害了!如果给你们充足的时间,你们还能写多少个这样的乘法算式?(无数个)。

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有说我也会的,也有说不信的……。

师:你要能猜出来,也可以来试一试呀。

生1:老师,我请你猜。

师:好。

生1:我写的第一个数是4。

师:那你写的第二个数是1/4。

生1:不对,我写的是0.25。

师:是吗,1/4和0.25相等呀。

生2:老师,我也请你猜。

师:都来为难我了!

生2:我写的第一个数是10/8。

师:那你写的第二个数是8/10或是0.8。

生2:老师,你没化成最简分数呀!

师:你的也不是最简分数呀。

师:你们也能猜吗?

生(齐说):能。

师:为什么能猜到?

生:因为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

师:对,你们所写的这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像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我们把它称之为互为倒数。

教师板书: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生齐读。

师:黑板上所写的两个数的积都是1,所以他们互为倒数。比如2/9和9/2和乘积是1,我们就说2/9和9/2互为倒数。(师板书2/9和9/2互为倒数)。

生1:“互为”是指两个数的关系。

生2:“互为”说明这两个数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生3:我举个例子来说,比如“2/9和9/2互为倒数”就是说2/9是9/2的倒数,9/2是2/9的倒数。

生:学过,约数和倍数。比如: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倒数与约数、倍数一样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必须是相互依存,而不能独立地存在。

师:5和1/5的积是1,我们就说……(生齐说)。

师:0.25×4=1,这两个数的关系可以怎么说?

生1:0.25的倒数是4,4的倒数是0.25。

生2:这两个数不是分数,好像不可以说它们互为倒数?

师:可以吗?

生:可以,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两个数的乘积也是1。

师强调只要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都是互为倒数。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倒数的意义。

1、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因为10×1/10=1,所以10是倒数,1/10是倒数。

(3)因为1/4+3/4=1,所以1/4是3/4的倒数。

2、展台出示练习十t1、t2,口答。

(t1:3/4×()=17×()=1。

t2: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4/37/686/73/41/8)。

倒数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倒数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倒数的认识”是分数的基本知识,学好倒数不仅可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而且还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能熟练地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熟练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交流。

师:我们的黑板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教室的墙面又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黑与白在语文上是什么关系?

生:黑是白的反义词。

生:白是黑的反义词。

师:能说黑是反义词或白是反义词吗?

生:不能,因为黑与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必须说清楚谁是谁的反义词。

师:那么,数学上有没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呢?

生:约数和倍数。

师:你能举例说明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吗?

生:例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不能说成8是倍数或4是约数。因为8和4是相互依存的。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数学中具有相互依存关系的现象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知。

对数游戏。

1.学习倒数的意义。

师:4是3的4/3,

生:3是4的3/4。

师:7是15的7/15;生:15是7的15/7。

提问;看我们做游戏的结果,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1:第一个分数的分子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第一个分数的分母就是第二个分数的分子。

生2: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互调换了位置。

生2:两个分数的乘积是1。

提问:那么怎样的两个数才是互为倒数呢?指导看书。

思考:

(1)什么是倒数?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你能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吗。请举例。

评析:回答问题。

理解“互为”的意义。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找朋友游戏(课前每位同学发一张数字卡片)。

练习。

(1)出示卡片(六位同学举着卡片依次站在黑板前)。

7/911/41/5086/599。

(2)规则:如果下面的同学拿到的数是以上这些数字的倒数就到相应的同学前面排队。

提问:下面的同学你们找到自己的朋友了吗?那么你们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教学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题:找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2/37/41/591/7/80.4。

小组讨论指名板演。

提问:1.你是怎么找出2/3的倒数的?

生1:因为2/3与3/2乘积是1,所以2/3的倒数是2/3。

生2:因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调换位置,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倒数的认识》。2/3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是3/2,所以2/3的倒数是3/2。

2.你是怎么找出7/4的倒数的?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一个数的倒数?为什么?

4.练习请剩下的没有找到朋友的同学继续找倒数。

5.讨论:1的倒数是谁?0的倒数呢?

生:1的倒数是1。

师: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生1:因为1与1的乘积还是1。

生2:因为1可以化成1/1,1/2的分子与分母调换位置后还是1/1,即1,所以1的'倒数是1。

师:0的倒数呢?

生1:0的倒数是0。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生2: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0的倒数是任何数。

生3:0的倒数是没有的。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而0乘任何数都得0,说明0乘任何数都不得1,所以0没有倒数。

生4:0可以写成0/1,0/1的倒数是1/0。

生5:不对,1/0分母是0,没有意义,所以0是没有倒数的。

6.完善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因为5/3*3/5=1,所以和()互为();

2.因为15*1/15=1,所以()和()互为();

3.4/7与()互为倒数;

4.()的倒数是6/11。

5.()的倒数是2。

6.1/8的倒数是()。

7.1/2/7的倒数是()。

8.0.3的倒数是()。

(二)判断。

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一定是1。()。

3.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4.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四)思考。

4/5*()=()*8。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简评:

一、自主学习中让学生勇于创新。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力图创新,学习创新。本案里例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1的倒数是几,0的倒数呢?”等处的交流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悟与理解。特别是对“0的倒数呢?”一问的回答,学生各抒几见,有的用推理的方法解释0的倒数是谁;有的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也有的用反证法来阐述理由。虽然有对也有错,但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无疑体现了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创新,进而实现知识上的统一。

二、在游戏活动中实现新知的推进。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游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持久,积极性更高。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这节课设计的两个游戏贯穿了新授内容的始终。第一个对数游戏让学生通过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来感受倒数的特征,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与分母调换了位置。为后面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打下基础。第二个找朋友游戏,首先,让学生通过找朋友巩固了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一知识点;其次,在剩下的数中选取典型让学生通过讨论想办法找到朋友。并概括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一般方法。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再次,在剩下的数中继续找朋友,起到了“做一做”的效果;最后,想办法找1和0的朋友,完善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本节课上设计的游戏不仅在教学上实现了合理、自然的过度,而且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使学生品尝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下表。

九寨胜景。

九寨文化。

九寨物产。

九寨气候。

九寨动物。

九寨线路。

(2)操作指导: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可以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再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将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通过“粘贴”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再保存word文档。教师操作演示。

(3)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尝试新的创作,同时上课环境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这样就使得学生除了获得老师提供的信息资源外还可获取大量新的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

(4)信息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老师布置的表格中,形式一份调查报告,以小组合作汇报或展开答辩会等形式。展示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结合,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5)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强调学生发现信息的过程。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师:(出示通讯录小册子)同学们,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对了,这是学校为了方便老师们相互联系而制作的通讯录,我们要查某位老师的电话号码很快就能查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制作一张通讯录。等大家学会了,就可以制作一张几个好朋友之间的通讯录,这样,以后不论大家分开多远,都可以互相找到对方。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讲授目标:

1、学会合理、和谐的配备布置网页之间的过渡效果。

2、相识什么是绿色食品,对于其有1个不错的认识。

讲授重点:学会合理、和谐的设计制作网页。

讲授时间:三课时。

讲授过程:

一、谈话导入。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

与普通食品比拟,绿色食品的出产与销售,强抽调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强调依法统一标志与管理。

今天,咱们一路制作有关“绿色食品”的网页。

二、设计结构。

参考p72进行设计。

三、搜索信息。

1、绿色食品的定义。人们对于它的几个误区;

2、绿色食品的分类。

3、绿色食品标志的含义(图文混排)。

4、鉴别绿色食品的要领;

5、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无公害食品的区别与联系。

6、生活中的绿色食谱。

四、制作网页。

1.设计页面。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讲述他们是怎样理解绿色食品的,掌握学生对于绿色食品的相识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从不同角度制作有关绿色食品的网站。

教材中供给的网站设计中首页内容比较少,学生可以使用图片作为网页配景,使用水平线等形式修饰网页。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认识还有一些误区,网页内容首先要对于绿色食品有1个不错的界定,扭转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有关绿色食品的更深层次的信息。

2.配备布置网页过渡。

网页过渡效果是根据网页间不同内容配备布置的,要利于网页的浏览。提议首页配备布置必然的配景,二级页面使用默许方式打开,网页过渡效果会更较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既有区别又有精密的联系,人们对于这三种食品还不能严格的区分,本课要介绍三者的不同,帮助人们不错认识这三种食品,制定合理的食谱,加强人们的身体康健。

五、交流:说说网页间的过渡效果怎样才气更和谐?

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尝试将首页中不同的内容做成不同的网页过渡效果。体会配备布置什么样的过渡效果才气使网页间的过渡更加和谐,为配备布置网页过渡效果积累经验和感性认识。交流的内容还可以是通过制作网页,对于绿色食品的全新认识等。

十八直面自然灾患。

讲授目标:

1、相识有关自然灾患的常识;

2、学会利用“主题”模板对于网页进行修饰,加强网页的视觉效果。

讲授重点:

利用“主题”模板对于网页进行修饰,加强网页的视觉效果。

讲授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患征象很多,洪水,台风等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产和生活。咱们要不错地认识并踊跃采纳有效的防御措施,减少自然灾患给咱们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患有很多种,表现也各有不同,发生的时间、地区等等都不一样,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咱们要针对于不同的灾患的发生特点,采纳踊跃的预防措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在自然灾患来临的时候,咱们要知道怎样做,相识一些临灾自救常识。

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路制作有关自然灾患的网页。

二、搜索信息。

1、自然灾患的概述。

地震、海啸、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寒潮等。

三、设计网页结构。

四、制作网页。

1、根据网页结构图进行制作网页。

a.页面设计。

页面涉及内容比较多,介绍了多种自然灾患。合理安排网页中的元素,尽量使用通俗化的语言。自然灾患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因此页面颜色提议采用灰色调。首页栏目中的各个二级页面都是采用框架制作的,二级页面中栏目的具体内容都在1个窗口预示。由于首页中各个栏目,如:地震、干旱等给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页面的形式和颜色等方面都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页面的布局也可以各有不同,预示不同的气势派头。

2.“主题”的使用。

“主题”类似于样式,还可以对于其再编纂,形成新的主题,成立新模板。“主题”的编纂和使用很灵活,能达到很好的修饰网页的效果。本课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页面气势派头各有不同,学生可以编纂多个“主题”模板,形成有自己气势派头的主题,方便以后调用。

四、交流:主题与样式有什么不同?

“样式”可以方便地为网页中的各个元素配备布置配景颜色和图片并进行精确的定位控制,只能应用到页面,不能应用到整个站点;“主题”也可以方便地使页面的配景、字体等页面元素气势派头统一路来,它既可以应用到单一的页面上,也可以应用到整个站点。

十九可怕的白色污染。

讲授目标:

1、学会利用“格式--行为”配备布置在浏览器中打开首页时弹出另外一窗口的效果。

2、学会不错处理塑料制品,减少环境污染。

讲授重点:进行一步美化网页。

讲授筹办: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调查,相识大家是怎样对于待“白色污染”的。相识到“白色污染”对于环境的破坏严重性。

讲授时间:三课时。

讲授过程:

1.问题导入。

师:白色污染首要是指的塑料废物。塑料是高份子聚合物,不容易降解,需数百年才气分化,既污染环境,又危害人体康健。但是如果这些废弃的塑料能不错处理的话,还能为人类所利用,成为再生利用的原料等。

课前咱们一路调查有关“白色污染”的问题,底下把调查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二、网搜集资料,解决调查时遇到的困难。

三、设计制作网页结构图。

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设计网页结构图。

四、制作网页。

1.设计页面。

网站首页多为图片信息,给人一目明了的感觉。图片尽量选择一些具有视觉冲击力强,能让人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咱们身边,已经很严重的影响了咱们的生存环境。咱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减少白色污染。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孝敬自己的一份力量。

页面颜色的选择也要尽量突出白色污染对于环境的危害程度,形式要简洁,不杂乱。让人能从页面形式和内容上体会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进一步介绍解决这类环境的要领。

2.弹出新窗口。

网上可以时常见到在打开1个窗口时,弹出另外一窗口。另外一窗口凡是是一些特别提示、广告宣传等,用来提醒人们网站的变化或用来做广告宣传等。在本课中,像一些号召人们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宣传语就可以采用弹出新窗口的形式呈现。

五、欣赏作品,配合提高。

六、交流:保存网页并在ie浏览器中浏览。

二十哭泣的森林。

二十一多变的天气。

二十二地球故事。

讲授目标:

1、要修业生综合运用frontpage中的各种工具制作网站。

2、充分发挥想象力和采集信息的能力,根据自己的乐趣,合理安排网页内容,采用文本、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布局页面,创编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3、培养学生的立异意识和精神,要敢于突破、敢于想象。做出有个性的网页。

4、学生根据自己的乐趣,选择合适的内容,确定美观的格式。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相像力,创编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讲授重点:

学生综合运用frontpage中的各种工具制作网站。

讲授时间:四课时。

讲授过程:

一、导入:

本课网页主题属于地理、自然方面的内容,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哭泣的森林首要指的是我国的森林已经遭到了人们的严重破坏,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大力开展工业,而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均衡。但自然条件一旦失衡,各种环境问题就会应运而生。所以咱们要在人类前进的同时,尽量保持自然的均衡,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课主题属于自然、气象方面的内容。天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都关心的1个问题,人们的出产生活,尤其是农业出产方面对于天气的依靠的更多。人们的生活、身体康健等都跟天气有关系。不错认识天气的变化,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对于待问题的立场。

本课是综合课。要修业生综合运用frontpage中的各种工具制作有关地球的网站。教材供给了网站的内容和参考布局,学生根据自己的乐趣,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格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相像力,创编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本课主题是地理、天文方面的内容。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起源、形成、内部构造、地球上的生物,地球这颗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等等,相识这些信息是制作该网站的基础,根据信息的性质,确定合理的网站布局和色彩配搭,制作内容富厚、形式美观的网站。

作品创编完毕,学生可以交流各自的心患上,交流相识的地球的相关信息,互相扬长避短,配合进步。

二十三掩护大自然--掩护咱们的家园。

本册书的活动,安排制作网页和网站的主题都是围绕“大自然”进行的,大自然中的每一种生物咱们都应该爱护,学生通过制作有关大自然的网站,相识有关植物、动物、生物等多方面信息,是为了更好的掩护爱护咱们的大自然,为咱们的生活创造1个良好和谐的环境。

本课是制作“人与自然”专题网站的最后一课,通过制作“掩护大自然--掩护咱们的家园”首页,把每课制作的专题网站链接成1个“人与自然”的大专题网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网站的结构并学会网站发布的相关常识,能够成立自己的个人网站。

1.制作首页。

首页中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前专题的名称,本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以前做的专题网站都组织到1个大的网站,在首页点这儿响应的标题就可以浏览需要的专题网站。整个网站首页内容很全面,包含了多个层次的内容,中心都是围绕大自然睁开的。首页中还增加了一些环保的栏目,充分体现了通过制作众多关于大自然的网页或网站来号召更多的人掩护大自然的目的。

2.超链接。

倒数的认识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实例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倒数的意义。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求倒数的方法,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使学生经历倒数意义的概括过程,提高观察、比较、概括和归纳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合作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学会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倒数的一些特征。

教具准备课件。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特色设计。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它的分子与分母的位置颠倒,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倒数”这一概念中“倒”的含义,很自然的得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

一、猜字游戏引入新课。

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呆―――杏土―――干吞―――吴。

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

能根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

二、新知探究。

(一)探究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算式。

开展小组活动:算一算,找一找,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组汇报交流。

我发现了每组算式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所以我们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2.出示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你是怎样理解互为倒数的呢?能举例吗?

(二)深化理解。

1.乘积是1的两个数存在着怎样的倒数关系呢?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3.想一想: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为什么?怎么理解?

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又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三)运用概念。

1.讨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出示例2:写出其中3/5、7/2两个分数的倒数。

学生试做讨论后,教师将过程。

小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2.怎样求整数(除外)的倒数?请求示6的倒数是几?(出示课件)。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28页的“做一做”

(二)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六的第1-5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倒数的哪些新知识?板书设计。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的学习效果。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学生间也存在一些差距。有的学生语文拼音潜力较差,所以还有几个学生根本不能进行汉字录入,本学期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辅导;另外,在操作潜力方面,还要继续加强研究,激发孩子们的习作热情,让孩子们能快乐学习,并提高效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进行了重新编排,新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精选了最实用、最新颖的教学资料,同时思考到学生的年龄、兴趣、知识水平、心理及认知结构的特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等原则安排以下几个主要模块:

透过给出的“任务”或活动传递知识、培养技能,并采用卡通人对话方式提示操作技巧、步骤或进行问题过渡到达醒目、自然、提高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目的。

透过设置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练习、研究,以检测大家是否较好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透过对同学们所进行的项目的评价,激励大家不断进步。

引导同学们把在学习中未曾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以后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提出与“任务”或活动相关而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和学习的资料,培养同学们研究、探索的潜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给出与“任务”或活动相关而需要进一步扩展的知识、技能,供同学们进一步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及各部分功能;了解本单元相关概念(如硬件、软件、压缩、复制、粘贴、删除、剪贴板等);了解常用计算机软件;了解windows桌面、窗口的组成;了解文件夹的树状结构及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界面及作用。

2、技能目标: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掌握文件/文件夹的选定、建立、重命名、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掌握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操作。能理解任务的要求,根据既定任务对计算机进行操作;能根据事物的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如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区分、文件资料的分类整理);能比较、鉴别、阐明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如复制、移动等);能阐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如概念的理解);能熟练使用windows98操作系统,完成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明白并遵守机房的操作规则,构成正确的使用习惯;感受相关的计算机文化和道德规范;逐步增强自律意识,能进行自我保护。

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硬件、操作系统)方面: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第十课把作品存入自己的文件夹。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本期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面有:第十一课用拼音写汉字,第十二课输入词组,第十三课标点符号的输入。

3、处理信息的初步潜力。

第七课画方形和圆形,第八课让画图五彩缤纷,第九课创作新图画。

第十四课为“画图”作品题字。

4、努力提高学业成绩。

要科学地进行一些考试经验的培养,以适应将来的竞争。

5、给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过程。

要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汲取活动教学的精髓,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我要努力做到重引导,更多的放手,让孩子充分地读书、充分地操作、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在自悟中学会分析,在合作中学会分享,要着眼于孩子的小学学习,更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学习。

五、工作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写好教案的同时,设计好每节课要做的练习,使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动手操作,提高动手潜力。

2.充分利用好《练习与评价手册》,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同时,查找自己的不足与收获,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水平。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

4、理论部分可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如先欣赏相关资料的学习课件与学生阅读课本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学,后采取练习题的方式检测所学知识,可将课本练习、练习与评价手册中的资料制作成电子版的,这样理论知识仍然能够在机房完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带给给学生“各抒己见”的机会。

5、实践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课件创设情境(如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能够利用文件内字符的操作为切入点),以电脑为好处建构工具,透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交流反馈、总结规范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中,可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提高课堂效率。综合实践可采取“打擂台”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单元知识,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环形,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的面积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含有环形的物体若干个、圆纸片,剪刀、环形纸片。

学生每人准备剪刀、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片,里面画一个与其同圆心的半径为3厘米的圆。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一个圆,引导学生指出它的面积,回忆什么是圆的面积?

2、圆的面积公式是多少?

3、让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圆,先求出大圆的面积,再求出小圆的面积。

(1)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操作:你能在一个圆内剪一刀就剪掉一个图形,使它变成一个新的图形吗?试试看?(教师指导学生剪的方法)。

5、把你剪出来的新图形展示给同学们欣赏,并告诉大家,你剪出的是什么图形,给新图形取个名字。

(建议:要求全班同学将剪出的图形举高,让大家都能够看见。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剪得较好的同学及时表扬他们,树立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6、判断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是不是环形?说说理由?

()()()。

7、黑板出示一个环形。学生尝试概括环形的特点。

(1)两个圆的圆心在同一点上。(同心圆)。

(2)两个圆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8、举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环形或物体中有环形。谁能告诉大家?(师展示生活中环形的物体)。

9、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圆的面积的计算。这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运用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解决一些特别的圆,例如环形。(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交流。

(2)指名汇报结果。

2、师小结板书:环形的面积=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

3、我们已求出大圆和小圆的面积,下面请计算出这个环形的面积。

4、出示例2,求出这个环形的面积,想一想还有其它算法吗?

(1)学生独立思考。

(2)指名板演。(说明解题思路)。

(3)比较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师指出运用乘法分配率这种方法,使计算更加简便)。

5、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师小结)。

三、反馈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成为一个环形。

()2、一个环形,外圆半径是4厘米,内圆直径是2厘米。计算这个环形的面积列式为:

3.14×4×4-3.14×1×1。

2、书上第70页第4题的图1,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书上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5、拓展。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2.56米,在它的周围铺上1米宽的甬路(如下图),求甬路的面积。

四、反思体验,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参与环形的形成过程,通过画同心圆、剪环形等操作活动,理解了环形的特点,并清楚地认识到环形的面积就是大圆的面积减去小圆的面积,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求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对什么是外圆、内圆作一个说明,帮助学生理解。个别学生算出外圆、内圆的面积,忘了相减才求出环形的面积,教师应提醒学生计算完要细心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案

首页之外的其他网页在结构上很相似,为了给这些网站增加一些亮点,故在网页中插入了交互式按钮,交互式按钮不仅具有超链接功能,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化,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知识性目标。

(1)了解交互式按钮的功能;

(2)了解计算机主机包括的部件;

(3)了解网页动态效果。

2、技能性目标。

(1)会设置网页的目录;

(2)学会插入、修改交互式按钮;

(3)学会复制表格。

3、情感性目标。

(1)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的精神。

1、教学重点。

(1)交互式按钮的功能;

(2)插入、修改交互式按钮。

2、教学重点。

(1)交互式按钮;

(2)复制表格。

制作一个具有几个漂亮交互式按钮的网页。

1、导入。

教师:现在我们的首页已经做好了,可是其他的网页还没做,但是一节课内无法做太多的,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制作“主机”网页吧!其余的以后在做。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用表格布局;

教师:用表格对网页进行布局方法,前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现在就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用表格给“主机”网页进行设置。

学生看书练习。

(2)指导学生学习插入交互式按钮;

教师:在网页内经常会插入具有超链接功能的按钮,单击这些按钮,便可打开其他网页,请同学们看下面具有交互式按钮的网页。

屏幕展示。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交互式按钮。

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观察。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中本课的“试一试”中的练习,在遇到困难时可小组同学相互帮助,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4、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后,请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情况和收获,在本节课的“评一评”中打上自己的成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