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17篇)

四年级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17篇)

ID:8909975

时间:2024-01-11 05:50:19

上传者:ZS文王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通过参考教学计划范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指导。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

1、引导学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说的,是怎样办学的。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会认“侨、涉、耽、犯”等5个生字,会写“袖、涉、隆、镇、赚、犹、豫、范、欺、侮”等10个字,掌握“远涉重洋、兴隆、赚钱、犹豫、示范、欺侮”等词语。

教学重点:引导学抓住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前准备:课件、陈嘉庚办学的`背景影像资料。学生查阅有关陈嘉庚生平的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激情导入,板题质疑。

1、同学们,如果老师问你们将来想上哪一所大学?我想首先跳入你们脑海的就是清华、北大吧!其实我国的福建省也有一所有名的大学,那就是厦门大学。你们知道它是谁创办的吗?他就是陈嘉庚。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关于陈嘉庚的课文,题目叫(板书课题:14、陈嘉庚办学)从题目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呢?课文讲的主人公是谁?(陈嘉庚)说了他的什么事(办学的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4、出示陈嘉庚的图片及生平介绍。

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感知大意,理清脉络。

1、自主探究学习,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感知文章大意。

2、找出文中的中心句。(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指导朗读:联系全文,朗读时突出“爱国”二字。

3、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与同桌交流。想想谁概括得比较贴切、完整。

4、同桌代表向全班汇报。(本文写了陈嘉庚发现家乡因贫穷办不起私塾,几十年如一日支援家乡办学的事。)。

5、学习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

6、理清文章脉络。

第1、2自然段:介绍陈嘉庚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远在异乡的他,时时想念自己的故乡。

第3——9自然段:具体写了陈嘉庚是如何为家乡办学的。

三、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1、生自学生字词。

2、组员轮流读生字词。

3、多种形式认读字词,及时纠错和评价。

4、讨论记字方法。

5、总结记字方法:

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

6、练习书写,注意“涉”“隆”“赚”“侮”的书写。

7、完成练习:

柚()镇()赚()侮()。

袖()慎()谦()悔()。

8、练习读课文中长的或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和文段。

9、展示学习成果:指名读课文中难读的段落或句子。

四、自主探究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默读第1、2自然段。

2、思考,划句子。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1)陈嘉庚少年时代吃过很多苦。

出示句子:十七岁时,陈嘉庚远涉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

a、理解“远涉重洋”。

b、朗读,体会陈嘉庚的艰苦。

(2)陈嘉庚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

出示句子:但是,远在异乡的他,却时时想念着自己的故乡——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

a、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时时)。

b、抓住关键词,朗读句子,体会陈嘉庚的爱国情感。

五、小结。

说说从这节课中你收获了什么?

与学生一起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与中心句,初步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热情。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形近字组词。

柚()镇()赚()侮()。

袖()慎()谦()悔()。

油()填()歉()梅()。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杰出()欺侮()。

4、填入恰当的词语。

()地聆听()的音乐()的劳作。

()地劝说()地走着()的经营。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用具:四则运算运算顺序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大家来总结一下?(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p14—15/2、3、5—7。

板书设计:四则运算。

(1)42+6×(12-4)(2)42+6×12-4。

=42+6×8=42+72-4。

=42+48=114-4。

=90=110。

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

本课题是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课题的内容。本课题通过对于莱茵河畔的德国这个国家音乐家巴赫的了解,从而感受巴赫的经典作品《小步舞曲》的旋律,并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这首《小步舞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大多的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虽然简单,但由于曲调动听,不少乐队把它编成管弦乐或轻音乐曲演奏,还被填上歌词演唱,成为巴赫最通俗的名曲之一。

1.让学生了解德国音乐家巴赫和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扩宽音乐视野,为学习歌曲服务。2.能够初步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步舞曲》,体验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

3.通过欣赏和亲身体验感受相同乐曲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演绎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巴。

赫及其作品的体验和感受,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主体、创新”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将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愉快的接受新知识,学生通过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来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人文素养。

一、组织教学。

今天让我们跟着音乐,踩着优雅的舞步走进音乐教室。(播放《小步舞曲》音乐)唱《师生。

问好歌》,提醒坐姿,进行发声练习。

二、导入新课。

从小到大,童话故事伴随我们成长,它使我们的童年更加美好,这就是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格林兄弟(出示图片,大家齐声回答:格林兄弟)。

提问:你看过他们的哪些主要作品?

(学生回答:丑小鸭、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德国还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今天就让我们认识格林童话故乡的音乐家们吧!

三、走进巴赫。

1.说起德国的音乐家,我们在上学期已经了解了谁?(学生回答:德国的音乐家,乐圣——贝多芬。)。

2.德国有位伟大的作曲家——巴赫。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有关巴赫的介绍资料,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赫的资料。)。

3.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很全面,陆老师也收集一段巴赫的视频介绍,大家想看看吗?(学生观看视频介绍。)。

4.伟大的巴赫离我们现在已经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但他的乐曲成了世界名曲。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小步舞曲》。

5.指导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学生谈欣赏后的感受,如优美、轻快、三拍子等。)。

6.你知道什么是小步舞吗?小步舞是一种古老的舞蹈,最初产生于民间,后传入宫廷,很快在欧洲贵族社会中流行。这种舞蹈速度平缓,动作典雅,因为其步伐小且欢快而得名。节拍都是三拍子的。当时不少有名的作曲家都写过小步舞曲,其中以巴赫的这首小步舞曲和贝多芬写的一首小步舞曲最为有名。

四、学唱歌曲。

1.这首经典的舞曲有人给他填了词,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你听!

第二段第一乐句的高音要有气息控制,还要注意变化音的音高。完整演唱歌谱。

3.唱词,指导学生用圆润的声音唱,高音有气息的支持,唱得轻松。

4.采用不同形式演唱:分组、个别演唱等。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音乐总是用时间流逝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今天的课,我们感受到了小步舞曲清新典雅的旋律,灵活精巧的节奏,惟妙惟肖的视听效果,我们充分享受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巴赫,记住他的小步舞曲。(点击歌曲范唱)下课!

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常常把识谱教学有机地渗透到音乐实践中。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采用整体听赏法、逐句模唱法和对比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德国有名的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也学会了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巴赫的作品《小步舞曲》。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双语教学法、整体听赏法、逐句模唱法、创设情景法和循序渐进的竖笛教学法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进行音乐教学,教学效果佳。学生在轻松的音乐学习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也了解了一部分音乐基础乐理知识。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我注意渗透音乐乐理知识教学和器乐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音乐活动中把演奏竖笛、学唱歌谱歌曲相结合,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学习演奏乐器的兴趣。在竖笛教学中,我让学生明白学习演奏竖笛的好处和如何坚持演奏一种乐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性,也可以挖掘学生的音乐才能,提高音乐感,最终使学生的音乐素质达到一种境界。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材安排了因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找出1到10的所有因数,从而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了解因数的特性。通过练习活动,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

了解因数、质数的概念,能有序的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一、炫我两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做铺垫,引出新课的探究。】。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把12写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我可以写成下面几种形式:

知识加油站:乘数也叫做因数,如21=3×7,所以,3和7是21的因数。

12的所有因数是:。

要想找的.又快又全,可以这样找:。

课上尝试小研究。

找出1~9的所有因数。

1的因数有:2的因数有:3的因数有:

4的因数有:5的因数有:6的因数有:

7的因数有:8的因数有:9的因数有:

观察写出的因数我发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质数(也叫素数),1~9中质数有:

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合数,1~9中合数有:

我感觉,1~9中特殊的数字是,这是因为。

三、小组互助合作。

交流前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先自己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内交流,最后由记录员记录好组内讨论的结果。组长要确定好发言顺序。

四、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请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的同学倾听、补充、质疑。

2.引向深入,总结点拨。

3.互相纠错。

组内同学检查一下尝试小研究中的题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加以改正。

五、教师点拨。

汇报、交流后,教师进行及时点拨: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本身。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像2、3、5、7、11、13等的因数个数都是两个,只有1和本身。

(5)像4、6、8、10、12等的因数个数都多于两个,除了1和本身,还有其他因数。

六、挑战自我。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67728993。

2、从2~50中,找出所有质数,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拓展延伸:42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人数相同(不少于2人),可以排几行?

【设计意图:练习体现基础性、目的性、层次性原则,让学困生吃饱,资优生吃好】。

七、反思梳理。

八、拓展延伸。

42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人数相同(不少于2人),可排几行?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活学活用,激发探究欲望。】。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

1.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的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3.尝试按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1.教学重点是利用某一特征或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2.教学难点是找出物体的共同特征。

《1排序》学案。

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1.能辨别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的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3.尝试按两个或多个特征同时给物体排序。

自主探究过程:自主探究过程:

一.我看书:我认真阅读了电子书,熟悉了课的.内容。

二.我思考:我与父母探讨了、思考了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我能做:

1.数一数年轮数(书53页),并给它们排序:

2.与父母一道感受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试着排一排序:木板、棉质毛巾、金属把手、瓷砖、玻璃瓶:

3.在家里找食品保鲜膜、普通塑料袋、衣物塑料袋这3种塑料薄膜,都剪成25×40厘米的长方形,将它们都揉一揉、拉一拉、隔着薄膜看一看,都做“皱褶实验”、“抻拉实验”、“透明度实验”,对它们的某些特征进行排序。

皱褶实验。

抻拉实验。

透明度实验。

食品保鲜膜。

普通塑料袋。

衣物塑料袋。

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一、导入新课。

1.做个游戏:让六个学生上主席台排队。

2.为什么这样排?

3.我们是按同学们个子的高矮来排队的。像这样按照一个特征来排列的做法,叫排序。

4.指名读资料,回答:

(1)什么叫排序?

(2)为什么要排序?

5.看图,说说团体操表演时,我们是按什么特征来排队的?

二、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来排序。

2.讨论汇报:

(1)你怎么排序的?

(2)从排序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3.看图,说说4b、2b、hb、2h、4h铅笔是怎样排序的?

4.汇报交流。

5.数年轮,推测树的年龄,并排序。

6.汇报交流。

(1)你是怎么排序的?

(2)哪棵树的年龄最大?

7.不同的材料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用手感受一下这些材料的导热性能,并给它们排序。

8.汇报交流:

(1)你是怎么排序的?

(2)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最强?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9.小结:刚刚我们研究的是以材料的一种特征来排序的。下面,我们来研究按物体的不同特征来排序。

三、总结。

1.物体的排序可以按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排序,也可以同时按物体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进行排序。

2.给物体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四、作业。

1.自选一些物体,按照某一特征对它们进行排序。

2.预习《分类》。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棋的事,做事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课文文辞凝练,含义深刻,是孟子的传世之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意思。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程总目标》第三学段要求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教学难点:

体会所蕴含的道理。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顺便就对基础知识做巩固。发展自学能力。

2、在朗读上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感悟古文的韵味。

3、基本了解中的字词意思,能弄懂文意。感受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六、教学过程。

(一)有请学生讲故事《小猫钓鱼》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你从预习中都有了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预习方法。

对学生中的预习做法中好的方面,创新方面提出表扬。

(三)学习古文的方法。

1、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学习古文应该达到什么程度就算学会了。

2、教师总结,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3、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经验和课时选择本课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

(四)小组合作。

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对照注释,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五)展示交流。

1、朗读展示(注意“诲”“缴”等字的读音)。

学生教师评价。

2、文中的字义词义(也、与》欤》、矣等语气词只做了解)。

学生可上台展示,每组一句。

其他小组可以补充、修改或是挑战。

有错误教师及时修改,并向全班强调。

(六)教师总结。

1、总结学生的展示成果。

2、提出建议。

3、总结本课中两个人物的学习态度,稍作品析。

(七)布置作业下课。

用自己的话试着说出课文的内容。(为下节课的任务稍作铺垫)。

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等奖

指名回答:

(作者在天安门看到灯光,听到赞叹,回忆起1947年,在沙土集围歼战中,郝副营长为了战斗的胜利牺牲了自己的事。)。

二、研读课文。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读感悟。

同学们,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出示课件(1)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以“灯光”为题?课文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划出重点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小组交流。

(二)明确线索,初步感悟天安门前的灯光。

1.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

(因为文章是以“灯光”为线索的。)。

2.课文是怎样以“灯光”为线索来记叙的呢?按顺序谈一谈你的感悟。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出示课件(2):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抓住“光明”、“温暖”,从这两个词语中我感受到的舒适与宁静。抓住“千万盏灯”从这个词语中我感受到壮观与自豪。学生抓住“静静地照耀”,从中体会到舒适与宁静。)。

师板书:千万盏灯。

(三)感悟郝副营长看灯光时的沉思。

2.师出示课件(3):

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夹着自制的烟卷,拿着火柴盒,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抓住“注视”从中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看得认真、投入。)。

师板书:吊着的电灯。

3.“沉思”是什么意思?

(深思的意思)。

4.他在沉思什么呢?

出示课件(4):

郝副营长在沉思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沉思当时穷苦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只有战胜了敌人才能换来和平,才能……。

他在沉思让人民用上电灯。)。

指名读。

(四)感悟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

2.请一位同学来读第6、7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5):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体会到来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该多好啊!”是说什么好?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是说有灯光好)。

师板书:憧憬中的电灯。

4.“憧憬”是什么意思?

(向往)。

5.他还会憧憬什么?

出示课件(6):

郝副营长憧憬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穷苦人过上幸福生活,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6.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段。

7.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感悟郝副营长在战斗中的英雄行为。

生读书描写战斗的自然段。

师出示课件(7):

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抓住“一星火光”从中体会火光的作用大)。

师板书:一星火光。

出示课件(8):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2.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

生接读: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3.这一段作者在描写郝副营长的动作时,是怎样写的?

(这一段运用了划、点、举三个动词描写了郝副营长的动作。这样描写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这样描写使郝副营长的动作更连贯,再现了当时的情境。)。

4.齐读这句。

5.引读: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了使突击连的战友不至全军覆没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为了让这场围歼战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郝副营长毅然。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师出示课件(9):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围墙。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原来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指了路。

(自己读,感悟区别。)。

7.指名两个同学来对比读一读。

一个学生读文章的第9、10两个自然段,一个学生读改过的出示课件(9)。

(书上保持了叙事的完整性。

当时大家不知道是谁点的。

设置了悬念,使文章情节更加生动,引发人想象。)。

8.引读: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9.师出示课件(10):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0.自由读读。

11.引读:

郝副营长仅仅22岁,但(女生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一见电灯,但(男生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郝副营长是著名的战斗英雄,本来有着光明的未来,但(全班接读: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2.这位战斗英雄这样做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用他的生命换来灯光。)。

13.是啊,是英雄的牺牲换来了今天天安门前的璀璨华灯。

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出示课件(11):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师板书:璀璨的华灯。

14.你们从中感受了什么?。

(体会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

15.这璀璨的灯光又象征着什么?

(这灯光象征着他们的革命精神,幸福生活。)。

6、感悟首尾呼应、以灯光为线索的写作方法。

1.课文在开头、结尾都写到天安门前的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师出示课件(12):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2.请两个学生读两句。

(体会开头结尾相呼应的写法,象征着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雄的牺牲换来的,这幸福来之不易。)。

3.师总结归纳完成板书:本文以天安门前千万盏灯引出回忆,通过描写郝副营长注视图上的吊灯陷入沉思,他想只有打败敌人,穷苦人的孩子才能够见到他憧憬的灯光。他在战斗中点燃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虽然微弱,但却为部队指明了胜利的方向。而他也像无数革命先辈一样,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文章是以这样的线索来结构全篇的,线索清晰,结构严谨。我们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方法,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作业。

仿照这篇文章的写法,写一篇记事文章。

板书: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技能目标: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知识目标: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音乐可随时点击页面停止。)。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身体。

(课件:点击页面,进入《海因切生活》的短片。)。

备注:全体学生边观看片段边听老师介绍海印切的少年生活。

师: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页面,出示歌词,页面淡然无色。)。

师: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附点节奏。)。

师:你注意到老师刚才那个字读得最长?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四”字的画拍谱。)。

师:你们看,字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请你给红色的字稍稍加强力度。

(课件:点击页面,字体颜色发生热情鲜亮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页面颜色的变化,附点节奏、画拍图谱的出现和老师的'正面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海因切的前后心情变化。

师:你读得真有动感!同样的感觉来读读这句。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又一鲜亮字体的乐句。)。

师:我们随着音乐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右下的小苹果图案,播放伴奏音乐。)。

1、音程训练。

师:快乐的少年生活阳光灿烂,快乐的少年生活歌声不断。我们也来唱唱吧。

(课件:逐步点击页面,出现4组音程。)。

备注:老师逐一进行有效性的和声音程训练,先随琴练习,再离琴看指挥练习。

要求:

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

2.提示两个声部同时歌唱时,声音要集中,和谐,统一。

3.提示时刻注意聆听另一个声部。

2、完整乐句练习。

师:将这4组连成一条旋律,你还会唱吗?

(课间:点击页面,在句首出现不完全小节11)。

备注: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完整乐句,再进行合唱。

要求:

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整条旋律唱得轻柔,连贯。

2.合唱时,声音集中,和谐,统一,并学会聆听另一个声部。做到“没有我,只有我们;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和声效果。

设计意图:和声、视唱是合唱教学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和声训练、视唱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和谐统一的歌声,也给后面歌曲的合唱教学做铺垫;同时这一环节乐句是通过和声音程组合而来的,乐句间的变化也是循序渐进,这大大降低了难度,给予孩子们充足的自信心。

1、听歌曲范唱。

师:随着时间一年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也增加了。让我们走进小少年海因切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

(课间:出示歌谱,点击歌谱下方第1颗星星,播放全曲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

小结:歌曲的前后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照自己声部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我们称为合唱。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第一段歌谱)。

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歌谱下方第2颗星星,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师:当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时,请1、2组同学听老师唱低声部,3、4组听录音高声部。

(课件:点击歌曲下方第3颗星星,播放第二部分的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学生再一次练习巩固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解决了燃眉之急。

3、学唱全曲。

师:你们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现在老师来唱歌曲第一部分,请大家用lu模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旋律。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低声部旋律和红颜色lu音。)。

师:加大难度,带入歌词试试。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全体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老师请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旋律。)。

师:其实,合唱的声音是非常饱满,非常统一的,现在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请大家轻声歌唱自己的声部。

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课件:点击右下角进入下一页。)。

备注:全体学生随《梦之旅》音乐,边唱边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意图:快乐激扬的歌声,孩子们充满活力;激情飞跃的歌声,原少年们梦想成真……。

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猫》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1、研读课文1-3自然段,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2、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完成小练笔。

3、借助阅读链接,比较三个作家对描写猫的不同方法。

同学们,前面我们通过读课文,已经认识了老舍先生家淘气可爱的小猫。长大后的猫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猫。

1、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谁能把这三段话读成一句话。

2、交流,然后说说,你怎样理解“古怪”?

3、猫是我们最常见的小动物,作者为什么说它性格古怪?默读1-3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说一说理由,也可以在书上先批注上你的.想法。

4、交流:

猫老实—贪玩——尽职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害怕—勇猛

1、我们为了语言简练一些,我尝试着把文章的前三个自然段做了一些改变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却很贪玩。说他贪玩吧,它却很尽职。它高兴起来,比谁都温柔可亲,若是不高兴啊,就会一声不出。它什么都害怕,有时候也很勇猛。

同学们,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多简洁明了啊,也可以把这“古怪”写完整。你怎么看?

2、讨论,交流,通过比较发现

虽然语言简短,但是,我们不能具体地感受到猫的性格。

3、其实,在前面的文章《白鹅》中,我们也看到

(1)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用这样具体的事实写出了白鹅吃饭时的镇静、不慌不忙,鹅的高傲也在这具体的事例中体现出来了。

(2)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母鸡)

这一处也是具体的事实描写,写出了什么?

4、指导小练笔:

所以我们如果要写小动物时,也可以试着用具体的事实来表现它们的特点。比如

我的小兔子太可爱了,————————

小猴子真顽皮,——————

爷爷家的大黑狗非常——,————

5、展示,点评

1、同学们,其实,不光是老舍爷爷喜欢猫,还有很多大作家,也描写了猫。请大家看课后阅读链接。

1、谈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试着用上这些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

我的妈妈一等奖四年级作文

我的妈妈四十岁多了,黑黑弯弯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长年的辛劳,给她眼角留下浅浅的鱼尾印迹,她那乌黑浓密的长发,仍是那么乌黑。妈妈喜欢穿黑色衣服。

我的妈妈不光很勤劳,而且是个热心肠的人,去年冬天,一只又脏又饿的流浪狗在我家门头外面来回转悠,妈妈觉得流浪狗很可怜,就拿出家里的一条毯子给它叠好放在它身边,又拿来吃的喝的喂它,等流浪狗吃饱喝足了,妈妈又给它洗了个热水澡,给它把毛修剪好。收拾完后又安顿它睡觉。狗对着妈妈又是摇尾巴又是用嘴添妈妈手,好像很感激妈妈。

我的妈妈也很爱看书,每天晚上,妈妈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着自己喜爱的书,陪着我做作业。

这就是我的妈妈,有这么个好妈妈,是我一生中的福气。我爱我的妈妈!

四年级《绿》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挥”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集中、交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走进诗歌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画面,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2、师小结:我们刚从冰雪中走来,看到这生机勃勃的绿实在赏心悦目。绿是春天的象征,还是希望的象征。诗人艾青写了一首诗《绿》,让我们跟着他一起走进这绿意盎然的画卷中吧!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4、作者简介。

二、初读诗歌,明白大意。

2、指名分小节读诗,教师正音,引导学生认识生字。

3、再读诗歌,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三、诵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伴着音乐轻声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2、板书: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同时贴出色卡)

3、感受“绿”的多:是不是只有这些“绿”?你还知道哪些绿?(了解省略号的作用)

4、出示第一小节:好像……(自己轻声朗读)

5、感受绿的美: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知道“出奇”是什么意思吗?

6、齐读第一、二小节。

(二)学习第三、四、五小节,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这么多的绿集中起来,会是一幅怎样的画呢?朗读课文第三、四、五小节。

1、自由朗读第三、四、五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你觉得哪个小节写得最有趣?挑选你最喜欢的一个小节,再仔细读读。

第三小节:

说一说:

风中的是绿色的。

雨中的是绿色的。

水中的是绿色的。

阳光下的也是绿色的。

(学生看图,挑选其中一个交流)

指名读,全班读。

第四小节:

(1)出示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第五小节:

(1)出示小练习。

想象说话:

一阵风吹来,小草,柳条,树枝。

(2)“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3)点名读,老师范读,全班齐读。

(三)全文朗读。

四、读写结合,拓展阅读。

春天到了,校园里,公园里,田野里。

2、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宗璞笔下的“绿”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接”说一说。

(1)学生自读“阅读链接”。

(2)从视觉上感受灵隐之绿,以及“绿”的层次。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年级体育教学设计

实心球接力。

知道实心求投掷的方法。

在练习中利用掌握的技术取得好成绩。

有趣的游戏。

1.教师提出游戏《贴大饼》的要求。

2.讲解规则和方法。

3.组织进行游戏。

1.知道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积极的投入到游戏。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知道实心求投掷的方法。

在练习中利用掌握的技术取得好成绩。

1.教师提出实心求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自主的`进行专项的准备活动。

3.组织学生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进行徒手的练习。

4.组织学用垒球进行模拟实心球投掷。

5.组织进行实心球的投掷练习。

6.划分等级线,组织练习。

1.自主的进行准备活动。

2.和同伴一起进行徒手的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垒球的模拟练习。

4.集体进行实心球的练习。

5.利用等级线进行对自己的评估。

激烈的接力练习。

1.教师提出接力练习的要求。

2.组织学生利用实心球布置接力的场地。

3.组织学生熟悉接力场地。

4.组织接力练习。

1.和同伴一起布置场地。

2.熟悉场地。

3.和同伴一起完成接力。

在练习实心球的时候通过,练习方法的改变激发的大家的学习激情。同学们的动作是、都很到位,正确。但是力量的素质的局限。投掷的距离不是很满意。

四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边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从身边做起,自学地用行动来保护环境。教学难点:

明确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

同学们对二组环境照片谈看法。

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喜欢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而且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环境需要人人去保护、改造。

二、明理提高。

2.小组展示自己讨论的结果。

3.你还能否说一说破坏环境的因素和造成的后果吗?小组讨论。学生谈谈之外,教师补充说:人类的活动导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炭增多。温室相应加剧导致全球变暖。让两极的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些岛国举国搬迁。接着就是氧气减少。气候突变。粮食减产。最后人类灭绝。人类大量使用冰箱空调释放的化学物质破坏臭氧层,使南极出现臭氧空洞,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还有重庆酸雨的危害等。这都是我们人类所造成的,那我们同学能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生活中的环境污染?4.学生画画,然后展示。

5.问: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的时间吗?(6月5日)世界水日呢?(3月22日)。

三、学生朗读环保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

(1)家庭方面的环保:

1、节约用电;。

2、出行尽量坐公交车或步行;。

3、设计家庭用水环保小主意;。

4、家庭用水的再利用;。

5、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装放;。

6、在外买东西尽量不使用一次饭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学校方面:

1、我们节约用电、用水,小粉笔头这些小事出发,同学们自觉养成节约的习惯;。

3、在食堂节约粮食;。

4、让电脑不处于长时间的待机状态;。

6、各班负责把本班卫生区域的草地圈围好,自己平时不践踏草地,也制止别人乱踏草地行为。

7、为了身边的环境更加优美自觉爱护环境卫生,自己主动做到不乱丢乱放,同时督促身边的同学也爱惜环境。

(3)社会方面:

把自己在学校里形成的良好习惯带到生活中,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

四、环保憧憬。

1.学生朗诵“地球母亲”2.合唱《好大一棵树》。

五、结束全课。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今天“绿色环保”一课上得很成功,了解了我们万盛的环境,了解了许多环保知识,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意识。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保护好我们赖以生息和繁衍的大自然,我们才会有美好的将来。我希望大家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做一个具有良好社会公德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一个美好的万盛,美好的世界。

六、课后作业。

写一篇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题写一篇论文。

四年级《白鹅》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4字词语。

2、抓重点词语、激发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形式,感受白鹅高傲的特点。

3、知道白鹅性格高傲这一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了解丰子恺先生是怎样写出鹅“高傲”的特点。

1、师:一提到鹅,大家都会想起《咏鹅》这首诗,哪位同学能背诵这首诗?(生齐背)这首诗描写了鹅色彩的美丽和姿态的优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白鹅》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的特点。

2、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检查同学们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颈、厉、吭、吠、苟、倘、脾、供。指名认读,组词。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1、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你是从哪知道的呢?你真会学习,那么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总起句”。)。

【抓住主线“高傲”,能使学生有明确的读文目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写具体的?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有关句子,从中体会鹅的高傲。

(一)叫声:(第3自然段)。

通过展开想像体会鹅叫声的高傲,并指导朗读,读出鹅的高傲、尽职。

(二)步态:(第4自然段)。

1、师:鹅不仅叫声高傲,它的步态也是那么与众不同。

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鹅的步态是什么样的吗?

2、生汇报。

师:什么是“净角”?

“净角”是京剧中的一种角色,也叫“大花脸”,你们见过净角出场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净角出场是什么样?师边讲解,边表演。

我们的大白鹅走起路来的样子,就像我们刚才看到的净角出场一样,大模大样的,特别的高傲。

出示鸭、鹅步态的句子指名读。

师:丰老先生为了突出鹅的步态,还把鹅和谁做了一个比较呀?

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步态有什么不一样?

谁能联系描写鸭子和鹅走路样子的词语,试着来演一演。

指名,一人演鹅,一人演鸭子。

师:丰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仅仅用了2个4字词语,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体会“对比、拟人”的写法。)。

3、请你再来放声自己读读第4自然段,边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边感受这精炼的语言吧。(自己放声读一读)。

(三)吃相:(5—7自然段)。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师:你们瞧,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一点都不能变,多有趣呀!谁能读读这一段,把它吃饭时三眼一板的样子读出来。

2、师:这鹅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让我们发笑。你还能从那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来读读第6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听。

师:作者就是喜欢它,喜欢它的高傲,怪脾气。

板书:喜爱。

本文作者运用了生动准确、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描写,勾画出了一只惹人喜爱的白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

小练笔:请同学们课下也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试着用我们发现的写法(对比、反语、拟人),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把你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四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2、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3、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4、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教学重点:

了解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

制作一个太阳钟,并用它来计时。

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多媒体出示: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

(设计意图:通过滴答滴答的声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钟表,教师乘热打铁,紧接着提问:“古时候的人没有钟表,他怎么来判断时间呢?”环环相扣,将学生带进课堂。)。

二、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出示日晷图,引导学生观察其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日晷的组成部分,一目了然,各种各样的。

古代日晷,也能仍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古人的智慧。)。

三、认识手掌日晷。

2、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3、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共同实验,课堂形式多用化,使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学会看手掌日晷。)。

四、制作日晷。

1、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

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强调:日晷制作时要固定好位置,或者摆正方向,否则不准确。

(设计意图:课堂上制作日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讲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五、小结。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怎样看手掌日晷?

(设计意图:当堂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个概括性地掌握。)。

四年级《桥》教学设计

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3、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小黑板重点字词。大渡河的图片。资料及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

讲授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区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学习当年红军战士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

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

释题什么叫飞?什么叫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归纳整理。

1.为什么夺,为什么飞夺。

2.怎样飞,怎样夺?

3.飞夺结果如何?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尽情的读课文,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准字音,理解新词,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来解决。

(2)读了课文你从课文里面知道了什么?

2、再读课文出示小黑板填空。

文章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的事。(小组合作交流)。

三、研读泸定桥的情况。

找找课文哪些段落是写泸定桥的?

第一、第五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哪些词语写了大渡河的险?

第五自然段写了桥的哪些地方?桥上,桥下,对岸。

通过学习研究出桥的险。

有感情的读一、第五自然段,要读出桥的险。

一、复习导入。

红军在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飞”,为什么要“夺”?继续学习飞夺泸定桥。

红军要夺泸定桥为什么要“飞”?研究怎样“飞”?

(一)学习“抢时间”部分(2至4自然段)板书:抢时间。

1.红军在飞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

(1)敌人的阻击击溃。

(2)饥饿疲劳不顾。

(3)天雨路滑点火把与敌人赛跑。

2.你佩不佩服红军战士的这种精神,佩服什么?

红军为什么能神速的飞?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2至4自然段。读出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二、研究怎样“夺”

1.师引述泸定桥的结构,渲染气氛。

2.读课文5至7自然段学习夺桥的过程,理清夺桥的过程。看看他们是怎样攻天险,板书:攻天险。

发起总攻——二连突击,三连铺桥——穿过大火与敌人搏斗——夺下泸定桥。

那些句子使你感动?有感情的朗读。

3.这一段主要写夺桥,但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桥,为什么?

三、最后结果如何?

红四团的战士们英勇夺下泸定桥,取得长征途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军主力浩浩荡荡奔赴抗日最前线。板书:夺胜利。

“又”说明什么?

结尾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浩浩荡荡”什么意思?

四、总结升华主题。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红军战士说什么?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述课文。

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夺胜利。

四年级教学设计

1.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2.整体感知课文后,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研读的重点是: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在思考此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始,可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

研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思考:

(1)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

(2)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

(这些问题也可由学生质疑问难中产生)。

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对话时,结合理解相关词句。如“无瑕的翡翠”。同时再次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三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

上述两个自然段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读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进而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

最后一自然段可以通过配音朗读等形式加深理解,读后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本文的词汇丰富,句子优美,除了在阅读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外,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如对词语的归类;提供一个新的语段,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词语;用几个词语连缀成几句话,如用“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连绵不断”等词语写一段话;还可以仿照例句写话,如仿照“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的句式练习写话。

5.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6.“阅读链接”与课文有着紧密联系。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后说说,这首诗写出了漓江的哪些特点,哪些句子写得最动人等等,让学生懂得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描绘同一景物的特点。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