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调查报告(优秀19篇)

民意调查报告(优秀19篇)

ID:9078174

时间:2024-01-13 02:09:19

上传者:ZS文王

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我们能够有效记录和传递调查过程和结果。对于需要撰写调查报告的人来说,以下范文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民生民意情况调查报告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担纲调查的2016年本市“劳动就业”民生民意调查报告日前发布,调查显示,57.6%的从业人员周均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三资企业”加班现象最为普遍。

周均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加班现象普遍。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但调查显示,仅有42.40%的从业人员的每周劳动时间在“40小时以内”,45.40%的从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41-50小时”,每周工作达“51-60小时”的占10.20%,另有极少数从业人员的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占1.90%)。由此可见,过半从业人员的周均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说明不同程度的“加班劳动”已成为现代职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研究发现:加班劳动在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体制外单位(尤其是“三资企业”)的加班劳动明显多于体制内单位。具体而言,“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的仅占8.90%,“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为6.70%;而“私营/民营企业”的对应比例为14.60%,“三资企业”的相应比例更是达到15.90%。

88%从业人员获得过加班补贴但仍有8.1%没有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需要为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加班劳动支付相应的加班费。本次调查显示,2016年有近七成劳动者能获得“全额支付”加班费(68.90%),获得“部分支付”加班费的比例为两成(19.10%),而表示“极少支付”(3.90%)和“完全没有支付”加班费(8.1%)的比例较少。这表明,共计88%的劳动者在加班劳动后都能收到不同数额的加班补贴。纵向与对比,“全额支付”加班费的比例上升了17.7%,“完全没有支付”加班费的比例则下降了20%。这说明,本市用人单位在支付员工加班劳动报酬方面正在逐年好转。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不同单位类型之间,“国有企业”全额支付加班费的比例最高(75.80%),其次为“三资企业”(71.40%)和“机关事业单位”(71.00%),三者均在七成以上,且差别不大。但是,“私营/民营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63.30%,明显低于其他单位员工。由此可见,“私营/民营企业”在支付加班劳动报酬方面存在更多不规范之处。

男性、外地户籍、青年和低学历劳动力更易遭受歧视。

一般来说,造成职业歧视的`原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性别、户籍、民族、信仰、背景、疾病、专业、残疾、外貌等。调查结果显示,68.20%的从业人员表示在工作中并没受到过职业歧视,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人表示曾经受到各种类型的歧视。从具体原因来看,“学历歧视”(占18.30%)的占比最多,其次为“年龄歧视”(11.20%),再次分别是“性别歧视”(5.00%)、“户籍歧视”(4.90)和“专业歧视”(2.90%),而其他选项的选中率则相对较低。

从不同性别的从业人员来看,表示没有遭受过职业歧视经历的女性占70.50%,而男性的对应比例则只有65.40%。不过,男性与女性受到职业歧视的原因有所不同。统计显示:男性员工更容易因“学历”(19.30%)、“年龄”(12.20%)、“户籍”(5.80%)、“背景”(2.60%)等原因而被歧视,而职场女性受歧视的原因则主要是“性别”(5.10%)和“外貌”(1.60%)等。这说明,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的是,男性劳动力比女性更易受到职场歧视,且其受歧视原因更为多样化。

民意调查报告

“战争与人”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民众支持《日内瓦公约》等对战争进行约束的人道法律,但对酷刑的态度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当天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说,调查是今年6月至9月在16个国家进行的,抽样人数超过1.7万,是该组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有关民众对战争态度相关话题的民意调查。上一次进行类似调查是在1999年。

调查结果显示,越是战乱国家,民众越倾向于认同《日内瓦公约》等人道法律的重要性。在这些国家中,78%的受访者认为,对人口稠密区内目标进行打击是不对的;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战争行为应受到某种限制。但生活在非战乱地区国家的受访者就战争中平民受伤害这一事实,倾向于“能够接受”,并认为这是战争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对人口稠密地区敌对目标发起攻击是不对的,而26%的受访者认为对平民切断水、电和药品供应,借以削弱敌人的举措“只是战争的一部分”。

根据调查结果,战争中针对医疗机构和人员的暴行最不可接受。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在战争中医院、救护车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不应该受到攻击。

调查还发现,过去近20年里,全球民众对战争中使用酷刑的看法发生了明显变化。尽管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认为,酷刑是错误的,但在对待敌方俘虏问题上,只有48%的受访者认为,不应对俘虏施以酷刑,持此看法的人比1999年的调查减少了18%。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莫雷尔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部分人仍坚持认为战争应受到法律约束,这一点令人鼓舞。但他同时指出,本次调查也提醒人们应在酷刑问题上重申我们的红线:任何形式的酷刑都应被禁止。

民意调查报告

房子,对我们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属于我们的不动产之一。甚至如今,结婚时房子也成为了参考指标之一。然而随着房子的增量与人们的需求关系,国家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房产新政。这些新政策出台后,对百姓有怎样的影响?最近,四川省社情民意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20xx年房产新政的民意调查报告。

此次的民意调查报告中显示,新政出台一个月后购房需求者明显增多,对次新二手房的关注增加。购房者们买房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改善性需求增加。受访者理性看待房产新政,六成受访者认为能促进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市场有积极影响,对房价稳定的预期较高。

4月下旬到5月上旬,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全省组织开展了房产新政对四川房产市场影响的调查,对象包括成都、攀枝花、泸州、绵阳、乐山、南充、达州7个市20-65岁间的常住居民。成功访问了8000个样本,其中成都占28.5%,其它市完成样本分布均匀,均在10%以上。在调查中,表明家庭近期有购房打算或近一个月已购房的受访者占总的11.0%。城镇购房需求者占受访城镇居民的12.8%,农村9.0%。民意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查数据反映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居民也有较强购房需求。另外,购房面积选择变化和购房目的变化趋于一致。“解决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是主要需求,占比分别为54.5%、38.2%。购房面积方便,“91-120平米”比例最高,达52.6%。

对于房产新政,有23.5%的受访者知晓或比较关心。有近60%的受访者认可房产新政促进经济发展,还有近40%的受访者认为房产新政不会影响房价变动。可见,对房价稳定的预期较高。就目前出台的房产新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两成”这一政策最受关注。那么,新政对购房意愿有什么影响?有3.4%的购房者受近期房产新政影响明显,对次新二手房的关注增加。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方面表示,调查结果显示只要是符合政策的购房者,房产新政对购房意愿有明显影响,其中“二手房营业税‘5’改‘2’”影响最大。

你对于房产新政有怎样的看法?住房对于我们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关于房产的政策,也会备受人们关注,更会影响人们的购房意愿。对于未来的购房趋势,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消费者研究。

民意调查报告【】

现任职务: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村主任助理调查地点::白浪村。

调查目的:了解白浪村的基本状况,摸清白浪村经济、社会、村情民意等实际情况,以及关注失地农民的现状和出路问题,为今后开展村官工作奠定基础。

调查形式: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

千百年来,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血浓于水,唇齿相依,是须臾不可分割的两个名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征用农村土地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的村组的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去,一些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农村城镇化正改变着土地上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也剥离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他们却在城市……。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农民如何增收,农村如何稳定,如何使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失地不失业,土地被征用后如何保持原有或更好生活水平,是当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障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白浪村下辖12个个村民小组,1176户、3228人,耕地面积620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19亩,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为5828元。现以纳入农村低保户的有130余户。

近两年来我村累计征用耕地百余亩,失地农民上千人。征地原因主要是由于修路、引进一些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方面,我村主要采取以实行货币安置补偿的办法,即由征地部门按照国家征地补偿法予以一次性补偿。在具体实施上,按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始终从维护失地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在征地补偿年产值、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标准的测算上,全部采取了相关法律规定的标准,同时在补偿金的发放上切实做到了不截留,一次性予以补偿,妥善安置失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因失地而造成的损失。

从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上看,有些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良好,比较稳定,也有一些农户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比较困难。生活状况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经济收入比较丰厚,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他们市场观念较强,有一定经营之道,这些失地农民是城市扩张的受益者。二是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他们中有的成为企业职工;有的做一些小本生意;有的靠一技之长开办小作坊、小门店等,都有一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较为稳定。三是没有稳定收入,失去土地后生活比较困难。这部分农民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他们既没有一定的。创收技能,其子女生活也不宽裕,有些人还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水平较失地前普遍下降。

(一)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土地征用前,农民种田收益虽不太高(每亩地年纯收入约1000元左右),但这部分收入比较稳定,为农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其生活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对那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冲击更大,他们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失去土地后成了失地农民中的弱势人群。

(二)再就业困难重重。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另外到目前劳动、民政部门尚未出台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制定享受低保政策上考虑有限,所以农民对征用土地并不是很欢迎。

(三)生活成本提高。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地后就意味着生活已经城市化了,以往自己种自己吃,而现在生活用品都要到市场去买,从而增加了生活成本。虽然征地后农民得到了一定的赔偿,但土地征用赔偿还不足以解决失地以后村民长期的生活来源问题。另外由于部分农民缺乏创业能力,到手的赔偿款不能变成“活钱”,导致失地后生活变得比较困难。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须成于实”。各级政府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经济、致富农民。通过创业就业富民、深化改革富民、多办实事富民、完善政策富民,把政策的含金量留给农民,把土地的升值空间留给农民,把改革的实惠留给农民,确实关注失地农民,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解决失地农民生计的有效机制,在此我从个人角度谈点意见:

(一)改变决策观念,顺乎民意。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政府要改变决策方式,转变观念。首先在城市规划问题上,必须考虑规划区的农民的发展,不仅仅是买断补偿,更需要考虑用国有化征地后产生的收益,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或者让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产权入股城市化后土地的增值收益。这样可以搞活农村经济,扩大农村人口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这也符合统筹发展的要求。其次对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和其它经营性项目的被征用土地,采取土地折价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的方式,定额发取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使失地农民可以定期分得红利或租金。再次为鼓励用地单位吸纳土地股本金,要给予用地企业将土地折价股本金视作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定额分红或租金可作为生产成本税前列支等优惠政策。同时应适当提高地价作为补偿失地农民。在征用地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被征地、拆迁户的思想动员工作,配合政府完成征地、拆迁工作,街办、村两级组织在作好群众思想工作的同时,还要切实解决群众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做到民情民意上传下达,切实做到执政为民、顺意民心、顺乎民意。

(二)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必须给予同等的市民待遇。目前要做的工作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失地农民纳入城市就业体系,在城市进程中,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医疗、养老社会保障机制。在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尚未立法,而且制度建设基本空白的情况下,应当尽快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对接。建立失地农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其资金筹措应按政府、集体、个人及市场征地主体“四个一点”的思路解决,明确各类征地主体无论作何种用途的土地征用,均应在土地收益中留出一块作为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基金,并专户储存、专门机构管理。引导农民从土地补偿资金中拿出一点,有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补贴一点,政府从经营土地收益中拿出一点,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除此以外,还应在补偿和分配上予以保障,一是退休年龄段农民因其己基本丧失劳动力,安置补偿标准应适当提高。二是应考虑土地增值部分农民也有权享受,要探索新路子,逐步实现让失地农民以多种方式比较持久地参与被征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促进了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保证失地农民老有所养,失有所助。

(三)制定优惠政策,确保农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失地农民的安置事关党和国家的形象,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我们一是要鉴于多数失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转换角色后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实际,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二是辖区内的工业园区,要优先安排失地农民,结合市场带建设,要安排农民进入市场从事服务工作,尤其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让失地农民靠城市吃饭,围绕城市服务作文章。三是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劳务输出。四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贯彻执行好“预留地”安置政策,土地征用涉及各级政府所收取的税费,建议上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农民安置用地税费予以减免,以保证农民安置工作顺利进行。

民意调查报告

1、科普经费与科研推广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试验、示范、贮备、推广。建议各级政府应随财政收入的增加,加大对科技方面的投入,使科研推广有专门人员、专项经费、专项课题,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2、高中与高校连年扩招,学费疯涨,耗尽了学生家庭十分有限的财力,学生毕业后还难以保证就业,家庭支持就业又失去了经济能力。建议适度控制高中与高校招生规模,合理核定收费标准,扩大技校的招生规模,使家庭十分有限的财力投入到能就业或支持就业上。

民意调查报告【】

1、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逐年加大。黑河节水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村道路建设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和农业基础条件。旧城改造、道路拓宽及绿化、净化、美化力度大,休闲活动场所逐年增加,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2、各级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力度加大。城镇落实了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再就业政策,农村养老、救灾、救助开始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工程建设民意调查报告参考

抚民心顺民意全力建设“民心工程”

王家店村位于某县东部,距黑嘉公路3.5公里,有235户,919口人,劳动力536个;耕地14700亩,人均纯收入4424元,全村居民住房砖瓦化率为86,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程控电话入户率为90,在经济工作中,王家店村形成了农、林、水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民有林和水稻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入的支柱产业。20,我村借助全县上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契机,立足村情,选准载体,发挥优势,以双通工程为突破口,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在交通部门的资助和我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共完成村内路面硬化6条5988平方米,通村路面硬化1条3.6公里。

一、广泛宣传,全民动员,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保证“双通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我们积极做好三个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好宣传动员工作。为把新农村建设目标宣传到群众中去,在全村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我们通过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条幅、标语口号等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广大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参建性空前高涨,主人翁、主要角色、主体作用意识已经形成,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舆论先行的目的。二是协调好政策落实。在保持良好的建设氛围的前提下,大力宣传县、乡在双通工程建设上的各项优惠政策,让人民群众对双通工建设的意义有了全面的了解,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三是充分协调资金落实。我村由于村型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我村在村内道路硬化上主要以帮建为主。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面对县委、县政府在村屯道路硬化建设方面的新政策、新机遇,村两委班子通过组织座谈、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在办公经费缺乏的情况下,依然决定每平方米补助5元钱。这一举措的实施,很快使全村上下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打破了村民自建难的思想桎梏,调动了全村群众的积极性。全村自筹资金12万余元新建水泥路6条5988平方米。

二、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农民“放心”工程。

“双通工程”建设是直接涉及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抓好工程质量,是最根本的要求。我们村两委班子针对“双通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难点,加强了对施工的监督管理,每天均派村干部到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规范化、机械化。为了促进水泥路高质、高标准完成,在乡党委、政府的协调下我们积极与资质高,技术好的施工队伍联系,通过审查确定了5个,并聘请了水泥道路施工的技术人员为全村干部讲课、培训,实施包村干部、村干部共同监督,群众代表质量监督员每天都进行巡回检查,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确保了工程质量。

三、加强管理,努力探索,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

水泥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是普遍共识。许多地方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受到损坏,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我们村两委班子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摆正建设与养护管理的位置,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要求建设与养护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断完善和落实养护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各项制度,签订养护工作质量保证责任状,使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养护相结合,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村干部和党员自愿组成义务养护队,负责日常养护工作。

我们在双通工程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要求,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倍努力,,我们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突出重点环节,狠抓工作落实,从效果看工作,细化量化建设任务,带领和团结全体村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把王家店村真正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意调查报告

1、职能部门对农业生产资料质量和价格监控力度不够。表现为农资价格不统一,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建议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和对假冒伪劣商品等坑农害农事件的查处和惩治力度,促进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抑制农资价格不合理上涨,并将有关农资质量和价格信息及时在电视上进行宣传公示。

2、农村税费改革后,种地的效益增加,土地纠纷急骤攀升。建议尽快修订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流转的条款,以利土地纠纷的顺利解决。

3、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缓慢,农产品生产中使用有害物质过多,致使粮食、蔬菜、瓜果及畜产品造成了污染,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建议各级政府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公示。

民意调查报告【】

进一步实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精神,增强我局的忧患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法治意识,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群众的呼声,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后,我们派了两组人员到我县的一些企业进行舆情评估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调查中,我们走访了15家企业,与200名员工进行了交谈,分发了1000多份就业促进政策材料、社会保险法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城乡居民问答等宣传材料,收到了10多项改善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的建议和要求,现场回答了20多项问题。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大部分人和企业对我局的各项业务和流程比较熟悉,对我们衙门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肯定,但也有人认为我们局个别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效率有待提高。

我局干部职工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和企业目前急需解决哪些问题,长远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我们人力和社会部门的工作有什么要求。

(一)有些事情繁琐,群众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我们局有些手续比较繁琐。有些手续不仅需要报市物价局审批,还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往往会增加员工和企业的等待时间。有些程序是由于我们局工作人员的疏忽,导致时间增加。这样一来,必然会降低工作效率,让群众抱怨人力和社会部门,给人留下人力和社会部门拖后腿的印象。

(二)缺乏工作创新意识。总的来说,我局工作人员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思想上墨守成规,工作上墨守成规,缺乏应有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工作活力,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局效能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三)企业智力支持不足。近年来,随着我县企业的升级转型,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人力资源供应短缺,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是制约我县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三,对策。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解放思想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思路开阔,方法新颖,效果明显。每个业务部门,每个干部职工都要解放思想,用新思想、新政策、新方法解决问题,做好自己的工作。

(二)大胆改革,另辟蹊径。进一步树立服务理念,简化手续,缩短时限。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各股办要改变坐在办公室等经营理念,主动咨询群众,了解企业需求,积极提供服务。企业提出的所有要求,只要不犯错误,不违反政策,都要大胆而充分地去做。不管工作多辛苦,不管报酬多高,都要发扬光大。5+2白色+黑色、偶数8+8;精神。

(3)简政放权,缩短时限。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推进工作壁垒,赋予基层部门充分的决策权,减少上级部门的审批项目,对可以当场办理但不能当场办理的,缩短时限。只要符合政策,基层部门可以直接办理,上级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岗位监督。

(四)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力度。努力做好人才引进和引进工作,制定人才智力引进新规则,完善引进方式和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引进与我县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高层次人才。

(五)建立评价和监督的长效机制。正如关于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还在继续一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民意的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这不是一个走过场和应付的问题。在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舆论评价的基础上,制定《民主评议活动实施意见》,从评价内容到反馈和监督进行细化。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常州市民的节水意识,我们从9月13日至209月30日对市民节水意识情况进行了在线调查。

一、在线调查的主要结果。

1、对于“节约用水”这句话,您是如何理解的?

a、只是一个口号占28%。

b、一种可有可无的生活习惯占16%。

c、每个人都应当做的事占56%。

2、您觉得有关部门在节水方面的宣传工作怎么样。

a、充分占25.29%。

b、一般占27.59%。

c、不够占24.14%。

d、没感觉占22.99%。

3、您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对水进行二次或二次以上利用。

a、是占54.67%。

b、不是占28%。

c、其他占17.33%。

4、促使您节水的原因有哪些?

a、父母长辈的影响占31.03%。

b、周围环境的影响占13.79%。

c、宣传活动的影响占14.94%。

d、自身的节水意识占40.23%。

5、您认为您的节水意识强吗?

a、相当强占38.67%。

b、一般占42.67%。

c、没思考过这个问题占18.67%。

6、假如您浪费水的行为被别人指出来,您心里会怎么想?

a、别人提醒了自己,我应该改正占62.67%。

b、觉得很没面子,伤及自尊占17.33%。

c、气愤,自己的事不应该别人来管占20%。

7、您认为面对现在的水资源问题,我们应该?

a、从小事做起,把节约用水落实到行动上占39.08%。

b、以身作则,以自身行动,带动和影响他人占21.84%。

c、积极宣传节水知识占20.69%。

d、无能为力占18.39%。

8、对于公共场合的水不需要花钱,您的.态度是?

a、水资源都应该节约,不管是不是免费占50.57%。

b、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占19.54%。

c、免费就可以随便用占16.09%。

d、不确定占13.79%。

9、您认为组织公益性节水活动意义如何?

a、意义重大,能起到宣传带头作用,影响深远占54.67%。

b、意义不大,只是在一段时间内起积极作用占24%。

c、没有意义占21.33%。

10、节水条例的实施是否加强了节约用水的管理,是否促进了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a、作用明显占24%。

b、有一定作用占49.33%。

c、没有作用占26.67%。

11、您觉得为什么节水意识不能落实在行动上?

a、水很廉价,不值得花心思去节约占20.69%。

b、心里想节约,但行动起来就怕麻烦占34.48%。

c、心里想节约,但不知道该怎样做占21.84%。

d、不清楚占22.99%。

12、您家安装了以下哪几种节水设备。

a、节水龙头占29.89%。

b、节水马桶占28.74%。

c、ic卡水表占14.94%。

d、不知道占26.44%。

13、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节约用水?

a、经常都节约用水占48.28%。

b、处在大旱之中占13.79%。

c、水费很贵的时候占20.69%。

d、别人都节约的时候占17.24%。

14、您认为下列哪些地方浪费水资源的地方比较严重?

a、居民社区占37.33%。

b、学校占36%。

c、快餐店占26.67%。

15、您认为现在常州的水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农业用水占21.33%。

b、工业用水占48%。

c、生活用水占30.67%。

二、投票结果分析。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节水是全世界提倡的口号,保护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常州是一个水质型缺水和资源型缺水并存的地区。首先,我市本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6.72亿立方米,按人口平均计算,约为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主要依靠沿江水工程引长江水来解决本地的用水。其次常州有山丘区面积106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3%,遇到干旱年份,水资源十分紧缺。第三,目前全市除水库和长江的水质较好外,其他河流、湖泊水质都比较差。

从调查结果来看,常州市大多数居民有节水意识,还有部分居民对节水的认识还不够,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均存在一定的水资源浪费,调查中显示工业用水中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占48%。分析原因:一是节水设备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二是公共场所浪费水资源比较严重;三是节水宣传力度还不够,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方法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经常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节水知识,倡导大家科学用水,形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氛围。二是要严格执行《常州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认真落实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奖惩制度。三是以开展保护和治理水资源为契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鼓励群众举证举报危害水资源生态环境的不良现象,建立破坏水资源环境的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行为档案,曝光“黑名单”,通过舆论监督,发挥长效机制。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因xx广场吊桥存在安全隐患,加之维护成本较高,为了广大市民出行更安全、方便、舒适,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县政府拟决定对xx广场处吊桥进行拆除,在原位重建一座人行桥梁。为充分听取民声,尊重民意,让决策更加科学、民主、透明,根据县政府安排,由县统计局具体实施,对“拆吊桥建新桥”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县城十二个社区居委会所辖行政区域内20周岁及其以上的各类居民。在充分听取建委和招商局等相关领导的建议和意见后,设计调查样本共5000个,其中,老城区7个社区居委会占调查总体样本的70%,外围五个社区居委占总体样本的.30%;入机关事业单位调查样本500个,街头拦截及临街门面样本4500个。共选聘调查员30名,并于5月8日下午集中进行业务培训。

5月9日至10日,41名调查员分别采用入单位调查和街头拦截两种方式进行调查,11日县统计局对调查数据进行评审汇总。

二、调查样本结构分析。

此次调查实际共回收有效问卷5016份,回收各类样本均超过设计规模,达到了预期目的。其中街头群众及临街门面4516份,机关事业单位500份。

(一)调查对象年龄结构。本次受访的5016人中,20—30岁的1233人,占24.6%;31—50岁的2943人,这部分人群普遍为家庭“当家作主”人员,占58.7%;51岁及以上对象840人,占16.7%。年龄结构分布合理,充分表达了各年龄阶段人群心声。

(二)调查样本类别结构。在调查的5016人中,街头群众及临街经营门面人员问卷4516份,占90.0%;机关事业单位问卷500个,占10.0%。调查对象以街头拦截为主,为能够充分反映各类人群意愿,特选500个机关事业单位调查样本,由调查员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调查。

(三)调查对象性别结构。本次受访的5016人中,男性2606人,占51.9%;女性2410人,占48.1%。与县城常住居民性别比例基本一致。

三、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市民对“县政府拟决定对石柱县xx广场处吊桥进行拆除,在原位重建人行桥梁”是非常支持的。在受访的调查对象5016人中,对拆桥建桥决策总体支持率高达92.8%,其中,表示“支持”人数4018人,占80.1%;回答“基本支持”人数639人,占12.7%;表示“不支持”人数359人,仅占7.2%。这充分说明了“以民生为导向”的执政理念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理解和拥护。

四、对拆桥建桥主要建议。

汇总调查问卷中市民提出的主要建议和建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一)重建时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防洪、消防、排污等因素。

(二)建桥周期不能太长,一年为宜。

(三)建筑风格应以土家民族风貌为主,并融入现代设计建筑手法。新桥建成后,应成为一个城市的亮点和标志性建筑。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受县创建办委托,近期,xx县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展了xx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市民众满意度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不记名、面对面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创卫”的知晓率、满意度、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调查的对象为县城范围内的居民、单位工作人员和街头过往行人,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0份。调查情况如下:

一、市民对“创卫”工作的整体评价。

(一)“知晓率”达95%,“创卫”已成共识。

调查显示,95%的被调查对象或通过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或亲眼看见,知晓我县正大力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这与我县自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以来,以“绿色创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总体要求,上下拧成一股绳,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了解创卫、理解创卫、支持创卫和参与创卫相互印证。

(二)“创卫”整体工作比较令人满意。

1、工作开展卓有成效。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满意率为86%。自“创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四年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开展了与民生直接相关的“五小”行业、占道经营的专项整治和农贸市场、背街小巷、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的工程改造,全面实施清洁、提质、绿化、亮化工程(其中城市绿化、亮化工作在群众中评价最好),目前县城整体卫生状况较好,县城建设xx县城管理比较规范,县城品位得到了提升。

2、县城卫生整体状况较好。调查数据表明,86%的被调查对象县城整体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对于其中各个方面的评价分别依次如下:对县城绿化、亮化方面的满意率为88%;对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率为86%;对公共场所卫生及公共餐饮卫生状况的满意率为82%;对县城环境保护方的满意率为80%。

3、县城建设xx县城管理较为规范。调查显示,85%的被调查对象对于我县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说明我县的县城建设xx县城管理比较规范。

二、“创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广大市民参与热情较高,踊跃参与,积极为“创卫”工作出谋划策,很多被调查对象认为我县“创卫”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市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我县部分市民缺乏卫生、文明意识与社会公德意识,存在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口出粗言脏话、公共场所吸烟、摘花踏草、乱穿马路、乱贴乱画、乱停乱靠、肆意损毁公用设施等行为和公交车不按站点上下乘客,渣土车横冲直撞、街道上洒落渣土无人理会等现象,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与我县市民整体素质不高是分不开的。

(二)精细化管理程度有待加强。

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我县环境保护在创卫各分项工作中相比较弱,餐饮、食品安全及公共场所卫生等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城建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监管不到位,超市、集贸市场、小街小巷、旧居民区、车站、学校和医院等人群流动密集区域存在卫生死角,路边摊占道经营,等等,这些都表明我县对于县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加强。

(三)长效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三、意见和建议。

从调查对象的意见中,归纳整理出以下几点主要意见和建议:

(一)建议加大创卫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卫生文明意识,使全民自觉、共同参与创卫。这次调查中,有被调查对象特别指出部分在校学生没有良好的卫生意识与卫生习惯,提意见要加大对于在校学生的宣传与教育。大多被调查对象认为,市民缺乏卫生、文明意识与社会公德意识,整体素质较低是影响当前我县“创卫”工作的主要原因,期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来解决。

(二)建议抓好典型。建立“创卫”示范点(社区),并组织交流,学习经验,以点带面,促进“创卫”工作的全面改观。

(三)建议抓住重点。要把工作重点放到以下几个地方:1.社区。加强社区里的公共卫生设施、体育、健身设施与公共生活设施(包括道路、路灯、停车位等)的建设,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创卫宣传教育;2.治理卫生死角,诸如超市、集贸市场、小街小巷、旧居民区、车站、学校和医院等人群流动密集区域;3.治理渣土、沙石车辆;4.治理车辆乱停乱靠与行人闯红灯;5.食品、餐饮卫生安全,特别是流动摊点食品、餐饮的卫生安全。

(四)建议加强城管、环卫、卫生等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加大执法力度。要安排“创卫”工作专职监管、劝导人员,全天候上街值班、巡查,包干负责各地段的创卫工作,对于不良行为进行训诫和罚处。

(五)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市容市貌,加强大众化的生活、休闲、健身等硬件设施与场馆的建设与维护管理,以政府的好心办群众满意的好事。

(六)建议建立创卫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化机制是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创卫日常工作的监管常态化,大胆创新,出台过硬措施,巩固和拓展“创卫”工作成果。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担纲调查的20本市“劳动就业”民生民意调查报告日前发布,调查显示,57.6%的从业人员周均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三资企业”加班现象最为普遍。

周均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加班现象普遍。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但调查显示,仅有42.40%的从业人员的每周劳动时间在“40小时以内”,45.40%的从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为“41-50小时”,每周工作达“51-60小时”的占10.20%,另有极少数从业人员的每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占1.90%)。由此可见,过半从业人员的周均工作时间超过四十小时,说明不同程度的“加班劳动”已成为现代职场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研究发现:加班劳动在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体制外单位(尤其是“三资企业”)的加班劳动明显多于体制内单位。具体而言,“机关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小时的仅占8.90%,“国有企业单位”的比例为6.70%;而“私营/民营企业”的对应比例为14.60%,“三资企业”的相应比例更是达到15.90%。

88%从业人员获得过加班补贴但仍有8.1%没有加班费。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需要为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加班劳动支付相应的加班费。本次调查显示,年有近七成劳动者能获得“全额支付”加班费(68.90%),获得“部分支付”加班费的比例为两成(19.10%),而表示“极少支付”(3.90%)和“完全没有支付”加班费(8.1%)的比例较少。这表明,共计88%的劳动者在加班劳动后都能收到不同数额的加班补贴。纵向与对比,“全额支付”加班费的比例上升了17.7%,“完全没有支付”加班费的比例则下降了20%。这说明,本市用人单位在支付员工加班劳动报酬方面正在逐年好转。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不同单位类型之间,“国有企业”全额支付加班费的比例最高(75.80%),其次为“三资企业”(71.40%)和“机关事业单位”(71.00%),三者均在七成以上,且差别不大。但是,“私营/民营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63.30%,明显低于其他单位员工。由此可见,“私营/民营企业”在支付加班劳动报酬方面存在更多不规范之处。

男性、外地户籍、青年和低学历劳动力更易遭受歧视。

一般来说,造成职业歧视的`原因主要包括年龄、学历、性别、户籍、民族、信仰、背景、疾病、专业、残疾、外貌等。调查结果显示,68.20%的从业人员表示在工作中并没受到过职业歧视,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人表示曾经受到各种类型的歧视。从具体原因来看,“学历歧视”(占18.30%)的占比最多,其次为“年龄歧视”(11.20%),再次分别是“性别歧视”(5.00%)、“户籍歧视”(4.90)和“专业歧视”(2.90%),而其他选项的选中率则相对较低。

从不同性别的从业人员来看,表示没有遭受过职业歧视经历的女性占70.50%,而男性的对应比例则只有65.40%。不过,男性与女性受到职业歧视的原因有所不同。统计显示:男性员工更容易因“学历”(19.30%)、“年龄”(12.20%)、“户籍”(5.80%)、“背景”(2.60%)等原因而被歧视,而职场女性受歧视的原因则主要是“性别”(5.10%)和“外貌”(1.60%)等。这说明,与传统观念有所不同的是,男性劳动力比女性更易受到职场歧视,且其受歧视原因更为多样化。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国内服装产业的主要供应地,也是国外的主要服装加工基地,服装市场调查报告。随着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州产生了各种综合的、专业的批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广州已建成全世界最密集的批发市场群落之一,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流通基地。目前,广州已形成以白马为龙头的流花板块及以沙东有利为龙头的沙河板块的服装批发市场。

流花板块主要有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黑马服装批发市场、流花服装批发市场、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天马大厦服装广场、广州市越秀区天龙服务总汇、广州服装汇展中心、莱莉阁时装批发商场、广州市越秀区新星服装批发商场。

沙河板块主要有沙东工业品商场、天河区沙东工业品市场、沙河第一成衣批发市场、沙东第二成衣批发市场、沙河第三成衣分场、长运商业广场小商品成衣批发市场、天宝成衣批发市场。

此外,还在其他地区有零星的服装批发市场存在。前几年,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基本处于异常红火的局面,但是这几年,却逐渐走下坡路。据调查,那些曾以款式新、价格廉而闻名全国的广州服装批发中心,已有五成处于亏损,于是服装批发市场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们将设计理念、流行文化、品牌形象、经营理念当作商品来经营作为服装批发业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实现从销售低档的“大路货”向品牌经营过渡。各类市场为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纷纷寻找新的出路和经营方式,下面我们将对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和沙东有利服装批发市场作深入的分析。

(一)广州白马服装市场。

市场概况:白马服装市场是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投资建设,市场位于紧邻广州火车站的`站南路,现有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共10层,有4层商场,5层写字楼,1层地下停车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开办于1993年,由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市场配置中央空调、客货电梯、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宽带网等现代设施。商场装饰美观,通道宽敞,附设时装表演广场、储蓄所、商务中心、托运站、停车场、快餐店等配套服务设施,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是广州地区规模最大、装修最好、配套最完善、管理最规范、交易量最大的中高档服装市场。在市场内经营的业户有2000多户,既有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福建乃至全国各地服装企业,也有香港、台湾的厂商。白马服装市场既是中、高档服装的现货批发、零售中心,也是服装品牌连锁加盟中心。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等多种交易方式可供选择。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唐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品种齐全。

服装市场自开业以来,市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客商遍布黑龙江、新疆、内蒙、西藏等地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辐射面更是越过国界漫向国际直达五大洲,日均客流量达数万人,年交易额均在20亿元以上,在广州地区超亿元市场评比中排名第一。

市场以“环境舒心、服务贴心、经营放心、不断创新”为服务质量方针,获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年荣获“全市文明市场”、“全省文明市场”、“全国文明市场”及“全省十佳文明市场”、“消费者满意市场”等称号,同时被广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广州地区百家最佳服务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

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

1.位置优越:

2.交通便利:火车站、省汽车站、流花车站、广州市汽车站近在咫尺;。

3.物流运输发达:火车站和南方航空公司均在市场内设有货物托运办事处;。

8.经营档次较高:服装批发市场主要经营中高档服装;。

9.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公司有着足够的资金能够为市场的不断发展注入资金。

13.服务专业,管理科学:服装批发市场有着一支敬业、负责的专业化队伍;。

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的劣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饮茶”一直是广州的餐饮文化和餐饮习惯,你是否对“茶位费”习以为常?你愿意支付茶位费吗?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广州市餐饮业茶位收费情况民意调查报告》,明确表态:强制收茶位费是霸王条款。

在广州吃饭、喝茶之后埋单,只要稍为留意就会发现,收费单上往往有一项收费,就叫茶位费,规矩是按人头算,每人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总价往往接近一个菜色价格。爱上酒楼喝茶吃饭的'“老广”习以为常,懒得计较;“新客家”就可能不理解:明明我没有喝你的茶,只喝白开水,甚至只喝饮料,连开水也没喝,怎么也收茶位费?还有,茶位费按人头计,哪怕3岁小朋友不喝茶,也可能会被收费,这又是一个让许多家长不服气的地方。

超越老百姓模糊观感,应该说,法律法规一直很明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依法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且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餐饮服务单位强行收取茶位费,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如果事先未告知消费者,结账时直接打在单上,则有违知情权及公平原则。所以,茶位费一直被认定为霸王条款。要是消费者较起真来维权,餐饮服务单位多半是输家。去年,兰州一餐馆因违规收48元茶位费而被列为全国举报典型案例。现实情势是,大多数消费或因不明了茶位费的性质,或因怕麻烦不想与对方纠缠,于是放弃维权,放任茶位费泛滥。

站在餐饮业角度,除了商人的逐利天性,茶位费至少有两个重要成因:一是路径依赖,既然是一种得到各方默认的潜规则,甚至是显规则,你收我也收,不收白不收;二是餐饮经营难做,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在八项规定下,公务宴请大幅下滑自不待言,在经济下行压力中,商务宴请也有减少态势,此外,原料材、人工成本又在不断上升,因工作性质特殊,甚至有钱都难请人——在这种背景下,餐饮服务单位多收一分钱是一分钱。茶位费、开瓶费等收费都是因为貌似合理而被一直采用。

消委会给茶位费一个说法,明确消费者有权拒付,能否将这个沿袭多年的陋规扫除?我看不容易。餐饮服务单位不自觉,照收不误怎么办?消费者个人维权成本偏高、效率偏低,个案也不足以形成广泛的震慑。退一步说,就算取消了茶位费,堤外损失堤内补,餐饮服务单位还是会把它计入产品或服务中。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市维稳办:

根据你办《关于认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及时报送调查报告的通知》(广稳办发[xx]5号)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了城乡规划管理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印发《xx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xx年度社情民意调查实施方案》(广市建局[xx]98号),对xx年社情民意调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由规划科牵头,法规科、监察支队等参与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社情民意调查”调研小组,于8月2日—12日,到1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走访座谈,深入8个小区70余家住户和闹市区,采取入户走访、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100多人次进行当面调查,发放问卷120份。调查主要涉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规划编制评价、规划审批评价、规划管理评价等内容。

二、总体评价。

(一)强化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覆盖率全面提高。近年来,我局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编制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中桥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出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岔马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枣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随着各个规划编制的完善,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今年还邀请国内一流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新一轮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

(二)严格规划审批,各项规划得到刚性实施。20**年由我局对广安城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以来,严把规划建设审查关,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现行技术规范,对项目的容积率、建筑间距、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严格审查,层层把关,一律实行“三会制度”,即:技术审查会、局办公会、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技术审查会邀请消防、人防、园林、房管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市政府成立了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市长任规委会主任,邀请专家、相关部门、公众代表等对方案进行审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规范调整程序,容积率公开透明。根据《城乡规划法》和住建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xx年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xx市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安府办发【xx】14号),进一步规范了建设项目容积率调整程序,逐步推行“阳光规划”,专家论证、公示、市政府审批等环节公开透明,让广大群众了解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

(四)深化源头治理,规划制度逐步完善。为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规划监管,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公示制度》、《xx市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报送管理规定(试行)》、《xx市建筑类建设项目竣工测绘管理规定》、《xx市建设工程实施过程监督管理规定》和《居住小区管线工程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划管理地方性、技术性管理标准和规定得到进一步完善。

(五)加强批后监管,规划实施得到全程监控。规划实施中,实行责任片区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到房地产项目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大违规行为及时函告市城管执法局。对项目中存在问题而未得到及时发现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建设项目按照审批的规划方案实施。竣工验收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原审批技术方案验收,对不符合审批要求的,由市城管执法局依法处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对发展战略定位缺乏前瞻性的思考,受出让地块小、无国内知名开发企业参与竞拍地等因素影响,规划方案缺乏大气势,地方特色和风格尚不明显,对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缺乏统筹衔接。

(二)规划编制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城市规划编制的投入,但只是按照规划部门的申请从财政安排经费用于规划编制,并没有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作为城区的规划编制维护费用。同时,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规划编制成果审查和规划编制维护以及规划编制和规划调整论证等方面亟待完善提高。

(三)规划法规细化不够。现有《xx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20**年出台的,对道路标准、居住建筑间距等的规定较为简单。对山地条件下建筑正负零确定、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容积率和绿地率等指标的规定不够细,建筑层高、旧城改造的相关内容亟需完善。

(四)规划批后监管执法乏力。有的执法部门“以罚代管”现象较为严重,且对违法违规建设的处罚过轻,由于违法成本过低,开发商可以从违法违规建设中获取较多利润,因而,开发商违法违纪建设行为时有发生。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城乡研究与规划研究,建立可操作的城乡建设规划约束体系。研究国内外城市规划发展动态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城乡规划编制研究计划,组织编制总体规划、控规和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对重大项目进行前期规划论证,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保证。

(二)加大规划编制投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一是加大投入,邀请国内外高水平单位规划设计。二是制定城区规划编制的标准。城区总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筑的规划设计应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三是提高规划编制审批水平。培训和引进规划编制人员,使之具备与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对话的能力。利用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逐步建立规划编制和维护队伍,提高规划研究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加大规划编制统筹力度,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可行。在调整总规和扩大城市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完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中小学布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加强城乡各项专项规划的总体规划与与协调,逐步完善城区功能。抓紧研究城区规划建设统筹模式及机制建立问题,努力从制度上解决规划建设系统性和统筹性不强等问题。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应采取专业部门与规划部门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

(四)健全规划管理机制,严防实施乱作为。借鉴相邻省市出台的技术规定,进一步细化xx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完善城乡规划巡查员制度,强化对城区规划实施的监督,定期开展城乡规划工作检查。加大对规划实施的宣传,注重强化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依法保障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格规划决策和实施效果的监督制约,对建设单位严重违反规划的行为,启动相关问责机制。

(五)规范规划管理执法,确保城乡规划依法实施。建议加强规划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按城乡规划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赔偿法》和《刑法》加大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违法建设的处罚力度,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民意调查报告

本文目录。

县维稳办:

我镇认真按照武综治办【xx】27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部署第一季度维稳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为推进我镇综治工作,认真做好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

1-3月份,我镇经常组织干部下乡走访,到各村(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和调研。通过与广大群众和居民们的沟通,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纠纷,并征求就我镇发展和工作开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法治氛围。第一季度,我镇先后3次组织镇干部职工和村(社区)干部参加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培训、会议、现场讲解、入户交流等方式广泛进行了法制宣传。既促进干部队伍学习法律知识,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基本做到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出强大的宣传声势。

(二)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开展工作。一是继续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措施,保障市场价格稳定。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价格上涨问题、食品生产安全问题、商品伪劣问题等,镇群工维稳综治办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不定期对学校食堂、商店和农家乐的食品进行检查,打击伪劣商品,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使群众消费利益和人身安全得到保护。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人身安全"、"社会安全"、"重点部位"治理,开展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镇在元旦、春节、省市县"两会"、全国"两会"期间,成立群防群治应急巡逻小队,与公安机关专门巡逻队伍协作,加强夜间巡逻,重点部位巡视。对"重点部位",注重打防并举,注重控制,有效治理,为我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深入排查矛盾隐患,及时调解化解纠纷。我镇、村(社区)两级干部积极深入居民、农户家里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排查档案,及时调解纠纷,第一季度共调解化解矛盾纠纷48起。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教育培训、思想交流、定期慰问,扎实做好重点人员管控教育工作,为我镇和谐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三)形成机制,民调工作常态开展。为了社情民调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我镇认真落实,有效推进,并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明确镇、村(社区)的"治保会"、"巡逻队"、"调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培训,定期开展排查活动,要求各级组织认清形势,扎实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确保基层稳定。

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分析工作,是把握群众思想情况,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群众社会需求和排查社会急需处理的矛盾问题的基本办法,也是促进社会环境稳定良好,保障群众生活在一个和会和谐稳定的环境的现实保障。

返回目录。

市维稳办:

根据你办《关于认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及时报送调查报告的通知》(广稳办发[xx]5号)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了城乡规划管理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印发《xx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xx年度社情民意调查实施方案》(广市建局[xx]98号),对xx年社情民意调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由规划科牵头,法规科、监察支队等参与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社情民意调查”调研小组,于8月2日—12日,到1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走访座谈,深入8个小区70余家住户和闹市区,采取入户走访、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100多人次进行当面调查,发放问卷120份。调查主要涉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规划编制评价、规划审批评价、规划管理评价等内容。

(一)强化规划编制工作,规划覆盖率全面提高。近年来,我局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先后编制了《xx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中桥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奎阁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出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岔马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枣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随着各个规划编制的完善,城区控规实现全覆盖。今年还邀请国内一流规划编制单位(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新一轮的《xx市城市总体规划》。

(二)严格规划审批,各项规划得到刚性实施。20xx年由我局对广安城区实施统一规划管理以来,严把规划建设审查关,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现行技术规范,对项目的容积率、建筑间距、绿地率、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严格审查,层层把关,一律实行“三会制度”,即:技术审查会、局办公会、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技术审查会邀请消防、人防、园林、房管等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对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市政府成立了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市长任规委会主任,邀请专家、相关部门、公众代表等对方案进行审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规范调整程序,容积率公开透明。根据《城乡规划法》和住建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xx年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xx市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广安府办发【xx】14号),进一步规范了建设项目容积率调整程序,逐步推行“阳光规划”,专家论证、公示、市政府审批等环节公开透明,让广大群众了解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

(四)深化源头治理,规划制度逐步完善。为加强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规划监管,先后出台并实施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公示制度》、《xx市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报送管理规定(试行)》、《xx市建筑类建设项目竣工测绘管理规定》、《xx市建设工程实施过程监督管理规定》和《居住小区管线工程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划管理地方性、技术性管理标准和规定得到进一步完善。

(五)加强批后监管,规划实施得到全程监控。规划实施中,实行责任片区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到房地产项目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重大违规行为及时函告市城管执法局。对项目中存在问题而未得到及时发现的工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建设项目按照审批的规划方案实施。竣工验收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原审批技术方案验收,对不符合审批要求的,由市城管执法局依法处理。

(一)规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对发展战略定位缺乏前瞻性的思考,受出让地块小、无国内知名开发企业参与竞拍地等因素影响,规划方案缺乏大气势,地方特色和风格尚不明显,对产业发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等专项规划缺乏统筹衔接。

(二)规划编制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城市规划编制的投入,但只是按照规划部门的申请从财政安排经费用于规划编制,并没有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作为城区的规划编制维护费用。同时,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规划编制成果审查和规划编制维护以及规划编制和规划调整论证等方面亟待完善提高。

(三)规划法规细化不够。现有《xx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是20xx年出台的,对道路标准、居住建筑间距等的规定较为简单。对山地条件下建筑正负零确定、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容积率和绿地率等指标的规定不够细,建筑层高、旧城改造的相关内容亟需完善。

(四)规划批后监管执法乏力。有的执法部门“以罚代管”现象较为严重,且对违法违规建设的处罚过轻,由于违法成本过低,开发商可以从违法违规建设中获取较多利润,因而,开发商违法违纪建设行为时有发生。

(一)加强城乡研究与规划研究,建立可操作的城乡建设规划约束体系。研究国内外城市规划发展动态和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城乡规划编制研究计划,组织编制总体规划、控规和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对重大项目进行前期规划论证,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保证。

(二)加大规划编制投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一是加大投入,邀请国内外高水平单位规划设计。二是制定城区规划编制的标准。城区总规、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筑的规划设计应达到国内先进标准。三是提高规划编制审批水平。培训和引进规划编制人员,使之具备与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对话的能力。利用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逐步建立规划编制和维护队伍,提高规划研究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加大规划编制统筹力度,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可行。在调整总规和扩大城市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完善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如中小学布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加强城乡各项专项规划的总体规划与与协调,逐步完善城区功能。抓紧研究城区规划建设统筹模式及机制建立问题,努力从制度上解决规划建设系统性和统筹性不强等问题。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应采取专业部门与规划部门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

(四)健全规划管理机制,严防实施乱作为。借鉴相邻省市出台的技术规定,进一步细化xx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完善城乡规划巡查员制度,强化对城区规划实施的监督,定期开展城乡规划工作检查。加大对规划实施的宣传,注重强化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依法保障公众对规划实施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格规划决策和实施效果的监督制约,对建设单位严重违反规划的行为,启动相关问责机制。

(五)规范规划管理执法,确保城乡规划依法实施。建议加强规划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形成强有力的执法体系。按城乡规划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赔偿法》和《刑法》加大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违法建设的处罚力度,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返回目录。

7月份以来,x县县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求,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党群干群联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新途径,在农村实行了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既转变了乡村干部作风,又宣传和教育了群众,对做好农村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基本动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稳定和发展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主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亲民”思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这就为我们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协调和处理好农村稳定和发展问题指明了方面。广大乡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构建起与广大农民群众之间机动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与群众保持密切而广泛的联系,保持党的凝聚力、亲和力,保持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近年来,x县通过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逐步建立健全了乡村干部“学习培训日”、党员活动日、民主评议干部等制度,有效地提高乡村干部的素质,促进了乡村干部作风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乡村干部素质作风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部分乡村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深入地学习,理解不透彻,宣传不到位,落实有偏差,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甚至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严重,宗旨观念淡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求实效;有的干部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做什么,了解不深、把握不准,对农民群众的疾苦缺乏同情心,眼睛向上,心思向上。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而且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党群干群感情纽带弱化与农民群众渴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存在着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在经济利益上对基层组织的依附关系不复存在,在组织领导上的依赖关系变得松散,在思想感情上依恋关系变得疏远,“有吃有喝不找你”。同时,农民群众又需要基层组织能够建立起一种党群干群关系沟通渠道,有苦有处诉,有冤有处提,有事有处找,“有怨有事要找你”。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淡化与基层组织执政手段的弱化使党群干群隔阂加深,双方缺乏基本的信任感,党群干群矛盾比较突出。一些群众对乡村干部有看法,气忿地说干部“不像话”。一些干部则对群众不服从管理有情绪,委屈地说群众“不听话”。三是农民群众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与乡村基层干部的传统领导方式产生碰撞。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广大群众理性思维活跃,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法治意识迅速提升,不仅要求维护自身的利益,而且要求更多地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但是由于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机制还不尽完善,民主化建设力度不大,使一些地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流于形式,民主监督乏力,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搞行政命令,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造成了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矛盾冲突,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今年6月份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在x县xx乡x村调研时发现一些问题之后,x县县委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七里堡村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一个村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也有复杂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基层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工作作风不深入、对群众关心不够等问题,也反映了存在着发现问题渠道不够通畅、解决问题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x县县委认识到,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积极探索一种在基层发现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超前化解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基于上述考虑,县委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认真总结以往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县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每月定期由乡镇领导干部分村轮流、一般干部到联系村,组织部分党员、村民代表、普通群众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交真心、听真话、知真情、解难事,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知民情中改进作风,在办实事中改善关系,在帮民富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二、主要做法。

x县在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过程中,围绕“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这个主题,深入宣传,周密安排,严格程序,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规范,探索出了一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运行机制。

(一)精心准备,夯实基础。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伊始,不少干部不理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必要主动去戳“马蜂窝”。部分群众也认为,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是走形式,提了意见也白提;有的还对这项工作是否能长期坚持开展下去表示怀疑。为此,县委要求乡村基层党组织召开恳谈会前要精心准备:一是排查民情。恳谈会前,乡镇干部要进村入户,党员、村民代表要深入所联系户家中,收集社情民意,广泛征求意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并对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二是制定预案。乡镇党委召开会议,认真分析梳理出来的问题,超前研究具体的处理办法和整改措施,并根据乡镇领导干部分工,对口确定参加村恳谈会的乡镇干部。三是会前预告。村党支部提前将“村情民意恳谈会”的内容方法,通过广播、板报等形式通知党员和村民代表,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做好发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打消了群众顾虑,让群众都认识到,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是党委政府、村“两委”真心实意倾听群众反映、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措施,是知群众冷暖的温度计,听取群众呼声的传感器,为民办事和帮民致富的信息源。

(二)规范内容,严格程序。一是明确恳谈内容。主要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介绍与农民群众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科技实用技术、市场经济信息、勤劳致富的好路子以及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对村“两委”和党员干部的反映、村民要求向乡镇党委政府反映的其它事项、对上级机关的意见和要求等。二是严格恳谈程序。首先是干部表态。由乡镇主要领导、党支部书记表态发言,讲明“村情民意恳谈会”的目的,表明乡村两级干部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诚意,调动群众发言的积极性。其次是村民说事。让与会村民畅所欲言,向乡镇党委和村“两委”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村“两委”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其三是干部承诺。由乡村主要领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公开作出承诺;解决不了的,整理上报乡镇党委、政府统筹安排,协调解决。三是明确恳谈要求。县委要求乡村干部要坚持做到“五不准”,即“参加恳谈会不准乘坐小汽车;对群众提出的尖锐问题不准中途打断;对群众的指责抱怨不准顶撞;对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不准推拖不办;召开恳谈会后不准在村里喝酒”,有效地打消了群众的疑虑,拉进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县委书记赵中生、副书记江文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香芳等领导还多次参加部分村的“村情民意恳谈会”,进行指导和督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县共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950余次,累计参加人员达1人次,收集群众反映问题6大类1200多条。

(三)明确责任,强化落实。为民办实事是衡量“村情民意恳谈会”效果的唯一标准。为此,我县坚持实行村情民意承诺制度,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开好“村情民意恳谈会”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各村“恳谈会”结束后,对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对群众进行承诺,并填写《村情民意恳谈会情况反馈表》,由乡镇干部、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签后报乡镇党委,由乡镇党委就各村排查的问题进行梳理分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归口办理,并制定详细的督办意见,对交办问题落实到人,提出时限要求。对不属乡镇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由县集中协调解决,并在10日内给群众回复。10日内不能解决、答复的问题,要及时向当事人解释原因。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要求乡镇派驻工作组,集中精力专门进行解决,确保“村情民意恳谈会”取得实效。目前,全心已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70件,要求限期解决的630件。

(四)定期反馈,取信于民。x县各级党组织对于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排查出的问题和征求到的意见,狠抓落实,限时办结,并在下次“村情民意恳谈会”上向群众进行反馈,形成“征求-解决-反馈-再征求-再解决-再反馈”的大循环格局,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使群众认识到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是广大干部真心转变作风、虚心听取意见、热心为民办事的务实行动,群众对党和政府多了理解,少了隔阂,多了赞誉,少了怨言,多了支持,少了抵触。群众由原来的怕干部、不信任干部,变为“有苦会上诉、有怨会上讲、想富会上找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三、初步效果。

一是畅通了民意反映渠道,架起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过去,干部了解民意的渠道比较狭窄、群众向上级反映问题不够畅通,以至于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迅速解决,致使党员干部与群众间产生隔阂,党群、干群矛盾有所激化。“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推行以来,全县广大群众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各村召开恳谈会,群众参加恳谈会十分踊跃,气氛热烈,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情景非常感人。许多群众感慨:“以前和县乡领导说说知心话机会很少,现在好了,可以面对面地与各级领导谈谈自己的想法,开通了老百姓敢于说真话、说实话,政府及时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绿色通道’”。百姓由原来的怕干部、不相信干部,有事对干部采取回避态度,或直接到市县上访,或与党委、政府对着干、煽动群众闹事,变为“有苦会上诉,有怨当面讲,想富找干部”,乡村干部都能成为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小跑腿”、工作员和贴心人,彻底扭转了昔日群众对干部是个“传话筒”、“通讯员”的片面认识。老百姓称赞说:“过去干部是催粮要款、吃百家宴,现在是服务上门,工作到家,我们心暖了,气顺了,这样的会开得越多越好哇!”。

二是乡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转变。通过“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干部面对群众提出的令人脸红心跳的问题,认识到了自己与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广大干部细心研究群众利益,体察群众情绪,体验到了群众的艰辛、疾苦、勤劳和善良,听到了群众过去不想说、不愿说、不敢说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了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最需要什么,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更加明确,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干部与群众接触多了,身上的官气少了;与实情接触多了,虚假浮夸少了,有效地提高了乡村干部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了工作了盲目性,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广大干部纷纷要求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要求到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去,要求到工作长期推不动的地方去,开展工作,为民谋利。桥盟乡、西岗乡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干部住乡入村、包信访案件、联系不稳定村和上访户,从自身做起,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村镇干部在“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中坚持“三个一”兴实风,从镇领导到一般镇机关干部每人“一个民心。

日记。

本,一支笔,一辆自行车或摩托车”,经常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和群众谈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了小事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区,大事不出乡。

三是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通过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县、乡、村干部了解了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矛盾,并以此为突破口,积极化解矛盾,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减少了信访量,促进了农村的稳定。朝歌镇西坛村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之后,镇党委针对该村历史遗留问题多、热点难点问题多、班子内部不团结的状况,迅速派驻了由一名党委副书记牵头的工作组,通过认真走访干部、党员和群众,查阅大量有关档案资料,对32条问题全部进行了调查处理。为让群众满意,在下次“村情民意恳谈会”上,镇党委领导进村将32条问题处理情况如实向全体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反馈。该村党员黄改兰、村民代表冯二孩拍手称赞说:咱西坛的事也处理了,以前的旧事再也不提了,以后还一心一意搞经济吧。目前,全县已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570多个。同时,全县还对群众反映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农田灌溉及人畜吃水、校舍改造及师资力量薄弱、道路维修等350条问题,分别制定出相应措施,正在着手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个别问题,如西部山区电视无信号或信号弱等向群众作了解释工作,对有些属于政策宣传不到位的,如土地调整、退耕还林补偿等问题向群众认真宣传了国家有关政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后,广大群众的气顺了,劲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了。

四是进一步理清了经济发展思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村情民意恳谈会”,乡村干部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认真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和制约因素,与农民一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北阳镇卧羊湾村包村干部何彬在恳谈会上了解到群众有利用地处云梦山风景区地理位置优势发展经济的愿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20余户村民学习蛋壳壁画和剪纸等工艺品制作艺术,发展旅游产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西岗乡通过“恳谈会”发现群众想致富但缺乏技术、资金和科技知识等问题,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群众送去《河南科技报》、《农家参谋》等农业科技书籍,并邀请省农学院专家来乡传授山药、莲菜等特色农业技术,今年以来,全乡380户农民种植特色农产品780亩,平均每户年增收3000元。

四、几点启示。

实践证明,x县实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的做法,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做好农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在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从现阶段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的途径和载体。建立起健全的联系群众的制度,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目标不可缺的要素之一。与群众建立密切关系,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畅通党群干部密切联系的绿色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摩擦,增强亲和力。“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拓宽了民主渠道,让群众有苦能诉,有理能讲,有话能说,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愿望,解决了过去有话没地方、没机会说,说了也没人听、不顶用等问题,加强了党群干群之间思想的沟通,交流了感情,消除了隔阂,实现和维护好了群众的利益,因而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启示之二:在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工作,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保持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的关键。只有与农民群众的关系顺了,感情深了,各种困难和矛盾才能应刃而解,各项工作才能得到顺利开展。“村情民意恳谈会”把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体落实到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增加农民收入上,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解民之所忧,为民之所需,是党和政府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把握社情民意、接受群众监督、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群众体会党和政府是真心为自己解决问题的,怨气也就没有了,情绪也就理顺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也就落实到了实处。

启示三:在新形势下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俗话说,这奖,那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民得党恩,党方赢民心。体察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致富,是对我们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把“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作为主题,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逐步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实践证明,我们的干部只有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赢得了群众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去实现和发展自已的根本利益。

启示之四:新形势下抓好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必须从村级抓起,向上延伸,上下结合,整体推进。在“村情民意恳谈会”上,群众反映的许多问题,表现在下面,根源在上面,单靠乡村抓整改,有些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乡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固然与其自身存在问题有关,但也与上级部门作风浮躁,将部门的工作任务转嫁到乡村头上有关,致使基层感到中心任务多,疲于应付,只对上负责,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为群众办实事,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因此,在抓好乡村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上,要向上延伸,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给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月30日,国家五部委发布了关于二套房首付门槛降低和营业税“5”改“2”等房产新政,紧接着4月,我省也公布并落地了一系列涉及信贷、税费、用地供应、住房公积金方面的政策,为了解房产新政出台后的效果以及对购房者购房意愿的影响,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我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房产新政对我省房地产市场影响的专项调查,旨在为省委、x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依据。

本次调查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随机抽样访问的方式进行,访问对象为成都、攀枝花、泸州、绵阳、乐山、南充、达州等七个市(州)年龄在20-65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本次调查成功访问样本8000个,其中成都市占28.5%,其它市(州)完成样本分布均匀,占比均在10%以上。

调查结果显示:房产新政出台一个月后,目前购房需求者明显增多;购房主要目的是“解决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改善性需求增加;受访者理性看待房产新政,六成受访者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对房价稳定的预期较高;近期房产新政对购房者购房意愿已有明显影响,对次新二手房的关注增加。

一、购房需求者明显增多,主流仍是解决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

本次调查实施时间为房产新政出台后一个月左右,不少人已经知晓并感受到政策的影响,在调查中,表明家庭近期有购房打算或最近一个月已购房的受访者(以下简称购房需求者)占总体样本量的11.0%。城镇购房需求者占受访城镇居民的12.8%,农村占9.0%。和类似调查[1]数据比较,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购房需求者所占比例都超一倍以上(20城镇购房需求者所占比例为4.5%)。

购房需求者中,成都市占30.1%,其它市州合计占69.9%;城镇受访者占61.1%、农村受访者占38.9%。调查数据反映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居民也有较强的购房需求,需要引起关注。

(二)购房主要目的是“解决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改善性需求增加。

从购房需求者的购房目的来看,“解决刚需”和“改善住房条件”是主导需求,选择比例分别为54.5%、38.2%,选择“投资”的占4.5%,选择“办公”的占0.7%,选择“其它”(主要是方便孩子上学,为孩子购买)的占2.1%(详见图1)。与年同类调查结果相比,城镇购房需求者选择“解决刚需”的比例下降了4.3个百分点,而选择“改善住房条件”的比例提高了5.2个百分点。

受访的购房需求者中,目前居住条件为“租房”和“廉租房”的占27.0%;明确表示当前有稳定住房(含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单位福利分房、自建房)的占71.8%,以自购商品房和自建房为主;拥有稳定住房的部分受访者仍然表示购房目的为解决刚需,主要原因一是家庭人口增加需增购住房,二是在异地工作需在工作地购房等。

当问及购房需求者购房会选择多大面积时,选择“91-120平米”的比例最高,占52.6%,较2011年调查数据提高了1.7个百分点;选择120平米以上的占13.5%,较2011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次是“71-90平米”,占29.4%,和2011年基本持平;选择“70平米以下”的占4.5%,较2011年有所下降。调查表明,购房面积选择的变化和购房目的变化趋于一致。

(四)在购房地域上,主要倾向选择本地城区。

调查显示,成都购房需求者主要选择在“成都市五城区(含高新区)”和“成都市郊县”购房,分别占51.2%和40.2%。

其他市(州)购房需求者选择在“本市(不含成都)”购房的占52.5%,选择在“本县(区、镇)”购房的占29.2%,选择在“成都市五城区(含高新区)”和“成都市郊县”的分别占10.2%和6.1%。

二、受访者理性看待房产新政,六成受访者认为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本次调查中,关心、知晓房产新政的受访者(以下简称房产新政知晓者)占总样本量的23.5%,其中:有购房意向的占14.5%,无购房意向的占85.5%。针对这部分人群,我们调查了他们对房产新政的认知和评价。

当问及房产新政知晓者“房产新政对目前经济发展是否有利”时,选择“有利”的占34.2%,认为“利大于弊”的占23.5%,两者比例相加为57.7%;选择“弊大于利”和“有弊”的比例都不高,分别为8.4%、3.6%;选择“没有影响”和“无法判断”的分别占17.4%、12.9%。

当问及房产新政知晓者房产新政出台后年内房价变动情况时,选择“保持稳定”的最多,占比为39.1%;选择“小幅上涨”和“小幅下降”的分别占25.3%和23.6%;选择“大幅上涨”和“大幅下降”的分别占1.3%和4.6%;此外,选择“说不清楚”的占6.1%。(详见图2)。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房产新政知晓者对房产新政刺激楼市保持了理性客观的态度,对房价稳定的预期较高。

(二)目前出台的系列房产新政中,房产新政知晓者最关注的是“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两成”

当问及受访者“目前出台的新政中,您最关注哪一项”时,选择“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房,首付最低降至两成”的比例最高,占27.4%;其次是“普通住房营业税由5年改为2年”,占21.1%;第三是“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调至四成”,占17.2%;第四是“取消商品住房套型结构比例等限制”,占10.5%;还有23.8%的受访者选择“都不关注”。有购房意向的房产新政知晓者对新政的关注明显高于无购房意向的新政知晓者。

(三)六成受访者认为房产新政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

对于房产新政出台后的主要影响,选择“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和“说不清楚”的受访者分别占24.3%、15.2%,其余六成受访者都认为房产新政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其中,选择“加快消化存量房和空置房”的比例最高,占40.0%;其次是“增加刚需人群的购房需求”,占36.8%;第三是“刺激房地产市场回暖”,占34.9%;第四是“增加改善型购房需求”,占33.9%(本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详见图3)。

(四)受访者认为政府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上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当问及受访者“政府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时,选择“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认真落实房产新政相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三项措施的最多,选择比例分别为57.8%、44.4%和44.4%;选择“制定和出台金融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占30.5%,选择“发展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的`占19.9%,选择“其他”(主要是不了解,无法回答)的占2.9%(此题为多选,相加不等于100%,详见图4)。

三、近期房产新政对购房者购房意愿已有明显影响,对次新二手房的关注增加。

本次调查中,关心、知晓房产新政且近期已购或有购房意愿的受访者(以下简称购房者)占总体样本量的3.4%。针对这部分人群,我们调查了房产新政对他们购房意愿的影响。

当问及购房者“根据新政,二手房营业税免征期由5年改为2年,是否会考虑购买房龄超过2年小于5年的次新二手房”时,表示“原来不打算,现在会根据情况适当考虑”的占46.6%;选择“本来就考虑购买二手房”的占16.8%;另外还有36.6%的购房者表示“不会考虑二手房”。

当问及购房者“根据新政,公积金首付降至两成,是否会加快购房进程”时,选择“符合政策要求,会尽快购房”的占17.6%;选择“符合政策要求,会根据需求购房,不会加快购房进度”的占32.8%;还有49.6%的购房者选择“不符合政策要求”,主要表示是单位没有办理公积金和已购买过住房。

当问及购房者“根据新政,二套房首付降至四成,是否会考虑购买二套房”时,选择“还没有购买首套房,二套房还很遥远”的最多,占48.1%;其次是表示“有购买二套房需求,但暂时不考虑购买”的占22.1%;选择“本来就打算购买二套房”和“原来不打算,现在打算购买”的分别占11.5%和9.9%;还有表示已多次置业,不符合政策的占8.4%。

以上结果表明,只要是符合政策的购房者,房产新政对其购房意愿有明显影响。在房产新政的主要内容中,“二手房营业税‘5’改‘2’”对购房者的购房意愿影响最大,对次新二手房的关注明显增加。

广州民意调查报告

我镇认真按照武综治办【xx】27号文件要求,认真开展部署第一季度维稳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为推进我镇综治工作,认真做好第一季度社情民意调查。

1-3月份,我镇经常组织干部下乡走访,到各村(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和调研。通过与广大群众和居民们的沟通,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安全隐患和各类矛盾纠纷,并征求就我镇发展和工作开展方面的意见建议。

二、具体工作开展。

(一)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法治氛围。

第一季度,我镇先后3次组织镇干部职工和村(社区)干部参加的法制宣传活动,通过培训、会议、现场讲解、入户交流等方式广泛进行了法制宣传。既促进干部队伍学习法律知识,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基本做到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营造出强大的宣传声势。

(二)突出重点,围绕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继续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措施,保障市场价格稳定。围绕群众关心的食品价格上涨问题、食品生产安全问题、商品伪劣问题等,镇群工维稳综治办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不定期对学校食堂、商店和农家乐的食品进行检查,打击伪劣商品,促进市场秩序良性发展,使群众消费利益和人身安全得到保护。二是围绕群众关心的“人身安全”、“社会安全”、“重点部位”治理,开展工作,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镇在元旦、春节、省市县“两会”、全国“两会”期间,成立群防群治应急巡逻小队,与公安机关专门巡逻队伍协作,加强夜间巡逻,重点部位巡视。对“重点部位”,注重打防并举,注重控制,有效治理,为我镇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三是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深入排查矛盾隐患,及时调解化解纠纷。我镇、村(社区)两级干部积极深入居民、农户家里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建立排查档案,及时调解纠纷,第一季度共调解化解矛盾纠纷48起。加大对“重点人员”的教育培训、思想交流、定期慰问,扎实做好重点人员管控教育工作,为我镇和谐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三)形成机制,民调工作常态开展。

为了社情民调工作持续有效开展,我镇认真落实,有效推进,并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明确镇、村(社区)的“治保会”、“巡逻队”、“调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工作职责,定期组织培训,定期开展排查活动,要求各级组织认清形势,扎实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确保基层稳定。

做好社情民意调查分析工作,是把握群众思想情况,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群众社会需求和排查社会急需处理的.矛盾问题的基本办法,也是促进社会环境稳定良好,保障群众生活在一个和会和谐稳定的环境的现实保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