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教案目标通用

2023年语文教案目标通用

ID:90795

时间:2023-04-14 19:33:08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目标篇一

1、根据提示,说出下面这些课分别指的是哪些人?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个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复习桃花源记:

根据图片说出桃花源记中的相应句子。

3、陶渊明简介: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1、学生自由朗诵。

2、单个学生诵读。(纠正字音)

3、听诗文范读。

4、配乐朗诵。

1、疏通诗意;

2、问题思考;

归园田居: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它反映出作者的深刻思想变化。

请找出诗中写景和写情的.诗句,并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探究: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体现出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现实中失去自我。

语言特点:《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小结:作者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辛勤劳作而心情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抒发了他辞官归隐,远离污浊的愿望。《归园田居》:抒发了诗人不愿再混迹污浊的官场,而归园田居以求返璞归真的情感。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共五首,有写农村生活风貌的,有写诗人跟乡邻们交往的,有写诗人出游的,这一首专写诗人的劳动,这些诗都以抒情为主,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终生隐居的意愿,用语自然朴实,很值得品味。下面我们从这组诗中另择几个“镜头”供大家欣赏:

“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

语文教案目标篇二

 

1、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烦恼。

2、了解他人的烦恼,重新审视并评价自我。

3、学会沟通与理解,帮助别人解脱烦恼

4、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关注并热爱生活的情趣。

1、 正确认识、审视、评价自我。

2、能正确表达感受、心理和体会。

3、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

 

学生:1、提前布置学生玉溪,准备好小记者的资料。2、可以自由结合,互设情景,做采访准备。3、可向爸爸、妈妈、朋友了解少年时期的烦恼。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美国故事片《成长的烦恼》。

一、播放故事片《成长的烦恼》(片段),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

1、你喜欢这部影片吗?为什么?

2、你喜欢戏剧中的哪一个人物?说说自己的观后体验。

3、小组选一名发言代表,在全班交流。

4、可以有分歧、有争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5、教师小结:无论你喜欢哪个任务,都无可非议,关键是你明白了这是一群可爱的少年成长中的烦恼,这些烦恼仿佛就在近前,就在我们身边或我们的成长中,最可贵的是不仅能说出,而且还能不断地审视和正确评价自我,这就是笑声中的烦恼,也是《成长的烦恼》一片带给人的艺术 魅力。

二、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我们是否也有成长的`烦恼。

1、全班分四大组,各族抽取一格题目。

2、题目打在屏幕上:(1)说说自己的烦恼一组。(2)替朋友解脱烦恼为(二组)(3)回首成长中的烦恼。(三组、四组。三组是记者,四组是被采访人。)

3、在预习的基础上,各组准备五分钟后,各组进行小组擂台赛。

4、准备好后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其余同学可参与评析。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语言流畅,敢于直言,态度诚恳,用语礼貌。

5、全班交流。

三、活动小结:

全班四个大组同学的三项活动都围绕“成长中的烦恼”这个主题展开的,大家不仅说出了自己的烦恼,了解了他人的烦恼,同时也有了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的向上的态度,这对同学们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假使我们能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为他人着想,以冷静的思索和应有的谅解去化解、释然许多烦恼,那么,生活将变得更加灿烂美好!

四、作业:

将今天的知心话、心中情写在作文本上,记下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和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