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物志(优秀13篇)

家乡风物志(优秀13篇)

ID:9108431

时间:2024-01-13 10:18:26

上传者:雅蕊

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学作品,它能够打动人心、启发思考。阅读这些优秀作文,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发自己对某个话题的思考。

家乡人物风物志作文字

说起家乡,总会有一副幸福,纯洁,山清水秀的画面呈现,但说到家乡的人物,就会有淳朴,善良的感觉。

对于家乡的其他人我没有太多的记忆,但有一位老奶奶,她那慈祥和蔼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当我回到家乡的时候,总会看到一副和蔼可亲而布满皱纹的脸,却常常带着笑容,时不时还会说起这个姑娘又回来了。这位老奶奶对人都很友好,热情,每次得知谁家有困难了,她总是回去询问,还会帮忙,也从来没说过想要什么回报。

她也特别的勤劳,每当我无聊的时候走在田间的路上,总会出现一个模糊疲惫的身影在田里劳作,不禁想起她那一双布满老茧粗糙的手。我想,对于那位老奶奶而言,青春时美好的岁月早已不在,留给她的.想必只有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了吧。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山一程,水一程,巴士车开始变得颠簸起来,渐渐地出现了土地,棕褐色的土地。车近了,就看见爷爷圈着身子立在那,旁边停了一辆泛着蓝色铁皮的电动三轮车。下车,瑟瑟的北风剥离了残余的暖气。爷爷略显笨拙地挥了挥手,羞羞的一声“爷爷”,气氛一下跳动起来。坐在三轮车上,左一晃右一晃,还能听到发动机嗡嗡作响。车速不快,朔风在怀里打个圈才逃走,道边田地里的种地人热情地和爷爷打招呼,转身又一挥锄头扎进了土里;路上遇到了父母亲的熟人,又是一阵谈言欢笑;走进村里,会有小孩跑过,也会停下来叫一声“爷爷好”,看见车后的人也不害羞,喊着“叔叔阿姨好”,笑嘻嘻地离开了。

――这是多少年前的记忆了,却依然历历在目。只知那时的我个头小,就缩在一包一包的行李里,看着,看着周围的一切;闻着,闻着从翻起的一阵一阵泥土里亲切;感受着,感受着从家乡人身上那一份坦率的性情,古道热肠。

无论何时回到家乡,都是熟悉的,热烈的,亲切的。

冬日里的家乡,越近腊八,就能闻到从家家户户泥烟囱里飘出来的红豆香。煮烂捞出,先做成一个个红豆团。贪吃的小孩会在这时就偷偷地捏几个扔在嘴里,又蹑手蹑脚地溜走了。大人们看着白瓷碗上的一个个泥手印,忙呵斥地抓他回来洗干净手,转身又拾几个红豆团跑开了。种的糯米夹成粉,用水和,挽起袖子,忙着揉面,揪剂儿,捏成碗状。把做好的红豆团往里一塞,一拢,再滚上一层米,一个红豆糯米团就做好了。过个几日,做年糕的工作坊就会挤满了村民,看热闹的,忙着收年糕的,打年糕的,咽口水的。一个个连忙捧着刚蒸好的糯米粉,挤过人群,来到石臼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儿,脱了棉袄,只穿汗衫,手提木锤,在石臼里磨了几下,抡起来,空中画一道弧,猛挥一锤,落下石臼中,扑通一声,拖一拖,磨一磨,拔起来,再复一锤下去,呼吸逐渐白气浓重,身上也冒白气。把一团打好的糯米饭,赶忙拿出来,切开,趁着热乎放到嘴里,一股暖流从舌尖传下去,淡淡甜甜的滋味在蓓蕾绽开。年味越浓,春天,也要来了。

和风即过,“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按老家的习俗,择一个好日子,全村的人都来到河旁摸河蚌。几个身强力壮,“水力”好的男子率先扎入水中,试探性的扎几个“猛子”,烈日当头,水花阵阵,终于深深地吸足一口气钻进河里,不见其影,只见水波。顷刻,他们窜出水面,从嘴里强烈地喷出一段水柱,高举河蚌。岸上传来阵阵叫好声,岸上妇女也有了活干,寒光乍现,开膛破肚――好一块肥嫩的蚌肉!山歌唱起来了,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水中的人向岸上的人直扑水,惊叫声,欢笑声,打趣声,夹杂在一起,热情瞬间被点燃。气温炎炎,灼人肌肤;热浪腾腾,水波滚滚。岸上已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河蚌,人们纷纷提着装满河蚌肉的桶四处散开。河蚌下锅,油烟四起,十里飘香。

几年未回家乡,又有了远远的思念,前面是看得见的世界,后面是回得去的家乡。对于老舍来说,家乡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北平的天空,余华在南门的细雨中呐喊,上海赋予了张爱玲最华丽的伤感。我们从家乡中走出来,可灵魂摇摇晃晃,念得还是家乡。故乡安置不了肉身,从此有了漂泊,有了远方。异乡安置不了灵魂,从此有了归乡,有了故乡。家乡,家乡,每次提及它,都能想到那棕褐色的土地。上面的人儿,上面的风物,地与之都分不开了。到现在都忘不了在家乡里吃到的红豆团,年糕和那鲜蚌肉――这熟悉顽固的味道啊!

“这些,那些,仅剩旖旎字句。”

然后――再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g土回去,回去夹在日记里,“扁扁的,像压过的相思”。

家乡风物访谈记录表范文精选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由大城砖垒起,高出地面两米,塔基中心便为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足有810平方米,护墙与两层方形须弥座叠高达9米。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其上是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顶部的花纹铜盘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之上便是铜质的圆锥形小塔刹。

金与白的对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崇高、空灵而圣洁。生活在胡同里矮矮屋檐下的人,抬头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视中,白塔以一种匀称的姿态与雄浑阔大的气势在成为一种视觉上的绝对地标,也以其建筑空间的宗教记忆而拥有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这样成为胡同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来说,白塔也承载着深刻城市记忆。元代由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入内地,在汉地出现了许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应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位于大都城西,从此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为始,名中都,在元统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话“先有白塔寺,后有北京城。”白塔与北京同生。

从元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到明清两代的妙应寺,白塔经历过繁盛香火,也遭遇过大火和掠夺,几次破败修缮,历尽沧桑。寺庙是中国传统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活动交流与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与繁荣,穿越百年后,便以一种默默的姿态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保存于、参与于市井的熙攘与沉静之中。生活在白塔脚下的人们,每每抬头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刹,总会触动一些悠远的思绪。绚烂而伟大的文明、繁荣与落寞的更迭、传统宗法的色彩、百年积淀的种种,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为了胡同里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织于、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胡同里的人们,仿佛生命从未短暂过。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在白塔寺这一片静谧的胡同街区隔壁,就是聚集着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节奏极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并没有在现代化浪潮下执拗于古旧,而是以一种叛逆而温情的姿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群设计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胡同街区,并开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有趣尝试。整个计划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对于胡同中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以胡同微更新的方式,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在原本逼仄破旧的胡同夹道中出现了用红锈色钢板分割出的微空间与绿竹,焕发出复古的美感。原本单薄乏味的老旧院落经环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与四合院主房连结起来,扩大了空间的纵深。迎接新生,保有温情,是老胡同在发展浪潮中的一种态度。包容创新与人文情怀,也是这座城给予北京人的一种气质。

白塔寺外围是一长段红墙,从南头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在红墙斑驳墙皮另一侧,是东夹道,胡同里的居民经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摆出来坐着聊天休闲,孩子们扯着风筝在夹道里跑,路边,还有几处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香气笼罩下的人们透过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庄严典雅的白塔。

家乡人物风物志作文字

家乡的枸杞。

辅导教师贾亮。

枸杞生长在北方地区,我的家乡在河套平原上,是生长枸杞的好地方。朋友,如果你此时来到我的家乡,你一定随处都能看到生长茂密的枸杞:人们的院墙的四周,渠道两边、盐碱滩上、道路两旁……特别是六七月你如果来到我的家乡,你随便可以去摘红彤彤的鲜果……吃上一颗“红果”真会让你爽心悦目,流连忘返!

枸杞在灌木树中,我想她大概是北方报春最早的树,当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春风还有些寒意料峭,枸杞就发出了新绿,寒风中,她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朋友,当春夏之际,你一定要到我的家乡做客!此时,那到处绿油油的枸杞树会陪伴着你。枸杞树无需修饰、也无需打扮却格外美丽。你瞧:那细长的绿叶长出后,形状犹如一柄柄绿伞,蜡质的叶子上时常有晶莹的水珠在滚动,粉红色漏斗状的枸杞花点缀其中,引来蜂飞蝶舞,每当有微风拂过枸杞树时,蜂蝶在绿叶间隐约有声,花蕊间发出的幽香便会弥漫在整个原野上空。此时,你定会情不自禁的叫出:啊!这里的枸杞格外美!当你远远地站在水池边,你的眼前是一排排整齐的绿墙,看不到一点点空隙,难怪老杜说,“幽阴成颇杂,恶木剪还多”。走到近处,凝视倒影的琼形,回首浓密的鲜杞,又密又整洁,绿茸茸,如绿色的烟雾,似微微蠕动的翠云,浮在碧波潋滟的水面。来到她的下面,她的主干弯弯曲曲,千姿百态,老态龙钟;小枝有纵横棱纹,还有许多不生叶的短刺,难怪古人有诗云:“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仙人倘许我,借杖扶衰疾”……水中还有许多小鱼游来游去,好像在龙宫弯曲的仙柱间嬉戏。当你陶醉中回味刘禹锡、苏轼的诗句,你真的会感到像进入仙境。

尤其是六、七月份当你来到我的家乡,那是枸杞成熟的季节。六七月的枸杞的功效大的很,她不但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等功效;而且让人精力充沛!古人曾有枸杞树下听雨的诗句:“几点昨朝春尽雨,杞园珊瑚树树红。”还有“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不只宁安的枸杞到处都是,我的家乡药果依然“擅寰中”。红玛瑙般的枸杞挂满了枝头,像火,像花,像点缀的红色繁星。如果此时你站在高高的枸杞旁眺望,一串串仙果像葡萄似的挂满枝条,你定会情不自禁地走到枸杞树旁,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摘红果,犹如大豆大小椭圆形的鲜果摘到你的手心,在阳光下熠熠发光――红彤彤、亮晶晶、鲜灵灵;你会不由自主的吃上一颗鲜果――啊!好甜哪!于是你开始不停的去摘果,手里拿不了,你定会去寻找一些盛鲜果的用具……也许你摘得满满的还不罢休……这时五颜六色的的彩蝶也来赶趟,翩翩起舞,婀娜多姿,与红色的海洋相映成趣。目光所及,犹如天女散花,美如天堂,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个季节里,枸杞树以一种姿态、一种骄傲站立,不知赢得了多少观光者的赞美与吟赋!

朋友,不仅如此,如果你来到我的家乡,也许你还会从枸杞中得到启示!

枸杞,以其独特的美来美化大地。他俨然、整洁,像一个文静的少女,她没有垂柳的`“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的骚动和妩媚,也不像松柏那样三九依翠,可她迎春最早,落叶最晚,霜打枸杞时,依然绿,称得上是灌木中的伟丈夫!

枸杞的生命力极强,极易成活。小小的鲜果无论落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不只是种子能传宗,而且,插干埋条也能接代。砍下的枝干随意埋在地下,竟然长出新芽;垂下的枝干与土地只要一接触,便马上生根发芽,所以,只要你栽下一棵枸杞,用不了几年,你就能看到一大片。

枸杞到处都能繁衍,道路旁、渠道边、土丘上、河道旁……还有人们的院落四周,枸杞是很好的院墙。特别是她耐碱性强,许多作物不能生长的盐碱滩上,她能长得碧绿葳蕤。渠道边,她拼命的舒展着须根,犹如一根根粗细不等的钢筋,与渠道融为一体。在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它紧紧地抓住泥土,水冲不走,风刮不动;狂风暴雨来临时它巍峨挺拔,悠然自得,更显示她的坚忍不拔。每每看到这些,我对家乡的枸杞充满敬佩之情!

天气一天天凉了起来,绿叶渐渐褪落,秋果竭力想挽留岁月,却被秋风无情吹落,红的、黄的、秋枸杞铺满了田野,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什么……直到冬季到来,枸杞树的叶、果全落了,她的叶、果毫不保留全部奉献给了自然。朋友,也许你此时认为这时枸杞该结束他的美丽,没有!不必说大雪纷飞中枸杞上的“梨花盛开”;也不必说雪后我们看到的犹如一顶顶帐篷,单看看餐桌上的一杯杯枸杞茶就会让你爽心悦目。朋友,冬天你要是来到我的家乡,家乡农民首先会给你沏上一杯热乎乎的枸杞茶,当你品上一杯枸杞泡的茶,你一定会被那晶莹剔透的液体,甘甜中带着清香和微苦滋味所打动!此时,你仿佛觉得血脉中缓缓注入一种激情,你像真的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你听到人们啧啧的赞誉时,你会在渐渐感受的温热中,体会到枸杞以她芳香的魅力正向人们昭示着她独特的魅力和精神境界。

朋友,这就是我家乡的枸杞!她外形美丽,却朴素无华;她多枝多干,却一生淡薄;她坚忍不拔,却从不骄傲自夸;她顽强的生长,却从不讲条件。不管是肥土沃地,还是盐碱皑皑;也不管是水源充足,还是干旱少雨,她都能茂盛的生长,她是堤坝的勇士,防沙固土的坚兵!

现在,又到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季节,我建议,在河套平原的广袤的盐碱滩上要多栽枸杞。让这多姿稳重的枸杞把腾飞征途中的西部地区装点的更加美丽吧!

家乡人物风物志作文字

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有了远离集体的习惯。当大家都在欢愉的时候,我却在一个人读着散文;当大家都在游戏的时候,我面对着书本思绪万千;当大家都在给自己加油的时候,我却在心里自嘲;当大家都快活地在生活时,我却在心里,与世隔绝地,独居。

我喜欢美术,喜欢用素描铅描绘自己的心情。笔尖与纸张的距离,是我心尖最宽广的一片陆地,我喜欢画海,画那孤寂的沙滩和无边的海洋。画里的海有时阴雨绵绵,又时晴空万里;有时狂风大作,有时艳阳高照……但是,我的画,永远没有人的踪影!我笔下的沙滩永远都那么寂寥,空荡荡的沙堆里,有时候留下两行孤单的脚印,有时散落着几个残缺不齐的小贝壳,但,我绝不会在沙滩上面画人!原因嘛……我总觉得在沙滩上画人是一种多余,那一个个微笑的人儿,画在素描纸上,就是我眼中最最明亮的一颗太阳。照的我头晕脑胀。

是的,我是个自卑的女孩。像一块最平常不过的、灰暗的石头,习惯了被人遗忘。

但是,在见到小沫之后,这一切的自卑,都成了过去。

小沫是一个快乐的女孩,灿烂的笑容是小沫留给我的唯一印象。小沫总是扎着高高的马尾辫,跳起皮筋来一甩一甩的。她是个幽默健谈的女孩,和她在一起的人,半小时之内一定会被她的言行逗得笑出声来。我真的不知道小沫是怎么下定决心来接触我这样一个自闭症少女的,我只是清清楚楚的记得,那天,小沫甩着高高的马尾辫,走到正在画海的我旁边弯起一个露出八颗牙齿的标准微笑,对我说:“小茹,你这么喜欢海呀,每天都要趴在座位上画一遍。”她明朗的声音吓了我一大跳。

回过神来以后,我礼节性的笑了笑,浅浅的说了一句,是啊。她则是又问了一句:“不过小茹,你的画为什么没有人哎,好空荡好空荡的!”我又浅浅的说了一句:“加上人是不是很多余呢?”小沫再没有说话,只是挠挠头笑了笑,便走开了。

之后,小沫便经常来找我,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和我说话。平常一直扮演自闭症少女角色的我,终于,在她那明朗的声音中,像她一样,灿烂地笑了。

渐渐地,我也开始觉得,我的画,有些空荡荡的了。

终于有一天,我在画架上挂起那张白纸后,流水般的画出那流畅的,熟悉的线条后,一片海洋和一片沙滩出现在纸张上了。望着空空的画面,我忽然,莫名其妙的,想起了小沫。

我咬咬牙,握起素描铅,勾出一张纤秀的瓜子脸,在瓜子脸的偏上方,画出一双清澈的大眼睛,下面是一张高鼻梁的鼻子,然后是一张向上弯起的淡粉色嘴唇。瘦弱的肩膀,纤细的双手抱起一束淡紫色的薰衣草,向里弯曲的腰,一件随风飘起的碎花连衣长裙,两条细细的腿并在一起。一个曼妙的小沫便跃然纸上。

画完这幅画,我忽然莫名觉得,比起窗台上那个镀着夕阳的鱼缸,画纸上那个曼妙的小沫,好像更加耀眼一些。

我好像记得自己曾经说过,笔尖与纸张的距离,是我心尖最宽广的一片陆地。而现在,小沫穿着一件小清新风格的碎花连衣裙,翩然走进了我“心间最宽广的一片陆地”。身后跟着的,还有她那银铃一般的笑声。

“是不是,小沫开始成为我唯一的挚友了呢?”

那一天,我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没有猜错的话,我很快,就要像妈妈希望的那样,变得开朗起来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真的要感谢小沫了。

第二天,我把那幅画拿给小沫看,小沫有点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开心的说:“谢谢小茹,把我画的美美的!很喜欢哦,我抱走啦~~”说完便愉快的抱着那幅画跑开了。留下一个同样有点尴尬的我,站在原地傻笑了半天。

从那次以后,我变开始大量的在海上画出小沫的样子。画里的小沫有时忧郁,有时愉快,有时清新,有时童真,有时优雅,有时活泼。而我,却迟迟没有出现在海面上,陪伴小沫那有点孤独的身影。刚开始,满面微笑地捧着画跑走。后来呢,可能是因为我画的太多,看见了也只是笑笑,不再满怀喜悦的抱走了。

我知道,我的开朗也不过只是针对小沫。我毕竟还是我,还是以前那个自卑的我。因此,我的画里,始终都只有小沫一个人。

就在这时,不知是那位伟大的同学手机里忽然想起了一阵钢琴曲,让我想起了小沫的特长――钢琴。我兴奋地笑了一下,立即画了一个坐在长凳上弹钢琴。长凳上的小沫穿一件华丽的礼服,一双清澈的眼睛里,溢出了满满的自信。弯起的淡粉色嘴唇,也在诠释小沫内心的喜悦。小沫的指尖流出了一道彩虹一样的五线谱,上面还跳跃着几个彩色的音符,很美。

画好之后,我阴差阳错的跑去给小沫看,因为我知道,那幅画是我迄今为止,画的最曼妙的一幅了。

回过神来之后,我看到小沫睁着一双真诚的大眼睛望着我,在等待我的回答。我挠挠头,答道,是。

小沫摇摇头走了,她的背影烧伤了我的双眼,也刺痛了我那颗自卑的心。

之后的几节课,很多人一直莫名其妙的称呼我“公主”,我非常纳闷,就扯住一个女生的袖子,疑惑的问了一句:“我和公主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她苦笑了一声,不耐烦的说:“不都是小沫逼迫我们叫你‘公主’的吗,还说什么要消除你的自卑,真是的……”

接下来是一节数学课,数学老师讲的话我几乎是没听进去一个字,心猿意马的我只能百无聊赖的一页一页翻看着数学书。忽然,数学书第52页的一张纸条跃进了我的眼帘,我立刻把纸条拆开,只见上面写着这样一段话:

“即使是最平凡的种子,也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是小沫的字迹。

我的心又是强烈的一怔,随即大脑一片空白。

……。

下课后,我在那幅画的沙滩上添上了我的模样。沙滩上的我端坐在画板前,手中握着一支画笔,画笔下面,一道油彩绘出的彩虹冲破纸张,飞向云霄,和小沫指尖那道五线谱彩虹一起,交织出一段美丽的梦想。画中的我微笑的眼睛里充满自信,正如现在的我一样,彻彻底底的脱离了自卑的阴影。

那天,我在日记中这样记载到:

“我知道,在小沫的帮助下,我已经彻底的游出了自卑的海洋,走向了自信的海岸!”

谢谢你,小沫。

六年级:耶莉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家乡风物志作文精选

张子涵。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由大城砖垒起,高出地面两米,塔基中心便为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足有810平方米,护墙与两层方形须弥座叠高达9米。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其上是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顶部的花纹铜盘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之上便是铜质的圆锥形小塔刹。

金与白的对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崇高、空灵而圣洁。生活在胡同里矮矮屋檐下的人,抬头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视中,白塔以一种匀称的姿态与雄浑阔大的气势在成为一种视觉上的绝对地标,也以其建筑空间的宗教记忆而拥有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这样成为胡同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来说,白塔也承载着深刻城市记忆。元代由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入内地,在汉地出现了许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应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位于大都城西,从此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为始,名中都,在元统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话“先有白塔寺,后有北京城。”白塔与北京同生。

从元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到明清两代的妙应寺,白塔经历过繁盛香火,也遭遇过大火和掠夺,几次破败修缮,历尽沧桑。寺庙是中国传统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活动交流与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与繁荣,穿越百年后,便以一种默默的姿态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保存于、参与于市井的熙攘与沉静之中。生活在白塔脚下的人们,每每抬头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刹,总会触动一些悠远的思绪。绚烂而伟大的文明、繁荣与落寞的更迭、传统宗法的色彩、百年积淀的种种,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为了胡同里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织于、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胡同里的人们,仿佛生命从未短暂过。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在白塔寺这一片静谧的胡同街区隔壁,就是聚集着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节奏极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并没有在现代化浪潮下执拗于古旧,而是以一种叛逆而温情的姿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群设计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胡同街区,并开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有趣尝试。整个计划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对于胡同中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以胡同微更新的方式,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在原本逼仄破旧的胡同夹道中出现了用红锈色钢板分割出的微空间与绿竹,焕发出复古的美感。原本单薄乏味的老旧院落经环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与四合院主房连结起来,扩大了空间的纵深。迎接新生,保有温情,是老胡同在发展浪潮中的一种态度。包容创新与人文情怀,也是这座城给予北京人的一种气质。

白塔寺外围是一长段红墙,从南头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在红墙斑驳墙皮另一侧,是东夹道,胡同里的居民经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摆出来坐着聊天休闲,孩子们扯着风筝在夹道里跑,路边,还有几处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香气笼罩下的人们透过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庄严典雅的白塔。

洛阳粉浆面。

马京岳。

河南地大物博,偏偏吃食总不大精致,以面为主,大多已烩、焖、炒、熬等平常吃法凑合,有时干脆清粥配馒头,实在有些乏味。

独有一道粉浆面条大值得回味,即使在快节奏且。

本站https:///。

追求利润的今天,吃法已不太正宗的粉浆面条也是早餐桌上的常客。面是其次,滤得浆白浓稠的酸浆才是精华。爱的人如我,便是处在异地他乡也念念不忘,不爱的连味也闻不得。

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洛阳方县一户姓史人家开了个饭店,生意兴隆。有一年,小麦收成不好,豌豆却大丰收,饭店便天天卖豌豆面饭。直到一天,一位京城的钦差大臣路过此店吃饭,因无上等米菜,店主无奈之下只得用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以椒叶、藿香为料,豌豆浆作汤简单下了一碗面,谁料这酸香浓郁的浆面竟颇得大人喜爱,自此这一做法便广为流传,成了一道名吃。也成为洛阳三绝其一——洛阳水席上的名菜。

粉浆面条最重要的就是这浆了,面条多少粗细并不讲究,这配菜也是依喜好而定,唯独这浆,要想“主味酸而回味甘”很需费一番功夫。在自家很难做出一碗好的粉浆,如要做一碗粉浆面条都得现跑去豆腐坊买新鲜浆液。做浆要将用水泡好的绿豆在石磨上磨成粗浆,去渣后,放置发酵物,充水放曲,晾一到两天,粉浆便大致做好了。接下来还要是打浆,把酸浆放在80度左右的锅中,浆的表面会浮上白沫,这是要用勺子轻轻打滑,等到完全细腻光滑,直接下面条,芹菜叶,黄豆,撒上花椒粉和芝麻油便可出锅。在妈妈上学的那个年代,校园旁边就有卖粉浆面条的,五分一碗,卖粉浆的的直接从大铁锅里盛出无什佐料、几近清汤的一碗浆面,却总能让人吃的大汗淋漓,逼出寒气,在冬天浆面条更是成了多少莘莘学子的深夜慰籍。听闻以前也有卖粉浆的货郎挑担走过大街小巷,现在却是见不着了。到我这一代,粉浆的名声稍见落没,但在河南随便一家早餐馆也见得的。餐馆大多用黄豆做浆,放又细又短的面,几小把芹菜叶,不拘者甚至可以把面条放在的塑料杯里,用吸管吸着吃。最好再配香葱饼或韭菜盒子,那便中和地香醇浓厚,回味悠长的更甚,值得我屡屡回味。

一碗粉浆传承千年,早已被时光的磨轮滤得更细,酿的更纯。以前是河南农民蹲在田埂子上一口大蒜配一口粉浆面条,现在讲究的却要配上韭花辣子酱,雪菜丁,萝卜丁,榨菜丝等等。虽改的不一定妙,但也说明吃食这东西不像建筑古迹,拆了变损,改也不得;也不像手工手艺如皮影泥塑一般无人继承,眼见就要湮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民以食为天,历代流传的小吃已经浸润到每户人家的袅袅炊烟中,融入到街边口叫卖小吃的喊声中,甚至在爹娘教孩子厨头灶脑,代代流传中。且如粉浆面条这般简单便宜又富含智慧的、只用剩物菜杆就可做的小食,便更加容易流传,另一方面,鉴于其可塑可改性强,适宜人群更广,也容易合上国家发展脚步的拍子,实在是难得,无怪乎被命名为河南十大传统名小吃之一。

粉浆面条既上得了水席的高雅之堂,也下得了村子里每户人家的铁锅瓷碗,偶尔姥姥也做一碗给我尝鲜,端碗出门坐看不远处菜畦芹菜苗上跳动的蚂蚱,心里便认清,牢记这就是家乡的味道,走到再远也忘不了。

家乡风物作文

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它就是我的家乡赤峰这里有辽阔的草原,悠久的历史,奇特的山峰和令人垂涎的小吃,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在一个破旧的屋子里,他只靠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他的课讲得极好。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而讲到祖国近代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他不喜欢笔试,却喜欢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我记得清楚极了,倘若有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好!五分!”倘若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说:“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这时候,他比被考试的学生还要紧张。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这便是我的老师。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一、狗尾草。

在家乡田野的沟沟坎坎上,长着许多无名的野花野草。在这些花花草草里,最让我难忘的就是狗尾草了。

也不知是谁给它取了这么个形象而又拙趣的名字。狗尾草长的确实有些像狗的的尾巴,那毛茸茸的脑袋自叶子间憨态可掬的探出来。有时低着头,有时弯着腰,很有谦谦君子的风度。每当轻风吹过,它们就像顽皮捣蛋的孩子,开始摇头晃脑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田野里疯玩,玩累了便坐在田埂上采些狗尾草来编花环。男孩子负责采狗尾草,将狗尾草编织成花环的形状。女孩子负责采野花,再将所采的野花按花朵的大小及颜色深浅的不同再别在花环上。不一会儿,一个布满鲜花香气四溢的花环就做好了。然后我们还会玩丢手绢和老鹰做小鸡的游戏,谁赢了才可以戴狗尾草花环。那时在我和小伙伴眼里,狗尾草花环是有着迷人诱惑的。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也让年幼的我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有了狗尾草的陪伴,我们孤寂的童年却也多了几份快乐。

前几年回家,在田间地头又见到了它们那熟悉的身影。只是觉得它也落寂了很多。在身边陪伴它的还是有很多野花野草,只是不再有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身影。现在的孩子,童年时光不是被一部接一部动画片占据,就是在无休止的电子游戏里沉迷着。他们基本上已不知道狗尾草为何物。随着当年我们那些野小子和疯丫头们的长大,狗尾草们也只能在田野里随风摇摆,看光阴流转日月轮回了。

身在异乡,到处是林立的高楼和宽阔的马路,很难见到狗尾草的踪影。有一次在网上看到狗尾草的图片,就把它放在電腦上做屏幕,一放就是一年多。同事们都觉得奇怪,这株草有啥好看的?她们怎会明白,狗尾草于我,就是位童年的闺蜜挚友。在漫漫岁月旅途里,哪怕只是图片,能再次相遇相依也是多么的难得。正如这世间有些情意,若不亲身经历,不管是温暖还是凄冷,别人是很难理解和有同感的。

有次在爬旗峰山时遇到一株狗尾草,便连忙跑上前去采了回来。置放在案头,从葱绿至枯萎,都不愿把它拿走。看着它,就仿佛看到岁月深处那一双双温情的眼,一幅幅素雅的画,一张张纯净的脸。

在许多有意无意里,总忘不了家乡田埂上的狗尾草,一起玩耍过的小伙伴。在那用狗尾草编花环的纯净时光里,天上浮动着的云朵,河里流淌着的溪水,田野上散发淡香的花朵,小伙伴们银铃般的笑声,犹如一幕幕慢镜头在我脑海里呈现,在无眠的雨夜涌上心头。

若童年是我记忆的源泉,狗尾草则是这源泉中最纯美的涟漪。那笨拙而童趣的模样,不择土壤默默奉献的品格,是点缀往事的绝美风景。也是人风雨路上的人生榜样。心中梦里,总会触动那些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二、石碾。

在村子中央,有一座泥墙灰瓦的碾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只是从我记事起,它就一直屹立在那里。它很特别,有窗而无门。大概是修建时为了方便人们使用时不受限制和约束吧,只在该安装门的位置用青砖砌了个门的框架。

碾房很小,也就十平米左右。房子中间放置着那个平整而又浑圆的大碾盘,上面是一个比碾盘稍小一点的碾滚。碾盘和碾滚在一起那么合适。大一寸你会觉得它大,小一寸你又会觉得小。“绝配”两字用在它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年代,真不知道乡亲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这个“体重”严重超标的家伙运回来的。除了石碾自已也就早就无人知晓了。在碾盘和碾滚上,凿有很多纵向的碾痕。一条挨着一条,粗细均匀。小时候听奶奶说,那都是请方圆几十里手艺最精湛的老石匠用铁錾一点一点打凿出来。只是我已无缘再听那些叮叮当当的凿碾声了。稍懂事后我才知道,碾痕就是石碾的牙齿,若没有那一条条的碾痕,石碾是无法将粮食碾碎的。除了碾痕外,它浅灰色的身上还隐约点缀着淡青色的花纹。只是质感较为粗糙,否则还真有几份青花瓷的清雅。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给它的馈赠吧。

每到腊月,碾房便成了村子里最热闹的去处。乡亲们将要碾的糯米用水轻泡后,盛在盆里,端到碾房去碾。那时也早已有机器可用,但村里人却喜欢在石碾上碾,都说机器上打出来的糯米做汤圆或餈粑吃起来味不正。如果碾得多,也有人家会套上老黄牛。只是在进碾房之前,主人家会拿旧衣服蒙住牛眼睛,以防它趁人不备回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碾糯米粉时,要带上筛子。碾过一遍后,需把碾碎的糯米面用筛子过滤一遍,选出粗片大块的倒在石碾上再碾。这样来回重复两三遍后,碾出的糯米面才会又白又细,做出的汤圆和餈粑吃起来会粘而不腻,软绵可口。记得那时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人们会提前准备过年需用的食物。碾房就开始热闹了,张家碾了王家碾,王家碾了李家碾。也有个别等不及的,会带上糯米到邻村机器上去打。

除了腊月,平时我们也会在石碾上碾玉米,碾碎后煮粥吃。因白天农活忙,母亲一般都会选择在晚饭后去碾房碾玉米。去时定会叫上我和妹妹。因碾房没通电,去时都会带根蜡烛。点燃放在碾房的墙洞里,烛光忽明忽暗的摇曳着,石碾吱吱哑哑的转动着,我和妹妹手扶碾棍用力向前推。一圈圈的走下来,等到玉米粒碾碎,已是汗流夹背了。碾回家后的碎玉米,也是要经过母亲手中筛子的滤选,去掉碎的细末和大的.粗皮都当了家禽的饲料,剩下颗粒状的碎玉米粒就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

后来因机器的普及村庄青壮年人的大量外出,石碾也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碾房一日比一日冷清,里面不是东家堆几把稻草,就是西家放几捆玉米杆。石碾一天比一天沉默,很难再听到它吱吱哑哑的歌唱声。时间一久,碾房到处都弥漫着落寂破败的气息。在我离开家乡那年,已很少有人使用石碾了。前年回去,再路過碾房时,发现它被以前更加茺凉和破旧。屋顶长着蓬乱的蒿草,泥墙斑驳脱落,墙角布满蜘蛛网,碾盘上栖息着鸟雀,碾滚上木架子也早已四零五散。几只鸟雀看我们走来,都惊慌失措的飞向窗外的洋槐树上。母亲说早在几年前都没人用了,现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也已推不动石碾,就算是逢年过节要打糯米粉,也都是去邻村的机器上打。

石碾就像位进入暮年的耄耄老人,孤独而又落魄的样子,看着让人觉得很是心疼。听了母亲的一席话后,我良久无语。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心头却又是这样酸楚。回头望着沉默中的石碾,耳边依稀响起往昔石匠凿碾痕时的叮当声。时光飞逝,如今那些石匠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也没有人会用錾子和石碾叮当夜话,共诉心语了。

三、山。

山是沉默的,在尘世的风雨中,它用博大的胸怀迎接着人间的悲喜。山是跳跃的,在岁月的沧桑里,它用伟岸的身躯诠释着生命的真谛。

漫步在山间小路上,耳边传来的是鸟雀的啁啾声和山溪潺潺的流水声,清风拂面,淡淡的花香四处飘散,隐约还能听到农人们耕做时的吆喝声,除此之外,山,是宁静的。

薄雾在山顶和山腰飘荡,此时的山像位害羞的村姑,健美的身姿在轻纱般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不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它从山背后偷偷露出半边笑脸,乐呵呵地看着整个山林,薄雾开始悄然无声的散去,宁静此刻仿佛成了流动的液体,清澈的溪流边,烂漫的山花旁,嶙峋的山石下,葱茏的山林里,它们忽而溜达在山脚,忽儿漫步在山腰,一会儿又转悠到了山顶,清风在它的轻抚下,更轻柔了,野花在它的亲吻下,更娇艳了,阳光在它的拥簇下,更明媚了。

山路的尽头,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深处住着几户山里人家,白墙灰瓦的房屋在连绵起伏的群山掩映下,古朴而又静谧,屋檐下挂着的是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和成串火红的辣椒,一只花猫慵懒的晒着太阳,突然几声犬吠打破了山林的宁静,原来是春耕的主人回来了,灰褐色的屋顶上升起了缕缕炊烟,随之,饭菜的香味便在四周飘散开来。

屋后向阳处有几畦菜地,碧绿的蔬菜们正生机勃勃的生长着,几只小鸡在菜地里嬉戏着捉虫子,菜地边上,有一眼山泉,清澈的泉水正的缓缓向外流淌着。

菜地上面,是一条羊肠小道。小道是通向后面山林的。山林里,是一片培育黑木耳和香菇的向阳坡地。在这片比较开阔的草坡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呈“人”字形的木架。当几场透雨下过后,一家老少便会全体出动给木架子翻身。先将晒足太阳的那一面翻过去,再将潮湿的那一面转过来。等木架子们全都喝饱晒足后,香菇木耳们就要大展身手拔着节生长了。只要雨水足光照强人勤快,收成就会好。这里的香菇木耳晒干后质量好水份少不掺假,很多生意人都闻风而来高价收购。渐渐的,这木耳和香茹也便成了山里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几个散学归来的孩童正从山下走来,一路嬉哈打闹着,他们的出现,给寂静的山林带来了几份生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一只乖巧的小黑狗摇着尾巴撒着欢,迎接它的小主人去了。

渐渐的,暮色浓了,从竹林深处透出了明亮的灯光,山里的夜晚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来临了。

家乡风物作文

我从小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里,还记得屋近处的山布满了松衫和毛竹,还有千万种杂树,山风吹,片浓绿,棵棵树像扭动身体在跳舞呢!

屋远处的山,苍黑似铁,如巨人、如铁塔、如宝剑,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十分壮观。

山下还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奔腾着、跳跃着,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儿,真可以比得上“林中小河,野花夹岸”了。溪水从高处流下来,撞击着路旁的岩石,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般。山里还有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如:石和尚念经、狗指远路,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正等着你去给它取名儿呢!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此景只应天上有……”也许,这里说的就是我的家乡:那苍茫的田园、潺潺的小溪、寂静的小路,总让我觉得家乡是最美的!

沿着弯弯的小路,总会看见旁边那些五颜六色的小野花,轻轻蹲下,一股清香会让你神清气爽!站在石头桥上往下看,多么清澈的小溪!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水里还有许多细小的水草,随着流水扭着小蛮腰翩翩起舞。

这是什么声音?不约而同地汇成震撼的旋律:“咕——呱——”“咕——呱——”那歌声直上云霄萦绕村庄,使人深深陶醉在这田园小调的旋律中,就像有支看不见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提醒着每一个小巧可爱的演员,使他们的唱鸣趋向于协调统一。哦,看到了,那位指挥家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她的名字叫做“自然”。

与之相映成趣的画面,便是深邃的碧空下苍劲如黛的远山、广阔无垠的田野、绿盈盈的菜地……但这画面并不静止而单调:麦苗在相互打招呼,摇动舞身;露出笑意的农民伯伯,喊出一声声劳动的号子;叽叽喳喳飞鸟的身影,从碧空中划过……这唯美的画卷,不得不让人赞叹。

家乡,多么质朴的名字,多么壮丽的画卷!

家乡风物作文

道门进士第,俗称丛公堂、总兵府,又称游府,位于壶镇西施行政村道门自然村,但此“西施”并非彼“西施”,此西施源于清光绪年间出了位长相如“清纯淑女”,名为“施化麟”的武进士。

其可是大有来头,施公不仅为恭亲王得意门生,曾参与抗法入侵、追杀日谍、暗助梁启超和康有为遁日等行动,更是因平乱、抗英战功卓著,奉慈禧太后懿旨“赏戴花翎”,其太祖父、祖父、父亲因其战功诏封“正三品武义都尉”,本人死后追谥号“武丛公”,奉慈禧懿旨被赐“丹书铁券”。

20世纪初,施公奉慈禧懿旨在自己的出生地——道门敕造了“游击将军府”,即现在的“道门进士第”。此建筑在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载,道门进士第总面宽52米,总进深53米,占地2836平方。由主体建筑、两侧附属建筑和青云楼三大部分组成。主体建筑及附属建筑地面均高于路面3米。青云楼为藏书楼或瞭望楼,单体三层建筑,封闭式结构,与主建筑隔路相望。主体建筑分为两部分,南面建筑为天井、正厅及两厢楼,北面建筑与堂屋即内房相连。

星河运转,宝刹空门,四海风火,亘古不变的清风也吹不尽武门的兴废……在清朝时,只有皇帝允许才可以建造的,并且相比皇帝的九五至尊,他竟然有三阶之高,足以可见施公其的官职之大。但我一直不解,为何这片经天子批准的建筑,门前空土的面积却无法与它的高贵相媲?相传奉施化麟旨来造府第时,他的父亲施润之原本想建一座可以直达西施村施氏宗。

这精巧细致的瓦片和石雕,很难想象是多么巧的手才创造出了这美景。在屋檐下面很明显有过匾牌挂过的痕迹。

走进大门,便是正厅了,十分整齐对称的构造。正厅中间的四根支撑柱和屋顶采用木质,现已被腐蚀了一些。靠近屋顶处的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花鸟鱼兽,都呈现出凶险的'模样,大抵是因为习武的缘故。

重头戏来了——便是那几块耀眼的匾牌。“荣封三代”和“朝勇巴图鲁”是施公在28岁时慈禧太后所封的。荣封三代是指他的爷爷爸爸和自己,一人当官,全家都光荣。朝勇巴图鲁是蒙古勇士的称号,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夸他的武艺高强,同样“蒙古”一词可见,慈禧太后把他当作自己人了。

一旁的地上还有着两块更为古老的匾牌,长196厘米,高57厘米,牌楼石质构件,礼部尚书、宗室奎润题。那便是原来挂在那大门上的。

右厅的地上还立着清朝的武举科目举石,也称作“掇石”,石重分别为200斤、250斤和300斤,以抱离地面1尺以上为合格。难以想象,施公竟然可以将最重的抱着绕院子走三圈。

再往前走,跨过石阶便走进了内厅,厅内当年的壁画早已泛黄,文革等时期留下的印记也已经老去,在岁月更替中,因其广袤的建筑群和墙体,亦发挥过宣传阵地的作用,而现在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沧桑。

将军府的风光早已停留在昨日的时光里,但通过这余留下的府邸,我们不难想象它昔日的风光。但作为浙江省省级保护单位,我认为其的保护和修复仍需要提高,轻而易举便可触碰到的文物,可能在我们每个人的不经意的触碰间一点点消磨。作为后代的我们有义务将其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领略到“道门进士第”的风光,并且对于其的保护有真正的实际做法。

家乡风物作文

有别于大多数胡同的横平竖直,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的安平巷一带,胡同歪歪斜斜宽窄交错,却有着最浓郁的烟火气。这样一片鳞次栉比的矮矮房顶簇拥着的就是妙应寺白塔。白塔总高51米,砖石结构,塔基由大城砖垒起,高出地面两米,塔基中心便为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足有810平方米,护墙与两层方形须弥座叠高达9米。塔身是硕大的白垩色覆钵体,形状如同葫芦,其上是莲座和承托塔身的环带形金刚圈。华盖顶部的花纹铜盘周围悬挂36个小铜钟,风吹铃铛,声音清脆悦耳,铜盘之上便是铜质的圆锥形小塔刹。

金与白的对比,在青灰色的天空下显得崇高、空灵而圣洁。生活在胡同里矮矮屋檐下的人,抬头便可看到白塔,在仰视中,白塔以一种匀称的姿态与雄浑阔大的气势在成为一种视觉上的绝对地标,也以其建筑空间的宗教记忆而拥有一种令人屏息凝神的神性。白塔,就这样成为胡同中一种不可忽视的存在。

事实上,对于北京城来说,白塔也承载着深刻城市记忆。元代由于西藏地区的佛教传入内地,在汉地出现了许多西藏式的瓶型塔,妙应寺白塔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处。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的一项重要工程,寺院位于大都城西,从此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维吾尔文佛经之处。而北京的建都史自金为始,名中都,在元统一后成为名扬天下的元大都。因此正如北京人有句老话“先有白塔寺,后有北京城。”白塔与北京同生。

从元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到明清两代的妙应寺,白塔经历过繁盛香火,也遭遇过大火和掠夺,几次破败修缮,历尽沧桑。寺庙是中国传统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在过去不仅是祭祀的场所,还承载着文化活动交流与公共交往的功能,更见证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包容与繁荣,穿越百年后,便以一种默默的姿态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记忆保存于、参与于市井的熙攘与沉静之中。生活在白塔脚下的人们,每每抬头看到那白色的'塔身、金色的塔刹,总会触动一些悠远的思绪。绚烂而伟大的文明、繁荣与落寞的更迭、传统宗法的色彩、百年积淀的种种,凝固成白色的塔,形成一种感召的力量。即使不被常常提及,即使成为了胡同里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也深刻地交织于、扎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胡同里的人们,仿佛生命从未短暂过。

近年来,城市人口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在白塔寺这一片静谧的胡同街区隔壁,就是聚集着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工作节奏极快的金融街。白塔寺下的老城,并没有在现代化浪潮下执拗于古旧,而是以一种叛逆而温情的姿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

2015年,一群设计师发现了这个奇特的胡同街区,并开始了叫作“白塔寺再生计划”的有趣尝试。整个计划以白塔寺历史胡同街区为背景,对于胡同中的部分空间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以胡同微更新的方式,用设计思维改善居住环境。于是,在原本逼仄破旧的胡同夹道中出现了用红锈色钢板分割出的微空间与绿竹,焕发出复古的美感。原本单薄乏味的老旧院落经环形的几何框架结构与四合院主房连结起来,扩大了空间的纵深。迎接新生,保有温情,是老胡同在发展浪潮中的一种态度。包容创新与人文情怀,也是这座城给予北京人的一种气质。

白塔寺外围是一长段红墙,从南头一直伸到北端,平添了一种深邃的味道。在红墙斑驳墙皮另一侧,是东夹道,胡同里的居民经常把自己家的桌子摆出来坐着聊天休闲,孩子们扯着风筝在夹道里跑,路边,还有几处咖啡馆,在浓郁的咖啡香气笼罩下的人们通过玻璃正好可以仰望到庄严典雅的白塔。

回忆家乡风物散文

我的家乡没有名胜古迹,没有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没有文人墨客的足迹,它只是个默默无名的十八线小县城,但我依然深深地爱着她。

家乡的山是质朴而深沉的。仙姑山相传为何、陈、许三女子入山处,顶上有一仙姑洞,因此而得名。路过水库,直接盘山而上,进入了大雄宝殿,而这“大雄宝殿”四字乃赵朴初所书,笔走龙蛇,实乃大家风范。顺着大雄宝殿往下看,殿前有一铜阁,高六米,雕梁画栋,美轮美奂,阁底有一联云:既入空门休惆怅,世事随缘任去留。在梵音轻响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仙姑殿。殿内供奉着三位神姑的神位,两位仙童侍立一旁,肃穆而神圣。再看殿外的山,青翠欲滴,为人间带来无限勃勃生机,使人不禁遐想这登顶后的开阔。

家乡的水是清澈如明镜的。武山湖位于武穴市四望、石佛寺、大法寺之间,湖西有青林山,古谓之青林湖。去年夏天,我正好有了亲近它的机会。独自漫步在小径上,看青山环绕,绿水荡漾,而远处更有翠林竹海作衬,有红瓦粉墙、人声犬吠点缀,若走近了欣赏一汪碧水似是要溢出来,清澈胜如明镜,湖畔斜柳歪立,树枝偶尔轻点湖面,引起波光粼粼。在武山湖上泛舟,山光水色令人沉醉,船在湖面轻轻摇荡,似水墨画在湖上展开清风吹起的层层涟漪,时而掠过水面的飞鸟和潜游水中的锦粼,无不令人眼花缭乱。

家乡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可可爱爱的存在,这个承载了我童年回忆的地方必将是我一生的眷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