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语文教案(精选12篇)

逍遥游语文教案(精选12篇)

ID:9145999

时间:2024-01-13 19:10:18

上传者:梦幻泡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前的重要准备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供各位教师参考和学习。

逍遥游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

三餐而反。(返)小知不及大知。(智)此小大之辩也。(辨)。

而征一国者。(耐)旬有五日而后反。(又、返)而御六气之辩。(变)。

2.一词多义。

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名词,志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动词,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载)——博闻强志(动词,记住)。

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

——圣人无名(名词,名望)——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置——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动词,安放—郑人有且置履者(动词,购置)。

穷——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形容词,穷尽)。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形容词,生活困难)——复前行,欲穷其林(动词,走到尽头)。

苍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深蓝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灰白色)。

3.古今异义。

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两个词,虽然这样,今义一个词,连词。

众人匹之: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多数人。

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为副词,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或作连词,表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穷发之北:发古义为毛,指草木,今义为头发。

4.虚词用法:

其:不知其几千里也——句中语气助词,舒缓语气。

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代“”鲲“译做“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在选择句中用以加强揣测语气的语气副词。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代“水”,译做“它”

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译做“它”

彼其于世——代词,代“宋荣子”,译做“他”

奚以知其然也——代词,代“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观点。

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高二语文逍遥游教案设计【】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二、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20__理的方法。

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三、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哲理的方法。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四、学习方法。

阅读、体会、分析。

五、学习过程。

【一】点拨。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二】文章导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逍遥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曲,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

【三】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逍遥游苏教版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持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节选自《逍遥游》)。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知:同“智”。

b.未有知其修者修:长。

c.翼若垂天之云垂:垂挂。

d.且适南冥也适:往,到。

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奚以知其然也。

a.或脱身以逃b.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项王未有以应d.能以足音辨人。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朝菌、蟪蛄、众人与冥灵、大椿、彭祖进行对比,突出“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b.运用夸张手法,描绘大鹏形体硕大、迅猛远征的形象,展现绝对自由的理想境界。

c.斥鴳反复问“彼且奚适也”,表现出对大鹏“绝云气,负青天”展翅南飞的不理解。

d.选文想象丰富、奇特,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体现出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色彩。

答案:

1.c2.d3.b。

逍遥游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把握先破后立的议论方法。

3.鉴赏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手法。

教育点1.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

2.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

重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逍遥游人教版语文高三教案

一、教学思路设计反思:在背本课内容时,大体分为如下步骤:1、学习目标制定为(1)学生能流畅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句读;(2)疏通课文1—2节内容,分析课文1—2节内容。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基本围绕学习目标展开,也基本完成教学预设。2、教学步骤制定:(1)通过学案,了解《逍遥游》写作背景及《逍遥游》的内涵(每班找一位同学朗读指定内容);(2)指名(每班7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并注意及时纠正;(3)疏通课文1—2节内容,每班指名4位到黑板书写1—2节重点文言现象。师生作及时补充与订正。教学思路需进一步细化,参与课堂的学生面可以更广一些,教学容量也可再加大一些。

二、教学效果反思:本课教学中能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亮点课堂气氛轻松,学生接收得比较好。同时在于把庄子的写作背景与文章能有机的连接起来,让学生对庄子“逍遥游”思想有了直接生动的感受和理解。并且用新时代的眼光解读了庄子,探寻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指导价值。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很好的理解了“逍遥游”的境界,落实了课文一二节重点文言知识,并对庄子有了新的认识。既增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该保证更多一些课堂交流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对于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寻,努力实践,避免再出现以上问题。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因而,有效的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设计成为重要课题。也就是说,如何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并取得最大化的学习效果,这才是备课最关键之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一定会跟着教师的教学设计走,稍不注意,甚至会出现与教师意愿相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如果缺乏课堂的掌控和应变能力,将很难应对。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光要吃透教材,建构教学流程,还必须尽可能从多方面为学生设想,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状况,力争保证教学过程的万无一失。

初上该课文,我就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当时,我在反复研习教材的基础上,备了《逍遥游》的详案。教案设计了两个问题,我自认为比较简单。可我忽视了自己是在反复研习课文的基础上,吃透了教材,可学生不一样,他们是第一次接触课文,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情景,不能也不可能上升到我想的那个高度。因此,学生对于我的教学设计,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不知所措。课后,我深深地思考:尽管我是备了详案,可我是按照我的思维去设计教学,但完全是以我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导性,学生并不可能完全按照我的思维走,因此,我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后再次上该课文,我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了《逍遥游》的详案,效果非常的好,整个教学过程完整而流畅。

对于文言知识这一板块的教学,采取了让学生在利用学案结合注释自我口述课文的基础上,各组展示成果,同时提出译不通的地方,交予全班讨论解决,这一方案得到较好的落实。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决,学生无法做到的,老师首先引导,共同探讨解决,但绝不把结论直接告诉他们。例如,有的学生问到“彼且奚适也?”怎么理解。学生一时语塞,这时我说:“这个句子不好翻译,我们可以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大家看‘彼’作何解释?”,有生答“是‘他’吧?”我说“对,‘彼’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此处可作‘他’讲,‘且’呢?”有生说:“表‘将要’”我肯定了他的回答,继续追问:“实际上最关键的是‘奚适’的理解,‘奚’是什么意思?”有生小声说:“哪里”“‘适’呢?”“到”我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对,哪该怎样翻译?这是什么句式?”“倒装”“准确讲,这是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奚’前置,它做‘适’的宾语,所以可翻译为……”齐声说:“到哪里去”。这样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才有和谐的课堂。这时我结合文中出现的几个同类的例子“之二虫又何知”等将宾语前置句的这一类型讲透,从而将生硬的语法知识具体化。这种教学方式,我感觉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课堂的参与欲望。

《逍遥游》之难,不在文言词语、文言现象,而在理解那种“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我从“三笑”入手,破,解《逍遥游》,而第三笑是全文的关键。宋荣子笑“知、行、德、而(能)”者,宋荣子达到的境界是“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怎么理解这一句?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来思考,不难找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这句话。经过讨论和引导,学生都能够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寻找这样的例子,便可以开拓他们的思路,积极思考道家的“逍遥”境界。我们可以结合现今的从众心理、凡事做表面文章不实事求是的风气,让学生体会到,大家都称赞你,并不一定你就做得是对的;大家都诽谤你,并不一定你便要否定自己。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当然,先让学生来举这些例子。

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就是认定自己和外物的区别,辨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了。那么庄子认为,宋荣子达到了“逍遥游”境界了吗?显然不是。学生能够找到一句话——“虽然,犹有未树也”。从行文的逻辑来看,下面讲的列子,应该比宋荣子高一级了,但是,他也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为什么?让学生去回答,也不难,文章中有,“犹有所待也”。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来,“所待”指的是什么就成了理解“逍遥游”内涵的一个关口。引导学生去说,多半学生会想到名和利,这就差不多了,再补充,人生在世,最放不下的,首先是利,更难放下一些的是名,引导学生分别举例。再想想,还有什么放不下?教师再联系庄子的“鼓盆而歌”,那一定会让学生恍然大悟:“所待”的还有生与死。

逍遥游语文教案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感知庄子的哲学思想和运用寓言进行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庄子的思想,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庄子“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文化中,儒道释哲学几千年来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文化。战国时期,道家有一位大家写了这样一篇奇文,在文中他说有一条大鱼叫鲲,可以变化为鸟叫鹏,鲲鹏之大,不知几千里,展翅飞翔,两翼蔽日,扶摇而上可达九万里。写事物之小,想象奇特,汪洋恣肆,让人感觉新鲜,充满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位大家就是庄子,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奇文《逍遥游》。

二、了解作者与庄子思想

1、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2、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三、赏读课文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

2、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关键字句。

3、学生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引导学生翻译,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习课文第一段。注意重点字词:“怒”、“志”、“抟”、“息”、“负”、“覆”、“培”、“角”、“枪”、“控”、“适”、“念”、“修”、“绝”、“已”、“海运”、“野马”、“扶摇”、“坳堂”、“夭阙”、“莽苍”、“果然”“等)。

2、归纳小结:

明确:第一段写了三个要点。第一个从文章开始至“南冥者,天池也”,写鹏鸟遨游于九万里,有待“海运”;第二个从“《齐谐》者”至“而后乃今将图南”引齐谐的话,证明大鹏徙于南冥是凭借风力,再进而说明鹏和“野马”、“尘埃”,同样是“有所待”;第三个从“蜩与学鸠笑之曰”至第一段完说明蝉和斑鸠这两个小动物也是“有所待”。以大小对立说明万物皆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第二段。

1、引导学生翻译学习第二段。

2、思考课文怎样从“有所待”和“小大之辩”推出三“无”的结论的。

明确: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运用对比列举了大量例证。从时间上说,朝菌、蟪蛄是“小年”,冥灵、大椿是“大年”。与众人比,彭祖是“大年”,但他与冥灵、大椿比,有时“小年”。鲲鹏是“大知”,蜩、学鸠、斥鴳等见识短浅,只能算是“小知”。

3、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还要讨论“小大之辩”的问题?

明确:一方面强调了人在认识上的区别,说明“以小及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庄子认识世间事物时并不能完全的“无己”。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段。

1、引导学生学习第三段。

2、归纳总结:

明确:第三段由对万物的泛论进入对社会中人的具体论述,阐明逍遥游的境界,作者写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人:

心系功名的“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第一种自视甚高,但只不过是斥鴳之类;宋荣子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远胜于第一种人,但“犹有未树”;列子虽已能“御风而行”,胜过宋荣子,但仍然“犹有所待”。因此这三种人都不能说已入“逍遥游”之境。

最后庄子说,只有“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才能“无所待”而“逍遥游”。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其中最主要的是“无己”,只有无自我、无功利、无声名,才能得到绝对的精神自由。

三、引导学生学习庄子散文的特点。

明确:《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篇目,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想象、寓言故事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在这篇文章中庄子想象了一个“逍遥”的至高境界,这种境界其实不可能达到,但庄子却通过种种具体形象的想象和创造来使“逍遥”至境人格化。

1、在想象中夸张,造成浩大的气势和广阔的意境。

2、在想象中对比。

3、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大胆的想象中蕴含了自己的热烈追求和理想。

四、集体读课文,再体会。

五、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写一段“与庄子对话””的文字,谈谈你对庄子“无为”思想的看法。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学生学习此课的难点是理解什么是逍遥游,教学重点是分析此文的论证思路。当然作为文言文帮助学生解决文字上的阅读障碍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此文我设计了三个课时,依照疏通文意,分析论证思路,理解主旨三点来教学。

文句的理解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我只是对关键字句以及学生提出的疑惑作了解答,并且设置了文言题目。从练习的完成效果来看,大部份学生经过老师的帮助都能读顺课文。不足的是在设计此教学内容的时侯没有把诵读结合起来,第一课时课堂容量稍大,未充分顾及对知识点的消化,反而使个别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

分析本课的论证思路,我采取的方法是段段分析,以题带动。如第一段我设置了两个问题,一是根据课文相关语句,分析鲲鹏的形象。二是作者写鲲鹏、蜩鸠其用意是什么?其余各段分别设置了下面几个题目:第二段作者运用了哪些事物,阐述了什么道理,试分析本段的论证思路。第三段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从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难以把握文段的论证思路,不能对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作出明晰的分析。原因可能是作者运用了反问句式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生不太能理解此种论证之法。学生对关键语句的把握不能做到准确。细思之,主要是我设置的问题过于宽泛,学生难以通过筛选信息组织答案。同时也与预留时间不够有关系。于是造成了大多问题是“自问自答”。虽然经过我的讲解学生了解了文章论证结构,但与预设通过此环调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目的有较大差距。对于此环节我应降低难度,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如何通过精当的提示引导学生是我应该改进的地方。

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学生虽能记住此意,但并不能理解怎样才能“无所待”地去作逍遥游呢?庄子在本段的最后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什么人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唯有“无己”的“至人”。“无己”就是忘记自身的存在,做到任乎自然,顺乎物理,把自己的形体连同思想都看作是虚幻的不存在之物,也就无所限,无所待了,也就绝对自由地作逍遥游了。第三段学生因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解这种哲学思辩的问题自然是难的。如何深入浅出的让学生理解,这是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

庄子的逍遥自由观是逃避现实的、消极的、虚幻的。但是庄子对于人类精神自由的追求也是执着的。这无疑是对人类自由本性的体认。他想像的所游之处,透露出庄子对残酷的、是非淆乱的现实的厌倦,也表现了庄子对自由的憧憬和眷恋。在封建桎梏下的人们从现实与逍遥境界的对比中,可以感受到社会的黑暗,激发对自由的向往;也可因之消极、悲观走向沉沦。后世许多失意人士如阮籍、李白等,在无待逍遥的启示下,对封建社会的黑暗给以揭露和抨击,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庄子的逍遥观鲜明地提出了在客观必然性面前如何实现自由的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对庄子“逍遥游”实质的理解。学生理解起来是最为艰难的。

总结此文教学的经验,我遵循思路,步步引导是正确而易行。然如何通过问题设置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是我要多加思考的。

逍遥游教案

课?题逍遥游课?型文言文新授课课?时第1、2、3、4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点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把握先破后立的议论方法。

3.鉴赏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手法。教育点1.人们置身于自然社会中,不能不受到客观法则的限制,这是必然的痛苦,庄子告诉我们安时处顺,则穷通自乐。

2.人们在蝇营狗苟地追求名利时,常会扭曲本性、迷失自我,庄子告诉我们敝屣富贵、淡泊荣利,则能悠游自得。重难点1.对庄子“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2.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回忆作者作品。

诵读疏通课文)。

一、导语设计。

生:大鹏鸟。

师:知道为什么把雕像放在水边,

生:鲲鹏鸟的来历,北海有一条鱼叫鲲,化作一只大鸟叫鹏,想飞到南海。

师:有什么寓意?

生:有“鹏程万里”之意。有远大的志向。

是:是的,学校希望学生们“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并且预祝同学们能“鹏程万里”。

同学们知道他的出处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逍遥游》,一同来欣赏庄子的奇思(想象)、妙想(思想)。

板书:想象?思想。

师:我们曾学过庄子《秋水》,他的作品写作艺术特色是什么?

生:寓言,想象。

师: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ppt。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本文借助丰富的想象和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ppt。

本次课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整体感知文言文。

三、检查预习,回忆作者及《庄子》。

你对庄子及其创作有哪些了解呢?(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以促进对教学目的1的解决。)。

1、庄子其人:

ppt。

庄子(前369-前286),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楚庄王后裔,庄氏得姓始祖,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楚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同为楚人,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但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庄子其书:

ppt。

逍遥游教案

一、学习目的: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二、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20xx理的方法。

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三、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哲理的方法。

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四、学习方法。

阅读、体会、分析。

五、学习过程。

【一】点拨。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能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写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二】文章导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逍遥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曲,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

【三】阅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逍遥游·教案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分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二、题解。

1、作者简介:

2、关于作品。

3、文章导读。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

三、板书设计。

1、世间万物有所待:

(1)鲲鹏——————形体的变化(描写)————有所待。

——————依赖巨风(六月息)。

(2)野马、尘埃也有所待善用比喻物。

(3)大舟、草芥想象奇特。

(4)蜩与学鸠也有所待。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对比)。

(2)小年不及大年(对比)。

——补充验证前文人(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

小志不如大志。

(3)汤之问棘。

(4)斥鴳之语。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人世间)。

(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逍遥者。

——追求绝对的自由(主旨)。

四、写作特点。

1、借用寓言说理。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来阐明道理。全文开始即运用寓言,天池海运是荒唐之言,作者形象地刻画大鹏之飞,仍不能无所待;待海运,必须水击三千里,九万里风在下,才有力负起偌大的翼,六月才能息于天池,种种限制,有待即非逍遥。将反衬用在哲理散文之中,结合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助于说理之透彻。另外,像惠施与庄子的对话中的题材有比喻,有故事,化用得非常神妙,形象而生动,很有说服力。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大量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深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3、运用对比、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一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写学鸠,赋予人的性情,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逍遥游教案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教学方法。

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这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学法指导。

阅读、体会、分析。

教学资料和步骤。

一、导入。

提起庄子,大家就应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可能还会有同学明白他的《庖丁解牛》。《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邃狙轮间,不辩牛马”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明白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并且给予了“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高度评价。

这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貌;“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靠、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二、题解。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散文家。虽生活贫困,有时靠借米和打草鞋度日,但拒绝楚威王的重金礼聘。所持思想极为复杂,涉览当时各家学说,独与儒、墨针锋相对,而以老子之言为指归,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把老子的“道”,解释为脱离一切事物的神秘的精神。否定人的认识潜力和是非的客观标准的存在,在无是非、无得失、无荣辱的虚无缥缈的境界中逍遥漫游,从而倒向了虚无主义和宿命论,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但他愤世嫉俗,鄙薄富贵利禄,拒绝同统治者合作的精神,在反礼教、反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起到了必须用心作用。

2、关于作品。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艺文志》曾标录为五十二篇,今存郭象注本只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所作,外篇、杂篇可能出自其门人及后学之手。其文构思巧妙,想象奇幻,词汇丰富,尤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描述得极为生动,如《逍遥游》中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秋水》中河伯的形象等。另外《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说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到达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全篇集中表现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虚无主义与绝对自由。

3、文章导读。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或哲学家)、文学家,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它不仅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对《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曾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逍遥游》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神话传说熔铸成篇,构思宏伟,气势磅礴,笔墨恣肆,洋洋洒洒,“寓真于诞,寓实于玄”(刘熙载《艺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比喻的运用,繁复灵活,令人应接不暇,回味无穷。

《逍遥游》主要说明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指出大到高飞九万里的鹏,小至蜩与学鸠,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到达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它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观。

三、板书设计。

1、世间万物有所待:

(1)鲲鹏——————形体的变化(描述)————有所待。

——————依靠巨风(六月息)。

(2)野马、尘埃也有所待善用比喻物。

(3)大舟、草芥想象奇特。

(4)蜩与学鸠也有所待。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自然界)。

(1)小知不及大知(比较)。

(2)小年不及大年(比较)。

——补充验证前文人(暗示人们要抛弃小知小志,图大知大志,追求人生更高远的境界)。

小志不如大志。

(3)汤之问棘。

(4)斥之语。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人世间)。

(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

(3)至人—神人—圣人——无己、无功、无名—逍遥者。

——追求绝对的自由(主旨)。

四、写作特点。

1、借用寓言说理。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来阐明道理。全文开始即运用寓言,天池海运是荒唐之言,作者形象地刻画大鹏之飞,仍不能无所待;待海运,务必水击三千里,九万里风在下,才有力负起偌大的翼,六月才能息于天池,种种限制,有待即非逍遥。将反衬用在哲理散文之中,结合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助于说理之透彻。另外,像惠施与庄子的对话中的题材有比喻,有故事,化用得十分神妙,形象而生动,很有说服力。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论庄子散文的特点说:“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逍遥游》运用超多寓言把“无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深受感染。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邀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传”,“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何等壮阔。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看来荒诞无稽,却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3、运用比较、比喻、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

如第一段,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描述学鸠,赋予人的性情,是拟人。这些都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逍遥游教案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写作思路、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

4、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5、理解庄子“逍遥之游”的境界。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

2、资料链接。

名句积累。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

(4)旬有五日而后反。

(5)而徵一国。

(6)御六气之辩。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古义:今义:

(2)众人匹之古义:今义:

(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

(4)穷发之北古义:今义:

(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2)知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德合一君/彼于致福者/而征一国者。

二、文言虚词。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而莫之夭阏者。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之二虫又何知。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而控于地而已矣。

3、然。

(1)奚以知其然也。

(2)虽然,犹有未树也。

(3)未数数然也。

4、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彼且恶乎待哉。

(3)且适南冥也。

5、于。

(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其名为鹏。

(3)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1)翱翔()蓬蒿之间。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众人匹()之。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奚以知其然也。

(3)彼且奚适也。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

(2)彼且奚适也。

(3)奚以知其然也。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翱翔蓬蒿之间。

《逍遥游》教案

1、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写作思路、基本思想。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了解庄子的哲学观点,理解文中丰富的想象。

4、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5、理解庄子“逍遥之游”的境界。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阂,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郭沫若也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作为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以其思想、哲学等影响着后世。

2、资料链接。

名句积累。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4)旬有五日而后反。

(5)而徵一国(6)御六气之辩。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古义:今义:

(2)众人匹之古义:今义:

(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今义:

(4)穷发之北古义:今义:

(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辩。

(2)知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德合一君/彼于致福者/而征一国者。

二、文言虚词。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

(2)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而莫之夭阏者。

(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之二虫又何知。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而控于地而已矣。

3、然。

(1)奚以知其然也。

(2)虽然,犹有未树也。

(3)未数数然也。

4.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彼且恶乎待哉。

(3)且适南冥也。

5.于。

(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6.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其名为鹏。

(3)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此小大之辩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省略句。

(1)翱翔()蓬蒿之间(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众人匹()之(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疑问句。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奚以知其然也(3)彼且奚适也。

4.倒装句。

(1)而莫之天阏者(2)彼且奚适也。

(3)奚以知其然也(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5)翱翔蓬蒿之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