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歌曲弹唱春教案(热门15篇)

幼儿园歌曲弹唱春教案(热门15篇)

ID:9259583

时间:2024-01-15 02:47:16

上传者:念青松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性化辅导。如果你正在为编写幼儿园教案而犯愁,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这些范文。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学会歌曲号子部分。

2、借助图片和动作理解歌词内容,在情景表演中记忆歌词。

3、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

1、背景图一张。

2、小乌龟一只。

一、开始:发声练习:龟兔赛跑。

二、基本部分:

1、学唱歌曲。

(1)出示小乌龟,引出歌曲,激发兴趣。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范唱歌曲。

提问:“小小乌龟去干什么?它是怎样爬山坡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学唱第一句)。

(3)请小朋友边听边学小乌龟爬山坡,教师范唱第二遍。

提问:“小小乌龟带着什么好吃的?”(学唱第二句)。

(4)师:“小小乌龟爬山坡很累,它一边爬还一边鼓励自己,听听看,它发出了什么声音来鼓励自己的。”师范唱第三遍,引导幼儿学唱“嗨嗨哟,嗨嗨哟,嗨嗨嗨嗨哟”。

(5)将整首歌曲连起来唱一遍。

(6)提醒幼儿一边唱一边来做小乌龟爬山坡的动作。

2、学会创编小动物部分的歌词。

师:“还有那些小动物也去爬山坡?它是怎样爬山坡的?”(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做动作)。

三、结束放松活动。

师:(放音乐)小动物们爬呀爬呀,总算是爬到了山顶上,山顶上的风景可真美呀!红的树,绿的花,还有一群蝴蝶在飞舞呢!小动物们也跟着小蝴蝶跳起舞来。小朋友,我们也来和小动物一起跳舞吧。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

在种植小树的情景中熟悉歌曲,初步跟唱歌曲。

喜欢参加歌唱活动,引发爱护小植物的情感。

(材料准备)ppt。

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把握三拍子的节奏。

一、复习歌表演:春天。

要求:动作合拍、舒展。

二、歌曲《小树苗》。

说说小花园。

1、提问:你们喜欢幼儿园的小花园吗?小花园里有什么?

春天到了,小花园里会有哪些变化呢?

2、小结:春风吹过,五颜六色的花儿开放了,蜜蜂蝴蝶都来采花粉、吸花蜜,小花园变得更美、更热闹了。

3、过渡:小树苗会有什么变化呢,请你们看一看、听一听。

演演小树苗。

1、欣赏ppt。

提问:在春天里,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慢慢长高,树枝越来越长,树叶越来越多)。

2、欣赏乐曲。

1)提问:这首曲子好听吗,听着有什么感觉?(是抒情优美还是活泼欢快?)。

你能听出这首曲子是几拍子的吗?

2)介绍三拍子“强弱弱”的特点,引导幼儿听乐曲打三拍子节奏,并拍出重拍。

3、幼儿律动。

1)要求:小树苗是怎样一点一点慢慢长高的呢,请你们用身体动作来表演一下吧。

2)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

3)提要求:按照三拍子节奏来表演——每到重音时“长”高、长大一点(教师在幼儿表演时帮忙数拍子)。

我上幼儿园学唱歌曲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重点:

学唱歌曲难点: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活动准备:

玩具: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活动开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老师:“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老师:“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活动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游来了呀?”、“它爱在哪儿游呢?”,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这是谁飞来了呀?”、“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2、出示“小朋友”图片。老师:“小朋友爱上哪儿呢?为什么?”

3、欣赏儿歌。老师:“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4、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5、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幼儿园歌曲活动教案

1、学唱《胡说歌》,感受歌曲中滑稽、可笑的意蕴。

2、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违反常情的滑稽事情,仿编歌词。

【活动准备】。

小丑画一幅、小丑帽子一顶、红圆片若干、袜子一双、手套一副。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韵律,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出示小丑画:这是谁?他哪最滑稽?为什么?

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幼儿感受歌词的韵律及歌词的滑稽、可笑。

二、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示范唱一遍。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你把袜子套在耳朵上,哎呀、哎!)老师在什么地方说“哎呀”?在哪里说“哎”的?(幼儿可能说的不完整)。

听老师再唱一遍:让幼儿认真倾听,知道衬词“哎呀”、“哎”在歌曲中的位置,让幼儿能注意老师的手势,手一出是“哎呀”,手一指是“你”。

看老师手势学唱歌曲,引导并唱出滑稽、好笑的.意蕴。

三、仿编歌词,并演唱。

学习仿编衬词:老师扮演小丑,仿编出不同的滑稽的声音演唱。

在学习仿编衬词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滑稽的样子学习仿编歌词。

(1)老师把袜子套在手上让幼儿根据滑稽的样子怎么唱?

(2)请幼儿表演袜子还套在哪里也滑稽?

(3)除了袜子以外的东西表演:老师可向小朋友借身上东西做滑稽动作,让幼儿仿编。

让幼儿学习同时仿编歌词和衬词。

(1)请几位老师用不同的东西做滑稽的事并发出不同的滑稽的声音,幼儿分别仿编。

(2)让幼儿用自己的身上的东西分别做滑稽的样子,幼儿之间分别根据对方滑稽的样子仿编歌词。

幼儿园歌曲弹唱《春》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充分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能够安静地倾听文学作品以及同伴的的介绍。

二、活动准备:

1、展现温馨的春天景色的背景音乐。

2、幼儿每人一张纸、水彩笔。

3、幼儿用书14~15页。

4、挂图《春》。

5、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感受散文中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能够安静地倾听文学作品以及同伴的的介绍。

四、活动难点: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五、活动过程:

1、聆听音乐,欣赏散文《春》,感受春天的温馨和美好。

(1)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

(3)提问:春天美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4)大家再仔细听听。

2、结合挂图,再次欣赏散文,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言描述春天。

(1)为什么说春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麦苗?

(2)小羊说春雨是什么味道的?你们觉得它说得对吗?

(3)你喜欢散文中的哪一句话?为什么?

3、播放录音,幼儿边听边画散文所表达的意境。

鼓励幼儿除了画出散文中描述的景物外,继续添画春天其它景色。

4、展示幼儿作品,交流各自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2)幼儿相互欣赏点评。

我上幼儿园学唱歌曲幼儿园教案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温暖、快乐的情感及爱的氛围。

2、学习歌曲的表达方式,能主动大胆地向自己亲近的人表达爱的情感。

3、尝试进行创编,并体验合作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我爱你》教学挂图、歌曲《我爱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最爱的人是谁啊?为什么爱他?

小结: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你们,很关心你们,所以小朋友们很爱他们。

2、那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而你们又很想他,怎么办呢?

3、我们除了用打电话、画画、写信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现在我们就来学这首《我爱你》的儿歌,把它送给爸爸妈妈。

(二)请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请幼儿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绪情感。

2、指导幼儿朗诵儿歌。

(三)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自然地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儿倾听教师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赏歌曲。

2、学唱歌曲。

(四)边唱边用体态表演。

当唱到“你的爱给了我温暖和快乐”时双手放在胸前轻拍;唱到“你的爱给了我勇气和力量”的时候,双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儿创编儿歌。

1、我们除了可以用“蜜蜂亲吻鲜花说:“我爱你”来表示蜜蜂对鲜花的喜爱,还可以换成其他的词来表示自己对别人的爱,如郭老师爱小朋友们,我就可以编成这么一句好听的新歌词“老师亲吻小朋友说我爱你”。

2、现在谁来用xx对着xx说:“我爱你”这样的句式来创编一句好听的儿歌。

3、幼儿在教师引导下自由创编儿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把儿歌唱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幼儿园歌曲弹唱《春》教案

互联网的发展使微课进入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领域,微课成为中职院校学生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和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弹唱教学中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传统教师主体转移到学生主体,使学生通过微课参与到弹唱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了主动作用,提升了弹唱教学的效果。

1.微课。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碎片化知识进行整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在制作时一般根据学习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强,时间短。微课以视频软件为载体,向学生直观且动态的传授弹唱学习内容,教师在制定微课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内容、资源等进行微课设计与制定,使学生可以直观的进行知识学习,节省了传统板书时间。微课教学内容少且有针对性,可移动,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微课在制作时可以依托网络丰富资源向学生展示弹唱课程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拓宽知识视野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知识内容。

2.微课在弹唱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微课构建儿童歌曲集体教学模式。中职院校的传统弹唱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言传身教,利用板书将弹唱的重点知识进行传授,而具体弹唱内容和弹唱技巧等需要教师亲身演示。但是由于教学过程中参与学生数量较多,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会有一些学生听不清或看不到老师的指法和手型,这样即使教师的示范非常到位,但还是会有一些学生掌握不到概念,需要教师重复进行示范。这种传统的教师亲身示范的弹唱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教师示范过程中准确性高,但是反复示范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使教学时效不佳,使教学时间被示范浪费掉,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将微课应用到中职院校学前教育的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中,可以改善前面所说的情况。微课是课前录制的小视频,在课堂上通过软件向学生进行直观展示。微课中的歌曲弹唱内容时间短,内容少,展示直观,适宜集体性歌曲弹唱教学。微课的微小和生动形象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弹唱学习的兴趣。微课是教师在课前完成,微课中内容准确率高,弹唱的示范标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集体直观的感受弹唱学习技巧和手法等,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弹唱知识。微课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将节省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提高弹唱学习效率。2.2利用微课构建儿童歌曲弹唱翻转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又被称为颠倒课堂,主要是将课堂教学时间进行调整,将课堂主体进行调整的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融入弹唱教学可以将课堂知识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学生在课堂外进行教学任务的学习,在课堂上主要是对教学内容向老师请求答疑,以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将课外调整为学习时间,将课堂调整为答疑时间,充分且有效的利用了课内外的时间,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时间自主安排课外学习时间。在中职学前教育的弹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课堂内容布置下去,同时给学生提供弹唱的小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并将弹唱练习录制成小视频传给老师,老师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弹唱问题的提出,并在正式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指导,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弹唱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制,以保证大多数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可以掌握弹唱知识,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将来用于教学实践中。2.3利用微课创新儿童歌曲弹唱小组教学模式。小组学习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学习内容。在弹唱教学小组模式中,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教师为小组成员设置学习情境,学生根据教师设置的任务自行学习,遇到问题可相互讨论和分析,以解决问题,教师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是组织者、指导者和总结者。小组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成员通过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使成员对小组任务达到高度掌握。将微课融入到弹唱小组教学中,可以使幼儿歌曲的弹唱更加丰富,微课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形式将弹唱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小组成员在学习和完成任务时通过微课的直观展示进行发声技巧的训练,并有效掌握弹唱时的表情和手法,按照微课标准的表情、发声、手法等进行训练,以达到弹、唱更好的有机结合。

总之,随着中职院校幼师培育工作的深入,需要深入研究学前教育的教学,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非常重要的课程,对幼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影响非常大,所以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微课的融入来进行弹唱教学,使弹唱教学在微课的帮助下依托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专业技能,使中职院校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幼师人才。

参考文献:

[2]赵沧海.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宄[j].大众文艺.2015(02).

[3]李娜.五年制幼师生即兴弹唱能力的训练与培养[j].学苑教育.(17).

我上幼儿园学唱歌曲幼儿园教案

1.学唱歌曲《树叶》。

2.尝试按歌曲节拍的特点、速度、力度和情感,富有表现力地演唱。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叶子从树上飘落的情景。

2.红、黄、绿三种树叶和相应的筐子,树叶头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模仿树叶飘动。

1.幼儿戴上树叶头饰,在《树叶》的乐曲声中,模仿随风飘散的叶子“飘”进教室。

2.教师引导幼儿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表现出树叶飘来飘去的感觉。

重点:教师注意鼓励幼儿做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动作。

二、学习歌词,体会歌词中树叶飘落的优美情景。

1.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欣赏散文诗《我是一片树叶》,熟悉歌词。

2.请幼儿与教师一起朗诵歌词。

三、学习歌曲《树叶》。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在句与句之间提气、换气。

2.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歌表演,巩固所学歌曲。提问:“你唱这首歌时有什么感觉?”

重点:启发幼儿思考用怎样的声音演唱“秋风吹落我呀,飘呀飘呀飘”。

四、游戏:送小树叶回家。

请幼儿一人选一片树叶,边唱边模仿树叶飘落的姿态飞来飞去,当歌曲结束时,将手中的树叶按颜色送到对应的筐中。

活动建议。

利用学习的歌曲在表演区进行歌表演或玩律动游戏。

附歌曲:《树叶》。

1=c2/4。

1234︱321︱5656︱5—︱5654︱。

我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秋风吹落。

31︱2323︱2—︱1234︱321︱。

我呀,飘呀飘呀飘。一片一片树叶,

566︱6—︱5654︱31︱2432︱1—‖。

吹在一起,变成许多树叶,许多树叶。

活动反思。

树叶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孩子对于飘落的树叶也比较的感兴趣,有时会捡上几片玩弄一番。《树叶》从内容的选择、导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来看,还是比较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孩子至始至终都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

3、喜欢欣赏故事,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

《猪小弟》的'歌曲录音。

小猪、小兔、小羊、猪妈妈的图片和背景图(有小猪的家、水塘)。

1、欣赏故事《猪小弟》,理解故事的内容:

你们看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猪?

他身上那么脏,会碰到什么样的事情呢?

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的内容;

2、分片段讲述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

(1)猪小弟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猪?

(2)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和猪小弟玩?小兔用什么表情会怎样说?

(3)猪小弟改了吗?怎样改的?

(4)猪小弟变干净了,大家愿意和他交朋友吗?

教师运用歌词进行小结。

3、欣赏歌曲《猪小弟》。

教师边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出示图片,边演唱歌曲;(2遍)“老师把它变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猪小弟》,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幼儿园小班歌曲的教案

教材分析:

本歌曲短小精炼,歌曲通过对天气、花儿、杨柳、蝴蝶、蜜蜂、小白兔变化的描写,巧妙概述了春天的特征。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图片、学唱歌曲、动作表演等方式,理解歌词、熟悉旋律,进一步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和喜爱。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2、能根据歌词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3、感受春天的美丽,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提前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象。

物质准备:太阳、小花、柳树、蝴蝶、小白兔等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建议: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结合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与幼儿谈话,鼓励幼儿说出春天的特征,如:春天天气暖和了,花开了,树发芽了,小动物们出来了。

师: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发现春天都有什么变化?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出歌词,并有节奏地边念歌词边根据歌词有序地出示图片。

师:春天天气变暖了,天气很好,花儿开了,柳树枝也发芽了,随着风儿向我们弯弯腰,蝴蝶飞来了,勤劳的小蜜蜂也出来采蜜了,小白兔也一跳一跳的出来和我们玩游戏了。

二、创设“春风吹来了”情境,引导幼儿用“呼”音和歌曲旋律,做发声练习。

师:春风吹来了,大家知道春风吹起来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吗?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

3523|15|6161|5―|。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6716|5135|3020|1―|。

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

三、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一遍音乐,引导幼儿倾听并欣赏歌曲的旋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春天》,大家认真的倾听一下这首歌的.旋律。

2、教师随伴奏完整地演唱一边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

小结:这首歌中有花儿、杨柳树枝、蝴蝶、蜜蜂和小白兔。

3、教师带领幼儿随伴奏演唱,提示幼儿运用甜美连贯的声音演唱,学习按歌词分角色自然地接唱。

师:这首歌的旋律非常优美所以大家在唱的时候也要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我想请小朋友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轮到哪个小动物的时候你们就唱,这种唱的方式是接唱,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

四、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进行表演唱。

师:刚才我们都学习了这首好听的歌,请大家尝试用你喜欢的动作来边表演边唱,一起来表现一下春天的快乐和美好吧。

幼儿园小班歌曲的教案

1.会唱歌曲,感受秋风吹、树叶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乐的快慢,并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每人一片秋叶。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歌词,引导幼儿进入意境。

·幼儿与教师一起听伴奏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

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树叶飞的情景。

3、分辨并表现音乐的快慢。

·教师用钢琴弹奏出快慢不同的音乐,模拟风声,启发幼儿想像,两种风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

4、游戏:“秋风和小树叶”。

幼儿手持树叶,边唱歌边舞蹈,歌曲停时,教师用钢琴弹奏模拟风声:风声快而强时,幼儿快速地飘来飘去;风声慢而弱时,幼儿放慢动作;风声停,幼儿便停止动作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多种动作表现风吹树叶飞的情境。

活动建议。

风停时,引导幼儿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教师可以提问:“小树叶,你飘到哪里?”幼儿自由回答:“我飘落在xxx。

活动评价。

1.会用柔和优美的歌声唱歌。

2.想像并会用双手在头上、体侧、左右摆动,表现出多种树叶飘落的动作。

幼儿园小班歌曲的教案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内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抱娃娃的动作。

2.能借助情境表演、游戏来记忆歌词的内容。

3.在结伴游戏时,愿意与同伴交换进行抱娃娃表演。

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玩过“娃娃家”游戏,有抱娃娃的经验。

2.布娃娃若干(幼儿人数的一半)。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迁移抱娃娃的经验。

1.教师:今天我把我家的娃娃带来了,你们看看她长什么样?她穿什么样的衣裳?

2.教师:娃娃说想和你们玩,谁愿意来抱抱她?

3.教师反馈幼儿动作,如两手轻轻地抱娃娃。鼓励幼儿大胆迁移玩“娃娃家”的经验。

(二)教师演唱歌曲《小娃娃》,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1.教师抱娃娃清唱歌曲,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教师:我们是怎么玩的?(重点熟悉第二句歌词)。

2.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可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教师:我是怎么介绍我的娃娃的?她长什么样?(重点熟悉第一句歌词)。

3.教师唱歌曲,同时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引导幼儿用创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三)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1.教师抱娃娃,幼儿跟教师完整地学唱歌曲1~2遍。

(四)幼儿通过示范帮助幼儿明确游戏规则。

1.教师:这次娃娃想找一个新朋友一起玩,仔细看娃娃是怎么找新朋友的。

2.教师唱到最后一句时放慢速度,将娃娃送给一位幼儿,并与该幼儿交换位置。。

3.教师:我唱到哪一句把娃娃送给朋友的?

4.教师:现在你是妈妈,带娃娃去找朋友吧。想一想唱到哪一句时把娃娃送给朋友。(教师指导幼儿一幼儿扮演“妈妈”,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

5.继续请一位幼儿当“妈妈”表演,集体演唱歌曲。

(五)出示多个娃娃,幼儿完整玩游戏。

1.教师:现在有4个娃娃,谁愿意来做他们的妈妈?(邀请4个较大方的幼儿玩游戏)。

2.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唱到最后一句时放慢速度,提示找朋友送出“娃娃”。

3.教师在游戏中增加间奏,幼儿可连续玩游戏3~4遍。

4.增加娃娃的数量(班级总人数的一半),集体玩游戏2~3遍。

幼儿园小班歌曲教案

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内容,并用活泼、连贯的唱法唱歌。

根据形象有趣的歌曲内容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爷爷、奶奶的图片各一张。

观察过老人走路的样子。

(一)复习歌曲《小板凳》,启发幼儿联想:小板凳除了给妈妈坐,还要让给谁坐?

(二)幼儿观察“爷爷、奶奶”的'图片,引出歌曲。

1、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学习新歌曲的兴趣。

2、我们来学一学“爷爷奶奶”是怎样走路的。

(三)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范唱:爷爷年纪大是怎么样的?我为爷爷做什么?爷爷感觉怎么样?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4、教师再次范唱,幼儿做动作,鼓励幼儿参与演唱。

(四)学唱歌曲第二段。

1、奶奶年纪大了是怎么样的呢?

2、教师范唱歌曲第二段。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奶奶”。

4、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演唱第二段。

(五)幼儿将两段歌词连起来演唱。

1、教师指图提示幼儿两段歌词的不同。

(六)教师唱第三段。

教师唱第三段,用爸爸妈妈的口吻夸奖好娃娃,告诉幼儿歌曲的名字就叫《好娃娃》。

幼儿歌曲弹唱教案范文精选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二、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三、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四、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幼儿园小班歌曲的教案

一、活动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做简单的动作。

2、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愿意和老师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二、活动准备:

立体苹果树一棵、音乐。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苹果》,邀请孩子们坐上老师的幸福列车去果园玩。

(2)说一说,果园里的苹果长什么样子呀?

2、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

你们听,老师还会边唱歌边摘苹果呢。教师范唱新歌,幼儿理解歌词。

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摘苹果”(游戏中学会歌曲),师幼边摘苹果边唱歌,直到一棵树上果子摘完。

(3)演唱歌曲。

听音乐演唱歌曲,配上适当的身体动作表现:树上许多红苹果,孩子指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摘苹果。我们喜欢吃苹果,做吃苹果样子。身体健康多快乐,做健康状竖起大拇指。

3、运苹果(感知歌曲快慢)。

果子摘完,让孩子扮车车船船将果子运到指定地点,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快慢。

4、结束(吃苹果)。

劳动成果分享,吃苹果。

5、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创编歌词除水果外,还可以用常见的蔬菜的名称进行替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