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教案(模板21篇)

暮江吟教案(模板21篇)

ID:9287464

时间:2024-01-15 09:57:32

上传者:文轩

教案模板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和工具。不同教案模板范文之间的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教师发现优秀教案的共性和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暮江吟》的教案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

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教学用具。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1.读题、解题:(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暮江吟》教案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一课时。

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

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

(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

(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

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

6、对!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多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板书)。

二、听诗。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词。

1、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有心去欣赏这首诗。你会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2、再来一遍,用心去感受哦!

3、谁能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三、读诗。初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画面。

自由读诗。注意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进一步的感受画面。

《暮江吟》的教案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1、基本会背;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暮江吟》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文档为doc格式。

《暮江吟》教案

(知识、能力、情意)。

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1课时。

1、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共同的心愿指什么?友谊的长桥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导朗读最后一节。

1、整理解释滔滔不绝迷惑不解绘声绘色潜力含苞欲放。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心愿。

小姑娘我家有好多中国人去北京当老师。

父母中国迷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暮江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上节课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本课的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重点:灵活运用自学古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关键: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善于与别人交流。

【教具准备】:

1、学生比较熟悉的古诗画面。

2、古琴曲。

【教学内容】: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古诗配画。

2、板书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暮江吟》的课题。

3、解释课题,交流对白居易的了解。

二、初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生字。

2、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第一遍带着拼音读,第二遍去掉拼音读。

三、细读。

1、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情况,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义。

2、图诗结合,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意思。

3、班内交流。

四、美读。

1、配乐范读,启发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学生练习朗读。

3、配乐,指名感情朗读。

4、加表演动作,背诵古诗。

五、巩固。

用抢答方式,理解诗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知君。

六、延伸。

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召开一个古诗朗诵会,把自己会背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七、布置作业。

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

《暮江吟》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

二、教学过程 。

1、复习导入  。

(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

(2)指名说说意思。

(3)齐背全诗。

2、教学新课。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

a、教学1、2句。

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

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

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

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

理解“可怜“的意思。

给“似”换一个字。

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

c、对其进行评价。

d、齐读全诗。

(6)板书设计 。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请学生分享描写太阳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而引入课题《暮江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纠正字音瑟,明确朗读节奏。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画面感)。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铺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3、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叹)。

4、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为我们读一读吗?

(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比喻的修辞手法)。

2、你能想象此时的画面吗?(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为可爱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弯新月就像一张弯弯的弓。)。

3、你们见过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样子的吗?(视频)。

4、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进行朗读。

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作业:用画笔将这首诗画出来。

《暮江吟》的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暮江吟的教案

1、学会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

2、能说说诗的意思。

3、能背诵全诗,默写

1、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登鹳雀楼》

(2)指名说说意思

(3)齐背全诗

2、教学新课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江:大河

吟:古代诗歌的一种。

(4)分析古诗

a、教学1、2句

这句诗中有哪些事物?

诗中描写阳光用了一个什么量词?

能不能把“铺”换一个字?

第二句中哪个词比较难理解。

说说整句的意思。

b、教学3、4句

理解“可怜“的意思

给“似”换一个字

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5)指导朗读

a、由朗读,用铅笔划出该停顿的地方。

b、指名读

c、对其进行

d、齐读全诗

(6)板书设计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的教案

1、弄懂每个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和意境,从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默写、翻译、改写这首古诗。

理解体会诗句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

投影片、录音机、配乐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板书课题。《暮江吟》

1、了解作者(同学们知道这首诗是哪个朝代、哪位诗人的作品?)

板书:唐代:白居易

2、简介作者:(白居易是我国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他和李白、杜甫一样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暮江吟》是他的诗词中最浅显易懂的一首)

3、释题:暮江吟的“吟”是什么意思?(歌颂、赞美)

歌颂赞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

“暮”是指一天的什么时候?(傍晚)

赞美了傍晚什么地方的景色?(江上景色)

指名说:歌颂傍晚江上的景色。

二、听录音朗读两遍,小声自由朗读5遍。

要求:

1、基本会背;

2、注意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那些景物?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再听录音朗读,指导朗读技巧。(要求语速缓慢,读出抑扬顿挫)

四、分组讨论要求2的问题、指名回答板书:

时间:傍望—夜晚(深秋)

地点:江边

景物:太阳、江水、露珠、月亮。

五、学习前两句诗,出示投影片(夕阳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导看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问: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铺”是什么意思?太阳照在什么地方?

指名翻译: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面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

“瑟”是什么意思?(碧绿色)

译:江水一半呈碧绿色,一半呈红色。

2、小结:通过学习前两句诗,我们知道了前两句诗主要写傍晚时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样的景色,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欣赏和想象当时那美丽的意境。

师述:夕阳渐渐地落下去,晚霞映红了天空,夕阳的余辉洒在了宽阔的江面上,忽然间,江水似乎分成两半,这一半是碧绿碧绿的,那一半是鲜红鲜红的,微风轻轻地拂过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纹,像一颗颗闪光的宝石,又像空中闪烁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景色美不美?这样的景色会让诗人怎样?用一个词语形容:“陶醉,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六、学习后两句(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边景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是在什么季节的夜晚?“可怜”是什么意思?

1、指名译:“深秋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

2、问:“深秋的夜晚可爱在什么地方呢?”(请看第四句)

“似”是什么意思?“露”和“月”各指什么?

它们各“像”什么?

指名翻译: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月亮像一把弯弓悬挂在空中。

3、指名将后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4、闭上眼睛欣赏体会后两句诗的美丽意境。

师述: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了,白居易还立在江边久久不愿离去,秋风拂面,他感到特别地凉爽和舒服,一会儿看看草地,一会儿望望天空,啊,那美丽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弯新月就像一张精致的弓,他不禁脱口赞叹道:“这深秋的夜晚是多么迷人,多么可爱啊!”

七、这首诗是以写“景”为主的诗句,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暮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八、小声读背,然后默写、翻译。

九、总结: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让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听配乐朗诵)

十、作业 :根据这首诗的翻译和老师提供的内容,同学们再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暮江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暮江吟》教案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

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 教学用具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

1. 读题、解题:(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有太阳落山的意思)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想一想: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暮江吟》教案设计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

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暮江吟的教案

1.学习本课生字词,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注释阅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3.运用学习古诗的办法,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诵读指导,让学生准确地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并把握诗歌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丰富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给大家听一听。

2.揭题:首先我们来学习《暮江吟》这首诗歌,看看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景色,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

3.思考:

题目中的“吟”是什么意思?

(“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暮”又是指的什么时候呢?

(“暮”指的是傍晚)

题目的意思为:黄昏时分在江边所做的诗。

二、初读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聆听,注意诗的节奏与停顿。(按233的节奏读)

2.学生自主识字。

3.诗人为什么傍晚会站在江边吟诗?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他?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这首古诗。

三、熟读古诗

一道残阳铺水中。

1.“铺”字能不能换成“映”?

(不能。“铺”字表明了“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就像铺在江面上很形象。)

2.“一道残阳”指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夕阳)

3.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傍晚时候的景象,后两句写的是夜晚时候的景象。

4.欣赏“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请你试着描绘一下诗中夜晚的景色。

(2)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理解“可怜”的意思——可爱

一、视频导入

2.简介庐山,揭示课题。

3.板书课题。

二、自读古诗

1.学生自主阅读古诗,并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2.注意读准字音,读古诗时要读的有节奏。

三、理解古诗

1.交流讨论: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诗?

学生自由交流

3.作者身处庐山之中,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

4.你觉得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和事?

(看问题要全面 避免主观片面。)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的图片,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

二、融入诗中,体会诗意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初步体会每句诗的意思。

2.梅和雪在争什么?

为什么比不出高低?

揭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引导学生着重理解第三、四句诗的意思,明白本诗所说明的道理——取长补短。

《暮江吟》教案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一课时

一、背诗导课题

1、看图背诗,激发兴趣。

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图猜诗。大屏幕上会出现几幅图,请你们仔细观察、想象回忆,看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古诗里所描写的景色。

课件分别出示古诗《舟过安仁》、《咏柳》、《忆江南》的插图。指名学生看图背诗。

2、找共同点,引出诗题。

(出示《暮江吟》的插图)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板书课题,齐读。)

3、生探古诗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4、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

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可爱?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诗……)

真珠——珍珠。古时写“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们现在要写成“珍珠”。

暮江吟的教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上节课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本课的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灵活运用自学古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

关键: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善于与别人交流。

1、学生比较熟悉的古诗画面。

2、古琴曲。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交流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古诗配画。

2、板书本节课要学习的古诗《暮江吟》的课题。

3、解释课题,交流对白居易的了解。

二、初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生字。

2、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第一遍带着拼音读,第二遍去掉拼音读。

三、细读

1、学生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情况,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义。

2、图诗结合,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意思。

3、班内交流。

四、美读

1、配乐范读,启发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学生练习朗读。

3、配乐,指名感情朗读。

4、加表演动作,背诵古诗。

五、巩固

用抢答方式,理解诗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3、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知君。

六、延伸

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召开一个古诗朗诵会,把自己会背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七、布置作业

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

暮江吟的教案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

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

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书的。

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暮江吟》教案

教学要求:

1、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词句,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文学习。

1、知诗人,解课题。

(1)“暮”是什么意思?(傍晚,日落西山)。

(2)“暮”和“江”在这儿各交代了什么?(时间和地点)。

(3)吟:作吟咏讲。

(4)释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诗人在吟唱傍晚江上的景色。

2、抓字眼,明诗意。

(1)师范读全诗,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音乐]。

(2)借助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然后自由说说诗句的意思。

a、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夕阳。

铺:照射。

瑟瑟:碧绿的颜色。

诗意:夕阳从地平线上照射水中,江水一半是碧绿色,一半是红色。[课件]。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3、想意境,悟诗情。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它呈现给读者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这里不仅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而且还给人们亲切安闲的感觉。尤其是“铺”的运用。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

4、诵佳句,背诗文。

(1)朗诵这首诗时,注意下面的节拍。[课件]。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

“瑟”“红”要拉长语调;

“可怜九月初三夜,”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二、朗读欣赏[音乐、课件]。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三、巩固练习[课件]。

1、填空。

《暮江吟》的作者   代诗人        的作品。全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

2、辨字组词。

暮(   )  残(   )   瑟(    )   铺(    )。

慕(   )  浅(   )   碧(    )   哺(    )。

3、说说下列诗句意思,注意粗斜体字词。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的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生字词“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请学生分享描写太阳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进而引入课题《暮江吟》。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纠正字音瑟,明确朗读节奏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你的理由。

(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吗?(画面感)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下这是怎样的场景吗?(傍晚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时候,柔和的阳光铺在江面上,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3.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赞叹)

4.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为我们读一读吗?

(二)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呢?(比喻的修辞手法)

2.你能想象此时的画面吗?(在九月初三的夜晚,露珠尤为可爱就像一颗颗圆润的珍珠,而那天空的月亮是一弯新月就像一张弯弯的弓。)

3.你们见过月初的新月是什么样子的吗?(视频)

4.让我们边想象画面,边进行朗读。

让我们将自己想象成白居易,配着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诗。

作业:用画笔将这首诗画出来。

暮江吟的教案

1、 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 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1课时

1、 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 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

3、 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是什么意思?这家法国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

6、 人民的感情上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1、 整理解释 滔滔不绝 迷惑不解 绘声绘色潜力 含苞欲放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心愿

小姑娘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 去北京 当老师

父母 中国迷 学中文

中法友好

架设友谊桥梁

暮江吟的教案

解题是学习这首诗的一把钥匙。板书诗题后,提问:“暮”是什么意思?“暮”和“江”在这儿各交待了什么?“吟”当吟唱讲。从题目中我们就知道诗人吟唱黄昏江上的景色。通过解题使学生对诗的内容有个大概了解,为学诗奠定基础。

先放一段古笙乐曲,再配乐朗诵全诗,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感。

预习,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出示写明自学要求的小黑板,让学生按要求自学《暮江吟》。

1.默读《暮江吟》。

2.把不懂的字词划出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3.《暮江吟》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景色是什么样的?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诗句中一些难于掌握的关键字、词,设计一些问题:“残”是什么意思?残阳的形状和颜色是怎么样的?“铺”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联系诗句判断“瑟瑟”和“可怜”两个词在词典中应取哪种解释?诗人描写了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夜幕降临了,诗人看到的夜景是什么样子?要求学生了解诗人是怎样抓住景物的色与形进行描述的。

2.师生依诗作画,加深学生对诗中所写景物的方位和诗意的理解。依诗作画,既能检查学生对诗意理解的情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把美育和语文课结合在一起了。

3.指导学生表情朗读,体会诗的感情色彩。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是理解诗意的关键。读的方式有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等,并要求学生读出感情。如“一道残阳铺水中”,要求学生读得平缓、轻柔;“半江瑟瑟半江红”,要读出惊叹的感情来;“可怜九月九年级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的情感。

4.运用根据诗意自制的彩色幻灯的投影,来加深学生对诗的美感,使学生发生身临其境之感。

1.《暮江吟》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暮江吟》描绘了深秋从黄昏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的着重点相同吗?

让学生根据诗的意思和彩色图片,将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短文。这比老师在黑板上抄一句诗意,学生再写一句要强,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进行了写作训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