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后感范文(14篇)

罗生门读后感范文(14篇)

ID:9379856

时间:2024-02-20 18:29:07

上传者:雅蕊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对其中所提及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内容进行思考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下面是一些别具一格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的创作激情和独特思维。

罗生门读后感

很多课外书都值得我们去看,一些国外的小说也值得我们去阅读,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罗生门》这本书。

小说《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故事梗概是:大灾后,一名被主人辞退的仆役,在京都的罗生门下避雨。

走投无路的他,起了“除了当盗贼,别无他法”的念头。

他爬上罗生门的门楼准备暂过一夜,却发现一个老妪正在薅死者的头发。

他心中猛然升腾起正义感,质问老妪。

老妪回答说用死者头发做假发卖钱来维持生存,而且,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

仆役对老妪的憎恨之心慢慢减弱,最后竟剥下老妪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许卖了去换顿饭吃吧。

小说中的奴仆为生存所迫,一开始就有了当盗贼的念头。

但是当看到老妪薅死者头发时,他心中的善良和正义感还是本能地表现出来。

他听了老妪的解释,那种当盗贼的念头又重新升上心头,罪恶感慢慢消解了——这是个复杂的社会,许多人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恶之途。

或许,社会本身就存在邪恶,对邪恶的邪恶,也算不上缺德。

甚至,他在剥老妪的衣服时,为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这么做,就得饿死嘛。”

面对复杂的社会,善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

更何况,人心之复杂多变,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

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

当下,人们对社会公权力的滥用已经习以为常,对官员和国企经理贪`款额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的愚弄和欺骗已经不再愤怒,对种种的不公平已经无话可说。

罗生门读后感

因为黑泽明拍的部同名电影,《罗生门》可能要算芥川龙之介所有小说里最为人所知的个。但看过小说后便知,电影其实并非改编自这篇,而是取材于另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说《罗生门》,故事非常简单,篇幅也很短小,讲的就是个饥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个同样食不果腹的老妇,在与之对话后突然大悟,放弃了思想挣扎,下手抢劫了老妇然后逃走的事。

动乱灾害不断的年代,给包括人心在内的切都披上层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无路、无以为继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决定之后,他仍然对杀人越货这种行径心存怀疑。但是,偶遇老妇的番话,让他放弃了原本处于道德层面的挣扎,退回到活着还是等死的简单自问,从而做出了弃义偷生的选择。

老妇是为了生计去拔死尸的头发,武士是为了生存抢走老妇衣裳,这么做都非他们所愿,但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这里,生死变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条生命本身并没有善或者恶的区分,于是正义与罪恶的.界限模糊了。

芥川龙之介并没有给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笔下的人物承认了人性的黯淡面,却并没有说这即是必然。

《罗生门》读后感

想说的差不多都在“想法”中说过了,此书是自己认真阅读过的著作(从时间线上就能看出……),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才意识到自己知识和眼见的浅薄狭窄。芥川龙之介也因此成为了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文学作者,细细想来这本书对我确实是意义重大,但拿《河童》以及《一个傻子的一生》举例来说,仍有许多疑惑不解之处(大概与人生阅历有关)。希望自己能懂他,又害怕太懂他,但读完发现,目前的自己对他其实是不懂的,顶多是一种同情和怜悯。芥川对身边的苦难与人性的肮脏怀有能够以身相代的怜悯和深渊般的绝望,但又曾与幸福之神近距离地接触过,所以生活在痛苦纠结的怀疑主义中。而我怀着对恶意的懒惰以及对苦难的冷漠,只选择看到对自己有利的阳光,像我这样生活在温室里又庆幸还好自己生活在温室里的人,是不可能懂他的。

不过结尾的彩蛋让我又感到小小的开心幸福——这个彩蛋藏在译者的话里。从这开始我意识到离作者距离最近的有时并非读者,而是译者。读者有时是将作者书中表达的思想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而译者则更多的是逐字逐句想象靠近作者的生活。读者在书中未必懂得作者,但能懂得自己,而好的译者却能在懂得作者的同时又为读者和作者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芥川写《一个傻子的一生》,运用极其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美与痛的同时,或许也是想找到与自己同样踽踽独行之人,互相理解,互相安慰。这个人虽然不是我,但相信总有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与先生共勉。

最后译者聊到的在翻译本书过程中的一些小事令我很感动。在这样一本传达了作者对世界怀疑的书中,却能看到别人的幸福,想来作者也会感到有所安慰。嗯,就是这样,读者与译者以及作者之间有某种联系的奇妙感觉,自己心里知道,但是说不出来。

ps:我爱极了芥川写那个“如在月光中的女子”时无法言语的柔情。(anyway,虽然我也不是很认同这种规范之外的情感。)。

罗生门读后感

下午洗完澡回到寝室,依旧是擦脸、洗衣服、弄头发,一切就绪之后打开电脑。昨晚不知道哪根筋跳错了,突然想到“罗生门”这个词,继而萌生了看一看传说中以这个词为名的经典电影的想法,于是乎当机立断下载了一下。

时间回到今天下午,当时我打开电脑,开始看《罗生门》。由于早就做好心理准备,所以对1950年电影的画面并没有过多要求,能让我看清内容就好。其实昨晚就调查了一下,发现许多筒子认为“看不懂”。本人在五点五分看完,之后迅速关电脑并且下楼打水兼吃饭,来不及思考那么深刻,什么人性丑恶之类的,只是觉得剧情叙述得很清楚,不知道“看不懂”的筒子们到底哪里看不懂了。至于说武士到底被谁所杀,我觉得并不重要,毕竟不是侦探片,作者只是为了批判人性丑恶之类的深刻道理,从而借助了武士被杀这件事而已。另外觉得女主角的鼻子和眼睛都比较漂亮,可惜眉毛剃掉了(日本鬼子的古人貌似都喜欢这么搞),脸型很好,符合本人审美标准,说话的时候嘴形不好看,然后就是显老了一点。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读后感作者:高一1w《罗生门》是芥川龙之芥创作的短篇小说,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

《罗生门》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说中什么也没说,他只讲了故事,他没有任何议论和交代,故事甚至讲的有些唐突,初读《罗生门》时,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层含义。其实即使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读《罗生门》都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和忧闷感。小说开场即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阴霾密布,淫雨绵绵,杳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总之是满目疮痍。

其实无论是那个不积阴德的老妇,还是那个由朴实农民蜕变成的强盗其实都是可悲而可怜的。天灾人祸,为了生计,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堕落的原因。这就是说吃不起饭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谅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违背这种生存至上理论的不在少数。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等等说法,就正好论证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严。

面对复杂的社会,善与恶都不是那么容易定义的。更何况,人心之复杂多变,善恶观是以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和目标取向为依据的,作为一般人,总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无忧、风气淳朴的社会里,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有善良的愿望和对罪恶的憎恨。在一个贫穷、不公正、风气恶劣的`社会里,罪恶感会被消解,善良和正义成为一种摆设和借口。

当下,人们对社会公权力的滥用已经习以为常,对官员和国企经理贪污款额的接受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对各种各样的愚弄和欺骗已经不再愤怒,对种种的不公平已经无话可说。罪恶感正在道德的集体沦丧下慢慢消解,并且,催生新的罪恶。

msn(中国大学网)。

罗生门读后感

描述了黄昏时分在罗生门下避雨的家仆偶遇正在偷死人头发的老太婆所引发的故事。故事短小精炼,九页,一个小时就能读完,却发人深省。

故事背景是几年来接连遭遇地震,台风,大火,饥荒等灾难的京都,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主人公,一个家仆,在罗生门下避雨。因为他被主人家辞退所以无处可去,前路迷茫,生活没有着落。这个时候家仆面临的结局也许是落草为寇,也许是饿死街头,需要作出抉择,家仆的内心是矛盾的。这个时候他在避雨的地方发现楼梯上面有些动静,上去查看发现是一个老妇人在死人堆里拔死人的头发。

初时,家仆是愤怒的,拔刀相向,呵斥老妇住手,待听得老妇的解释,这个死去的人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她辩解说拔这个死人的头发维持生计也是可以被理解的。听到这些,家仆的内心再次矛盾起来,在饿死和做强盗之间的选择似乎也做出了决定,家仆突然抢前夺走老妇人的衣服,把她踢倒在死人堆里,带着抢到的衣服,消失在夜色里。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篇幅短小,人物关系简单,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作者用了很多动物的比喻来对人物进行描写,比如“猴儿般的老妪”,“像老猴给小猴择虱子般”,“那手腕恰似鸡爪”,“目光如食肉鸟般”,“鸦叫似的”,“蛤蟆低声咕哝般的声音”,令人印象深刻。

文档为doc格式。

罗生门读后感

芥川龙之介,对于不少的文学爱好者来说,这必定是个略带遗憾的名字。就像美术爱好者对于那个用黑白两色既能构筑唯美意境的比亚兹莱的英年早逝而扼腕样,芥川年仅35岁的生命太过于彰显命运对天赋的吝啬。好在,在他们早早的去世之后,我们发现他们留给了我们不少值得珍藏的精神宝藏,如比亚兹莱的沙乐美,如芥川的《罗生门》。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23岁的时候发表的篇成功的短篇小说,不过“成功”词只能说是在后来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当时《罗生门》并没有激起强烈的反响。如今看来何妨呢,短暂的岑寂不能埋没才华的光辉吧。

芥川的短篇小说除却个别有着清晰杜撰的时间空间背景(如南京的基督单相思)之外,大部分取材于东亚的古代神怪传说或是历史故事,《罗生门》也是属于这个范畴(取材于今昔物语)这种背景框架的直接借鉴最大的优点就是使读者能够更快地产生对于作品本身的代入感。芥川的小说篇幅不长,角色也不多,这些硬件的简洁为作者软件的发挥提供了很大的创作自由度。如开头的背景交代非常的简洁:

“薄暮时分,《罗生门》下,个家将正在等待雨的过去。”——短短的句话,地点时间人物全部展示了。

针对芥川来说,这样的简洁更能够凸现他那凌驾于情节之上,读者情绪之上的冷静沉郁的叙述。《罗生门》作为他的代表作,非常突出的展示了他的这种特色。

《罗生门》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种浓重陰沉的气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于是,乐得狐狸来栖,盗贼入住,最后竟将无人认领的死尸也搬了进来,且日久成俗。”——这便是文章标题《罗生门》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将,骨瘦如柴的老妪,搭配着乌鸦死尸,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发着消极腐烂的气息,呈现着行将就木的可憎状态。这种笔法就像艾伦。坡那种无故产生裂缝的墙壁样,给情节的发展作了个危险的预兆。但就象征意义而言,两者却又是截然不同的。艾伦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种植恐惧的种子,而芥川这样做,因为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来写小说的。

《罗生门》从头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风格,这也是背景部分简化的优点。家将思维的变化,从起初的“当强盗还是饿死”到见到老妪后“对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和最后急转而下的“这也是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饿死”的“恶”的觉悟,完全感觉不到这些句子有任何对于人类生存哲理说教般的突兀与做作,有的只是关于良知与人性的专注思考。对于篇将人性自己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空间加以剧烈地激化呈现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语气磨平了世俗思考问题时略带惯性的棱角;用简洁的文字把“恶”那光怪陆离的丑态直接暴露于作者面前进行审视与拷问。这种处理,无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将思想由此及彼的变化令读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么结局中家将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则将这种恐惧推向了顶点。我想起了药的结局,虽然乌鸦没有飞上夏瑜的坟头,至少那花环在茫然中点亮了微弱的希望光芒。而《罗生门》中,随着老太婆“嘟囔又像呻吟”的声音,全文便划上了死寂的句号。这种对于绝望与陰冷的贯彻性的'表达,与芥川本人当时情感遭受打击不无关系,但摒弃“小我”的情绪,它浸透出的是对人类个体意识在利益关系下不断缺失的惶恐与不安。

曾经冒出些声音,斥责他缺乏类似于他同年代中国大陆上那种阡陌中崛起的民族正气。我认为这些声音是过于苛刻且有失偏颇的。正如萨特存在主义的阐述说到:“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到这荒谬世界来,虽然痛苦万分,但并非只有等死,而是通过自由选择寻找生存之路。”当芸芸众生奔波忙碌于生存之路时,芥川另辟蹊径,自己选择去直面这“荒谬世界”中的“痛苦万分”。虽然芥川龙之介并不能从中解脱,于1927年怀着对于时代与社会的困惑不安服毒自尽。但对于日后以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为代表的日本近代文学,是具有开拓意义的。

不得不为芥川先生献上点我浅陋的敬意啊。

罗生门读后感

用了大概四五天里的空闲时间,把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短篇小说集给读完了。小说集共收录了芥川龙之介的二十五篇小说,这二十五篇小说里,都有个共同特性:短小精悍。

最开始的时候,我对芥川的认识,只停留于听说过“芥川龙之介”这个的名字,但却从没有看过他的小说。就只是草草有个印象——芥川龙之介在文坛上好像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直到我这次翻开了《罗生门》这本书的序,才稍微对他有了些了解。果然,他和我最初的那个印象别无二致:芥川龙之介,的的确确是个文坛大家,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引用高慧勤译者在序里的这段话,便足以说明他的重要性:“芥川果不负众望,佳作迭出,成为日本短篇大家。悠悠岁月,大浪淘沙,个现代作家,能经得起时间的筛选,能在文学史上占有光辉的席,具有文学史的意义,足以代表国的文学,为世界同行所认同,当自有其卓绝之处。”是阿,读完这部《罗生门》,我只后悔,没有早些读到他的.作品。

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总是必定涉及到人性。译者在序中也说:“读芥川的小说,常让人惊讶:他对人,对人性,怎么会有如许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细小琐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竟能将人性的某些方面,剖析得那么尖锐而透彻!”而追究个中原因,不得不提到芥川的生活背景:芥川的母亲在其出生后八个月便精神失常了,他被交由舅父收养,等到他母亲去世后两年,他便正式成为了舅父家的养子。长大后,他爱上了个女孩,却遭到了养父家的强烈反对。“此事对他影响甚大,平生第次在人生大事上遭遇挫折——触碰到人的自私,哪怕是亲人也不例外。”加之寄人篱下以及有个精神失常的母亲…等等影响之下,芥川对人性有着深刻的了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我经常对‘人性’表示轻蔑,那是事实。但又常常对‘人性’感到喜爱,那也是事实。”我想,正是因为如此,芥川的小说里,才总能够看到人性。

芥川大概是个较悲观的人吧,所以在他的二十五篇小说里,大概有二十篇讲到的都是人性的丑恶和不堪。诸如《罗生门》,是活活饿死还是成为强盗?家丁原本的犹豫在秒内便有了答案——“此实乃不得已,不然就得饿死。”;又如《蜘蛛之丝》,厢犍陀“只顾己脱离苦海,丝毫无慈悲心肠,受得应得的报应,又落进原先的地狱。”;再如《枯野抄》,“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的代俳谐宗师芭蕉庵主松尾桃青,在‘无限悲痛的’众弟子簇围之下,溘然长逝。”……好多好多,都被他用了寥寥几千字,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利己本质。

虽然大多数都是描写了人性的不堪之面,但《罗生门》里也偶有描写人性可爱的面。

其中,我最喜欢的乃是《黄粱梦》这篇。吕翁原以为卢生经历了“人”的生后,便“子对人生之执着与热情,该可减却几分吧?既知得失之理,死生之情,人生诚无意义耳。然否?”却得到了卢生的这番答案:“唯因虚梦,尤需真活。彼梦会醒,此梦亦终有醒来之时。人生在世,要活得回首往事之际能无愧于说:此生确曾活出个名堂来。先生以为然乎?”可以说,我是非常地赞同卢生这番话了,因为我也有他的这般想法。人就活这次,怎么能不好好活着呢?在弥留之际回首了番往事之后,无愧于此才能去的安心阿。

《罗生门》,实在称得上是不朽之作。

罗生门读后感

残破的房屋,散落于倾盆大雨中。罗生门的牌匾依稀还能看见,可却也似乎支撑不了多久了。一个农民、一个和尚坐在门槛上,眼神中透露着恐惧与不解!

这便是片头的景象,为全篇奠定了基调。

相传罗生门是万恶聚集之地,鬼因害怕人类的凶残而藏身于此。人性便是导演黑泽明所想传达给观众的东西。

影片表面简单无比,叙述了四个不同的角色对同一件事情的描述,但是却各不相同。为什么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描述?这也是导演想留给观众思考的地方。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四种描述中必定有不真实的成分,当然也有真实的成分。比如少女被侮辱这是所共同认可的,就是说这件事的的确确发生过!

那么为什么他们会对有些事实隐瞒甚至于撒谎呢?

于强盗而言,被抓已成事实。因为自己的恶贯满盈,想要脱身已是不可能。那么何不让自己如一个强者般死去?从他供词的过程中狂放自大的笑声中可以明白二三。所以不管他有没有杀害武士,他没有思考的便承认了。在他看来,承认杀害武士并不会怎样,相反自己内心却因自我强大而得到满足。

于少女而言,失去贞节是自己极其不能接受的事实。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自己的丈夫(即武士)却用一种鄙夷的眼光看待自己。这让她充满了愤怒,愤怒的女人是可怕的,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于是她开始挑拨二人,说丈夫应该像一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去和抢夺自己女人的人战斗,而不是畏首畏尾。这里面有一件事情,少女说她自己昏厥过去了,醒来时发现丈夫已死。这按常理不符,人在经受巨大的精神、心心理打击后是无法马上平静下来的。唯一的解释只有选择性遗忘,遗忘了自己不想记住的事实。

武士借女巫之口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过程中始终强调妻子在被侮辱之后意欲杀害自己以及自己是自杀而并非他杀。之所以他要强调自杀,一方面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武士的尊严,另一方面则是在妻子被夺的情况下如若自己还被杀害是极其受人鄙视的。

上述三人中,武士、少女认为镶有珠宝的短刀是凶器,而强盗则认为长剑才是凶器(强盗使用的是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与农民(目击者)的供词有莫大的关系。

依据常理,农民是最不可能撒谎的,也应该是最清楚事态的整个过程的。结果是他也撒谎了。

这从他前后供词不一样即能窥见一些端倪。相信大家对于影片初始农民回忆砍柴时看见的那只手记忆深刻。然而事实是他并非只看见如此,而是目睹了整个过程。片尾过客的一语道破缘由。

农民因见财起心拿了短刀不得不捏造事实说武士是被长剑杀死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置身事外。

从这四个人的供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其一,对于于自己利害无关的事情都是事实。其二,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就会舍害取利,甚至于捏造。每个人的供词都是为了让事态发展至利己的道路上来。

我们不妨将这四个人的角色范围扩大。农民,目击者即观众;强盗、武士即强者,少女则为弱者。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伫立在京都中央大道上,这四周没有人声,整条街道都被萧条充斥着。本该辉煌的寺庙被破坏,死尸被随意堆放。这里已经承受不了哪怕一场灾害了。

楼阁里,死尸遍地,一个一身树皮儿色衣服的小老太,正毫不留情地拔去一个死去的女人的头发以求谋生。她已经到了不得不对同胞下手的地步了。这番场景让原本“饿死也不做强盗”的家丁无比愤怒。老婆子为了生存只能这么干,这个被拔头发的女人生前把蛇切段晒成干当做鱼干卖到禁军营。最终她死了,也还是逃不过命运的轮回。而这个老婆子,也遭到了家丁的迫害。但正是老婆子的行为给了家丁致命一击,也给了他一个理由——他自己扒了老婆子的衣服卖是因为她连死人都不放过,自己只不过是在教训这种恶举,这是她罪有应得。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可能在和平年代并没有这么明显,但一旦遭遇了什么灾害,这种本质就会显现出来。善良在这里显得毫无用处。自己善良,那别人呢?让自己生存下来,是每一个人的信念。于是,地位最高的雇主解雇家丁,让自己的处境更过得去;生前作恶却死亡的女人被老婆子拔了头发做成头套;以“惩恶扬善”之名,自以为“行善”的家丁扒老婆子的衣服卖。从最高级的人渐渐往下,到身无分文的可怜人,再到死人,一个都没有被放过。

但他们必须这么做,让自己变得残忍冷酷,不再对“善良”有任何留恋。这黑暗堕落的社会里,没有人会因为一个人善良而怜惜、放过。只有变得强大,才得以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毕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罗生门读后感

年终了我才惊奇的发现,我今年沉迷于畅销书和青年作家的小说,名著只读了两本,除了《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就只有眼前这本《罗生门》了。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放在床头一个月了,我一直假装没看到。《白夜行》倒是一口气看完了,但即使加上个人感情分,也只能勉强算名著。

先来聊聊作者。芥川龙之介,日本人,1892年生,卒于抗日战争前十年。他博闻强识,多愁善感,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讨厌隔靴搔痒式的含蓄。他擅长猛烈的直击人心,毫不留情,所以无病呻吟与他彻底无缘。书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和我国大学者胡适的交集,提到孔子、诸葛亮、李白、苏轼等名人,更是频繁引用我国古诗,让我心生好感。

言归正传,罗生门是人世与地狱之间的门,意味着“生死徘徊”。标题看似玄幻,情节却真实得近乎残酷。不论家将后来有没有当强盗,都隐喻了他放低善念,从人间踏入地狱。家将手握短刀,逼问老妇时,一种站在道德高位上的骄傲感油然而生,他成了老妇的审判官,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这不禁让我想起时下的道德绑架:你那么有钱,捐款怎么只捐五十万?我这么讨厌日本,你怎么能买日本车?你出名了,为什么不把钱分给乡亲们实现共同富裕?谁敢说中国的潜艇比不上美国?美国常常欺负弱小,我不管什么潜艇排水量和速度,反正你说中国潜艇比不上美国,你就是卖国贼!

以上言论虽然听起来可笑,却真实的发生着,而且常常发生。很多人在指责恶行之时,同时掩耳盗铃式的掩藏自己的恶念,还自以为自己所做的是正义的、是善的,值得深思。

顺便提一句,日本净土真宗提出了“恶人正机说”,认为人们不应该拘泥于佛教广泛宣传的劝善惩恶的善恶观。我对日本佛教不了解,所以不评价。

这本小说集中,除《罗生门》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筱竹丛中》和《山药粥》。《筱竹丛中》想要表达的主旨“真相不可知”并不晦涩。同一件事,七个人的供词,各不相同,尤其是四个主角的供词互相矛盾,每个人都信誓旦旦的说“真话”,却又偷偷篡改事实为自己辩解。它不是侦探小说,激起的不是我们探究真相的兴趣,而是比真相更重要的东西——不要问我是什么,看了书就知道,见仁见智。至于《山药粥》,梦想被“大人物们”用各种方式践踏之后的卑微简直不忍卒睹。

《地狱变》巧妙之处在于,作者让“我”一直为企图强占丫鬟的老殿下开脱,但这种欲盖弥彰的写法,反而更坐实了这个罪名。一个人前豪迈磊落的老将军形象,与一个私下里卑鄙猥琐的老男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河童》在日本的评价很高,个人觉得比不上我国名著《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也比不上马克吐温的一系列作品。《河童》的讽刺水平最多和《镜花缘》差不多,但《镜花缘》更有趣味性。

《侏儒的话》,芥川龙之介说他自己“一半相信自由意志,一半相信宿命;一半怀疑自由意志,一半怀疑宿命”。有人将这种态度称作中庸,这里我要纠正一下,我读了一年的国学经典,从《笠翁对韵》到《大学》,再到《论语》和《孟子》,在同龄人中是有一点发言权的。《中庸》我虽然只知皮毛,但是皮毛里说了“中不偏,庸不易”,中庸是坚定不移的意思,不是站中间当墙头草和老好人。

就说到这里吧,多读名著不吃亏。

罗生门读后感

黑泽明的《罗生门》,人性中赤裸裸的软弱和谎言。已经是第三次看。依然震撼,毫无厌倦。同时,看到更多的一些东西。

一间破殿,陈旧的牌匾,一场大雨,一个故事。人性就如此丑陋地被呈现出来。

黑泽明的手法独特有力。借着樵夫的口,这个发现命案现场的第一人,在破旧的罗生门下躲避一场大雨的时间里,对一个路人叙述了整个事件。同时,殿里还有一个与案件当事人有过一面之缘的行僧。

是一齐杀人案。武士牵着坐在白立刻的妻子行走山间,与行僧擦肩而过。之后正躺在树下的强盗在微风吹起立刻女人面纱的时候被她的美貌所吸引遂起歹念。他骗绑了武士,强暴了女子。而走过的樵夫发现武士的尸体后慌忙报官。

杀死武士的是强盗,这一点已经确认。而矛盾集中在杀人的动机和凶器——究竟是长剑还是短刀上。每个人的说词都完美无缺。甚至是已经死去的武士,借着托灵的巫婆之口叙说的口供都似无破绽。

强盗并未否认自我杀死了武士。然而他口中的武士与自我用长剑激战二十多回合不幸落败也算是好汉一个,而自我则是一个英勇善战,光明正大的男子汉。将一个手握短刀的烈性女子降服,让她顺从地满足了自我的欲念,是一件让自我无比得意和自豪的事情。

女人承认了自我被强暴的屈辱,并宣称在此之后自我的丈夫,也就是武士对其冷冷的漠视令自我痛苦万分。于是她拔出短刀让武士杀了自我。但自我因悲伤过度昏厥了过去,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短刀叉在武士的胸口。自我想要寻死却没有胆量。此时的强盗早已不知去向。

武士托巫女的口述说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强盗在自我面前强暴了自我的妻子。随即却见妻子转而随强盗左右,并要求强盗杀了自我。他遂感愤怒万分。此时强盗一把推倒女人并表示不齿,并问武士如何处置她。武士心下原谅了强盗,却无法容忍妻子的恶毒。带着对她的诅咒和怨恨,武士悲愤地拔出短刀自我剖腹而死。而女人和强盗,包括那柄短刀都已不见。

罗生门殿外的雨依然滂沱。樵夫、行僧和路人依然在檐下等待雨停。风雨交加如同樵夫内心思潮的激烈碰撞。他最终开口,诉说出他亲眼所见的事实的真相。

强盗在强暴了女人以后百般抚慰只要她愿意跟他走。她无法决定,想要自我的丈夫和强盗以武力决战,而自我会跟随胜出的一方走。然而武士是懦弱的,他表示不愿意为她冒生命的危险,并且责问自我的妻子:“在两个男人面前出丑,你为何不自杀?!”此刻强盗说了一句话:“不要这样对待她,她们不是男人,她们无法克制的哭,是因为她们是弱者。”而女人霎时明白过来,自我的丈夫是多么无耻而懦弱的男人。她质问他身为武士却为何没有本事保护自我的妻子,并且对强盗亦百般嘲讽。在她的挑唆下,两个男人最终彼此拔出了长剑开始决战。然而,两人的姿势和剑法是多么的杂乱而无章,毫无气概可言。武士的死也仅仅是无意间的事情。等强盗回过头来,女人已经不见。

事情就是如此。然而为何樵夫不愿意说出真相呢?他说自我不愿意卷入案件。而事实上,只是因为他一时的贪念,偷偷拿走了那柄价值不菲的短刀而已。他意图隐瞒的这这件事情被听他口述的那个路人所揭穿。

“人只是以为自我诚实。”“有软弱的地方就有谎言。”路人说的话句句在理,一边的行僧叹:“连人都不能相信,还能相信什么?”于是路人说其实本来就是如此。这罗生门附近的鬼魂都觉得人太可怕,所以都不来。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中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叶日本“大正”时代的京都。罗生门,是坐落于京都中央大道朱雀路南段的一座破庙。由于连年遭受地震、大火、龙卷风、饥荒等灾害,整个京都衰败不堪。罗生门更是杂草丛生,一派荒凉景象。佛像和祭祀用具均被损毁;涂着朱漆或饰有金箔的木料,也被灾民当柴出售。罗生门里,狐狸栖息,盗贼蛰伏。乌鸦集结成群,在上空蹄叫盘旋,寻觅啄噬丢弃在那里的无主尸体。罗生门内外,一片阴森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故事的梗概是:一个被东家解雇的家丁,因无处安身,躲在罗生门避雨。在弱肉强食的社会里,面对存亡的紧要关头,是当强盗,还是饿死?其结果是,为了一己私利,他选择了不顾别人的死活,把生存留给了自己,从而揭示出人性恶的本质。

小说中的人物只有三个:家丁和老妪,还有一具女尸。故事很简短,情节很简单,但其所揭示的现实意义却很深刻。

“罗生门”在书里意喻人世与地狱间的生死徘徊之门,亦即“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选择之门。家丁到罗生门避雨之初,虽对东家充满怨恨,但良知让他还没有“勇气”去选择“当强盗”。他一边“留意别让腰间挂着的刀出鞘”,一边抬脚就往门楼上走,准备在这里过夜。当他爬上门楼,发现一个老妪在拔女尸的头发时。在他的心目中认为,这是对死者的最大亵渎。目睹这一幕,良知让他“对一切罪恶的反感越来越升腾”。他跃上楼梯,拔出短刀,“手握刀柄”,愤怒地冲向老妪。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生死选择,在门楼下他还“委决不下”,此时却毫不含糊地选择宁愿饿死,也不能违背良心当强盗。

当他听完老妪关于拔女尸头发做假发卖,是为生计所迫;女尸生前为了活命,也曾采用欺骗的手段,把蛇肉切成段当鱼干卖给兵营的讲述时,他豁然明白了,原来自己与老妪和女尸的生前,都是处于同样的生存理由之中——或饿死或沦为强盗。这似乎给了他勇气,让他内心的邪恶顺理成章地被释放出来。求生的本能淹没了道德的底线,良知轻易地滑向了罪恶。他默默地“把刀还回刀鞘”,为了不饿死,三两下扒下老妪身上的衣衫,并把她踹倒在死尸上。然后,夹着衣衫跑下楼梯,在夜色中扬长而去。

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人的一切行为都被视为合理。为了生存,东家解雇了家丁,家丁剥走了老妪的衣服,老妪拔掉了死尸的头发,死尸生前又用假鱼干欺骗士兵。以惩恶的名义做恶,似乎成了冠冕堂皇的生存理由。

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明:“人之初,性本善”,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广泛展开,人性中的自私自利性,就会逐渐显露出来。如果再有人为力量的诱导,人性由善转向恶,往往是瞬间的事情。

小说中有一个关于“刀”的细节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人性善恶变化的最好例证。家丁从担心“刀出鞘”,到“手握刀柄”,再到“把刀还回刀鞘”。几个简单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反映了家丁内心深处人性善恶的变化过程,同时,也说明利己是人性的本质特征。

人性利己是芥川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罗生门》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不仅通过对社会人生和人性本质所做的哲理探求,挖掘出人性利己的本质。还在于通过对利己人性的剖析,鞭打现实的丑恶,表达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

他还通过《鼻子》、《蜘蛛之丝》、《山药粥》等其他短篇小说,揭示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和幸灾乐祸心态。并提出如果任由利己人性的滋长,足以导致人格的毁灭,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人性利己,来源于人的欲望。伟大哲学家罗素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大差异,在于人有欲望。而且,无穷无尽,永远无法充分满足。这是人性利己的根源所在。

芥川龙之介才华横溢,极具浪漫气质。他的小说因探求人性,而揭露人性之恶。但他并非为揭露而揭露,而是在揭露中折射出他对人性中善的向往与追求。正如他在给同学的信中说的那样,他不是对恶的“赞美”,而是对善的“憧憬”。

芥川在小说创作中,由揭露他人的利己人性,转而剖析自己的灵魂深处,客观冷静中流露出一种悲凉,充满了对现实的否定和对人生的绝望。他在给同事的信中说:“周围尽是丑恶,自己也丑恶······面对周围的丑恶,活着就是痛苦的事”。对人性利己的现实社会,他深感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的。又因出身的原因,导致了他个性比较压抑,性格脆弱敏感。在其大有所为之际,竟选择了自杀,以其35岁的年轻生命,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芥川虽然只有35年的短暂人生,但对人性竟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从每个细小琐碎的事物描写中,将人性的本质剖析的如此深刻而又透彻,实在是难能可贵。难怪在日本近代小说史上,把芥川龙之介誉为“天才”,更有人戏称其是日本文坛的“鬼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芥川在《罗生门》和其他小说中,对人性利己的深刻剖析说明,乱世中最先堕落的往往是人性,而贫穷从来都是人性堕落的重要推手。芥川探讨人生,体察社会,看到的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罪恶。他也追求理想,憧憬未来,得到的却总是幻梦的破灭。他通过对现实世界客观、冷静的观察和探讨,不仅深谙了人性善恶的多变,也领略了人性利己的丑陋,导致了他对生存的厌倦。最后,选择以死告别这个罪恶的世界。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我以为,不是不可以,关键在教育!

罗生门读后感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我看的是一本以《罗生门》为名的小说集,小说第一篇即名为《罗生门》。这不同于《罗生门》,《罗生门》实际上是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另一篇小说《丛林中》拍摄。

据说《罗生门》本身是一个来自佛教禅经里面的故事。讲的是在战争年代,一个破产的农民因迫于生计,拿起屠刀,决心作强盗。但是或许是因为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胆子太小,总之一直没狠下心来动手。一天,他来到一个刚刚经历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里到处是残垣断壁,且尸横遍野,一片萧索绝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寻到一些财物。结果在一处废弃的门楼里他发现有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从一具年轻女尸头上拔头发。他冲上去怒斥道:“你这个没人性的,竟然对死尸也不放过!”老太婆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卖钱谋生罢了,“而且,你以为她生前是个善人吗?她可是把蛇晒干了当成鳝鱼来卖。”“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生存啊!”。这一番话让强盗完却放下了最后的一点善心了,既然是为了生存,还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丢弃了仅存的良知后,他就抢走老太婆的衣服,扬长而去。

初读《罗生门》时,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层含义。其实即使现在,我也不确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确。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读《罗生门》都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和忧闷感。小说开场即描述了一个地狱一样的场景:日落黄昏,阴霾密布,淫雨绵绵,杳无人烟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废墟,头上盘旋着吞噬人肉的乌鸦,脚下重叠着无人认领的尸体……总之是满目疮痍。据说为了描写尸体,作者芥川龙之介曾专程到医科大学的解剖室去取经。真是佩服他,为了完成这篇小说对着恐怖的尸体看上几个小时,还要忍受尸体浓烈的腐臭味。也许正是这些描写及小说人物的为了谋生的举动让人感受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的苦难。

其实无论是那个不积阴德的老妇,还是那个由朴实农民蜕变成的强盗其实都是可悲而可怜的。天灾人祸,为了生计,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堕落的原因。这就是说吃不起饭的时候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谅的。然而纵观中国历史,违背这种生存至上理论的不在少数。古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等等说法,就正好论证了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