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

ID:943012

时间:2023-07-05 16:19:52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一

一、打牢基础

基本概念、性质、公式一直都是考研数学所强调的知识点,线性代数同样是不例外。从以往考试情形来看,很多考生丢分便是对于一些基本概念、性质、公式记忆掌握不够牢固,理解的不够透彻,在做题的时候有些茫然,手足无措,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应该先重视基础,打牢基础,可以通过做一些基础题来加深印象。

对此对于复习有几个建议,第一不能反客为主,我们应该先去搞明白基本概念、性质再来用题巩固基础,而不是一上来就“猛刚”计算题,这样很容易陷入迷茫,第二是用一部分复习时间将基本概念、性质、公式摸透,再用概念理解去解题,由浅入深这样做题才有印象!

二、强调联系和区别

虽然线性代数在书本上的内容不多,但是其中包含的基本性质和概念较多,从以往的考试情形和内容来看,每年的线性代数的考试内容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其中概念和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做题上对于一些技巧和思路都会有着较大的帮助,对此我们不可以小觑与忽视!

三、增强综合能力

从以往的考试情形来看,特别是近些年,线性代数这大题上往往会结合多个学科知识点综合考察,从而增加了考生对于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于运算、逻辑思维、综合运用上也加强了难度,所以在打牢基础的同时我们应该多去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线性代数题型,了解并总结做题思路,以便于加深对于基本概念、基本性质以及基本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方面我们以后在考试中能更好的做题!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二

10月30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青年广播《青年说》栏目邀请了两位嘉宾,就考研问题为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张强(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法律硕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的考研心得体会。

1.为什么考研?什么时候做出的决定?

对于我来说,在没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决定考研。2004年7月份,中考结束后,我的父亲为了鼓励我,带我来到北京,游览了北大校园。从那一刻起,我的心中就种下了北大梦。

2007年,高考落榜,不能依靠高考的方式进入北大。因此,考研是我实现北大梦的途径。而立志考北大的原因,一方面是被北大的湖光塔影、厚重秀丽吸引,更重要的是想借此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虽然大学伊始就决定考北大研究生,但是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什么专业?怎样去准备?大一时候并没有确定。甚至,大一那年我一直处于因高考落榜而产生的挫败、沮丧和抑郁中,一度消沉。

大二下半学期,开始正式考虑考研,起初是想考哲学,后来在一次考研宣讲会中,认识了一个朋友,他给我介绍了北京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经过一周的了解,于是决定考北大法硕。两年后顺利考进北大。

2.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考研

这个要看三点:第一,你的理想和兴趣是什么?第二,你现在的处境与情况如何?第三,要了解考研能带来的好处和优势。

考研最大的好处是带来改变:如果对自己目前的学校、学历、地域、专业、环境不太满意,希望改变,考研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保证你很有钱,但是能给你更高的人生平台,更多的选择机会,增强人生的抗风险能力。

所以,合不合适,主要还是看你对人生的定位。

从另一方面说,也可以说什么人都适合考研,只要做出决定,肯付出努力,都可以去考研,也都可能取得成功。

3.读研还是工作?二者有没有冲突?怎样去思考和抉择?

我曾遇到过三次读书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第一次,是考北大研究生与本科毕业求职,这对我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考北大是我本科的唯一目标,没有去找工作。

第二次,硕士毕业与读博之间的抉择。我刚刚读硕士的时候,目标是去做律师挣钱,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进入北大的第一周遇到了北大法学院强世功教授,在这里我要向他表示感谢,是他让我走进了读书与的世界,进而决定读博。其实家里人希望我去找工作,我也在犹豫,最终做出选择,采取了一些技巧,如读博是一种工作,读博后工作前景更好等,说服了家人。

第三次冲突是博士毕业后是去做学术还是工作,一般人读博后做学术的比较多。但是我由于学术兴趣太广泛,不太适应学术圈的氛围,家人也希望我去工作,于是并没有说一定去做学术,而是各类工作都去找,学校、研究机构、公务员、国企、私企、事业单位等。最终选择来一家央企,但是做的还是法律服务与研究工作。十分感谢我的导师张骐教授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4.读研都有什么途径?都有什么优势和不足呢?

研究生从种类上可以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与全职研究生,从考核方式看有考研和保研。在这里主要说一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区分。学术型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每个专业都有对应的学术性硕士,如果期望在自己专业领域进一步深造,可以选择学术性硕士。

专业硕士的目标是培养实务人才,如法律硕士、金融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等40多种,几乎每个专业都可以找到与自己领域大致相符的专业硕士。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有一些区别:第一,专业硕士重点是基础知识和考试能力。本科学校、本科成绩、学术能力等因素权重不大,相对公开,比较公平,是跨省份、跨地区、跨方向考研的最轻松选择。学术硕士,考察的侧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复试主要形式是面试,有时会有英语口语测试和笔试。导师的作用很大。

第二,专业硕士学制3年的比较多,学术硕士2年的比较多,也有三年制。课程开设方面,专业硕士比较基础,学术硕士的课程会更加细致深入。例如,我读的法律硕士,第一年是法学各学科的基础性教学,如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等。第二年开始选择具体的研究方向,第三年写论文和找工作。学术硕士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你已经经过四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学习,因此直接开设学术型课程,读研主要围绕着论文进行。

第三,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和难易程度。表面上的要求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读学术硕士的要求会更高。但是很难判定难易程度。因为学术硕士论文要求高,但是他们做研究能力却很强,专业硕士要求提,但大部分人不是在做学术性研究,更多去实习,论文写作能力会弱一点。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有的专业硕士是不需要毕业论文的,例如哈佛法律博士(jd)毕业考核是平时论文、课程备忘录和志愿服务。

第四,求职方面。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性质差异。学术型研究生大体上有两个就业方向,一是继续读博,走上做学术的道路;二是去做其他实际性工作,但由于研究的惯性,会倾向于研究性和文职工作。专业硕士主要去做实践性工作,但也有继续读博的,我就是从专业硕士转到学术性博士的。?

5.本科和研究生有什么区别?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同:

本科学习与高中学习十分类似,书本是学习的主要对象。文科研究生,主要进行文献、资料、数据、调查结果研究。理工科,如医学、化学等,实验就是做研究的主要方式。对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要求不同。本科阶段,按部就班地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研究生阶段,尤其是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学生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一定要有新意和创造性。

•生活方式不同:

本科生的评价考核标准很多,学习是一方面,综合素质也很重要,因此需要参加班级、社团组织的集体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生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学术研究能力和写论文的能力是最主要的标准。

导师的作用不同:

本科阶段,导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导论文;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带领和指导可能更加全面,例如学生很可能要跟导师在一起做实验和做研究课题,导师影响甚至决定论文和研究的方向,也影响着未来的职业发展。

6.怎样具体准备考研?

•心态:

想清楚为什么考研?有多大动力?是短期的目标还是长期的规划?我考北大原因一是要证明自己,也改变自己的社会处境,走出农村,所以考北大研究生只是我人生中一个必经的步骤,不是短期的目标。2009年我开始准备考北大,其实给了自己两次机会,如果第一年考不上,我会考第二次,失败的话就去工作,然后继续考。其实,一旦笃定了目标,不断努力,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

考研的志向越早确立越好,但是不要盲从和轻率,一个人喜欢什么生活?要不要考研?适不适合考研?考什么专业方向?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确定的。大三要有清晰的想法,大三下半学期需要正式开始准备。专业硕士一年、学术硕士两年足够,跨专业的话需要更长时间。无论何时确定,一定把英语学好。硕士研究生初试一般在12月下旬。注意时间节点。

专业课:

学术硕士的话,最重要还是平时的学习,和考前一年的系统性复习。跨专业考学术性硕士需要更多努力。专业硕士考研,因为一般都有明确的考试资料,按照高中方式进行复习就行,这里推荐给大家五轮复习法。基础差和时间少的学生需要提前准备。英语:考研中大部分人英语都考不过。考研英语备考常见的误区有只背单词、沉迷于做题、喜欢突击准备。但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个技能,像游泳、烧菜、开车一样,需要在应用中学习。要在语境中学习,慢慢培养语感。通过朗读和针对性练习可以事半功倍。翻译和写作技巧性很强,需要去针对性训练,分数提高会很快。

•政治:

政治的内容都是我们在大学学过的,它的优势在于我们很熟悉,问题也在于太熟悉,以至于感受不到兴趣。因此,考试的技巧和考前的突击是很重要。如果大学没好好学习政治,可以报个辅导班,课程会把政治讲的很有意思。背书很重要,如果时间不多,就需要好好背书。

客观题方面,要注意哲学的练习和时事政治的考前突击。其他的主要靠记忆。主观题方面,注意要写得清楚认真,有条理,分要点答题。一般经过系统学习、做题、背诵三轮复习就行,三轮复习不是说只背一遍,而是要反复的背。政治复习一大半的时间都应该安排用来背书。

面试:

主要针对学术型硕士,面试看的是综合素质,仪表、语言组织、学术能力、专业背景、未来的学术规划、对特定问题的看法等。不仅需要打好学术基础,也要有针对性地学习你报考专业各位老师的学术著作、论文、课程等。了解老师们的观点,因为很多老师的观点可能是对立的。

最后,祝愿大家考研顺利,事事如意!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三

考研的五个月里,我成熟了许多,孤独、寂寞、忍耐、承受、等待……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人生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是曲折而漫长的征途。征途中会有成功、有失败、有困难、有挫折……就看你我是否坚强,能否坚持,是否坚定!困难与挫折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它是绊脚石,让你寸步难行;对于强者来说,它是垫脚石,让你站得更稳、更高。天下谁没有走过弯路,又有谁能不走弯路?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都会跌倒。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勇敢去面对,拿出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勇气和力量去拼搏;拼搏就会帮我们克服困难,帮助我们找到全新的自我,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灿烂辉煌!

考研也一样,不论你是为了什么,既然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不管是令你头疼的数学,还是水平不高的英语,抑或是不知所云的政治,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你选择了考研。复习,初试,复试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也许,你刚有了考研的打算,也许,你已经考虑了很久,既然决定了,就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下去,除了要具有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以外,学习方法无疑成了重中之重。要说学习方法,除了自己根据自身特点总结以外,还需要辅导班的老师为我们规划一下,于是辅导班就成了考研学习的必选。下面讲一些我自己的考研经历,兴许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第一,我觉得考研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的强弱取决于一个人渴望成功的程度。欲望之火燃烧到白炽状态就能最大程度激发出自身的潜力。我坚持考研的最大奋斗动力来自于考上_可以带给我的成就感和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和辅导班老师孜孜不倦的辅导和耐心的启迪。这种动力和欲望带给了我十足的奋斗意志。

第二是专注。在那些辛勤拼搏的日子里,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然而却心无旁骛,每天除了复习还是复习。孤单、寂寞、担忧,都在一天天的紧张复习中化解了。回想起来,或许正是因为自己这短短五个月的专注,在表面的平静中一点点创造着精彩,所以才最终赢得了成功女神的青睐吧!

第三我想主要说一下我的政治复习。我是20_年x月份决定考研的,刚开始,就是复习一下数学,背一下单词,对于政治,从没有用过心,一直到暑假,才利用复习闲暇时间翻看了几下政治,没用什么教材,就大概看了一下大纲解析,暑假开学后,政治书又被我放到了一边,一直到国庆节上了_考研的政治强化班,根据老师的讲解,捋了一下复习思路,安排了下大体框架,上完辅导班,本来一直心念着要开始复习政治了,结果其他科的复习是在太棘手了,于是政治又被我丢弃了,一直到最后上完_的冲刺班,点题班之后,才感觉考研近在眼前,政治必须抓紧复习,于是在考前几天才正儿八经开始复习了政治,本以为这样的时间安排会让我的政治分数惨不忍睹,没想到,拿到试卷的一瞬间,反而轻松了很多,因为试卷上的内容在辅导班上老师大多都讲过,结果可想而知,分数出来后,政治居然考了_分,意外之余其实也在预料之中,可以说很幸运,但仔细想想,也很正常,因为虽然我平时没怎么复习政治,但在辅导班课上,我可是从头到尾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在听课,所以说,辅导班老师的讲解非常重要,虽然平时的复习要靠自己,但复习方法还是建议跟着辅导班老师走。

我的考研生活并没有太多的“故事”,下定决心选择考研之后,我就“蜗居”_,每天去辅导班总部参加小班课的培训,那边每天都有答疑老师在,有问题可以随时问,加上自己的一心复习。每天早出晚归,在自习室里默默奋战,过着难得的“平静而单纯”的日子。

考研虽然已经过去一年了,我现在也如愿以偿的踏入了理想学府,但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总是让人百感交集,也是因为那段难忘的考研经历,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里面既有一起奋斗考研的同学,也有考研辅导班的老师、工作人员。

总之,考研的经历让我一生都受益匪浅,回味这段生活,获得的感悟其实很简单:奋斗、专注、自信、坚持再加上辅导班老师周密的考研计划。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四

> 三、日积月累

考研英语在大三的时候正是积累的好时期,通过记单词和巩固语法为之后的考研英语备考打下牢固的基础,千万不要在了解到了自己目标院校的信息之后就处于一个空想和“脑补”阶段,要付出相应的行动,不能将自己预计的备考计划出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现象。

其次考研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2021年的备考考生一定要在英语上多花些功夫,特别是很多英语基础薄弱的考生对于考研英语中的单词、长难句、语法以及文章阅读理解等等能力在大三上学期一定要下一番狠功夫,只有此时努力的汗水多,后面的复习的时候才能走的顺畅的多,而在考研的路上切记想要一蹴而就或者是遇到困难就退缩这都是不可取的,毕竟考研一路一直讲究的都是坚持!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五

转眼又是一年考研,现在距离考研的日子也就20来天时间,进入了最后倒计时,为考研而拼搏的日子已经为数不多。从另一个角度想,考生为之奋斗的“大决战”也越来越近。而此时的校园,不少同学仍旧穿梭于图书馆、自习室,不禁让我想起去年此时的自己,临考之际仍旧处于焦灼无比的状态,但一想到即将到来的考研初试,就忍不住紧张和兴奋。

当时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自己也和现在的考生一样,不安、无望困扰着自己。每当寂静无人的时候,我就默默的为自己打气。回想大学四年,没有事情让我为此付出过如此多的努力,没有事情让我如此“牵肠挂肚”,也没有什么东西像考研一样,从始至终自己独立完成。想到这些,我为自己自豪,不管成败与否,我都是自己心目中的“伟人”。我从文科跨到理科,英语从模拟30分到60分,政治从错字连篇到流利答题。数学从一窍不通到可以稍微有点儿信心的参加考试。最后的考试分数给了我一个近似完美的结局。

最近有一些学弟学妹向我咨询,大家普遍反映复习不在状态,感觉心态稍有沮丧。考试这事儿,前期认真准备,后期更需要顶住压力坚持住,考场上发挥正常,基本就没问题了。临到最后,如果突然发现自己还有没有复习到的内容,或者某道答题的答案一直被错了,然后就会变得人心惶惶,怀疑是不是遗漏了很多知识,或者背错了很多题而自己不知道。发现遗漏知识点都是很正常的,即使复习的很全面,最后的考卷也可能会给你一个“惊喜”,出其不意的给你来一个陌生题。所有心态一定要放平,发现就及时改正,遗漏的就赶快补上。

越来越逼近考试,剩下复习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个时候很多同学会有一种莫名的紧张和焦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的没有复习,时间不多了。在从整体上综合地复习、梳理思路的时候更是头大。如果淡忘了哪一部分的内容则会更加焦虑不安。这个是针对考生进入冲刺阶段后、临考之前需要特别注意的。复习冲刺阶段的广大考生一定要调整好临考前的心态,如果不重视 这些将有可能前功尽弃。

首先是切忌烦躁,作为过来人建议学弟学妹们,这时可以找一同考研的盟友谈谈心,出去走走、听听音乐,转移自己的情绪重心,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其次,提醒各位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在考前加强对弱项复习的强度,查缺补漏。并在考前形成精确的时间观念至关重要。每周来一次自我监测,严格按照正式的考试时间来答题,让自己逐渐熟悉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的进程、速度,培养良好的时间控制能力。这样你也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在冲刺阶段强化复习。

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作为过来人这是我最想对所有考研的同学说的,一定要坚信这一点。考研不仅仅考的是书本上的学习能力,更考的是你在此过程中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种种心理上的难关,那么你距离成功就更进一步了。最后祝愿20xx的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考研顺利!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六

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过去,我成为这次考试中的一个幸运儿。回想过去大半年时间,无限感慨。半年来,我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脑海里思考最多的就是学习。初次踏上考研之路的你们,也许会迷茫和彷徨。所以我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够帮助到你们。

首先我想和大家共同探讨两个问题:

1。为什么考研?

2。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研究生?

3。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第一个问题,每到大三下学期,就要开始抉择了,是考研,还是找工作、考公务员、出国人人不同,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地位,不要盲从。对于工科男的我,公务员不太适合我,家庭没有经济实力,出国pass,剩下的就是纠结工作和考研了。为什么不想工作呢?一是我觉得本科学的知识比较浅显,都是基础知识,当然有些人认为工作也是继续学习啊,实践也很重要,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认为实践的机会毕业后多得是,须先把基本功打好,而且实践大都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的时间较长,而学习则能有效的缩短这个时间;二是希望考个好的学校提升一下自己,环境对一个人还是很重要的。一所好学校,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与智者共事可以使自己学到更多。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深有体会。在这里我想说只要想考研,不要害怕,考研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你完全可以通过踏实的学习,持有乐观的心态而考上研究生。因而一定要定好位,知道自己考研的初衷,剩下的就是坚定不移!因而最重要的就是毅力,考验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这个是基于我和我同学的经历,然后经过我的分析、总结而来的,这也是我考研的最大收获。相信自己,你需要的只是勇气。(我们班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即坚持到最后的,近百分之九十都考上了。)

第三个问题,每个人选取学校的标准各不一样,但不要忘了自己考研的初衷,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学术,还是人生目标等等,这关系到考研的风险。就我而言,我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因而很想上研究生,加上不确定性太多,这就要求挑选一个安全系数较高的学校。我先上网上查了下,然后向学长、学姐们咨询,最后选的中科院工热所。总之,选学校一定要慎重,利用自己的资源全面了解,分清主次,均衡各方面的原因,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择。这里要注意一点,最好有报考学校的学姐或学长。我是我们专业历年来第一个报工热所的,所以当时费了好大劲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学长,学长人挺好的,帮了我好多忙,因而有个认识的很重要。

规划好之后,剩下的就是复习。

一、考研历程

大三下学期:集中精力复习数学和英语,这段时间算是基础复习(基础很重要,而且由于大三下学期课还是蛮多的,因而这段时间较长)。数学里面高数是重点且是难点,线代、概率较简单,因而要多花时间在高数上。数学这三门复习都要成系统,基础知识要打牢,多花心思。在这段时间,英语主要复习长难句、阅读和作文,我个人英语较差,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注意一点,不要有四六级英语考得不好,考研英语也就考不好这样的误区,二者的思路不太一样,关键是你四六级考的不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因为对英语真的一窍不通么,还是就没好好复习这个问题要搞清楚。我是因为英语确实较差而且没好好学,主要原因是没好好学,最后才考了56分。

暑假:我考研的那个暑假是相当痛苦的,13年南京举办亚青会,亚青村就在我们学校,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起见,我们就搬了老校区。南京是四大火炉之一,40多度的高温,且没有空调,热的头痛,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了就提了一大箱子书就回家了。家就不是个学习的地儿,几乎没怎么学习。但暑假是相当重要的,这是数学和英语的强化阶段,且是政治的基础复习阶段,任务重,也是提升能力的关键时刻,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9-11月中旬:这段时间专业课是重点。工热所的专业课考的一般都是热工基础,中科院的专业课公认较难,因而要认真对待。先花一月多点的时间把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的课本看一遍,以为毕竟学过了,所以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够了。传热学知识点较固定,注重理论。工程热力学推荐用曾丹苓主编的那本,逻辑性强,比较系统。这两门都要注重基础知识,且需要相应的辅导书同时进行学习;政治此时也可以开始学习了,报个辅导班会省不少力气。网上有很多人说反复看红宝书,通过做肖1000,画出肖1000上的知识点,最后就只看划线的,但我觉得耗时耗力,我是没这么做。我用的是辅导班发的辅导书,练习题买的肖1000,买的红宝书从没翻过,浪费了50多块钱。此外,辅导班的老师会给你划出知识点,最后押题也挺准的;数学当然必须还要继续,题目始终都要做的;英语与数学一样,需要日积月累。在此说明一点,各科练习题不要瞎买,买那些质量高的,够用就行,做题的时候不要太看重错了多少,错了可以发现你的漏洞,是有好处的,关键是要学到知识。习题作用还是很大的,最好多做几遍。

11月中旬:这段时间数学,专业课真题要开始做了,英语之前做的就是真题,(这三门的真题很重要,每道题都要弄透!)政治真题作用不大,可以在快临考的时候做最近几年的练练手,但可以买些练习题做下,像肖秀荣的5套卷还不错,几乎每年大题能能押到,因而大题最好背下来。此时重点是政治,这个不用说了,大家都懂的。这段时间心态一定要放好,都走到这一步了,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

数学、专业课、英语、政治,各占150,150,100,100分。显然可以看出数学和专业课是最重要的,这个两门要多花时间,拉分也是靠这两门;英语和政治次之,英语想上高分比较难,太低也不太可能,因而英语差的也不要担心上不了线,政治这门我想说实力固然很重要,但人品也不可小觑,实际分数与预期往往相差很大,但与英语一样,考的太低也不太可能。

初试只是第一战,复试过了才能真正的放松。工热所一般3月底复试,在紧张复习的时候一直在关注所的网站,等通知。复习还算全面吧,先把三门专业基础课复习了一遍,然后看了下循环流化床和燃气轮机方面的知识,最后准备下自我介绍和一些专业课。说起来面试,复习的还不是太全面。我当时报的是动力机械及工程这个方向,忘了复习泵与风机,以至于老师问我时只能回答基本的原理。这个也有心理上大意的一部分原因,所以复试必须要重视的,最好早点复习,复习的全面些。去复试的时候比较紧张,但我一直告诉我自己紧张只会带来副作用,该复习的都也复习了,相信自己可以的,因而所要做的就是放松,这样才能发挥最好的水平。复试的前一天先去所里转了一圈,熟悉下环境。但说实话复试那两天并不是太紧张,因为老师都挺和蔼的,尽量给我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复试第一天上午,吕老师先讲了下复试流程,然后说到刷3个人,且这3个人会介绍到兄弟所,已经给想好了出路。口语面试及专业面试时老师都挺和蔼的,过程中都挺放松的,当然我也有问题回答不上来,这都正常。面试的其它时间却比较紧张,最紧张的是在门外等的时候。所以不要紧张,人往往都是自己吓自己。

二、注意事项

1。英语、政治正常复习复习即可,这两门拉不开大的差距。注意我说的是正常复习,别干脆就几乎不看,也有被拉开20分的人。

2。数学、专业课要成系统,多花点时间。

3。复试要重视。工热所是录取成绩排名来录取的,初试和复试各占一半,可以看出你初试别人高20成最后折算成高2分,所以不要认为初试分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4。工热所是学硕与专硕一起复试的,尽管专硕与学硕最大的区别就是不能硕博连读,读博的话还要考,所以想考个学术的话,复试更不可小觑。

5。保持一颗平常心。

三、结语

回想过去大半年的考研时光收获还是蛮大的。常说成功不可复制,这句话我挺赞同的,每个人的情况、学习习惯等各不相同,我提供的也只是供大家借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挫折相信会很多,这个更多靠的是自己去摸索。好好复习(要上进),扪心自问无愧于心即可,因为不确定的因素还是挺多的,运气往往也很重要,所以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其实我考的还算中等,能提供的具体怎么学习并不是太多,提供更多的是一些关键点(我相信抓住这几个关键点,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写的难免有一些粗糙之处,但还是很尽心的,希望能提供些许帮助。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七

你们好,我是生物科学专业……在研究生考试中,我报考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我的初试成绩为397分,其中的政治72,英语71,细胞生物学128,生化与分子生物学126。现在已被华科录取。

我在考研的时候迷茫过、痛苦过、甚至绝望过,我想今天这些问题你们可能也会遇到。所以,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帮助正在摸索中的你们。

首先,为什么考研,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一千个考研过来人可能会有一千种解答。我认为,从踏入大学校门起,一直坚定地说我要考研的人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教授或是科学家,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喜爱;另一种是已经考虑好,下定决心要拿下硕士文凭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筹码。那么恭喜你,你几乎不用纠结于这个问题。你要做的,首先对自己来个全方位评估,找准定位。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考研的决心有多坚定,自控力有多强。根据你对自己的了解,广泛搜集信息,尽早选择一所与自己的能力和爱好相当的学校和专业。然后就马不停蹄地乖乖上自习去吧。

另一方面,我周围也不乏这样的同学,他们的职业目标很明确,就是做一名家乡的中学生物老师,既清闲稳定,离家人又近,方便照顾父母。收入也很可观。如果你也属于这类人,那就不要犹豫,从现在开始,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多研读关于和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多参加身边的有关教师技能比拼的活动或比赛,多关注招聘信息。既然明确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就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要去管周围有多少人去随考研的大流。

其实,大多数同学还是属于迷茫派。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我建议大家,尤其是尚处于低年级的同学。不要过早地盲目担忧。这种做法看似是在规划未来,其实在自己尚未对考研和就业的具体政策有所了解的时候,这种纠结只会是浪费时间。在还没到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应该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自己当下应该去做的事情上。上课时好好听讲,有活动时积极参加,做做公益事业,多帮助别人。也可以适当加入学校的某些社团和学生组织全方位地锻炼自己。这才是大学应有的模样。而且,不管大四你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对方在思索是否接受你时,都会着重看你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在大学期间一点一点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有的同学说,我不喜欢科研,当初选择生物就是个错误。不想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把大好的青春消耗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其实我有一点特别想强调的是,兴趣的可培养性。我记得自己在大二的时候,在细胞实验室去给当时已经博二的一位师兄帮忙,因为那时年级尚低,很多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不具备。感觉对很多实验上手很慢,学起来也挺吃力。也曾十分不喜欢做实验,甚至因为这个一度很抗拒考研。不想自己的三年甚至更长的青春耗费在毫无乐趣枯燥无味的研究生生活中。并且深深地相信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是二本学生,即使只有本科文凭,我依然可以做好自己喜欢的工作。可是当我参加了顶岗实习,亲眼目睹了基层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做出任何改变的现实。我陷入了痛苦而长久的思索中,若是选择就业,也许我可以马上成为一名从小就向往成为的中学教师,在喜欢的岗位上做出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可以选择的工作环境和层次实在非常有限。以我的家乡为例,县一中从20xx年起招聘条件第一条就要求应聘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作为一个从小在县城长大的孩子,若是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最后甚至找了一份不如父母的工作,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在这个高等教育学府连年扩招,大学本科文凭不停贬值的年代,研究生学历已然成为了某些工作的敲门砖。作为本科应届毕业生,你也许可以说自己的能力,态度,方法都不会比应届的硕士生差,但是没有硕士文凭,你连同人家竞争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基于这种考虑,在是否考研的边缘徘徊的时候,其实我还是稍微偏向考考试试的。接下来,在紧张的复习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喜欢上了之前深恶痛绝的那些专业课。发现只要我努力去学,没有什么东西是很难,甚至学不会的。而且现在准备毕业论文,虽然依然在细胞实验室,但是由于考研时期扎实的复习,相关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已经了然于胸,所以丝毫不觉得吃力,每当看到自己做出漂亮的实验数据,或是跟师兄师姐在一起探讨某些专业问题时,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的成就和喜悦感。

其实,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一直在考研和就业的边缘徘徊。我从大一一直迷茫到大三暑假,最后是在家人的软磨硬泡,和自己有意向的工作单位的招聘门槛的刺激下,才下决心一试,对自己的能力心存无限怀疑。加上准备的时间很晚,在四个月的时间内还不停地生病,本科专业成绩又不是特别好,我根本没敢选择那些生物学大牛的院校。而是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华中科技大学,这所以工科闻名但理科实在排不到好名次的学校。尽管如此,我依然早起晚归,每天保持近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专业课的三本书重点知识部分几乎被我用各种型号和颜色的笔划破了。考研的过程走得很拼命很辛苦。即使这样,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一道题做不出,一个知识点记不住,我就很悲观,当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学习心情和效率。当2月21日出分的那天,我简直不敢相信电脑屏幕上赫赫的397分。接下来,也曾懊悔过自己为什么如此不自信,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是从何时开始准备考研(当然不能太晚,少于两个月就太晚了),不管你本科是连年拿奖学金还是曾有过挂科记录,对考研都不存在任何影响。一定要自信,千万不要因为对自己的不肯定而选择了不太理想的学校或专业,这样,即使考上了,那种喜悦和成就感也会大打折扣。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自卑,与大牛擦肩而过。当然,盲目的自信也不可取,态度和方法也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

态度,就不必我说了。要么就别做,要么就做好。这是我做任何事情的信条,考研也是如此。方法很重要。在开始准备考研以后,我也逛过很多的考研论坛,看了无数的经验帖,四处搜寻华科生科院学长学姐的qq,甚至在11月份亲自跑到华科去找考研资料。但是我觉得,别人怎么说,那都是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所以,在广泛听取过来人的建议,博取众家之长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思考。特别具体的各科复习方法,网上都能找到好多。大家可以大致看看。我觉得对我而言,归纳起来,政治就是反复看反复记忆(当然哲学和政经部分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英语反复做真题,并且只做真题,背只在真题里出现的单词;专业课以书本为重。在这四个月的时间内,我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方法。直到考研前一天,政治我还在上厕所时刷考研政治名师的微博,背诵他们最后压的知识点(尤其是大家的重合点),英语我还在做第三遍真题,专业课翻第四遍课本。就这样坚持下来,上考场的时候觉得心里很踏实。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至少无怨无悔了。

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

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祝所有师弟师妹们好运。这条路,绝对值得你去拼,去闯。去流汗,去流泪。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八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是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实行联考的选拔性考试。法学硕士的招生主要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题招生或者联考招生,被录取后,获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法学专业考研要考的科目:英语,政治,专业一(刑,民)专业二(法理,宪法,法制史)法学专业硕士联考就是法学专业硕士考试。

各科目备考指导:

(一)专业基础课

1、刑法学

刑法学的特点是逻辑清晰,结构简单。所以针对刑法学的学习,要遵循下面的方法:

第一,必须认真听取老师的讲授。在课堂上能够紧随教师的思维,能够掌握要求掌握的东西,这就是听的能力

第二,向别人说。具体是指,拿着老师的讲义,回忆老师讲的内容,能够随时向身边任何一个人讲清楚那个知识点,像老师一样讲清楚。

第三,大量做题,这个题包括历年真题和新出现的,比较有价值的题目。

通过一些题目的训练,我们才能够熟悉出题的套路,才能够熟悉出题的用语,它实际表达的含义是什么。才能够把自己头脑中所想的与实践中题目结合起来。

第四,考前记忆。人的大脑有遗忘曲线,如果早点记忆的话,快到考试到时候该忘的就会忘掉了,而且老是让大家记忆会很烦的。所以在考试前把刑法上需要记忆的东西呢,再重新记忆一下就可以了。

2、民法学

民法学在法律硕士联考中所占的比重与刑法学一样,所占的比例也很大。但民法学不同于刑法学,它有自身的特点。

其一,民法所包含的内容多,其内容涉及总则、物权、债权、侵权、婚姻家庭、继承以及知识产权。

其二,民法的理论性强,并且理论难度在不断加深。其三,在民法领域不断出台新的法律。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认为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

首先,把握民法的体系性。我们如果不能把记忆的民法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成体系,那么在做题中好多知识点都是无用武之地的。

其次,全面复习,重点突出。全面复习的原因是法硕联考的大题量,小分值,细节化。每一道选择题不仅考一个知识点,而是考多个知识点,这就意味着试卷的内容相当零碎,因此全面复习显得尤为重要。

最 后,就是做题时找准“题眼”,提取信息,缜密分析。找准“题眼”,就等于做对该题的一半,避免全盘皆输的“悲剧”发生。

提取信息,即善于从题干中发现与“题眼”相关联的法律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涉及所考法律制度的定义、典型特征、构成要件等。

(二)专业综合课

综合课是理论与历史的结合,所以,复习要理解与记忆相结合。总起来讲就是法理学需要理解的多,而宪法、法制史需要记忆的多。具体学习备考方法如下:

1、法理学

对于法理学,许多考生有相同的感觉:法理学抽象、枯燥、难以记忆,确实,这门课与刑法、民法等课程相比理论性较强,缺少具体、实务性的知识。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复习方法是很重要的。

切忌死记硬背,尽量多思考,用书上所举例子、其他课程中相应的知识或已掌握的现有知识来理解法理学,使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问题,不要单纯地把法理学看成是独立的部分,而应该将法理学与其他部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掌握基本概念,一定要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类题目基本占到法理学题目的30%左右。所以,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定要搞明白,千万不能在这方面偷懒。

其次,更重要的是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法理学当中的许多概念之间都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彼此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从整体上有个系统性的把握。

最 后,要结合现实,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热的问题,以求学思相长。

2、宪法学

宪法学所涉及的知识点,我觉得大概可以分为较为系统的知识点和较为分散的知识点。

前者如宪法的分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等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教材通常较为集中和系统地作了介绍,前后逻辑性强,联系紧密,记忆起来一般比较容易.

后者如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任期、职权、会议制度等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教材通常不在一个地方介绍,而是在不同的章节予以介绍,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和遗忘。

3、中国法制史

法制史作为纯粹记忆的学科,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虽然框架结构比较明确,但是,考察的知识点却非常细,就这几年命题的趋势分析,往往在知识点的广度上下功夫,,教材当中哪个点都有可能考,很难说哪里是绝 对重点。

第二,虽然重点不明确,但是法制史喜欢考第一、最 后、独 一 无 二的标志、例外等考点。这都是第一的、标志性的知识点。所以,碰到这种极端的知识点,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立刻就拿笔做个记号。

就学习方法学习而言,由于知识点的考察非常细,要求大家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一定要细致。

首先,复习要有体系性,不能割裂各个朝代的联系,更不能将一项具体制度的发展历程分开来看,要从纵向、横向多方面、多角度理解、记忆。

其次,注意法制史考试的轮换原则,由于是纯粹记忆的科目,因此,上一年考过的知识点再考核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样对于我们把握复习范围有意义。

最 后,在具体的学习时,学会掌握历史背景,法律毕竟受社会生活决定,把握住社会背景,很多非常繁琐的知识点,可能立刻就记住了。

具体到内容上,我们的建议是: 抓住历史转折时期的变化点 、抓住每个历史时期的成熟的制度、重视各朝各代的司法机关及其职权的变化、重点掌握刑罚制度、重视清末、民国立法 。

总之,中国法制史并不难学,关键是要有相应的正确学习方法,同时要培养学习中国法制史的兴趣,只有这样,就会攻克中国法制史这门课复习的难关。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九

一边是忙碌的工作,一边是令人振奋的奋斗目标,时间成了我们最难把握的东西。但是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面对考试,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首先,自己的英语基础还行,通过对历年考题的分析,觉得即使花很少的复习时间也应该能顺利过关;而政治则一直是我比较薄弱的一门课程。因此我在复习中“轻英语”“重政治”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时间我都是从今年3月中旬开始的。英语是每天中午复习,保证每天至少1-2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政治是每天下班吃完饭,复习2-3个小时。而双休日基本上都在复习政治。说实话,这种安排比较紧张,必须一鼓作气,稍微松懈就会让自己没有安全感。

我把英语的复习重点放在了记单词和做阅读题上,复习时间我一般放在中午休息的时间段,此时人比较疲劳,学习、记忆政治的效果不好。同时,我找了一些相对难一点的英语资料进入复习,在做题中如果发现生词,我查找词义并进行了反复记忆。对于阅读理解,我认为错误必须控制在5个之内,否则很难保证全试卷的及格。我觉得英汉翻译重在平时积累,最好是用简单句和简单的词去表达,越简单越不容易出错。对付考试就只能来这招,除非自己英语功底很好。作文也是一样,自己买了本作文书,书中介绍了多种作文套路和固定表达方式。临考的时候,我背了一种套路和固定表达就上阵了,多了也记不住。我个人看法是,写作文一定要思路清晰,一定要写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式,不求经典,只求挑不出错误。

政治复习中对资料进行整理是相当有用的。讲授第一编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条理清晰并且重点突出。按照她的思路,我自己也分别把第一编到第三编的内容更加详尽的整理了一遍。第四编内容,老师整理的课件很详尽,个人认为出问答题的机率很大,时间问题,小细节基本就忽略过去了。整个整理过程相当累人,但当看到整理的成果后,又相当欣慰。整理完毕,我几乎完全甩掉课本,只看自己和老师整理的资料。

每天政治复习前后脱离复习资料,对各章节重要知识点进行回忆和梳理。经过这样的训练,在政治答题中思路会更加清晰,大脑会迅速搜索到整理的笔记章节,进行知识的再现,这样,考试时就不会脑子里一团浆糊了。

这次考试能够通过,我要特别感谢西南大学给予我关怀的老师们,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讲授英语的毛老师对英语语法的讲解深入浅出,帮助我把语法又重新梳理了一遍。讲授政治的老师,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十分清晰,把前后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大大地降低了我复习的难度。班主任梁老师,每次上课前和考试前总是及时通知大家,使我没有错过上课和考试时间。

当然,备考的过程很痛苦,自己不仅跟时间在赛跑,还饱受周边人疑惑的眼光。自己也曾泄气过,而这种泄气更加重自己的羞耻感,唯有奋力一搏,才能拨云见日,给自己开辟一条更加崭新的道路。

学习就是生活,热爱生活,忠实自己的理想并始终如一地坚持下去,我相信,梦想终有一天会照进现实!

最新备考考研心得精选篇十

高考试题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素养,同时更加强调新课程对考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综合能力的考察。

整体看来,试题特点如下:

1、试题命制标新立异,不落俗套。选择题虽简单,但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小变化,非选择题就更是在新背景下全面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了。生物学科素养的考查在近些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2、层次清晰,区分度较好。通过比较20__年全国1卷29题和20__年的试题可以看出20__年的试题区分度较高。选择题较易,得分率应该较高;但非选择题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得分会拉开。

3、选修部分考纲和考试说明发生了重大变化。选修一增加了专题四酶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专题五中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所以要特别注意。选修三除了五个专题以外还包括学修一中dna的粗提取和分离及专题五中pcr技术。本次调整的目的在于学生无论选择选修一还是选修三,这部分的高考分数不至于差别过大。

4、弱化记忆、强化能力。从近六年理综生物卷来看,涉及知识不会成为答题的障碍。学生答题障碍主要表现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

5、从能力要求看: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生理作用产生机理的考查,如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机能够用理、光合呼吸的机理、遗传规律的原理、生命活动调节的机理等。

6.分析近三年全国1卷的试题内容的分布发现,20__年的试卷在必修一、二、三中的比例合理,回归理性,确保分子与细胞的基础性。而顶尖学生的区分在必修二的遗传与进化。

二、从高考生物试卷及试卷的主要变化与特点的分析得到启示是:

1、复习备考要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做到举一反三,变式思维,如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免疫、遗传变异、生物工程等内容。复习时不仅要提炼章节内的知识要点,突破难点,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构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重视学科内的知识联系。

2、在平时教学中,要重视考纲要求的四大能力培养。每年的生物高考题都有一定量的图形,表格,曲线等的考查形式。如根据信息绘图、剂量曲线、列表格、写遗传图解等,我们要做到对图解知识的拓展延伸,平时就应多方位训练。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各种类型的例题来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审题,破题能力,培养学生扎实的绘图,制表能力。

3、加强实验和以实验为背景的试题训练。近几年高考实验考查发生了一些变化,全程实验设计的考题逐年减少。实验考试的总的发展方向:从对实验现象、结果到实验设计向结论方向发展,题量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验证性实验的考查向探索性实验方向发展;常规的实验考查和研究性课题实验同样重要;全新的知识背景材料不忽视课本的经典实验取材。

4、在我们平时的阅卷中要做到认真负责,及时指出学生所犯的各种错误,包括错别字的订正,规范语言表达。让学生形成答题思维,构建答题模式。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平时阅卷一定要及时,注重反馈的有效性原则。

5.重视学科思想和经典方法的融会贯通。分子与细胞注重模型方法、提出假说、控制变量、对比实验,遗传与进化要侧重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法,稳态与环境要侧重预实验、调查法和数学模型。

6.高分突破方向在于实验情景和遗传大题,以及科学思维要清晰和语言文字表达要到位。

总之,把握高考试题的特点,依据考纲的要求,指导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学科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就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