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现象有趣的现象(精选17篇)

有趣的现象有趣的现象(精选17篇)

ID:9476922

时间:2024-05-15 12:48:03

上传者:MJ笔神

作文是一种能够展现写作者思想和观点的文字表达方式,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优秀作文能够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有趣的静电现象教案

近期中午我在给小朋友梳头发的时候,梳子一抬起来头发就跟着飘起来,几个孩子在旁边看着,指指点点小声嘀咕;"头发怎么被梳子粘起来了?梳子上有胶水吗?"看见孩子们对此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由此,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从"摩擦生电"这一现象入手,在操作中感知、了解静电现象,体验静电现象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乐于发现、观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兴趣。

1.充分体验身边的`科学,对摩擦生电现象感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大胆猜测,独立完成实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知道物体摩擦后能生电。

能独立完成操作摩擦生电的操作现象。

吸管若干、塑料尺若干、木棍若干、塑料笔杆若干、碎纸片若干。

一、提问导入。

1.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和碎纸片并提问:桌子上的物品都认识吗?你能用桌子上的物品让彩色的碎纸片站起来跳舞吗?请你试试看。

2.提要求,请幼儿自由尝试。

3.交流操作结果。

二、教师操作,引起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教师摩擦吸管,然后轻轻靠近纸片,让幼儿观察纸片的变化。

2、对刚才的现象进行猜测和交流。提问:"为什么小纸片会自己蹦到我的吸管上呢?"3.幼儿猜测讨论,可以让幼儿摸摸吸管,大胆猜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扩展思路来思考。

三、感知体验摩擦生电的现象。

1.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师:"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的呢?自己动手去试试,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吗?"2.小结实验结果:请幼儿将自己使用各种材料操作的情况和结果,用语句表述出来。

四、引导幼儿了解感知摩擦生电的原理。

1.教师请幼儿在头发上或者衣服上摩擦操作物品,再次尝试操作。

2.小结结束:"摩擦生电"是一种静电现象,就是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没有摩擦或摩擦的时间力度不够都没办法产生静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很多的静电现象,梳头的时候头发飘起来,脱衣时候有声音和点点火花。被静电"电"到了会有疼和麻的感觉。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生物界一些有趣生物互惠共栖的事情。

本课教学目的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界这一有趣的现象及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且内容浅显,因此设计教学时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可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的目的。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我首先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谁与谁共栖,有那些有趣的现象,共栖的原因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从文中找到答案。当所有的问题解决以后,“什么是共栖”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鼓励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其它生物共栖的现象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通过学文后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引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这一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思想以及激发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理解什么是共栖。

熟读课文,搜集其他生物共栖的资料。

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1)运用学过的方法读懂课文。

(2)以表格式进行摘录。

(3)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2.交流学习情况。

3.回答什么是共栖学生自学,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并按要求做笔记。

引导学生通过所填表格总结并发言。

了解学习情况,并做适时指导。

达到自读自悟。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生继续填写表格,进行知识积累加强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锻炼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习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说给大家听。

学生做笔记。

意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动物和平共处的观念。

提醒学生要注重积累。

有趣的生活现象作文

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不小心把乒乓球捏碎了,就把碎了的乒乓球扔掉了。不要扔!乒乓球还是可以击鼓的。

其实很简单。让我们准备一壶热水,最好是90度左右,然后把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看看乒乓球是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看它还活蹦乱跳的,是不是和新的一样好?有人问这是什么,只有两个字热。因为球内的空气在受热时会膨胀,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支撑”着扁平的地方。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不用冷水?我们再做一个实验。还需要用一个平板乒乓球,准备一盆冷水,然后把平板乒乓球放入冷水中,看看乒乓球是否变得咚咚的。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乒乓球变小了。这是热哥——冷缩。它的原理和热膨胀正好相反:空气冷的时候会凝结,凝结后会变得稍微小一点,物体也会。

当然,热胀冷缩这种有趣的现象,不仅能让乒乓球变得鼓起来,变小,而且如果和热胀冷缩结合起来,威力也很大。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被困在一个被大石头封住的山洞里,走不出来,只要他先用火把石头烧得很热,然后在石头上浇冷水,石头就会自动裂开。重复几次后,石头就会完全粉碎。

看,这是自然界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努力学习,你会发现更多的现象。

有趣的现象

小蕾的仙人球烂死了,阿姨想把它扔掉,我制止了。我叫来孩子们,拿来小刀,怀着好奇,打算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烂死的仙人球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仙人球为什么会烂成这样呢?”我问。小伟说:“水浇得太多了,仙人球喜欢干的。”大家都点头,表示同意。“那以后你们会照顾仙人球了吗?”我又问。“会,要过很多时间再给仙人球浇水。”

利用已经烂了的仙人球作观察的对象,不仅让孩子发现了烂掉的仙人球的内部结构(烂肉是黄黄的,还有一丝丝的东西),还思考了导致仙人球烂死的原因(水浇得太多)。观察是科学活动的“眼睛”和“窗口”,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对幼儿来说,观察则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幼儿才能积极主动感知周围世界,探索和发现,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趣现象作文

平时我最喜欢有关于科学方面的知识,一般的科学小问题我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但这一次,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很有意思的科学现象,而且我对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无所知。

在寒冬的一天,我坐进汽车里,过了一会儿,发现车子里面的前挡风玻璃上有一层薄雾,车外的景物变得有些模糊起来。这时只见爸爸打开了暖风,玻璃上的那层薄雾一会儿就烟消云散了,外面的世界又变得清晰明亮。这是为什么?雾到哪儿去了?我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我决定解开这个谜。

我在电脑里查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又拉来了爸妈,可他们也对这个不太懂。没办法,只能自己做实验了。我找齐了材料,模仿当时雾气形成和消失的情景,先将一块玻璃放在寒冷的室外,几分钟后,我把它拿进屋里,玻璃上立即蒙上一层薄雾。接着我把它放在了暖气片的旁边,来模仿爸爸打开暖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专心致志,眼睛一刻也不离,一会的时间,玻璃上的雾就在眼前神奇地消失了。这次虽说有一些懵懵懂懂,但我大胆地猜想,会不会是暖风、暖气片这些热源把玻璃上的雾给烤没了呢?想了半天,我又做了一次相同实验,不过这次我是拿着有薄雾的玻璃在蜡烛上方高热量的'地区烤了烤,结果相同。这次结果更明显了,是热!是它把玻璃上的雾烤走的!我开心地吼道。

经过潜心努力,我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是这个热气捣的鬼,是它烤走了车子里玻璃上的雾水,雾气遇到高温就会蒸发消散。经过这次的试验,让我对科学现象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及更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懂得了要想更好地了解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就必须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时时刻刻充满着好奇的心,这样,才能懂得更多,自己的知识也才能得到不断地拓展。

有趣的现象

只见老师想魔术师一样拿出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个圆乎乎的鸡蛋还有一包盐呢。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不是煮鸡蛋呀?”老师说:“当然不是啦。”好奇的同学们又问:“那是做什么实验呢?”老师很神秘地回答:“你们张大眼睛看着吧!”

老师首先叫两个女同学接了两杯水,同学们好奇地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只见老师小心翼翼把两个鸡蛋放到杯子里,它们立刻沉了下去,一动不动卧在杯底里。老师又各放一点盐进两杯子里,鸡蛋还是没有动一丁点。这时,老师突然把很多的盐放进左边的杯子里,鸡蛋浮起了一点点。随着盐的融化,奇迹发生啦,杯子里的鸡蛋浮出了水面。同学们兴奋得大喊:“鸡蛋浮起来啦,好棒呀!”同学们不解了,议论纷纷:“为什么放盐了,水里的鸡蛋会浮起来呢?”老师最后揭开了谜底:当加盐的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时,鸡蛋当然能浮在水面啦。原来这还是个含有物理知识的实验呀,这个真是好玩,又让我长了见识哦。

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我懂得了要留心生活,勤于观察和思考,就能发现我们生活中许多,增长我们的知识。

有趣的毛细现象作文

大前天,余老师跟我们说:“蚕娥不会飞。”我听了,非常惊讶,想:蚕娥不会飞,长的翅膀不就没有用了吗?我一定要实验一下!

于是我找同学借了一只蚕娥,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它,发现它像一个圆柱体,身体和翅膀都很大,颜色为白色。它安静时是一动不动的,像一个模型,动起来的时候,速度非常快,翅膀会扇动,好像要起飞一样。但是,无论怎么扇动,它都飞不起来。我想:“扇动久了,不就飞起来了吗?”

回到家,我飞快地冲进外婆房间,打开电脑,查了一下,不查到;看书,书上也没有记载。

我非常着急。

第二天,我问余老师为什么蚕娥不会飞。余老师说:蚕娥虽然长有翅膀,震动快,但不是扇动,只有扇动才能让物体飞起来,而震动是和扇动相反的。

大自然真是妙不可言呀!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这篇文章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后面的一篇选读课文,与第三组课文“大自然的启示”相配套。它也是一篇科普文章,这样的文章既承载着知识的传递,又担当着语言表达示范的任务。作为语文教材,课堂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自然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将这样的科普知识介绍得生动有趣。而这两点也就成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在本课得以整合的落脚点。

一、课文内容把握。

1.(第一自然段)总说动物的共栖:表面看“水火不相容”,实际上“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解释“共栖”。

2.(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与犀牛的共栖现象”

豹、狮、大象“不敢惹”——犀牛凶猛。

小黑鸟“蹦来跳去”啄、机灵放哨、惊飞报警——犀牛摆脱“寝食难安”

(吃饱)                                 (安全舒适)。

鳄鱼的凶猛:吃大野牛、尾扫羚羊。

燕千鸟飞入血盆大口,为鳄鱼剔牙——鳄鱼“牙也不痛不痒了”

(吃饱、毫发无损)              (享受)。

4.(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与金黄鼠的共栖现象”(动物界的伯牙子期)。

金黄鼠“不但不……还……”“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百舌鸟“为金黄鼠唱歌”

二、表达方法把握。

1.谋局布篇的特色。

总分结构。

具体内容见“课文内容把握”

2.构段方式。

第2和第3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先“凶猛”,后“两种动物的互利互惠过程”

第4自然段:总分结构。

3.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4.语言现象。

*拟人修辞手法在科普文中适当的运用,介绍更富情趣。

如“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如“搞得它寝食难安”

如“朝夕与共、和睦相处”、“收留”等。

*词语的准确运用,使科普介绍更具科学性。

如“居然”,如“经常”

三、选读目标指向。

1.巩固用“串连段意”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2.感受科普文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并能模仿迁移。

有趣的毛细现象作文

突然想起前几天学的一句谚语:蚂蚁一动,天就要下雨。然而,现在这么大的太阳真的会下雨吗?我开始质疑,开始说这个谚语是编的。

然而,就在我要回家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轰鸣,雨点无情地落在我身上.

原来“蚂蚁搬家会下雨”是真的!但蚂蚁不是神。他们怎么知道要下雨了?于是我带着疑问在网上查资料。

原来蚂蚁搬家有三个原因:

1、下雨前,空气会很低,很闷。如果蚂蚁的巢低,它们的空气会很紧,不足以让所有蚂蚁呼吸。况且蚂蚁怕水,只好搬家。

2、没有食物,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食物,所以我们必须移动。

3、被强大的蚁群攻击,无法抵抗,只好搬家。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谚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观察一件事的结果,所以我们不应该低估谚语!

有趣的动物共生现象

动物与动物之间也是可以和谐相处的,这种现象不仅有趣,而且让人赏心悦目。

在我们的地球上,生存着千万种形状各异的动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有的“杀机”腾腾,不共戴天;有的则互为友邦,相得益彰,甚至共栖生活,至死与共,永不分离。

浅水里一种叫隐鱼的小鱼,当受侵犯无处藏身时,就依附在海参身上排便,躲过追杀海参也从其排泄物中得到食物,两全其美。

野山羊与火鸡结成“好友”,彼此受益。野山羊在离火鸡不远之处休息,机灵的火鸡充当着野山羊警卫员。冬天大雪封山绝粮之际,野山羊用蹄子拨雪寻食,火鸡乘机共餐。

动物的共生现象启迪人们,在驯养野生动物时,可充利用它们之间的共生现象,趋利避害,以获得少投入、多产出的好效益。

有一些热带珊瑚鱼类和海葵生活在一起。它们的生活使自己和海葵双方都得到好处。

如生活在珊瑚礁中的双锯鱼,体长仅为3—5厘米,经常生活在海葵的体腔内。双锯鱼对海葵触觉上的刺丝胞所分泌的毒液和消化液毫不受损伤。海葵通常一接触到任何动物,其触手会立即收缩,而把动物包围在许多触手中央,并分泌毒液将捕获物麻痹,并吞食之。

而双锯鱼能自由出入于海葵的体腔中,游动于触手之间。双锯鱼由于具有美丽鲜艳的体色,能引起任何凶猛鱼类的注意,因此引起被追逐而立即逃入海葵的体腔内。凶猛鱼类追到海葵的触手范围内时,就会被海葵捕捉住,并很快被麻痹,从而被海葵吞入腹中,于是海葵和它的共栖者双锯鱼可以分而食之;寄居蟹和海葵是一对合作互助的共栖伙伴。寄居蟹的.头胸甲较窄,不能把自己柔软的腹部包住。为了保护自己,它只能钻到软体动物的空壳里去,把头甲和一对大螯露在外面,并伸出前面两对细长的步足来爬行。当寄居蟹安家之后,便立即开始去找个看守的门卫。当它找到一种合适的海葵之后,便用螯小心翼翼地把它从附着体上取下来,安放在螺壳的入口处,为自己看守家门。

海葵是最称职的门卫。它用有毒的触手去蜇那些敢来靠近它们的所有动物,保护寄居蟹。而寄居蟹则背着行动困难的海葵,四出觅食,有福同享。不能游动的海葵把它的盟友当作交通工具,这种形式的共生称作运动共生。它在寄居蟹身上能有更多的捕食机会,同时还能够更快地更换"肚子"里的水。因为海葵如同珊瑚一样,不能移动,它们很容易被细砂、生物残骸和自身的排泄物所埋没,它需要有流动的活水。随着寄居蟹的不断长大,原来的"旧居"太狭窄时,就去另找一个更大的"住宅",同样钻到里面去。当它搬进新居时,总不忘了把自己的伙伴一起搬来,重新开始共同生活。

就这样,它们一直共同生活到死;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1课时。

一、导入  :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1)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2)鳝鱼"燕千鸟〈牙签鸟〉;(3)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习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1)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2)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3)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自然现象作文

自然的现象真的很神奇,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奥秘。

一天中午,我刚走出家门口,就看见小燕子在低飞、蚂蚁在搬家。我觉得有点奇怪,就回去问妈妈。妈妈帮我解答了疑问。原来是下雨前空气潮湿,天上的水珠落到小燕子的翅膀上,它们的翅膀变重了,就飞低了,去捉虫子吃。我说:“那蚂蚁搬家呢?。”妈妈又解答了问题,说:“下雨之前小蚂蚁会预测到,知道雨水会淹没它们的家,所以就带上吃的往高处搬家,然后等下雨的时候再次爬上更高的地方。”我听了妈妈的话我点点头。

自然界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我以后要掌握更多的自然知识,了解更多有趣的自然现象。

作者:靳子航。

公众号:仕林作文。

有趣的天气现象作文

1、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2、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

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卷云)。

4、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5、瓦块云,晒死人。

6、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

7、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8、冷得早,暖得早。

9、东风下雨,西风晴。

10、处暑晴,干得死河边铁马根。

11、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12、七月北风及时雨。

13、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14、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15、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16、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

17、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8、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19、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20、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21、夜星繁,大晴天。

22、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23、东虹日头西虹雨。

24、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25、昼雾阴,夜雾晴。

26、棉花云,雨快淋。

27、晚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

28、星星眨眼天要变。

29、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30、云交云,雨淋淋。

31、蚊子聚堂中,来日雨盈盈。

3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3、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34、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35、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36、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37、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38、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39、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40、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41、早怕东南黑,晚怕北云推。

42、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

43、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44、黑猪过河,大雨滂沱(大块碎雨云)炮台云,雨淋淋(堡状高积云)。

45、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46、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

47、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48、早晚烟扑地,苍天有雨意。

49、春吹东风雨咚咚,冬吹东风雨无踪,秋吹东风毛毛,夏吹东风雨漰漰。

50、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

51、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52、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53、西虹跨过天,有雨在眼前。

54、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55、月亮生毛,大雨冲壕(“毛指晕或华)。

56、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57、蚂蚁垒窝要下雨。

58、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

59、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60、蜘蛛结网天放晴。

61、久雨西风晴,久晴西风雨。

62、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63、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透光高积云)。

64、泥鳅跳,风雨到。

65、早上红云照,不是大风便是雹。

66、久雨必有久晴,久晴必有久雨。

67、东北风,雨太公。

68、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69、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70、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

71、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

72、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73、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74、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75、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76、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77、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78、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

79、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80、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81、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82、南风头,北风尾。

83、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84、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

85、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86、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87、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88、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89、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90、四季东风四季晴,只怕东风起响声。

91、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92、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

93、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94、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95、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96、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97、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98、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卷积云)。

99、落雨落得慢,近日雨不散。

100、云自东北起,必定有风雨。

101、天上灰布云,下雨定连绵(雨层云)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102、一场春雨一场暖。

103、处暑一声雷,秋里大雨来。

104、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

105、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106、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107、东虹日头,西虹雨。

有趣的毛细现象作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现象,比如说水上漂针、蜻蜓低飞会下雨等等。

今天在神笔作文班的时候,陈老师告诉我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水上漂针。陈老师一说,同学们兴奋起来了。

在做实验之前同学们都问老师:老师,针真的能在水上漂起来吗?老师告诉了我们:我一会会让针漂在水面上。虽然老师这么说,但我感觉这是不可能的,针不可能漂在水面上。

老师开始做实验了,首先老师拿了一张卫生纸,放到了水面上,接着老师又拿了一根针放到了纸的上面,我们发现纸慢慢的沉了下去,而针却飘在了水面上。

这时候所有同学都惊讶了,同学们都围过来看,真的是这张卫生纸沉了下去,而针却飘在了水面上,这个实验多么神奇啊。

这个实验的原理其实是卫生纸的表面上有一层油,把纸放到水中的时候,纸中的油会分离出来,纸会沉下去,油就会漂到水面上,纸油把针托住,这样针才能漂在水面。

生活中的有趣现象真是太多了,我们一定要睁大眼睛去发现。

有趣的现象作文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们猜一下是什么有趣的现象吧!

今天我和爸爸去公园玩,我拿了一个大的渔网,来到小湖的一边。我得意洋洋的拿出渔网,站在小湖边鱼最多的地方,坐在那里,把网往下一放,结果网里全是水,我再将网往水中一放,结果还是水。旁边一个叔叔大声说:“快一点,将网一下子放在水里。”我试了一下,还是水。我伤心极了,那个叔叔走过来,得意洋洋的说:“你的速度还不够快。”叔叔用最快的速度将渔网放下去,拉上来,一只鱼都没捞上,都是水。那个叔叔急了,左边试一下,右边试一下,还是水。

一旁的爸爸赶快跑过来,对我说:“你看那边的柳树是不是上面是平的下面就弯了,这样就打折了。”我听了爸爸的话,将渔网弯放了一点,果然网到了许多的鱼。

我得意洋洋,开心极了,露出了甜美的笑脸。我的笑脸,像一朵绽开的花朵。我对爸爸说:“爸爸你怎么能想到这种办法?”爸爸对我轻轻地说:“我们一定要动脑思考问题,才能想出办法。”

这就是光折射造成的一种现象,让我懂得了遇到事情要动脑思考,就会发现许多的奥秘。

有趣的天气现象作文

眼瞅着天气日渐转暖,突然一阵乒乒乓乓的冰雹下来,温度直降十来度,冬天反攻倒算,逼着春天重新启动一次。

除了油菜花猝不及防地被打了个遍地金黄外,其他的花不急着开,嫩芽刚刚冒头,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倒春寒只是春天步伐的一个节奏。一般都认为:等到过了清明,那才是春天的鼎盛,气温才真正地逐渐上升。

事物如此,人亦如此。

一大早,我的小学老师在群里跟我说:“你家小公子好棒!”她说这话源于这两天我发的微圈:我家那个顽皮小子这两天突然改变了风格,下午主动找妈妈学炒鸡蛋、炒豆角,吃完饭主动洗刷锅碗。秉承记录、鼓励、表扬的想法,我也配合他发了他这突变的行为图文,没想到人气爆棚,点赞者甚多。

他之前不是这样的,虽然每次吃饭收拾桌子摆放碗筷端菜打饭,但其他的事情一般不做,除了看那僵尸系列的书就是玩,可劲的玩,玩得不见人影,玩得忽略家庭作业。在家玩到不按时睡觉,在学校也是玩得不听课;一个人玩没劲,还带动其他人一起玩,大事少犯小错不断。胡萝卜也好,大棒也罢,苦口婆心大德大义都不奏效。你和言细语跟他讲道理,他就春风拂面惠风和畅手舞足蹈地与你探讨,甚至把你即将想说的话先说出来;你阴沉着脸准备打雷的时候,他就一副呆萌呆萌的样子貌似痛心疾首痛改前非的表情看着你,说什么都是“嗯,我错了,一定改”,用他自己作文里的语言就是:“我很顺溜地就承认了错误”,而只要你一转背,三分钟不到他就恢复了原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俗话说七八岁狗都嫌。这个魔鬼和天使共存的年龄,用他妈妈的话说是:“乖的时候还是挺乖的,讨厌的时候恨不得把他踩扁!”当然,包括他妈,包括我,包括他的任课老师,我知道其实都是这样认为的。因为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被班主任拎到讲台前罚蹲马步,他懒洋洋地站着,老师盯着他就蹲下去,眼光一离开他就站起来。班主任将他丢到兄弟班去想以让他出丑的方式激将一下,他潇洒地背着书包就去了,那一节课还是算认真,兄弟班的班主任老师杀鸡儆猴跟同学说:“以后你们谁不听话我也一样把你们丢到其他班去,看你们好不好意思。”等到下课铃一响,班里的同学围过来看稀奇,所料不及的是剧情逆转,他一下子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得意洋洋的充满了自豪和荣耀!班主任一看势头不对,赶紧鸣金收兵令他撤回,跟我说:“我感觉我好失败......”学校的操场刷了油漆,地面告示、广播通知全体师生绕道走,他偏偏要去踩一路,被施工人员抓住站了一下午的操场,被通报批评,问他为什么要去踩?人道理简单利索:“好奇”。一个学期每周的操行分最高不足120分,低的跌破90分,每次只要分数达到100分马上就带点自豪地暗示我他上了一百了,至于他一百人家最高一百五六最低九十多他仍然名列后茅他是忽视的。果不其然,期中考试班里第四名,数学竞赛二等奖(获奖者里的倒数第一名),期末考试班里第二名,却拿不到三好学生,一张奖状都没拿回来,以至于班主任抱歉地说:“对不起,得操行分排在前三分之二才能获奖。”然后安慰我:“期末考试之前一个月的时候开始突然不用喊了,我都觉得有点不习惯了。”证明还是有点进步,只是于事无补了。

每天早上送他去学校,一路都是海阔天空地聊天,比如科学、比如历史、比如人文,只要他想到的都问,我也尽量解答。突然有一天他问:“爸爸,什么是叛逆期?”这还正中下怀,既然自己提出来了,我就好好解释一番吧,最后来一句:“你早点给我把这叛逆期过过去吧”。

:

是的,早点过了这个叛逆期吧。这祖国的花朵,不按套路出牌左冲右突地成长,这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成长成熟也是一种自然规律,长大成人后是个什么样子,是可以遵循这种自然规律进行修正改变的,本身也是一种自然规律。就像这四季的更替,好好的春天都必须来个倒春寒,不着急,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吧?每次讨论对他的教育,我家领导总是一个结论:“遗传你的!所有的缺点和优点都是你的放大版,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胜到极致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好吧,这责任我承担。这也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纵然想推脱,言辞在遗传面前总是惨淡无力,不承担也不行,亲生的,亲生的,自己遗传下去的含着泪也得扬长避短地培养好啊。

小时候流行看八字,那个会拉二胡的瞎子先生给我点评了几句:“腊月生人,大雪纷飞,困龙难起,少年得志,大器晚成”。之后,无论是翻阅其他命理相术典籍,还是对应回顾过往经历,除“大器晚成”尚待验证之外,其余似乎一一应验。每遇顺境或逆境,总是对照一番,然后信,或不信,总是两种声音交替告诫自己:这是命中注定,好事,顺则扬吧;人定胜天,没事,逆应克之。斯塔克尔斯托夫说过:“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我对这话不以为然,保尔·柯察金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信奉后者。

所以,日子不紧不慢地过去,我也不紧不慢地折腾。上次彭立昭老师《且说书痴》一文中说我:“这些年来,他似乎一直被生活重压着,但始终没有向生活妥协。”记忆犹新。名如其人还真有点道理,父亲给我名字中用了个“文”字,似乎冥冥之中定下我一生的一条暗线:爱好文艺,比如写作、书法、摄影、民俗等等,不一而足。自幼无师,仅凭自学,自然涉猎较广但学艺不精,真应了“一生碌碌无为”这句话。但凡文人,无论默默无闻还是声名鹊起者,又清贫居多,因为爱好,所以也不例外,老老实实地清贫着,至今如此,名利不收。

读书不题榜,当兵不当官,颠簸离沛十数年在外扎不下根,老大回家创业又水土不服还对酸穷文艺念念不忘,才不成名财不获利。譬如想利用十多年的管理经验做企业管理培训,却无平台无人脉;轮到自己创业做视力康复矫正,却懒得讨价还价;存书六七百册所读者少,大部分束之高阁;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练字心神不定动笔少,难取疏密跌宕之韵。朋友些得知去年加入了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动则大师称呼。不自觉飘飘然时家里领导一瓢冷水从头到脚醍醐灌顶:“能当饭吃吗?”

好像不能,肯定不能,至少现在不能,稍不注意以后也不能。文徽明的徒弟,明代书画家居节先生当年时四十六岁画、诗、书俱臻成熟,垂名青史的文人,终“晚年僦居虎丘南村,屋数椽,萧然自适,或绝粮,则旦起写《疎松远岫》一幅,令童子易米以炊,年六十,竟以穷死。”穷死!他是穷死的!前车之鉴前车之痛,想想儿子是自己的无限放大版、极致版,脑门冒冷汗。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加入这几个协会,也算是上了正道,回头再看一年前的文与字,确实有进步,都是身边不同场合的各位老师们言传身教熏陶而得。进到庙里当和尚,拜真神方度凡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调整轻重缓急先后秩序,或许二者兼可得之,至少不会还没得到名就已经穷死。

倒春寒的春天有点冷,倒春寒里的花草蓄势开,没有倒春寒的春天是不完整的。所以,老老实实做生意糊口,闪闪烁烁搞文艺糊脑,才是正道。大不了囫囵吞枣读读书,胡言乱语做作文,乱七八糟练练字,趁着凉意来个最后的狂欢,活动活动筋骨,然后,围着柴米油盐、跟着前贤先学平凡而可贵地做个踏踏实实的生意人,做个安安静静的文艺中年。

关起窗户,此时此刻,倒春寒。

打开日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作者:蒋文瑜。

公众号:九龙回首。

有趣的生活现象作文

今天我妈加班。在家完成作业后,我感到很无聊。做点什么?是的,手工做。

我迅速用纸板切了一些鱼,一条一条地放进水里。我以为纸鱼会像纸船一样向前游,没几分钟,鱼就翻了个身,沉入海底。失望到决定洗手,但按洗手液的时候,突然想起前天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实验,受到启发。

我马上切了一条纸鱼,在硬纸板背面放上洗洁精,放入水中,期待鱼能像电视上的纸船一样快速向前游去。等了很久,“鱼”一分钟都没动,还用它空洞的眼睛盯着我,仿佛在说:“小主人,别异想天开了!”气得把洗洁精掉它眼睛上了,哈哈!奇迹出现了,“鱼”自己向前游,甚至围着脸盆转圈!找一个找不到的地方真的很难。

我看不懂,就打电话给我“有见识的人”爸爸,他说下班后再研究。哼,等他,黄花菜凉了!找杜娘比较靠谱。“杜娘”告诉我,最初把纸鱼放入水中时,水分子向四面八方的拉力保持平衡,所以它静止不动。当我把洗洁精滴入鱼的眼睛时,水分子的拉力被破坏了,洗洁精沿着纸鱼的腹部回流,破坏了鱼尾上的拉力,但鱼头上的拉力依然存在,于是鱼向前游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