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奥运读后感(优质14篇)

向往奥运读后感(优质14篇)

ID:9476932

时间:2024-05-15 13:03:05

上传者:GZ才子

读后感是一种对读物内容和作者观点的评价和思考,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所读的书籍。以下是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观点。

6《向往奥运》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奥运、举办权、水花四溅、嘹亮、魅力、拆除、申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体育精神与奥运魅力,唤起对北京奥运会的向往之情。教学目的教师准备《北京申奥专题片》、奥运会田径比赛成绩单及补充阅读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207月1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天安门广场欢庆的场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

2.导入:(板书课题)是啊,多少年的追求,多少年的渴望,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感到激动和自豪。作为――名曾亲临奥运赛场,采访过奥运明星的体育记者又会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二、按要求自读课文。

1.练习将课文渎正确、读流利。

3.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准备与同学交流。

4.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三、组内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体育精神与奥运的魅力。

四、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读书讨论,感悟体育精神与奥运魅力。

1.再―次认真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思考:作者到底向往奥运会的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向往体育魅力,使举办城市和人民变得美好;向往竞技体育所体现的公平与公正;向往采访奥运明星等。)。

2.在作者的向往之中,哪―点也是你最向往的,反复渎相关段落,然后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理由。

3.汇报交流。

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适当点拨,出示相关场面,深人体会奥运精神。

(如:我和作者一样,向往奥运会使举办城市和人民变得更美好。就拿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来说吧,“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定会使北京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加快城市的发展建设。很多北京人正在积极学习英语,准备为奥运会服务。到时,世界各国都将领略到北京人民的纯朴与热情。)。

(教师相机播放张艺谋拍摄的们匕京申奥专题片)。)。

(如:我和作者一样向往奥运会所体现的公平、公正。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仍在横行,美国仍在推行强权政治,充当“国际警察”;巴以因种族纠纷燃起的.战火还未熄灭;金钱可以使一切畅通无阻。在奥运赛场上,不同种族、国家、地区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通过真工正的实力较量,决出胜负,是难得的公正与公平。这是抗争,也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

(教师相机出示―份奥运会比赛成绩单。)。

(如:我最向往采访奥运明星。这些体育明星是真正的世界第一。那么多选手,只有他们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成为国家的英雄,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在2008年奥运会上,我希望采访新老奥运明星,将会感受到青春、进步与发展。)。

(教师相机播放奥运会颁奖场面。)。

二、深入体会作者的感受。

2.再谈淡你对“―个国家,―座城市,能够举办―次奥运会,该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师总结。

是的,屈辱的历史―去不复返了。中国由“东亚病夫”成为体育强国,她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中国、北京,能够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让我们共同期待奥运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

四、随文积累。

选择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抄下来。

五、布置作业。

1.你喜欢哪些奥运明星?选择其中的一位,与班里的体育爱好者就2008年奥运会搞一次模拟采访。

2.收集有关奥运会趣闻和北京市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向往奥运》教案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申奥的资料。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询。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的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我们等候多时,故宫的晨曦,天坛的落日已等候多时;叠翠的长城,奔涌的长江已等候多时。

这一天,最深的期待终于有了回报,全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现在,让我们再去回顾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学生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三、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释疑。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平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的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四、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已经过去,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回忆2008年奥运会最让你难忘的比赛。

(4)让学生唱一唱《我和你》和《北京欢迎您》。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00余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2008年的北京,天空更蓝,城市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运会的趣闻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向往奥运》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晓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申奥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交流信息,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

1.学生交流汇报北京申奥的相关资料,并说出资料来源,相互补充。

2.教师小结收集资料方法和作用。

收集资料的方法:

(1)向家长、教师或其他人请教。

(2)在课外书籍中查找。

(3)上网查寻。

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收集查找资料,坚持收集资料,我们能更快捷更全面地获取知识。

3.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点评: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归纳、总结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同时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初读,感知全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自在地朗读课文。

2.你遇到了难读的句子吗?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可以向同学请教。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同学听一听。

4.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

5.你了解作者在北京申奥成功后的心理感受吗?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这种感受的呢?

点评: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并启发学生抓住重点,发现难点。

三、再读,感悟交流。

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试着用自己的方法理解句子,并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

1.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2)请学生找到自己最要好的伙伴,共同解疑。

从若干个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问题,再次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方法从课文中找寻答案,小伙伴之间要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深入课文感悟:

a.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b.联想体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它又是如何以自身魅力影响着一切?

c.如何理解体育是对不公平的一种抗争。

2.学了课文后,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和我们谈一谈。

(1)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时,要联系课文重点语句,相机进行理解。要尊重学生体会课文的方法,鼓励欣赏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

(2)在指导学生揣摩感悟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时,以读促思,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朗读中也表达自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朗读后开展多层次评价,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点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注重学法指导,努力让学生在“学会”中逐步达到“会学”。

四、小组合作,模拟采访,指导交际。

1.作者曾做过整整十年的体育记者,他与体育更有着一番特殊的情感。在那十年,他采访过许许多多著名的中外运动员。

2.今天,我们的课堂就是记者招待会的现场。他们其中的几位来到了我们的中间(请几位同学扮演),我们就是一群小记者,你们想与这些运动员畅谈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先一起拟一个采访提纲,再对这些“运动员”进行采访。

3.召开“记者招待会”,“小记者”与“运动员”共同畅想2008年的奥运会。

点评:记者招待会的活动方式丰富了学生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五、拓展思路,深化主题。

1.在2008年奥运会愈发临近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

(1)说一说自己最想说的话。

(2)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画一画理想中的2008年奥运会。

(4)自己作歌词,唱一唱,迎接2008年。

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也可自己创造方法,表达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2.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00余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第一次感受到奥运会离我们是如此之近,再过4年,奥运会就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坚信,2008年的北京,天空会更蓝,城市会更美,五星辉映着五环,旗帜更鲜艳。

3.布置作业 ,课内向课外延伸。

(1)独立完成: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2)合作完成:与你要好的小伙伴一起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资料,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我们将在语文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点评: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还结合单元训练重点,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内容继续向课外拓展、延伸。

本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在教学一开始,就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7·13”之夜北京那振奋人心的欢庆场面,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让学生通过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进一步理解课文;最后,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学生始终被设计者放在学习主体的位置,并为学生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6《向往奥运》

今天,当奥运圣火冉冉升起,全世界人民的目光再次随之瞩目。百年后全世界人民再次聚首在北京这块拥有着古老文化和神奇力量的土地上。历届奥运圣火的点燃都伴随着团结友爱的气氛。精彩夺目的开幕式,惊心动魄的比赛场面,规模宏大的奥运赛事,那绿色环保的异国风景,热情好客的各地人民,使得奥运这个名词成为全世界人们向往的焦点。

回首上届奥运史,雅典的天空如此蔚蓝,那是因为冲天斗志的感染。奥运角逐激烈而又残酷,胜负往往系于线之间,中国选手以无比的自信与勇气,战胜对手,征服赛场,超越自我,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它乡升起,让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在全球华人的心中奏响。所有的中国人在自豪,所有的炎黄子孙在骄傲!

奥运会历经百余年,虽经诸多坎坷,但却能够延续至今,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参与认识越来越多,说明奥运精神是人心所向,世界所向;说明奥运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不可磨灭。在这个世界上,谁要胆敢破坏甚至剥夺人类热爱和平、友谊、进步的权利,谁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敌人。

当然,奥运回也是一个竞技大会,在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精神下,各国和地区体育健儿的竞技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人民的精神风貌、进取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状况。

我们同是龙的传人,我们同在祖国的蓝天下。我们共同分享着祖国带给我们的和平幸福,我们也分享着祖国的盛事。我们即将迎来万众睹目的神圣、庄严的时刻――奥运会。百年前的希腊第一届奥运会,把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与各个国家的运动健儿结合到奥运会的舞台上。奥运历经一百多年,每当奥运火炬在别的国家领土上熊熊燃起时,我们是莫大的遗憾,更多的是期盼。今天,我们中国人民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盼来了20奥运会。这是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大喜事,我们无比喜悦,无比自豪,我们希望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她将给全中国带来勃勃生气,她将给全世界带来和平,这是我们全中国人民的心愿,同时,我们要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这条巨龙腾飞起来了。

圣火将近,我们迎接的,不仅是一场中国体育健儿有幸主场作战的体育大赛,不仅是一项为古老都市改变容颜的建设工程,甚至也不仅是一件处处商机的经贸盛事,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展示,树起讲文明,树新风的旗帜,树起“和平、友谊、进步”的旗帜,相信北京的奥运会成为全世界叹为观止的盛会。

新北京,新奥运,将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北京之所以美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是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祖国,正因为祖**亲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才会有强大的国力,才会有充分的自信,才会给国人带来尊严,给北京带来好运。祝愿北京2008年奥运回取得圆满成功,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向往奥运》读后感

近日,我被一篇课文深深打动了,它就是肖复兴的《向往奥运》,这篇课文蕴含着新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见闻及作者对我国2008年奥运会到来的迫切心情,写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奥运的渴望。

今天,我又把教科书翻到了这一课,细细地体会起来。当读到“我亲身体会到,一个国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时,深感其意;一个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的光荣,能够举办奥运会自豪之情。也体会作者对奥运会的向往,对中国强盛的渴望。心中的激情油然而生。

当我又读到“才具有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时,激情再此燃烧,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才知道奥运并不只是一次光荣,而是连接各国的一条友谊带子,还了解到奥运会是公平、公开、公正、公明、客观的。也才知道自己以前对奥运狭隘的看法。我用激昂的'心情读完课文,让我有了一种对奥运的特殊感情;让我对奥运的看法革新;让我知道奥运是人们的友谊、团结、发展而举行、而开放的。

6《向往奥运》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我们中国得百年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207月13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那时我才四岁。我们中国获得了2008奥运会的举办权!一霎那,全国沸腾了,有的为了这事搞了几天的'宴会,有的欢呼雀跃,就连我们家业大吃大喝起来。

2008奥运会,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名运动员将参加比赛。加上教练员、裁判员、记者、奥运志愿者等,参加本届奥运会的总人数将达七万人。

雅典奥运会,我最喜欢看的就是110米栏了。只听“砰”的一声,刘翔第一个冲了出去。他那燕子般的身躯使他在跳跃是毫无阻碍。“12.88秒,赢了!”只见刘翔披着五星红旗在赛场里报喜。所以,在2008奥运会,我最希望能看到刘翔的比赛了。

近了,近了,北京奥运会就要来了。我在向往中等待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6《向往奥运》

教学目标。

1学会九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举办权、嘹亮、迸发、魅力、拆除、申请、水花四溅、流光溢彩、星光灿烂、等量齐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国申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1出示奥运会标,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奥运会和北京申奥的资料。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奥运会和北京申奥的情况。

2回忆,并互相交流申奥成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发情感。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自读自悟,把握情感基调。

(1)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画出感受最深的有关句子,并在课本上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组织交流。

a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特别是谈谈从那些语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目的是通过一些阅读感受的交流,汇集在一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作者的情感基调有个整体的把握。)。

2研读品悟,把握情感内涵。

(2)小组合作研读。

a默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这种感受的'语句,读一读。

c反复朗诵品味。

(3)集体交流感受。

(重点交流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如果学生感悟得比较肤浅,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相机指导有关语句的朗读,反复揣摩,以读悟情。

1自主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互相交流朗读。先同桌互读互评,然后班上朗读评议。

3在交流中,相机指导朗读一、二、四、六、七自然段,注意读出作者兴奋、神往、渴望、自豪的感情。

1读写“举办权、嘹亮、迸发、魅力、拆除、申请、水花四溅、流光溢彩、星光灿烂、等量齐观”等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3课文后的两项课外拓展活动,由学生根据兴趣自行选择,自找伙伴合作完成,并酌情交流。

《向往奥运》读后感

近日,我被一篇课文深深打动了,它就是肖复兴的《向往》,这篇课文蕴含着新的奥林匹克精神: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99年巴塞罗那会的见闻及作者对我国008年会到来的迫切心情,写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的渴望。

今天,我又把教科书翻到了这一课,细细地起来。当读到“我亲身到,一个国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时,深感其提供意;一个国家能够举办会的光荣,能够举办会自豪之情。也作者对把本文会的向往,对中国强盛的渴望。心中的激情油然而生。

当我又读到“才具有难得的公正性、公开性、公......”时,激情再此燃烧,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才知道并不只是一次光荣,而是连接各国的一条友谊带子,还了解到会是公平、公开、公正、公明、客观的。也才知道自己提供以前对狭隘的看法。

我用激昂的心情读完课文,让我有了一种对的特殊感情;让我对的看法革新;让我知道是人们的友谊、团结、发展而举行、而开放的。

向往奥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

一、交流信息,知“奥运”史。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收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哪些资料呢?

师:每一组请一位同学代表上台交流,其它同学可适当补充。

(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适时总结收集资料的方法和作用)。

二、学习课文,悟“奥运”情。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4、再读课文,深入感悟交流。

(2)找到伙伴,共同体会。

从句子中选出一句你最感兴趣的,用自己的方法与同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

(3)小组讨论,感悟稍难的句子。

(4)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作班内交流,其作同学作补充。

(5)练读,品读,促进朗读技能的提高。

策略:在这里,以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沟通、补充、影响,求得对学习内容的深层次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和谐、民主的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关系,扩大充实了探究学习的内容,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三、自主策划,想“奥运”景。

1、过渡。

3、展示策划成果。

四、自由展望,做“奥运”人。

2、学生自由想象,表达。

3、将“我”的奥运所为说给最好的倾诉对象听。

五、课外延伸,办“奥运”报。

策略:作业 的设计既体现自主意识,又培养合作意识,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综合学习的连续性,通过作品的集结出现,学生会主动探究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知识趋于综合。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向往奥运

1学会九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举办权、嘹亮、迸发、魅力、拆除、申请、水花四溅、流光溢彩、星光灿烂、等量齐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国申奥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

1出示奥运会标,交流所收集到的有关奥运会和北京申奥的资料。教师相机简要介绍奥运会和北京申奥的情况。

2回忆,并互相交流申奥成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发情感。

3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自读自悟,把握情感基调。

(1)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画出感受最深的有关句子,并在课本上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组织交流。

a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特别是谈谈从那些语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目的是通过一些阅读感受的交流,汇集在一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作者的情感基调有个整体的把握。)。

2研读品悟,把握情感内涵。

(2)小组合作研读。

a默读课文,找出作者表达这种感受的语句,读一读。

c反复朗诵品味。

(3)集体交流感受。

(重点交流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如果学生感悟得比较肤浅,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同时,相机指导有关语句的朗读,反复揣摩,以读悟情。

1自主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2互相交流朗读。先同桌互读互评,然后班上朗读评议。

3在交流中,相机指导朗读一、二、四、六、七自然段,注意读出作者兴奋、神往、渴望、自豪的感情。

1读写“举办权、嘹亮、迸发、魅力、拆除、申请、水花四溅、流光溢彩、星光灿烂、等量齐观”等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3课文后的两项课外拓展活动,由学生根据兴趣自行选择,自找伙伴合作完成,并酌情交流。

向往奥运作文

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在2001年7月13日申办成功的,这真值得高兴。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从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结束于公元393年,每四年举办一次,一共举办了293届,历时1169年。它所创造的竞技运动组织模式与奥林匹克理想,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古代奥运黑的简介。

奥运会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是世界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相继建立了数百个城邦,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的郊区组成的小国家,领土面积和人口都很有限,当时各个城邦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经常互相打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需要培养身体强壮的士兵,因此他们十分重视体育锻炼,各种竞技活动风行一时。古代奥运会便是在这样的历史下出现的。

圣火在人们的心中是圣洁的,圣火的`传说想必是很想知道。在古希腊神话中,火是一位叫作普罗米修斯的神为了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带到人间来的。古希腊人在举办每届奥运会时,都要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祭坛前点燃圣火。伴随着熊熊燃烧的圣火,运动会开始了,圣火要到运动会结束时才能熄灭。这项活动在古代奥运会上形成了传统,并成为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仪式渊源。

这次的北京奥运会是现代奥运会的第二十九届。第一届是雅典奥运会,第二十八届也是雅典奥运会,表明奥运回家了。

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有五个,他们分别叫“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这五个福娃的身上着着五环的颜色,头饰分别是鱼、熊猫、圣火、藏羚羊和燕子,感觉很独特,并且它们的名字是“北京欢迎您!”的谐音,很有意思哩!

不过令人悲伤的是这些冰灾和震灾,湖南人民和四川人民遭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希望这次的奥运会能够把这些残留在人们心中的伤痕给抹灭。

第十三届残奥会和这一次的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都有同一个主题口号,那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worldonedream.)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

我相信,同一个世界里会有同一个梦想!

中国,加油!

向往奥运作文

[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国申奥成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教学难点: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1、布置预习:

(1)熟读课文。(2)查找有关奥运的资料。(3)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上课时跟同学交流。

2、教具:(1)申奥成功的录像。

(2)cai课件。[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7月13日,北京获得了奥运会的举办权,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欢呼雀跃。让我们再一次重温那举国欢腾的场面吧。(出示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的场面的录像)。

2、多么激动人心啊!谁能说一说听到这一消息时,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你们又想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呢?

说得好,同学们的这些想法就叫“向往”(扣住学生的回答理解“向往”一词)。

3、如今奥运正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向北京走来,我们呼唤奥运,我们向往奥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肖复兴写的《向往奥运》这篇课文,看看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一想,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勾画有关的语句。

(3)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汇报;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作好记号准备质疑。

2、学生读文自学,师巡视。

3、汇报:

(1)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高兴、激动、自豪、特殊)。

(2)你是从哪个句子体会到的?能正确流利地读出有关的句子吗?(答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就把依次把这三个句子出示出来,并分别读出这三个句子所在的段落。答出其它句子就请学生读出句子,或句子所在的部分。)。

(3)小结学生的汇报情况:通过同学们的汇报,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了解了课文就是围绕“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来抒发作者激动而自豪的感情的。你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紧扣三个句子质疑)。

(4)归纳学生的质疑,梳理出本节课教学目标: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这三个句子的问题,只要我们理解了这三个句子,其它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出示理解句子的要求: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选择你喜欢的一句,用联系上下文或联系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的意思。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生学习,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学习。

3、出示汇报要求:

(1)先说清你要理解的句子,再说你理解的方法。

(2)声音要洪亮,语句要通顺连贯。

4、相机点拨:出示cai。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说说“了不起”的意思。)。

(“了不起”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a、国际上:a)投北京的票是我们的信任,也说明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的提高;b)国内:城市建设;举办奥运会将给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文化交流,c)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b、体育自身的魅力:a)必较;b)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c)体育是一种抗争,一种理想。c、奥运所具有的精神。)。

(2)体育不仅进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体育的魅力表现在:体育比赛的必较: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体育比赛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小结:这就是体育的魅力。(板书:魅力)。

(体育影响着一切,“一切”可以从作者采访奥运明星的感受来理解。

作者采访奥运明星的感受是:他感到了青春,感到了力量,感到了友谊,

向往奥运

教师:从电视上、报刊上、还有因特网上,同学们已或多或少地对北京申办、筹办2008奥运会有所了解。这堂课,就先来比一比,看谁对北京申办和筹办奥运会的情况了解得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北京申奥成功的当天晚上,北京城彻夜狂欢,作者肖复兴更是激情满怀。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把最能表达作者当时感情的句子找出来,反复朗读、体会。并把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2.同学读书、画句、朗读、思考、交流。

以-下语句,要给以适当的指点,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能在朗读中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1)如今,好梦成真,我真的很高兴,很激动。

(2)我亲身体味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

(3)在熟悉的北京采访自己举办的奥运会,我想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激情和灵感,写出一点新的东西。我突然涌出这样强烈的渴望这是很少出现过的。

(4)那时,我们正在积极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们国家也能够承办这样一次美好的奥运会时候了。

(5)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3.交流感受后,让学生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反复朗读。

三、再读课文,加深情感体验。

1.教师:情感来源于生活,作者对北京申奥成功所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是那么强烈,能深深打动人心,这和他十年体育记者生涯有关,和他对体育、对奥运会的深入了解有关。找出这样的语句。朗读、理解,然后与同学交流。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一是可以联系上下文,二是可以联系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

(1)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响着一切。

学法指导:一是把上下分句连起来读,感知体育自身"特殊的魅力";二是联系北京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城的变化,如,市政建设的变化,文明程度的变化,乃至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而具体感知体育能"影响着一切"。

(2)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学法指导:一是联系上文体会竞技体育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二是联系搜集的资料。体会体育比赛的"锱铢必较,在零点零几秒和零点零几厘米中决胜负"。老师可子适当提示,如,百米游泳,百米赛跑,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往往只是零点零几秒;跳高或跳远,投掷标枪、铁饼,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差别往往只是几厘米。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比赛场上,强权不起作用,种族不起作用,金钱不起作用,竞技体育体现了人类的理想。

(3)在那一刻,体育所进发的奥林匹克精神,确实在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学法指导:联系搜集的资料,如,为奥运而奋战的轶闻、运动员友好交往的事例,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

四、感情朗读,升华体验。

教师:作者飞扬的激情来自他对奥运精神的洞察,来自他对奥运的特殊感情。理解了作者对体育、对奥运的认识,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自由地进行感情朗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一部分,通过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自主选择,抄写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六、收集资料,扩展学习。

教师:在作者采访的奥运明星中,有乒乓球明星,有体操明星,有击剑明星,有短跑明星……你一定也很喜欢他们。请你课后再收集一些资料,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列出采访的提纲,和其中的一位畅谈2008年奥运会。你对什么感兴趣就和他谈什么。大家作好准备以后,我们再来进行模拟采访。

6《向往奥运》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迎来2008年的春节了。想一想,2008年是个什么日子呀?噢,所有人都会记得这一年的奥运会将在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举行。作为中国的一名小学生,我感到特别的骄傲和自豪!

老师告诉我们五环标志有着深刻的意义:五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而且它们的颜色正是五色的,象征着全世界不同肤色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宗教的人们集结在了一起,共同进行最公平的竞争。

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有一个吉祥物,但2008年的奥运会却有五个可爱的吉祥物,如果把他们顺着读一读的话,就是“北京欢迎你”,真是有趣极了!它们分别是:游泳健将贝贝、国宝大熊猫晶晶、奥运火炬代表欢欢、后有藏羚羊迎迎和燕子妮妮。奥运五环的颜色就和五个福娃身上的颜色相对应,哪一种颜色的'环就代表那一个福娃,他们就代表着吉祥,也代表着奥运会越办越好!

我要好好学习英语,到时候会有许多游客到我们中国来,也会到我们宁波来。作为宁波的一个小主人,我会热情地向他们介绍我们宁波的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

2008年是鼠年,是吉祥、幸运的一年。我盼望北京奥运会能够圆满成功,盼望能够出现更多像刘翔那样的奥运冠军,能够为全中国带来勃勃生机,能够为全世界带来和平与笑语,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们的共同心愿,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