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月牙泉之旅(优质12篇)

鸣沙山月牙泉之旅(优质12篇)

ID:9478725

时间:2024-05-17 10:23:03

上传者:字海

优秀的作文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这些作品无疑是写作技巧和观点的典范。

鸣沙山·月牙泉作文

我从小就跟着父母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西北甘肃省敦煌市的鸣沙山、月牙泉,那是一处沙漠与清泉共存的自然奇观。

进入景区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连绵起伏的沙山。沙山在夕阳的照耀下发出柔和的'金色光芒。想要到沙漠中央,就必须乘坐“沙漠之舟”骆驼。骑上骆驼便开始这段神奇的旅行了。身下是沙漠之舟,眼前是漫漫黄沙,耳边除了驼铃叮当,还有风吹沙鸣的声音,怪不得叫鸣沙山。虽说是骑骆驼,但也到不了山顶,最后的那一小节路还得靠自己的双腿。没爬过沙山的人完全不能想象爬沙山的痛苦,爬一步至少要滑下去三步,那么高的沙山怎么才能爬上去呀?到了这时,几乎所有人都想放弃了,但人们突然发现了一个用木头做的梯子,于是又看见了新的希望。终于爬上沙山了,人们观看了鸣沙山全景后,又坐上沙漠快艇,冲去另一个地方。

从沙山上下来就到了月牙泉。月牙泉像一弯新月躺在沙丘的怀抱中。泉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上的蓝天白云,小鱼儿欢快地在水里舞蹈,月牙泉的周围有高大的胡杨树和茂盛的芦苇。虽然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月牙泉还是那么清澈,永不干涸,像一块漂亮的蓝宝石镶嵌在鸣沙山之中。夕阳婆婆这时已经非常累了,她迈着沉重的脚步回家了。此时,沙子们脱下了金灿灿的外衣,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这就是这里最著名的一处景致——五色沙。

美丽的鸣沙山、月牙泉,我想我一定会再回来看你们的!

游鸣沙山月牙泉作文字

暑假里,妈妈和爸爸带我去敦煌游鸣沙山,我非常高兴。

到了鸣沙山,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沙漠和长长的驼队,直升机和滑翔机从我头顶呼啸而过,让我很惊奋。我和爸爸妈妈考虑再三,决定骑骆驼游鸣沙山。我走到骆驼前,上了骆驼,我觉得像坐在毛毯上一样,这时,骆驼慢慢的走起来,一上一下的,像坐在按摩椅上,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了许多骆驼的知识,如:骆驼喝几杯水他就几天不喝水,通过它的牙齿可以知道它几岁了,骆驼的驼峰全是水分和食物。……不知不觉,我们到了一片盆地,我好担心我的骆驼会掉下去。

到了终点——月牙泉时,天色已经黑下来了。我看到了月牙泉,卧在沙漠里的月牙泉被灯光装扮的很美,回家的路上,我想:这真是最最让我开心的一天!

鸣沙山·月牙泉作文

这个暑假,我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登上鸣沙山俯看月牙泉,就可以看到月牙泉的全貌。月牙泉可真像一个熟睡中的月亮宝宝一样,正依偎在她的母亲——鸣沙山的温暖怀抱中。

一走进鸣沙山月牙泉,我就被广阔无际的沙漠和成群结队的骆驼吸引住了。我们迫不及待的来到骆驼场,好多骆驼啊!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骑上了骆驼,等我坐稳后骆驼后腿一蹬,站了起来,这一下子可把我吓坏了,它站起来足足比之前高出了一倍。骆驼走起来一摇一晃的,可是渐渐的我适应了它走“模特步”的节奏,把我逗得哭笑不得。走到一半,骆驼队突然停下了脚步,原来是遇到红绿灯了,我惊讶的发现这里有专门为骆驼设计的红绿灯,红绿灯的图案不是我们以前见到的圆形,而是骆驼形状的,原来骆驼也能看懂红绿灯呀,真有趣!

我们还在沙漠上玩了滑沙,虽然很累,但是很好玩。需要自己爬到山上才能滑下来,我爬到一半,一头栽进沙子里不干了,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终于爬了上去。当我坐上滑沙板滑下去的那一刻,才感觉到是既害怕又刺激。那天晚上我们还骑了沙漠摩托,住了带卫生间和浴室的蒙古包,可真开心!

这次沙漠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还想去更多有意思的地方!

鸣沙山和月牙泉

因为莫高窟游客管制,需要预订,我们的`团被排到了下午二点,所以原定下午去改成了上午。这一改有两个好处一个缺点,好处一是可以首先体验向往已久的沙漠,好处二是可以避开下午高温,缺点是看不到黄昏鸣沙山的美。其实任何事都有利弊,我们不可能占全了好处,不沾一点坏处,如果那么贪,必定不会快乐,旅途中这样的错,我犯了不少。

停车场边有不少小摊贩,买的是防晒的衣帽,太阳这么烈,我们不约而同买了帽子,至于其它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引起我们的兴趣。步行到大门口,拍照留念。进入大门,一声惊叹,好美哇,只见眼前蓝天在上,沙山延绵,驼队在沙地里弯弯曲曲地缓行,整个就是一幅完美的画。

穿上桔红色的防沙靴,一群人在沙地里跑动,兴奋得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摆出各出pose,我都不知道应该先拍谁。租了双峰驼,来到驼队驻地,黑压压一群骆驼等待着客人来到。五头骆驼一个驼队,第一头由村民牵着,后头的骆驼由前面的骆驼带着,联系它们的是一根穿过鼻孔的小木棍,木棍上系着绳子,这细节让人心疼。

第一次骑骆驼,非常好奇,骆驼细细长长的腿,怎么上去呢?村民把骆驼牵来,一声吆喝,骆驼跪下前腿,然后跪下后腿,那下跪的动作,吓了我一跳,久久不忍骑上去,村民催得紧,只好扶着驼峰坐在双峰间的毛毯上。又一声吆喝,骆驼麻利地站起来,人在上面摇晃了几下就坐稳了,等五个人全部骑上,驼队就在一大群骆驼间出发了。

骑在骆驼上的高度可以看到更美的风景,虽然抖动厉害,我选择了运动模式来拍摄,骆驼走得很慢,固定的节奏固定的速度,稳稳当当地前行。最喜欢的是沙山背景下蜿蜒的驼队,那是一种神定气闲的美,漫漫长路,骆驼一步步地走,不急不躁,伴着叮铛的驼铃,行走天涯。同事在我后头,一直兴奋着,我也仅能拍到后边一位,所以记录下了一个个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起初担心骑骆驼上会抖掉,后来在电脑看到,那真的是一串特别生动的照片。

到了半山腰的拆返点,驼队停下,骆驼又一次跪下,我们小心地下来,然后爬上沙山去滑沙。鸣沙山的沙特别细,而且均匀,呈灰白色,爬上沙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有木梯,但到了上端特别陡的地方,只好手脚并用,气喘吁吁。为了拍摄大家滑沙的镜头,我只好第一个滑下来,说实话刚开始面对陡陡的沙坡,心里有点紧张。所以一滑下来,就用手插在沙里控制速度,沙子很烫,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可是一会儿坐着的木板就不动了,反而需要用手划沙才能让板滑下去,这时候感觉沙子更烫手了,到了下面我还以为会撞到别人,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板子不划是不会动的。我的心得是滑沙时从头开始不必控制速度,冲到不动时再用手划,穿上防晒的衣物,特别是要戴手套。至于鸣沙的声响,在滑沙的时候,只要你注意,就可以听到,只是不很强烈。

回到驼队拆返点再骑上骆驼,下山时,这次我骑在第一个,可以拍拍两个孩子,但骆驼走了更陡的路,很难平衡,兴奋点也有点过了,所以基本上没有拍到好照片。驼队到了终点,我们步行去月牙泉。

转过一个弯,月牙泉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四周沙山环绕,灰黄中一抹鲜绿,一汪清泉,着实吸引人的眼球。泉水碧绿,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似的沙丘上。我们在沙地上一步步走近月牙泉,心跳加剧,千百年来,沙漠清泉似一个传说走进我们的眼睛里,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处,碧波荡漾,水映沙山,蔚为奇观。我们绕着清泉逆时针方向走了一圈,走几步看一阵,再走几步再看一阵,人类与生俱来对水的亲近感,在这沙漠清泉面前被放大了。这清泉是那样的清澈、美丽如多情的眼睛,这清泉是那样的神秘、诱人好似温柔的嘴唇,这清泉是那样碧绿、晶莹好像一弯新月。泉南池边,白杨亭亭,垂柳飘飘,芦苇摇曳;台地上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古朴动人。抚摸着古树开裂的表皮,遥想清泉千年不涸的神奇,试想,如果这是一份感情,便是天老地荒、海枯石烂,在记忆深处,温暖居住,那月牙泉就不只是一处美景了。

离开月牙泉,干渴难忍,一杯酸酸甜甜的冰冻杏皮茶一口气就喝完了。鸣沙山的炎炎烈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个小时把皮肤晒得通红,但是我们感受到的美丽与快乐一样永生难忘。

鸣沙山·月牙泉作文

有一次暑假,奶奶带我去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玩。鸣沙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敦煌城南。它绵延40多公里,南北广布20多公里,最高处海拔1715米。

远远望去,峰峦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蔚为壮观;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的怀抱之中,有碧绿的清泉,其形状酷似一轮新月,周围有五色沙,当地人都说,到了月牙泉不装点五色沙就算白到了月牙泉。一开始,我和奶奶乘坐旅游车到月牙泉,刚上车行了几十米,虽见群沙绵绵,但却平淡无奇,刚转过一个山头,看见一个是碑,上面写着:“天下第一泉”,后面就是一轮新月——月牙泉!真不愧是“天下第一泉”,茫茫沙漠之中竟会有泉水,简直是奇迹!奶奶拿出个瓶子,对我说:“快,我们装点五色沙!”我这时才注意观察五色沙,看它哪点与普通的沙子不同,经过我的细心观察,终于发现,它与其他沙子不同的地方是:普通沙子都是土黄色,而五色沙却有白、红、黄、蓝、黑五种颜色。

后来,我和奶奶走累了,就到月牙泉附近的鸣沙山上的一棵树下面休息,我觉得有点无聊,就去爬最高峰,其实这最高峰也挺难爬的,奶奶怕我爬山时口渴,就叫我随身带一瓶水和一个空瓶子,让我顺便装一点鸣沙山高处的'沙子。后来,我爬到大约五分之二的时候,奶奶打手势叫我回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那里。鸣沙山和月牙泉带给我了美好的留恋。

游鸣沙山月牙泉作文字

今天是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作为淄博晚报小记者的一员,我们这些小记者一起去游览古钱币博物馆。

来到古钱币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把大尖足布,竖立在墙壁上,中间写着:古钱币博物馆。往左一拐,便来到最古老的钱币专柜――贝壳,里面有铅贝、骨贝、石贝等等,但是里面最值钱的要算银贝,银贝是用纯银制作的,灯光照上去,银贝闪闪发光,引人注目,就像是天空中的星星那样璀璨、耀眼,银贝非常的迷人,它的做工也很复杂,首先要加工好银料,手工打制出薄片,再分割成合格的小银,用磨具打制,然后再冲出穿孔,最后再打磨清理,才完成制作,要是有一个地方出了差错,也就制作不出漂亮、迷人的银贝了。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布币和刀币,在古代人们认为什么东西都可以当钱使用,所以人们就把铜做成布和刀的形状,也就有了布币和刀币。刀币各式各样、琳琅满目、千姿百态。其中,我觉得针首刀币最漂亮,针首刀币弯弯的,就像夜晚挂在天空中的上弦月,虽然它的制作有点粗糙,而且刀尖甚细,极易折断,但是我还是很喜欢针首刀币。

再往前走,就来到铜币类,里面有花纹秀丽的“秦两半”铜币,“秦两半”铜币是秦朝时期使用的钱币,上面的花纹很漂亮,是用青铜制造的,以“圆形方孔”为“秦两半”的货币造型,外圆代表“天圆”,而方孔却代表“地方”。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纸币类,我观赏了宋代纸币,宋代纸币差不多跟笔记本一般大小,是我国最早由政府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宋代纸币上印着许多漂亮的图案,有花草、动物、宫殿……,有的面值大的上面还印着龙和凤,吸引着我们众多小记者观赏。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古币博物馆中最吸引我的地方――花钱。我特别喜欢花钱中的民俗花钱,钱币上都雕刻着美丽的花纹,所以被称做花钱,花钱上不光刻有秀丽的花纹,它的刻法也很奇特,里面的花纹都是采用阳刻的方法刻出来的,就像是剪纸剪出来的花纹一样,看上去特别的精致,即使不做钱币使用,也很值得观赏。花钱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梅花,直径是5.5cm,那上面雕刻的梅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另外还有小双狮,直径是5.2cm,我也很喜欢,两只小狮子就像是真的一样,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眼前,“花钱”它与流通钱相比,具有造型多样,设计精美,贴近生活等特点,是富含历史文化信息的特有文化载体,深受我们小记者的喜爱。

不知不觉集合的时间到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古钱币博物馆,我们的参观也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真是快乐的一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鸣沙山月牙泉游记作文

“就在山的那边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我很小的时候就听了《月牙泉》这首歌,心里想那该是多美的风景!从此就对月牙泉产生了无限的向往和幻想。

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去月牙泉瞧瞧她的真面目了。在车上,尽管有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我还是兴奋得手舞足蹈,我的心,早就飞到了月牙泉。一下车,我就东张西望,迫切的想看看月牙泉在哪里。可是,爸爸妈妈告诉我,月牙泉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感到有点失望,但是想去月牙泉的欲望还是使我动力十足。

我们终于到了月牙泉边,那里人山人海,绿树成荫,月牙泉像一块钻石一样镶嵌一望无际的沙漠里。我瞬间有了歌里唱的“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的感觉。大自然的力量真奇妙!我心里暗暗感叹道。但是爸爸好像会读心术似的冒出来一句话:“这并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是常住在沙漠里的人们的杰作。”我奇怪极了,问道:“为什么是人们的杰作呢?”“因为月牙泉曾经干过一次,是这里的人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引水过来,才把她救回来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半信半疑。我们在景区里面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一根粗大的水管,里面的水哗啦啦地流进月牙泉里。

我陷入了沉思,难道月牙泉真的是人工制造,而不是大自然的杰作吗?可是我又一想,人们从很远的地方引来水,不是表现了人们对月牙泉的爱慕之情吗。这种对家乡美丽风景的珍惜,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想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沙漠里的人民不是一般的伟大。是他们靠自己的双手,一步步建成了这美丽的沙漠绿洲;是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沙魔的入侵,才保住了这美丽的月牙泉,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美丽的风景。

天黑了,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月牙泉,我眷恋的向那里看了一眼。这里的风景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美丽,我真想再来一次。我相信,当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的风景一定会变得更美。

鸣沙山月牙泉

8月16日我和妈妈从乌鲁木齐乘了一晚的火车到了敦煌,一早游览了。

来到鸣沙山一眼就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我们骑上了骆驼,走在长长的驼队中,我渐渐地发现了,骆驼走路是后脚掌踩前脚掌踩过的地方。我们慢慢地前行着,来到了一个沙丘上,从骆驼的背上下来,往沙丘上爬,爬上了沙丘。我们又坐上了滑沙的木板向下滑,滑到下面我们干脆把鞋脱了赤脚走在沙丘上,感觉舒服极了!然后,我们又骑上了骆驼,去美丽的月牙泉。月牙泉的形状像一弯月亮,旁边还有一座亭子,我们在沙丘拍了照。月牙泉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据说这些年因为游客过多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使月牙泉渐渐干涸了,所以现在里面的水是人工输入的,不是真正的泉水。

鸣沙山的雄伟壮观,月牙泉的精致灵秀,沙漠中长长的驼队,和沙子的清脆流动,让我感觉非常有趣,是与江南完全不同的异域风情。同时,我也觉得环境保护非常重要,否则像这样的“沙漠绿洲”将不复存在。

游鸣沙山和月牙泉

今天,我们来到了鸣沙山,走进高高的售票门楼,哇哈!原来是一片大沙漠。

远远的看去,沙漠好象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阵风吹过,细沙迷雾在空中,就象下起了一场沙雨。沙漠里还移动着小船――骆驼,它们被称为“沙漠之舟”,排着长长的队伍,悠闲地向浩瀚的大沙漠深处走去。沙漠里的太阳也很毒辣,晒得我皮肤生疼。

我对身边的妈妈说:“我们去滑沙吧。”于是,我们坐上冲锋车,向滑沙地点开去。路上一个个沙丘好象一座座小山,每当下坡的.时候,车上每个人都会大叫起来,感觉像海盗船一样刺激!

到了滑沙地点,我们不约而同地向高处走去,但是沙子太滑了,我走了半天还在老地方,我就干脆爬了,爬了老半天才算爬到沙丘的顶部。拿来滑板,我坐上,“一、二、三,放”,哇呼!我顺风而下,太爽了。

忽然,我发现了一汪清泉,走近一看,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月牙泉”了!月牙泉在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象一轮弯弯的月亮躺在茫茫的沙漠里。我想,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还有一道清泉,真是罕见呀!

我还在沙漠里采了五彩沙,送给外公外婆。

来一次沙漠,真是太有意思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鸣沙山之旅作文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大西北游玩,在青甘大环线,我们见识了“天空之境”茶卡盐湖;探索了美轮美奂的丹霞地貌;游览了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但最令我流连忘返的还是奇特有趣的鸣沙山了。

鸣沙山坐落在库木塔格沙漠边缘,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五颜六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因为从沙山顶下滑,脚上的沙子会呜呜作响,故得名“鸣沙山”。远望鸣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宛如金字塔一般棱角分明的耸立在那;有的像一条横卧的巨龙,蜿蜒连绵;有的像月牙儿,弯弯相连,一排排的驼队穿梭其中,就像给沙山装饰了一根根彩带一般缠绕在四周,蔚为壮观。

在鸣沙山游玩,骆驼是最好的交通工具。我和同伴骑上骆驼,它们仰天长鸣一声,仿佛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骆驼不愧是“沙漠之舟”,它们的蹄底有肉质的垫,适于在沙漠行走而且速度很快,爬高坡,下沙山都轻而易举,骑在上面也不像马那样颠簸,感觉很平稳。骆驼很快将我们带到鸣沙山最高位置,站在高处俯瞰下面,最具特色的月牙泉尽收眼底。泉水占地面积不大,远望犹如一弯新月镶嵌在沙山中。泉畔古老的房屋、青翠的树木倒映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不知不觉天色就暗了下来,在夕阳余晖的照射下,鸣沙山变得非常安静柔美,伴随着悠扬的驼铃声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鸣沙山,开始了新的旅途。

鸣沙山月牙泉游记作文

想必许多人都听过那首歌:“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没错,这首歌的名字是《月牙泉》,月牙泉所在的地方就是歌词中所指的沙漠——鸣沙山,有人问,歌词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今年暑假我就亲自来到了敦煌的鸣沙山,看到了月牙泉,这时我才理解到了歌词这样写的意境。

我们沿着鸣沙山又高又长的沙漠山脊往上爬,我们发现踩着别人的脚印往上爬要轻松一些。饱含着汗水的双足终于踏上了山顶的一角,我们一边擦汗一边放眼四周美景的时候,双眼一闪,“哇,月牙泉、月牙泉!”我们欢呼起来。就在远处的一座小山丘脚下,有一潭碧绿的泉水!这潭碧绿的泉水形状就像月牙,这就是“月牙泉”了。

从上往下看,它宛如一面晶莹剔透的月牙形镜子,上面一闪一闪的鳞波像一面被打碎的镜子一样,星星点点,散落一地,好似一群调皮的星星在水中沐浴嬉戏……徐徐吹来的微风揭起了我的好奇心,“妈妈,为什么风刮起来的那么多的沙没有把泉水给淹没了呢?”

我们在山顶休息了片刻便欢快地下山了。这时,已经下午五六点了,可火辣辣的太阳仍旧挂在天上,鸣沙山还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样子。爸爸说,敦煌比成都往西很多,所以一般日落总比成都晚了几个小时。最后,我们决定去体验一下骑骆驼的乐趣。当我激动地坐上在那里乖乖趴着的温顺的骆驼身上,心里兴奋得难以平静。它摇晃晃站起来时,清脆的驼铃声在我耳傍响起。这时,金色的夕阳照在我的身上,沙地上映出了骆驼和我的影子。顿时,歌声又在我耳边响起:“每当太阳落下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越过耳边,仿佛又回月牙泉……”

随着歌声,我的心情开朗了起来,我有一种感觉,我的前方,就是通往快乐天堂的道路……。

游鸣沙山和月牙泉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来敦煌之前,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首歌,来自田震的《月牙泉》,现在,当我身临其境,眼前的景象就是一幅画,也恍如一个梦!

八月的敦煌,天空是碧兰的,白云是闲散的,太阳光自然也是最耀眼的。远看鸣沙山,只见漫漫黄沙连绵起伏,与天际相拼接的线条很明显,仿佛是画家的画笔细细勾勒出来的。耳边有直升机的轰鸣,是人们在天空俯瞰这幅画卷。半山上一队队整齐的骆驼穿行其中,把大片的沙漠切成不规则的块,驼背上的游人,身着艳丽的衣服,或红或绿,把沙漠装点得五彩斑斓。阵阵驼铃也吸引了我们一行。我骑上骆驼后,才发现,它比我想的还高,只有它跪下我才能上得去,骆驼一定不是急性子,走路很平缓,很稳重,像坐在一条速度很慢的船上,难怪人们把它称为“沙漠之舟”。很多年以来,沙漠的人们就靠这种交通工具完成各种贸易和远行,造就了几代的繁华,古丝绸之路上不知留下多少骆驼的脚印。

思绪还在漫游,骆驼队沿着那窄窄的专属道路一圈,我们已到达了鸣沙山脚下。不知是风吹的,还是人们爬山的沙子在滑动,隐隐听到一些像蝉鸣的声音,走近后仔细听,感觉声音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音调,像一首宛转的歌曲。或许鸣沙山就此得名。鸣沙山不止一座山,是几座连在一起的沙山,根据风向和沙山的流向,有些山是允许爬的,有些是禁止爬的。为了方便游客攀爬,山上有木梯和绳索。我们决定去爬那座最高的山。听工作人员说登顶后,会看到美丽的月牙泉。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立刻精神起来,顺着梯道往上爬。走了一段路后,觉得全走梯子没意思,还是应该和沙漠亲密接触一下。于是放弃梯子,滚入沙中,细看沙子,发现并不全是黄色,还有白,黑,红,绿,一共是五种颜色,叫五色沙。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爬沙,完全没有经验,用力往上一大步,结果由于重力原因,另一只脚往下滑了半步,所以走起特别累,速度也很慢。在我休息的时候,起风了,鸣沙山果然又发出了特别的声音,像是给我加油助威的号角,于是我咬牙奋力往上爬,终于快要接近山顶,正好看到夕阳把西边的天染成了红色,太阳成了一个红红的气球,天边的`云也被镶上了一层金边,在变淡的蓝天映衬下,简直是太漂亮了!此时想起一句诗“无限风光在险峰”,如果不登上这山顶,是看不见这壮丽的景象的。

往下看的景色更是让人惊叹!在两座沙山之间,出现了一弯泉水,明如镜子,清澈无比。这就是我们向往已久的月牙泉了。泉边胡杨沙枣绿树掩映,远看月牙泉真的就像是天空的镜子、沙漠的眼睛,它看着天空,看着月亮,看着星星,看着经过的人们。我们风一样的冲下沙山,来到泉边,旁边那古色古香的建筑像是一个忠诚的卫士在守护着他心爱的姑娘。听导游讲,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千百年来,不被流沙淹没,不因干旱而枯竭。在茫茫大漠里有这样的泉水,真是梦一般的奇迹。听妈妈说,而近些年来,地表水越来越少,月牙泉的面积也越来越小了,再过些年可能看不到这样的奇观了。那太可惜了,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稀世珍宝啊!她好似绝世美人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游人在泉边或坐或站,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发呆,有的在嬉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