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ID:995407

时间:2023-07-06 09:01:32

上传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二零二一年六月一日十八时左右,两名儿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老师以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这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

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民族之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进一步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具有特殊的意义。生活中,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不断涌现。2021年6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全国优秀教师”王红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见义勇为篇章。

2021年6月1日18时左右,2名儿童在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2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5岁。在危难时刻舍身勇救儿童,王红旭老师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他的事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完美的注脚,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见义勇为,树立了正能量,值得我们去书写和铭记。

我在网上翻看拜读有关王老师事迹的点点滴滴。知道了他是同事们眼中爱岗敬业的楷模;是学生们心中豪爽义气的大哥;他也是父母心中孝顺懂事的儿子;是妻子心中深情脉脉的丈夫;是儿子心中高大万能的爸爸;他也是教师世家绽放的光荣花一朵,读大学时就曾留下过英雄救人的故事……唯有牺牲多壮志,王红旭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人生境界的高尚追求,用生命托起明天的太阳。这位可敬的人民教师用一颗赤子之心,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作为一名教师,我渴望成为党的大家庭中的一员,愿为各族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

王红旭老师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人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风传统,传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家训师风,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充分展现出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和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老师,他是人民教师的楷模,我们永远怀念他。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一定要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争做为学为人的“大先生”、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在我校形成崇德向善、尊重英雄、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让榜样力量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实践行动,聚力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看了王红旭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导后,我深受感动。在生命旦夕之间,他选择义无反顾的英勇救人,这就是大爱,他用爱的怀抱从死亡的洪水中挽救回来幼小的生命,令人崇敬。身为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更令人感动。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不能简单认为这是一种职业,应该想到:教师是传承文明的使者,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者,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应当珍惜教师的荣誉。从王红旭教师的事迹中,无不体现了他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们也要热爱教育事业,并在日常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所面对的是学生,他们是个性不同的人,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对他们的教育才会有效果。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在工作中处处为学生着想,事事为了学生的成长,才能履行好教师的职责。

忠于职守,认真工作,是每个人应尽的本分。作为教师,更要有“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只有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才会成就不平凡的业绩。从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从现在开始。“认真、负责”的成就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私,方可无畏。在工作中,没有私心杂念,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奉献自己的青春,奉献自己的才智,甘当人梯,让孩子们茁壮成长,应该是一名为人师者最基本的素质。

对于优秀教师的事迹,我深感钦佩,也许我们达不到他们的高度,但是,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可以找准成长的方向。相信会有无数的教师会跟随他们一起前行!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英雄离去恸山城

王红旭救人的一幕,在6月1日当晚就通过现场诸多目击者所拍摄的视频、照片,出现在了重庆市民的手机中、朋友圈中,也冲击着这座城市所有善良的心灵。

时值六一儿童节,王红旭长江激流中连救两名孩子不幸离世的消息,感动了万千素不相识的重庆市民。

6月3日晚上8点,王红旭追悼会在大渡口宝山堂悼念中心举行。

因担心王红旭家属触景生情更加悲痛,此事并没有通知被救孩子的父母。但他们从网上得知此消息后,坚持要去拜祭王红旭,“我们一定要亲自感谢王老师的救命之恩,他走了,我们好难过,他也是一位3岁孩子的父亲,我们一定要来送送他……”

当天中午12:30,被救孩子的父母悲痛地相互搀扶走进尚未搭建完毕的王红旭灵堂,长跪不起,痛哭流涕,抽噎着诉说着内心深处的感激和悲痛。

除了王红旭生前的亲属、同事、学生、挚友外,更多是王红旭素昧平生的市民进入灵堂,在王红旭遗体、遗像前肃立、默哀。

“我很难过,以这样的方式认识你。”市民刘女士专门坐了1个多小时车前来悼念,她默默将一支白花放在祈福厅外,“我的孩子也在读小学,谢谢你曾经守护他们。”

“王老师,我们约定毕业后要跟您踢场球,这事大家心里都记着,您怎么就失约了呢?”如今正在读初三的学生李磊,来到追悼会现场,泪流满面地回忆,他还记得王红旭在学校绿茵场上矫健的身影。

6月4日一早,王红旭出殡。

“沉痛悼念王红旭老师,英雄一路走好!”大渡口区育才小学的校门口挂上了黑白标语,上千市民自发来到这里,站在道路两侧默默等待着送别英雄。

上午9点50分左右,在渝警骁骑的引导下,灵车从学校门口缓缓驶过,让王老师再看一眼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看一眼他的学生和同事。

整齐的车队徐徐开来,路边守候的人们含泪一遍遍呼喊:“王老师,英雄!王老师,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沿途的汽车也停驻让行,鸣笛致哀。

市民梅明从网上了解到王红旭的事迹,专程从单位请假过来表达哀思。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梅明动情地说,在重庆有很多像王红旭一样的平凡市民,在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践行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

6月5日,两位目击王红旭勇救落水儿童的市民,带着自己的伴侣、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前往江边悼念。

“英雄,你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哇!”69岁的王显才一家五口手持白菊,用浓重的重庆口音,对着滚滚长江大声呼喊,话未说完泪长流。

当天目睹王红旭救人全过程后,王显才连续三晚都无法入睡,“一闭上眼就是他用手托起落水孩子的画面。”

“多好的重庆崽儿啊!我专门带着我老婆、儿子、儿媳和孙女来看看他,他是真正的英雄!”王显才眼圈泛红,放下了手中的菊花,却望着江水久久不愿离去。

6月8日,近百名市民来到大渡口区慈善会,自发向王红旭老师儿子定向捐赠生活教育费用。

“我代表小区43位居民向英雄致敬,定向捐款21750元,表达大家共同的爱心。”家住两江新区的聂国举,郑重地将一个鼓鼓的信封双手递给工作人员,信封上写着“两江新区大竹林龙湖天琅小区业主捐助王红旭老师孩子成长爱心款”。

“千年渡口,凝望奔跑的方向,百米冲刺,笑对生死的考场……何惧恶浪,双手托举生命的希望……”几天以后有感于王红旭的感人事迹,重庆音乐人陈刚作词、周亚辉作曲,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最后的课堂——致敬舍身勇救落水儿童的王红旭老师》。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_日,中宣部授予王红旭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典范”。当晚,重庆两江四岸多个地标建筑,为这位“燃灯者”点亮灯光。豪爽耿直的重庆人,用最直白的方式,缅怀这位平民英雄——你若成光,我必追随。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这段时间,王红旭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愈发清晰、具象、深刻。聆听他的故事,触摸他的细节,感受他的为学为事为人,我们收获的不只是温暖,更是力量。

他是当之无愧的城市英雄。危难关头,他毫不犹豫,百米冲刺,纵身一跃,救起溺水儿童,将生命定格在湍急江水中。英雄的爱,是生死瞬间的挺身而出、舍生取义,汇聚成非凡的勇气。“以生命托举生命”,短短七个字,催人落泪。生命重要,救人更重要。

一个人在意什么、看重什么、计较什么,最能反映其品行。父亲曾与王红旭讨论:“危急时刻,牺牲自己救别人值不值得?”儿子斩钉截铁地答道:“救人,还考虑什么值不值得!”父子谈心,发自心底,这是王红旭的态度,这更是超越人性的光芒和生命的底色。

他是散发着光和热的老师。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生死瞬间的抉择,更是日常生活里的点滴。“对待学生,我首先想到的是,如果我是他们的父亲,我应该怎么做?”王红旭在入党申请书上的话,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师者如兰,香远益清。在王红旭看来,成绩重要,成长更重要,体育训练不只是为了取得成绩,更要享受过程、锻炼身体,实现全面发展。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位好老师,都对得起每一句“老师好”!

他是身边的好人、可学的榜样。这个“一分钟60秒,有40秒都是笑眯眯”的青年人,这个认为“需要在平凡的一生中做一些自己认为很有价值的事情”的平凡人和无数重庆好人一起,塑造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城市发展的速度越快,我们越是渴望“好人群体”扩容。工作中恪尽职守,生活中温润如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些举动,都让城市更温暖、更动人。

诗人流沙河写道:“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谈到理想,很多人说: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王红旭眼中的“值得”和“重要”,让我们看到了他想要的模样。他心里装着的爱,已变成一道光,像一团热火,似一束光焰,点亮更多人的善心,照亮更多人的行为。

母亲为他取名“红旭”,希望他能像早晨的太阳一样给人温暖。记住这个笑起来眯眯眼的“四有”好老师、这个凡人英雄,将爱当成一种恪守、一种笃行、一种传递,一束束温暖的微光,照亮这座城市的向上向善之路。

最新王红旭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六一儿童节,多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日,然而,今年的“六一”却有着悲壮与伟大。

二零二一年六月一日十八时左右,两名儿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老师以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这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

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