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

ID:998954

时间:2023-07-06 09:41:08

上传者:曹czj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一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目光、站姿、手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即;ケ泶镆准确、音量要适当、语言要精练、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提前通知,有所准备。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ト惹橛候,设置平等气氛。举止端正,行为有度。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分清场合,入情入理。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通过这次文明礼礼仪学习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从小小的鞠躬礼到文明用语,似乎我们都有太多的忽略,比如在平时生活中鞠躬礼不标准、文明用语、声音的大小、面部无表情等常见问题我们好象都没有多加注意。

由于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度过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平常很多教师都会说:“别人都会你怎么不会,笨得像个猪。”“看你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来混日子。”“来这里捣乱!回家算了。”等等恶语在伤害着孩子们,这使得学生产生了不想学的状况。这些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注意尊重学生,与学生互动时缺乏使用文明语言而引起的恶果,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如果我们使用了文明语言,不仅仅有助于思维、情绪的完善表达,还使学生产生美感、亲切感,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还会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因为“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要求学生相信的,自己必须坚信不移;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在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因此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通过对《教师礼仪》的学习,我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因此,教师的礼仪必须规范。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总之,通过《教师礼仪》的学习让我懂得了学习礼仪是一门必修课,也是对民族和后代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加强礼仪上的学习,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使自己在这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今后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我将以教程为标准,严格规范自己的服务言行,在个人修养、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加强学习与提升,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二

20__年2月25日-26日,我参加了平地教师职业礼仪培训。通过这次教师礼仪的集中学习,我深有感触,受益匪浅。

在这次训练中,我意识到礼貌是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尊重。礼貌的核心和精髓是统治自己,尊敬别人。品格是指所有美德。我还发现2.5~6岁是幼儿行为规范的敏感时期。孩子们觉得在这个阶段善于模仿,在这个时期实施礼仪教育很重要,自己的责任很重要。在日常教育中,如何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和子女的尊重。相老师提到了很多细节,生活中有我注意到的,听了这次训练后,我想纠正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创造一个各方面都有礼貌的人。

此外,通过对教师礼仪的系统学习,我使我明白它不仅包含这些外部事物,还包含教师、教师、教师、教师道德、教师为中心的四个主要特征和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

教师,即教师的人格魅力,好的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通过讲课实施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好的道德态度教育学生,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

师父就是我们要做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形象,还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有直接感染作用。为此,教师不仅要教好书、好课、着装、行为礼仪等,还要在着装、礼仪、礼仪等方面加强修养,约束自己,说“漂亮话,漂亮话”。

教师道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不能在教育工作中误导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通过教授业解惑的人,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批评党和政府,不能藐视我们的宪法和法律,不能违反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损害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师傅的心要有爱。幼儿园、小学生、中学生都要像对待我们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尊重他们,与他们互动时使用文明语言。

总之,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与一个社会的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教师礼仪在我们的教育事业中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学习礼仪,用礼仪规范自己。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四

为进一步转变广大家长的教子观念,提高家长的教子能力,幼儿园专门请来幼教专家为家长开设家教讲座。

20__年10月21日晚7时,幼儿园600多位家长,围坐在幼儿园的操场上,聆听中国教育学会幼教专家苏琳老师的《亲子教育》家教讲座,会前,黄三英园长致辞,代表全园师生和全体家长,对苏琳老师等教育学会幼教专家莅临我园表示热烈欢迎,对广大家长在百忙中来园参加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紧接着,苏琳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案例,向家长们介绍了亲子教育的方式方法,多幅与学校、家庭教育有关的图文并茂的漫画,使家长受到了教育。

苏琳老师特别强调家庭作为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而深刻的,其中,家长的正确教养观念起着关键的作用,她将家长们关注的家教问题一一作了耐心解答,她最后的结尾语,相信能带给有心的家长们很大的触动: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天天向上。

苏琳老师的讲座联系实际,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更具说服力,让在座的家长充满了信心,确信自己的孩子通过努力也一样可以成为天才,同时也为今后的家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五

礼仪是人们生活交往的准则,是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习惯的总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接下来就跟着本站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吧。

此外,教室里,楼道口,老师办公室,文明礼仪在校园处处可见。记的我曾经在楼道口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女同学抱着一叠厚厚的作业走来,可以看出作业的高度已经高过女同学的身高,她尽量躲避人,还嘴里一直说:“让让,麻烦一下,借过。”虽然,许多人都让了女同学,可这时几位男同学在楼道口追赶着,没听到女同学的声音。“砰”,男同学碰到了女同学的作业本作业撒满了一地,:“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不是故意的。”边说还边点头。”女同学看了看他们,甜甜的一笑,说:“不碍事,没关系。”而后,大家一起捡起作业本。相互微笑着离开了。

是呀。一声“谢谢”拉近了人一人之间距离,产生了美;一声“对不起”化解了剑拔弩张的冲突;一声“没关系”给人吹去阵阵春风,滋润着他人的心田。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佛每一位同学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在着开满鲜花的三月,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新世纪,新时代,新文明,新校园。我们将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使命,不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开放吧!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2页,当前第112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六

幼儿园小班礼仪也要注重教学。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2023年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汇总篇七

文明礼仪教育是融合文明礼仪与教育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道德教育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儿礼仪教育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