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季作文800优质(8篇)

最新四季作文800优质(8篇)

ID:153588

时间:2023-06-06 10:19:21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四季篇一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每一个季节,都有着它独特的美好。

春天,大地从寒冬里复活。隐忍一冬的树木,又茁壮地抽出了嫩绿的小芽儿。这时,田野变成望不到边的绿海,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阵潮润的春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花朵的香气。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过一条条清幽的小径,在山中洒下阵阵笑声。

夏天到了,田野里的小草长高了。它们随风摇摆,连绵不绝。我们穿着清凉的夏装,追逐在广阔的草地上。夏天是最热的季节,也是最甜蜜的季节。瓜果蔬菜在骄阳下生长,却给人们带来了甜蜜的清凉。太阳日渐火辣,晒得树木垂下了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被煮熟了吧?别急别急,蜻蜓一边在低空绕着圈,一边安慰我们:一场消暑的大雨就要来啦!

秋天,绿色的田野换了一身“金装”,枫树也开始为大地点缀着金叶子。秋天的清凉里,盛满了收获的幸福。你看那稻田里,一片黄澄澄的稻谷,随着微风轻轻拨动,如同金色的海洋。秋雨下了起来,无声地飘洒在盛开的菊花上,静谧而安逸。

接了秋天的班的冬天,带来了一阵阵北风。树木好像也受不了这寒冷的北风,向天气发起了抗议。你听,那偶尔传来的呼呼声,正是树木和北风的争吵声呢!冬天里最可爱的使者就是雪,它迈着轻盈、舒缓的脚步,悄悄地从遥远的天边走来。它的温柔,带走了大树的愤怒,这就是冬天最美好的时光。

你看,属于我们的四季,是不是很美好?

四季篇二

我曾看见风吹过,也曾听见雨降落。

从这一天开始,我降生了,开始了我的,唯美主义。

经过了天天年年,学会了圈圈点点,从这天起,我学会了唯美主义。

我发现:

春天的绿色陪伴着万物的复苏,来到了人间。

只有那阴雨绵绵的日子,我体会到了这些,灰色天空下的干净,是那么的耀眼。

这就是我在空气中闻到的,那春天的味道。

我在夏天来临时,不断的手举冰淇淋,高喊着不需要夏天。

我以为我在另一个梦里走丢了

四季篇三

春的词源来源于表示草木发芽、伸长的“張る(伸展)或者表示万物萌发的“発(发)”等。

在旧历上,从立春(2月3、4日左右)开始到立夏(5月5、6日左右)的前一天为止的一段时间是春天,但实际上人们感受到春天要比这个时间稍晚一些,一般认为3、4、5月这三个月是春天。春天开始的时候叫做早春,而快结束的时候叫做晚春。

在春天,白天的时间变得比夜晚要长,能感觉到天气渐渐变暖。草木发芽,花朵绽放,昆虫等生物从冬眠中苏醒。虽然春天天气温暖和煦的日子很多,但正如“春无三日晴”说的那样,天气也很容易发生意外的变化。

春天是有着毕业和入学这样大型的学校传统仪式活动的季节。

在日本,小学(6年制)、初中(3年制)、高中(3年制)、大学(2~4年制)的开学时间是四月,而结束各种学业的学童、中学生、大学生们的毕业典礼是在三月份举行。入学仪式一般是在四月上旬。在学校里的相逢与别离,在人的一生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日本,代表春天的花是樱花,樱花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品种是叫做“染井吉野”的品种。结束了漫长的冬季,在春天伊始就美丽地争相开放的樱花,被很多日本人所喜爱。在日本最南端的冲绳县,樱花在二月份就会开放,在那之后,从三月开始到五月上旬的这段时间,樱花沿着九州朝向北海道的方向渐次开放。日本人把樱花从南到北依次开放称为“樱花前线北上”。在樱花开放期间,家人、同事、朋友们会在公园等地的樱花树下铺上餐布、毯子等物,边喝酒聚餐边唱歌跳舞,热闹地度过一段美好时光。这就是日本人最喜爱的叫做“お花見(赏花)”的活动,是日本春天独具风情的景色。

夏的词源来源于有气温高意思的“暑い(热)”“ 熱い(烫)”或者有着植物生长的意思的“生る(生长)”等。日本的夏天,在旧历上是指从立夏(5月5、6日左右)开始到立秋(8月8、9日左右)的前一天为止的一段时间。但是,人们通常把日照时间变长,气温升高的6、7、8月这三个月当做夏天。

虽然这段时间持续着阴郁的梅雨天气和难熬的酷热,却也是在太阳耀眼的光辉照耀下万物充满着生命感的季节。

对于孩子们和学生来说,是有着漫长暑假的快乐的季节。对于攀登富士山之类的高山,天气比较的安定的夏天是最合适的时间,所以夏天登山客的数量会急速增长。另外,夏天也可以在海边之类的地方洗海水浴。

这个时期,百货商店和商店街等地方都会进行“中元商战”这样的大减价活动,到处都拥挤着购物的人群。在7、8月,以各地的神社为中心的夏日祭祀热闹的展开。最初是为了驱赶代表灾难和疾病的恶神的祭神仪式,但在现在,不论哪里都已经成为了聚集本地居民集体参加的每年的例行节日活动。

盂兰盆节是告慰、供养先祖的灵魂的佛教仪式。在东京等大都市是在七月中旬,乡村则依旧历进行盂兰盆节,多在八月中旬举行。在公司或政府机关工作的人们,一般能在盂兰盆节和新年两个节日前后一星期左右的时候取得夏天的“盂兰盆节休假”和冬天的“正月休假”。在暑假的时候,为了给先祖或家族的人扫墓而回到故里的都市人很多。新干线和飞机都会因为从都市前往故里的归省客过多而持续满席的状态,包括起点终点在内的各个站点里都会十分拥挤。高速公路上缓慢开动的车排成长队,停滞不行。大量的归省客返回都市的时候,就会说发生了逆“倒流现象”。(倒流现象——向城市流动的人口重新返回出身地的乡村的人口流动现象。)

这个时期,特别是7月、8月,在日本各地的城市和乡村举行的盂兰盆会舞和烟花大会、放河灯等活动是日本夏天独具风情的景色。

秋的词源来源于植物变成黄色成熟,也就是,来源于描述出田地里的稻谷呈现明艳的金黄色,稻穗饱满,草木的树叶渐渐变红成为红叶的情景的“あかる(变红)”“あかき(红色的)”等词。

在旧历上,从立秋(8月8、9日左右)开始到立冬(11月7、8日左右)的前一天为止的一段时间是秋天。但实际上人们感受到秋天要比这个时间稍晚一些,一般认为9、10、11月这三个月是秋天。在这个时期的一些短语作为“秋的季语”汇集起来。

学童、中学生、大学生们在结束了漫长的暑假后,开始了新的学期。即使仍然有着残暑难熬的日子,但天高云淡的天空和吹拂着的凉爽的秋风,使秋天成为了让人内心感到平静的季节。

秋,被冠以“读书之秋”“艺术之秋”“体育之秋”“收获之秋”“食欲之秋”“行乐之秋”等的美名,各地都会在秋季开展丰富多彩的仪式活动,人们各自享受着不同的秋的风情。说到秋的代表事物,就是红叶、红蜻蜓、秋刀鱼的味道和虫的鸣叫。在春天播种下的种子,在这个时期迎来了收获,为了感谢粮食、水果等的丰收,农民和当地的人们(等土地上的人们)会一起愉快地举行秋天的祭典。

在旧历上,九月、十月、十一月分别有着长月、神无月和霜月的别名。

冬的词源据说来源于表示冷的“冷ゆ(寒冷)”一词。

在旧历上,从立冬(11月7、8日左右)到立春(2月3、4日左右)前一天为止的这段时间是冬天。但是人们一般把12、1、2月这三个月当做冬天。这个时期的一些短语作为“冬的季语汇集起来。

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干燥的晴朗日子较多,与此相反,在日本海沿岸地区,由于大陆吹来的西北季风,寒冷的日子较多,并且经常降雪。即使是在繁华的都市街道上,也会有遭受一米厚左右大雪的情况。在北海道、东北、信越、北陆等地,人们持续与雪进行长时间的斗争。但在南方的冲绳县却几乎没有下过雪,2月份樱花就已经开放。在细长的日本列岛上,由于地域不同,温度和气候的差异极大,即时同在冬天,根据地点不同,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各不相同。

作为一年的结束,12月份匆忙过去。除夕夜一过的元旦(1月1日)就是新一年的开始。人们心中充满着希望,就像“一年之计在元旦”说的那样,人们都对这一天特别重视。2月是最寒冷的时期,人们都急切地盼望着春天的脚步声来临。

四季篇四

5、课时数:1课时

二、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聆听《秋收》和表演《一把雨伞圆溜溜》的活动中体验不同季节带给人们的欢悦,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之情。

2)在聆听陕西民歌《秋收》及由此改编的器乐曲的过程中,听辨音乐主题变化、不同乐器音色变化,发展联想与想像,提高对音乐欣赏三度创作的能力。

3)认识著名歌唱家王昆,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乐器板胡与阮。

2、学情分析:

《一把雨伞圆溜溜》是孩子们在上节课学会的一首歌曲,几处节奏、音准难点需要纠正和巩固,在此基础上开展分角色情境表演唱,以增加情趣。

孩子们通过以往的音乐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和几件常见民族乐器的听辨能力,这为《秋收》欣赏教学的音乐主题识记和乐器音色听辨提供了良好基础。

(一)音乐入境——在《四季歌》的音乐声中进教室,师生问候。

(二)清凉的夏——复习表演《一把雨伞圆溜溜》。

1、聆听范唱。

2、复习视唱曲调。

纠正不容易正确掌握的切分节奏以及休止符表现错误,难点句多练习几遍加以巩固。

3、复习表演歌曲。

讨论设计分角色演唱方案,进行尝试,更有感情地表现小伙伴雨中的情趣以及友谊。

4、情境表演唱。

1)设问:怎样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请各小组讨论表演的方法、形式。

2)小组排演,老师巡视指导。3)各组展示各自的表演。4)师生互评。

(三)收获的秋——聆听《秋收》。

1、导入,揭题。

四季更迭,时光荏苒。夏天过后,进入收获的季节——秋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陕西民歌《秋收》。

2、聆听歌曲《秋收》。展示歌谱,对照聆听。设问:

“歌曲表现了什么场景?表达了农家人什么心情?”听后交流。师概括:歌曲表现了北方农民在丰收季节里勤快劳作的情景和无限欢悦的心情。

3、熟悉主题,哼唱曲调。

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学会歌谱,后填段哼唱。

“糜子”又称“黍子”、“穄子”,是一种小米。

结合演唱实践,简单讨论歌曲表现手法:高旋低回、衬词的运用等等,使歌曲富有特色。

4、聆听器乐曲《秋收》。1)聆听主题a。

播放与民歌的原型旋律一样的音乐片段,听辨主奏乐器。(尝试用手指比划着图形谱聆听)图文简介板胡和阮。2)聆听主题b。播放主题b片段。

设问:“主奏乐器是什么?”(笛子)“民歌原型旋律有没有关系?”也试着画画图形谱,和主题a进行比较。

听之前识别课本p.30页插图中的乐器,依次为:横笛、唢呐、长笛、小提琴、阮、板胡、双簧管。请仔细听辨,做好以下两项记录: a、乐曲演奏的a、b主题顺序图表。

b、a与b的每次各用什么乐器演奏,也同时标出来。完整聆听音乐,听后交流讨论。

正确答案为:a(板胡)→a(阮)→b(竹笛)→b(弦乐)→a(板胡)→a(阮)→b(双簧管)→b(弦乐)→a(板胡)→a(竹笛、板胡、阮)

5、复听乐曲并讨论:

根据你自己的乐曲发展的记录图表,说说你聆听后的想像。请围绕乐曲的标题,根据a与b及其乐器音色的变化展开你的想像与联想,进行创作构思,说出其情绪的发展与变化。

6、欣赏老艺术家王昆奶奶演唱《秋收》的mtv,简单了解其艺术贡献。

(四)四季畅想——结课。

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你了解的关于春、夏、秋、冬的歌,哼一哼、唱一唱或奏一奏你喜爱的“四季的歌”。师生再见。

三、结合培训所学知识,对本节课设计与改进的教学反思

在平行班的几轮教学实施中,我并没有按部就班照教案设计的一个模式上课,而是追求变化,给教师自己一种新鲜感,进而传递给学生一种体验、感受、表现音乐的激情。在五年级14班开展《秋收》欣赏教学时,我对环节进行了调整,聆听了女歌手演唱的陕西民歌《秋收》录音、哼唱了民歌旋律后,先行“请”出了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王昆奶奶,简介了她的艺术成就之后,让孩子们观赏她在秋高气爽的大自然中为我们演唱《秋收》的mtv,激发起一颗颗小小的心灵对艺术以及艺术家的崇敬之情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该民歌旋律的熟悉程度,然后再请大家聆听以民歌为基础的同名器乐曲。而在聆听器乐曲之前,先让孩子们识别教材插图中的乐器,看看将会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在这一环节,同时又穿插了对“阮”和“板胡”两件新接触的民族传统乐器的图文介绍,在帮助区分单簧管、双簧管的同时,更幽默地把它们称作两兄弟。这样,在欣赏重复较多、篇幅较长的器乐曲《秋收》时,乐曲的冗余度下降,孩子们聆听热情高涨,主动积极,对音乐要素敏感度增强,收到了比前几个班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五年级14班的纪律组织上,也转换了一种思维。一个班级,总有表现不够的一面,老师在看到不良的一面准备批评训斥的同时,别忘了也应看到自觉自律表现优良的那部分同学,换个角度,换种思维,化批评为表扬,树立榜样,激发人积极进取追求向上的一面。结果,课堂上,赞赏总是会比批评多,孩子们不断地受到鼓励,学习氛围非常好,更为音乐学习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气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值得教师好好反省和总结。

四季篇五

教学目标 :表现少年儿童在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程序:

一、  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做手势)。

二、  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噢,苏珊娜》。

三、  新课教学 :

1.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生答)

一年有哪几个季节?(生答)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答)

师:其实,每个季节都挺有趣的,不是吗?请看······

多媒体展示春、夏、秋、冬四季画面(配背景音乐)。

师随画面朗诵:春天,小草吐绿、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是最富有生机的季节;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可是小朋友们喜欢,因为他们可以游泳、打水仗了;秋天,那可是丰收的季节,满山的红叶、沉甸甸的果实,透出的是丰收的喜悦;冬天,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别提有多美了。

板书:四季童趣

2、多媒体播放歌曲《四季童趣》,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总体情绪。

3、学唱曲谱:

(1)难点节奏及旋律练习

(2)教师范唱旋律,学生轻声跟唱。

(3) 学生跟琴模唱旋律,教师在重点处加以引导。

(4)拍手齐唱旋律。

4、歌词学习:

(1)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          跟录音哼唱歌词;

(3)          跟琴演唱歌词(前奏休止符拍手表示);

(4)          有感情地分甲、乙组演唱歌曲(注意力度记号)。

5、表现歌曲:

(4)          喜欢声乐的同学可聚在一起探讨怎样表现歌曲。

(时间均为五分钟)

6、各组成果展示。

7、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四季美好景色的赞美,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拥抱美好的未来。

四季篇六

春季,四季中的老大,它肩负了大哥的责任,给三个小弟做出了榜样。每次它一来各种生物都争相恐后的吸允着它带来的魔法,它可以让植物重新活过来给予它们新的生命,它是万物的复苏者和佼佼者。我喜欢春天的气息,喜欢它那让人放松的姿态,更喜欢它的颜色--绿色。它的专属颜色,并且在春天还可以放风筝,天气也晴朗和凉爽并且还可以给人带来有好心情。这就是春天,一个有魔法的世界。

夏季,排行老二,他虽然没有春天来得早但也是一个好季节,它是一个炎热而美丽的季节。夏天,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一样悬挂在天空,慷慨地把阳光泼洒给大地,好像要把干枯的大地烤化似的。夏天最热的时候,也是我们放暑假的日子。在我映象里夏天是清晨晶亮的露珠和夜晚繁多的星星。在田地里劳动的农民,汗流浃背,沉重地喘着气。傍晚,虫鸣鸟啼,风吹得树叶瑟瑟地响,让人不禁联想起一幅美丽的画面。夏天,原来是这班魅力。

秋季,排行老三也是丰收的季节。无边的稻田里,稻子熟了,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满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耀夺目,好像满地都是黄金。果园里也是热闹非凡。树木们都换了新衣裳,一个个都笑的咧不开嘴。树叶像枯叶蝶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我想秋天一定是个美丽的季节。

四季篇七

夏的小径,幽长而又寂寥,走在石板上清凉清凉,给炎热的夏,炎热的心送来一丝凉意。河边的杨柳甜甜的笑着,嫩绿的丝绦垂到粼粼的明镜里。小鱼儿时不时浮上水面换气,此时探出头来深吸一口,又“卟通”窜下水去,击起圆晕,一圈圈扩散开去。

夏的荷花婀娜多姿。荷花全身粉红,在汪汪一碧的池水中,更衬托出荷的艳丽。那朵睡莲,洁白、淳朴,在池塘里甜甜地睡着;那朵花骨朵含苞欲放,颇就是可爱。荷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更就是令人叹服。咦?远处还有几个黑点,哦,就是那可爱的小金鱼,加入这夏的盛会。此时荷最多的还就是那密密匝匝的荷叶群,荷叶有些出水很高,若圆圆碧翠的伞,有些荷叶浮在水面,似乎还在表演仰泳呢。各种荷叶交织在一齐,好一个荷的世界!

青绿,嫩绿,深绿,翠绿。这些绿交织起来,成了夏日的绿。

那嫩绿的小草,连成一片,伸出脑袋调皮地望着世界。棵棵簇簇,绿荫遍地,仿佛在为夏添上绿的一笔。

夏日最有代表性的绿就是青绿和翠绿。一棵古柏昂首挺立,展现着自我的青春,展现着自我的年轻力壮!一片梧桐林,葱葱茏茏,时而有几只鸟儿,或许有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一个俯冲,便扎进那无穷无尽的绿色之中。

“轰”一声,天上的雷一个蓝闪,吓得我赶紧跑进不远处的亭子,尽管我跑得很快,但雨星已钻入我的脖子——很冷。

又一个闪电,打在不远处,我的心快速地跳着,生怕被雷击中。几秒钟,天已不像白天,唯有打在地上的水花就是白的,亮的。雨“噼哩拍啦”地打在地上,路上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雨水也汇成条条小溪,屋檐下的水珠也慢慢滴快,似窗上的帘子一般。雷雨小了,渐渐停了,太阳又工作了。

夏的小径幽长,夏的荷花婀娜,夏的绿葱茏,夏的雷雨匆匆。

四季篇八

四季的雨,是奇妙的,是有趣的。春天,淅淅沥沥;夏天,大雨滂沱;秋天,秋雨绵绵;冬天,雨量较少。

春天的时候,甘甜的春雨,像蛛丝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像丝线一样长,像用筛子筛过一样密密地向大地飞洒着。种子张开了嘴巴,细细地品味着乳汁的甜蜜;含苞待放的花蕾笑了,包含着幸福的泪珠;柳条醉了,摇动着纤柔的腰肢;小溪乐了,荡漾起了笑的涟漪……当春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时,我简直都无法去形容那种舒适的感觉了。

夏天的时候,当快要下起倾盆大雨[注: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的时候,人就会感到异常的闷热,十分不舒服。等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是,天上就像已经打翻了墨水瓶一样,黑色的乌云飞快地蔓延过来。一阵狂风吹来,大雨就像箭一般光闪闪地从天上射落下来了。好大的雨呀!小树在狂风中乱晃,拼命地支撑着它纤细的身体;本来高高地盘旋在树枝上的牵牛花,此时也被甩了下来,粉红的衣裙也沾满了泥污。

秋天的时候,下起一阵雨,如果不撑伞走在大街上的话,雨水就会打在脸上,很舒服,还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感到冬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冬天的时候,很少下雨。一般都是雨露中掺杂着一些小冰晶,好看极了!当小冰晶落到伞上时,就宛如沙子打在雨伞上一样。

四季的雨,是美丽的,是神奇的,我喜欢它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