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

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

ID:326601

时间:2023-06-23 15:16:05

上传者: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一

1、 学习课文生字、词,会运用自豪说话。

3、 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时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而语言的发展惟有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学生在语文课上的言语活动应该是高质量的,不是在已有水平上的简单重复。任何提高学生的言语质量?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言语活动情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实现课文语言向学生自身语言的内化。本课的教学就是在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言语质量。

1、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读课题。重心转移:谁?应不应该?感到什么?等。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和生词借助课后拼音拼读。

3、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再次朗读,直到读得自己满意为止。

5、 教师出示部分词语,看学生是否会读。

第一组:镜子 委屈 告诉 疼爱 走一趟

贮存养料 足够 多亏

第二组: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大沙漠

松散的沙子 陷进沙子里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2、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这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那么,小骆驼明白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到底有什么用处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的3、4小节,然后试着说一说,用上我明白了---------的句式。

3、 这一天,小骆驼在小溪边遇到了一匹小白马。它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演一演这个故事?师生合作演说故事:小骆驼向小白马解说驼峰、脚掌和眼毛的用处。

教师就小骆驼的其他方面提出问题:(1)小骆驼,你身上披着褐色的绒毛又厚又密,多热呀!(2)小骆驼,你走路这么慢,谁会喜欢你呢?(3)小骆驼,你的鼻孔这么大,有什么用呢?(4)小骆驼,你这么高大的身体显得多么笨重啊!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我感到自豪的是或我自豪,我是一匹骆驼。的句式说自己理解的话。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说一句话。可以将一组学生列成一排,轮流说话,也可以展开说话竞赛。

在上述说话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说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骆驼耐饥耐渴、性情温顺、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认为沙漠之舟,是沙漠地区必不可少的交通运输工具。骆驼有单峰、双峰两种。我国所产的骆驼是双峰驼,身高2米,重约450公斤,寿命可达3540岁。骆驼原为野生,四千多年前被驯化,现野生骆驼在世界上几乎已绝迹,仅在我国内蒙西部、新疆戈壁和甘肃北部人迹稀少的地方还能发现,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水源植物稀少。骆驼长期在沙漠生活,身体机能具有一系列的适应能力。它的眼有两排又长又浓的睫毛,耳壳内有密生的耳毛,鼻孔内有挡风瓣膜,可以阻拦风沙的侵袭。它的足底有约0.5厘米厚的肉垫,可耐受沙漠7080℃的高温或冬季的严寒,骆驼全身披有约10厘米长的褐色绒毛,冬天可以用来抗寒,夏季在绒毛与皮肤间形成降温的间隙,能防止高温辐射热。

骆驼有惊人的耐力,在气温50℃、失水达体重的30%时,还能20天不饮水;它还能负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连行4天。骆驼的驼蜂是用来储存脂肪的,最多时能盛50公斤脂肪,约占体重的1/5。骆驼的胃和肌肉能贮存一定量的水,它的第一个胃一次可贮水近百公斤。因而,在一时找不到食物和水的情况下,它可以动用贮存的脂肪和水维持生命。另外,骆驼的嗅觉特别灵敏,能在3里内辨察和感觉到远处的水源,在茫茫的沙漠里,这个本领可谓至关重要。

野骆驼生活于极端干旱的戈壁滩和沙漠之中,那里人迹渺无,动植物极其稀少。由于无水,天敌(狼、猞猁、豹等)也无法生存。自卫能力不强的野骆驼,为了避开天敌的侵害,凭着独特的生理机能,选择了不毛之地栖居,生息繁衍后代。初生的小骆驼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随其父母漫步沙漠。

七月份的一天,一头公驼离开了戈壁区来到水草地,被恶狼发现,狼向公驼扑去。机警的公驼顺来路向戈壁深处逃去,恶狼死追不放。追过30公里以后,野骆驼已无影无踪了。恶狼还不甘心,顺着蹄印寻找,追到40公里时才大失所望,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这时,烈日当头,热风烧灼,气温高达50℃,戈壁滩连一滴水也没有,狼在返回途中干渴而死。公驼凭着善跑的本领,摆脱了天敌的追击,终于返回安全的戈壁腹地。

1.隆中对教学设计

2.对韵歌教学设计

3.《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设计

4.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大全

5.高会评审材料应该如何整理

6.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困惑及反思范文

7.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8.三年级上册课文《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9.《经典绘本阅读推荐》教学设计模板

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二

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今天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出了“三步阅读法”,即:略读、精读、赏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五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在学生大量搜集描写美丽风光的文章后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三步阅读法”,并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书的兴趣,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1、了解略读、精读、赏读“三步阅读法”并会运用。

2、使学生在名家名作阅读欣赏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通过这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去。

学会运用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的方法阅读优美的写景文章。

1.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及《小学生语文报》等报纸。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一、 从学生已有生活感受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学生交流:

1、喜欢读科普读物。《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边看图边读文字,能记住大概内容。

2、喜欢读漫画类的书。这类书图画多,主要通过看图想象书中的故事情节。

3、喜欢童话类的书。我拿来就看,遇到不认识的字猜着读,能大概明白故事的内容,有时陶醉其中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一晚上看很多页。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谈话,学生乐于交流,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

学生交流:

1.略读往往是不出声读,读的速度快,内容多,但对内容了解不深。

2.读书时如果只需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3.一般翻阅报刊、读各类故事、浏览新书时,为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等,一般使用这种阅读方法,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怎样略读呢?

教师出示课件:

师:请同学们将你课前准备的《小学生语文报》或《小年智力开发报》,拿出来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学生读报纸。

谁能说一说你的阅读体会呢?

学生交流:

1.我读的是《语文报》上《石榴树》一文。我知道文章按时间的变化写了石榴四季的样子。

2.我读的是《噩梦与王子》我读懂了一个国王因梦见儿子会被猛兽吃掉,就不让儿子出去,并把猛兽的样子放在镜框里,儿子要把可恶的猛兽图撕碎,却被玻璃割伤了手。最后不治身亡。

学生交流:

1.“精读”一般都是全身心地读,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比较深,比较透。

2.因为边读边想所以阅读的速度慢,读的内容少。

3.我觉得读优美的文章或让人感受很深的文章是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怎么精读呢?

出示课件:“精读”也叫“细读”。就是一字一句地精细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优美片段。

请同学们把报纸上你认为写得美的文章或印象深刻的文章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报。

交流读报感悟。

生:我略读《语文报》上《雪》一文,我觉得文章写得很美,我就划出了文章中的我最喜欢的句子,我想给大家读一段与大家分享雪的美丽。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它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他忙碌地飞翔着,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我们似乎听见了千军万马地呼唤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似乎又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教堂里平静的晚祷声,欢乐的鸟叫声……”作者想象力丰富,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写出了雪的声音,语言很美。

生:(略)

学生交流:

1赏读记得牢固,可以终生受用。

2像一些优美的散文,短小的诗歌或名言警句等很适合这种方法。

怎样赏读呢?

出示课件:“赏读”就是把划出的部分反复欣赏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背一背。

请同学们把你刚才画出的部分进行赏读。

谁愿意把你画出的部分为大家美美地赏读呢?

学生配乐赏读。

生:我读的是一篇小短文,《奶奶的.手》其中一段语言很美,通过我反复读一个慈祥的奶奶形象仿佛浮现在了我眼前。我都背过了。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读书方法。这三种读书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文章单独使用,很多时候可联系在一起使用。对于自己很喜欢的好文章,我们往往将这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我们把它叫做“三步阅读法”。

(这节课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清楚地认识了三种读书法可以独立运用,又是相辅相成的,读书时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读书方法,能学以致用。对于优美的文章或印象深刻的文章,往往结合使用,进行“三步阅读”。下节课我们运用“三步阅读法”阅读。)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三步阅读法”,还记得吗?

生: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要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背诵。

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种阅读方法,读一读课下同学们搜集的名家名作。二、阅读、感悟、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文章,运用“三步阅读法”进行阅读。

学生自由读书。

谁愿意向大家汇报展示一下自己的读书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我读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通过第一遍读,知道了文章写得作者一人出去散步,观赏了月光下的荷塘,一个普通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非常美,富有诗意。

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我又接着读,划出了我喜欢的段落——第四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我感受到了作者写了荷塘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十分巧密;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拟人句。我都快背过了,我想给大家读一读,请老师给我配上音乐。

学生配乐读《荷塘月色》中的一段。内容如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朱自清的《绿》《春》

3.老舍的《济南的春天》

4.杨全武的散文《星夜》

5.何其芳《秋天》

6.宋璞《紫藤萝瀑布》

学生配乐读,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文中的美。

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真是太美了,耗时也被其中的美景所感染,所陶醉,也想为大家读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把你眼前浮现的画面给大家用语言描绘出来。

学生交流听后眼前所浮现的画面。

(这一环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读与说相结合,注重了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并通过配乐读,使学生真正地感悟到了文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且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谈一谈。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三步阅读法”读书,希望同学们喜欢阅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语言,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1、请同学们把你感触最深的优美片段抄在积累本上。

2、搜集其他名家作品,用同样的方法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学生学会运用三步阅读法进行阅读,欣赏了大量的名家名作的美文,领略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了语言,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成功的阅读指导,不仅培养了学生自觉地阅读,而且培养了学生积极迁移的能力,使学生会把从“读书”中获取的知识、能力运用于学习、生活实际,学生不断产生读书有益的快慰。)

1.《练习课》教学设计

2.观摩课教学设计

3.《桥》优质课教学设计

4.《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5.《小数除法练习》竞赛课教学设计

6.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8.《渴望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

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三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指定的字,并据词查出合适的解释;能给指定的多音字按读音组词;能写出“忧郁简单”的反义词。

2、 能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具体;能改出句子中用的不恰当的词语;会用“因为…………所以……”造句。

3、 能读短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会联系上下文理理解短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回答有关问题。

第一课时教学1——4题

第二课时教学5——7题

1、 第一题

要求用音序查字发查带点的字,重点训练学生椐词定意的能力。

2、 第二题多音字组词

3、 第三题反义词不能用否定形式的组词作为反义词

4、 第4题先指导看懂例句,说说例句你看了明白了什么在把练习中3个句子所写的说话人的神态或动作表达出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

5、 第5题知道学生读懂集资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哪个词语用的不恰当,然后思考用上恰当的词语。这题常常是词义混淆而造成用词不当,所以修改后还需要明白这些词语意思上的差别,以防误用。

6、 第六题题中有“有因缺果”或“有果缺因”的不完整的句子,训练时把他补完整,独立完成。

7、第7题要求读短文后完成后面3个问题。

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四

四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礼物,在不同的季节里面大自然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致,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季节,当我们走进秋天,去感受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也就能够分辨出独属于秋天的特点,感受到秋季的美好。

3.指导阅读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秋天》

2.学习作者的对于秋天的描写手法,能够仿写句子,表情达意

1.学习文中描写手法并进行实际运用

2.认识秋天的美好,培养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多媒体课件熟读课文识记生字生词

一、导入课型,板书课题。

1、互动导入:(提前板书课题)秋季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季节,在老师的眼中呀,秋天的天很高阔,云很悠远,小溪小河里面的水是清清凉凉的,连拂面的风好像都带着小麦的清甜。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秋天又是什么样子呢?(提问一两个同学,说说大海心目中的秋天)

2、群读规则:今天我会和大家一起来尝试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把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集中到一起来进行阅读和学习。我们今天选取的文章分别是《秋天的雨》、《北大荒的秋天》、《秋天》,咱们今天要阅读学习的主题就是“秋天”,让我们拿起课本把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来了解秋天、认识秋天吧!

二、深入探究,比较阅读,体会感悟。

(一)详读《秋天的雨》,感受秋天,畅谈感悟。

1、我们先来感受一场秋天的雨。(教师范读第一、二自然段,学生默读进行想象。)

4、请女同学一起朗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们细细倾听闭上眼睛想象。

6、听男同学们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女同学们用心感受,小喜鹊漂亮吗?小松鼠可爱吗?作者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心里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引导学生找出最后一段,指出它点明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的喜爱之情)

(深入学习文章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体悟文章的描写手法)

(二)对比阅读《北大荒的秋天》,讨论感悟。

1、我们再一起来领略北大荒的秋天。请大家默读全文。

2、我们再回顾一下《秋天的雨》。请大家比较一下哪篇文章中的秋天更让你喜欢呢?为什么呢?有没有人喜欢北大荒的秋天呢?说出你的理由。

3、大家能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感受到北大荒美丽的秋天,作者也用“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最后一句直白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你感受到他心中对于秋天的喜爱了吗?你最喜欢作者哪一句的描写呢?有没有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描写手法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会和描写手法的学习)

4、请大家默读《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体味作者是怎么具体描写“原野热闹非凡”的。

5、除了主旨段,大海通过分析从《秋天的雨》和《北大荒的秋天》里面的点滴文字里,都体会到了作者对于秋天浓浓的喜爱之情,明明是在写秋天的景色,却无时无刻不是在景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融情入景,景色才会更加动人。(课堂小结,指出融情入景写法的重要)

(三)朗读《秋天》,体会诗歌魅力

1、请大家自由阅读《秋天》这首现代诗,与大家一起分享你喜欢的句子。

2、诗歌这种问题不同于我们我们刚才所学的文章,对比一下,你觉得诗歌有什么样子的特点呢?(学习诗歌体裁的形式,体会诗歌的韵律和写法)

3、刚才大家也发现了诗歌每一段中的句子都有重复的字,类似于我们的排比,却没有达到三句以上,在原有一句的基础上强调几个字,读起来格式一致,朗朗上口,我们将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反复。(学习诗歌手法)

三、归纳总结,提炼感悟,拓展应用。

1、《秋天的雨》和《北大荒的秋天》里,两位作者用他们的情感和文字,为我们呈现出引人入胜的秋季风景图。让我们虽然阅读到的是文字,却仿佛身临其境,想象出了无限美丽的画面。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怎样描写风景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妨拿起你手中的'笔,也来写一写自己最喜爱的季节。

总结:

群文阅读不适用于一般的日常教学,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来阶段性开展,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一节课下来感觉群文阅读这种形式能够很大程度开拓学生思维,提升阅读写作技巧,不过需要保证课前充分预习,先解决生字词的问题才能够顺利的完成阅读过程,不然课堂效率一定会深受影响。

主题拓展:

1、布置课后作业:写一写自己最喜爱的季节

2、搜寻其他三个季节的文章进行课下选读

2023年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阅读指导的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篇五

1、理解故事内容,乐意用语言表述对故事角色及故事情节的认识,感受故事中秋秋小鸟和熊妈妈的美好情感。(重点)

2、喜欢倾听故事,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到秋秋小鸟的心情变化和熊妈妈的无私爱心,初步体验文学作品中浓浓又轻松诙谐的爱的情感。(难点)

《秋秋找妈妈》ppt课件、故事动物角色图片若干张

一、引出故事主角:秋秋小鸟,引发幼儿倾听故事兴趣

课件出示秋秋小鸟,问:这是谁?你能用几句话来形容一下他长的样子?

老师小结:一只长着黄色毛毛、胖嘟嘟脸蛋、有着一对翅膀和一双条纹脚,小鸟,秋秋。

二、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作品浓浓又轻松诙谐爱的情感。

老师小结:秋秋无论走到哪里都找不到和自己长得一样的妈妈,秋秋太想妈妈了。

讲述至秋秋跟着熊太太打算回家时,问:猜猜熊太太的宝宝是谁啊;讲述熊太太介绍自己孩子时,问:鳄鱼、河马和小猪怎么会是熊太太的孩子呢?他们和熊太太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引导幼儿进行联想,用语言、肢体表演等方式,行表现自己对“爱”的理解和感触)

三、延伸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