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数字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汇总16篇)

2023年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数字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汇总16篇)

ID:4609456

时间:2023-10-13 19:46:05

上传者:紫薇儿 2023年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数字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汇总16篇)

答谢词也是一种社交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答谢词的写作过程中,可以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得到更好的修改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写给不同对象的答谢词范文,希望能为您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一

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青海师范大学级教育硕士江苏省盐城市第三小学王益坚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化,其中多媒体展示使得学生更好的去体验文本价值,在其中影视资源占有一定的比例,影视资源可以和语文教学多方位地整合起来,从而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在省教育现代化创建中,多媒体已经全面走进我省课堂,投影屏幕已经成为黑板的一部分,在投影中,图像和和影视带给学生的体验更形象、更直观。所以,为了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影视资源,优化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是“提笔如有神”,而是提笔就发愁。经常出现流水帐式或者完全照搬照抄,虚情假意的学生习作。其根本的症结所在就是学生阅历尚浅,平时阅读量不够,积累不足,导致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影视资源的运用相当于给学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写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借用影视资源中一些与文学作品紧密相关的表现手法来指导学生写作,其说服力必定胜于空洞的讲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地借鉴和应用影视的某些表现手法,汲取影视的艺术养分,提高自身的语文写作技能,丰富自身的语文写作技巧。可以利用蒙太奇影视创作手法,学会剪辑素材,也可以利用空镜头运用,学会景物描写,还可以利用特写镜头法,学会细节描写。这些取技于影视资源中的写作手法,真正融入到语文的写作之中的话,学生的习作就会生动而细腻,独特而有个性。

三、使用影视资源,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的四项基本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长期以来,基本上形成“读写”一统天下局面,“听说”遭到冷落,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弱项。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离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新课标》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与同伴合作,进行听说训练,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影视语言是经过编剧们精心锤炼的文学语文,具有很高的语言艺术魅力,因此,影视资源为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只要运用恰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教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学会赞美》这一口语交际主题时,我充分利用感动中国人物的电视介绍,让学生观看了他们的偶像姚明的`相关片段。尤其是赞美词部分,我让学生认真聆听,细细品味,感情朗读。在这个过程中,这段既精炼、概括性强,又真诚且具有美感的赞美词深入到学生的心中。之后,我让学生参照这种赞美词的表达方式,用优美的语言赞美班上的某位同学,学生的语言机制得到激发,表达流畅而精彩,进入心灵交往的高层次发展。

当然,影视资源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在课堂中运用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和总结的过程,因其是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所以必然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手段,它要求教师要摒弃原有的限制性的教育观念,真正的乐意尝试和实践,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教师要有这个信心和准备。同时还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熟练的教育技能,对教材、对学生都能做到了如指掌,并且能将影视资源恰到好处的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二

1.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灌输式和被动式的教学,在课堂上,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教师不给学生留自主思考的机会,因此,学生容易厌倦上课,思维落后。在课堂上,教师很少有耐心去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只是在成绩不理想的时候进行一味的责难。

2.初中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联系。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开放性思维。因此,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摈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应用先进的情感教学,增加教学活力,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加强师生交流,不断增进师生情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文学世界里感受真善美。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的路径

1.依托教材,渗透情感。每一本教材都是人类智慧的一个宝库,一部好的教材,自然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中外精粹文学,这些文学也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是情感的结晶。比如初中课本里有一篇文章《背影》,这篇文章的精粹之处在于生动地描写了父亲的形象,细腻、赤裸裸地表达了父爱,字里行间都流露着真切的情感,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看到的不单单是枯燥的文字符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后进行感想交流,要求学生想想自己身边的亲人,有的学生在进行回忆时,会因为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而感动落泪。这就是文章对学生情感影响的作用,直达学生心灵,不断地改造学生。

2.课堂导入,以情激情。课堂导入是整堂课的重要引子。因此,在进行课堂导入的设计时要注重以可以引起感情共鸣的故事来牵引学生。如本堂课的内容以友情和亲情为主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感人的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场白:“两父子在沙漠里迷路了,又饿又累,正在此时,有个声音告诉他们:前面的树上有两颗不一样大小的梨,吃了大的那个就可以活下去,小的只能支撑一小会,最终还是会死去,当他们找到梨子后,却都不愿意吃那颗大的,结果两人都晕倒了。到了第二天儿子醒来时,发现爸爸不见了,而树上只有一颗很小的梨子,儿子很生气也很难过,就这样被爸爸抛弃了,于是把剩下的梨吃了后继续赶路,最后在路上发现了倒在地上已经死去的爸爸,手里拿着一只更小的梨。”亲情是多么的伟大啊,可以超越生死。在给学生讲完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以下与这个故事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高尚品德。这样的趣味导入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文章,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

3.多种形式,灵活施教。教师要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投入情感,而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则只能让学生讨厌语文课。首先要进行趣味教学。枯燥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烦躁的`学习心理,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接受事物的能力不一样,因此,教材的设计也要有所差异。比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时只是一味地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景色,然后再采用课本上景色的描绘方式来介绍学校的风景,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春意盎然、夏蝉长吟、秋虫鸣啾等美妙的自然风景。这样一来,学生就不难体会作者的情感了。

4.创设意境,加强情感。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太过单一,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在课堂上要适时地为学生创设情境,尽量活跃气氛。教师可以采用音乐、表演、朗诵等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不断地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利用各种资源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教学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时,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国难影视作品,让学生体会那种祖国被侵略、人民被迫害的情境,或者在进行诗歌讲解时配上音乐,在进行诗歌朗读的时候语调轻缓激昂,让学生全面感受到作者艾青的爱国主义情怀,那种迫切希望民族得到解放的心情。

三、结论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谋生的技术,更是一门改造人的艺术。情感教育开启了现代化教学的大门。只要教师钻研教学,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将情感很好地渗透于教学中,教学质量一定会大幅度提高,学生会更加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三

几个月以来,斯坦顿小学教育的老师和管理员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各种各样的的图书、在线研讨会、座谈会和新闻,他们想通过这些东西来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更加深入的融入到课堂当中。

他们所做的这些,其实就是那个有点神秘色彩的概念:混合式学习。

“除了计算机,我们其实并不知道混合式学习到底是什么。”卡罗琳约翰校长说。

一年后,这座位于华盛顿东南部,能容乃400名学生,有绿色走廊和粉刷了柔和色彩的教室的公立学校,正在通过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概念。

在斯坦顿小学,3至5年级的学生每天会花45分钟的时间在ipad或戴尔笔记本电脑上使用stmath。这是一个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制作的一个线上数学程序。例如,有的学生只能背乘法表,而有的学生却已经能做两位数的乘法了。有的学生通过键盘和触摸屏来解决问题,寻求方法,而有的学生却在擦洗屏幕,在废纸上乱涂乱画。老师们会在教室里巡视,及时帮助那些被问题困扰的学生。

时间一到,所有学习设备将会被送到另一个教室,在之后的这一天时间里,学生们将不会再接触到电脑。但是,斯坦顿小学的混合式学习计划中的这一系列安排,只反映了混合式学习里有紧有松的一面,重要的是,这还需要经过更多的个人实践。

“就在过去的几年里,学区主管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这件事情没办法坚持下去,也不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结果。”k-12在线学习国际委员会(即inacol)主席苏珊帕特里克说。“我们一直在观望混合式学习的发展趋势。”

因为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合式学习的起止时间还没有明确的划分,所以很难确定全美有多少家学校正在实施这个计划。一个年度报告中指出,一切“正在按计划进行”。这个报告主要关注在线教育和混合式学习。报告中估计,,全美将近14000个学区中的三分之二已经在进行某种混合式学习的尝试了。报告也指出,根据实施学校和参与学生的数量来看,这个比重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帕特里克说,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欢迎的一大原因在于,尽管教育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但是比起完全的在线学习,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仍然更喜欢完全真实的、充满现场互动的传统学习方式。

此外,为了弄明白混合式学习,有必要了解清楚哪些不是混合式学习:在网上做作业,阅读电子读物或其他与技术相关的活动等等这些都不能算是混合式学习,除非这些活动能够提供给学生自主控制节奏和自主选择授课内容。

“我希望人们考虑的是,学生在一天中应该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线学习,同时对于实体学校来说,这也应该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混合教育专家麦克霍恩如是说。

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研究所(前身为应诺赛研究所),从那些只提倡混合式学习的人,到那些通过混合式学习的趋势和共性进行分类的人身上,霍恩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5月,该组织发布了一份白皮书,将混合式学习划分为四类:轮换型、灵活型、自主选择型以及虚拟型。

斯坦顿和其他小学的混合式学习属于轮换型。在这种类型下,在线上学习和传统教室学习中,学生们学习相同的课程并相互轮换,他们的课程通常是数学或英语(或其他语言类课程)。各所高中的混合式学习则可能是自主选择型的。学生们会选择一到两门在线课程(通常是高级实习课或者一些补充学分的.课程)来作为他们教室课程的补充。

其他两种类型就更加专业一点了。纽约的“你的学校”数学计划就是较早的一个灵活型学习模式的例子。这个计划为每一位学生量身定做了独一无二的课程表,包括在线课程,集中学习和传统教室的演讲。虚拟型学习模式就是学生们在学校里主要是在网上听课,但是会定期的和老师或老师的助理见面。

在这四种类型中还会有更细的划分,但是霍恩相信,随着混合式学习越来越受到欢迎,教育工作者们将会使用其中的一到两种最熟悉的模式,可能会是轮换式和自主选择式。

其实,在这个领域,已经有做得十分成功的例子了,比如飞船教育机构。在硅谷,公益性教育管理组织目前正管理着7家轮换型模式下的小学,并打算将此延伸到密尔沃基直至全美的其他城市。一些有名的慈善活动也对此产生了兴趣。比如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已经捐出上百万美元,一部分通过旗下的“下一代学习挑战”的比赛,将款项用于结合了不同学习模式的再教育中。

支持者同时也指出,混合学习模式可以使那些班级规模过大,或者班级中学生发展差异性大的学校受益。

“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同时,可以兼顾到四年级的学生,这是让我们十分兴奋的一点。”城市桥基金会常务理事米卡威克说。这个基金会曾为斯坦顿小学的混合式学习提供资金支持,此外还为华盛顿的其他好几所学校构建混合式学习作出过特别的贡献。

即便如此,就连混合式学习最积极的支持者们也提醒说,这个领域是新兴领域,很多事情都还是未知数。城市桥基金会在华盛顿一系列支持混合式学习的举动,其原因之一就是要收集更多的信息,这包括一个在哈特中学实施的,名为“你的教学”的基于如何解决问题的计划。这个计划由“你的学校”创办人乔罗斯和克里斯托弗拉什建立,并由一个混合式学习团队给12位老师进行培训,并在他们所在的学校进行混合式学习的试点。

但是,最能得到一致意见的一个途径最终还是行不通:注重硬件还是软件。“在我们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没有讨论关于产品的问题,我们谈论的是我们将会得到什么。”“教育元素”机构创始人安东尼金说。该机构是一家咨询公司,帮助学校、学区和学校网络来建立混合式学习计划。

“这对于这些人来说都很困惑,”金补充说,“我想这些人一开始都很清楚他们想要的东西——比如‘我需要一个ipad’——但是他们却不清楚他们即将行使怎样的一种职责。就好像一个病人一进门就胡乱拿药,却没有注意药的副作用。”

这将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使在斯坦顿的受训团队看出他们的计划是否具备长久的效果。但是,这个曾经在因教学情况不达标而濒临关闭的学校,却因在过去三年中,该校善于阅读的学生比例增长了一倍,精通数学的学生比例是原来的三倍而再一次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校长卡罗琳约翰说,明年的混合计划增加的内容都是些小的变化,比如可能会设立学校的第一个计算机实验室,或者增加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软件。她同时还说,正逐步尝试混合式教学的老师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教学计划比不上像飞船教育机构那样的庞大计划而害怕。

“混合式学习想起来确实是一个庞大,想想都会害怕的工程。”约翰说道。“但是我们学到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可以一步一步的循序渐进,慢慢的在教育教学中增加混合式学习的内容。”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四

21世纪是速度与变化的时代,更是网络的时代,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工作到娱乐,从创业方式到购买方式,几乎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网络的痕迹。信息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将现代教学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经验,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做以下几点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同仁带来一起感悟。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

1.传统小学中的体育教学

(1)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知识通常以语言进行描述,辅助相关的示意图和模型,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不足,对动作要领掌握得不准确,在科目训练中容易因动作不准确导致受伤,给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2)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在讲解知识,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时,由于学生人数多,老师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小学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难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学效果不明显。(3)传统体育教学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冷、热、雨、雪、风等天气严重影响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当遇到相对恶劣的天气时,教师无法有效地组织体育活动,无法进行示范指导,导致学习内容模糊不清,动作要领无法掌握。

2.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1)现在教育技术立足于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使传统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多媒体课件利用二维、三维视图影像等现代技术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更直观、更形象的素材,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知识与标准的演示。(2)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保证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配合准备好的素材,辅助以语言上的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全面清晰地认识学习内容,主动配合教师接受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现代教学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更快地接受新事物并牢牢掌握。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科技辅助教学,可以给学生生动、新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网球王子》《足球小子》《灌篮高手》都是小学生喜欢的经典的运动题材动画作品,根据学生年级高低不同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动漫、世界杯或奥运会的精彩片段,根据教育的内容创建情境,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观看过后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感受,在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充分做到利用现代技术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建立正确演示动作

生动形象容易被学生接受,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将图片、影像与声音相互结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往的体育教学是由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老师分身乏术,无法对学习进行指导,学生亦对此模式感到枯燥无味。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影像、慢镜头与声效等多重效果的体验,远超出传统模式的讲解与示范。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生动地展示正确动作要领,再由教师进行指导,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还阶段品德意志的培养对其未来的成长道路至关重要,通过体育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具有独特优势。例如,某校进行足球比赛时,教师将比赛录制下来,然后给学生播放,并对比赛的情况进行点评,通过讲解输赢的原因、赢得比赛的条件,指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玩中进行教育,快乐地教,快乐地学,快乐地成长,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体育教学相结合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给教学工作开拓了新的事业,为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天地。科学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其与传统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将是广大教师突破体育教学难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五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其与现代化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并且满足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故而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化课堂教学中。而本文就以小学语文为例,从绿色教育的优势出发,对绿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的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绿色教育;实施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仍延续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灌输、被动学习的地位,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1]。而在素质教学改革下衍生的绿色教育,其指的是遵循科学规律、对学生思维进行合理开发,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乐于学习,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2]。换言之,绿色教育讲究的是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提升其自我学习、合作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绿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小学语文课堂实施绿色教育的优势

将绿色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其最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课堂氛围方面。小学生成长阶段其思维活跃、好奇心重而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传统的教学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而绿色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以及愉快的教学课堂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故而能够具有活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效果[3]。其次,学生素质提升方面。绿色教育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引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与班级凝聚力,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进步。再者就是师生关系方面。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的局面,从而拉近学生与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能够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打造高效课堂。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策略

2.1、坚持以学生为本,营造课堂绿色氛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推动绿色教育,首先必须打破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营造语文课堂绿色氛围。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成长阶段的特点是感性认知占据主导地位,如果能够加以引导,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同时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愉快、和谐的氛围中更主动、积极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赶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教学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为学生营造绿色氛围,以激发学生思维,使其能够进一步感受文章深意。首先教师在教学前,可以为学生播放《大海啊,故乡》这一首歌曲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当学生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旋律中时,为学生铺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思考,即“文章以‘赶海’作为课文标题,但老师觉得这标题似乎不太恰当,海本身就是固定不动的,作者为什么要‘赶’它呢?又或者作者是怎么‘赶’的呢?”通过问题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从而将学生带入到绿色氛围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研读发现,原来作者所说的“赶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追赶大海,其指的是人们在海边捕捉、捡拾海鱼、贝壳、海蟹等东西。紧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第二个问题:“文中作者有明确提到‘童年赶海的趣事’,那么文中是怎么体现出‘趣’这个字的呢?”并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本文,联系生活实际,对“赶海的趣事”展开想象。此时学生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螃蟹张开它的两个大钳子,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则说:“我仿佛看到了浪花朝我追来,将海滩上的沙子打湿后默默退回海里的样子……”通过这样的方式,结合了学生的兴趣、又满足的教学的要求,最后通过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刺激学生思维的发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绿色的氛围中发散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

2.2、开展合作探究,践行绿色教育

合作探究是绿色教育中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合理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学生质疑、探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具有积极意义[4]。适当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能够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优势,践行绿色教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收获知识、形成能力。

例如,在《乌鸦喝水》(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教师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教学后,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而后,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情境:结合全文内容展开进一步思考,文中乌鸦喝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假如换一个瓶子,乌鸦继续用同一种方式喝水,是否一定能喝到水?通过这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于小学而言,要回到上述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而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而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够发生思维的碰撞,进而新的思维火花。同时,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能够充分掌握教学活动中的主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此时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就能够让学生得到探究答案。

2.3、丰富教学手段,探寻绿色途径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教学观念陈旧,而且教学手段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在绿色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进行优化,不断寻找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创新教学,探索多样化的绿色教育途径。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微课教学、生活化教学、趣味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在多样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思维能力[5]。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哪吒闹海》(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因为“哪吒闹海”这是一个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不管是在西游记中还是在其他动画片中,大部分学生都听过、看过这个故事。因此,教师在讲解本课前,可以采用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让学生作为“老师”上台讲一讲自己所了解到的故事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或者是在《争论的故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挑选两名同学分别扮演“哥哥”和“弟弟”,让学生模仿哥哥和弟弟讲话的语气,一方面,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与理解,进一步感受文中的人物情感。因此,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教学手段,探寻更多的绿色途径,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小结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绿色教育,不仅是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时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践行绿色教育,并加强对绿色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以推动绿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发展,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治疗,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春南,李秀英.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1):12.

[2]张晓梅.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知音励志,2016(10):125.

[4]李月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绿色教育的实施[j].内蒙古教育,(20):62.

[5]闫洁琼.创设感性课堂,寻找情感源泉——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上),2015(10):13.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六

一.如何科学择取影视资源

影视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一方面要重视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其功能价值,择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看,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影视资源在择取上必须与其基本精神保持一致,如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风俗民情”、“文化遗产”,或者涉及当下比较敏感的话题,例如柴静最近所推出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所谓“发挥影视资源的功能价值”就是指将影视资源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文化塑造功能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其功能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出发,选择与教学实际、学生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影视资源。如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剧情简单、画面生动的动画片来辅助教学。

二.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涉及阅读、口语交际、写作以及综合实践等方方面面,影视资源的触角也深达其角角落落。我试从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两方面来探讨影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影视资源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既是知识输入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影视资源凭借其形象性、艺术性与综合性等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效用和影响力。

1.利用影视资源搭建阅读教学新平台

现代阅读突破了对纸质书本的依赖,以电脑、手机等为载体的电子书、影视资源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可以千方百计地对影片、视频进行二次加工,最大程度地挖掘影视资源解构教材的作用,以构建多样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平台,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如教师可以利用影视资源导入阅读文本,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探索。例如在阅读《神笔马良》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将预先剪辑的1分钟的动画片《神笔马良》的片花进行播放,在刺激学生眼球、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基础上,趁势提出问题:马良是如何得到神笔的?马良具备怎样的.品格?由视频到问题,使学生自主、主动地寻求阅读。

2.利用影视资源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相较于抽象、静态的文字,融声、像、图、文于一体的视频更容易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影视资源在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仍以《神笔马良》一课为例,文中只用“家里穷,连一支笔也没有”来概括马良的家境,而动画片中对此却有相当多的展开。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穷”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穷”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对马良高贵品质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一部分进行剪辑,以供学生观赏,使学生身如其境地感受马良生穷而志不“穷”的高尚品格。

(二).影视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影视资源的巧妙运用有效地改变了当下学生谈“文”色变的窘境,对于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强化表达技巧具有重要的作用。

1.巧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小学生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尚未完善。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运用学科知识来完善学生人生观、社会观和世界观。影视资源是写作的宝贵素材,其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故事、生活画面,还可以以引发共鸣的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抒发情感,搭建一个认识、讨论和写作平台,从而打破写作“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尴尬境地。如最近引起广泛讨论的《穹顶之下》,其不仅向学生抛出了“关注雾霾、关注环保”的社会化命题,而且柴静作为一个记者,其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也叩问学生心灵。在教师的适当指导后,鼓励学生写出对此影片的看法,写下他们对其认知,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2.巧用影视资源,提高学生表达技巧

实际上,影视上的好多技巧非常好,值得学生写作时借鉴的,如标题、结构、表现手法等。影视与作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讲究叙事的故事化、表达的艺术化。因此,不少经典电影所运用的叙述方法和表达技巧非常值得学生研磨和学习,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观看影片时,教师可以对其影片进行适当点评,并指出其影片较好的艺术技巧,鼓励学生进行模仿,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记》以寻找灵感作家倾听派的传奇故事这一角度展开,电影选择以回忆性倒叙的手法拉开故事的序幕。这一叙述手法打破了学生以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单一方法,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写作启示。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挖掘有效的影视资源,共同促进小学教育现代化、科技化。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七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语文情感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语文教学的突出特征.许多教育家都特别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他们把情感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通过中外古今的优秀名篇引导学生诵读、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读出文章的美感来.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劳动、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于艳荣作者单位:五常市双桥中学,黑龙江五常,150200刊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edge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3.3关键词:情感中学语文教学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八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力度逐渐加大,数字故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从数字故事的内涵出发,阐述了数字故事的特点,分析了数字故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希望给有意于将之应用于教学的教师以启发。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九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前语文教学中那种“老师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学生为学文章而学文章”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现在的语文课程课内外教学已经被打通,单靠课内阅读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而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料,正好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可以说图书馆资源已经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加油站”,笔者下面具体谈一下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图书馆,开发课程资源

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者杜威曾说过:“学校教育与图书馆教育是大众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图书馆教育,一个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我们的语文教材是许多专家学者精心编写出来的,但要把教材学好,不能仅仅拘泥于课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突破教材的有限空间,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更生动的教学资源去构建一个更为开阔的教学空间,而要做到这些,将学校图书馆的教学资源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在教学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一文时,教师可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对于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杏林子的遭遇,对于人生的真正内涵也理解的不够。教师如果干巴巴地讲解,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时就可以带学生走进图书馆去查阅杏林子的其他文章,加深对作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那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也可以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文章,和《生命生命》对比进行阅读,形成对人生正确的认识。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中国古典名着”为专题,节选了四篇精彩文章,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着的大门,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着的平台。但是我国的古代文学浩如烟海,仅仅几节课的学习,学生怎能尽兴?这时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带学生走进图书馆,向他们推荐课文原着和其他古典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从而对中国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学习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独立的,但要完全彻底地理解一篇课文,远非一本薄薄的教材所能做到的,这就必须借助图书资料,构建起一本更为广阔的语文教材。

二、利用图书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人的主食,那么利用图书馆进行语文学习则是辅食。人少了辅食是会营养不全、发育不良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学生领向图书馆――这个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在那里,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养分。

徐特立曾经说过:“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其中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经验。”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拿小学语文高段来说,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小学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范文60篇。”学校图书馆大量的图书资源就正好满足了学生需要大量阅读的这一要求。但教师在带学生走进图书馆的同时,还要指导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学会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教师一要告诉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看看书中都讲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道理;二要帮助学生养成“不懂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虽然在图书馆借阅的图书不能乱写乱画,但我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在上面写一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因为摘抄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相信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对语文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抓住了机会,所以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相当重要。语文课也不例外,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图书馆作为一块基地,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图书资源和信息材料,我们可以开设专题课,教给学生如何利用图书来提高自己查阅信息的能力,同时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检索方法和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方法,为他们进一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如在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时,课前我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学生走进图书馆,从书上找到了大量关于蝙蝠和雷达特性的资料,在课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弄懂了蝙蝠和雷达的特性,为课文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如五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信息世界”,需要学生撰写一个简单的研究报告,而研究报告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在图书馆里学生不但搜集到了相关资料,而且学会了与他人分工合作,去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

总之,学校图书馆是语文学科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在课堂与课本以外获取知识的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职能,使学校图书馆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

创设历史情境要以真实的历史事实为前提,以真实的问题为基础,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体验。影视资源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非常适合创设历史情境的,并且在影视资源的配合下,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更加容易产生深层次的历史思维和感受,然后在围绕教师提出的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自然会获得更好的历史学习效果。并且在思考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灵活的历史思维。教师进行历史教学使用影视资源,不能只是单纯地将影视资源看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手段,还要通过其弥补教材中的不足,最重要的是通过在影视资源的帮助下,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能力,提高历史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

3.2描绘战势情境,强化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就是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核心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最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使用一些更加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而学生在影视资源带来的真实战势情境中,激发联想和想象等多种思维。对于学生难以记忆的片段和历史内容,教师可以选取播放一些相对陌生的影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产生更加直观的印象,从而加强对历史知识和内容的记忆学习。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影片,在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过程中,逐渐激发学生对深层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获取并熟知历史事实,从而实现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

3.3直面真实历史,实现情感升华

影视资源本身就蕴含着真实的情绪情感,将其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使影视资源中的真实内容和情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提供精神营养,这对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选取影视作品时,一定注重真实性和教育性,让学生在感受到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影像的同时,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能够接收到新的历史知识,并且升华自身的思想情感,激发内心的情绪情感,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

4结语

综上所述,把影视资源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影视资源的重视,在备课之时,尽力挖掘与历史课程相关的影视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到实践教学中,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昝金国.大胆、巧妙、谨慎――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4).

[2]方爱琴.历史影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j].甘肃教育,2014,(13).

[3]李亚萍.历史教学导入环节应用影视资料的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4,(15).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一

随着教育的发展,识字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其他语文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本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问题,以供交流。

关键词:小学识字教学论文

识字的过程并不是充满乐趣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倘若单调地开展识字教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主动性,这样就会阻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时,通过建立相关情境能够有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比如,老师在复习上一节课所讲的内容时,可以创设“开小巴教学情境”,小巴车开到哪位学生,就由哪位学生念出相关的字。此游戏活动形式活泼,组织简便,能够充分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生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猜字谜、唱儿歌等活动融入识字教学中,例如,老师在教“看”字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将其看成“手”字与“目”字的组合,并且引导学生展开表演,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思维特征,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加深对生字的记忆与掌握。老师还可以通过图片以及简单的动漫开展生字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运用,只有真正学会运用才称得上是掌握了该字。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字融入到一定的情境中。讲解一个生字,老师可以让学生组词与造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生字,并且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例如,老师在讲解“虎”字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虎”字进行组词,如“老虎”“虎仔”“虎视眈眈”“羊入虎口”等。再引导学生用有关虎的词组造一句话,学生们会积极地思考与讨论,把新字正确运用到相关情境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记得快,但是忘得也快,因此只依靠课堂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重视课外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从而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拓宽其思维以及知识面。学生在掌握拼音后,老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拼音读一些较为简单的儿歌以及小故事,这不但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积极性,而且能复习拼音的知识。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识字,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自己遇到的生字。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学习与积累,掌握更多的汉字。

在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当让学生学会拼音识字、部件识字以及比较识字等方法。此外,还可以教给学生特定的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与运用汉字。老师在生字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将生字与已经学过的字的偏旁结合起来,正确理解生字的结构。此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与记忆,当学生掌握了此种方式后,就能够产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生字,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发现这些汉字中的异同之处,教给学生相关口诀,通过口诀轻松记忆生字。例如,“戎”“戊”“戌”等字很容易混淆,老师可以为学生编出相关的口诀,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掌握。识字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引导学生把握认字的方法,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其成为教学的主体。不论是哪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老师在生字教学时,不但应当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以及理解字的含义,而且还应当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生字。例如,老师在讲解“笔”字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此字的结构,学生自然会想到毛笔的构成成分,从而准确把握此字的结构,对所学生字留下深刻印象。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本着简单、有效的教学原则,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增加其识字量。应当深入研究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字,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二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切实践行“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必须杜绝传统的“告诉”型模式,必须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探究,使其学会感悟。初中阶段的学生,表现欲望都比较强,如果教师能加以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课内与课外尽情表现,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势必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一课,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和我一起,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料查找关于本文作者的资料和故事,做好记录。待到上课时,我以“谈谈你的梦想”为话题,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与此同时让学生交流他们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说说作者马丁・路德・金的梦想。这样的课堂,不但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利于融洽的情感氛围的构建。

二、对教材进行情感处理,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

既然我们倡导以情施教,重视情感教育,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传播思想和观点,还要以积极的情感,突出语文教学的魅力。而要顺利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处理。并在教学过程中,带着饱满的情感去讲解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的展示,使学生们不仅仅是接受和认知信息,同时也受到相应的情感影响,进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指导学生开展品读感悟,以教师的内心情感感染学生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学生开展品读和感悟。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丰富的情感体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品读课文,引导其学会揣摩作者的心境,从而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指导学生的品读,激活学生的思绪,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感悟,在读中升华其情感。为此,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读,大声读”,同时,我也加强语音语调、动作、神情等方面的指导示范。比如,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先播放了一段示范朗读的录音,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语音、语调、语速等,逐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优美意境,进而引导学生享受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以教师的内心情感感染学生。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值得信任;同时,教师应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用自己热烈高涨的情绪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通过自身的健康、真实的情感,结合蕴含在课文中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师生与课文三者共鸣,这样的教学势必更具魅力!

四、鼓励学生表达,抒发他们的情感

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情感涌动、澎湃时,就需借助语言、文字、行为等表达出来。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将情感言语化、实践化,也就是要教学生将其内在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转换为有声的语言。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学生理解文章掌握主旨之后,开展交流评述。我在课堂上就经常与学生开展诵读、独白、对谈以及论辩等活动。比如,教学《斑羚飞渡》一课,在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旨之后,我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老年斑羚、小斑羚、镰刀头羊等的心理展开想象,然后各自发表见解。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踊跃发言,表达出了他们对斑羚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的敬佩,说明这种可歌可泣的牺牲精神已深深感染了学生。通过师生之间、同学间的交流、补充、印证和丰富,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得以记忆、巩固和深化,有力地促进了情感教育。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情感教育,重视学生灵魂的塑造和情感的纯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从而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三

摘要: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赞美以及鼓励,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而结合语文教学有效地激励学生,这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结合教师激励措施以及实际在课堂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其他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四

摘要:

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中都有一定的体现,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课本内的素材,实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感恩意识。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从感恩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地探索具体的应用细节。

关键词:

语文;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中也有许多经典的语录,促使感恩美德流传至今。例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频繁,因此,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将感恩教育贯彻落实到教学活动中,让中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感恩的定义从未发生变化,虽然人们对感恩的认知在不断完善,但是最根本的定义没有改变,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们自身的感恩意识越来越淡,甚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因为过分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了感恩教育的应用,学生也只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对身边的人进行索取而不懂得感恩,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

语文学科的学习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更加用心地体会生活,塑造自身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将美好、光明的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其人格。

一、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应用的必要性

1.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经常用成绩来判定一名学生的优秀与否,过分地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了情感方面的教育,导致现代许多毕业生,空有一份优秀的履历,却完全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对生活的细节更无法把握,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教育要求,不仅要重视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将感恩教育融入实际教学中,为严谨教学和科学教育负责。

2.是健全品德、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科中的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起到传播人类文化和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将道德和情感从多个方面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文章中人物的高尚品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加强认知,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较强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1.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典型素材

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不仅要从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析,更需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自新课改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不仅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要“走进”学生的心中,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帮助学生开启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每篇文章都富含着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通过其中的感恩精神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升,从而懂得什么是感恩,懂得如何感恩。例如,在教授《献给母亲的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实现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准备工作,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与“母亲”有关的好词好句,将学生划分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表达自己对好词好句的看法和感受。

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播放《妈妈的吻》这首歌曲,并且在边上附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中更加直接地感受母爱,从而引起共鸣,不仅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母爱”这个词汇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例如,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文章中对“父爱”的描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教师先让学生通读整篇文章,在课本中标注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而后教师再与学生展开交流,分析作者看到父亲背影是如何描述的语句,通过对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深刻地表达出父亲对儿子深沉的关怀,传达出父亲对儿子的爱。通过这篇文章的描写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引起共鸣,产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感恩教育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感恩教育虽然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无法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学生自身的感恩之情,难以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教材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开展阅读写作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篇文章获取自己的感受,而后将自身萌发的情感融入写作中,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要想实行感恩教育,是离不开写作的,通过对自身思想的参照和反思,写出富含情感的文字。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推荐优质的文章,带领学生阅读和思考,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表达出来,并通过写作形式记录下来,从而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感恩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感恩意识。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应用策略,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更能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初中学生处于思想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将其作为教育责任,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带领学生领悟文章中的情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情感的认识,达到树立感恩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博.点亮感恩心灯,收获美好未来:谈学生的感恩教育[j].华夏教师,2015(8).

[2]刘成芳.中学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五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学的重点发生了偏移,教师只是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力度不够,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被深刻的.认知,只注重表面形式,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很多时候都是为了应对上级部门的监督,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将赏识教育进行真正的实施,也无法有效落实。

2.2教学方式有待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方法不能过于单一,传统的说教模式在当今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下很难有长远的应用。目前,我国小学生个性明显,如果在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方式,只是通过说教或者是指责来进行,很容易对学生造成影响,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教学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造成得赏识教育失败。因而,为了保障赏识教育的有效性,在方法上有待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信息化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篇十六

产学研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学术、实践等多种能力,是目前很多高校以及教育机构都采用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机械专业是目前招生、就业前景都很好专业之一,也是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机械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更加严格,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综合、全面、严格的教育与培训,保证在日后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将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入机械教学正是满足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同时,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1对产学研一体化的界定

无论是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是教育目标的设定,产学研一体化必将成为一种高效、优质的教学模式,在全国各高校、教育机构中发展起来。产学研一体化因为考察的角度不同,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本文涉及的“产学研”这个名词是三个词语的组合:生产、学习、科研,虽然狭义,但是在机械教学中主要涉及的就是这三个方面。“生产”要求机械教学中大力引入实践部分,让学术从理论教学中走出来,用实践去验证理论,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指学习理论知识,机械专业是一项复杂的教学内容,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因此,学生有动手能力外,理论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放松;“科研”是要求机械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为机械教育依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生没有科研能力就无法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因此,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创新的,将此应用于机械教学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2产学研一体化应用于机械教学的意义

2.1将学生投入生产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接触到大量的生产环节,对于培养实践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极其有利的条件。机械教育是根据预先设定的培养计划、教学标准,紧密联系当下的社会需求,培养机械专业的学生,这一教学体系中需要充分利用好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并与理论教学部分要联系紧密,从而形成一种教学体系。将学生投入生产,正是机械专业的要求,对此也非常重视。学生多接触生产环节对于提升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此外,让学生深入工厂、企业学习,更能够弥补校内教育的不足,学生在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学习缺少教学设备和机器,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局面;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在工作中的场景,了解企业或工厂在管理制度、生产特点等,为日后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学校的教师一般实践能力也不强,通过深入工作环境,工作人员能够充当教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等传授给学生。因此,将学生投入生产对于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可以让学生充分体验生产环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长、实践经验的强化都是有利的,从而成长为机械方面的专门人才。

2.2补充理论知识

在学校内进行的学习多数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引入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尤其是对于沟通能力不强、动手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讲,这样的机会正是对自己缺点的补充。实践教学是很好的契机,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师在这个工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理论教学打下基础。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学生能够增长自身本领,更早地接触机械工作,可以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3有助于学校科研水平提升

学校或教育机构与企业、工厂紧密合作,不但可以为校外合作单位输送高素质人才,对于学校本身的科研水平也是有利的。学校与校外单位的合作,一般都是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环节,经过学习、沟通,学校能够掌握更多地关于生产需求的信息。教师根据生产单位提供的第一手资料可以在科研方面有的.放矢,紧跟时代发展,少走科研弯路,直接研究生产需求。合作单位的这一反馈就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并且科研成果是在当下最有意义的。反过来,学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可以直接将成果应用于合作企业,这种互补的合作形式,带来的必然是双赢的局面。

2.4有利于加强人才培养

学校与合作单位建立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能够第一时间了解社会对于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在各个环节注重对学生的培养。在学校或教育机构内,学生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际操作,还能指导学生的实践,并且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导学生的思想,起到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完成科研项目,不仅有理论支撑,还因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而对科研成果的实用性有比较大的帮助;学生到生产一线学习、实践,其实对于学生自身是最为有利的,机械教育要求学生有极强的实践能力,工作方面更是要求学生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过硬的专门人才,充分实习能够帮助日后就业。可以说,产学研一体化应用于机械教学有助于培养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3产学研一体化应用于机械教学的注意事项

3.1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产学研一体化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各种能力的实际运用,因此,将其应用于机械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及其运用。学生在实习中也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且注意观察辅导老师的工作,做到认真仔细,才能在工作时得心应手。为了着重培养实践能力,辅导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一线工作中,不能因为学生资历尚浅,就不敢给学生分配工作,如果只是把记录、核对等工作分配给学生,就无法完成培养目标。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要鼓励学生多动手,这个责任主要落在辅导教师身上,要让学生充分体验生产工作,才能提高实践能力。

3.2合作双方要通力合作

合作双方共同发展、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素质教育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对于校方来讲,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保证学生实习之前完成理论教育,并要求理论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不能将学生培养全部交给合作单位;对于实习单位来讲,要尽量保证学生接触到一线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机械专业的工作,不能因为学生能力不足就不培养,保证一定量的实践工作也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双方如果能够合作培养学生,就能实现培养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成就,同时,学校给实习单位推荐优秀学生,充实合作单位的生产力量,实习单位也能将社会需要的第一手信息反馈给学校,从而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合作双方如果都是实力雄厚,对于未来的招生和进一步合作都是有利的。

3.3合作双方要树立社会形象

对于社会大众来讲,合作双方在培养学生的问题上是绑定在一起的,双方都要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为日后招生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学校方面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也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为师资力量是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前提;实习企业要多做公益活动,宣传自己的正面形象,为广大民众多做贡献。双方都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实现共同发展。

3.4学校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在实际情况中,学生从学校走入工作一线的初期是迷茫的,因为他们事先没有接触过专业的机械设备,在实践方面的经验基本为零,进入状态的时间就比较长。因此,学校或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硬件方面的建设,可以在培养学生时提早接触实际设备,虽然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够先进与专业,但是能为学生提供缓冲的时间,保证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可以尽快进入实习状态,免得浪费时间。

4结束语

机械教育是专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很强的专门人才。在素质教育视阈下,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对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培养,而且这两方面可以相辅相成,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论证理论教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