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导游词(优质8篇)

郑州的导游词(优质8篇)

ID:4716071

时间:2023-10-15 13:44:24

上传者:ZS文王 郑州的导游词(优质8篇)

致辞致谢是一种很好的社交技巧,在各种场合中都能够展现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其次,要注意致辞的结构和逻辑,通过分段和过渡词使致辞的内容有条理、连贯。下面是一些致辞佳句,可以用来作为起点或参考,希望对你的致辞写作有所助益。

郑州的导游词篇一

亲爱的游客们:

你们好!

欢迎你来我们郑州旅游观光,预祝大家旅行愉快,身体健康。我叫王佳睿,是郑州红领巾旅行社的导游员。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位于东经112度42分,北纬34度16分,处于华北平原中部黄河边上,面积一千零一十平方公里,人口706万。市区有:金水区,二七区,管城区,中原区,惠济区,上街区,郑东新区,还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郊县有: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

主要购物商业区有:紫荆山,金博大,丹尼斯,花园商厦,商业大厦,泰隆商厦,北京华联,百货大楼,友谊商店,中原商贸城,银基商贸城。

我带您去游览二七塔,动物园,植物园,鸵鸟园,农博园,水上乐园,森林公园,人民公园,丰乐葵园,碧沙岗公园,世纪欢乐园,黄河生态游乐园,还有博物馆,科技馆,海洋馆,杂技馆,天文馆,游泳馆,樱桃沟,城隍庙。

讲完了这些,您在尝一尝蔡记蒸饺,葛记焖饼,合记烩面,萧记烩面,新郑大枣,荥阳柿饼,广武石榴,郑州西瓜还有那黄河大鲤鱼,最后您再登上199米的裕达国贸,看郑州,看黄河,看一看我们的大中原,改革发展变化大,我一口气也说不完。

郑州的导游词篇二

大家好!今天是我来带大家去动物公园。你们可以叫我“小李”。

请大家紧跟着我的方向走。现在动物园越建越美,所以,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请大家往湖里看,你们看见那些红红的东西吗?那个就是火烈鸟。好!请大家跟我来飞禽大观,现在可以自由拍照,这个是鸵鸟,这个是火鸡.........。

现在我们来到了禽兽园里面。这个禽兽园规模宏大。动物园为了挣钱!嘿!当然不是这样。动物园为了让禽兽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所以动物园才决定把禽兽的家扩大。还可以让游客亲自喂它们呢!现在我们可以拿树叶来喂长颈鹿。

来!把目光转到这个铁架子围起的铁笼。这个铁笼里藏有很多飞禽。你们进去感受一下原始森林的气味,还有你们要拿东西挡住自己的头部,因为鸟在飞行时粪便会落在你头上哦!

一次性看完这么多的动物,大家可能都累了,你们都到那个亭子里面买点面包坐着吃吧!等会我们坐游览车去看天鹅,老虎,金钱豹和狮子,猴子,猩猩,还有动物园中心岛的花城。

吃完饭的游客请到这里来排队,没有吃完饭的游客请尽快点,现在已经12点30分钟了,我们必须在6点之前参观完毕。好了!都已经吃完饭了吧?到天鹅湖,我们要划小木船到湖对岸看老虎,狮子,金钱豹,猩猩,所以,晕船的游客要过来拿晕浪丸吃。

好了!现在你们自由观看。记住!5点半集合,就在动物园门前集合。祝大家旅游愉快。

郑州的导游词篇三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轩辕路北,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也是十八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拜祖仪式和历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现场。1996年底被命名为郑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10月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旅游景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明代隆庆四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清乾隆二十九年修葺,《重修大殿碑记》记载:“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乃当年故址”。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新郑市人民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黄帝故里进行了多次整修、扩建和改造,特别是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可以说,黄帝故里历经了千年风雨沧桑,见证了历代王朝沉浮,而黄帝故里的变迁历程恰恰是社会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缩影。

轩辕故里祠面积小,不能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需要。1997年3月,中共新郑市委书记岳文海、市长李和平、副书记郭更新、旅游局局长李留建及刘彤标等,组织首次对黄帝故里扩建,拆迁祠前居民户,建黄帝故里祠前区和黄帝故里广场,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并进行绿化。2002年至2003年,新郑市委、市政府扩建轩辕故里祠区,易名为“黄帝故里景区”。扩建后景区面积为4.3万平方米,由祠前区、轩辕故里祠区、黄帝宝鼎坛区和轩辕丘与黄帝纪念馆区组成。

祠前区东西宽80米,南北长100米,约8000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置黄帝故里景区扩建碑、第一石坊、乾坤浮雕盘、第二石坊、轩辕桥与姬水河、中华第一石碑、轩辕黄帝之碑和黄帝故里碑等。

轩辕故里祠区基本未动,仅于祠两侧建竹林园与通道。

郑州的导游词篇四

中原福塔是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项目。中原福塔占地141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8.36亿,高388米,是目前世界第一高钢结构塔,是河南省地标性建筑。

中原福塔可分为塔座、塔身、塔楼、桅杆四个部分。它外立面呈双曲抛物线状,结构独特、造型优美,从空中俯瞰犹如盛开的五瓣梅花绽放在中原大地。电视塔的设计理念为:塔座为鼎,寓意鼎立中原;塔身为古代的乐器组合“编铙齐鸣”,寓意着河南广播电视塔的宣传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塔楼为盛开的五瓣梅花,寓意梅开五福,花开中原。

中原福塔是集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会议庆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旅游景点。在这里您可以登世界最高钢结构塔,赏世界最大全景画,品中原最灿烂文化,享高空最惊险刺激。

2011年1月1日,中原福塔正式发射电视信号,信号覆盖半径120公里,全部投入使用后,可为中原城市群3600万群众免费提供40余套广播电视节目,为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构建和谐中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层: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建设儿童职业体验馆。儿童职业体验是近几年引入我国的大型儿童益智娱乐项目,馆内设施为3-12岁儿童量身订制,孩子是这里的主人,他们可以在数十种行业场馆、逾百种职业内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如医生、警察、记者、宇航员、消防员、服务员、摄影师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孩子们可以体验真实的社会活动,了解现代社会的组织架构,提早与喜欢的工作邂逅,从而发现未来的择业方向,搭建从兴趣到职业之间的桥梁。这里是孩子的乐园,也是家长发现培养孩子特长、孩子潜能的地方。

2层: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主要为旅游观光提供配套服务,包括游客服务中心、贵宾接待室、新闻发布厅、旅游商品店、品牌快餐店等。在这里您可以在游客服务中心更深入的了解电视塔,还能买到理想的纪念品,同时可以享用多种快餐、美食。

塔内设有4部高速电梯,您可以在1分钟内从2层乘电梯直达268米的塔楼顶部,饱览郑州秀色。

98层:标高256米的“空中一号”旋转餐厅,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旋转餐厅将为游客提供中、西自助餐,旋转一周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大家可在欣赏郑州美景的同时,品尝中西美味。

97层:室内观光层标高251米,面积约800平方米。该层设置有祈福屏、空中邮局、摄影台、旅游纪念品专柜及相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当游客按动祈福按钮时,祈福屏便会出现祈福语和吉祥画面;空中邮局旨在让游客从中原最高点以明信片的形式遥寄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同时还能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个性明信片。

在这里,北面可欣赏到cbd会展中心、河南省艺术中心和古塔型会展宾馆等标志性建筑的迷人风姿;西面尽览郑州二七纪念塔、裕达国贸等高楼林立的郑州城市风光;南面可以看到造型独特的航海体育场和绿意盎然的田园风韵;东面可以一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代风采。

99—101层:室外观光层,建筑面积1200平米,分上、中、下三层,最高处268米。伫立在268米高的塔顶,借助高倍望远镜眺望,南面可以看到新郑国际航空港;北面可以看到蜿蜒曲折的黄河、雄伟的黄河大桥、黄河风景区及炎黄二帝巨塑;西可观伏羲山胜景,东可观古都开封风貌。该层设有冒险刺激体验项目——“云中漫步”,即在塔体外围加固不同形状的透明玻璃地板,让游客在268米高空环塔游走,体验高空惊险刺激。

郑州的导游词篇五

中岳庙位于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在登封城东4公里处。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207年)。西汉武帝元封元年,游嵩岳时令祠官加增扩建,以后历代均有扩建。唐、宋年间极盛一时。宋末至清初屡有废兴,清乾隆年间对中岳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重修。

现存庙制基本上保留着清代重修以后的规模,中轴线建筑共十一进,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竣极门、嵩高竣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从中华门起全长13华里,面积十万多平方米,是中岳中现存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庙宇建筑群。

现存文物:有殿、宫、楼、阁、坊、亭、台、廊庑、门庭等古建筑四百余间,其中主要建筑多为清代宫庭式样,汉至宋代古柏三百三十五株。金石有太室阙、汉翁仲、魏碑、唐碑、宋八棱幢、宋代铁人、宋金四状元碑、金代中岳庙图碑、金代和明代铁狮、明代五岳真形图碑等百余件。除以上古建筑、金石外,庙内尚存木刻道教经典版百余块。另有《说嵩》、《嵩岳庙史》、《龙潭寺记》等板刻千余块。这些历史文物珍品为研究我国建筑史、艺术史、道教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每到春年农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十,传统的中岳庙会就拉开了序幕。会期长达10天,庙会活动丰富多彩。拴娃娃”是流行在当地的一种求子习俗。凡婚后不孕的妇女,大多都要在庙会期间参加这项活动。拴的地点一般都在中岳庙后院的崇圣门周围和寝殿里。更详细的资料参考民俗节庆:中岳庙庙会。

中岳庙的东邻有卢崖寺和卢崖瀑布,西邻有全国第一塔”之称的嵩岳寺塔以及古代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均可一游。

在这座庙的前方约300米处,有一座太室阙,是中岳庙的象征性大门。东汉元年初五年(118年)建。是汉代太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少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

太室阙高3.92米,东西两阙相距6.75米。阙身用长方石块垒砌而成,上部用巨石雕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阳城”六篆字,气势挺拔,苍劲有力。另有汉隶和篆、隶参半的两段铭文,记述吕堂等人建阙的因由,是研究我国书法演变的重要实物。

阙身四面用减地平雕的技法,雕刻有人物、车骑出行、马技、舞剑、龙、虎、玄武、象、羊头、斗鸡、犬逐兔、蟾蜍、猫头鹰、建筑物、长青树等画像50余幅,是研究汉代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

太室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阙是一种装饰建筑,表示尊严,一般立于城、宫、门前的甬道两旁。

中华门是中岳庙的大门。沿庙宇中轴线依次而上,有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崇高峻极坊、峻极殿、寝殿、御书楼等建筑,共11进院落。

在这些建筑中,最宏伟的是峻极殿,亦称中岳大殿。红墙黄瓦,金碧辉煌,是中岳庙的正殿,和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仿,高达20余米,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为920平方米。

在崇圣门东面有一座古神库”。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铸造。铁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这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也称他们为镇庙铁人”。这样的铸像,在别的寺庙是没有的。围绕着这四个铁人,当地流传传有许多传说和风俗。当地小孩子都到铁人面前举行成人仪式,据说铁人还有祛病消灾的作用。

中岳庙的镇庙铁人

在中岳庙众多的文物古迹中,站立在崇圣门东侧的四尊铁人显得特别引人注目。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铸造。铁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这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也称他们为镇庙铁人”。

围绕着这四个铁人,当地流传有许多传说和风俗。一位在登封生活多年的老人介绍说, 很早以前,这铁人是八个,一边四个,分立在东西两个神库的四周。北宋末年的时候。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岳飞率领爱国将士转战在黄河南北两岸。后来,抗金浪潮波及到嵩山,中岳庙的铁人摩拳擦掌,义愤填膺。一天晚上,他们乔装打扮,偷偷来到黄河岸边。谁知摆渡的小船只能坐下四个人,于是只好四个人先过,另外四个铁人在边等候。等摆渡的小船返回载后四个铁人时,天色已经大亮,中岳庙的道主派人找到黄河岸边,把没有过河的四个铁人强拉硬扯绑了回来。所以,至今站立在东边神库周围的四个铁人还是一副怒目而视、壮志未酬的神态。

当地的老百姓受传说的影响,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孩子周岁时,当地人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挂锁前,家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然后让孩子焚香磕头。待锁从铁人身上取下,挂到孩子的脖子上时,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将受到铁人的保护,以后就会平安健康。

除了挂锁之外,当地人来到中岳庙的铁人前,总要有目的地抚摩一阵。据说人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与自己相同的部位,这样,自己的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峻极门又名将军门,是中岳庙的中心院落的大门,重修于清乾隆年间。面阔5间,进深6架,歇山式屋顶,琉璃瓦盖顶,系清代典型的宫式建筑。中门两侧,塑有两尊高5米、腰围4.8米的手执金斧的威武守门将军神像,故又称将军门。

嵩高峻极坊位于峻极门之北14米处,因坊后即是中岳嵩山供奉岳神的中岳大殿,故又称迎神门,此坊为四柱三楼式建筑,黄瓦盖顶,系清代建筑之精品。额上题嵩高峻极”四字,传说为康熙帝御书。

中岳大殿位于拜台北面,建于高约3米的大月台上,此殿的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似,面阔9间,进深5间,面积约920平方米,重檐黄瓦,高大雄伟。殿内装有天花板并饰有彩色绘画以及盘龙藻井,相传是用柏树根雕刻而成,工艺精致,巧夺天工。殿内神龛中央坐橡是武则天加封的中岳大帝天中王,像高5米多,姿态雄伟。侍臣、仙童左右分立。神龛外两侧,塑有身穿盔甲,手执金瓜斧,高约6米的镇殿将军方碧和方相,雄伟庄重。

拜台即填台,砖石砌造,边长10.97米,高1.32米。俗称填台,为奠台或拜台。建于中岳大殿前的中轴线上。

中岳大殿两侧的东西廊房,与峻极门构成一座长方形的庭院,其面积约有5000平方米,是嵩山地区仅有的一处回廊式古典建筑。廊内供奉七十二司、八大朝臣、十殿阎君塑像。

寝殿位于中岳大殿之后,是天中王及天灵妃的寝宫,建制七间,歇山式建筑,黄色琉璃瓦盖顶,庄丽雄伟,仅次于大殿。正中供天中王与天灵妃塑像,侍女分立左右,两端的神龛内,雕刻精致的龙凤榻上,天中王睡着,天灵妃陪坐榻旁,人称睡爷爷,坐奶奶”。

神龛外有太监塑像。殿前月台上有日月碑分列左右。每到庙会期间,凡当地不孕的妇女都要来此求子,名曰拴娃娃”。

黄盖亭位于黄盖峰上,峰顶原为中岳庙庙址,岳庙下迁后改作中岳行宫。黄盖峰原名神盖山。后因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曾登此峰,武帝当时身穿大红袍,撑起黄罗伞,如天上黄云盖顶,故改名为黄盖峰。峰上现有一座重檐八角亭,黄色琉璃瓦盖顶,三重石栏,环抱亭脚,几棵翠柏,陪衬其旁,是夏日登山避暑的好地方。

嵩山曾是一个被树木覆盖的茫茫林海,现存古树名木一千余株。中岳庙内,西汉至明代种植三百多株古柏,可称为古柏博物馆。这些古柏不但树龄长,且树形颇奇,似猴、似羊、似鹿、似凰,千姿百态,形象逼真。上图为鹿柏,下图为猴柏。

郑州的导游词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我叫刘齐,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邹师傅。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邹师傅为大家供给服务。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秦灭六国后这个地点设县属三川郡。东汉时为管城。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清代,郑州升为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都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都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朱仙镇导游词·中岳庙导游词·岳飞庙导游词·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郑州交通方便,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代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如今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个地点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精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都市建设的力度,都市品位不断提高。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儿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懂得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级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浑厚,更会懂得到中原文化的博大高深。

郑州的导游词篇七

郑州凤凰台位于郑州旧城城东偏南处一地,是郑州八景之一。郑州旧城城东偏南数里,有一片风光旖旎的湖泊,古称仆射陂。

郑州旧城城东偏南数里,有一片风光旖旎的湖泊,古称仆射陂。现存最早的郑州旧志明嘉靖《郑州志》载:“仆射陂,在州东。后魏文帝赐李冲,因名之。”仆射是古代官职名,秦汉时相当于尚书,汉末至唐宋时相当于宰相,郑州仆射陂因仆射李冲而得名,成为郑州历史文化名胜,屡屡被文人墨客形之歌咏。明代,永乐进士、卒谥文清公的薛瑄(1389-1464),永乐间郑州乡贡冯振,宣德间河南提学佥事曹琏,河南参议高信,都曾写诗歌咏仆射陂,那“荷芰分香花有艳,鲸鳌伴月水无波”的诗句曾经给人以无穷遐想。明万历间,任户部主事的郑州人阴化阳在仆射陂岸边凤凰台周围购田建园,台上建“来仪亭”,台南北建牌坊三座,台东建“石淙庄”,庄内有“鸣凤堂”、“蘧觉轩”、“望远亭”、“先月楼”、“栖云坞”、“茹翠洞”等,另建“君子亭”、“知乐亭”、“猗猗院”等。他在《东山胜地记》中记曰:“郑巽隅有凤凰台,遥睇山峦,云翠飞动。”“台之自北而东,绿柳长廊,碧荷水殿,夏秋间,极目注望,荷香十里。识者拟之为东山胜地。余素有山水之癖,遂竭孚囊以买山。” “至君子亭,则池塘环抱,如坐冰壶中。芰荷之红白动荡,恍若能解语者。”“每携达人着屐登眺,其西之雉堞,峙在咫尺,而城中塔影,又隐隐云树间。自西而北望,则太行山、紫荆山若从云际飞来。正西南而望,则远而嵩少,近而梅泰,足豁双眸。台正南,其山岫又环绕如屏,与嵩少梅泰若一脉逶迤。”

清代,仆射陂被称作城湖,康熙《郑州志》载:“城湖,即仆射陂也,在州东五里堡南,广可十余顷,水光如鉴。前对凤凰台,如屏如幛。夏月荷花盛开,香风袭人。一郡之胜概也。北魏以此赐仆射李冲,因名。唐玄宗更名广仁池。今金水改注城东,每溢入湖中,渐觉淤浅。”“凤凰台,在州东门外二里许,世传有凤凰集,故名。”经历明末战乱,阴氏故居已经不存,但凤凰台依旧巍然,君子亭依旧完好。康熙二十九年郑州学正徐杜《郑州揽胜赋》曰:“东郊有湖,方可十里。澄澈如鉴,一泓清水。”“翠鸟翔于波上,锦鳞游于渊底。迎岸弱柳垂丝,满塘鞭蕖放蕊。秔稻离离,恍若南国莳种;渔舟泛泛,疑是沧浪停舣。君子亭边,可以乘兴纳凉;东山脊上,得以极目眺视。”这里仍然是郑州人休闲旅游的最佳去处。

顺治《郑州志》的参修者郑州生员张柽,曾经与友人一起到东湖赏荷,诗人与朋友们坐于亭内,模仿古人的样子,用荷叶制成碧筒杯,用剥了皮的荷柄作吸管饮酒品茶,别有一番清香,别有一番雅趣。亭的周围泉清波碧,鱼跃鸟翔,荷花盛开,香气袭人;绿柳长廊,碧荷水殿,这如笙簧般的蝉鸣,这如鼓乐般的蛙唱,是天然的伴奏,是劝酒的乐章。他写诗说:“水宫仙子漾清濆,坐对波光鱼鸟群。酒酌碧筒香欲咽,茶烹细蕊味偏芬。蝉笙树里喧天籁,蛙鼓池边侑客醺。冉冉新妆谁共赏,濂溪别后有东君。”

另一位郑州诗人时弘化,在一次集体春游东湖时,看到湖心水面像镜子一般明朗,湖边山冈像屏风一样亮丽,刚刚长出的荷叶小如钱币紧贴水面,水中菖蒲剑叶新抽色泽青青,一切都显得那么开阔敞亮,那么鲜活生动,他写诗说:“湖心开似鉴,冈面敞如屏。贴水荷钱绿,迎风蒲剑青。”当时,城湖水面备有游船供应游人玩赏,康熙二十年(1681)任郑州州学训导的宝丰人吴骏,曾写有古体诗《澄湖约诸公泛舟》:“解缆放中流,清风来正缓。泬寥天际空,触目秋光满。意适物弥佳,舟移境自转。”描写了泛舟澄湖的陶醉心情。时弘化还写有古体诗《东湖》:“仆射陂边烟景多,云锦十里翻风荷。面面高岭开帐幕,平湖一望漾碧波。亭名君子邃且阿,几似会稽山阴之换鹅。步苔径兮穿薜萝,更寻小楼直上,窥见轘箕嵩少,远峰环列如青螺。”可见游湖期间还可登山望远,走过布满苍苔薜萝的山径,踏上山巅亭楼,可以环视周围环列的山峰。

顺治进士、曾任陕西省安塞县知县的郑州人张抱,晚年回乡后也曾写诗歌咏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四壁薰风拂细流。过雨芰荷走珠颗,迎晖山坞疑丹丘。蝉鸣绿树深深地,鸥泛碧波曲曲洲。对此正堪娱永日,肯将盈昃恣闲愁。”诗歌说:“凤凰台上相传曾有凤凰出没,台畔香风阵阵水面涟漪轻柔。新雨后的菱叶荷叶滚动着颗颗水珠,阳光下的山丘仿佛是海市仙楼。知了在茂林深处鸣唱,鸥鸟在湖面波中嬉游。面对着怡人美景正可尽日陶醉,谁愿把大好时光用来对付闲愁!”诗人笔下的凤凰台,四面香风袭人,水波粼粼,雨后新晴,美景如画。

郑州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乾隆十一年知州张钺主修的《郑州志》(刊刻于乾隆十三年)。在他主修的《郑州志》里,在卷首刻绘了郑州八景图,并分别配以他手书的七言绝句各一首,分别是《圃田春草》、《汴河新柳》、《凤台荷香》、《梅峰远眺》、《古塔晴云》、《海寺晨钟》、《卦台仙景》、《龙岗雪霁》;在卷十二《艺文志》中,又收录了他八首五言律诗,诗题与八景名同。张钺,字有虔,号毅亭,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今属河北)人,乾隆三至六年(1738—1741)乾隆八年至十二年(1743—1747)两任郑州知州。他的七言绝句《凤台荷香》是:“台荒不见凤来翔,路转回廊得小凉。十里薰风三尺水,红云擎出翠云乡。”他的五言律诗《凤台荷香》是:“仆射陂边水,螺痕镜里青。凤凰难出穴,君子尚余亭。荡桨通花气,搴筒绕鹭汀。避炎应第一,磅礴思沉冥。”在这首五律诗中说:广阔的仆射陂水,倒影着青翠的远山。凤凰台没有了凤凰,君子不见只剩了君子亭。手拿竹筒,在荷花散发的气息中荡桨,在白鹭栖迟的汀渚边泛舟。统观全诗,颇多弦外之音:他看仆射陂中之远山倒影,只是虚幻的“镜里青”而已;他未至凤台即先发感慨:“谁见过凤凰?哪里有君子?”似乎对游览心不在焉;结句“磅礴思沉冥”却未说破,只说“避炎第一”似乎言不由衷。联系张钺入仕以来两任郑州知州,其中还有一次调任它州而未就,并且终身未能拔擢升迁,显然不能算是“春风得意”,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张钺写此诗时大约心情不佳,他所避之“炎”,可能不仅是指天气的炎热,而是指某种煊赫的权势,他既不愿“趋炎附势”,又无力与之抗衡,只有避之而已;他对“凤凰难出穴,君子尚余亭”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却只能对着这湖光山色透露愤懑罢了。

接替张钺任郑州知州的何源洙,同样的题目,在他笔下却风格迥异,全诗充满了一种昂扬奋发的情调。他的《凤台荷香》是:“仆射陂前路,荷香远引来。绿全侵沼水,红欲上亭台。君子长栖野,伊人合溯洄。玉餐新入贡,努力事栽培。”首联入题,写游凤凰台的原因,只是被“荷香远引来”,“远引”二字绝妙,未到凤台而先被荷香陶醉,便见出凤台之荷其香浓烈。次联写初到凤凰台之所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红”二色,只此二字便见出莲荷生机;“全侵”、“欲上”用拟人手法,写莲荷的盎然生气,形象咄咄逼人,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荷叶将湖面完全覆盖,荷花甚至开放到了君子亭和凤凰台上。第三联写游览凤凰台之所思,诗人因君子亭联想到古之君子大多在民间栖隐,又因仆射陂联想到《诗经·蒹葭》中对“伊人”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民间贤达和理想君主的盼望,以及对清明政治的追求。尾联从凤凰台荷香联想到凤凰台米香,以郑州知州的角度,期望这里的农民“努力事栽培”种好凤凰台大米,虽然今年刚刚完成了凤凰台大米的入贡,但以后还应该有更好的收成。全诗起承转合运用自如,结尾意断情连,靠凤凰台荷花与凤凰台大米共有的奇“香”,将自然景色与国家田赋联系起来,将作品的思想内涵推向了封建社会国家政治的高度。

清末的仆射陂风光依旧,此时与张钺八景诗的创作时代已相距百有五十余年,这里仍是郑州八景之一,被称作“凤台荷香”。民国五年的《郑县志》,又收录了光绪年间郑州学正朱炎昭八首七言律诗:“凤凰去后剩空台,台下陂塘面面开。乱把秧针将水刺,齐撑荷盖接天来。闲鸥眠处清芬满,孤鹜飞时落照巉。自有舟如莲瓣小,香风摇荡绿云隈。”朱炎昭,清归德府鹿邑县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任郑州学正,宣统三年升任卫辉府教授,善书画,著有《蔬香阁诗草》。在他的笔下,先写台,次写荷,次写香,最后写莲舟,娓娓道来,从头至尾写景,显得从容不迫。首联只写凤台和陂塘,虽然凰去台空,但陂水如同一面面明镜敞开着襟怀。次联写荷,由于受不同条件的影响,莲荷的生长有先有后,萌发晚的刚刚刺破水面,生长早的已经荷盖接天,“乱把”、“齐撑”二语将莲荷的无限生机表现到了极致,这是一曲生命的赞歌。第三联写荷香,这清芬的温馨陶醉着闲眠的鸥鸟,吸引着孤鹜的萦怀。尾联写轻舟如莲瓣之小巧,随香风摇荡在绿色深处,给读者留下了袅袅余韵。

作为郑州八景之一的“凤台荷香”,由于河水冲积,风沙侵蚀,年代久远,沧桑变易,山峦渐被平夷,湖泊渐被淤塞,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模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人口剧增,这里逐渐被平整为农田。八十年代以后,随着郑州城市发展框架拉大,这里又迅速进入市区城区之中,仆射陂、凤凰台、君子亭,都已成为历史陈迹,被埋入现代化的摩天大厦和现代化的园艺建筑之下。但是,郑州古人重视人文名胜、热爱自然风光的精神,美化城市环境的努力,仍可为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所借鉴。

郑州的导游词篇八

郑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第一文库网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商王仲丁迁都于隞(今郑州市区),周武王封叔鲜于管(今郑州市区),表明郑州地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1923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停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9年至于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总人口631.6万,其中市区216.3万。郑州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3。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27.3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0.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定俗成2400小时。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郑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现已探明的矿藏有34种,各类矿床、矿点296处,主要矿种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石英砂等,其中煤炭总储量50亿,居全省第一位,远景储量100亿吨;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储量的一半;铝土矿储量1亿吨,占全省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

早在35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置管州治所。管城作为郑州、管州州治,成为郑州地区政治、经济中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