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传承民族文化心得体会(案例12篇)

2023年传承民族文化心得体会(案例12篇)

ID:5455324

时间:2023-10-27 12:00:14

上传者:紫衣梦 2023年传承民族文化心得体会(案例12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位优秀学生的心得体会,通过他的经验和总结,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心得体会

少数民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的古老传统逐渐消失。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有着重要的责任去传承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如藏族的唐卡画、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大歌等等。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次,参与少数民族文化活动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各种艺术表演、手工制作等等。通过亲身参与和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

第四段:利用现代技术传承文化。

除了传统的形式,现代科技对于文化传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通过制作影像资料、文献保存和数字化展示等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这些文化的魅力。此外,利用互联网,在线教育和数字化交流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第五段:结语。

总之,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站在传承的角度,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研究,积极参与和推广文化活动,利用现代科技进行文化传承,才能将这些精神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传承文化是我们重要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世界民族文化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

人类文明是多样的,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文化背景包括不同的语言、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众多元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作为一名学生,我从中受益匪浅,也有了一些关于世界民族文化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比如在宗教信仰上,东亚国家的佛教和道教文化,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文化,西方国家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文化,南亚国家的印度教和锡克教文化等等,都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同样,在语言、饮食、艺术等方面,不同的民族也有各自的文化积淀和发展。

第三段:文化背景对生活的影响。

文化背景是一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基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心理状态等都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比如对于东亚国家的人来说,尊重长辈、讲究礼仪、注重团队合作等文化习惯是本能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和自由是文化的核心,注重个人表达和个性特点的发挥。这些文化背景对个体的行为和思想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段: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文化交流是推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了解和尊重的重要途径。通过交流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背景,可以消除成见和误解,拉近彼此的距离。比如在我所在的学校,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合作学习,分享他们各自的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经验和知识。

第五段:结语。

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背景,努力促进文化交流,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更要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欣赏不同的美学和艺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的一份子。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心得体会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少数民族的文化状况日益严峻。如何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一项重要的使命。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然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较少的传承资源和机会、传承方式的逐渐失传等都是传承过程中的难点和瓶颈。

第二段:个人经验和观察(300字)。

我是一个少数民族,在家里生活的时候,我始终重视学习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我们家传下来的手工艺品、祭祀仪式、戏曲表演和民间传说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得到了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在我的观察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父母和长辈是最重要的传承人,家庭和社区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同时,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发挥更大作用,为年轻人提供更全面的文化学习和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

第三段:解决方法和建议(300字)。

为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需要倡导各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文化传承,爱护文化遗产。关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将文化传递给更广大的人群。鼓励家长在家庭和社区为孩子们讲解少数民族文化,让孩子们能够从小接触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在学校中,应打造更为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让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

第四段:文化传承的意义(200字)。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为了维护文化多样性、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熟悉和理解,更是对民族团结和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和辉煌历史的充分展示。文化传承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是所有族群的共同责任。只有将文化传承落到实处,才能够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延续和发展。

第五段:个人总结(200字)。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知道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且也关注了文化传承的现状和机遇。为此,在未来我会致力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和志愿者活动。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更加灿烂和绚烂!

少数民族文化节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举办在我们城市的少数民族文化节。这是一场盛大的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少数民族的代表参与。通过参与这场精彩的文化节,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并对少数民族间的和谐相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少数民族文化节给了我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更好地了解了来自各个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在文化节期间,我有幸参观了不同地区的民俗展览,品味了各族人民特色的美食,欣赏了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手艺和表演形式。这其中,黎族、哈尼族、朝鲜族等民族在展览区专门设立的展位,向参观者展示了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品和独特的民俗习惯。我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被这些多彩的文化迷人的魅力所折服。

其次,少数民族文化节还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在文化节期间,我亲眼目睹了不同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的场景。无论是在展览区还是在文化演出中,不同的民族代表们彼此交往融洽,互相学习,进一步弘扬了民族间的友谊和团结。比如,在一个民族舞台上,我看到一些年轻人正在学习舞蹈,而他们的教师却来自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这种跨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极大地提高了我对少数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

此外,少数民族文化节也为我们展示了民族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在文化节的开幕仪式上,我们的市长强调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呼吁我们要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使我意识到,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任何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宝贵财富。正因为有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汇,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丰富多彩,进步发展。

最后,少数民族文化节让我更加关注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和文化传承。通过参与文化节,我看到了一些少数民族在保护和传承自己文化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面临着被边缘化和丧失的危险。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让他们的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通过参加少数民族文化节,我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尊重和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不仅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需要,也是推动国家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我会继续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为推动多元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民族文化第三章心得体会

民族文化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独有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民俗、传统和价值观。在学习民族文化的课程中,我读到了《民族文化第三章》这本书。通过深入学习,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此,我将分享我对这一主题的见解和感悟。

第二段:对课程的基本内容和理解。

《民族文化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在这一章节中,我了解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它们对于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这本书提到了巴甫洛夫的理论,即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受其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我通过这一理论认识到,民族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独特个性的基石,它不仅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还塑造了一个民族的道德体系、思维方式和审美观。

第三段: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学习《民族文化第三章》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一方面,民族文化传承能够加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传承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首先从自身做起,传承和发扬好自己的文化,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四段:对民族文化交流的认识。

在学习《民族文化第三章》中,我对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学子,我们应该主动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并欣赏其他民族的价值观和习俗。通过民族文化交流,我们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展心灵,还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同时,民族文化交流也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互相尊重,减少误解和冲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做出贡献。

第五段:总结。

学习《民族文化第三章》使我认识到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它不仅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还拥有独特的民俗和传统。在保护和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尊重并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这种互相交流和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促进社会的进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

民族文化课后心得体会

民族文化课程是一门独特的学科,通过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渊源,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多元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我在课程学习后,从多个方面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意义。

第一段:民族文化带给我对历史的理解和隐含的价值观。

在民族文化的课堂上,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课堂互动,了解到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传承。原本我以为,历史只是一些过去发生的简单的事件、时间和人物,而民族文化课程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包含的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较于仅仅记忆历史事件,更要理解历史中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思想观念,以及岁月又一次催化历史样貌的多元性。

第二段:民族文化在我身上激发出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学习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织和相互影响。在学习过程的逐步深入中,我意识到自己身为中国人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世界贡献,这种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可以说,从民族文化课程中,让我感受到了我国文化的魅力与特种,进而提高我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段:民族文化在我身上的影响和启发。

在学习民族文化过程中,在了解到一些民族的奋斗历程和人物之后,我对于他们所追求的价值和理想产生共鸣,也明白到自己也需要拥有对自己和对世界追求的坚定信念。从而推动自己向更高的成就迈进,让我的信仰和世界观更加完善和自洽。

第四段:民族文化对我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有所帮助。

民族文化课程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也学习了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课程丰富了我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审美。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后,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了诗、词、曲和戏剧,也更好地体验到了各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在观赏世界各民族的声音和形式的展示后,我对手艺和艺术的美感、时代背景和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让我的艺术指引和审美能力更加完善和坚韧。

第五段:民族文化对我的生活影响。

民族文化课程也让我明白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不是对立的两个面,而是相互渗透相互照顾的缘故。在民族文化课程的引导下,我们需要多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所传递的智慧和人情世故,可以使我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中的大小待遇,建立更加美好和富有意义的人生理念。

传承民族文化

教育目的: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让学生体会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2、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3、从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着手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教育突破口:

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对我们来说都是些耳熟能详的节日,但有多少同学能真正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原与内涵?我国乃悠悠大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秉承着上上下下数之不尽的民族传统。故对我们而言,培养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文明的结晶。在几千年改造世界、适应环境的长期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表现出独具魅力的性格、气质和品质特征。

我们首先要意识到民族精神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年龄维系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斗争的傲骨风范,自觉抵制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的不良现象,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传统,通过革命先辈的优秀事迹,激发民族责任感,为祖国开创更广阔辽远的明天!

教育内容及过程:

开场白:我们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是由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在政府号召向世界接轨的今天,不应该忘记我们祖国的传统,随意地将它忘记。而应牢记我国的历史与传统,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不能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我们或下一代的手中失去。我们必须继承我国的民族精神,做一名中华民族合格的继承者。

主持人(合):高一(5)班“继承民族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男:你能说出我们中国的几个传统节日吗?

主持人女:当然啦。说不出这个我还算中国人吗?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节等等。我国的节日太多了。

男:那你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吗?

女:这倒不太清楚。那你知道吗?

男:我当然知道咯。

女:那你说说看。

男:那倒不用我说。我班的周嘉雄会替我说的。他对我国节日的由来比我知道得清楚。

(周嘉雄上场)。

女:听了他的介绍,我也了解了我国节日的由来。

男:不坏、不坏;学得真快。

女:不用你夸,我本来就不笨啊!哎,你看!我班的两位同学也正在讨论节日呢。

男:哦!是吗?让我们来听听看他们在讨论些什么?

女:下面请听相声《节日》。

男:听他们讨论得挺有趣的。

女:听完他们的讨论,更加深了我对传统节日的印象。

男:好!那我就来考考你。我们前几天过的是什么节?你知道吗?

女:中秋节呀!这地球人都知道呀。问我这个问题,你也太瞧不起我了。

男:唉。就回答这一个问题看你高兴成什么样。你中秋节在干什么呀?

女:听歌。

男:什么歌啊?

女:你呆会儿就可以知道了。

男:下面请听小组唱,

男:歌蛮好听的。挺符合中秋节这个日子的呀。

女:那是当然的呀,我的品位也不差呀。

男:唉!看你这人呀,还没夸你就已飞上天了。

女:我本性如此,不可以吗?

男:不和你争了。节日说多了也该换换口味了吧。

女:对呀!我好像记得我班的达云飞、季松涛等同学的小品不错哦!要不要看看。

男:好啊!恭敬不如从命!

女:小品不错吧!

男:不错、不错。

女:听说你的历史不错吧。

男:对呀!

女:那你能说出几位有名的诗人或词人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诗人和词人多的是。有杜甫、李白、辛弃疾等等。你不会连他们也不知道吧。

男:好啊!我对这个挺感兴趣的。

女:下面的节目是组诗朗诵。

男:他们的朗读功底不错。

女:那当然咯。我们班可真算是精英汇萃啊。

男:听了这么多小品、相声、诗啊。你对我国的民族精神与人文传统有什么认识吗?

女:当然有啦。就在我们所订的倡议书里!

男:那读来听听。

女:(倡议书内容)。

结束语:同学们,希望大家能够遵从倡议书上所写的内容,继承我国优秀的人文传统和民族精神,做一名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主持人(合):高一(5)班“继承民族传统”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观民族文化公园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00字)。

最近,我有幸到访了本市的民族文化公园,这是一处集中展示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场所。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风情,真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力量和魅力,收获颇多。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文化多元性的感悟(250字)。

在进入文化公园之前,我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识便已经十分丰富。但是,在这里,我发现自己所了解的仅仅局限于汉人文化,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却显得十分陌生。走入展览区域,一座座异彩纷呈的建筑,以及馆内展示的各种文物、历史典故、民族服饰等,全方位覆盖了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习俗等。这种深入了解文化多元性的体验,带给我们启示,让我们更能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平等地待人。

第三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250字)。

通过这次参与文化公园的行程,我对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众所周知,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这些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退化和破坏。在文化公园里,馆内所展示的文物和建筑物都经过了巨大的修复保护,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我认为逐步加大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第四段: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50字)。

文化公园里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体验就是看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文化是多样的,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可言。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异,也存在共性。在文化公园里,展示的不仅仅是各民族之间的差异,还有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点。我们要超越民族、地域、阶级等界限,放下成见,尊重多样,进而实现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交融和互通,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最为积极、生动、丰富的一部分。

第五段:结语(250字)。

通过这次游览,我对于我国民族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多维度的认识,也意识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文化多元性、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以及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新时代我们面临的重大文化问题。因此,我们要从个人的生活中入手,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会不断繁荣,人类文明才会不断发展,我们才能够在大历史的长河中真正扮演自己的角色,为人类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节心得体会

少数民族文化节是我校一年一度的盛事,为了展示和传承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激发同学们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丰富校园文化,我校特意举办了这一活动。在参与其中的两天时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其对于我们当代大家庭的意义。

第一段:开幕式的热闹场面。

开幕式上,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旗袍、蓝盔、口头功等传统服饰装点了整个校园。彩旗飘扬,长裙飞舞,各种鲜花布置得美轮美奂。伴随着动听的民族乐曲,令人陶醉其中。开幕式的高潮当然是那华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表演。花儿舞蹈、火把舞、藏族舞蹈等让观众大呼过瘾。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奇和多样性。

第二段:丰富多样的文化展览。

文化展览厅里,展示着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服饰、乐器等等。其中,有玲珑剔透的琉璃瓶、精美雕刻的木雕、绚丽多彩的刺绣,让人目不暇接。还有展示着不同民族的饰品,例如彝族的蓝田玉、藏族的珊瑚和珍珠等等,极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此外,还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展示,参观者可以试穿其中,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特定的民族。通过这次展览,我对于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在文化节的论坛活动中,我参加了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讨论会。在座谈中,来自不同民族的代表分享了他们的传统文化经验和思考。有的代表提到了他们隐形在城市中的文化,他们强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还有的代表则分享了他们的新锐文化创作,他们尝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将传统艺术推向新的发展高峰。他们的发言不仅让我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为当代大家庭一分子的责任。

在活动期间,我们还有幸参观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村落。村子里的人们都乐于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我们跟着他们学习了制作竹编的技巧,亲手参与了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体验了一把精湛手艺的魅力。还有的学生跟随村民学习了他们的传统舞蹈,跳着优美的舞姿,一同感受文化的力量。这次走进少数民族村落的经历,真实地让我感悟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第五段:文化节的意义和启示。

通过少数民族文化节,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还体验到了其魅力和多样性。而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认识到了自己身为当代大家庭的一员所肩负的责任。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的多元和包容。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保护,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传承。这次活动不仅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次展示,更是对于当代大家庭的一次教育和启示。

通过参加我校少数民族文化节,我不仅是一个观众,更是一个参与者和亲历者。在与各族同学的交往和交流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还懂得了平等交流与尊重的重要性。在这个大家庭里,少数民族不再“少数”,而成为推进文化大繁荣的重要力量。我相信,通过此次活动所激发起的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会在我们心中扎根,成为我们不忘初心、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动力。

传承民族文化演讲稿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保守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弘扬中国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

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保守,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

“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保守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奋发图强。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保守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保守。

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保守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保守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敬长即尊敬长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保守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长保守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保守美德。“虚席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同学们,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保守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保守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沉淀,世世代代的相传,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优良的风气,是一种让后代继承人立身于社会,让后代继承人终身受益的品质。形成优良家风,“孝”是不可或缺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者必继先人之志,传承先辈之业。这使得优良家风能够经久不衰,这是传承家风的核心内容。子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要孝顺尊敬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现今,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

老与子,孝也。孝者,能传承文明圣火也。欲弘扬中华保守美德,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孝,必以孝为核心。有一本看似不起眼的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是据《论语》等经典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编写而成,其中蕴藏着先哲对我们后人的教诲,是传承家风的宝典,当代社会可以通过这类优秀国学经典来弘扬中华优良家风。

依稀还记得春节时期央视有关家风的调查和访谈,人们都淡褪了对家风的重视和理解甚至是漠视。保守的家风,是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融入新时代的气息,但“孝”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需在此基础上革故鼎新,培养后人践行八德。

弘扬中华保守美德,坚持以“孝”为核心,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晖,磅礴于东方。传承优良家风,昭示于后代,将永世莫忘。我们后继人则任重而道远哉!

民族文化第二章心得体会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特征的总和,是民族生活的精髓所在。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民族文化》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通过对该课程第二章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学习民族文化第二章让我了解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在这一章节中,我学习到了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主要的宗教信仰。佛教强调修心养性,道教注重个体修炼,伊斯兰教崇尚虔诚和敬畏上帝。通过学习这些不同宗教信仰,我发现每个宗教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每个宗教都对信徒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使我更加明确了宗教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宗教既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

其次,学习民族文化第二章让我了解到传统艺术与宗教信仰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一章节中,我学习到了中国传统脸谱、南京大报恩寺等佛教艺术,西藏的唐卡画和风雨坛等藏传佛教艺术,还学习到了伊斯兰教建筑、拜火教神殿等伊斯兰教艺术。通过学习这些传统艺术,我发现这些艺术都承载着信仰和宗教的精神内涵,这不仅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展现了民族对宗教的虔诚和热爱。这使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传统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学习民族文化第二章让我意识到民族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在这一章节中,我学习到了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历史。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习俗、传统和节日等,这些差异丰富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也反映了中国的民族团结和多元发展。这使我更加珍视民族文化多元性,认识到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

最后,学习民族文化第二章让我明白了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在这一章节中,我学习到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些传统技艺,如吉林延边朝鲜族织锦技艺、中国传统医药等。通过学习这些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我认识到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这些传统技艺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独特性,也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经验。只有加强对传统艺术和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才能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

总之,“民族文化第二章心得体会”是我在学习《民族文化》这门课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学习体验。通过学习该章节,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我明白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和仪式,传统艺术与宗教信仰之间有紧密联系,民族文化有着多元性,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这些都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全面和深刻的认知,也更加珍视和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

中秋传承民族文化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某月某日星期某,就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又被认为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中秋的月最圆,最明,最美;中秋月如水如镜,诗情画意,充满浓浓的亲情。

现在,我想问问大家:你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在周朝就已出现,而中秋节的盛行开始于宋朝。为什么叫“中秋”呢?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还有许多称呼:“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等等。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过去,人们在丰收的季节里,总要大事庆祝一番,庆祝一年的好收成,享受丰收的喜悦。中秋时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中秋节还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等等。这些无不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人们吟诵中秋节的歌赋很多,最的当然要数宋代大文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同事们,在这美好的日子里,你有何感想呢?我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想家,想念父母。

是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挂的时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学子在这美好的日子里,都会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挂念着祖国,希望与亲人团圆,共享欢乐。

在这佳节到来之际,我倡议每位同事都做三件事:第一,孝敬父母长辈,为自己小家的幸福和谐做能力所及的努力,小家安定才是祖国繁荣的前提!

第二,为那些不能回家辛苦耕耘在讲台上的老师发个短信,道一声:中秋快乐!

最后我衷心地向忘我工作的全体员工,向勤奋工作的全体同事,向你们的家人和朋友提前道一声:中秋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