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三年级(汇总15篇)

捅马蜂窝三年级(汇总15篇)

ID:9168216

时间:2024-01-14 05:13:06

上传者:梦幻泡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可以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现在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示和指导。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人们常用“捅了马蜂窝”来比喻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而我却真的捅过马蜂窝。

那是我七岁的时候。那一年暑假,我们全家到外婆家玩,偶然发现了一个马蜂窝。据外婆介绍,这个马蜂窝已经“安居乐业”好几年了,也蛰过不少人。外婆特别叮嘱我,不要去捅马蜂窝,这是件很危险的.事。可我一心想要“为民除害”,嘴上虽答应得痛快,心里却想着怎样除掉它。

这一刻终于到来了。那天,我找了几个小伙伴一起除马蜂窝,先把自己隔离起来:头戴一顶头盔,身穿羽绒服,穿一条长裤,为了把脚也隔离起来,我甚至穿上了妈妈的靴子,就连脖子也没放过,披了一条长围巾。现在正是夏天,街上的人都把我们当疯子看。也是,顶着20多度的高温,居然看见几个穿冬装的人,确实让人感到新鲜。

临近中午的时候,行人渐渐少了起来,我们便开始行动了。我拿了一根竹竿,蹑手蹑脚地来到马蜂窝前。这个马蜂窝有一个脑袋那么大,我轻轻地用竹竿把马蜂窝碰了一下,看没有马蜂出来,我胆子就大了起来,使劲地敲了一下,马蜂立即从里面飞出来,攻击我们。我立刻问伙伴们大喊一声:“跑!”而自己却跳下来藏在一棵大树下观察。很可惜,马蜂窝没有掉下来。我又回到马蜂窝前,还凭借着我爬树的好本领,爬到另一棵树上面,用竹竿使劲地砸向马蜂窝。“啪”的一声,马蜂窝掉在地上,成千上万的马蜂从窝里奔出来,冲向我的藏身地点。说时迟,那时快,我从树上一跃而下,马蜂也紧紧地跟了上来。我拼命地跑,只想快点摆脱它们。一不留神,脚下碰到一块石头,狠狠地摔在地上,吃了个“狗啃泥”,而头盔也撞出多远,这下完了,马蜂一齐拥上来,把我的脸蜇得生疼,生出好几个大馒头似的肿块,眼看支撑不住了,我不顾一切地爬起来,没命地跑着。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河,我心里一阵窃喜,“扑通”跳了下去,马蜂停留了一会,就飞走了。

回到家,外婆看到我这个样子,既好笑,又好气,责骂我说:“你看你,让你不要去,你不听,这下知道厉害了吧!”而我并没有感到疼痛和后悔,相反,我为自己除掉了马蜂窝,为人们做了一件好事而感到格外的高兴。

四年级捅马蜂窝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出去玩。

在路上我看见了一只马蜂窝,我细细端详着这蜂窝:蜂窝并不大,长在一根细细的小杆下,如拳头一般大小,好像一个莲蓬,六棱形的小孔六棱形的小孔里不时还有几马蜂探出脑袋来。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如果我捅了它,后果会怎么样呢?”

说干就干,趁着爸爸不注意,“作战”开始。我用一根长长的`树枝轻轻一捅蜂窝,没成想,“叭“地一下,马蜂窝掉在了地上。我正想上去看个究竟。谁知马蜂窝里的马蜂,一大群,黑乎乎的,倾巢出动,像一架架小型战斗机直向我飞来。我抱头鼠窜,只觉得头上猛烈一疼,象针扎般,我哇哇大叫。我的叫声引来了爸爸,他忙脱下了衣服,赶走了马蜂。

作战结束,我惨败,头上肿了大大的一个包,爸爸边帮我涂药,边笑着说:看你以后还敢不敢!”我一听,脸红地低下了头。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就在上星期的礼拜天,思思无意中在一所房子里发现了大小不一的两个马蜂窝,她非常好奇马蜂窝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决定去冒一次险,把那两个马蜂窝给捅下来。

中饭过后,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手拿两根大粗棍,头戴“安全帽”。我们知道捅马蜂窝是件非常危险的事,弄不好,有时会蛰死人的,但是我们的好奇心战胜了我们的恐惧。我们就漫步走向那所小房子,发现果真有两个马蜂窝,我们决定先捅小的,可我不敢,思思却勇敢地把棍子拿起来快速的向马蜂窝捅去,可没有一下中,却已惊动了马蜂。马蜂飞快地朝我们飞来,我能看出马蜂的那种眼神是充满仇恨的,我们两个丢下棍子,飞快的逃回家中。

可思思还不肯罢休,一定要把那两个马蜂窝都给捅下来。当我们再回来的时候,那马蜂还在那里守着,思思也还是毫无疑义地捅向马蜂窝,我闭着眼睛,生怕马蜂的毒针刺到我的眼睛里,可是因为好奇,我睁开了一只眼睛,啊,马蜂窝捅下来了,我看见马蜂窝被捅下来了就慢慢的睁开了另一只眼睛,看见思思人已经跑了。我也飞快的跟着思思一起跑,一个蜂窝给捅下来了,我们又决定去捅另一个稍微大一点的马蜂窝。这次,我们拿了一根更大更粗的棍子,这次思思非要让我捅,我只能捅一下,收一下,没等碰到马蜂窝,我就已经逃之夭夭了。思思叫我回去看她捅马蜂窝,我不敢,可我也非常想知道马蜂窝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我壮着胆子过去了。

思思又拿起棍子,磨磨蹭蹭地向马蜂窝捅去。我们又逃了一次,这次,我跑东,思思跑西,我害怕就回头一看,见马蜂没有追过来,就回到那所房子,马蜂窝也已经掉在了地上,马蜂也不知道去了哪儿。思思也赶了过来,她把蜂窝拿了起来高高兴兴地回了家,她这时走路的姿势都不同了,大摇大摆,为自己有捅马蜂窝的这种胆量而高兴,我也拿着马蜂窝里面的小白虫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我觉得捅马蜂窝真是既惊恐害怕,又很有趣的。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星期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一起玩,突然,我看见一个大马蜂窝,我想:“这马蜂窝里面肯定有蜂蜜。”我对伙伴说:“我们捅马蜂窝吧。”伙伴同意了。我找一跟又细又长的木棍,我拿着木棍,我又想:“如果我成功了就有甜甜蜂蜜吃了。”这时,我的心也在鼓励我说:“加油!加油!你会成功的`。”我打起精神,用棍子使劲一捅,我看见一大群蜜蜂向我飞来,一只马蜂飞快的飞到我头上,把我的头给着了,这时,我的头像一根细长的针扎进似得,当时我的头非常疼。

哥哥看了我,沉思了一会儿,哥哥说:“有办法了。”哥哥跑回家,当时我在我家门口傻傻的坐着,等待哥哥的做法,我看见哥哥拿着一根木棍,木棍上面着着火,我这才明白,马蜂怕火烧,哥哥把火棍一扔,一下子就把马蜂窝打掉了,里面的马蜂一看有火下的惊慌失措,赶紧飞走,我看见马蜂窝里根本没有蜂蜜,只有马蜂的幼仔。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一定要像我哥哥那样动脑筋,不要像我那样马马虎虎,小朋友们,你们可别闲着没事捅马蜂窝,就会向我那样自作自受。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们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在楼下看电视。妈妈去楼顶晾衣服。

过了一会儿,妈妈突然慌张地从楼上跑下来,说:“不得了,我家隔热层里一个很大的马蜂窝”。我和爸爸飞快的跑上楼。我看到一个像“猴头”一样大的马蜂窝紧贴着屋顶下。有几只像f16(战斗机)的马蜂在窝边来回盘旋,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我和爸爸吓得退到楼下。

经过我们全家商量,决定铲除那只害人的马蜂窝。这时爸爸首先站出来说:“我拿根竹竿把蜂窝捣下来,然后迅速下楼关上楼梯门就可以了。”“不行,听说马蜂可以蛰死一头牛呢!穿上雨衣带头盔才行。”妈妈提议说。“也不行,那样也危险,一被马蜂蛰一下怎么办?”我反驳道。接着说:“有一天我从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为了清除路上个蜜蜂箱。交警不敢上前拿开,请来一位养蜂高手。那位养蜂人不紧不慢地点上一支烟就把蜂箱拿走了,后来才知道蜜蜂怕烟才不蛰人。我们就用烟吧!”“对就用烟熏,昊昊这个主意不错”爸爸表扬我说。

就这样,铲除马蜂窝地大战开始了。爸爸拿火盆、妈妈捡艾草(一种烟味非常浓的草)、我拿打火机。爸爸把火盆放到蜂窝的正下方点燃了艾草。我看见一缕轻烟直冲向马蜂窝。几只f16被熏得从窝里爬出来像中了弹的战斗机摇摇晃晃地向外面飞去。爸爸为了不让f16再次回来,拿根鸡毛杆守在门口。妈妈用竹杆把那“猴头”捣了下来。由于烟越来越浓。爸爸说:“我们先下去吧!过一会再上来。”大约过了半个小时。

我们去打扫“战场”,我看见还有几只f16没来得及逃走,被爸爸用乱棒打死了。那只蜂窝已经烧得不成样子了。里面还有几只白色的幼蜂也被熏死了。

那只害人的马蜂窝在我们全家的努力下,成功地铲除了。我们唱着凯旋的歌声回到楼下。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最近,我们学习了《捅马蜂窝》一文,学罢此文,我思绪万千。

《捅马蜂窝》是作者冯骥才所写的亲身经历。主要讲的是:作者的爷爷家后院有一个马蜂窝,这个马蜂窝为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是作者捅马蜂窝的原因。作者强烈的好奇心战胜了恐惧。使他下定决心要捅马蜂窝。作者精心准备,本以为完美无缺,可在作者捅下马蜂窝后出现了意外,导致作者挨蜇。事后,爷爷给他讲了许多道理,使作者对马蜂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为自己淘气伤害无辜而忏悔,期盼马蜂回来重建家园。

我开始不明白爷爷在和奶奶对话时为什么极力反对捅马蜂窝?再细细品读,才明白另有深意:爷爷从爱护小动物的角度出发,对马蜂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他知道一但去捅马蜂窝,马蜂就会献出生命,其他怕马蜂也无家可归。爷爷不忍心伤害小动物,也不想看到别人被蜇,所以反对捅马蜂窝。

其实作者会产生忏悔之意,还是因为作者有爱心,心底善良。他敬佩那死去的马蜂,佩服马蜂的激情和勇气,也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的精神产生钦佩之情。对自己的莽撞行为更是怀有深深的自责,觉得自己犯了罪,是个“杀手”。心情无比后悔、沉重,面对死去的飞虫,也有一种罪孽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其它动物的家园,我们要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然而人类对于这些独特的伙伴却缺乏关爱。其实,每颗动物之心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马蜂蜇人是为了保护家园,它可以用死来捍卫自己的尊严。许多动物都不主动伤人,但如果人类威胁到它们的安全,动物们是会不惜一切代价与人类斗争。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以平等垢姿态去和身边的动植物相处,尊重和关爱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灵。

童年中,我们有过淘气的惬意,有过冒失的忏悔,读罢此文,我从马蜂保家护家的勇敢精神中懂得我们也应该具备这种精神。挑战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要在挑战中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作者的感情变化。

3.认识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的反复诵读,理解内容。

2.认识自然环境描写和对话描写的作用。

学习内容。

整体感悟。

1.如何理解课文题目?

2.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大自然,学习课文后的启示。

研读与赏析。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内容。

2.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学法指导。

1.紧紧抓住描绘“我”心理活动的句子。理解“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你会发现这条线能帮助你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2.可以试着按“朗读——复述——思考——讨论”的顺序与课文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你的思考会更深入。

3.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体会它们的作用。

4.学习中要思考: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善待大自然,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一谈。

体验反思。

1.受到马蜂的攻击后,“我”对马蜂的态度变化是怎样的,可信吗?

拓展延伸。

捅马蜂窝三年级作文

每到一只只蜜蜂飞来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桶马蜂窝的傻事。

记得在9岁那年的夏天,我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阳台上有一个很大的马蜂窝。只见一只只马蜂绕着窝飞来飞去,它们的铠甲在太阳的照耀下现得格外刺眼,看看就觉的可怕。于是大热天的,我们也不敢开窗,就怕它们来光临。

过了几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叫来表哥表弟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对付这些马蜂。我提议干脆把它给捅了吧!以免后患。这个主意大家都认同。

第二天,我们头带头盔,身穿雨衣,戴上手套,还拿了一根竹杆,全副武装地来到了马蜂窝前。我小声地说:“一!二!三!捅!”竹杆捅向了马蜂窝。可事与愿违,马蜂窝没有捅掉,却引来了一大群一大群的马蜂。我们吓得像老鼠遇到猫一样,立即扔掉了竹杆,拔腿就跑。因为头盔太笨重了,我的奔跑速度很慢,更糟的是慌乱中有被一块大石头绊倒在地上,一时起不来了。一只马蜂爬到我手上,蛰了个大红包,肿得很厉害。我火速跑回家,关上门窗,一照镜子,发现身上有不少的红疙瘩。

事后我知道一个道理:做事要准备充分再去做,还要想想后果。着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下次我一定要捅掉这个马蜂窝,我暗下决心。

童年的时候,我和小伙伴季小峰、杨建华、储小军在玩。忽然看见邻居张奶奶的半边脸肿了,我连忙关切地问。“张奶奶,你的脸怎么会肿成这样?”张奶奶叹了口气,指着门前的一棵树说:“别提了,这些该死的马蜂。”

我们抬头一看,啊,原来树枝上挂着一个碗口大小的蜂窝,还有几只马蜂在耀武扬威地飞呢。我们看了非常气愤。要知道,张奶奶可喜欢我们啦!今天,张奶奶竟无故被马蜂螫了,这口气我们能咽下去吗?“一定要为张奶奶报仇!”汤建华说。“对,捣毁这个蜂窝。”我和季小峰、储小军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不顾张奶奶的劝阻、每人找来了一根竹竿,就开始进攻。谁知,季小峰的竹竿刚舞起来,那些马蜂好像早已估计到我们要捅它们老窝似的,远处的、近处的、窝里的、窝外的,全都嗡嗡地叫着,向我们俯冲过来。哎呀,这下我们可要吃亏了。要知道,我们都只穿了一件背心、一条短裤,光着头.怎能和马蜂拼呢?突然储小军叫了一声:“哎哟!”就向远处跑去。我们知道储小军一定负了伤败下阵去了,也就无心恋战,退到安全的地方。我们一边安慰手臂被螫的储小军,一边动起脑筋来:怎样才能顺利地桶掉这个蜂窝呢?汤建华眨了眨眼睛说:“要是有一件大雨衣,从头到脚裹起来.马蜂就螫不到了。”一句话提醒了我:“对,我们每人回去穿一件长衣服,再戴上手套。”我的建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同.于是,大家立即回家准备。

不一会儿。我们四人又会齐了。一见面.人家都笑弯了腰。原来,大家都穿上了长衣服,戴着手套、帽子.储小军没找到帽子。就用衣服把头裹起来,只留下一双眼睛。季小峰不知从哪儿找来了一只大口罩戴了起来。我呢,把爸爸的墨镜也戴上了。看着我们“全副武装”,就连张奶奶也捂着肿了的脸笑了。

为了稳妥地一举捅掉蜂窝,我们又进行研究,制定了新的“作战方案”,由李小峰、储小军佯攻。把马蜂的主要兵力引到旁边去,我和杨建华来个乘虚而入。

我一声令下,季小峰、储小军挥舞竹竿冲上前,马蜂立即围着他们二人打转。季小峰、小军边舞边假装向东边退去.马蜂哪里知道我们的“调虎高山”之计,大部分兵力都去“乘胜追击”。我和杨建华一看,时机到了,猛地冲到树下,挥起竹竿向蜂窝打去。剩下的几只马蜂哪里估计到这儿来了一股“游击队”,仓猝应战,直向我们脸上身上扑来,但它们打错算盘了,这次我们不怕螫了,一个劲地拍打着它们的老窝,没几下,蜂窝掉到地上,我一把拎起,高喊:“胜利了,胜利了!”那些马蜂一见它们的老窝被捅了,一个个傻了眼,“嗡嗡嗡”地乱叫,我们又喊又打,有的马蜂负了伤掉在地上,被我们踩死,有的“好汉不吃眼前亏”,狼狈逃走。

战斗不到五分钟就结束了,我们解除“武装”,开心地笑了。

童年的趣事有很多,但是唯有这一件我一直记着,想我来都觉得好笑。

一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下一跳吧!我干吗要去捅马蜂窝呢?还是我慢慢给你们讲吧!

今年暑假我回了老家。一天中午,我从鸡窝边走过,看见鸡都老老实实地卧在墙角边,觉行很奇怪.我把头伸进鸡窝一看,原来鸡窝上有个大马蜂窝。我想,英雄能为民除害,我为什么不能为鸡除害?说干就干,我跑进屋里,翻箱倒柜,终于,把爷爷冬天穿的衣服找了出来。我又跑到院子里,拿了一根竹竿,为了保护我的小脑袋,我又准备了一块厚一点的塑料薄膜。

一切准备完毕,我把衣服穿上,拿起竹竿,想着怎样对付这些马蜂,越想越害怕。正在这时,我又想起了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只要有勇气,什么困难也不怕。”这句话给我壮了胆子,我大步走进鸡窝,心里美滋滋的。

正高兴着呢,突然觉行头上有点痛。我把竹竿往地上一扔,跑进屋让奶奶看,奶奶说:“哎呀!小孙子,你的头怎么肿了?”原来我只顾着穿衣服,忘记把厚漠系头上了。我唉声吧气地说:“真是百密一疏。”

虽然童年的这件事已过去了很久,但我一想起这件事就好笑。

记得童年时代的一天中午,天热的谁也懒得动一动。我们几个小伙伴在树下坐得实在无聊。

突然,我一抬头,发现旁边的楼书上挂着个大马蜂窝,伸手指着喊,“快看呀,马蜂包!”“真的!”xxx跟着叫。

“咱给它捅下来?”我说。

“有本事,有本事你捅一个,让大伙看看?”该死的xxx开始将军了。跟着,其他的小伙伴也跟着起我的哄。

“嘿,真是的!找家什去。”我心中好大的不服气,男孩子能干的事我照样能干。

“我家有竹竿,等着。”讨厌的xxx说着,跑回家,很快就找来一根3米多长的细竹竿。

接过竹竿,我抱住树干往上爬。眼看竹竿就要够着蜂窝了,我两腿夹紧树干,一只手使劲搂着,另一只手举起竹竿,一点一点试着向蜂窝靠近。有两只马蜂似乎感觉到了危险,忽然“嗡嗡”着从窝里飞出来,在我脑袋上空盘旋,我把竹竿的上边一头贴在树上,一动也不敢动。转了两圈它们飞回去了,钻进了蜂窝。树下的`伙伴们笑了,我听得出那是在看我的笑话,他们的声音好大。

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的烫,不由得偷偷骂了一句:“该死的马蜂。”不想被树下的伙伴们听见了,他们笑得更冲了,竟有人朝着我大声叫起来:“捅呀!捅呀!捅掉它!”我的心中燃起一股怒火,再次用力,使劲向上举起竹竿,眼见得竿头离蜂窝只有不到10公分的距离,两眼一闭,右手卯足力气往上捅。竿头被猛地顶了一下,我的耳边“嗡--啪--”睁眼一看,马蜂乱飞,遮天盖地。直径足二十公分的大马蜂窝也应声落地。我把脸贴紧着树皮,心里一阵兴奋。马蜂一群群地嗡嗡叫着,小轰炸机一样向下俯冲,四处寻找着攻击目标。

刚才还在起劲哄闹的伙伴们一哄而散,有的用手捂着脸,拼命乱跑;有的脱下衣服,裹住头往地下蹲;有的捂住脑袋往地上趴。耳边,一阵阵嗷嗷的尖叫--她们挨蛰了。我惊得呆在树干上,两手抓住树杈一动也不敢动。

也不知过了多久,蚂蜂飞走了,去寻找它们新的家园。我从树滑下来,看看伙伴们头上。脸上到处都是包。我们无意中伤害了马蜂,马蜂也无情地报复了我们。这是我第一次捅马蜂窝,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干过一件这样损人不利己的蠢事。

不过其实还蛮有趣的不是么。

捅马蜂窝五年级作文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积累7个词语;说出主要内容。

2、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在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感受作者童年时候的莽撞,懂得这莽撞源于天真、无知。

教学重点:

理解“我”思想感情的变化的语句。

教学难点:

懂得童年的莽撞源于天真、无知。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师:由于我们的幼稚,一些小小的冒失给别人,也给自己带来一些小小的伤害,然而当我们回想往事,回想童年,我们心中充溢着的却是美好和甜蜜。

1、介绍马蜂知识。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捅马蜂窝,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前、中、后)。

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小时侯冒失地捅马蜂窝,结果被马蜂蛰伤的一段经历。

过渡:“捅马蜂窝”这件事不仅我想做,连奶奶也要做,为什么?哪里可以找到?(在爷爷和奶奶的对话中可以找到。)。

2、分角色朗读对话。(第一节到第三节)。

交流问题:1、2。

3、浏览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自由读文4-6小节,

(2)能不能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听出作者的什么心情?

(3)老师适时板书:渴望、“有趣”、“难以抑制”“迟疑”、“胆怯”“惊呆”“生怕”

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渴望”

4、出示第一次情感变化的句子,学生再读读。

5、马蜂窝什么样子?读文填空:“这里,()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过渡:对,有好奇心,才会有无限乐趣。正是由于好奇心,才有了“捅马蜂窝”的故事发生。

6、体会朗读。

过渡:但最终好奇心战胜一切。这一捅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惊呆有关的句子”

三、研读课文。

(一)自读自悟,品味含义。

(二)理解:不顾一切。

1、不顾什么?(一切指什么?为什么?)。

2、连命都不要了,为什么呀?

3、书上还有表达它“不顾一切”意思的词语,自己找一找。

4、读这句话,想一想,我们要读出什么语气?

5、什么样的气势与架势?

6、这是一只()的马蜂。

作者由于强烈的好奇,引发了一个冲动,结果被马蜂蜇了,事隔多日,作者的伤好了,他惊恐稍定,这时,他又是怎样的心情呢?(害怕与后悔)。

捅马蜂窝六年级作文

童年好似一场梦,记得五岁那时的我在老家,嘿嘿!傻傻的和哥哥捅了一次马蜂窝。

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哥哥闲着没事儿,忙着找乐呢!那时候我才三岁,也没看过真正的马蜂窝,所以我拿着一根又长又细的木棍在树上捣呀捣呀捣,突然,扑通!一声,一个东西掉了下来,我把这东西捡起来,哥哥急忙跑了过来大声叫了起来:“老妹啊!快把马蜂窝扔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快跑啊!”说完,我扔下马蜂窝,像兔子一样,撒腿就跑。可不知不觉我和哥哥的体力都消耗的差不多了,但我们后面的那些“小东东”还是死死纠缠,盯着我俩不放,跑着跑着我们看见一条小河,我大声的喊:“哥!跳!”只听两声“扑通”,我们就跳到了河里,可那些马蜂并没有善罢甘休,它们在河岸边飞来飞去,一直等待向我和哥哥发出攻击。

过了一会儿后,我在水下面快不行了,准备上去换口气儿,可是,头刚浮出水面,眼皮就火辣辣的,可这点小伤也算不了什么,因为我还想着表哥呢!唉!毕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吗!”于是,我大声一叫:“撤!”我俩就从水里蹦了出来,飞快的逃窜。但我跑起来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可是空气里有一股追杀的味道。我们越跑越没劲,最后终于异口同声的喊:“好讨厌的感觉,可恶的马蜂,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回到了家,终于甩掉了该死的马蜂,我边走边哭:“呜dd马蜂我们走着瞧,下次我一定带好杀虫剂!呜dd。”哥哥又说:“今天真倒霉,我们身上的包加起来共有二十五个,呜dd。”

啊!重温童年的情景,可真让人觉得有趣!

捅马蜂窝六年级作文

星期六上午,我闲着无聊便下楼在小区里闲逛,想找点新奇有趣的事。就在这时一只马蜂飞来纠缠不休,我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旁边的一棵小树上,因为我发现那儿有个马蜂窝。我便找来死党戴瑞和宋欣。

“作战”开始了,我们每人手里拿着右粗又长的竹竿,身上套着硬纸板,最重要的是每人兜里都有四包“火药星”(小型炸药玩具),全副武装的我们不停地扔“火药星”,眼看每人手中只有两盒了,这时马蜂发怒了,蜂拥而上。面对我们的一身“铠甲”,马蜂无从下手。我们便开始尽情地用竹竿打蜂窝,没过一会,蜂窝便被打下来了,愤怒的蜂群终于找到了我们的弱点:膀子。便快速地扎下去,我们的膀子上便肿起了一个个大包。我们生气了,飞速地跑回各自家,拿出了秘密武器:杀虫剂。

我们跑到树下对着马蜂一阵猛喷,但马蜂还是不怕杀虫剂,于是我把他们的“火药星”全都拿过来,将我的一瓶杀虫剂给了戴瑞,让他们喷,我便不停地扔“火药星”。半个小时的“人蜂大战”终于停息,胜负已分,我们赢了!但我们的脸上、膀子上、脚上都肿起了一个个“肉包子”。个个筋疲力尽,无精打采。

虽然回去都挨骂了,但都尝到了胜利的滋味,我们为此欢呼雀跃。

捅马蜂窝小学五年级作文

童年是什么?它是飞翔的纸飞机,是阵阵的大笑声,是乱乱的涂鸦画。追着,跑着,闹着。我们长大了,这其中会有许多有趣的、难忘的经历。我每次想起自己勇捅马蜂窝的“英雄事迹”都忍不住哈哈大笑呢!

那是前年暑假,我参加了一个有趣的封闭式夏令营。一天早晨,我们几个“死党”吃完早饭溜进了山。我们边走边左顾右盼,寻找着“猎物”。旁边的大树为我们遮阳,凉风习习,不远处还有一个长方形小亭子,长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我眼睛一亮:“那边有个马蜂窝!咱们去看看吧!”

我们兴奋地跑到小亭子里,围到了马蜂窝下面。抬头望去,这个马蜂窝看起来表面有些干巴巴的,而且摇摇欲坠,最重要的是,没有马蜂在蜂窝外头“嗡嗡嗡”地飞,貌似没有马蜂住在里面。我不假思索地立马从地上找了一块大石头,想把蜂窝砸下来,可惜这块儿石头好像沉了点儿,影响了准头,在蜂窝的侧面轻轻地擦了一下就掉下去了,而马蜂窝只是微微地晃动了一下,根本没有要掉下来的意思。

这下热闹了,大家都开始摩拳擦掌,吆喝着看谁能把它给打下来,只见石头、树枝子雨点似的向蜂窝飞去,可不知怎么地,这个马蜂窝就是稳稳地挂在那里巍然不动。终于,有个同学放了个大招儿——他像猴王孙悟空转世,挥舞着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金箍棒”,大喝一声,对着马蜂窝就是一捅!成功了!蜂窝终于如愿以偿地掉了下来,摔进了对面的树丛里。我们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会不会有马蜂飞出来啊?刚才的热闹劲儿一下子过去了,树林里突然那么的安静,只有凉爽的风还在微微地吹着。

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树丛那边,一时间,我有些后悔刚刚发现了这个马蜂窝,现在我们随时可能会被马蜂蜇。我满头的大汗一下变成了冷汗。过了好一会儿,还是静悄悄的,没见有马蜂“腾空出世”。“呼!”我拍拍胸口,庆幸地松了口气。

突然这时,空气中爆出一声大喊:“啊!马蜂——”我大吃一惊,什么也顾不上了,没命地跑了起来。我的脑海中闪现着电影中看到的.“野蜂狂舞”的画面,天呀,这要是被它们盯上,我可就惨了。小伙伴们也惊慌失措地跟着我跑,我们的速度估计都打破自己的最高记录了,即便如此,我还是感觉身后仿佛有一大坨气势汹汹的复仇者——马蜂在追着我,等待我的将是满头满脸大包的凄惨命运!于是,跑得更快了。

我们一伙人“抱头鼠窜”了半天,实在跑不动了,瘫软在地,这才感觉有什么不对劲儿,好像后面没什么动静呀,我胆战心惊地回头一看,哪有什么马蜂,只看见一个小伙伴正远远地冲我们窃笑呢,看他那笑得直不起腰来的姿态,我们这才知道上了当,原来他就是那只“大马蜂”啊!大家气急败坏,转头就冲那个可恶的家伙跑去,这下轮到他狼狈逃窜啦!

我们笑着,叫着,喊着,畅快淋漓地享受着我们的童年,感受着这美好的生活。

童年就是这样趣味横生,我们天真无邪,调皮捣蛋,不知天高地厚。可这又有何妨?我会将这些记忆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中,藏在那个叫做“天真”的地方。

小学五年级语文《捅马蜂窝》教学教案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会沟通的方法,知道沟通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掌握沟通的原则。

3、通过活动,能够用沟通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交往。

活动重点:通过“听”“问”“看”“说”这些活动,掌握沟通的方法和原则。

活动难点:活动后的感悟。

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的运用:制作ppt、参考《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

主要教学过程:

一、寻人游戏。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以各种方式找到符合其中的一个特点的其他学校的同学请他签名,看谁签的多。

二、生日接龙:

三、盲龙扑珠游戏。

-——理解肢体语言。

四、闭眼撕纸。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表达时用词恰当。

捅马蜂窝西师版五年级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态度的转变。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4.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马蜂的资料,了解马蜂的特性。

教材简析。

本文通过叙述“我”儿时因淘气捅马蜂窝挨蜇的故事,赞扬了马蜂为保护家园和入侵者同归于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至“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到屋里”。写“我”儿时因淘气捅马蜂窝挨蜇的经过。第二部分从“当夜,我发了高烧”至“一种罪孽感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上”。通过“我”挨马蜂蜇后对马蜂的再认识,表达了“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我”对马蜂归来的期盼。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抓住重点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体会“我”对马蜂誓死保护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

课文的第一部分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始到“‘捅不得,捅不得。’爷爷说。”写马蜂窝给爷爷一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第1段,先写后院的特点,然后点明它是小动物“生存和嬉戏的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爷爷的后院花木丛生,枝叶纠缠,所以才会成为“乐土”、“乐园”。接着突出描写了壮观的马蜂窝。先说马蜂窝的位置-爷爷窗檐下。“壮观”写其体积大;“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比喻其形状;“无数金黄色的马蜂”言其数量之多;“爬进爬出,飞来飞去”是马蜂活动的特点-每天忙忙碌碌;“不敢开窗”言其给爷爷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这段的描述看出“我”对马蜂观察得很仔细,但“我”从没想到去骚扰它们,大家自得其乐、互不侵犯,这里是大家共同的乐园。

爷爷奶奶的对话在文中作用很大,它引起了“我”想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

这段对话给“我”透出了以下信息:一是再一次印证了马蜂窝给爷爷奶奶生活带来的不便,奶奶想捅马蜂窝:“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二是爷爷坚决反对,不能捅马蜂窝:“要蜇死人的”;三是从奶奶的话中了解到捅马蜂窝的方法:“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以上第一层是故事的起因。

第二层具体写捅马蜂窝挨蜇的经过,是故事的发展与结局部分。

先写捅马蜂窝的强烈欲望。

接着写“我”的准备工作。

最后写“我”挨蜇的过程。这一层是文章的重点,写得具体而细致。

捅马蜂窝六年级作文

每到一只只蜜蜂飞来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桶马蜂窝的傻事。

记得在9岁那年的夏天,我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阳台上有一个很大的`马蜂窝。只见一只只马蜂绕着窝飞来飞去,它们的铠甲在太阳的照耀下现得格外刺眼,看看就觉的可怕。于是大热天的,我们也不敢开窗,就怕它们来光临。

过了几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叫来表哥表弟召开一个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对付这些马蜂。我提议干脆把它给捅了吧!以免后患。这个主意大家都认同。

第二天,我们头带头盔,身穿雨衣,戴上手套,还拿了一根竹杆,全副武装地来到了马蜂窝前。我小声地说:“一!二!三!捅!”竹杆捅向了马蜂窝。可事与愿违,马蜂窝没有捅掉,却引来了一大群一大群的马蜂。我们吓得像老鼠遇到猫一样,立即扔掉了竹杆,拔腿就跑。因为头盔太笨重了,我的奔跑速度很慢,更糟的是慌乱中有被一块大石头绊倒在地上,一时起不来了。一只马蜂爬到我手上,蛰了个大红包,肿得很厉害。我火速跑回家,关上门窗,一照镜子,发现身上有不少的红疙瘩。

事后我知道一个道理:做事要准备充分再去做,还要想想后果。着叫“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下次我一定要捅掉这个马蜂窝,我暗下决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