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并不如烟散文通用

往事并不如烟散文通用

ID:105739

时间:2023-04-23 05:27:23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往事并不如烟散文篇一

每个人都有过往,相信每个人也都或多或少地怀旧,这无可厚非,毕竟我们都是感性的。但我不主张沉浸在往事中,那样的人生太沉重。

在繁琐的家务之余,在工作之余,偶尔安静下来任由思绪飞舞,将深藏在内心某个角落里的记忆唤醒,在无人的时候,面对自己,让往事重温。这个时候,你尽可以含着眼泪微笑,尽可以轻声哼唱,尽可以做一些幼稚的动作,尽可以自言自语,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因为这是难得属于你自己一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时候的你,相信是最美的。只因为我们都看重情义,重视情谊,所以即使今天的我们友朋满座,生活无忧,但依然会在某个刹那突然想起往事,也许是在我们幸福开怀的时候,也许是在我们静坐的时候,也许,就是在我们刚刚路过母校的时候弯下腰来系鞋带的时候。开心的往事会给今天的我们一份喜悦,一份感动,一份释怀……一次成长的理由。

无论名人或者平民百姓,在她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往事,恐怕大都是童年那段无忧的'记忆和青春期那份美好纯真的初恋。无论你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百姓,在你的心中,是否也有一份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份记忆与本真有关,与青春有关,与亲情友情爱情有关。在你感觉疲惫的时候,在你被日渐成长后不得不面对的凡尘俗事烦扰的时候,那些曾经历过的真实却在今天再也触摸不到的画面反复浮现,即使泪流满面,也是幸福的,因为至少有过那般真实的生活。

当然,往事中不免会有伤心的故事,悲伤的往事不必重提,因为它除了让曾经伤痕累累的心再一次触痛,没有任何积极的影响,既然已经过去,就永远埋藏,别轻易触碰。

往事并不如烟散文篇二

外祖母很会做吃食,她总是精确地计算着一年的时令,然后做出符合当下时节的食物来。这是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几乎都具备的能力。比如说,十月中旬收了新鲜玉米,然后就动员一大家人围着簸箕剥玉米粒。新鲜的玉米粒蕊黄而多浆,从石磨的小孔中投下,转动石磨手柄,玉米的浆汁便由石磨的中缝处溢出,浓稠而清香。入锅蒸熟,很快就变成了玉米粑这种民间美食,在水青色的玉米壳里包着。这种从土里摘下的新鲜食材,经过人工的巧妙处理,然后幻化成朴素而美味的食物的过程,常常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临近端午,包粽子更是这样。

我们这里包粽子一般都是用箬叶,箬叶的果实形似蜘蛛卵,所以也叫蜘蛛抱蛋。这个名字太俗,不如另外一个叫一叶兰的.有诗意。箬叶两端尖峭中间鼓胀,线条柔软圆润,叶形很美,又终年翠绿,但不够宽大。用它来包粽子,小巧精致,常引人关注。但这是现在,以前我们是用竹箨!

外祖母就是用竹箨!

竹箨就是笋壳,外祖母用的笋壳都不是新鲜笋壳,是陈年笋壳。今年端午用了,在清水里洗净,然后自然晾干,又存放在房上的阁楼里。阁楼里堆放了很多家什,很杂乱,我有一次还见到一张蜕掉的蛇皮。外祖母就是从这里把那些笋壳取出,又在清水里用丝瓜瓤擦拭着每个角落,洗净后晾干,用它来包这年端午的新鲜粽子。老瓶装新酒,外祖母很懂生活。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我们这里俗称酒米。酒米本是酿造黄酒的,但我们这里没有黄酒,黄酒在绍兴。我们都是直接食用。酒米淀粉多,不透明,有大理石的光泽,煮熟后很绵软,用来包粽子很合适。新鲜酒米头天夜里就要浸泡在水里,外祖母用的是一个很大的搪瓷盆,外面绘有青花。白米青花,一切都那么动人。除了酒米,外祖母会准备好花生,绿豆,有时会有几粒枣。这些都在水里泡。

对于食材我们是可以帮忙备好,但真正包粽子便只能是外祖母了。在屋檐下晾干的笋壳被取下,多年地使用让笋壳色调暗淡,近似酱色,笋壳上的黑色斑点也有些漫漶。包粽子是要技术的,外祖母深谙个中道理。笋壳在外祖母手里跳跃,对折,成漏斗状,将由酒米、绿豆、花生和红枣混合而成的主料舀出一些装入漏斗里,用竹筷戳,使之压紧,然后封口,再用事前撕下的笋壳长条捆绑扎紧,一只笋壳粽子就被放在一旁以备入锅。粽子多棱角,中国文学里描写旧时妇女的裹脚,便常常用粽子来形容,这多少叫人心里不舒服。粽子和裹脚,这算什么回事!

包好的生粽子放入大铁锅中煮,水大开,粽子在里面翻滚。煮好取出,用剪刀剪断笋条,慢慢打开笋壳,粽子熟黄如同一枚寿山石,有笋壳味。用竹筷夹一口粽子,在有白糖的细瓷碟里翻几下,吃到嘴里糍糯绵软,淡香甜润。我们看着外祖母,她在灶台的雾气里笑。

端午这天,我们那里不吃咸鸭蛋,不喝雄黄酒,也没处看龙舟。只有吃粽子。吃了粽子,才算过了端午。吃了外祖母包的粽子,才算过完整无缺的端午。这也是以前,外祖母不在了!

今年又要过端午了,街上卖的都是青箬叶包的粽子,他们把箬叶泡在水盆里,一边包一边卖,以示食材的新鲜,可惜没有笋壳。里面包的也只是酒米。这样粽子吃起来总让人寂寞,现在我只能吃这些。

一切杳若黄鹤,我很怀念用笋壳包的粽子。

往事并不如烟散文篇三

;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每天上午9时,静谧的开封清明上河园往往被一阵震天动地的迎宾盘鼓声敲醒,天南地北的游客蜂拥而至。游客进园,左行几步,就会看到一座古朴的汴河码头。数艘黄色仿古游船静静地靠在岸边,热情欢迎游客乘船游览环绕全园、蜿蜒曲折的汴河风光。距离汴河码头一步之遥,就是那座举世闻名、伟岸耸立的虹桥,状若彩虹,飞架汴河之上。此时此刻,一艘庞大的运粮漕船刚刚从桥下穿过,就遇到一伙蟊贼,企图抢劫漕粮。恰遇包拯巡河,指挥果断,官兵英勇还击,三下五除二就将蟊贼捉拿归案。漕船沿着清澈的汴河继续前行,向着东京城进发。

这是情景剧《汴河漕运》中的一幕。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汴河漕运究竟怎样呢?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调运粮食的一种专业运输。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我要讲的发生在北宋年间的汴河漕运故事,指的是狭义的漕运。

汴河历史悠久。北宋年间,汴河漕运兴旺发达,汴河的发展也达到鼎盛时期。

据李村人先生对汴河故道的考证:汴河在开封城中间,发源于荥阳大周山洛口,向东经中牟北五里的官渡,从外城西边“利泽水门”和里城的“大通水门”流入里城,横贯今之洪山庙、后河街、州桥街中间的大王庙、袁宅街、胭脂河街,折而东南(乾隆六年旧汴河改为惠济河),出里城,经扬州门北的“上善东门”流出外城,经过今大堤以外、虹桥弯村北边(今讹为横船弯),过陈留、杞县北,流入泗水、淮河。

北宋末期,汴河失修,钦宗靖康初(1126年)曾有干涸月余的情形发生,航运受到阻碍。宋南渡后,汴京沦陷,汴、淮交通断绝,汴河也失去了漕运的意义,很快淤塞。

好在我们还有“一经一卷一园”(“经”指的是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园”则是按照《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清明上河园大型宋代文化主题公园),使我们依稀望得见历史尘埃中汴河的模样,记得住汴河带给我们的乡愁,进而讲好汴河漕运的故事。

画家张择端虽然不是开封人(他是山东诸城人),但他曾经长期在开封游学,对北宋末年开封城市的生活非常熟悉。在《清明上河图》中,他抓住了大运河这个最为重要的线索,描绘了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关于大运河的千古名画。

打开《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由城郊沿汴河向城内铺展,城外村落中几座茅舍,小桥溪水,杨柳依依,农民正在耕作,恬静安宁。接近城门,房屋都成了瓦房,商贸行旅增多,逐渐繁荣热闹起来。之后,出现汴河,码头上有装有卸,船只有的停泊,有的正在行驶。街上有卖馒头的饭馆,有“王家纸马”店招牌,门前有叠成楼阁模样的纸扎及“黄胖”(泥人)等祭扫之物。在势若彩虹的大桥处,赶集的人们使繁华的商业区更加热闹。桥上轿马相撞,摊贩争售,摩肩接踵,喧闹不已。一艘巨大的漕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紧张操作,桥上和岸边都有人驻足观看,成为这幅画的高潮。

汴河是引用黄河、洛水之水,每年冬季要进行疏浚,无法行船。等到夏季水大足以行船时,又因为水流湍急而十分危险,特别是上游行船,完全靠拉纤才能行进。

《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下边出现的一幕险情,就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场景。

《清明上河图》中对汴河收尾部分的处理则意味深长:一条漕船在纤夫费力地拖拽下,艰难地逆流而上,船上却也只有两个船夫在操船。这种荒凉和前景莫测的画面,似乎在冥冥中诉说着什么。

开封被称为北方水城,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曾对开封做出巨大贡献。

这条大运河南起杭州,北到涿州(今北京),中经洛阳、汴州、江都,全长2000多公里,贯通中国南北水运。

开封本不过是个普通州县,大运河穿城而过后,逐渐成为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8世纪之后,天下根本在于江淮,汴河越发重要,开封成为“水陆要冲,运路咽喉”,燕、赵、吴、楚等地商人向这里聚集,这里逐渐成为活跃而繁荣的商业贸易中心。王建、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写诗赞誉它的富庶。

784年,为保护汴河漕运,唐朝宣武军节度使的10万兵马从商丘迁来,使这里成为区域性政治、军事中心。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夺取大唐江山建立梁朝,下诏升汴州为开封府,定为东都,同时将洛阳改为西都、长安降为雍州。这是中国古都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化。

古代交通中,水路比陆路重要。赵匡胤即位后,疏浚汴河、蔡河、五丈河,并开凿金水河,使开封拥有四条河流,成为“天下之枢”。

那时开封的河道上,日夜舟船如织,商旅不绝,“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在这四条河流中,汴河显得最为重要,其漕运能力10倍于其他河流,是开封水系的主干,有宋一代,都把汴河视为“建国之本”。

在当时开封乃至全国的漕运交通中,汴河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赵匡胤把自己的设想摆到桌面上,结果遭到群臣及弟弟赵光义极力反对,使迁都计划搁浅。赵光义等人反对迁都的理由之一,就是开封漕运四通八达,无可取代。赵匡胤的老部下李怀忠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指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就当时形势面言,李怀忠这一番话的理由很充足。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汴河,就没有开封168年的繁盛;没有汴河,就没有流传千古的《清明上河图》。

宋时开封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经济中心。有四条运河是漕运枢纽,一切货物全赖之交流,是一个“八方辐辏,四面云集”的大都市。到元代还有“一苏二杭三汴梁”的谚语。从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博物馆中的宋代白地黑花大瓷坛上的画,都可以看出开封当时的繁荣都市的面貌。其中所谓四条运河,即为蔡河、汴河、金水河与五丈河。

汴河长期引用黄河之水,河水挟带大量泥沙,河床的淤塞特别严重。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以前,每次对汴河清淤,都要求见到河底特置的石板石人标记处而止,保持河水常在地平面以下,称作“水行地中”。天圣二年以后,每年为治理汴河征调的劳动力常被借调去从事其他工役,以致汴河河道多年失修,河床日益增高,沿岸修起高堤,变成“水行地上”。由于河床淤淀严重,淤滩增多,河水流速缓急不等,行船颇多不便。

宋廷自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采取狭河措施,浚汴河中流,阔5丈,深5尺,以省修堤费用。

仁宗天圣、嘉祐年间,又自开封至泗州的运河上“治木岸”,以束水势。所谓“木岸”,是用树的枝梢做成的,捆捆相连,安放在狭河岸侧,再用木桩钉牢固,使河流稍窄,流量流速适中,以利航行。这样做的结果,河身平夷,“操舟往来便之”。

不论采用什么办法,如何保证汴河漕运,一直是宋廷官员经常考虑的问题。

虎眼春波溢宕沟,万艘衔尾饷史州。

控淮引海无穷利,枉是滔滔本浊流。

实际上汴河吸引的商品,还不仅以江、淮、两浙、荆湖诸路为限,岭南、川蜀的货物到京师的,大多也经由汴河。

宋代官物虽由江陵陆运至京师,不必经由汴河,但商人货物仍由江陵沿江东至真州入江北运到开封,所以川蜀也可视为汴河所通的区域。

北宋制定有严格的漕运制度,制度中对京城漕运诸河的漕运路线、漕运租赋的种类乃至于每年漕运量的定额等都有具体的规定。

关于北宋时期汴河的漕运之盛以及其重要性,汴河漕运与开封的关系,宋代著名经济学家张方平于熙宁五年(1072年)在其《论汴河》中讲述得最为详尽透彻。

北宋时期,通向京师的漕运船只,称作纲船。当时按船只数目或载重量多少,组成船队运输,每一队即为一纲。这些纲船常年穿梭在江淮至京師几千里的运输线上,昼夜不息。汴河的漕运纲船,宋初是每年往返3次,后来改为4次。

作为水路枢纽的开封,汴河漕运战线曾经活跃着一批特殊职业者——“押纲人”。

为了保证汴河运输的粮食和物资能顺利到达都城开封,北宋政府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设立专门的漕运机构。这个机构叫发运司,专门负责大运河运输。二是组建纲船队伍。由政府拨出专项资金在南方地区打造约6000条运输船,还把每10条船分为一组,叫一纲。三是指定押纲人员。每组纲船派遣1~3名中下级军官或大户人家子弟随船护送,称为“押纲”。如果运输过程中发生官物被盗,或船只沉没等事故,押纲人要负责全部赔偿。否则,轻则降职,重则入狱。

为了提高押纲人的积极性,宋政府规定,漕船80%的运载量用于装载漕粮和货物,另外20%允许载点儿私货,可以到都城开封售卖,挣一些外快,补贴收入的不足。

根据大运河运输船的载重量计算,每船夹带的私货有2500公斤到5000公斤不等。一般是来自江浙一带的土特产品,比如丝绸、瓷器、竹木器、海货、香料等,大多是东京开封市场稀缺、市民非常喜欢的商品。回船的时候,再从开封市场上携带一定数量的商品运到南方去。这样一来一往,就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往返于汴河的漕船大约有6000条。宋朝法律规定,这些船不能住宿停留,沿途税务机关不得拦船收税。每年8个月的航运期内,漕船日夜不息,往返4次,载来了168年的东京繁华。

显然,官府对纲船不收税,就是有意让船工们带点货物,做点买卖,维持生活,甚至有点小利可图,给船工水手留下一条生活出路,使他们安心纲运。只要不妨碍纲船正常运行,押纲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神宗元丰年间,一些官僚捉摸不透宋初立法允许船员夹带私货之用意,不许纲船携带私货贸易。船工无利,生活困难,不仅不愿意干,而且盗食官米,纲运问题的弊病也日渐突出。宋廷最后不得不改用旧法。从旧法实行结果可知,随纲船入京,私人百货也运到开封,沿途河市均可贸易。可以说,纲船到哪里,哪里的商业也就活跃起来。

宋太宗即位后在京师设立江淮发运司,后把权限下放到沿淮“排运司”,派大將从川陕运木料来修整河岸,每年漕运粮米增加到400万石。有一次京城粮食缺乏,太宗果断决定各州郡留够3个月口粮,其余一律漕运京师,以至于汴河之上上千运粮船首尾相接,蔚为壮观。

自元丰二年(1079年)六月导洛通汴渠成,称为清汴,头纲入汴改为明年二月一日。这年冬天,汴水通行,三司即请求宋廷“不必以二月为限” 。

哲宗元祐年间,复开汴口,引黄河入汴,与清汴工程混用,冬寒汴口仍旧关闭。因此,头纲入汴主要仍在清明之时。于是,清明前后,纲船和其他私人商船衔尾入汴,粮食储于东水门外之虹桥元丰仓、近城顺城仓,东水门里则有广济、里河折中、富国、万盈、广盈、永丰、济远等共十仓。粮来货至之日,宋廷发放粮物,“遇有支遣,仓前成市”。东京东南部汴河一带顿成闹市区,汴河冬季停运时的萧条局面大为改观,市场开始生机勃勃。

汴河与漕运,漕运与清明,清明与河市繁荣,就这样结下不解之缘,周而复始,延续一百五六十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此有集中展现。往事并不如烟,至今我们纵观图中数量众多的粮船和货船,透过千百年历史沧桑,仍然能够感受到北宋时期汴河漕运的发达。

相关热词搜索:;

往事并不如烟散文篇四

儿时的一幕一幕,在我脑海里不时的涌现,多少年来越来越清晰。

脑中的往事犹如美酒,时间越长,味道就越浓越香,越有品味。

记得xxxx年10月份的一天,在河南宁陵县,新兵入伍前在地方武装部发服装,因为当天我不在,我叔叔帮我把衣服领回了家。当我回到家,看到一套深蓝色的海军服时,我心里那个高兴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可当我穿上衣服时,我傻眼了,这是一套一号的衣服,我穿在身上又大又肥,裤腿和衣袖挽了三次才露出脚和手。

尽管衣服很大,但我穿在身上还是无比高兴,衣服发了,说明我很快就能走进部队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了,这可是我多年的梦想。

我永远忘不了穿上这套衣服上街的情形。在商丘市里,我穿着这套深蓝色的海军服上街买东西,衣服本来就大,况且我们市里有10多年没有招过海军兵,都没有见过这种服装,回头率达到百分之百,有好奇的目光,有羡慕的目光,有欣赏的目光,也有嘲笑的目光......而我走在街上只感到光荣,骄傲,环顾四周的目光,我俨然成了一位“明星”,着实过了一下“明星”瘾。

时间过去了十六年,我依然感到光荣和骄傲。

二二二团农四队

往事并不如烟散文篇五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那时候是七十年代初,村子里的女孩子也上学,只不过大都上到小学毕业,家长开通一些再加上学习好一点的能上到初中。从上学开始,我算是学习好的,爹娘又是开明的家长,一路过关斩将,实现了“跳出农门”的伟大目标。虽说毕业后生活的地方离家不算远,但自从爹娘搬到城里来以后几乎就没怎么回过老家。越是回不去,心里就时不时的想上一阵子,有时候鼻子一酸,眼睛就模糊了。

想什么呢?亲人们都在身边,母慈子孝,其乐融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想家。想家里的老房子老院子,家里的迎门墙,想院里的那个压水井,想井旁的大槐树,想过年时家里每个人亲手写的春联,想一家人围坐桌旁,粗茶淡饭却津然有味,想家里的大娘大爷、七大姑八大姨。没缘头的想那些一点儿意思没有的细节,甚至于一次平常不过的走亲戚。越想心里就止不住的翻江倒海,一点一滴都越发清晰明朗起来。

想儿时的同学。那时候的同学本就不多,一个年级也就十几个,但现在也并不是都记得下名字来,能记下名字来的又怎么也忘不掉。也没有说的上来的惊心动魄的事情,无非就是上课考试写作业,下课跳绳丢沙包。但那张干净的脸,那双细细的眼,眉宇间那纯纯的.笑,都刻在心里,抹之不去。

有时候也想回去,也曾经真的回去过,但近乡情怯,一切都那么陌生了,包括曾经日夜厮守的家。那日里梦里都念念不忘的同学,或许就在咫尺,但挪不动的是双腿,走不出的是心结。

就像陈奕迅在歌里的轻声漫语: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

所以,我宁愿将你化作文字,永远的留在梦里,也不敢轻易的去遇见。漫长的岁月,我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才能实现完美衔接。带着笑脸,回首寒暄,我做不到。我不敢碰触的,是埋在心底的那个又清晰又模糊的童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