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近京剧作文优质

最新走近京剧作文优质

ID:125601

时间:2023-04-30 05:11:17

上传者: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走近京剧走近京剧篇一

回家,是迎春的梦幻曲。唤醒中华大地亿万子孙,朝着不同方向起飞。一年一季的大迁徙,把坚冰踏碎、严酷滚热、岁末温香。

回家,是感觉的一种收藏。它潜藏在每个人的香囊,属于自己记忆的雕刻,是无法舍弃的一种光泽。能让风换成雨,能让寒酿成雪。

斜阳流金,悄悄把萧瑟涂抹。没有雪的点缀并不缺少潇洒,大街照样花红柳绿、风景夺目。那是人的心境、表现出的无限向往、相互温暖、共同衬托的另一种壮美。

银光清唱,千年不朽眷轮回。没有风花雪月陪伴照常英俊,你的笑脸、你的思念、你的期待分明是入宴的彩卷,没有你哪来的绚丽和光艳。

走近是一种凝聚。都会把拥戴的心晾晒。面对亲人不要过分刻意。坦然平静淡泊,用真实、真诚表达自己的那份无悔,或许更显纯粹。

走近是一份期待。相聚那一刻意味着什么?都在深思,是习惯、满足、孝心、推移、自然规律?还是情难舍、意难弃、魂在喊、灵在唤?或许那一刻已经酝酿出年味,甜酸苦辣咸五味绝配,就能奉献一桌美味大餐。

春节,我们来了!

此时,我只想沉默。用嗅觉闻、视觉赏、味觉尝;用感官品、意识嚼。闭上眼睛,邂逅在童年的冲动、相逢在中年的辛酸,哪怕流落在不堪回首的荒凉。

此时,我只想观望。看气氛用什么渲染、生命不约而同都在抒写,是春姑娘的喜气在沾染还是梦的颜色在召唤。

此时,我只想拥抱。璀璨焰火照亮马年、春晚年宴告慰龙缘。一万个年轮都聚焦到子夜,悄悄听,仿佛都在祈祷,让一个好梦带来运转。

走近京剧走近京剧篇二

设计者:佚名(请知情者告知,本站希望尽快给作者注名)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四、教学具:

1、 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 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五、教学建议: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教材分析及教法设计:

1、 教材分析: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悠久,它的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京剧脸谱通常分净角与丑角脸谱两大类。约有十余种谱式,净角主要有:“整脸”、“三块瓦(窝)脸”、“十字门脸”、“六分脸”、“碎花脸”、“歪脸”等。丑角谱式较少有:“豆腐块脸”、“腰子脸”、“枣核脸”几种谱式。

京剧脸谱的颜色一般以某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成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每个脸谱至少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各种色彩显示不同的作用与象征,可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2、 教法设计:

本课教学属于小学高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前几课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针对学生特点在教法设计上采用:

①、 观察理解法:高年级学生观察想象能力的比中年级学生丰富,他们的感受能力很强,有耐心。在观察事物时能自己思考分析事物,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具有积极性、主动性。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由模糊到清楚,帮助学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观认识发展到具象的理解认识。

②、 分析比较法:、高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能够分析比较出不同物象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来认识教学内容,理解教师教学意图。

③、 指导制作法:教师要在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绘制京剧脸谱,但不能越俎代庖替学生选择谱式、色彩。让学生分组讨论后选择自己喜爱的谱式来绘制。

④、 多媒体演示法:美术课教学重要大量使用图片、范画,教师也要示范画给学生看,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范画演示,也可以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对教学内容更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六、教学多媒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中使用了cai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电影、声音、动画、演示过程等内容。cai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清楚、更快捷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也使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

1、 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 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 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 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 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2、 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师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3、 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 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 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 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 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 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

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观点影响学生。

步骤七:宣布下节课学生用具:

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略)

4、教师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 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 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

3、 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 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 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学生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步骤七:宣布下课。

走近京剧走近京剧篇三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走进京剧大世界》它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十五册的内容,适用于八年级的学生。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谈谈这堂课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意图。

(一)教材分析

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艺术,它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表演艺术,仅靠老师的语言介绍,或听唱段欣赏,对学生认识其综合性表演艺术特征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能拓展学生的认识视野。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京剧了解不多,他们对拖着长腔的京剧不是很喜欢,但他们具有求知欲望强、表现欲望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的特点。能熟练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便于使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这是满足学生情感与认知需求的最有效、最实用的途径。

(一)情感目标

以典型范例欣赏激发学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

(二)认知目标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表演特点及京剧的伴奏乐器。

(三)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音乐,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重点:了解京剧艺术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等相关知识,初步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难点: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欣赏、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为了突破课的重点、难点,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法、谈话法、体验教学法。

(一)课前——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

为了营造浓郁的京剧气氛,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课前,多媒体播放京剧《苏三起解》视频片断,学生随京剧音乐进教室,营造课堂浓郁的京剧氛围。

(二)课中——创设情景,加深感受。

课开始,我问学生“你知道刚才播放的是我国戏曲中的哪个剧种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走进京剧大世界”。

课前我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他们提供了三个主题学习网站:“中国脸谱网”、“走进京剧网“时代国粹”网,让学生课外在网络上搜寻相关京剧常识,然后整理所查到的资料,分别做成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发到我的邮箱,我挑选其中几个较好的,由学生在课上给大家展示、分享,这时的学生俨然成了老师,教与学角色的变换,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热烈、高涨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自主合作,大家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功夫,脸谱特点,伴奏乐器等京剧基本常识。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之情也由然而生,初步达成了课的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信息技术网络象本大百科全书,大大拓展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演示文稿展示方便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

老师使用多媒体出示唱、念、做、打四大功夫的视频片断,为学生创设看得见、摸得着,京剧就在自己身边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跟着媒体示范念一念有音调的京剧韵白、看一看精彩的武打动作、做一做京剧的表演程式,这是学生感受和体验京剧的良好途径与方法,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信息技术多媒体视频的演示解决了一般音乐老师无法达到的京剧表演专业水准的难点,体验教学法能便于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模仿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更好地感受体验京剧的表演特点。

在前面各环节的基础上通过视频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试图利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在直观性、趣味性、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下,通过观其形,辩其色、听其声、会其意来学习欣赏。信息技术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展现了京剧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戏台的味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提供的外部刺激多样化,能使学生获取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课后延伸

为了拓展京剧文化视野,提议学生在班里办个京剧艺术墙报。可提示学生在网络上搜寻有关京剧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京剧故事,艺术家的轶闻,可用文字、图片、唱谱等各种形式。

1.教学氛围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有师生热烈的讨论声,也有学生激情昂扬的发言声和学生发自内心的由衷感叹“京剧,你真ok!”。这一切说明,信息技术多媒体手段在这节课上起了桥梁的作用。

2.活动形式丰富,学生实践成效显著。听一听、念一念、看一看、做一做,学生的实践活动串连了本堂课。

3.交流方式多样化,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机交流,生机交流,使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带领学生成为网络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创新点是:凭借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京剧气氛,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您的指导。

走近京剧走近京剧篇四

由于自己对京剧了解不多,所以在课前,利用大量的时间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和图片,并制作了多媒体幻灯片《走近京剧》。还利用自己会拉二胡的条件,去借了一把京胡,练习了一段京调,为欣赏活动做准备。有了这些图片、资料、演奏的准备,欣赏课变得不再单调、乏味,而是生动了许多。

京剧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深刻了一点。虽然京剧欣赏教学的要求与一般民歌欣赏、器乐欣赏的目标差异不大,他们只是曲调不同而已。但因学生几乎从不听京剧,对京剧一点都不了解,很多学生说,在电视里看到京剧的屏道,都会转台的,所以根本没有欣赏京剧的基础。他们不了解京剧的形成与发展,没有基本的京剧知识,所以他们看不懂也听不懂京剧,无形中也就远离了京剧,无法和老师形成共鸣;儿童的精力旺盛,喜欢活动而且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让学生静下心来欣赏冗长的唱腔和难懂的唱词并理解其人物形象有一定难度。

由于京剧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生疏的,第一课时中,我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走近京剧,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而教材提供的只有cd音响材料,所以我利用了mtv的形式,如: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的录像、京剧《智斗》、《苏三起解》等网上找到的影象资料,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既能听到音乐又能观看到京剧的表演形式。在讲解“做”和“念”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和表演了京剧《智斗》的片段,同学们边听边随录音哼唱,并总结出一字多音的拖腔是京剧唱腔上的一大特点,进一步感受京剧唱腔中唱词的韵脚、咬字吐字与四声运用等特征,以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对京剧四大行当熟知于心。在接下去的《急急风》讲解时,我以实物展示和课件显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板鼓和大锣、板鼓和小锣、板鼓和钹、板鼓和锣鼓等经依次类推,然后逐步累加到三声部、四声部。在弄清了《急急风》节奏谱时,学生很快能用乐器鼓、钹、锣等三件乐器演奏出一段简单的《急急风》,而学生对于自己能成功的演奏《急急风》也很有成就感。通过了解、模仿、演奏、表演学生对于京剧有了一种亲切感和兴奋感,这个活动带给了我一点收益,因为我看见学生在逐步了解京剧、感受京剧、接受京剧。

第三课时《说唱脸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一个内容,特别是观看外国人唱的《说唱脸谱》的vcd时,学生特别激动,这是春节联欢晚会上曾经唱过的歌曲,也是前年星光大道栏目中,外国人喜欢演唱的曲目,很多学生一听就知道,而且歌曲欢快,易于上口,学唱非常认真,对脸谱的认识也更清楚了。我还给学生播放了和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让他们知道,并非远离我们青少年。在愉快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这节课虽然过去了,却一直令我难以忘怀,我深深地感受到,音乐教学也正象醇香的清茶,慢慢品味才知其中滋味。

第四课时成了京剧小沙龙,学生们不仅交流了很多京剧常识,大方的.学生还上齤台演唱了在家学习的京剧唱段,虽然唱得跑了调,但是我知道,京剧已开始走进学生们的心里。

本单元的不足之处就是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观看多媒体幻灯片,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的时间较少。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如果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那样课堂气氛会好很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