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生作文500字 境由心生作文(通用6篇)

最新心生作文500字 境由心生作文(通用6篇)

ID:135725

时间:2023-06-04 13:03:57

上传者: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生境由心生篇一

我想,一个人总要经历几件事,才能真真切切体会到那些哲理的深邃内涵,就像不久前的我所经历的一样。

那天,我独自一人在学校后园的池边散步。时间已是深冬,那不怎么深的池水早已经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光秃秃的灰黑的枝桠在砭骨的朔风瑟瑟发抖;阴沉灰暗的天空低垂着,没有一丝的生气,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又过了几日,我和朋友下课后出去散步,不经意间又转到了那池边。天气仍旧如那天般冷得厉害,但今天我的心情却很是轻松。当我再一次向那片水池望去的时候,不料想竟一下子被触动到了——一缕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冰面上,泛着闪闪的粼光;垂柳柔软的梢头,缀着小小的绿苞。刹那间,一种奇妙的感觉从我心底油然而生,我自己好似置身于阳春三月一般。看呐,不是吗?眼前那冰封的水面好似将要解冻一般流动着灿灿的波光,柳梢在风中招展着,不久就要被和风裁出细叶。天空是那样的明朗清丽,好一派融融春光!我沉醉着,耳畔仿佛听见了悦耳清脆的鸟鸣,眼前似乎看见了天上招展飞翔的风筝,鼻尖好似嗅到了扑鼻的花香……直到朋友的一句话,才把我拽回到现实中来:“傻了吗你,对着上冻的水面瞎看,这不还是那池子吗!”我眨眨眼,周围依旧是来来去去的人流,依然是十二月的寒冬。我心头的思绪不禁被什么牵动了一下。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几天前的经历。就像朋友说的:“这不还是那池子吗!”也许,从别人的视线里来看,甚至用几天前的我的眼睛来观察,这地方和之前的那片池水似乎也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或许还有些死气沉沉得让人讨厌。可今天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究竟是为什么?或许,正是我心情不同的缘故吧。我真切的体悟到了古人所说的那句“境由心生”。一点儿不错,境由心生,拥有什么样的心情心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景致,从而就会得到不同的体悟与感触。

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严冬,但我们可以拥有一颗如春天般生气洋溢的内心。这样,我们看到的,将会永远是生机盎然的春天!

心生境由心生篇二

悠悠中原地,浩浩正义歌。在三国众多英雄之中,被称为“义绝”的一位是谁呢?没错,就是关羽。现在,请朋友们随我一同去瞻仰关公生前住过的春秋楼吧。

春秋楼,又名大节亭,坐落在许昌市中心的文庙前街中段。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曹操在下邳俘虏了关羽以及刘备的两位夫人。但曹操礼贤下士,拜关羽为偏将军,并赐其一宅。关羽为了避嫌,将一宅分为二院,让两位皇嫂居内院,自己居外院。后人赞颂关羽义薄云天的节操,就在此修建了春秋楼和关帝庙。

我们已经来到春秋楼了不错,楼上的“大节亭三字就是指春秋楼,它也称“秉烛达旦处”。清代甄汝舟颂曰:“秉烛中宵暂避嫌,宅分两院亦从权。依曹不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川。”此处为许昌十景之一的“院英风”。春秋楼是关帝庙的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重檐歇山式,高达30余米。殿顶覆盖绿色琉璃瓦,面阔三间,周围16根廊柱,楼上楼下均带回廊,青石柱上雕有花、鸟、虫、鱼和人物等图案。春秋楼的建筑结构严谨造型大方,廓轩然,金碧辉煌。啊,春秋楼,你的宏伟建筑风格让我心生敬意!

现在站在楼顶,是不是觉得“一览全城小”啊?春秋楼为文庙的最高建筑,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周围景色尽收眼底。楼内有彩塑关羽夜读《春秋》的坐像,形象逼真;两翼有刀楼和印楼,藏有关羽的青龙月刀和汉寿亭侯印;东院分前宫、后宫,有两位皇嫂的塑像;院内有花园、问安亭,等等。啊,春秋楼,你的高度让我心生敬意!

瞧,下面就是春秋楼边的两通石碑。一通是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所立《关王辞曹操之图》石碑,上为关羽辞曹操书原文,下为关羽辞曹图。看我们的关大将军,勒马横刀,大义凛然,正在向曹操揖别。那图案,那线条,无比清晰,无比流畅,人物形象如在眼前。另一通关公像传为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为刘宗周翻刻。关羽骑赤兔马,手提偃月刀,双眸放光,长髯飘酒,气宇轩昂,威严而不憎,刚毅而不呆,活生生一幅儒将雄风。上述两碑文笔俊逸,书法冠绝,刻技精湛。啊,春秋楼,你的文化底蕴让我心生敬意!

名师点评

1.选材独特,立意鲜明。许昌春秋楼景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本文适用导游调的形式,按先后游览顺序,介绍了春秋楼的文化知识和文物,因其诗味浓厚营造出了古典略带神秘的风格,特别是赞美关公的儒将雄风和人格魅力,令人肃然起。

2.借物抒情,富有气势。文章将考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于对春秋楼的具体描绘之中,长短句结合,使文章生动有起伏;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咏物寓情。大气磅礴地表现考生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凸出一种英气勃发的美感。

3.引用诗句,彰显底蕴。文中入清代甄汝舟的诗词佳,化用名句“一览众山小”为“一览全城小”,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让卷者立刻“窥”到考生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

心生境由心生篇三

有句话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这句话我过去一直不明白,现在我通过一件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忽然明白了生活,明白了留心生活。

看完朱自清的《春》以后,我与往常一样,踏上我放学回家的那条必经之路。

不知怎么,今天的和风让我的心中不禁涌起了那些优美的语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不禁被陶醉了。一股股清新、绿色的味道偷偷地钻进我的鼻子。

那种味道让我的全身仿佛浸在温泉里一般,从头到脚的所有神经都放松了。

我从绿色梦境中醒过神来,去寻找着这气息。低头一看,猛地一惊。

“草!”我不禁在内心深处喊了出来。

一排排嫩绿的小草在松软的土壤上随风慢慢摇摆着婀娜的身姿,整片花园都被绿色包裹着。

那些草已经长到四五指高了。

再抬头一看,我的内心又一次激动地振奋着——“树叶长出来了!”树叶没有说话,只是在风的吹拂下,用绿色的手掌轻轻地向我招了招手。

“哇——克——奥!”

我右手握成拳头,习惯性地砸了一下我左手的手掌,就是因为《春》吧!

《春》唤起了我对春天的憧憬,现在正是春天,因为我渴望春天,所以我的鼻子灵敏地捕捉到了她的气息,发现了她的青草和绿叶。

这次发现,让我开始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手去摸;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脑子去想;用心灵去感受。

我现在每天都会留心我窗外的一条马路。

原来,生活是一杯很苦的咖啡,留心生活后,就如在咖啡里加上了咖啡伴侣,让我品出其中的好味道。

心生境由心生篇四

自古,茶就是我国的一大标志。茶分很多种,我印象较深的有龙井茶、黑茶、普洱茶和铁观音。其实我不大懂茶,更不知道什么茶经、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

爸爸很喜欢品茶,家里也有三、四套茶具,通常晚上八、九点一家三口坐在一起品茶。大多时候都是爸爸在讲他的“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各种,下焉者牛饮茶汤。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而我只是把这些大道理听一点记一点,从未认真思考过。

今天,领悟到洱海的苍茫,云朵的缭绕后,便去了白族那儿品了三道茶。

茶,最喜欢的还是龙井。这龙井茶还是再游西湖的时候品尝的,开水现冲,风味绝佳。更有名人说过,龙井过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有“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之感。

而今天所品的三道茶,不同以往自己所喝的。这三道分别是“苦茶、甜茶、回味。”就是俗话说的“一苦二甜三回味。”这当中有自己爱喝的,也有只喝了一口的。苦茶喝起来确实如它的名字般很苦,印象中的黑茶也是这般苦,但二者喝起来还是有区别的。最后一道“回味”,只喝了一口,便放下茶杯,不再拿起。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喜欢,只是不惯那味道。

古代也有很多文人墨客爱喝茶,也留下了很多有关茶的名句,唐代诗人郑愚的“茶诗”将品茶的过程描写的唯美、富有意境。那句“惟忧碧粉散,尝见绿生花。”更是诗中的妙处。还有唐代钱起的那句“尘心洗尽心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让我受益很深。

茶浮心生,品茶时,能让自己的心慢慢静下来,不再浮躁,也正如家中一套茶具上的回文诗:可以清心亦,亦可以清心,心亦可以清,清心亦可以,以清心亦可。

心生境由心生篇五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虽然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但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时侯的照片都是用心照的。

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照相机还是属于奢侈品,照相便成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普通百姓往往只有在盛大节日,特殊日子,或者在特定是情况下才会去拍照留念。惟其少,所以珍贵,惟其用心,所以永不退色。

而现在,我们拥有了数码技术,可以在顷刻拍出成百上千的照片,我们还可以让照片永远如新,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惟其如此,我们对拍照反而不再用心,我们甚至忘记了为什么要拍照。总是想着留待日后做纪念,而结果则是连静下来看看的心情都没有。正因为多,正因为容易得到,我们便缺少了涵咏和思考,缺少了展望和想念。

正如深阅读:逐字逐句认真揣摩,而且要联想,想象。仔细分析古人的见解、评论,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甚至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一篇文章读下来,笔记数页,感想弥多。孔夫子的韦编三绝,董仲舒的目不窥园,如此之类,都是深阅读。这种读书方式,读得慢,读得深,因为用心了,也就理解得透,收获也就越大。

而现实世界,谁还会像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的那样:“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大家读书也是浅尝辄止,都满足于做知道分子。不要说对传统文化,所知寥寥,甚至到了提笔忘字的地步。

手机使用,也是如此。从前家书抵万金,现在交通便利了,通讯更是方便,然而,围坐在一起的家人、朋友、同事,各人忙着聊qq,刷微博,做低头一族。新闻里甚至说有家老人因为孙子辈不理会他,不同他聊天拂袖而去!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目的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加美好。数码技术的时代,可以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但仍需要我们珍惜这些点点滴滴,需要我们用心对待它们。我们一边生活,一边回味,一边体会,一边珍惜。就在这凝眸中泄露了真相,生活就在这咂摸中流溢出滋味。有了用心生活的态度,才能说我们真正地活过。生命的照片才会从不泛黄,永不模糊!

心生境由心生篇六

不得不承认,西湖之景天人合一。

西湖之景,美。拂晓,日光微熹,阳照蒹葭、杨柳凝翠,细雨迷蒙过后,天方破晓,寻一缕烟,是微露点滴的生机,是暖阳下的浅浅薄雾!

静静站在岸旁,观“水光涟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景,如此美景,却无人伴我观赏,只有树叶私语的轻声,没有早鸟之鸣。这一丝的苍凉,却不让我心感到孤独,因我用一颗发现美的心去赏景,苍凉亦变为了清静。心美,万物皆美。

西湖之情,深。日轮当空,云霏渐散,游鱼从湖底钻出,湖面微动涟漪,到了夕阳西沉的时间,便会从山间中传来一阵阵长久拥鸟啼。黄昏普照万物,万物倒映湖中。无论何时,总有与西湖相伴之物。我心中生起一丝敬意,这是西湖与景物渊远流长的羁绊吧?景与物点缀着西湖,西湖映衬着景与物,从不缺席,此时连山中的小生物也在欢乐,树林正在演奏一首安曲。我看不到,也听不到,却能感受到。因为西湖与它们之间是有深情的,我便也用真情去感受。情深,万像皆深。

西湖之镜,明,日落山,月当空。星影闪烁,此美何及。月光洒下,溢满西楼,圆月与星,倒映湖中,静影沉底,西湖好像变成一面镜子,不染纤尘。让人心中所想都无所藏匿,洗涤着人的心灵。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古今人所真正追求的是比静更深远的东西,即心明,美景与深情让人心明,让人真正看清自己的内心,一切疑惑与纷扰都销声匿迹。非宁静,无以致远。此时自己份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星云。心明,万里皆明。

一种对自然古迹的敬意骤然充满内心,好像与古人与影致产生了共鸣,真切地感受到了美、深、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