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猫吃鱼教案及反思 小猫吃鱼小班数学教学反思通用

数学小猫吃鱼教案及反思 小猫吃鱼小班数学教学反思通用

ID:146549

时间:2023-05-07 05:10:22

上传者:曹czj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数学小猫吃鱼教案及反思 小猫吃鱼小班数学教学反思篇一

成功之处:

1、用小猫吃鱼的故事串的形式,让学生从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具体的故事情境和画面中理解减法的含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当“把最后的一条鱼也吃了,现在盘子里一条鱼也没有了,一条鱼也没有用0表示”,在一个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学生理解了0的含义。

2、五个活动的设计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注意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对图意和算式的意思进行理解,学生计算减法的能力和速度都得到了有效训练。

不足之处:

备课要兼顾学生和教材。既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要随意拔高。同时要照顾全体,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数学小猫吃鱼教案及反思 小猫吃鱼小班数学教学反思篇二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教学目的:

1、通过“小猫吃鱼”这一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连环画吗?(喜欢)

老师现在给你们看“小猫吃鱼”的连环画,请你认真观察每幅图的变化,跟你的同桌一起合作编一个完整的故事,看谁编得最精彩?

(汇报)

生1:盘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1条,又吃了1条,再吃了1条,还剩下0条。

生2:有一天,猫妈妈和猫爸爸钓鱼回来3条鱼放在盘里,小猫看见了,它吃了1条,觉得很好吃,忍不住把猫妈妈的那1条吃了,盘里只剩下1条鱼了,那是给爸爸的,小猫全部吃光了。

师:你觉得谁的故事讲得好,为什么?

生评价:我觉得第2个小朋友讲得好,因为他的故事更生动,更完整。

师:小朋友,你能不能像小猫那样看见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就全部吃掉呢?为什么?

生1:不会,因为这样爸爸和妈妈就没有东西吃了。

生2:不会,因为我们要懂得尊敬和关心爸爸和妈妈。

(创设了一个“小猫吃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导到学习中来,并根据学生所编的故事随机的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每一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盘里原来有几条鱼?

生2:盘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1条,还剩几条?

生3:小猫吃了1条后又吃了1条,一共吃了几条?

生4:盘里有3条鱼,小猫吃了3条,还剩几条?

……

师:谁能解决这些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怎样列式?

生:3-1=2

生:1+1=2

生:3-3=0

……

(让学生从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

师:你能编一道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吗?

生1:3-3=0

生2:10-10=0

生3:0-0=0

生4:100-100=0

……

师板书,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相同的数相减,得数是0。

(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列举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得出规律)

师:你能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吗?

生1:爸爸买给我5袋饼干,我吃了2袋,还剩几袋?

生2:我有10元钱,用去了3元,还剩几元?

生3:公共汽车上有8个人,下去了4 人,还剩几人?

……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反思:

本片段在体现新课程理念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小猫吃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讲述喜闻乐见的“小猫吃鱼”的故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由于一年级首次接触这样多幅的连环画,所以我让学生先跟同桌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二、积极培养学生质疑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提出数学问题,表明了学生一种积极的、做学习主人的态度。本片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有助于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主动地去探求新知。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了问题,直观地列出了相应的算式,并总结出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规律。学生在此过程中,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既水道渠成的掌握了新知识,更由此激发了继续探索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了减法的含义,更切实地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

总之,教师在此片段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学得相当主动、积极,在这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发现的快乐和探索的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