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

ID:1519504

时间:2023-07-18 17:43:07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武**,大家叫我小武就好了。今天我带大家游览‘西湖乡’大家请注意安全,别掉河里哦。

水质有差,而且荷花都死了,水鸟也不见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打通了西湖和钱塘江,才使水知大为改观。同时有保护了环境西湖比以前更美了。

大家是不是闻见一阵香气,下面还有一座亭亭玉立的荷花亭呢。

大家说西湖美不美,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二

现在我们车子已经过了嘉兴进入杭州区域了,从这里到杭州市区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杭州的基本情况。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位于浙江省北部,地理位置优越。它的北面是上海,距离杭州200多公里,走高速的话3个多小时;西面是苏州,开车走高速的话2个多小时。这三个城市之间联系紧密,交通方便,物流发达,在地图上的位置刚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是长三角经济中心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杭州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西湖以外,还有一个湖——千岛湖。千岛湖是一个人工湖泊,位于杭州淳安县境内。淳安县境内有一条江叫做新安江,解放以前,淳安的溪水全部都白白流入了新安江,没有加以利用。五十年代,这里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水库——新安江水库,用来灌溉农田和发电,水库的大坝把溪水围起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面积有一个新加坡那么大,湖中有1000多个岛屿,因此得名千岛湖。千岛湖风光秀丽,是国家4a级景区,它的湖水来源于周围森林流入的山泉水,水质优良,被称为“天下第一秀水”,中国第一矿泉水品牌农夫山泉的取水处就位于千岛湖五十米深处,大家还记得它的广告词么——农夫山泉有点甜。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把苏州比喻成是一个小家碧玉的话,那么杭州就是一个气质娴雅的大家闺秀了。杭州的魅力不仅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不远千里而来,也让那么多的老外慕名而至。元朝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可能那时的中国人还很少看到老外,觉得新鲜,于是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把这个老外给奉为坐上宾,把他感动得逢人就说杭州怎么怎么好。以至于他在回到意大利后写的回忆录《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同样是天堂的苏州介绍只用了一页纸,而对杭州的介绍则用了16页纸,把杭州比做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杭州虽然是天堂,但是在最早的时候却是蛮夷之地,朋友们可能觉得奇怪,杭州怎么会是蛮夷之地呢?因为中华文化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比如说今天的河南和山东一带。当时江浙一带河流众多,古代交通又不发达,导致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因此这里被称为“蛮夷之地”,这里的老百姓民风野蛮、彪悍,也被称为“南蛮”。我们看这个繁体的“蠻”字是怎么写的,下面是一个虫字,是指当时祖先的养殖业——养蚕;上面的中间是个“言”字,是指挑着蚕茧的人;言字两边各有一个绞丝,就是两担蚕丝。这个“蠻”字是一个象形字,描绘了我们祖先挑着一担蚕丝下山的场景。所以当时的蛮人就是指种蚕、养蚕的人,其实我们的祖先是非常聪明和勤劳的,把他们叫做蛮人是委屈他们了。

大家看看浙江人的房子,和我们在苏州看到的房子完全不一样。浙江人建的都是这种欧式风格的小洋楼,而苏州人的房子是粉墙黛瓦,外表朴实,我们看每家每户的屋顶都装了一根球状的钢针,这个是做什么的呢?对了,避雷针。因为浙江靠近海边,经常会有台风过来形成雷雨,装避雷针是为了遭受雷击时把雷电导入地下保护房子不受损坏。大家再仔细观察,会发现每家的房子最上面那一层都有一个小房间,这个又是做什么的呢?其实很简单,大家只要看看田里种的什么就知道了。田地里种的都是一些桑树,这种桑树很矮,叫做矮角桑。这边的农民基本是不种水稻的,为什么呢?这和浙江的地形有关。浙江的地形多种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到了七成,水域面积占到了一成,平原占到了二成,所以浙江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丘陵多了,可供种植的田地就少了,有限的田地如果拿来种植水稻就只能填饱肚子,所以浙江人都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桑树,发展蚕丝养殖业,因此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

杭州从被称为蛮夷之地到被人称为天堂般的城市,南宋在杭州的阶段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宋朝在中国里上中是一个相对弱小的王朝,一直边患不断。1127年,金兵南侵,首都开封被攻占,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可能在座的各位对这段历史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但我相信大家肯定都看过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背景就是北宋遭受金兵入侵的这么一段历史,二位主角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就是从靖康之耻来的,作者金庸先生为了让大家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而故意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北宋灭亡以后,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南逃到了杭州,定都临安,史称南宋。临安现在是杭州的一个县级市,在杭州的西边。临安什么意思啊,寓意为临时安置,希望有朝一日能还都开封。但是很遗憾,宋高宗定都杭州后,发现杭州怎么样啊?山美水美美女更美,于是天天在西湖边花天酒地,莺歌燕舞,早把还都开封的事忘到九宵云外去了,结果南宋在杭州一待就待了150多年,使杭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宋高宗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听信奸臣秦侩的谗言,连颁12道金牌把在前线打仗捷报频传的岳飞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杀害于风波亭,酿成了千古奇冤。现在西湖边还有岳坟,奸臣秦侩和他的老婆王氏,还有陷害岳飞的张俊和万俟(读莫齐)都被铸成了反绑着手对着岳飞墓跪着的四尊铁像,世代受人唾骂。当时有位诗人叫林森敬仰岳飞,对于岳飞的被害感到非常愤怒,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西湖边的一家酒店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三

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杭州西湖。我是你们这次杭州之旅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叫我林导好了。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珠,就将落到杭州玉龙山(现在的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美丽的西湖。

走进西湖,湖面如镜,难怪在华夏的四大爱情传说中,其中两个爱情传说就发生在次地。断桥、长桥,平凡的桥梁却在传说中变得千娇百媚。在长桥上,梁祝在这相送十八里,仿佛见到当年他们难舍难分的情境。断桥不断,晴天送油伞的传说更是使人联想翩翩。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坡绝句道出了西湖的柔美和典雅。所以,诗人把西湖比作我国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个“西子湖”的美称。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接天连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西湖的传说让西湖更美了,更神秘了!

游客们,至此,今天的杭州西湖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都满意今天的旅程,谢谢大家。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四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车子已经过了嘉兴进入杭州区域了,从这里到杭州市区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杭州的基本情况。

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位于浙江省北部,地理位置优越。

它的北面是上海,距离杭州200多公里,走高速的话3个多小时;西面是苏州,开车走高速的话2个多小时。

这三个城市之间联系紧密,交通方便,物流发达,在地图上的位置刚好形成了一个三角形,是长三角经济中心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杭州旅游资源丰富,除了西湖以外,还有一个湖——千岛湖。

千岛湖是一个人工湖泊,位于杭州淳安县境内。

淳安县境内有一条江叫做新安江,解放以前,淳安的溪水全部都白白流入了新安江,没有加以利用。

五十年代,这里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水库——新安江水库,用来灌溉农田和发电,水库的大坝把溪水围起来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湖泊,面积有一个新加坡那么大,湖中有1000多个岛屿,因此得名千岛湖。

千岛湖风光秀丽,是国家4a级景区,它的湖水来源于周围森林流入的山泉水,水质优良,被称为“天下第一秀水”,中国第一矿泉水品牌农夫山泉的取水处就位于千岛湖五十米深处,大家还记得它的广告词么——农夫山泉有点甜。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把苏州比喻成是一个小家碧玉的话,那么杭州就是一个气质娴雅的大家闺秀了。

杭州的魅力不仅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嘉宾不远千里而来,也让那么多的老外慕名而至。

元朝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杭州,可能那时的中国人还很少看到老外,觉得新鲜,于是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把这个老外给奉为坐上宾,把他感动得逢人就说杭州怎么怎么好。

以至于他在回到意大利后写的回忆录《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同样是天堂的苏州介绍只用了一页纸,而对杭州的介绍则用了16页纸,把杭州比做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杭州虽然是天堂,但是在最早的时候却是蛮夷之地,朋友们可能觉得奇怪,杭州怎么会是蛮夷之地呢?因为中华文化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比如说今天的河南和山东一带。

当时江浙一带河流众多,古代交通又不发达,导致经济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因此这里被称为“蛮夷之地”,这里的老百姓民风野蛮、彪悍,也被称为“南蛮”。

我们看这个繁体的“蠻”字是怎么写的,下面是一个虫字,是指当时祖先的养殖业——养蚕;上面的中间是个“言”字,是指挑着蚕茧的人;言字两边各有一个绞丝,就是两担蚕丝。

这个“蠻”字是一个象形字,描绘了我们祖先挑着一担蚕丝下山的场景。

所以当时的蛮人就是指种蚕、养蚕的人,其实我们的祖先是非常聪明和勤劳的,把他们叫做蛮人是委屈他们了。

大家看看浙江人的房子,和我们在苏州看到的房子完全不一样。

浙江人建的都是这种欧式风格的小洋楼,而苏州人的房子是粉墙黛瓦,外表朴实。

我们看每家每户的屋顶都装了一根球状的钢针,这个是做什么的呢?对了,避雷针。

因为浙江靠近海边,经常会有台风过来形成雷雨,装避雷针是为了遭受雷击时把雷电导入地下保护房子不受损坏。

大家再仔细观察,会发现每家的房子最上面那一层都有一个小房间,这个又是做什么的呢?其实很简单,大家只要看看田里种的什么就知道了。

田地里种的都是一些桑树,这种桑树很矮,叫做矮角桑。

这边的农民基本是不种水稻的,为什么呢?这和浙江的地形有关。

浙江的地形多种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占到了七成,水域面积占到了一成,平原占到了二成,所以浙江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说法。

丘陵多了,可供种植的田地就少了,有限的田地如果拿来种植水稻就只能填饱肚子,所以浙江人都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桑树,发展蚕丝养殖业,因此杭州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府。

我们知道杭州历史悠久,和北京,南京等城市一起都被称为中国的七朝古都,那么杭州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在此地舍杭登陆,“杭”在当时是“方舟”的意思。

后人把大禹登陆之地称为“禹杭”,“禹杭”后来又改写成了“余杭”,“多余”的“余”,现在杭州还有一个余杭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杭州设立县治,当时称为“钱塘”;隋朝时候正式称为“杭州”一直到现在。

隋朝时候隋炀帝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了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最长的运河,与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两项工程。

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杭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矗

杭州从被称为蛮夷之地到被人称为天堂般的城市,南宋在杭州的阶段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宋朝在中国里上中是一个相对弱小的王朝,一直边患不断。

1127年,金兵南侵,首都开封被攻占,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可能在座的各位对这段历史没有什么感性的认识,但我相信大家肯定都看过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里面的背景就是北宋遭受金兵入侵的这么一段历史,二位主角郭靖和杨康二人的名字就是从靖康之耻来的,作者金庸先生为了让大家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而故意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北宋灭亡以后,宋徽宗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南逃到了杭州,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临安现在是杭州的一个县级市,在杭州的西边。

临安什么意思啊,寓意为临时安置,希望有朝一日能还都开封。

但是很遗憾,宋高宗定都杭州后,发现杭州怎么样啊?山美水美美女更美,于是天天在西湖边花天酒地,莺歌燕舞,早把还都开封的事忘到九宵云外去了,结果南宋在杭州一待就待了150多年,使杭州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宋高宗是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听信奸臣秦侩的谗言,连颁12道金牌把在前线打仗捷报频传的岳飞召回,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杀害于风波亭,酿成了千古奇冤。

现在西湖边还有岳坟,奸臣秦侩和他的老婆王氏,还有陷害岳飞的张俊和万俟(读莫齐)都被铸成了反绑着手对着岳飞墓跪着的四尊铁像,世代受人唾骂。

当时有位诗人叫林森敬仰岳飞,对于岳飞的被害感到非常愤怒,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在西湖边的一家酒店的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洲。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

就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诗人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

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

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

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

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

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

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

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

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

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

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00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

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

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 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

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

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

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

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

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

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

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 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

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

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

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

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

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

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

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

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

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

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

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

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

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

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

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

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

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

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

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

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

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

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

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

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

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

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

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

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

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

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

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

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

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

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

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

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

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

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

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

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

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

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

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

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

“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

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

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

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

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

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

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

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 “苏堤”。

现在 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

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

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1.杭州城市概况导游词

2.杭州西湖导游词

3.杭州西湖英语导游词

4.杭州西湖导游词范文

5.杭州西湖导游词结尾

6.杭州西湖导游词100

7.杭州西湖导游词介绍

8.杭州西湖导游词作文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五

朋友们:下面就随我一起从岳庙码头乘船去游览西湖。在船未启动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西湖的概况:西湖位于杭州城西,三面环山,东面濒临市区,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绕湖一周近15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处在2.8米左右,最浅处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万到870万立方米之间。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妈: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如以每个字来点的内涵,它们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点出了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评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园林风景区内,颁着主要风景名胜有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有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西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起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后天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刚才有的朋友问西湖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纯净?这就从西湖的成因讲起:西湖在120__年以前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环抱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已基本固定,西湖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做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爷爷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爷爷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我们船已缓缓启动了。我先把整个游湖的行程简单的介绍一下: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欣赏完沿湖景色,我们再去湖中三岛,游船最后将在苏堤靠岸。

现在船正在自西向东行驶,各位到的是孤山一带的景色。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或许有的朋友要问:孤山既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为什么要取名孤山呢?这是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鸟是和陆地连在一起的,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大家再看前方那座环洞石拱桥,地处孤山西面,名叫西泠桥。它和断桥、长桥并称为西湖古代的三大情桥。

过了西泠桥,孤山后麓的绿树丛中有尊汉白玉塑像,只见这位女英雄左手叉腰,右手按剑,目光炯炯,昂首注视前方,似在探求着革命的真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推翻清王朝,争取民族独立而壮烈牺牲的鉴湖女侠秋瑾。这尊塑像高2.7米,墓座高2米,正面碑石上该有孙中山手书巾帼英雄4个大字。秋瑾烈士的塑像,给了我们一种启示:西湖的闻名,不仅仅是占了山水之胜,它更因众多的历史人物而倍增光彩。在西湖风景区内,被誉为湖上三杰的岳飞、于谦、张苍水,还有与秋瑾一起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近代发主革命者徐锡麟、陶成章等,都安葬了西子湖畔。

我们的船继续徐徐往东行驶,各位看到前面的一道粉墙,院内便是著名的西泠印社。印社右侧,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百年老店楼外楼。楼外楼创建于1848年,店名取自南宋诗人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名句。楼外楼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曾经接待过许多中外名人。楼外楼的当家名菜数西湖醋鱼了,它是选用西湖中在规定范围内养殖的草鱼,先在清水中饿一二天,除去泥土味,然后烹制而成的。成菜后的西湖醋鱼,色泽红亮,肉味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风味名菜。

现在船已驶向中山公园,孤山的正门就在这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孤山既是一座风景名山,又是一座文化名山。孤山的地位在西湖景区中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景区内有著名的西湖天下景,还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的放鹤亭。这些景点等上岸后我们起前往参观。

中山公园旁,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建筑是新近修建落成的浙江省博物馆。进而面陈列着上至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下到近现代的文物展品1700余件。博物馆后面的古建筑是清代的皇家藏书楼文澜阁,它是我国为珍藏《四库全书》而修建的七大书阁之一。

请看前面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

现在各位看到前面这条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白堤。当我们的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虽与白居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它与苏东坡主持建造的苏堤犹如湖中的两条锦带,绚丽多姿,交相辉映。大家再看,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断桥的名字最早取于唐代,宋代称宝祜桥,元代又叫段家知,以前是座苔藓斑斑的古老石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桥虽然是座很普通的石拱桥,但它的名字和《白蛇传》故事联系在一起,因而成了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

讲到这里,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在仔细观察,或许你们马上会问:这座桥根本没有断,为什么要取名断桥呢?这个问题就让我来解答吧。断桥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于断桥所处的位置背城面山,处于北里湖和外湖的分水点,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好的地方。每当瑞雪初晴,桥的阳面已经冰消雪化,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远远望去,桥身似断非断,断桥残雪就因此得名。还有,断桥又是白堤的终点,从平湖秋月而来的白堤到此中断。讲到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明白,原来是堤断桥不断。

大家再看断桥后面那座山叫宝石山,海拔78米。这座山的岩石和西湖群山不同,主要由火成岩中的流纹和凝灰岩构成,其中有一种名叫碧玉的宝石,嵌在紫灰石中,在阳光照射下,分外耀眼,这就是宝石山得名的由来。山上那座秀丽挺拔,高高耸立的塔,名中保俶塔。保俶塔初建为九级舍利塔,现在的是1933年重建的。它是用成的实心建筑,塔身呈八棱型,高45.3米,上下匀称,线条柔和优美,在湖上诸塔中,保俶塔的造型最为俏丽,体态最为窈窕。历史上与保俶塔相对应的还有一座雷峰塔,在西湖风景布局中,同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一南一北,隔湖相望,一个敦厚典雅,一个纤细俊俏。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现出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的对景,所以民间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的说法,道出了当年雷峰塔和保俶塔的不同风姿。

各位朋友:西湖沿岸的景观就介绍到这里,接着我们去观赏湖中三岛。首先我们来看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全面积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占60%。全岛呈田字形,东西连柳堤,南北建曲桥,曲桥两侧,种植着大片红、白各色的睡莲。此外,历史上三潭钱月还以种植西湖莼菜而著名。

下面请随我上岛游览,三潭印月这座小岛,初建军于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用疏浚的湖泥堆积而成的。它的精华就在于岛南面的三座石塔。请看:三塔鼎立在湖上,塔高2米,塔身球形,排列着5个小圆孔,塔顶呈葫芦形,造型优美。每逢月夜,特别是到了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沿口蒙上薄纸,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溶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在光的折射中,三塔的灯光透过15个圆孔投影在水面上,共有30个月亮,加早天上的一个水中的1个,湖面可以倒映出32个小月亮,呈现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绮丽景色,真是一湖金水欲溶秋,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接着我们再来看湖中那座飞檐翘角的亭,名叫湖心亭。它是西湖中最大的一座亭。也是在西湖三岛中最早营建的一座岛,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距念已有440年有历史的。湖心平眺是钱塘十景之一。站在湖心亭处眺望西湖,水光山色,尽收眼底,西湖风光,一览无余。

湖心亭西北的那个小岛,称为阮公墩。是西湖三岛吧最小的一个,面积仅5561平方米。它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800年),浙江巡抚阮元用疏浚西湖后的淤泥堆积而成的。阮墩垂钓已成为杭州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阮墩夜游则是为各地旅游者隆重推出的西湖夏季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

游完湖中三岛,我们的船已驶向即将停靠在方向----苏堤。大家请看:前面这条自南而弱横贯西湖,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就是苏堤。堤上共有6座石拱桥,分别是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堤岸种植桃柳、芙蓉,形成西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的景色。说到苏堤,人们自然会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苏堤。现在堤的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供人们参观,缅怀苏东坡的功绩。

各位朋友:人们常常把杭州西湖和瑞士日内瓦的莱蒙湖比喻为世界上东西方辉映的两颗名珠,正是因为有了西湖,才使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把杭州经喻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天城。西湖做为著名景点,接待过世界各国的元首不计其数。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是白居易为颂扬西湖给后人留下的回味无穷的千古绝唱。各位朋友,当我们即将结束西湖之行时您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呢?但愿后会有期,我们再次相聚,满觉陇埯赏桂子,钱塘江上看潮头,让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住您美好的回忆。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六

山沟沟风景区,杭州山沟沟风景区地处杭州西北四十公里的"浙江省蜜梨之乡" 余杭区鸬鸟镇,下面是本站带来的,仅供大家参考。

给位盆友大家好!

“四川有个九寨沟,杭州有个山沟沟!”欢迎大家来到山沟沟旅游区。我是景区导游小x,希望我能成为大家快乐的旅伴。

我们这里的老百姓有句自豪的顺口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我们山沟沟旅游区目前暂时由“汤坑”和“茅塘”两部分组成的。第一为汤坑生态区,汤坑景区位于省重点自然保护小区红桃山和窑头山下,森林覆盖面达95%以上。我们景区四季分明,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满山红叶,冬天常有积雪和连天冰瀑,特别是夏天,这里的气温比周边城市低10度以上,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在我们这里保存有千年以上的国家珍稀一级植物南方红豆杉群,为国内罕见,还有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银杏树,以及柳杉树、榆树等。当然,偶尔还可以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汤坑景区又分成两条线路,a线以奇石、绝壁和连绵不绝的连天十八瀑出名;b线为太极十八潭,以潭多,岩石,裂谷为胜。第二为茅塘休闲区,如果大家在汤坑景区a线探险或b线健身感觉累了,可到茅塘住农家屋、品农家菜,同时可观赏浙北第一坡流的雄姿及1亿6千万年前地壳运动的神奇威力。

我们现在所去的地方,是汤坑景区a线,也就是“连天十八瀑”。“汤坑”是一个地名,因为当地百姓大多姓汤,当地的小地名基本上都带有一个“坑”字,如陡门坑、朝富坑、冷水坑、斜水坑、大坑、横坑、汗坑、林村坑等,所以叫“汤坑”。不少年长者还能说出一大串关于“坑”的顺口溜,如:“跌煞绊倒陡门坑、砍柴烧炭朝富坑、草药救命冷水坑、拖拖拉拉斜水坑。”山民们另外还有一句顺口溜“屋里蹲火坑、不如去爬大坑、横坑和汗坑。”古老的山村俗语与现代的“生命在于运动”的保健理念如出一辙!相信大家在游玩之后会感到不虚此行。

绕了九曲十八弯,我们终于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的杭州山沟沟景区。

我们先去了汤坑,这里激流飞泉,号称“连天十八瀑”,奇石遍谷,更有无数清潭。溪水异常清澈,“哇,好多小鱼!”我们赶忙买了鱼网,下水抓鱼。罗颖倩一脚下去,“哗”一下就滑倒了,整个人除了头发,全在水里了。她妈妈一见,赶紧下水去拉她,才一脚,也“哗”一下坐在了水里,真是出师不利啊。趁着她们去换衣服的时间,我抓紧时间抓鱼了。“快,那边!”妈妈对我喊了起来。我看准时机,“嗖”地捞去,可是小鱼很机灵,一下就没影了。我用鱼网在水里随手挥来挥去,嘿嘿,居然捞到了两条小鱼呢!

随着山势往上走,到处是一潭潭的清水,水里放着竹筏和竹竿,游人可以随时在上面撑撑竹筏、玩玩水,即使你什么也不做,只是把脚浸在溪水里,浑身的燥热就会烟消云散,清凉的感觉从脚往上一下就传遍全身。

下午我们去了另一个景点——茅塘。这里有华东第一溯瀑——玉流飞瀑。它还是一条可以触摸的瀑布,游人可以穿上山里伯伯亲手编织的草鞋,戴上头盔,沿着山坡和瀑布往上爬,给人亲山亲水的全新感受。可惜啊,我们去的时候刚刚下过大雨,所以没能亲身感受。

“四川有个九寨沟,杭州有个山沟沟”,这个被誉为“天堂边最美丽的村庄”,值得一玩哦!

四川有个九寨沟,杭州有个山沟沟。今天我、爸爸、妈妈和俩个姐姐一起去。山沟沟玩山沟沟由茅塘、汤坑和花果山三个风景区组成。我们首先去了茅塘。爬上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古村落,村落里有豆腐坊、土酒坊、年糕坊等作坊,还有一个古代的私塾遗址,我和姐姐还在私塾里摇头晃脑地背了一段三字经呢!

我们下了山,沿着路继续向前走,走到一处瀑布旁,一看原来是“华东第一溯瀑”。只见一股大大的水流从上游快速地窜下来,好像一条水龙在吼叫。我们走近水坑边,觉得一股冷气迎面扑来,感觉十分凉快。顺着小路,我们来到了一个有两根横放着的竹子的地方,那里有五张凳子和一张桌子,刚好够我们坐。我们身旁的两根竹子十分有趣:它们都是一边重一边轻,轻的一边有一个孔,轻的一边上方有一根竹子做的管道,每隔一会儿会流出水,让轻的一边倒下去,水从孔中流出,轻的一边就会升起来了,和跷跷板一样。

我们在那儿逗留了好一会儿才离开。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汤坑。汤坑有许多绿油油的树木,还有许多竹子,它们和一个个挺拔的军人一样,直直地站着。走进大门,在眼前的是一方溪水坑。溪水坑里有许多小孩,有的在水中散步,有的在潜水,还有的在游泳。我一开始不想下去,但是看大家都下去了,我只好跟着跳进了水里。我一下去,觉得水很凉,凉的像吃了冰淇淋一样,爽得不得了。我在水中漫步,忽然踩到了一块光滑的石头,一不小心,滑了一下,幸亏有妈妈在我的身旁,扶牢我,否则我会掉进水里,变成落汤鸡了。我们上岸后,继续向前走,看见前面有一方池塘。池塘里有很多石斑鱼,我们买了渔网,马上跳下去捕鱼了,可是,鱼的速度太快了,我们追来追去怎么也捕不到。

我想啊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用渔网把鱼引到妈妈那边去,让妈妈准备好,等鱼一过去,妈妈用另一个网一下子捕住了那条鱼,我们都十分开心。我们来到了汤坑的最后一个景点“翠屏迎客”。这里有一个巨大的龙头,后面是他的身体。水从他的嘴里流出来,流到下面的池塘里。据说,这条龙是竹子做的,从头到尾一共有两百多米呢!我们下了山,离开了汤坑,来到了双溪去漂流。在漂流时我和姐姐用水枪与其他船上的人打水仗,玩得特别开心。我本想再玩一会儿,可是时间不早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今天,我在火辣辣的太阳下体验了凉凉的溪水和玩水带来的愉快,让我觉得非常快乐。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七

杭州,简称杭,浙江省省会,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中国重要的电子商务中心之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杭州概况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

杭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位于浙江省北部,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21万,它是长江三角洲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国际性都市,它的地形以丘陵居多,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可能大家会比较纳闷,咱们中国是农业大国,这么点儿田地那老百姓还怎么生活啊?其实不仅仅是杭州整个浙江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都不如江苏,这就是浙江人会做生意的原因了,正所谓环境造就人嘛!因为田地少那就只能靠自己努力去做生意了,所以浙江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尤其以温州人为典型代表,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见到温州籍的生意人。咱们中国108个名牌产品其中有72个都是浙江的,其实平时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产自浙江的,比如:服饰有美特斯邦威,袜子有浪纱,手机有波导……甚至小到一次性打火机,在全世界有至少70%以上的一次性打火机都是中国浙江生产的。浙江人的制富靠什么呢?就两样:小东西,走出去。

那么杭州到底是靠什么发展呢?第一是旅游业,大家都知道杭州是一个旅游城市,有一半的经济是属于旅游收入,所以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大家,选择这条旅游线路,因为大家促进了杭州旅游业的发展。第二是电子工业、轻工业,进入杭州以后大家可以发现我们整个杭州城市中是没有染印工厂,没有工业原区。这个是杭州政府所作的一个规定,因为怕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污染杭州的环境所以城市中心不可以有工厂,全部是一些办公楼,写字楼。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杭州的环境是同其他城市不同的,有很多团友跟我说杭州的树都比其他城市的树绿一点,的确哦,因为杭州是咱们这次华东所走的这些城市中绿化最好的.第三是杭州的龙井茶,杭州是中国的茶都,龙井茶是中国的国茶。杭州历代被称为茶叶之都,是因为杭州从古代开始就是一个产茶、制茶、卖茶的地方,杭州人喜欢喝茶,从做官人到普通百姓都有喝茶的习惯,清代的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4次品龙井茶,写过5首品茶诗,还给杭州留下了18棵御茶数。

清代的乾隆皇帝6次下江南为什么每次都必到杭州?因为杭州美啊,杭州美在哪里呢?杭州之美首推湖山之秀,别的不说了,单单说西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正所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嘛,杭州的美还得益于杭州各朝代官员的贤能、勤劳,他们对杭州的开发功不可没,唐代有李沁开凿六井;白居易修堤捍湖;宋代有苏东坡筑三潭、建六桥;明代有杨孟瑛毁田浚湖;清代有阮元疏浚西湖、营建阮公墩…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实施“蓝天工程”和“碧水工程”有效的控制了污水和废气的污染,推行的“园林绿化”和“城市绿化”工程使得人和自然更为和谐。

杭州被称为一个国际花园城市,当然主要是因为杭州的绿化好,大家可以看看窗外,每条道路上都有绿化带,大家猜一下杭州人平均每个人有多少棵树吗?杭州人平均每个人约有60棵树,或许大家有点不相信,感觉不可能那么多。但是等下我们到了西湖风景区后你们就可以发现以西湖为中心看,整个西湖除了东面是城市高层建筑之外,其他都是都是山,整个杭州最好的环境就是西湖的西面,因为那边是群山环绕,空气中的负离子高过我们普通住宅区500——2019倍。通常我们都说到杭州是来看盆景的,一个是杭州这样一个大盆景,另一个就是西湖这样一个小盆景了。除了有国际花园城市的美称,还被称为“东方休闲之都”。2019年休博会就在杭州召开的。杭州是一个非常休闲的城市,杭州人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地方是完全不同的,杭州人有一个特点做什么都比较慢,走路慢慢来,吃饭慢慢来,就连上班也是慢慢来。还有江南有个共同的习惯,吃晚饭是比较早的,尤其杭州人习惯5点到6点吃晚饭,吃好饭当然不是马上回家,要去西湖逛逛,帮助消化,到了8点左右基本上是找个茶楼或者咖啡吧聊聊天。这也看的出杭州人非常的懂得享受生活通,后面大家将会发现整个城市见到最多的就是酒店、宾馆、餐厅,还有茶楼、咖啡店、酒吧。酒店、宾馆很正常因为旅游城市每天一定有很多旅游团需要入住。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餐厅、茶楼等地方。杭州人比较喜欢外面吃饭,贪图个方便,轻松。但杭州的餐饮店消费并不低,2个人3个人普通的消费就两三百的样子。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要问那杭州人的收入是多少呢?一般也就2019左右,但是杭州人喜欢享受,比较想的通,杭州人甚至会赚100块用99块,留下1块坐公交车。杭州人喜欢把钱用在吃的方面,休闲的方面。因为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当然现在杭州人在吃的方面口味都比较清淡,注重健康饮食,健康是最重要的,因为身体健康先至是人身最大的财富。俗语讲:年轻的时候拿命赚钱,年纪大了拿钱养命。其实健康是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的,从吃运动方面保养。杭州人喜欢休闲,如果杭州人放假是不会找第二份工作去赚外快,放假的时候都喜欢在茶室或者公园里面泡一杯茶,然后开始修长城——打麻将。其实很多人都很羡慕杭州人这样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才真的是在享受生活。

杭州这个城市,我们通常会把它概括为三都,这样可以方便游客朋友们记忆,哪三都呢?名人之都、爱情之都、长寿之都。为什么说它是名人之都呢?因为和杭州有关的名人真是太多了,白居易、苏东坡、李叔同、毛泽东、周恩来等等而杭州籍的名人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的:褚遂良、罗隐、毕升、沈括、于谦、龚自珍、袁枚、郁达夫、夏衍、朱淑真…就算这些大家都不熟,至少有一位各位肯定知道:孙权。那说杭州是名人之都应该不足为过吧?那为什么氏说它是爱情之都呢?因为有很多凄美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杭州:白娘子和许仙断桥相会借伞定情、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双飞、苏小小和阮郁西泠桥一见钟情…还有一个故事也曾经拍成电视剧:杨乃武和小白菜,这些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都是发生在杭州,所以,说杭州是一个爱情之都。那又为什么是长寿之都呢?还是因为杭州的西湖龙井了,西湖龙井是绿茶中之极品,龙井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帮助人提高免疫力有益于身体健康,尤其是查而杭州人又喜欢吃茶,尤其是龙井村的老人家不但高寿而且视力也很好,所以杭州又被称为长寿之都。

那杭州这个地方都有些什么风物特产呢?象西湖龙井、西湖莼菜、西湖藕粉、杭白菊、萧山萝卜干、萧山鸡都是;工艺品有丝绸、王星记的扇子、张小泉的剪刀、西湖天竺筷、西湖绸伞、都锦生织锦、仿南宋官窑青瓷等;除此以外还有些风味菜,比如说: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龙井虾仁、叫化童鸡、干炸响鸡、西湖莼菜汤等;另外还有些小吃:虾爆鳝面、片儿川面、知味小笼、吴山酥油饼、葱包桧、南方迷宗大包、猫耳朵等,象藕粉这种还是很养胃的,张小泉的剪刀呀都锦生织锦呀都好似很有名的,其实还有些糕点也蛮不错的。如果感兴趣大家也不妨买点尝尝。

那走了一路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在杭州也有很多的的香樟树,杭州的市树和苏州无锡一样都是香樟树,但是在杭州这里他还有个名字,叫做“嫁女树”,为什么呢?因为在杭州这里啊,有这样一个风俗,如果家里生了女孩,就要在家里种一棵香樟树,等到女儿长大成人要出嫁时就把它砍了做个大樟木箱子,里面放上陪嫁三宝:玉石镯子一对、子孙桶一对、蚕丝被八床,当然有的家里条件不怎么好的,被子得数目也会相应呈偶数递减,但如果是生了男孩就要种上一棵榉树,就好似希望将来他能够榜上有名能成为举人。在绍兴一带还有在孩子出生时将酒在在地底下的习俗,如果是女孩子出嫁时就叫“女儿红”,如果是男孩子金榜题名则叫“状元红”,当然如果女儿早年夭折了,那到了女儿出生后2019年时,家里老人就会挖出这坛酒自斟自饮,非常凄凉的感觉,那这样的酒就叫做“花凋酒”。这些习俗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那大家知道为什么女儿陪嫁要送玉石镯子一对、子孙桶一对、蚕丝被八床吗?它们都是女孩子娘家人对新人的祝福,因为,男方要给新娘子送金戒指,所以女方娘家要送一对玉石镯子,意思是天造一对地造一双、金玉良缘嘛;送子孙桶时,里面还要撒上很多红枣、花生、桂圆之类的取意早生贵子、多子多孙,一对是好事成双的意思;蚕丝被则是所有彩头里最重要的了,因为它不仅是女方娘家人希望小两口缠缠绵绵、恩恩爱爱,也是女方财力的表现,如果女方的被子太少那新娘子很可能过门后会受婆婆和小姑子的气受哦,为什么送八床呢?因为两床是要孝敬公婆的,另两床要送给小姑子,剩下两床小两口自己用,最后还有两床是给未来的宝宝的,一床给宝宝铺一床给宝宝盖。

杭州导游词概况大全篇八

各位游客,大家好,西湖以其一山二堤三岛十景而闻名于世,而在西湖十景,雷峰夕照是唯一损毁又恢复的景点,现在我们所来到的便是刚对外开放不久的雷峰塔景区。

各位可能还记得在两年前,也就是2001年3月11日,央电视台和浙江电视台曾连袂直播了发掘雷峰塔遗址的过程,当时在雷峰塔的地宫还发掘出很多文物,其最珍贵的就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发髻舍利子的阿玉王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塔就是在老塔的遗址之上,这样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保护了原塔的遗址,而这种建筑格式在目前尚属首创。现在就请家跟随我走上电梯一同到塔里去看一番究竟。

好,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来到的是雷峰塔的遗址保护层,在我们面前用玻璃罩罩着的便是老雷峰塔的遗址。

雷峰塔初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原本为吴越国王钱淑为奉藏佛螺髻发舍利子以祈祷国泰民安所建,原名叫皇妃塔,塔为砖木结构。雷峰塔的知名度之高,与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传说《白蛇传》密切相关,故事白蛇的化身白素贞因追求人间真情而被法海和尚囚禁于雷峰塔下,雷峰塔因而声明远播。历史上的雷峰塔曾两次遭遇火,第一次是在北宋宣和年间,因方腊起义,一把火把外面的木结构塔身加以焚毁。到了南宋年间,曾重修雷峰塔,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就是在那个时候流传的。

雷峰塔第二次遭受火烧是在明朝的嘉靖年间,当时倭寇侵犯杭州,雷峰塔再次把火焚,仅剩塔身屹立于西湖之滨。这种情形一直厨到清末民初,雷峰塔终因不堪重负而倒塌了。关于雷峰塔倒塌的原因,历史上也很有争论,一般来讲有两种说法,前两年在清理雷峰塔遗址的时候,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塔砖一侧有一个洞,在洞里有佛经。

各位可能要问,这座塔为何叫雷峰塔呢?其实也很简单,在过去这里叫夕照山,山上有个姓雷的老翁,老百姓也就称这座山为雷峰山,山上的塔也就称为雷峰塔。当然,这个雷峰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雷锋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各位游客,看过雷峰塔遗址后,我们从外面的台阶上到塔的第三层,这层也是新塔的第一层。在这里,我们将直接乘电梯上到顶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