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

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

ID:1578024

时间:2023-07-25 06:59:32

上传者:曹czj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感悟,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感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感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篇一

命运的强权面前,福贵感到无力,在书中的背景下,福贵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也许更看不到所谓的未来,可是他对明天分外清楚,明天他依然活着,依然面对这片无边的黄土地,依然为下一个明天挥汗如土。他坚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事。

人生的路不会笔直向前,总有崎岖泥泞,总有坎坷艰辛,我们前进的方向不会永远是正确的,总会做一些错事,总会走一些弯路。做错了事,我们会明白很多道理,走错了路,我们会经受别样的磨砺,我们都需要在错误中寻觅能够温暖心灵的真理,需要在弯道里探索能够延长人生的风景。

《活着》讲述的并不是一个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一条生命的坚强,以及活着的强大渴望。

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人生无常这个词可能不好,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事实。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也没有人能够按想象的模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一个圆满的圈。我们能够对待的就是虔诚的对待生命,平平静静。

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篇二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余华《活着》

活着,是一个很有内涵的词语。如果你问我是怎么理解?在没有看余华写的《活着》这本书前,我对“活着”,只是很单纯的理解为父母给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好好生活好好认识世界,这就是我对活着的理解。

看完余华的《活着》,我有太多的感叹太多的感概,但是又觉得很难去说,很难去表达。关于“活着”的话题。或许你会觉得“活着”这个话题很广泛,很严肃,谈起来会觉得有压抑感。余华的《活着》这本书,其实就是教你如何对生加以崇敬,如何对死敬而远之,如何去理解活着的意义。

首先,我来简短介绍一下故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事件。《活着》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了主人公“福贵”由社会上的阔少爷变成了什么都没有的佃农的人生经历,由“福贵”少年无知到迷茫活着,然后是无视自己妻子的艰辛,无视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关爱,无视亲人们对自己的爱,也无视了自己对妻子对父母们的责任。完全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应该有的责任,也没有尽到孝敬自己父母,关心父母,爱护父母的责任。继续往下看,故事开始有了转机,主人公“福贵”从一开始无所事事的“阔少爷”慢慢转变成家里最重要的“顶梁柱”。看到这个转变,我开始对故事里主人公“福贵”的形象慢慢开始有了改变。

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死把“福贵”从生活中唤醒了。让他意识到自己没有了依靠,促使他要开始为谋求生而开始努力了。然后就是,父亲逝世之后,母亲也永远离开了他,对于母亲的逝世,“福贵”对自己有深深的自责,一下子失去了父母让“福贵”体会到了悲伤与伤痛。养育了自己的父母纷纷离开,自己都还没有好好地去孝敬父母,去关心父母,父母就已经离开自己。当“福贵”还沉浸在父母都逝世的忧伤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这时候传来了自己儿子“有庆”死亡的消息,再一次给“福贵”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看到这里,我感慨了一下,“福贵”是个很不幸的人,面对父母逝世之后,又要面对自己儿子死亡的消息,再次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当时,看到这一幕幕都觉得很伤感。主人公“福贵”的人生是很不幸的,活着对于“福贵”来说或许是件很痛苦的事情,面对亲人一个个的离开。想起自己,真的很幸福,因为我还活着。活着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这样说,读完了余华的《活着》我感受到了一种精神,感受到了一股正能量。“福贵身边”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的离开,一个一个的远去,主人公“福贵”仍然还很坚强好很乐观地活着,尽管他失去了情人之后,走的那段路很平庸,很艰辛。亲人们的离去,固然会对“福贵”是一种打击,但是重要的是还要勇敢坚强的活着,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自己。

《活着》这本书故事很简单同时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还有他从一个无所事事的阔少爷变成家里的顶梁柱,这一转变过程,带给我很多感慨。同时,书里有很多话都引人深思,让我们对活着这个简单任由内涵的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很漫长的,同时也很艰辛,也很坎坷。漫长的人生会遇到什么人会遇到什么事情,你是完全不能预测到的。但是能活着就是好的,活着需要有勇气,是勇气让我们可以勇敢面对所有的困难,所有的艰辛,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幸运的,和主人公“福贵”相比起来,我们还要告诉自己,要好好的活着,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珍惜父母带给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属于父母的,我们没有放弃生命的权力。 所以我们要好好活着, 为了活着而活着。

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算骨子里是个跳梁小丑也能拿个粉墨登场。余华先生的《活着》揭开了历史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他不为人知残酷且无奈的一面。沉重让人觉得痛,痛过之后却发现这不是一场梦。

“福贵”从天而降,幸运女神眷顾了他生命之初。“福贵”在当时可是一个标标准的富二代,家拥百亩良田,尚有父母健在,还有美丽温柔的妻子作伴,想那人生巅峰也不过如此。可惜,上天给他的终究是要还的。赌场一败,败的不仅仅是运气,败的是祖上基业,败的是上天赐给自己的福和贵。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财富转瞬间化为乌有,无论谁都会觉得他难逃一顿毒打,来解我们心中对他不成器的痛恨。可是作者在此处却表现得相当冷静,仅仅是写福贵头脑发昏,母亲哭成泪人,父亲气得卧床。一切似乎很平静,未有大动干戈。这或许是作者故意淡化这一场悲剧,因为这场悲剧是必然的,当然也为之后更大的悲剧做了铺垫。从此福贵不再“福贵”,有人说财富皆为空,人世间最痛的莫过于亲人的离去,然而福贵先失去财富,随后亲眼目睹一个个亲人的离去,他最终失去了一切,唯一没有失去的恰恰是他的名字—福贵,多么讽刺。

悲剧都有起源,福贵的悲剧正是他自己。曾今他挥霍无度,目中无人,沉迷赌博,他忽视了亲人。随着他赔掉家产,亲人的逝去,他才明白自己曾今的“福贵”是有多么可贵,只是这明白的代价对他来说太过沉重,太过残忍。在这里我并不想细说书中那一个个鲜活个体的死去。因为在读到友庆去世时,我几乎是崩溃的。悲剧并不会因你的卑微可怜而对你高抬贵手。

多年以后,在一个烂漫的黄昏,有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依靠在一个叫名叫福贵的老牛上,夕阳的余辉触摸着他们布满褶子的脸庞,微风拂过,大地张开了他结实的胸膛拥抱着整个世界。老人跟着陌生人聊着从前,老人回首望去,全是自己二十岁的影子:骑着长工奔跑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在自家的大宅中与家珍嬉戏打闹,与自己年迈的父母亲吵着嘴……说到这,老人眼角似乎有泪水划过,但老人并未显得太过悲伤,只是无限伤感。是啊,父亲母亲、家珍、凤翔、有庆、苦根,他们都走了……命运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个玩笑把福贵弄得遍体鳞伤,但也只有他还活着,哦,对了,还有他的老牛。

倘若不是权贵欺压,有庆又怎么会抽血抽到干而死呢?社会吃人!时代吃人!人吃人!但是,福贵还活着,就像书中所说,他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神州大地上人类的生命仍在延续,虽然步履维艰,但他们却始终前进着,因为人类本身,生生不息,繁荣昌盛。

写这篇读后感时,距离读完《活着》已经过了一年多,可是我写到有庆,脑海中还是他可爱天真的样子,直到被拉去抽血抽到生命的终结时,我分明看到他红扑扑的脸蛋慢慢的没有了血色,不安分的双手渐渐没了动作……我同情他们,他们都是活在历史悲剧的舞台上的鲜活个体,其中包括了福贵,虽然他是最不该原谅的,不该被同情的悲剧之源。他本软弱,但他从败光家财之后,却一夜之间变得坚韧起来,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曾今的浪子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沦落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地步。浪子回头金不换,那股中国几千年农民的顽强生命力在他身上迸发出来。只是此时的蜕变并不能改变悲剧,为此我同情福贵,我同情他面对悲剧的无能为力。

时代风云变幻,社会也几经重构,永恒不变的是那孕育生命的土地,以及在土地上努力活着的人们。

可人总要生存,我们还是会选择活着。

福贵,我想如你一般地在暮暮之年守着时光的尽头安静地盼顾往昔,我希望那时的我已勘破无常、平淡地死去——经不起太多磨砺的苦短一生终会走到尽头,活着便是生命之神真挚的馈赠,而我曾拥有过。如你一般地记得,我,曾是少年。

在这之前,福贵,我希望你能陪我活着,用活着去领悟人生。无常,如常。

虽然不知前路如何,一直走下去却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有时作出选择就意味着胜利。纵然要担当众多难以承受的苦难,但是依然要坚韧顽强。就像是福贵,尽管风雨飘摇,但他从未倒下,带着已被时间冲刷成黑白色的回忆,牵着那条新买的老黄牛,仍能从容的漫步与夕阳下,淡然地讲述过往。我想,这应当便是坚持的结局,生命的力量吧。

读这样的文字,让我们感觉到文字的乐趣,让我们知道自己当下的生存状态如何,让我们知道活着的真正意义,让我们清楚自己未来该如何调整重新出发!全文回味悠长,好似品茶一般,也许这正是小说吸引我的原因吧。

读完余华的《活着》后我突然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细细品悟,且行且珍惜!

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篇三

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福贵的前半生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从一个高高在上的少爷变成了一个下田耕种、为生计发愁的庄稼汉,他经历了徐家从家大业大到一贫如洗的重大变故。许是命运弄人,福贵的人生从家道中落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荣华与富贵于他终究不过是过眼云烟,就像花上的露水、草头的秋霜一般,禁不起阳光的曝晒,一切终归于平静。

接踵而来的是父亲的病故,母亲的卧床,而在一夜之间,福贵也仿佛长大了,他从一个纨绔子弟成长为一个男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可造化总爱捉弄人。

福贵在给母亲抓药的途中被抓了壮丁,一个从未扛过锄头的人就要扛枪了,想想都觉得可怕。在战场上,福贵亲身经历了死亡,也亲眼看到刚刚还有说有笑的鲜活生命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战争是可怕的,而此刻的福贵只想活着。此刻生命变得是那样脆弱,仿佛生与死只在睁眼与闭眼之间,活着是那样遥不可及。

后来,福贵终于返乡,而此时母亲早已离世,女儿也因病变成了哑巴。经历过生死的福贵本以为能活下来,重新与亲人团聚,从此一家人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是老天的眷顾。可是生活总是不如人意的,此后的福贵亲眼看到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相继离去,渐行渐远,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直到晚年,只剩下一头名叫“福贵”的老黄牛与他相伴。他有时会伤心,但更多的是踏实。因为亲人们都先他而去,等他有一天也要离开时就谁也无需牵挂了。

与其说《活着》中的福贵是不幸的,倒不如说那个年代的中国是不幸的。上个世纪的中国四分五裂、内忧外患、战乱不断,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却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时刻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活着是从每个人心底发出的真切而又强烈的呼声。因此余华才会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我觉得时至今日,人不应该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我们还应该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为理想而活着!

那么透过《活着》,我又读懂了什么,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着呢?

有一部香港电影叫做《岁月神偷》,它所表现的主题是:岁月是一个神偷,他会偷走我们的青春岁月,偷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但它偷不走我们对生活的希望,偷不走我们心底浓浓的爱意。这就是生活,也许亲人会渐行渐远,但他们对我们的爱却亘古不变。

也许我们的亲人会离去,我们的父母会远行,但生老病死是生命的选择,是不可选择的选择,但请记住:不论如何,他们是爱我们的!我们要好好活着,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心怀感恩与爱意去追求自己更高的理想与目标。当然,我们也无需惧怕死亡,因为这是一条任何人都不可逃避的不归之路。我们要做的是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爱而生,为理想而活,活在当下,莫负芳华!

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篇四

十多年前在上海谋生,租了一间小房子,买了一个二手的电视机,在这之前我们家是从未有过电视机的,有了电视机就算实现了我人生的一部分理想。

记得有年春节,我在深夜里搜素到一部电视剧《福贵》,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改编的,每天晚上好像连续播放四五级,大约从十点一直播放到凌晨两三点,我看得毫无睡意,越看精神越好,大家可以想象,这电视剧该有多么精彩。当时想过找来这部长篇小说看看,可是又一想,电视剧都看了,小说还能有什么新鲜感吸引我吗?于是看小说的念头就淡了。

后来文学圈子里的一个作家朋友几次跟我提到《活着》这部长篇小说,这就又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刚好一个写诗的朋友开了个网店卖书,看到有余华的作品,于是就买了全套回来,首先就看《活着》。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读过长篇小说了,我甚至对长篇小说有一种抵触的情绪,我想我幸好没有当编辑,如果当编辑不得不阅读人家的长篇小说,我想这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有的长篇小说尽管名气已经很大,但是我依然无法读完全本。

但是阅读《活着》的时候,我连续读了几个小时,到了凌晨一点,我依然“活着”(没睡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我读《红高粱家族》的时候好像也是如此。

看了小说,根据我的记忆,改编的电视剧《福贵》,改动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一些。电视剧给我的印象是精彩。而小说给我的是内心深处深深的震撼。读完整本小说,我的心仿佛掉进了冰窟窿里,好久好久都没有回暖。

成为贫农的福贵本以为可以从此过上相对太平的日子,但是事实上却是灾难一个接着一个,悲剧隔一段时间就发生一次,他一生都在苦难中挣扎。

福贵在最后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他去了另一个世界以后,他买了一头老牛来陪伴他,他将老牛的名字取得和自己一样,老牛也叫福贵,然后他为了让老牛安心干活,给老牛假想出了几个伙伴,他们是家珍、凤霞、苦根、二喜。这些名字全都是福贵死去的亲人,他们活着的时候,就像牛一样的活着。实际上,牛比他们还好,因为牛不需要穿衣服,也不需要吃饭,它们吃草,不需要耕种就能长出来。

中国农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谁在思考?农民在思考吗?没有,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吃饭,为了吃饱,吃饱以后,可以思考着能否吃好一些。至于别的,对于他们,实在是过于奢侈。而就是吃饱这个问题,从1949年到1978年,对于中国农民都是奢侈的问题。人在没有吃饱的情况下,那就只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吃饱。我小时候的远大理想就是顿顿有两糙饭吃,大米比包谷面稍微多一点更好的那种饭。

因此农民不能有别的想法,不能有爱好,有了就是不务正业,在那个年代,农民们在相互监督着彼此。改革开放之初,最先离开土地,放弃土地的农民都遭到坚守在土地上的农民的嘲笑,好在是后来的情况越来越好,那些坚守在土地上嘲笑离开土地的人的人也坚守不下去了,最终自己或自己的下一代还是离开了土地。我想这是好事,农民进城开阔了视野,长了见识,改变了观念,大家在一个大环境中公平竞争。但愿过去的苦难离我们远去,永远不再回来。愿农民头上那些特殊的符号慢慢的淡化。愿人人平等的时代快些到来!

2023年活着的读后感悟优秀篇五

余华的《活着》一书是朋友送给我的,看书的整个过程又好奇又煎熬,好奇的是为什么书要叫“活着”?难道是主人公大起大落经历万般艰难而功成名就的一生吗?随着看完,才知主人公并没有功成名就,大起大落万般艰难倒是经历了不少。煎熬的是这个故事承载了太多悲伤。

有的人活得幸福辉煌,有的人活得痛苦平庸。富贵的一生从幸福到痛苦,从辉煌到平庸,最大的悲哀也是此,所有人拼命努力,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只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能摆脱平庸,活得精彩。

“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变成了鹅,传到你手里,鹅变成了鸡现在鸡也没了。”《活着》就从徐家的败落写起,成了富贵坎坷一生的源头。

富贵败光了所有家产后,他的母亲对他说:“只要活得快乐,穷也不怕。”可富贵真的活得快乐吗?败光家产住到乡下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了,母亲患病他去城里求医却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看到这一幕我尤其着急,直在心里呐喊:你快回去呀,你有主角光环的,你不会死的,你母亲还等着你呢,你的妻儿还等着你呢,他们会很着急的。我虽抱着着急心态,却一点不敢敷衍,认认真真看完过程直到结果,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他和战友被解放军俘虏,才得以归乡。母亲却早已过世,妻子含辛茹苦带大一双儿女,女儿凤霞也因一场大病成了哑巴。作者最终没给富贵任何主角光环,他救不了他的母亲也救不了他的凤霞。

我以为他们一家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变革,艰难的生活,用他们的生活反应当时的苦,然后告诉我们,我们现在丰衣足食的生活来之不易等等,可是,并没有。这只是悲剧的开端。

妻子家珍因为换上软骨症而干不了重活,儿女还小,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为了让儿子能够上学,他把女儿送人,同样作为家里的女儿的我愤愤不平,又庆幸我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虽然最后女儿回来了,还嫁了人,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却因大出血死在了医院里。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被医生抽干了血,也死在了医院里,医生和县长没有受到任何的法律制裁,才惊觉,那不是我现在生活的时代。儿女相继死去后,家珍也随着去了。女婿在工作时,出了意外也走了,留下小小的外孙和富贵相依为命。富贵给外孙煮豆子吃,外孙因吃豆子被噎死了。

看到最后,情绪倒没了多大起伏,我想,作者给富贵的主角光环就是他还活着吧,会继续活着吧,在失去了所有之后,经历人间最痛之后,一颗心已千疮百孔之后,没有轻生的念头,对生活也不报任何希望。他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那头陪伴他的、也叫富贵的老牛吗?作者用冷酷的文笔描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西雅图时报》评价说: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活着,其实并不复杂,它是最简单化的人生。人们常说的“我活得好累”不过是要求得太高了罢了,活着只是活着,是生命的延续,没有喧嚣浮华,也没有功名利禄。可是,如果活着只为活着,人生倒是没了精彩没了追求,活得平庸了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