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ID:1687367

时间:2023-08-10 01:42:03

上传者:曹czj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资源的利用、时间的安排以及风险的评估等,以确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篇一

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舞蹈录像《千手观音》2.幼儿用书。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本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幼儿收获不小,幼儿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进行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幼儿的探索精神并不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他们关注身边的食物,探究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幼儿对残疾人的生活有所了解,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了孩子关爱社会、尊重残疾人的品德。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篇二

让我们“以人为本”思想达到一个共识多去关爱留守儿童,通过活动能让更多的儿童们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与友爱,形成积极的、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1、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2、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进近留守儿童,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和寂寞。

1、欢迎仪式负责人:xx小学

3、游园活动负责人:xx小学

4、庆祝“六一”大会主持人:xx小学

(1)介绍参加慰问活动的单位及代表

(2)节目表演:唱歌(梁兴文)、舞蹈(陈思明)

(3)xx中学初中校区优秀青年教师林雪瑜讲话(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

(4)颁发留念品

(5)xx小学活动总结

(6)合影留念

主办:xx中学初中校区团委会、xx市邮政局团支部

承办:xx市xx镇xx小学

另制作四条激励性的标语挂在校园,以激励学生积极进取。(联系人:赖锦强)

2、根据活动节目制作一个音乐光碟

3、车辆提供

4、参加人员数量xx中学初中校区:8人xx市邮政局:5人组成一个临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13人)

1、参加人员积极活跃,有团队合作精神,服从管理,统一行动。

2、活动以轻松愉快氛围为主,以开心为导向。

3、以留守儿童为中心,顺其自然的开展,不注重程序和广告新闻效果。

4、要报节目的义工提前报上节目、统一制作,活动前一天统一彩排。

5、义工服务队人员要求:

有爱心积极热情灵活主动,听从安排。

顾问:刘锋、梁永天

总策划:吴远平、冯文周

执行策划:黄小鹏、赖锦强、黄韬、陈林

活动方案涉及到的人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与请提前向本单位领队请假,以便作及时调整。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篇三

为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残疾儿童少年的实际情况,结合“送教上门”的工作要求,特制定关于对适龄残疾儿童顾云龙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实施方案。

“送教上门”注重发展残疾儿童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

教学时间由学校教导处与家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周一次,每次教学时间为半小时左右。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成立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具体组织和业务理论指导。

送教上门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送教上门工作小组成员:

每次由教导处分派一组(两人)老师“送教上门”.时间在每周星期二、三的下午。出发前与学生的家长联系确认一下。

1.定期召开送教工作会,研究计划,总结工作,交流经验。

2.负责“送教上门”的教师根据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和个别化教育方案,记录详实的送教辅导记录xxxxx@。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篇四

1、通过活动,尽社区所能去帮助社区流动人口子女

2、提高社区居民的爱心意识,把关爱付诸行动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万春小学

(一)开展“大手拉小手”优秀青年牵手留守少年儿童活动,充分借助社区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帮扶和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动员青年干部、志愿者、学生,并广泛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活动,担任“爱心志愿辅导员”并和帮扶对象签订“爱心结对卡,达到“一对一”长期持续的定向帮扶目的。

(二)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开展辅导帮扶活动,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在各班学生中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专门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学习、心理、法律和平安自护等方面的辅导帮扶工作。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篇五

1.通过活动,尽社区所能去帮助社区流动人口子女

2.提高社区居民的爱心意识,把关爱付诸行动

20xx年1月20日――20xx年7月30日

万春小学

(一)开展“大手拉小手”优秀青年牵手留守少年儿童活动,充分借助社区等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帮扶和关爱行动,从学习、生活和精神等方面关爱留守少年儿童。动员青年干部、志愿者、学生,并广泛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活动,担任“爱心志愿辅导员”并和帮扶对象签订“爱心结对卡,达到“一对一”长期持续的`定向帮扶目的。

(二)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开展辅导帮扶活动,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在各班学生中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专门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学习、心理、法律和平安自护等方面的辅导帮扶工作。

五类儿童关爱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篇六

怎样建信心呢?

第一:设立一个极为简单的目标。

比如,这次只要比上次考试进步2分即可,或2名即可。设置目标的目的是,让孩子能迅速达成。目标一定要简单易行,让孩子觉得,蹦一蹦,努力一下,就能达成。达到后,迅速给于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是能看到回报的!这样孩子,就积累了一点点小信心。但其实还是不自信的,因为毕竟进步了一点点嘛。

第二:需要继续设定小目标,再设定2分或者2名。

很多学校都是周测,或月考。因此很快就到。怕孩子忘记了,就贴个小纸条,在墙上,时时提醒。若再次达成,孩子,此时,才会真的对自己有点信心了。

家长,要做的就是极有耐心。不要烦躁,千万别沟通的时候,突然吵起来了。

第三:有的孩子,可能开始说,这次目标长3分或3名吧。

不用设定更高的目标,比如5分、8分啥的。而是要继续稳扎稳打,再次3名或者3分。(前进3名比3分难度大)。再说,若设定增长3名,反而增长了5名,这种“意外惊喜”,往往带给人的信心、成就感更大。

为什么不要急于求成呢?因为,我们要尊重常识。学霸,不是一两次就能追上的。人家毕竟已经付出了好多年的努力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天吃成的。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孩子刚刚燃起的信心小火苗。保证一切在可控范围内。切记,不可急于求成。

环境设置,言传身教

你让孩子读书,这几年,你又读过几本书?

如果你内心就觉得学习新知识是件痛苦的事,又如何去给孩子讲学习的乐趣。

还是那句话:身教永远重于言传。

孩子需要一个学习的氛围,这个氛围是需要我们花心思,下决心去为孩子创造的。

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天生就对知识有苛求,在学业上有自己的自尊,对学习有天然的兴趣。我们更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发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陪伴孩子共同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勤奋”是一种成熟的学习品格,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凭空产生,它只会成长在理性、责任、兴趣的土壤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