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节初中手抄报 春节初中字(优秀3篇)

2023年春节初中手抄报 春节初中字(优秀3篇)

ID:201557

时间:2023-06-04 14:03:11

上传者: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节初中手抄报春节初中字篇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下面是初中学生春节手抄报,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1、 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 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

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守岁,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6、 正月初一 拜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初中手抄报春节初中字篇二

终于可以元旦放假了!终于可以回黄埔去看望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了!这是我星期一放学时,在路上的心里话。因为平时,我周末要上特长班,没有时间回黄埔,所以,一放长假,我和爸爸妈妈 必定要去黄埔看望姥爷姥姥和爷爷奶奶。

元旦的下午,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和妈妈一起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向黄埔前进。

在爷爷奶奶家,我们全家人一边看电视,一边打扑克,其乐融融地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夜晚,我们玩到很晚才睡。第二天早晨,我快速地起床,吃完早饭后,就直奔姥爷姥姥家。

到了姥姥家,我发现哥哥也在家,真是兴奋的不得了。哥哥上初中后,我们很少有时间在一起玩了,这次可一定要玩得痛快点儿。我催促哥哥快点儿写完作业后,就开始和哥哥商量着,怎样度过 快乐的元旦假期。

先玩什么好呢?哥哥虽然上初中了,但还是和我一样很喜欢玩藏猫猫,于是,经过“石头剪刀布”公平的方法,第一轮先由我藏、哥哥找。

“藏哪儿好呢?”我小声嘀咕着,找遍所有地方了,我都找不出来一个隐蔽的地方。于是,我开始求助爸爸。爸爸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让我藏在他的衣服里。结果,哥哥费了好大劲才找到我,真是太 开心了!

午饭过后,我和哥哥决定到楼下去玩。想了半天,我们决定玩跳房子的游戏。

跳房子,当然要先画上房子。我们先找到了一块小石头和一片阳光充足的地方。第一次的房子是我画的,但经过商讨后,我们决定不用这个玩,因为画的有点不合理;第二次是哥哥画的,我们才玩了一 会儿,就觉得不好玩了;第三次,我和哥哥一起画,这次我们把以前的画法改进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毛病了,我们才开始正式的跳房子游戏。

游戏开始,我一直领先,慢慢的,我开始骄傲了,总是扔不准,好不容易扔准了,跳房子时又总是踩线犯规。而这个时候,哥哥有条不紊地一轮一轮超过了我。我开始着急了,急忙调整心态。哥哥跳到 了第八关,怎么也扔不准了,我也到了第八关,不能再失去机会了。我瞄准了第八关的格子,用力一扔,哎呀,扔远了。第二次,我又瞄准第八关的格子,劲儿要小一点儿,哎呀,这次劲儿太小了,没 扔进去。到了第三次,我总结出一个方法:扔石子的时候,不但要瞄准,还要用力均匀,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太轻。我摒住呼吸,瞄准第八关,弯下腰一扔——耶!进了!就这样,我顺利地过了第八 关、第九关,最后还“买了房子”。

该回家了,虽然不想走,但一想到马上就要开学了,我还是恋恋不舍地上了车,离开了林海花园的大门口。

这个元旦假期过得真快,真开心!

元旦对于大家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节日,虽然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过年不是那一天,但相对于世界来说这就是跨年的准备了吧,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元旦也是相当重要的节日了,在中国都会写到欢度元旦,元旦快乐的字样。

中国会把元旦定位法定的节日,今天是每年都会有的日子,就像许多文人写到的一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也是宋人王安石对新景象,新气氛的一种写照,天天忙绿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这几天得到充分的释放,有些会去到离自己城市比较进的地方去旅游,虽然是假期,但时间比较紧促,就只能到附近的地方转转,而有些不想出去的人,有可能会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都会呆在家里,因为大城市的生活节奏是很快地,就算你特别努力的奋斗都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更别说原地或者退步了,所以好不容易可以有一个小长假,当然是决定在家里度过自己的假期了,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人群,在这个时候回不到家里,为自己的家人坐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单位或者是社区就会组织集体的文艺晚会,可以让大家在一起热闹一下,还会组织专门的敲锣打鼓,活跃气氛,还有大家集体跳民族舞,虽然跳的不是特别完美,到位,但大家都会积极的投入到这个大集体家庭中去,科技的一步步发展,使我们还可以在各大电视台看到每一个电视台所演出的联欢晚会,也可以随我们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元旦节,在学校的同学们在这一天还会聚到一起开联欢晚会,买好自己所想吃的零食,节目时非常的精彩,唱歌好的就去到讲台唱歌,会跳舞的就会被我们一拥而上,把他推到舞台中间,当音乐响起,他开始为我们表演他的才艺,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舞动着自己的身体。

这就是传统的元旦节,虽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所拼搏,所努力,但节日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其为重要的。

1、和人元夕

王之望

长安百尺朱楼高,传筹夜酬闻鸡号。

金吾驰禁玉漏永,九衢遍走狂欢遨。

访寻三曲选清唱,交结五陵皆大豪。

笑将千金买斗酒,轻若九牛亡一毛。

赋诗更作文字饮,止酒一篇羞和陶。

笔端百韵斗奇险,坐上几人推俊髦。

万事转头成短梦,十年屈指如奔涛。

祗今衰老但悲感,长歌终日弹豪曹。

2、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本诗诗意清新淳朴,大有陶渊明遗风。

3、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春节初中手抄报春节初中字篇三

迎来春节,我们是不是要画手抄报?下面是初中生春节手抄报图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字。中国的农历,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那时期,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

当时,灶王爷正在打瞌睡。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 “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上。

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

“不假?”“不假。”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

这时候。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

这样一来,人间真的太平无事了。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吵声。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人们称她为脏神,专管茅房,粪土),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传到天宫,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听到炮响,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便派财神到人间察看。财神是天上主管金银财宝的神。他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仓官下凡、仓官是专管仓库的神。他看到家家户户堆满了馒头供香,也不愿回天了。

玉帝又派了几位神仙下凡,仍然没有回音。说着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几位神仙都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当他看到人们穿得新崭崭的;吃着大米白面加肉菜,啥活也不干,心里十分生气,便召来弥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间诸事,谁叫你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于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们的吃穿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一句话,说得玉帝闭口无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所以,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打那以后,弥勒佛再不能回南天门了。直到今天,在一些寺院里,还留着他的塑像。人们说,这事不能全怪弥勒佛,他毕竟是想给人们办好事。所以,人们照常为他上香。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3、《除夜》

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5、《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6、《凤城新年词》

黄景仁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7、《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8、《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9、《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10、《迎春》

叶燮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

11、《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2、《岁除夜》

罗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