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大全8篇)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大全8篇)

ID:2963925

时间:2023-09-17 19:57:59

上传者:梦幻泡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大全8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一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二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9、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三

注释: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注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注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8、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四

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2、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六

1、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感受礼仪之邦。

2、从身边的榜样发现美,感受美。

3、有争当美德好少年的愿望,向榜样学习,传递爱的正能量。

302中队全体少先队员

主持人:(甲)周文平(乙)谢夏微

1、队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搜集中华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故事的资料。

2、编排文明礼仪操,论语朗诵,搜集朗诵、演讲配乐。

3、制作美德章、小组组牌。准备书童服装、竹简、学生自制贺卡、队旗、铃鼓。

(一)预备部分:整理队伍、报告人数

中队长:各小队报告人数

一队小队长:萝卜小队立正,(小跑向前,敬礼,还礼)报告中队长,萝卜小队原有队员6人,实到6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敬礼、还礼)

一队队长跑回原地,稍息,坐下

二、三、四、五小队分别同上。

中队长:全体立正,(跑向辅导员,敬礼,还礼)报告中队辅导员,302大拇指中队原有队员32人,实到32人,报告完毕。

(二)正式部分:

中队长:转身,全体起立。出旗、奏乐、敬礼

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队长:下面欢迎中队辅导员为我们讲话。

辅导员:亲爱的队员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美德争章队会,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咱们中国是个讲文明、有礼貌、重礼仪的国家。我们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应从小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让我们搭乘美德航班、遨游在美的世界里,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出自己的风采,希望大家积极勇跃地参加活动,争取得到“美德章”。下面我宣布“争当美德好少年”主题队会现在开始。有请主持人。

甲朝霞托着红日,徐徐从东方升起。

乙一个灿烂的日子,撒满大地。

甲春风吹,阳光照,语言美,行为美,

乙尊师长,爱同学。

合让我们从小讲文明,懂礼貌,302中队《争当美德好少年》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七

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可是在生活中却还有一些不道德的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场有关道德的辩论。

“大家好,欢迎来到——道德辩论,我是主持人小a。下面来认识一下今天的两组辩友。首先是由b1、b2、b3组成的辩组,他们的辩题是:道德人人都有。而由c1、c2、c3组成的辩组,她们的辩题是:缺德随处可见。好,下面长话短说,请双方辩友开始辩论。

:道德是人人都要具备的,只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才会受人尊重。

:但缺德也是人人都有的,如今这个世界忙忙碌碌,估计也没多少人注重道德了吧。

:对,缺德随处可见。

:但是那……你回首去看下那些古人,看古人多么注重道德的。老子还创立了一个道家呢,还有一部经典——《道德经》。

:你有看过《道德经》吗?你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吗?

:你管他里面是什么内容!总而言之,守道德,就像是一种责任,陶行知曾说过: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

:说起责任,也不见得有多少人会负责任的!

:守道德是为人之本。

:但是有道德的也是有的:学生扶盲人过马路,帮老人提重物,还有一些司机们自行组织的‘爱心车队’等等。这样的例子同样举不胜举。

:缺德人干缺德事,生活中,特别是乡下,随便找一个也不见得有什么公德心,想必也不懂给老人、妇人让座吧。

:谁说的,农村人是粗鲁了以点,但也不代表就没有公德心呀!

……”

小a:好了,时间如梭,就不再继续了。不过,在最后我也要发表一下意见,人活着就应该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在生活中及学习中还要加强对道德的意思,为大同社会走出精彩的一步。

中华传统美德班会总结篇八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周易·大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胜天、锐意进取、浩然正气、居安思危、爱国爱民等等,始终是我们民族脊梁们在不断变化着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面对各种矛盾和危机,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意识以危机感为基础,寄托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汇聚成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长江与黄河,在世界的东方一路前行。同学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义不容辞。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同学讲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 ,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 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精神气质。南宋文天祥的述志诗《正气歌》以其浩然正气与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邪气”斗,与元统治者的威胁利诱“邪气”斗,“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要为人间留正气”,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著名诗人朱自清临终前虽贫病交加,也以其浩然正气饿死不领美国粮……“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 国外科学家纷纷回归祖国,要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毫不动摇;华罗庚放弃在美国被重金聘用的工作;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下博士学位再回国的劝告……以上种种爱国、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爱国主义不可丢,民族气节不可无。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 ,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当个人、民族、国家处于逆境时更应奋发立志。司马迁曾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 《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是发愤立志的最好例子。“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显现了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可贵精神。迭经优患的中华民族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之林,“卧薪尝胆”的志向,多难兴邦的信念,坚韧不拔的精神起了多大的激励作用啊!

有志者事竟成。但这志唯有以天下百姓,以国家民族为出发点、为归属,才符合传统的民族精神,才能宏大高尚。奋发立志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人生途中不断地砥砺操行,完成大志。这就要求我们胸怀鸿鹄之志,中流击水,奋发图强。

中华民族虽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她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原因很多,其中与中华民族跟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是分不开的。

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正统思想是何等的针锋相对。王安石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的思想及大胆变法、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推崇和尊敬。

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的一个民族。近代的林则徐从中国反侵略战争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出发,组织翻译整理成《四洲志》,成为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书籍。策划海防时也先着手调查西方情况,这对打破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封闭愚昧状态,为中国人认识世界和学习西方长技,迈出了坚实一步。直至陈独秀开创的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和“科学”;李大钊宣传介绍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之路,都 体现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锐意进取,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学是分不开的。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愤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读书光好学还不够,还需善疑好问。孔子从小入太庙“每事问”。他主张“疑思问”,“不耻下问”。荀子把“不知则问”和“不能则学”相提并论。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学不行,不问不知”。他们都把学和问联在一起。不学不问怎能成为学问家,学贵在问,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来,勤学好问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多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勤学好问的良好品德。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汉唐时期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勤政、勤俭带来了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与前朝秦隋的穷奢极欲导致覆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古人云:“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侈鲜明的善恶态度。

不为金钱或物质所惑,不为权势所动,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明北京保卫战中的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为人间留下了两种清白,其一是为民族为国家不计个人安危的“清白”之心;其二是平时严于操守,廉正不苟的“清白”之风。由于北京保卫战有功,他受到赏赐还加官进爵,但都被他坚决推辞,后遭谗陷抄家时却是家徒四壁。于谦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仅赢得世人崇敬,于今天也深有启迪。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廉正美德得到升华。

作为优良的道德传统,勤俭和廉正在今天更要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从一点一滴中学会勤俭,培养廉正的美德。

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李大钊曾说过:“……我不主张儿子对自己行孝 ,可是我疼爱自己的老人,因为他抚养了我,教育了我,为我付出过很大的心血,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 ”。而今天敬长传统美德更应提倡和发扬,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风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虚左以待”“程门立雪”“三顾茅庐” 等等以礼相待的成语和典故,在历史上广为传诵,深刻反映了这一点。知礼,讲礼,对人彬彬有礼,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们正常关系的准则。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试问那些对长辈出言不逊,对朋友态度粗暴,公共场所横冲直撞的人,能体现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吗?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却衰退 ,与一个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民族,与一个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相容吗?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爱国、气节,奋发、立志,改革、创新,勤学、好问 ,勤俭、廉正,敬长、知礼等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魂和精神。

同学们,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让我们为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文明、高雅、有气度、有风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