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心得体会(大全8篇)

云南心得体会(大全8篇)

ID:3251423

时间:2023-09-22 02:23:12

上传者:灵魂曲 云南心得体会(大全8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云南心得体会篇一

帮扶我州积石山县柳沟乡的省公安厅情系贫困乡村,爱撒帮扶点群众,今年上半年为柳沟乡落实项目资金和捐赠物资折价合计万元,其中一是筹集20万元资金为帮扶点修建劳务培训中心;二是积极协调省扶贫办给帮扶点争取农作物种植资金20万元,用于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侧膜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三是在国际“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为帮扶点捐送少儿图书2册,共280本,帮助建立两个图书室。

省公安厅自1998年定点帮扶积石山县以来,按照xxx、xxx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导,以解决剩余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项目计划,并派出帮扶干部具体负责协调落实帮扶工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十几年来省公安厅累计为积石山县直接投资及捐物折价达万元,有力的支持了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扶持修建乡村道路,帮助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筹措资金19万元,按照山区4级公路建设标准,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拓宽、整修公路公里,修建涵洞2处,过水路面6处,浆砌加固路公里。并和县政府配合对柳沟乡至关家川袁家村段总长公里路段进行路面硬化铺设工作,已与11月竣工。这些道路的建设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乡村大道,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解决贫困群众的吃水难问题。省公安厅多方筹资12万元,为帮扶点修建人饮工程1处、埋设饮水管线5800米、修建蓄水池6座;争取资金15万元,把饮用水接到帮扶点群众家中,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群众的吃水难问题。

三、积极开展教育扶贫。省公安厅先后筹资28万元教育扶持资金,在斜套村修建一所2年制教学点,解决了帮扶点60余名学生的上学问题。同时,为柳沟乡春蕾小学扩建了教室3栋、修建厕所2个,并连续6年为斜套和袁家村的100名贫困学生捐助学费6万元,使两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的85%提高到的96%。

四、营造“乐民工程”和改造乡政府办公场所。筹资15万元和柳沟乡政府一起为60多户贫困户翻建新房180间、修建暖棚120间,另外筹资4万元给乡政府修建办公用房10间,改善了乡政府的办公条件。

五、推进科普教育和科技培训。先后筹资20万元为贫困群众购买地膜1500公斤、化肥200袋、小麦种子7500公斤,大力推广地膜穴播小麦300亩。并针对帮扶点群众农业知识缺乏的实际情况,购买《经济林果栽培技术》、《养殖技术》等科技资料1000份,免费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让农民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新技能、新技术,增强了农民运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的理念和意识。

云南心得体会篇二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时,可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b、批复具有专业性,一般的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发布

c、决定的正文部分由刊发决定的根据、执行要求、结尾三大部分组成

d、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号和文种组成

2、在公文办理中,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知”( )。

a、批转下级机关公文

b、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c、要求下级机关周知的事项

d、给下级机关布置工作

3、______用以说明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或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a、尾语

b、版记

c、附注

d、附件

4、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

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意见

5、下列有关“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

b、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批准

c、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d、是公文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种

1、答案: a

解析:

2、答案: abcd

解析:

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

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规章制度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4、指示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指示下级机关如何开展工作。

5、任免性通知:用于任免和聘用干部。

6、事务性通知:用于处理日常工作中带事务性的事情,常把有关信息或要求用通知的形式传达给有关机构或群众。

3、答案: c

解析:

附注是指需要附加说明的事项。如需解释的名词术语,或者是公文发送范围和阅读、传达对象等。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所以选c。

4、答案: b

5、答案: b

解析: acd是“函”的三大特征,b是“请示”的相关特征。

云南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山南市是一个素有“康区明珠”之称的城市。在去年的暑假里,我曾经有幸去到了山南市,这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一次经历——不仅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藏民的日常生活,更是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

第二段:山南市的自然风光

山南市的自然风光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可以说,它就是一幅实景画,天然的景象和人造的景象,紧密地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卷。在山南市周围,我们能看到青山绿水、浩瀚无垠的高原草地、奇峰异石、神秘的湿地和很多美丽景色。在雪山的美妙景象与草地的金黄色之间,可以感受到那种山川壮阔和悠闲惬意。

第三段:山南市的饮食文化

山南市的饮食文化也令人印象深刻。那里的主食是青稞饼干和青稞醋,你可以在当地的饭馆或小吃店里找到这些美食,还有酥油茶、酸奶和牦牛肉等传统美食。尽管山南市的食材比较单一,但因为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十分特殊,食用起来则品味非常独特。

第四段:山南市的传统文化

藏民在传统文化的方面也诠释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藏式剪纸和传统织物以及其他形式的艺术都有着山南市的独特风格。当地的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遗产格外重视,红白吉祥衣、特色手鼓等一些传承不息的艺术和手工艺品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五段:我的感悟

在这里,我最喜欢的是当地人的生活。尽管城市的生活条件可能不能与大城市相比,但那里的人民向往自然、敬畏自然,尊重他们的文化和历史。对这些与我来自的城市所不同的特质我感到非常震撼。我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随心所欲,体验了去哪儿就去哪儿、看什么就看什么的惬意。这是我在山南市收获的最大收获。山南市的青山绿水、青稞饼干和青稞醋、传统文化和当地人民的悠闲随意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它们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人生味道。

云南心得体会篇四

自从来到青藏高原的山南市,我不仅见到了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还领略到了深厚的藏族文化,不断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这段时间里,我体会到了许多,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山南市的所见所闻。

第二段:自然景观

山南市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素有“西藏第二大河”之称的雅鲁藏布江横贯整个地区,古老而神秘的格萨尔王廷城墙是山南一道秀美而瑰丽的风景线,如云雾缭绕的巴松错湖,是一片被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还有著名的林芝大峡谷、纳木错湖等等。总之,山南市拥有丰富而奇妙的自然景观,它让我燃起了保护和珍惜大自然的心。

第三段:藏族文化

藏族文化是山南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里有毫不掩饰的、原汁原味的藏传佛教寺庙,如南部雪山的荣坤庄寺;还有藏族传统的舞蹈表演,藏戏,藏语歌曲等等。每一次接触、品味,都可以引导我更深入地了解藏族文化,让我意识到多彩多姿的文化魅力。

第四段:人文风情

这里的民风淳朴,人们善良而热情。在游走中,时常会看到开朗的藏族青年笑容满面,与我们主动交流,问候,聊天。这样的人文交流,让自己在异地身处也不觉得孤单,体验着与他们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五段:感悟

这次来到山南市,打破了自己对世界的狭隘认识,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让我感受到世界的无限魅力。我相信,只要身体足够强壮,心里足够宽广,世界大地盘就任性走起。我怀着眷恋,离开了这座城市,却将对于山南市的美好记忆和感悟带回家中,它会一直陪伴着我的人生旅途。

云南心得体会篇五

山南市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该自治区的中心位置,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我到那儿之前,对于这个地方我只知道一些皮毛,但是当我到了那儿后,我才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魅力。下面,我将会和大家分享我在山南市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段:自然景观

山南市是一个山峦起伏的地区,它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我们在那里看到了唯美的湖泊和河流,看到了雪山和岩石,还有那壮丽的峡谷。我对这些景观印象最深的是所谓的“八一四”岛。这是一个从湖面上升起的小岛,充满神秘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个地方具有独特的美感,让我不由自主地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第三段:人文历史

除了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外,山南市还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它是藏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建筑和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康玛拉雪山文化和一些藏传佛教寺庙了。那里的人们有着深厚的信仰和文化底蕴。我和当地的居民交流了一些话题,深深感受到了藏族人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纯朴友善的风貌。

第四段:风土人情

在山南市,我们住在当地的藏族农家旅馆里,深入了解了当地的人情风土。在旅馆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他们非常善良,与人为善,看着我们非常友好。山南市是一个藏族聚集的地方,这里的人们践行着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拥有着高尚的道德观和习俗。我对此深感敬佩。

第五段:结语

在山南市呆的这些日子,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旅程,收获了很多。我了解到了西藏很多美丽的景点和富有历史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我的心灵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滋养。所以,我会强烈建议那些前往西藏自由行的人们不要错过山南市这个宝贵的地方。在此,我衷心希望未来的山南市旅行愉快并充实!

云南心得体会篇六

幼教一直以来被视为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能力,山南市组织了一系列的幼教培训活动。在参加这些培训活动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幼教培训的重要性,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幼教培训为教师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的提升。幼教工作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全面的教学能力。通过培训,我们学习了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课程设计等专业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训过程中的教学案例、经典课程等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通过培训,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补充和更新,我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幼儿教育,并在教学中运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其次,幼教培训提升了教师对儿童的理解和关爱。在幼教工作中,了解儿童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培训,我加深了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认识,了解了他们的认知特点、情感需求和行为模式。培训还强调了教师对儿童的情感关怀和引导。我们学习了如何用耐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并学会了运用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沟通技巧。这些培训内容让我更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促使我树立起了真正关爱儿童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第三,幼教培训增强了教师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能力。幼教是一个集体工作,需要教师们之间的积极配合和团队精神。在培训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合作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互相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培训活动结束后,我们还能够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持续提升自己。通过这些培训活动,我逐渐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幼教团队离不开每一个教师的付出和贡献。

最后,幼教培训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和思路。幼教工作需要教师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在教学中注重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训活动提供了与其他同行的交流机会,我们可以从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思路中汲取灵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教育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提升。幼教培训活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广阔世界。

总之,山南市幼教培训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我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加深了对儿童的理解和关怀,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这些宝贵的心得体会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不断进取和成长,为孩子们带去更好的教育。

云南心得体会篇七

我局与邵伯镇许庄村结对帮扶以来,我们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重点,在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脱贫致富能力上下功夫,上下形成合力,共建小康村。

走进企业,走访农户,对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认真调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入手,促进许庄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壮大村级经济。在服务好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闲置的厂房,引进民企落户,特别要利用教育系统结对帮扶的优势,新建服装厂加工学生校服,解决部分劳动力,提升经济效益。二是提高农民收入。根据发展农副业产业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充分发挥便捷的交通优势,在该村建立养鸡协会,发动村组干部带头,推进该村草鸡饲养项目,首批饲养2万只草鸡,以后每年以2万只的速度递增,逐步将该村由养鸡专业户发展成为养鸡专业组、专业村,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生产基地,用项目带动农民致富。三是努力帮扶贫困户。首先对该村重点贫困户逐一走访,了解贫困原因和可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智力资源,除帮扶人员和机关科室根据可能给予适当的经济扶持外,重点通过村外能人和本镇企业生产特点,联系户外加工产品,逐步使贫困户实现劳动致富,创业脱贫。

发展村级经济,是做好结对帮扶共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养鸡示范基地。目前,成人校已投资3万多元,建鸡舍、购苗鸡、聘请专职管理人员,在许庄村建起了养鸡示范基地,省家禽研究所3000多只草鸡已落户到该村养鸡示范基地。我们将充分发挥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功能,教会村民养,帮助村民卖,带领村民富。二是落实帮扶资金。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将挤出一定的资金,对饲养规模达1000只以上农户实行奖励,每1000只奖励500元,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三是引进民企落户。给全村每一位在外能人写一封信,表明父老乡亲盼望他们回乡创业的愿望。组织村组干部,拜访在外能人,动员他们回乡创业。对该村闲置厂房进行简单装修,放宽政策,筑巢引凤,吸纳民资,动员社会能人落户该村新办企业。

一是挂钩帮扶特困户。将特困户与机关各科室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寻求市场信息,搞好经济发展规划,培育骨干增收项目,协调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不脱钩。组织机关人员,开展捐款捐衣、节日慰问等活动,解决群众生活困难。二是热心关爱困难学生。严格执行《江都市扶贫助学实施暂行办法》,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百校·帮扶百名特困生”活动,组织机关干部与该村特困家庭学生结对帮扶,从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全面关心,促进健康成长。深入开展“扶贫助学一日捐”活动,建立教育系统扶贫助学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建立贫困户子女入学的绿色通道。三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力争通过三年帮扶,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本镇平均水平以上,村级可用资金年均增加30%以上,使全村10户以上特困户生活现状得到显著改善,全村无失学儿童,未成年人都能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把增强贫困户致富能力作为帮扶攻坚的治本之策,在帮扶措施项目增收上下功夫,帮助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增收途径,逐步形成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改变过去帮扶中存在的“重现金、轻项目,重物资、轻服务”的现象。充分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学校、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继续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帮扶活动,帮助贫困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实现脱贫致富、防止返贫奠定坚实基础。

云南心得体会篇八

5月18日,由共青团安阳市委组织开展的“千名团干部下基层”——进社区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北关区曙光小区举行,来自市卫生、金融、教育等部门的十余家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体检、家电维修、信息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欢迎。

5月18日上午9时,在曙光小区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大妈,您的血压偏高,以后要少吃油腻的食品,饮食上要尽量清淡些,注意睡眠规律。”在一个志愿者服务点前,来自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志愿者们正在为老年居民们进行免费体检。“听说今天上午有志愿者活动,我和老伴儿一大早就赶过来了。”家住曙光小区6号楼的张大妈说。

“这个控油壶的容量是75克,正好是一个三口之家每天的食用量。”志愿者们还为社区居民送来了科学的饮食理念和健康知识,现场发放的控油勺、控油壶和定量盐勺得到市民的一致欢迎。

活动现场,安阳工学院志愿者们还为居民进行家电维修服务;文峰区美容美发协会志愿者免费为社区居民理发;安阳银行志愿者为社区青年送来金融理财知识,鼓励年轻人创业就业热情;华润燃气、供电公司等单位志愿者也分别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围绕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信息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当日上午,共青团安阳委书记谢昕宇一行来到了家住曙光小区的困难居民马丽丽家中,将一份“六一”的礼物送到了马丽丽的女儿手中,并为其一家送去了慰问金。

马丽丽今年6岁的女儿出生时因缺氧患上了脑瘫,孩子1岁多时仍然不会走路和开口说话,经过康复训练,虽然能勉强行走,但是在说话方面仍然只能说些简单词汇。

手握着满含深情的1000元慰问金,马丽丽流下了感激的热泪。马丽丽说,孩子的病让原本就十分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但长期以来,街道办事处、社区和社会上的很多爱心人士纷纷伸以援手,她也成为团市委长期的帮扶对象,让她和家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决策部署,响应市委“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共青团安阳市委在全市开展以深入基层听心声,转变作风促落实为主题的“千名团干部下基层”活动。下一步,团市委将结合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在全市组建100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进入到社区、村庄进行志愿帮扶,让团干部和广大青年走进基层,了解基层,融入群众生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