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 四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模板6篇)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 四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模板6篇)

ID:3355198

时间:2023-09-23 03:01:29

上传者:薇儿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 四年级语文园地八教案(模板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篇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设计特色: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

三、巩固字词

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

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

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

四、再读理序

1、分节指读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3、分段,说说段意。

4、概括小标题(板书)

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五、作业

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

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

3、分段,写段意。

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

第二课时

一、揭示探究主题

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做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

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题

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

三、交流推进探究

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

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评价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引导: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人?(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

3、爱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说明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

4、我们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结。

四、总结表现结果

1、学生小结: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因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

2、自由表现:选择一个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边读边演)来表现出你对课文的理解。

五、作业

课堂作业:课后练习4、5

实践作业;与人合作,写成课本剧并进行角色表演。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篇二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

2、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小姑娘纯真、一丝不苟的美好形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感受小姑娘认真负责的美好形象。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叔叔的良师益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切入

1、出示“小读者”“编辑”这两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什么是读者和编辑。

2、揭示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内容并识字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重点注意:“您”和“你”的区别;“及”和“级”的区别。

3、再次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随机板书以下内容:小姑娘、编辑、两个错别字。

5、课文中的小姑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品读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1、外貌的可爱。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写小姑娘外貌的词句。

学生交流朗读以下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可爱:扎着蝴蝶结,年纪不过八、九岁,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脸蛋红扑扑的。

2、找出写小姑娘神情和语言的词句。

3、放声朗读这些词句,指名读,随机点拨说话人在话语中表达的感情。

4、学生默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5、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随机点拨。重点注意以下语句:

(1)“你是编辑叔叔吗?”“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有两个字错了。”

(2)“是的,我查过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

从这段话中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为了这两个错别字下了工夫,不但查字典还要把错误的地方记熟,小姑娘活泼又善解人意等)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一段话。

(3)“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她改正。”

从这一段话体会到些什么?(爱读书、真诚地帮助朋友)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几千米的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几千米”。

6、读课文,再说说小姑娘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体会编辑的心情

1、默读课文,找出写编辑叔叔的心情、神情变化的词语。

2、交流后出示以下词语:甜丝丝的、愣住了、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笑着问、久久难以平静。

3、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体会。

4、讨论:编辑叔叔为什么心里甜丝丝的?引导学生读好第1段。

后来编辑叔叔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小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让编辑充满信心)

五、完成作业

1、分角色根据提示语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区别形近字:蜜、密;稿、搞;极、级;淘、掏

3、书写生字。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篇三

一、情境导入

1、今天,我带来几件小礼物,奖给昨天家庭作业做的好的同学。给学生发礼物,请获奖者谈一谈此时的心情。

2、教师小结,得到是快乐的,其实给予更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希望同学们大胆地提出问题,学完课文将根据大家的提问,评选问题和提问人。

二、感知发现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提问,师生共同评价问题的质量。(估计学生会提出:谁给予谁?在怎样的情况下给予的?给予了什么?)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针对课题提问时,要抓住关键词“给予”进行思考。

3、学生选择好的问题朗读思考。

4、交流,请学生回答。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地复述课文的内容。

三、感悟发现

1、教师引导:哪一个给予最珍贵?

2、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3、交流。指名发言。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在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课文。

3、学生朗读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讨论。

4、交流,各组派代表发言。要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根据三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

四、鉴赏发现

1、朗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课文在选材、描绘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2、讨论并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能会提出:人物的语言描述的具体。以此为锲机,引导学生体会说话的语气,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

3、你认为课文还有不妥之处吗?

4、学生质疑,教师引导学生论证问题是否合理及具有的价值,评选好问题,同时小结质疑的方法。

五、质疑问难

1、学习中遇到哪些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共同讨论解决。同时评价问题的质量。从好的问题中小结发现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问,应在深入思考后,的确无法解决问题才可以提问,问题要有助于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六、总结表彰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2、师生共同评选问题、提问人,赠送小礼品,颁发荣誉证书。

六、实践活动

本课故事性强,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让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排练,再组织汇报表演,评选小演员。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篇四

一、引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栓查读文,在读中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大花园里都有什么?

2、指多名同学回答并补充。此时老师板书: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太阳。

3、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然后再选一个你读得的一段给大家展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小生长灵的样子读好。

4、在小组内展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5、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1)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要求读出蜂子的可爱,知道“小毛球”指的就是蜂子。

(2)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如“特大的,特别,亮,钻,飞”边读边联想到花园的健康之美。

(3)读完之后,请同学评一评,再读一读。

6、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我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好看的————-满身——-,蜻蜓——-,蚂蚱————-,蜂子胖圆圆的就和一个——-似的。

三、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复习生字。

2、指读1-4自然段。

二、学习5、6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2、指名朗读。边读边指导,边读边评。

(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就————”等句要读出节奏,读出自由的感觉来。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中来。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1)讨论。

(2)用自由说一句话。

(3)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文。

4、根据书后提示背诵课文。

三、写字

四、完成课后习题1、2、3。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篇五

1、自主认识生字,理解“魁伟”、“保镖”、“同盟”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描写周总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3、积累第三小节相关词句,复述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4、了解泼水节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知道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族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描写周总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积累第三小节相关词句,复述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一、检查预习,了解泼水节。

1、板书:泼水节

2、我们都预习过课文了,谁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泼水节?

3、齐读第一小节。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2、交流,梳理课文内容。

三、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2、交流。

3、出示句子:

突然,人群里一个魁伟的傣家人出现在阿果面前,欢笑着把一个银鉢里的水向她迎面泼来。

(1)课文为什么不直接说是周总理,而是称他为“傣家人”呢?从中你感受到些什么呢?

(2)朗读句子。

4、出示句子:

总理笑着说:“我们是来过泼水节的。”他示意随行人员把伞收起来,又笑着对阿果说:“你的保镖不错呀!”

(1)总理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我们是来过泼水节的。”你认为这话是总理对谁说的?

(3)说一说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5、出示句子:

总理想起来了,用银钵舀了满满一钵净水,欢笑着,拉开阿岩的衣襟,顺着脊梁浇了半钵,又把半钵从阿果头上轻轻浇下去。

(1)小组自学,大组交流。

(2)总理还会把这盛满自己祝福的吉祥和幸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

四、感受情景相融的节日场面,总结全文。

1、引读第2节。

2、总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五篇六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3、学生自由学习。

四、汇报交流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

(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4、同桌介绍。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7、指导朗读。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

五、积累语言

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谁能以爬山虎的角色向大家介绍一下。

2、指名“自我介绍”。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四人小组研读第二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研究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描写叶子的?

b.标出你喜欢的词,两人小组讨论为什么喜欢?

c、要用一定的方式把自己研究的知识向大家汇报。

三、汇报交流

1、 生朗读描写静态的句子。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体会“新鲜”“均匀”以及那么……那么……”句式的好处。

2、 指导朗读

3、 多媒体出示描写动态的叶子的句子。(一阵风拂过……)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重点落实一个“漾”字。

4、 多媒体展示“漾起波纹的叶子”的情景。

5、 指导朗读。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1、同学们,你想过吗,课文为什么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师随机引导学生体会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为了衬托爬山虎的脚。

2、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

3、交流归纳:

a、整体到部分一步一步细致观察。

b.能抓住特点观察。

c.作者很有酎jb地怀着喜爱之情观察,观察得非常深入。

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1、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下来。

2、 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六、布置作业

1、抄第6课生字组三词

3、背诵第三至五自然段

4、完成课外练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