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妈妈班活动方案(大全7篇)

2023年妈妈班活动方案(大全7篇)

ID:3397558

时间:2023-09-23 13:41:57

上传者:BW笔侠 2023年妈妈班活动方案(大全7篇)

方案在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组织协调性和执行力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一

1、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课前准备每人制作一张心意贺卡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

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一天吗?

1、讲授母亲节的由来。

2、小实践:a、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菜吗?母亲节这一天,就让你来为妈妈做一道“爱心菜”吧!b、母亲节这一天,你打算为妈妈做一道什么菜呢?(学生各抒己见)c、师小结。

3、用画笔画出你心中的漂亮妈妈,并叫妈妈评一评。

4、母亲节心意贺卡评比:先在小组内评出优胜者,再在班上评出优胜者。

5、写一首小诗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深情厚意。(妈妈,感谢您!)写好后集体评一评谁写得最好。

今天,同学们都能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尊敬,真好!

把自己做的心意贺卡送给妈妈。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二

《给妈妈的信》是中班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中的一个综合活动,它是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讲述了小乌龟给乌龟妈妈写了一封信,请小蜗牛把信送给乌龟妈妈,乌龟妈妈看了信非常开心。所以小蜗牛也要给自己的妈妈写信,可它不会写字,当故事说到这里的时候,我鼓励幼儿帮助小蜗牛想想办法。有幼儿说,可以请爸爸帮忙写,又有幼儿说请小乌龟帮助写,还有幼儿说可以画一张画给妈妈。于是就顺水推舟想了办法,画了一幅画。小蜗牛写完了后,就自己去送信,当妈妈看了信之后,也非常高兴,把小蜗牛搂着,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在讲述故事第一段时,我让孩子一起学说小蜗牛和乌龟妈妈的对话,其实,可以进行简短的表演,以生动的'动作和语言表达抽象的母-子情。还有故事中十分有价值的社会情感领域的点,也因我本身没能够吃透教材,而被忽略了。其实每一个教材都是好教材,就是要看你怎样去品读、去挖掘!

活动最后,请幼儿讲解一下自己画的信上是对妈妈说的什么话,幼儿纷纷回答:对妈妈说“我爱你”。似乎幼儿还沉静在故事当中。我启发幼儿:你最希望和妈妈说一句什么话。这时,我听到一个女孩子小声地说:我给妈妈画一束花,祝妈妈像花儿一样越来越漂亮,我马上请这个孩子站起来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之后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热情就很高涨了。我想教育是随机的,教师应抓住机遇,特别是当孩子的思维被框住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启发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真实想法并给予积极回应,提升幼儿的知识点。

整个活动有很多的细节还需斟酌,其中最突出的不足就是对教材内容挖掘不深。对于教材,我没有深入地去挖掘,觉得没什么丰富的内涵,导致上课就浮在表面,还停留在让幼儿理解故事的简易阶段。如能细细去品读,其实内部还有好多可挖掘的精华。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三

妈妈,是幼儿最熟悉的人,是幼儿依恋的对象。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为了增进母-子之间的感情,帮助幼儿体验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结合本次主题《亲亲热热一家人》,我开设了这节小班社会活动《妈妈真爱我》。

我将此活动的目标定为:1.能够知道妈妈的辛苦。 2.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3.懂得关心爱护妈妈。

首先,我运用一个故事短片《妈妈的.一天》进行导入,之后,通过观察图片,我引导幼儿谈论怎样关心爱护妈妈,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接着,引导幼儿回忆妈妈的长相,说说自己的妈妈,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妈妈是怎样照顾宝宝的,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妈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但孩子对妈妈的了解却很少。让孩子初步地了解妈妈的工作,了解妈妈工作的辛苦,是引发幼儿关心妈妈情感的基础。另外,通过活动,引导孩子关心爱护妈妈,不依赖妈妈,萌发独立活动的意识。

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认识妈妈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妈妈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小班后期孩子完整语言有待培养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还增设了小朋友与妈妈的“通电话”的游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积极主动的自主选择制作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因孩子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教师在准备制作材料时,应有层次上的要求。

整个活动的层次比较清晰,环节层层递进。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在此设计中被普遍运用。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四

小班社会活动《我的爸爸妈妈》是在“亲亲一家人”主题活动下开展的。整个活动依赖于一张“爸爸妈妈的喜好”调查表展开,乍一看,好像是一个很简单,也很没劲的活动,但是仔细分析这个活动的各个要素,我们发现,它也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活动。

首先来说一说调查表,调查表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基础,因此调查表怎样设计?怎样更好的利用好这张调查表就显的尤为重要了。爸爸妈妈的喜好有很多,选择怎样的问题才是适合幼儿去了解的呢?我们参考了以前的调查表,保留了“爸爸妈妈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做什么?”两个问题,又增加了“最喜欢对你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两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些问题的最后还预留了一个空白的格子,让家长和孩子有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地方。有的家长写的是和宝宝之间发生的温馨的故事,有的家长写的是和宝宝之间有趣的对话,这个空白的格子让整张调查表变得更温馨,透露出了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浓浓的温情。

虽然表格上注明要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进行记录,但是还是有很多家长只用了文字记录的方式,这给幼儿的阅读带来了困难,很多幼儿看着调查表却不知道说什么。当然,这与调查表做的时间比较长也有关系。因此,除了要让家长在填写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外,调查表下发的时间和活动进行的时间也不要间隔太长。

活动进行时,幼儿讲述自己调查表的积极性很高,在第一第二个幼儿讲述时,我没有进行适时的追问,而是就表上的内容泛泛而谈,幼儿对于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后面两个幼儿讲述时,我进行了适时的追问,如爸爸妈妈为什么喜欢对你说这句话等,让幼儿进一步的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延伸活动中,我采取了给爸爸妈妈打一个电话的形式来进行,让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孩子们都很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颜颜的一句“妈妈我爱你,晚上我们一起看电视”让我非常的感动。这是孩子们在活动后的次真情流露,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说明活动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五

《画妈妈》教学反思

妈妈是幼儿每天生活在一起,最亲近的人,所以在设计《画妈妈》活动时,我一开始把目标定位在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妈妈正、侧面的形象特征。但在活动开展的前一天准备时,我仔细又想了一下,幼儿进入中班后,接触人物画的机会不多,在上学期幼儿对人物正面画掌握还不够理想、且对人物各部位的比例把握也不够理想,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进行了调整:

调整一:以画妈妈的正面为主,第一重点落在人物的五官与身体的比例上。鼓励作画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画妈妈的侧面。

调整二:根据幼儿现在对人物画时动作都较为呆板的现状,我先请幼儿用语言描述(同时也训练了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接着请幼儿边描述边用动作展现妈妈的动态,教师则向其他幼儿对部分有一定难度的动作进行重点范画与讲解,最后提出装饰与涂色要求。

在本次活动教学后,发现:幼儿对人物的动态如何去捕捉,如何用笔来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物的身体比例也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打算,在进行《我和我的朋友》绘画教学活动中,加强绘画要求:画出人物的正、侧及背面的形态。

我的思考:幼儿的绘画技能的提高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在掌握了一样技能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绘画难度,相信幼儿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画妈妈》教学反思

一次美术活动请小朋友画自己的妈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认真地画,因为上次的美术活动给漂亮妈妈的画面涂色很多孩子多涂得不错,因此这次画妈妈也是在上次涂色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很多孩子都在大胆的作画,这时我发现有个小男孩他什么都没有画,很不开心地扯着自己的衣角。我走过去问他:“小朋友,你为什么不画呢?”他马上嚼起小嘴巴说:“老师,我不会画。”“老师教你画好吗?”他一下子就开心起来了,马上把手中的笔递过来准备让我帮忙画。“那可不行,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我对他说。“你瞧,老师是不是也是你的妈妈呢?”他点点头。“那你看看老师长什么样子就画出什么样子。”我指着自己的眼睛说:“看这是什么?有几只?”“是眼睛,有两只。”“那你就把老师的眼睛画下来吧。”他在纸上画下了一大一小两只眼睛。我又指指自己的脸说:“你看老师脸上除了眼睛,还有什么?”“还有嘴巴。”她有开心地在纸上画了一张弯弯的'嘴巴。“还有什么再看看。”我指指自己的鼻子说。“还有鼻子呢。”对于自己的发现她开心,然后在眼睛与嘴巴中间画上了鼻子,她画地特别认真把鼻孔也画出来了呢。然后,我又摸摸自己的脸庞:“我的脸庞你还没有画呢。”他羞涩的笑笑马上低下头,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把眼睛、鼻子、嘴巴都包裹在里面。最后,我用手拍拍自己的身体:“身体可不能忘记啊!”这时,他马上就在脑袋下面画出了一个长长的身体。“你瞧,你画得多么好啊,这可是你自己画的呢!以后你要认真的观察,这样就能画得更好。”他开心的用力点点头。虽然我觉得他画得并不像是我,但是这些都是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有信心,其实,孩子也和我们成人一样渴望成功,但是在绘画时,有些自信心不强的孩子很害怕落笔,害怕一画就画错了。面对孩子的错误与失败我们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放任。教师经常会说一些没有目的鼓励的话“没有关系,你一定能行,再来一次”等等。二是:直接替代。这种方法孩子的情绪可以暂时得到安慰,但是对技能的掌握不利。因此,我们还是要观察、分析幼儿解决幼儿实际问题的方法,给幼儿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六

语言活动《妈妈过生日》是一首充满家庭温馨的好儿歌。孩子们都有爸爸妈妈忙着为自己过生日的.生活经验,儿歌《妈妈过生日》从爸爸和“我”为妈妈准备生日晚餐入手,流露出浓浓的家庭亲情,我觉得现今幼儿他们不缺少关爱,但不懂得回报父母长辈的关爱。于是我将目标调整为增强幼儿亲情体验,让幼儿初步懂得自己也应该回报给父母以关爱。

我将教学策略作了调整,将“谁过生日,为什么说是妈妈过生日呢?”这一环节加强,我直接出示图片放出背景音乐《祝你生日快乐》,问:“今天谁过生日?”幼儿思考了半分钟,有七八个幼儿举手了,我请小天,小天说:“因为妈妈笑得最开心。”我说:“图片上爸爸和我都在笑,你怎么说妈妈笑得最开心呢?”他说:“因为妈妈的嘴巴张得最大。”“嗯!真棒!”“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嘉嘉说:“爸爸和我都在干活,妈妈第一个吃东西了。”“哇!嘉嘉的小眼睛真亮。是的,妈妈今天过生日,我们应该更尊重妈妈,让妈妈优先。”由于重心偏移了一下,最后一个仿编儿歌的环节当时没有进行,我准备把它放到语言游戏活动中去,将幼儿已调动起来的关爱情感继续得到充分的强化和深化。

另外,由于儿歌篇幅较长,出示挂图时,我先把菜蒙起来,给幼儿一种神秘感。当说到妈妈喜欢吃什么时再逐一揭开,激发了幼儿参与的愿望。

妈妈班活动方案篇七

1、了解认识动物妈妈对宝宝的照顾。

2、认识各种动物的外形,了解其生活习性。3、享受听故事和集体游戏的乐趣。

《世上只有妈妈好》磁带、录音机、动物头饰,与本课有关的关课件。

1、听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然后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歌曲?歌曲里唱的.什么?小朋友谁的妈妈最好?好在哪里?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妈妈好》这一课。

2、讲故事:在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鸟妈妈在鸟巢里生下了两个蛋,鸟妈妈每天孵呀孵呀,有一天鸟蛋哗啦裂开了,一只小鸟钻出来了,随后第二只小鸟也钻出来,叽叽喳喳叫着“妈妈妈妈”我的肚子好饿呀?这时鸟妈妈从远处叼来虫子一口一口的喂它们。(教师边讲幼儿边看大屏幕)。

3、(课件展示:羊妈妈和马妈妈带孩子一起去游玩)教师讲解故事的开头,让小朋友讲结尾。

小结:刚才讲了鸟妈妈、羊妈妈和马妈妈的故事,它们都非常爱护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位动物妈妈和别的妈妈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它是怎样爱护自己的孩子的吗?请看大屏幕!

4、提问:这位动物妈妈是谁?(袋鼠)。它的孩子在哪里?在里面做什么?

袋鼠有个妙妙袋,

里面宝宝真可爱,

宝宝不要走出来,

袋子一碰就打开。

(让幼儿边说儿歌边表演)

5、游戏《好妈妈》,幼儿分别戴有羊、马、鸟、鱼的头饰,其他幼儿扮演小动物,跟在妈妈后面,自加动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