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绘本活动教学反思(汇总8篇)

2023年绘本活动教学反思(汇总8篇)

ID:3513471

时间:2023-09-24 19:23:19

上传者:琴心月 2023年绘本活动教学反思(汇总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一

我今天看了一个故事,叫《爱心树》。我看完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我的全家就是我的爱心树,爷爷每天都为我做饭;奶奶总是对我说与爱有关的事情;妈妈对我又好又严厉,那都是为了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爸爸每天晚上睡前,都会和我做游戏,让我放松。

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就不能快乐的成长,我真的好爱好爱你们!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二

非常荣幸参加了由《早期教育》编辑部和《东方娃娃》杂志社组织2013年“幼儿园绘本教育”研讨会,来常州进行专场研讨活动。上午由三所幼儿园现场展示三个绘本教学,下午是南京专家讲座:分别是简健萍博士的“绘本与幼儿的发展价值”和李慧博士的“绘本在幼儿园运用的方式、方法”。

就上午的三个绘本教学活动谈谈我的想法:

通过三个教学活动展示,诠释了绘本教学的3个不同课程模式。挖掘了绘本丰富的内涵,构建多元课型模式。也打开了我的眼界,让我对绘本教学形式有了更多的了解。

小班绘本《灰太狼娶新娘》教师选用了游戏型的课程模式,在整个活动中利用了生动地flash课件,并配上有趣的音效,有效地将绘本知识传达给幼儿,灰太狼的新娘是谁?给孩子制造了悬念,通过不同的身体部位的观察从中习得形容词和句式“毛茸茸的尾巴、尖尖的爪子”等,到最后孩子们发现灰太狼的新娘原来还是狼,孩子们兴奋不已,给幼儿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性很高,畅所欲言,大胆表达。

大班的绘本教学《胡椒生长在哪里》,这是一个科学绘本,教师选用了细读型的课程模式,教师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征选取了比较接近幼儿生活经验的5个画面,通过带着问题去绘本中寻找答案到解答,再到了解书的结构,最后到再现阅读,加深对书的理解;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幼儿探究欲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活动中采用了后半部分自主阅读穿插的方式,教师适时指导,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表达,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次活动都是机关幼儿园的孩子参与其中,从孩子情况能反映出孩子们积累的绘本素养及扎实的阅读功底,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很强,知识面很宽泛,语言表述习惯非常好,可见并非一日之功。

第三个教学内容是大班的绘本《最好的猫,德泽》,这是一个关于亲情,关于生命的绘本故事。人都是有感情的,有时候,人与宠物的关系,超乎朋友,近乎亲人。对于这样一个绘本,教师主要选择了赏读型的模式,教师以旁白“我”导出故事情节,通过观察图片、讨论,加上教师语言、教态的感染,幼儿深入其中。故事高潮:猫德泽去世,音乐、图片的渲染,整个悲伤流淌在每个在场的人的内心,这无疑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教学活动。

这次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绘本教学的创新还需要我们在课堂中不断摸索,只要孩子喜欢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三

今天,我读了《爱心树》这本书,我觉得很感动。

《爱心树》讲的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这棵大树很爱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他也常常爬上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还吃树上的苹果,还跟大树躲猫猫。小男孩爱大树,大树也爱小男孩。

小男孩长大了,好久不来看大树了,有一天,小男孩又来看大树了,大树说:“来吧,孩子。到我身上来荡秋千,吃苹果。你会很开心的。”于是孩子爬了树,把树上的苹果全都摘下来了,大树很快乐。……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大树把自己全部的东西都给了那个孩子,就好像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四

今天和妈妈一起阅读《爱心树》,我在幼儿园就看过这本书可是只会看图画不懂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意思,今天听到这个故事妈妈又给我讲解了意思,读完后很感动。突然间觉得这颗苹果树好伟大,就像爸爸妈妈呵护我们一样,就像老师爱护关心我们一样,他们无私的为我们付出而不求回报。

感谢爸爸妈妈给我生命,感谢老师给我知识,我终于明白了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永远快乐。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五

《爱心树》是讲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

从前有一棵大树,喜欢上一个男孩。男孩常常跟大树做游戏。时间过得很快,男孩长大了。男孩需要钱,大树没有,给了他苹果,让他去换钱。男孩想造房子,大树给了他树枝。男孩想造船去远航,大树给了他树干。后来大树只剩下树墩了。男孩也老了,男孩就坐在树墩上休息,大树觉得很快乐。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六

《爱心树》绘本教案

1、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像,游戏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大树的无私奉献,了解爱的真谛。

一、谈话导入,赏读封面

孩子们,你们一定认识许许多多的树吧,你知道吗?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颗特别的树,是一棵什么树呢?出示封面。学生读课题。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看谁的发现最细致、精妙。(学生自由说说发现了什么)(主要是题目、作者)

这幅画其实是一本书的封面。书本的封面告诉我们这么多讯息,以后我们看书时,可别忘了看封面哦!这本书名叫《爱心树》。树上写着英文--意思也是爱心树。书本里面有图画有文字,它们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里,图画是图书的生命,也就是说图画自己也会讲故事。这样的书叫绘本。我们看绘本的时候可别忘了一定要观察图画哦。一本好的绘本会让我们越看越想看,百看不厌。

(2)(翻书)书本的第一页叫扉页

三、互动讲故事

1.故事开始了,“从前有一棵大树”(指着大树)同学们你们看,这是棵什么样的大树?

这是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这是棵高大的树,这是棵挺拔的树,这是棵…

2.(不出示字)这棵树怎么样了?

这棵树弯下了腰(真会观察)--枝叶不再伸向天空,好象张开了手臂。

一个小男孩来了(真细心)--树就弯下腰和他打招呼。

师轻声念(点击):大树之所以弯下了腰,是因为它喜欢上一个男孩儿。

3.师念:男孩儿每天会跑到树下,你看出来了什么?(说一说,演一演,进入情境)

大树的.枝叶好象是手臂,它伸开手臂在欢迎小男孩。--看来大树很喜欢男孩。

我觉得男孩也很喜欢大树,因为他舞着手臂向大树跑来。--是呀,看他脸上带着笑,一边跑还一边和大树打招呼。

大树微笑着,好象在说:“到我身上来吧。”

4.师:他会来这里玩些什么呢?(看图先猜一猜,然后说一说,演一演)

(1)采集树叶

(2)爬树

(3)荡秋千

(4)吃苹果

(5)捉迷藏

(师生一起玩玩捉迷藏游戏,师做大树)

(6)师:累了的时候,就在树阴里睡觉。看这棵大树怎么样了?

树干歪向一边,撑开枝叶象一把伞,不让男孩儿被太阳晒到。

大树的树叶沙沙沙,给男孩唱起摇篮曲。

大树抖动身体,为男孩送来徐徐清风。

师:男孩静静地躺在大树的怀里,被大树关怀着,舒服地睡着了。

(8)学生说说自己对大树的感受(大树,你真好)树是怎么做的?(伸出枝条紧紧地抱着男孩)

(9)师:男孩非常非常爱它。大树很快乐。

(10)小结:孩子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四、师配乐讲述后半个故事。

1.讲到:“孩子逐渐长大”,怎么树下有四只脚?

2.讲到:“大树常常感到孤寂”。问:你感受到大树的孤寂了吗?从哪发现的?(他的枝条交叉着,好象是他紧锁的眉头,象他那颗孤寂的心,好象在说:_)

3、有一天,小男孩又来了(继续讲故事)

(师生一起重温大树和小男孩一起游戏的画面)

4.师:大树把什么都给了小男孩,可它还是很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大树爱他!谁就像大树一样爱我们呢?出示下一张ppt,听老师读小诗,跟着老师读读。

说说妈妈怎样爱我们的,说说还有谁像大树吗?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他们?

绘本作业:

妈妈就是这棵亲爱的大树,我想对妈妈说…

我想为亲爱的妈妈做一件事…

画一画,写一写吧!

点此下载课件《爱心树》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七

《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却耐人寻味。读后让我无法平静,因为,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心中那个也在生活中不断索取的自我,对于我来说,这个故事就像一面让我清醒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的镜子。

一颗甘愿付出的大树,它那博大、无私的爱心让我震撼,大树将自己的树叶、果实、树枝、躯干,乃至生命的全部都奉献出来,无私地给予了男孩,为的是给男孩带来快乐和幸福。大树没有一丝抱怨,每次见到男孩,帮助男孩,这就是它最大的快乐和安慰!

我想,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己的父母就像这棵大树一样,在我们小的时候默默地陪伴我们快乐长大,父母在我们眼里就像太阳一样。等我们长大,不需要有“大树”的陪伴了,可我们并没有感到“大树”老了,很孤独。我们长大了,有了更多的需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依然想起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许他们并不富有,但只要孩子需要,他们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我们的“大树”就是以此为快乐。就像故事中的大树一样,男孩来看它,向它索取东西时,大树高兴得发抖。当男孩再回来的时候,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每每看到这几句话,我都感觉心里很悲凉。父母甘心情愿为我们付出到老,无怨无悔,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回报父母些什么,也从未考虑过父母的心情和感受!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心情。往常那令人心烦的一句句唠叨,其实都包含着深深的爱呀。而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幸福。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

愿我们都能懂得并珍惜这份爱!让我们也能像小的时候那样,去陪伴父母,回报父母,带给他们快乐与幸福。

绘本活动教学反思篇八

1、探索发现故事中的排列规律。

2、尝试根据规律排列图案。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1、《乱七八糟的魔女城》ppt课件。

2、操作材料:酒杯、酒瓶、大提琴、魔女照片、操作卡人手一份。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名字叫做《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出示ppt1)

师:这个故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分别出示ppt2和3,播放录音)你愿意和公主一起去救王子吗?那我们和公主一起出发吧!

二、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各种图案,发现图案的排列规律。

1、按指定的排列规律找出正确的图案。

(1)引导发现

师:公主在救王子的路上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请仔细听!(出示ppt4,播放录音)

师:公主能找到钥匙吗?我们一起来找钥匙吧。

师:先来看看这里有几棵树?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按顺序数树,教师操作ppt5,出示数字)。

师:刚才大怪树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水果的规律?谁听到了?(出示ppt5,播放录音)

师:是不是这个规律呢?我们再来听一听!(重复播放录音)

师:大怪树告诉了我们什么规律?是几个梨几个苹果?师小结:原来这个规律是:一个梨、两个苹果、一个梨、两个苹果。

(2)集体验证。

师:谁找到这棵树了?它是第几颗?哦,原来是第二颗树,我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一个梨、两个苹果、一个梨、两个苹果。所以树尖上的这把就是正确的钥匙。(操作ppt6)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正确的颜色规律,并按寻找到的规律辨别正确道路。

(1)引导发现

师:公主找到了钥匙,打开了门继续往前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出示ppt7,播放录音)

师:谁来给公主指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2)集体验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条路的前半部分有什么颜色规律?

师:那我们接下来应该怎样走下去?(操作ppt7)

师:我们指的路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公主是不是这样走的。(继续操作ppt7)

3、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找出猴子的规律,并按规律填补所缺。

(1)引导发现

师:真厉害,我们找到了正确的路,公主继续往前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出示ppt8,播放录音)

师:这边有几只猴子?他们分别在玩什么?

师:我们在来看看旁边的这一群猴子,他们后面有几个空位子?

师:要帮助这三只猴子找到他们原来的位置,就要找出这群猴有什么的规律,谁知道?

师小结:原来这个规律是:两个玩碗盘子的、一个倒立的、两个玩碗盘子的。、一个倒立的。

(2)集体验证。

师:所以这第一个空应该放哪只猴子呀?第二个呢?最后一个呢?(操作ppt8)

4、引导幼儿找出排列规律,填补空缺图案。

(1)引导观察

师:公主给猴子们找回了各自原来的位子,猴子们也给公主指路了,公主接着出发了,她又会遇到什么呢?(出示ppt9,播放录音)

师:这里有几座桥?每一座桥上都有破洞,学要用木板把它修好,我们来看看桥上都有什么图案的木板?(星星、月亮、白云图案)

(2)操作验证。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座座桥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师在黑板上出示三座桥,请一个幼儿说完第一座桥的规律后取板修桥)

师:我们来看看这样修对不对?(操作ppt9)(其他两座桥的验证,操作过程雷同)

5、根据图案排列规律操作材料,感受规律排列的美。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师:我们一起帮公主修好了桥,公主过了桥,终于到达了魔女之城。(出示ppt10,播放录音)

师:宴会厅的边上有一个小舞台,舞台上有什么呀?(大提琴、笛子、琴谱)它们有什么规律呢?这个地方缺了一样什么东西呢?等会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好。

师:舞台旁边有一张餐桌,桌子上放着酒杯和酒瓶,它们之间也有什么规律?这个空着的地方缺了什么等会也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好。

师:我们再来看看那哪些东西需要我们来整理?有魔女照片、酒杯、酒瓶、大提琴。每人一个小盒子、一张宴会厅的。图片,等会把撕下来的双面胶放到盘子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