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通用5篇)

2023年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通用5篇)

ID:3535762

时间:2023-09-25 00:14:07

上传者:薇儿 2023年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通用5篇)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一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姚则坤同志任组长,主要负责养成教育工作的策划协调。成员由吴林、葛茂运等同志组成,主要负责养成教育具体工作的布置实施。

三、工作目标

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四、教育内容

为了使养成教育活动内容更贴切实际,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提出“养成十种好习惯”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走好路的习惯。上学、放学路队整齐有序,按照一路纵队行走,进出校门规范、有条理,避让走在前面的同学,不插队,不散队,坐车的同学上下车要注意队伍整齐,不争抢、不拥挤;不乱穿马路,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2、扫好地的习惯。每天自己要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做到洁净、有序;到学校后,要积极的负责班级的卫生情况,扫地时要先洒水,打开门窗,摆好桌椅和教室内的其他物品,有顺序的轻轻打扫,不能用力将地面的灰尘散布在教室里。

3、做好操的习惯。按时、按要求参加课间操、眼保健操,课间操集队做到快静齐,动作准确优美,规范,做操时不说话、不疯打闹,跟随指挥员的口令,认真、正规的做操;眼保健操要做到动作准确、到位,有力度,符合眼操标准。

4、上好课的习惯。课前准备好上课用的文具用品,要在上课铃响前进教室,上课时间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大胆发言,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多多请教,遵守课堂纪律,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不前后转头嬉闹,不做小动作,不打扰别他人,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5、读好书的习惯。认真阅读自己的教材课本和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图书室阅读对自己成长有作用的书籍和报刊资料等,学会使用班级中的图书角,多与他人交换书籍来阅读,多订阅有益的书籍报刊等,学会读好书、好读书。

6、写好字的习惯。用正确的姿势来写字,不趴着写、不靠近本子写,眼离书本要有一尺的距离,胸离课桌一拳远,手握笔要有力,坐姿端正,一笔一划写到位,经常的加以练习,写出清晰漂亮的文字。

7、算好题的习惯。做题前应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审好题后按照要求来作答,看清题目内容,不急答、不慌答、不乱答,答题时要多想课本中类似该题的作答标准和方法,答题结束要再次阅读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比对,确保答题的准确度。

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二

浅谈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作者/刘定杰

摘要:当前“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增多,因其父母不在其身边,长辈娇生惯养,尤其需要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势在必行。

关键词:规范;行为习惯;教育犯罪

美国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播下一个行为,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切成功的钥匙。”由此可见,好行为、好习惯决定着人的发展和命运。自然形成好行为、好习惯是少数人。更多的人则需要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特别是当前“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增多,因其父母不在其身边,长辈娇生惯养,尤其需要规范行为,尤其需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言传在前,身教于后

大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小到学校的《一日常规》、班上的《班规条约》等,均要在新生入学后一两周内组织学习和制订。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言行。说老实话,《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挂在班上,学生又知多少?只不过是美化教室的一种装饰而已,很少有学生去过问。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而成为方便学生查寻的公用资料。这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必须每周都讲。每周班会课首先要背诵《中学生守则》两条,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然后再安排班上的事务。学完之后,循环往复地进行,这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很有必要。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刚开始时,学生都不愿意去背,说他们该背的都背不了,还要背这个。我说这正是要求你们背的,连我都要背,全班个个瞠目结舌。我从头背给他们听,全班喜笑颜开地跟我背起来。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全班学生都能背《中学生守则》。基本上能熟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五大点共40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身教带动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我一到教室看见地上有垃圾,就会捡到纸篓里面,学生就会同时检查周围有无垃圾,跟着一起捡,甚至还有学生接过我手中的火钳,不让我捡。要求学生在擦黑板后要把黑板擦放进粉笔盒内,并用帕子将讲桌擦干净,以便老师好有一个放书的地方。当我检查做不好的时候,由我来完成,并请当天值日生来看,我觉得要做成这个样子,老师来上课时,心情会好一些。学生会红着脸点头表示今后要认真做。其实,老师的言行只是起着一个带动作用,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去做,让他们的言行得到规范。

二、用身边事,教育学生

尽管我们每周都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上个别学生的言行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为那很空洞,在具体的场景学生不知道怎么做?如,本学期第3周,教室灯管坏了,我叫学生告知总务处。第二天我看,还未检修好,我问他去总务处没有?他说去了,那的老师态度很不好!我说:“怎么不好啊?”他说:“我叫他用笔记下来”。那老师很不耐烦地说:“我晓得”。我听后,总觉得学生礼貌上可能有问题。你应该说:“教师,我怕你忘记,请您用笔记下,好吗?”你“叫”他用笔记下来他就记下来啊!老师是你能“叫”的吗?具体的我去调查清楚之后我们再交流。

我还没有来得及去了解情况,第三天,总务处陈主任就在楼梯口处遇见我,他说:“你们班的那个学生太没礼貌了。进办公室,一不敲门、二不报告、三不会喊老师,就说:‘我们班的灯坏了’。我过一会儿问他是哪个班的,才知道是高二(16)班。”我说:“难怪昨天他还说那老师的态度很不好。”陈主任说:“他还要叫我用笔记下来。”我心想,记性再不好也能记住该班,我就对他说:“我晓得。”

知道情况后,我问学生为什么那天进总务处办公室不敲门,他说因为门是开着的;问他为什么不喊报告,他说我看见老师,老师也看见我了,我想就用不着喊了;问他为什么不喊老师,他说我不知道那老师姓什么?我就对他说:“今后进办公室,门开着的时候,要举起右手喊报告,待老师回应后,要喊老师,不知道姓,就统称‘老师’,与老师谈话要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看见门是关着或者是半掩着的话,要先敲门,告知学生敲门的姿势,而且只能是不快不慢的连续三下,待有人来为你开门或者接到‘请进’的命令,进去要喊老师,再说出你来办公室的事由。这样的话,老师在心里就觉得你懂事,很有礼貌,他就不至于让你很尴尬地站着,与你的交谈也不会表现出很不耐烦了。办公室没有老师在的话,为了你少跑路,可以在办公桌上写上留言条,别只在纸条上写着:高二(16)班的灯坏了。一定要注意称呼,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这样老师会觉得某某班学生有礼貌,他为我们办起事来心情好,就迅速了。”该学生说:“哪知道礼貌会如此重要啊!我还以为我去把事情说清楚了就行了。”今后表示一定要改正。

其实,该学生在班上挺乖,所以我才让他管班上的电。该学生并不是故意的,问题就是他不知道文明礼貌具体在一件事上该怎么去做,这给我们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范学生的言行,必须从细节上抓起。班会课上,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同学们都笑了。还请了两位同学和我一起演戏,我在讲台上坐着扮演陈主任,其他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学生。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选择。最后都总结出应该选择第二种方法,以后的类似情况同学们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要得到学校领导和科任老师齐抓共管。发现问题,互通情报,及时教育,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否则,我们就会走上教育犯罪。

三、少些命令,多些研究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命令你,你就不要命令别人,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常生活中没有人喜欢听命令,不要认为自己火气大,就可以命令式地跟人讲话。这样的“命令”即使很正确,也没有人愿意接受。具体做法是:少用“绝对”“一定”“不可能”“肯定”“最”等有损面子的词语。多用“还可以”“也可以”“一般”“我觉得”“有道理”等讨论、商量性词语,造成研究性气氛。

如,一次性饭盒,学校是严禁带入校园的。但是光只是这样讲那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我发表我的观点:“本来嘛,肚子饿了是挺难受的。吃面条、粉条是要比啃馒头、面包要好吃得多。但我们班是要求上学前把早餐吃好。今天你弄晚了就得罚你吃其他东西。再加上一次性饭盒体积较大,汤汤水水弄出来影响环境卫生,学校这么大,就只好委屈你了。另外,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一次性饭盒有75%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影响大家的健康。”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觉得有道理,效果就会好得多。

总之,教育者在观念上要认识到位、心态到位、责任到位;在方法上要多学习、多研究、多交流。这样就能播下一个好行为,学生就会收获一种好习惯。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第一中学)

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我校养成教育再上新台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提出以下方案:

一、成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落实该项工作。

二、具体实施方法与措施:

1、各班张贴《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熟记。

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或班干部会,制定阶段目标,布置工作,总结经验。

3、利用广播操时间,每天中午老师教读(或学生齐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充分利用班会、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大学网大力发扬优良的风尚及风貌,表彰好人好事。

4、“学生监督岗”制:组织学生干部课间值班,记录违纪学生及其所在班级。

三、表彰奖励:每月公布表现好的班级。

四、本年度重点解决的问题:

1、教师思想素质。“爱”是一切工作的.源泉,树立教师的爱心、耐心、恒心,继续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不断剖析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定期写工作体会,交流思想,不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增强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

2、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我们耐心地、细致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容不得丝毫敷衍与片刻懈怠。

3、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通过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抓好“小小红领巾”、“我爱国旗”、“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等项开展系列活动,学校结合科学纪念日。如:“植树节、环境日、禁毒日、节水日”等开展科普主题活动,将科普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兴趣性紧密结合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引导广大的学生学伟人、学英雄、学十佳,树立做新世纪合格接班人的好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好养成教育工作,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作贡献。

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四

上学期

(1)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谢谢、别客气。

(2)别人送给东西要得到父母同意才能接受。

(3)逐步养成说话轻、走路轻、放东西轻的习惯。

(4)初步学会关心老师、父母、同伴、集体。

(5)能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

下学期

(1)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2)别人问话时要回答。

(3)知道集体活动时要按次序、不拥挤。

(4)能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放东西轻。

(5)初步培养幼儿爱长辈、爱家乡、爱周围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行为规范

上学期

(1)初步学会自己脱衣服和折叠小被。

(2)能爱护图书、玩具,用后放回原处。

(3)自己的事情能学着自己做。

(4)能专心投入活动。

下学期

(1)学会系鞋带,会整理图书、玩具,逐步学会做值日生工作。

(2)对不会做的事愿意学习,做了错事愿意改正。

(3)愿意为同伴、为集体服务,爱惜劳动成果。

三、卫生习惯

(1)学会饭前便后和手脏时洗手,并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

(2)能干净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能天天带手帕,并学习正确使用手帕的方法。

(4)不随地小便,不乱抛纸屑。

(5)不将手指、杂物放在嘴里。

(6)逐步养成勤剪指甲、勤理发的良好习惯。

(7)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注意安全保护(两学期)

(1)能自如地玩大型运动器具并能注意安全。

(2)了解上下楼梯和乘车的安全知识。

(3)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手中拿东西和转弯时不奔跑。

四、交往能力

上学期

(1)知道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的,应和大家一起玩。

(2)感受共同游戏的喜悦心情。

(3)学习交往语言: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

请让我玩玩,好吗?

你先玩,等会儿我再玩,等等。

(4)学会初步表达交往的愿望。

下学期

(1)能和同伴友爱地玩。

(2)要玩同伴玩具,必须征得同伴同意。

(3)继续丰富一些交往语言。

(4)能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幼儿园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行为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篇五

道德是规范人们的重要手段,习惯是左右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好对自己的行为规范的培养,这不仅关系到我们在校园中的形象,更联系着日后日常处事。如今正逢我校评选“试验性示范性学校”,全校都在开展整顿行规的活动,希望大家能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纠正不良习惯。

一、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改思想和“八荣八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为指导,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全员、自主参与的德育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教育活动中自我塑造、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素质特色,形成独特个性品质,达到思想品德内化与外化的高度统一。

二、养成目标

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到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让他们把良好的行为规范作为一种习惯。培养他们具有诚实、勇敢、活泼、团结、向上的好品格,培养志存高远、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格。

三、具体方案

1、个班举行以“行为规范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要求形式多样,不拘泥于说教式的教育,应该把主题融入到多种多样的表演中,例如小品,朗诵等等。

2、班级的`板报,公告栏,博客上应该有相应的宣传内容,帮助同学认识到行为规范的内容。

3、可以组织行为规范知识问答大赛,或是征集相关内容的电脑小报,绘画,摄影,作文等作品。

4、可以组织一个校园记者团,平时把一些不遵守行规的同学的举止拍下来,经处理后公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从反面教育了别的同学。

5、进行仪容仪表和卫生的突击检查,来检验同学们是否能在平时也做好这些要求。

四、活动要求

面对新学期开学,一些同学可能还沉浸在假期的自由散漫的状态,我们对此不能着急而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这样只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应对其加以一定的诱导,少一些的批评,多一些的鼓励,可能他们会做得更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短期就能做到的,任何事都贵在坚持,所以该教育一定要长久,才能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