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龟山汉墓导游词(汇总5篇)

最新龟山汉墓导游词(汇总5篇)

ID:3653346

时间:2023-09-26 07:15:29

上传者:影墨 最新龟山汉墓导游词(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龟山汉墓导游词篇一

龟山汉墓是龟山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由人工开凿的两条墓道和十五间墓室组成,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罕见。尤其是至今尚未揭开的四大谜团,吸引着海内外无数游人。

龟山汉墓依山为陵,完全是掏空山体而建。南为楚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有南北两条甬道,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甬道。墓室十五间,由人工开凿而成,室室相通,主次分明;两甬道均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最奇异的是,两甬道无限延伸后交汇于当时的首都长安。

汉墓中国西汉、新莽和东汉时期的墓葬。其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代,绝大部分是50年代以后进行的。汉墓分布很广,数量巨大,除西藏、台湾以外,全国各省区都有发现。

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是两汉的都城和当时郡县所在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发掘的汉墓约在万座以上。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墓,其中属于诸侯王一级的有20多座,列侯一级的约80座。发掘的汉墓资料,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经济、物质文化和丧葬制度,有重要价值。墓上设施除继承战国以后在墓上堆筑坟丘的作法外,贵族官僚墓还在坟丘四周用夯土筑造围墙以为茔域。东汉时期兴起在墓前立墓碑、建祠堂、置墓阙,阙前辟神道。

神道两侧还列置人物和动物的立雕石像。墓的形制从构筑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地面挖出长方形竖穴土坑作为墓室,称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构筑木壁墓室,称木椁墓;用空心砖或小砖或石板(块)砌筑墓室,则分别称为空心砖墓、砖室墓、石室墓。一种是在竖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侧掏出横穴作为墓室,称土洞墓或洞室墓。另有在山上凿洞建造的,称作崖墓。空心砖墓和砖室墓有的也在土洞中砌筑。在许多大型砖室和石室墓中,还流行彩绘壁画为装饰,称壁画墓。在石室墓壁上雕刻各种画像的,称画像石墓。在砖室墓中另嵌入一种模印画像的砖,称画像砖墓。

看过“徐州龟山汉墓导游词”的还看了:

龟山汉墓导游词篇二

迄今为止,徐州汉墓已发掘清理近300座,在这些形式各异的汉墓中尤以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最具规模,而在在这十几座王侯陵墓中,龟山汉墓以其规模的巨大,建筑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独占鳌头。

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1981年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时发现。1985年,文物普查中征集到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铜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龟山汉墓是徐州汉墓中唯一确定了主人的墓葬。

我们来看一下龟山汉墓的平面图。

龟山汉墓导游词篇三

今天,我跟着朋友一起去龟山汉墓游玩。龟山汉墓是两座并列相同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面是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墓,北面是他夫人的墓,总面积约700多平方米。

刚下车,就看到许许多多茂盛的大树、碧绿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朵在争奇斗艳。走进雄伟壮观的大门内,只见路两旁分布着好多形态各异的石雕动物,仿佛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转眼来到了墓室,顿时感到阵阵凉意。“这可真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我一边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顺着石砌甬道往下走,里面陈列着数不清的金银珠贝,讲解员告诉我们刘注夫妇的墓好多年前被盗过。当时盗墓者最常用的盗墓方法是先在墓室上打两个牛鼻孔,然后用铁链或绳索系上钩子,最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用钩子将墓室里的宝贝钩走了。

我们最先来到的是襄王刘注的墓室。那里分布着厕所、厨房、兵器库、马厮等实用居所。马厮里有辆石雕的马和车子,那匹马精神抖擞,仿佛随时都能一跃而起。

绕过襄王的墓室,我们来到了刘夫人的墓室。刘夫人的墓室很阴森,四周墙壁上特别潮湿,有的地方还不时往下滴水。我注意到墓室的顶部有一个个不规则的小疙瘩,讲解员告诉我们那些小疙瘩像是一个个丰满的乳房,被称作“乳钉”,那是象征天上的星座,古人认为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相互对应,人死星落。同时“乳钉”只出现在刘夫人的墓室里,也反映了古人的一种审美意识。

汉墓气势雄伟,实在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一绝呀!游完汉墓,我心里很佩服当年建造墓室的人们,他们几乎掏空了整个龟山,在技术条件那么低下的汉代,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才修建成了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墓道?看来中国人的才智是由来已久的呀!

龟山汉墓导游词篇四

小龟山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汉墓分为南北两个甬道,长度分别为56米。二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二甬道之间的距离19米,共有15个墓室,墓道和墓室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一走进南甬道,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保安措施,其实这束激光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长的甬道,精度居然达到了1/16000。南北二条的甬道平行向里开凿,二甬道距中轴线的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1/10000。二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里外的西安才会相交。通道地平面内高外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还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打出精度这么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

南甬道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甬道为其夫人墓,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开凿。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该墓于一九八一年二月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首次发现,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及整个墓葬进行发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征集了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银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一九九二年七月筹建,龟山汉墓第一期保护工程已于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龟山汉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

龟山汉墓导游词篇五

龟山汉墓位于中国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充分体现了汉代粗犷豪放的美学风格。该墓于1981年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首次发现。

龟山汉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墓室共有十五间,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全靠手工开凿。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罕见。

龟山汉墓雕凿十分精细,误差极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何完成这样的工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另外,关于楚王棺室北面墙上真人大小的影子“楚王迎宾”的形成原因,成为龟山汉墓的最大一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