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读书活动 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活动实施方案(优质5篇)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 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活动实施方案(优质5篇)

ID:3653348

时间:2023-09-26 07:15:29

上传者:HT书生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 中华经典诵写讲比赛活动实施方案(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篇一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唱响时代主旋律,歌颂伟大祖国,欢庆建市50周年。通过“诵、写、讲”经典比赛暨合唱节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学生提升人生境界,树立远大志向。加强学校美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建设良好校园文化,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参加对象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中小学生。

三、比赛评选办法

(一)比赛内容

1、合唱曲目

本次合唱节每支合唱队演唱两首歌曲,一首为规定曲目,须从石嘴山市“歌唱祖国 赞美家乡”首届学生合唱艺术节推荐曲目单中选择(见附件),另一首可自选曲目也可从推荐曲目单中选择,自选曲目须为思想内容好、艺术水平高、传唱范围广、适宜青少年学生合唱的优秀歌曲。

2、诵、写、讲”经典比赛内容

诵、写、讲内容以中华经典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和大学、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革命历史故事为主。

(二)表现形式

1、合唱演唱歌曲及表演人数

合唱队人数每队不超过60人,钢琴伴奏1人,指挥1人(合唱指挥原则上应为本校教师),演出时间不超过8分钟。

2、“诵、写、讲”经典比赛表现形式

(2)以配乐、放背景影像,或穿插舞蹈、吟唱等其他艺术样式参赛的,并融“诵、讲、写、吟唱”为一体,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反映故事情节,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三)评分标准及细则

1、合唱评判标准

(1)声音统一、音质纯净、吐字清晰。

(2)音准、节奏正确。

(3)对歌曲内容和时代风格把握准确。

(4)对歌曲有较好的艺术处理。

(5)声部层次清晰、丰满,具有较好的合唱艺术表现能力。

(6)精神饱满,服装靓丽,台风良好,队形新颖整齐。

2、“诵经典”评分标准

主题内容: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紧扣主题,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内容新颖,诵读具有独特的风格。

形象风度:上下场致意、答谢;气质良好,衣着整洁,仪态大方;感召力强,富有创意;表达生动,动作协调,感情处理得当;灵活运用语速、语调、手势等演讲技巧。

情感表达:语言流畅,表达清楚自然;节奏优美,普通话标准规范(在古诗词中对特定词语诵读准确);表情自然得体,激情昂扬;声音清晰洪亮,富有真情实感;语调、节奏张弛切合思想感情的起伏,富有感染力。

3、“讲故事”评分标准

故事内容“要求主题突出、鲜明,健康向上,能使听众从中受到教育;故事结构合理,有故事情节;原创故事可酌情加分。

普通话:吐字清楚,表达流畅,语音标准。

艺术性:讲究讲故事技巧,紧扣故事情节,富有节奏、富有情感、语速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动作协调,表达生动,精神饱满,富有创意。

形象:着装大方,表情生动,姿势优美。

配乐:配乐选择符合作品意境。

4、“写经典”评分标准

硬笔书法

(1)字的结构合理,笔画流畅,分布均匀到位、规范。

(2)书写规范,笔画清楚到位,无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

(3)章法自然,整体感观舒适,字型大小适中。

(4)卷面整洁,美观,无涂改。

(5)装裱作品可适当加分。

软笔书法

(1)运笔正确,起笔行笔收笔清楚;点画书写正确,具有正楷基本特点。

(2)书写规范,笔画清楚到位,无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

(3)字的结构合理、端正,字形大小适中、匀称,比例适当,重心平稳。

(4)卷面整洁,美观,无涂改。

(5)装裱作品可适当加分。

5、评分办法

(1)评分采取10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值为该参赛者的最后得分,四舍五入公布小数点后两位,工作人员保留小数点后面4位数备查。

(2)比赛采用现场打分亮分、宣布平均得分的办法进行。

(3)比赛场次及参赛顺序由抽签决定。

四、组织工作要求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紧紧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广泛发动和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怀和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及有关学校要把本次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教师节以及端午、中秋节传统节日、建市50周年庆典开展活动。

五、活动安排

本届“诵、写、讲”暨合唱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活动阶段(2011年6月—2011年8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本区域(本校)活动方案,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活动,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基层学校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校级合唱暨“诵、写、讲”经典比赛,并评选出优秀节目参加石嘴山市分赛区比赛。

第二阶段:石嘴山市分赛区比赛阶段(2011年9月15日前)。为切实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本着安全、节俭、方便、高效的原则,全市共分为大武口区、惠农区、平罗县、市直学校(中专院校)4个分赛区进行比赛,每个分赛区比赛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各分赛区比赛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比赛日程及活动安排,报市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批准后实施。“诵、写、讲”经典活动比赛暨“歌唱祖国 赞美家乡”学生合唱艺术节分赛区比赛时间可分开进行。每个分赛区评选出各项活动的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各分赛区优秀组织奖由市教育体育局根据比赛组织情况予以评选,各分赛区推荐比例不超过30%。

第三阶段:石嘴山市“诵、写、讲”经典暨合唱艺术节集中比赛阶段(2011年9月底前)。市教育体育局将组织各分赛区获得比赛一、二等奖的合唱队和“诵、写、讲”经典活动参赛队伍参加石嘴山市首届“诵经典、写经典、讲故事、唱红歌”集中比赛活动,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队伍和优秀组织奖的单位进行表彰,并组织优秀“诵、写、讲、唱”节目参加全区的展示活动。

评奖要求: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扎实,发动参与面广,组织集中比赛活动,并有开展活动的相关宣传影像材料和总结材料。

七、组织机构

石嘴山市教育体育局成立全市首届 “诵、写、讲”经典比赛和“歌唱祖国 赞美家乡”学生合唱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马绍华 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副组长:闻占江 市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常 珍 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成 员:王洪卫 市教育体育局办公室主任

许 玲 市教育体育局综合科科长

朱 力 市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

寇秀兰 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徐朝援 市教育体育局组织人事科科长

徐文华 市教育体育局职业成人教育科科长

邓洪喜 市教育体育局竞赛训练科科长

办公室主任由常珍副局长兼任。

副主任:朱 力(负责合唱节活动)

寇秀兰(负责经典比赛活动)

八、其他

各分赛区比赛主办单位请于2011年9月20日前将比赛评选情况、优秀组织奖推荐名单及活动简报、总结等材料报送市教育体育局群众体育科.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篇二

中国的古典诗文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言简意丰,也包含很多哲理。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底蕴,同时亦是启迪人类智慧的久经历史考验的教科书。学生背诵经典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大力营造我校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们积极倡议全校师生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1、读书明理。从古诗文中吸取中华文化的智慧,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培养学生勤劳节俭、文明友善、孝老爱亲、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

2、学习读书方法,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

4、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学鉴赏水平,陶冶高雅情操。

5、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6、变化气质,提高心理素质,使人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

一、二年级:诵读《弟子规》,及古诗15首。三、四年级:诵读《弟子规》,及古诗20首。

1、自己制作古诗诵读卡

卡片可用硬纸板制作,正面为古诗文,反面为诗文配图或诗意解释。每卡一首诗文。学生在班内交流背诵。

2、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比赛。

开展古诗文手抄报制作活动,为诗文配画,要求图文并茂,画面能充分体现诗文意境,内容形式不限。

3、学生诗文书法比赛。

4、诗文诵读表演活动。

以年级出一个节目,要求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突出古诗文的深厚内涵和文化韵味,提倡选择民族精神素材;形式丰富,不拘一格,可使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可以师生合作表演,也可以全班或部分学生集体表演,还可以单个学生表演。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

(一)保证诵读时间。每天固定第一节语文课前的3分钟诵读以及每周一节晨会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

(二)各班指导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200由学生专人负责每周刊登一首诗,一句经典文句。学生在一周内反复诵读,并记忆。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三)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四)班主任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1、班主任要做好导读工作,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2、学校语文组、少队不定期检查。

3、学校分管领导做好动员组织和监督检查工作。

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需要全体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篇三

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不仅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2、通过经典诵读,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3、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1、筹备宣传阶段

在学校广播站、橱窗分别做出宣传动员。确定负责人定期为选择诵读资料。

2、组织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

每天早晨8:00-8:10共10分钟为固定的国学经典诵读时间,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为国学经典指导教师,负责诵读的组织、指导。

(2)、诵读内容:

分经典作品选和经典诗词,安排专人负责。

3、验收与测评

验收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验收时间:5月底

验收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各班推选10名学生参加学校统一测评。各班班主任于5月24日前将参赛学生名单,上交至政教处。

验收标准:熟记经典名篇与诗词,并能学以致用。

验收结果:根据测评的实际情况,评选出优胜班级与诵读明星,并颁发奖状。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篇四

1、《劝学》(前3节)(荀子)

2、《师说》(韩愈)

3、《孟母戒子》(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5、《孙权劝学》(司马光)

6、《陋宝铭》(唐·刘禹锡)

7、《爱莲说》(宋·周敦颐)

8、《为学》(清·彭端淑)

9、《卖油翁》(宋·欧阳修)

1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中华经典读书活动篇五

1.通过各项活动,拓展学生的朗诵水平,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朗诵新秀。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文学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2.把朗诵、文学欣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定期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诵理论水平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3.健全组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4、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朗诵诗社开展的表演、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使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

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修养,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本次参加古诗诵读兴趣小组的都是一年级的孩子,识字量不多,对古诗文的了解和掌握也不多。根据掌握情况尽可能做到面向所有学生,平衡进度,同时也要兼顾个别进步大的学生,个别讲解,以优促差。

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

一(2)教室

1、《咏鹅》朗读、简单理解、背诵《咏柳》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2、《登鹳雀楼》朗读、简单理解、背诵《春晓》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简单理解、背诵《静夜思》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4、《赠汪伦》朗读、简单理解、背诵《送孟浩然之广陵》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5、《早发白帝城》朗读、简单理解、背诵《绝句》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6、《枫桥夜泊》《游子吟》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7、《赋得古原草送别》《小儿垂钓》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8、《悯农》《寻隐者不遇》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9、《山行》《清明》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0、《题西林壁》《小池》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11、《所见》《村居》朗读、简单理解、背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