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大全5篇)

最新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大全5篇)

ID:3660713

时间:2023-09-26 08:59:53

上传者:灵魂曲 最新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大全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方案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篇一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实验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实验潜力。根据我校教研室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验教学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1、加强硬件建设,积极向上级领导争取实验教学仪器,不断加强学校实验教学仪器的配备,争取到达新配备标准。

2、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措施,加大奖惩力度,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有效促进实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中心小学实验教学实行网上实验平台管理,对中心小学实验教师进行网上实验平台管理培训,使每位实验教师都能熟练正确操作。

4、透过各项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发展一批优秀的实验教师,对他们进行再培训,使之成为此项工作的带头人,优化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5、创新开展本块工作,力争工作中不存在盲点,不断强加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镇实验教学质量。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和目标:

(1)、实验员务必拟定自然(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自然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登记表、分组实验登记表、分组实验报告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务必准备好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潜力。

(5)、开学及时发放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报告单》,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潜力。

(6)、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3、仪器室的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仪器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篇二

1.化学药品必须根据化学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品不得混放。

2.存放药品要专人管理、领用,存放要建帐,所有药品必须有明显的标志。对字迹不清的标签要及时更换,对过期失效和没有标签的药品不准使用,并要进行妥善处理。

3.实验室中摆放的药品如长期不用,应放到药品储藏室,统一管理。

4.剧毒、放射性物体及其它危险物品,要单独存放,由专人负责管理。存放剧毒物品的药品柜应坚固、保险,要健全严格的领取使用登记。

5.要经常检查危险物品,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自爆事故。对剧毒物品的容器、变质料、废渣及废水等应予妥善处理。

6.危险物品的采购和提运按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7.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8.储存的易燃易爆物品应避光、防火和防电等,实验室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要制定合理的储存量,不许过量且包装容器应密封性好。

9.遇水能分解或燃烧、爆炸的药品,钾、钠、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发烟硫酸、硫磺等不准与水接触,不准放置于潮湿的地方储存。

10.玻璃器皿及消耗品:按照各片管理的不同要求,用后及时洗刷干净,干燥后按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处理方法分别归类。

11.药品使用:用前查看药品管理手册,仔细阅读药品的使用说明书,用后放回原处,并进行使用登记。购置的新药品及时在药品管理手册上登记。

12.冷藏冷冻药品的使用:化学药品需平衡至室温后再启开,用后封口并尽快归位;生物制品忌反复冻融,购置后立即分装,注明产品名称、浓度、日期后冻存,用时需在冰上溶解,用后封口尽快归位。

13.药品称量的要求:针对实验不同精度要求选取不同天平。称量后将药勺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擦干再称取另一药品,以避免药品间的污染。用后洗净擦干放回原处。天平中干燥剂使用前及时处理。

14.外借仪器、药品,请借方及时作好外借登记。

15.使用药品要签字;不得将药品在层与层之间搞混;药品要放回原位;药品还回之后在自己的名字上打勾;新买药品在后面空格处补上。

相关知识:化学实验的安全原则

1、实验过程中必须穿白大褂、带手套;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

2、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以及其他有毒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

3、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

4、打开易挥发的试剂瓶塞时,不可把瓶口对准自己脸部或他人,不可用鼻子对准试剂瓶口。

5、取用试剂时,瓶塞要倒放在洁净处,取用完毕后立即盖好密封。6、稀释溶液。稀释硫酸时,必须在耐热容器内进行,并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将硫酸加入水中。绝对不能将水加注到浓硫酸中,防止酸液溅射,非常危险。在溶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容器中进行。

7、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回指定的容器内。

8、不得私自将实验品带出实验室。

9、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酒精灯中的酒精不得超过容量的2/3;灯内酒精不足1/4时,应灭火后添加酒精。在酒精灯快烧尽、灯火还没熄灭时,千万不能注入燃料。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灯帽来罩,不要用口来吹,防止发生意外。不要用一个酒精灯来点燃,以免酒精溢出,引起燃烧。点燃的火柴用完后立即熄灭,不得乱扔。

10、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伤害。给试管加热时,切勿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药品喷出伤人。

11、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12、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空试剂瓶扔进垃圾桶前要破碎,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13、使用玻璃仪器时,要按照要求轻拿轻放,以免破损,造成伤害。

14、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15、试验完毕后,对实验室作一次系统的检查;下班时,整理好器材、工具和各种资料,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和水龙头。

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篇三

一、指导思想:

1.常规为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努力将化学组建设成为一只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高素质队伍。

3.全面提高化学教育教学质量,逐步熟悉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二、工作重点:

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个体的优势;增强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逐步熟悉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交流和传播。

三、具体措施:

1.增强备课组的民主意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标准,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处、市、县教学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

2.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不断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思想、业务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体化学教师,多到电脑上查阅教辅资料并作好笔记,利用电脑,加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新的教学方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积极撰写论文和教学设计。

3.认真组织学习初中新教材、新教学大纲,积极开展研讨活动,明确新教材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教学目标,认真研究教材,把握其中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按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落实知识、技能、能力、方法、情感、态度等教学目标,为新教材取得最佳教学效益,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努力探索。教师也要把新教材的教学思想、教学体系、教学目标贯彻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注意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认真组织全组教师研究往年化学综合考试试题,总结上一年化学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克服不足之处,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注意反映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抓好基础教学,切实打好牢固的学习基础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

5.认真搞好公开课教学活动,先说课,后讲课、评课,说课、评课要落实并有记录。

6.加强实验教学。本学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7.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每次考试争取考出好成绩。

8.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加强竞赛辅导,积极准备参加化学竞赛。

9.加强教学经验的积累,虚心学习其他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创造条件,有机会力争使全组教师多参加市、县教研活动。

10.加强全组教师驾驭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训练,在本学期内争取每一位教师上一堂多媒体公开课。

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篇四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我们认为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做到如下几点:

1.激发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化学的自然变化规律。

2.明确目标,系统观察。在化学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3、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条件。

1、精心准备实验,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日常的卫生

工作,做到三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

2、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健全报损制度、药品仪器领用制度。3、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教师配合、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全年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4、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附:1、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安排

化学实验室装备管理计划方案篇五

(一)采购计划管理

1、仪器的添置应根据仪器配备目录和学校实际情况,由实验室管理部门编制添置计划,经学校领导审核后上报主管部门进行采购(或自购)。对于未列入配备目录但属于实验必须的耗材,学校应根据需要采购,也可发动师生收集。

2、学校自行采购仪器、材料和药品应合理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统筹考虑产品的性能与价格,严防劣质产品进入学校。

3、到货的仪器、材料应及时验收。验收工作由采购人员和实验教师按国家教育部有关技术标准、教学要求及参考说明书进行。验收工作完成后,仪器及时入库,单据及时入账,回单及时上报。

4、有关实验室统计报表由实验室负责人依据账册和资料如实填写,总务处负责核对和汇总,经学校分管领导审阅后盖章上报。

(二)仪器账户管理

1、总务处设仪器固定资产明细账和低值仪器明细账,实验室管理部门分类设仪器明细账、材料及消耗品明细账。明细账需一物一页,按国家统一编制的仪器目录编号顺序进行装订。

2、总务处凭仪器调拨单和发票入账,实验室管理部门凭总务处开列的仪器进校单入账。实验室管理部门及总务处凭经分管校长审核批准的报损、报废单据销账,化学药品及消耗品的销账按消耗数量定期销账。

3、每学期须进行一次全面清点、统计,做到账物相符。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妥交接手续。

4、剧毒药品及危险品的销账,用一次记一次,并记录残余量。

5、学校应列仪器清册,按统一编号顺序登录,一式二份,总务处和实验室管理部门各一份,每学期根据增减情况补充一次。

(三)仪器存放管理

1、学校应按配备目录对仪器分类编号,用油漆书写或用合适标签填写。标签上应注明学校、仪器名称及编号。化学药品标签需用蜡封。

2、仪器存放要求:

(1)仪器分类存放,仪器和药品分开存放,危险品与一般药品分开存放;

(2)仪器存放定室,危险品应存放于专用场所,较小规模学校(18班以下学校)设专柜、定橱。结构、体积特殊的仪器要有专用橱,每件仪器在橱内要有固定的位置,并随仪器的增减作适当调整。

3、仪器定橱定位存放时,应在每橱挂(贴)有仪器编号、名称、数量的卡片或清单。

4、仪器保管要求:

(1)物清:仪器的品种、数量、质量状况和存放地点清楚,每学期核对一次;

(2)账清:及时登账、登表,准确核算,账表、账账、账物相符,凭证完整无缺;

(3)资料清:产品说明书集中装订,妥善保存;

(4)标志清:橱号、仪器分类、仪器编号等标志清楚。有条件的学校应实行信息化管理。

5、仪器保养要求:

(1)常规保养:每次用毕仪器,应做好清洁工作,检查附件,做好保养工作后放回原橱原位。

(四)仪器使用管理

1、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通知单》,准备演示实验仪器,并在用后及时保养、整理。

2、实验人员根据《实验通知单》准备好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实验完毕,实验教师及时检查以备另一班级使用,或保养、整理。

3、剧毒药品的使用需单独填写使用登记表,注明用途、数量及残物处理情况,由使用人和实验人员二人共同签名、同时开锁取用。使用残量应交回。

4、仪器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填写“仪器损坏报告单”,查明原因,并做好登记、报损、销账工作。低值易耗仪器的报损由总务主任审批,其他仪器的报损由学校分管领导审核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5、未经实验教师允许不得进入仪器室。使用仪器、药品均须先填写报告单或作记录,预先准备。仪器用毕及时归还。教学仪器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必须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办理手续,并按时归还。

(五)仪器维护保养管理

1、认真做好仪器维护保养,损坏的仪器要根据情况及时维修,修理情况要及时登记,保持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

2、实验室管理部门根据仪器实际情况提出报废申请。低值易耗仪器由学校总务处组织有关人员审核后报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其他仪器由学校分管领导审核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3、自制教具应登记造册,列入实验室管理。

4、实验室现有仪器不能随便拆改,必须拆改时应办理审批手续。

(六)日常管理

1、经常检查实验室各项制度执行情况,严格落实相关规定。

2、经常保持室内外整齐、清洁、干燥。

3、切实落实防盗、防火、防潮、防蛀、防尘、防腐蚀、防毒、防触电等措施,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4、计入固定资产管理的教学仪器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进行报损、报废等处置处理。

二、实验教学管理

(一)实验教学计划

1、学科教研组须针对实验教学制订学期计划,计划经教务处审核后交实验室管理部门;实验室管理部门根据实验教学计划制订实验室安排和仪器准备计划,做好教学配合工作。

2、实验教学计划应包括实验目的、需用器材、实验步骤等内容,并对各种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技能等)的培养作出安排;同时计划中还应包括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核的内容。

3、要努力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和成功率,使实验操作达到预期的效果,防止走过场。

(二)实验教学准备

1、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认真备课,同时重视实验准备。填写好《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于三天前,学生分组实验于一周前交实验室管理部门。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对有危险因素的实验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对学生分组实验还应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

2、对实验教师的要求:在每学期实验总体安排的基础上,按《实验通知单》安排好实验,将需用仪器、辅助材料及安全防范器材准备妥当,使之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三)演示实验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实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做好实验准备。

2、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随堂小实验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

3、实验前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现象的要求,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实验规律。

(四)学生分组实验要求

1、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实验预习,在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后,动手进行操作。

2、教师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时应先作示范,对装置复杂、难度大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分步完成。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应有明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的说明。所需实验器材经过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审查认可后予以发放,或由学生参与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适用器材。

3、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仔细观察,探究思考,得出结论。

4、教师应巡回指导实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实验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项目做好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

5、实验室内禁止带入零食或饮料。

(五)随堂小实验要求

教师应积极采用随堂小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归纳出规律。

(六)实验考查

1、学校每学期根据实验教学计划进行一次实验开出率统计,作为检查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和实验教学开展情况的重要依据。

2、有关学生实验能力和技能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

(七)实验室开放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开展实验探究。

(八)实验教学研究

学校和学科教研组要经常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对于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实验设计、仪器改进、自制教具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诸多内容进行探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