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优秀5篇)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优秀5篇)

ID:3663509

时间:2023-09-26 09:40:50

上传者:雅蕊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优秀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篇一

为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消费领域,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经营者必须认真做好上柜及仓储食品的经常性检查,如发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必须立即撤下柜台或清除出库,停止销售:

1.已经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2.经法定检测机构和行政执法机关检测为不合格的食品;

3.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4.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食品和发现其生产加工的原料、辅助材料、添加剂为不合格产品或违反国家禁令或其生产工艺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

二.对已经售出的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食品,必须依据销售台帐立即召回,并及时向工商部门报告和退还货款或进行赔偿。

三.对已经售出的严重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在发现后一个小时内营业场所公示,并选择能够覆盖销售范围的新闻媒体予以公示,通知购货人立即停止销售、使用,负责将该批产品召回并销毁。

四.不合格食品一经退市或召回,不得再次投入市场。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篇二

卫生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而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深深体会到了卫生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经常忽略食品安全问题,往往很容易忽视食品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然而,经过个人的亲身经历和学习,我明白了卫生食品安全对我们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卫生食品安全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关注食品来源的重要性

首先,我意识到了关注食品来源的重要性。过去,我常常只关注食品本身的口感和价格,而忽略了食品的来源。然而,通过了解食品来源的考究程度,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食品的卫生安全情况。比如,我之前偶然得知了一个餐馆使用了过期食材的新闻,这让我大吃一惊。自此之后,我开始更加关注餐馆的食材采购和供应商的背景调查,只选择信誉好且合规的餐馆进行就餐。同时,我也开始购买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因为这些食品的供应链更加透明,卫生风险更低。

第二段:正确储存和处理食品是必要的

其次,我学到了正确储存和处理食品的必要性。很多人在购买食品后,会将其放在冰箱中或随意堆放在柜子里,从而导致食品变质和受到污染。在我自己的经历中,我曾经得过一次食物中毒,这个经历让我深深明白了食品储存的重要性。我现在时刻注意将生肉、蔬菜和水果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在烹饪食品时,我也会严格掌握食物的加热温度和时间,确保食品熟透消毒。

第三段: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是一个保障

另外,我认识到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是一个保障。在市场上,有很多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添加物充斥其中,这给我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我现在更加倾向于购买有信誉和口碑良好的商店和品牌的产品,而且避免购买来路不明或价格过低的食品。此外,我还会认真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志和合规信息,确保这些食品是经过相关监管机构的检测和认证的。

第四段:加强个人卫生是保护自己的责任

我还意识到,加强个人卫生是保护自己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水平,直接影响着我们对食品卫生的保障。我意识到经常洗手、勤换衣服和做好身体清洁,可以减少潜在的食品污染。我也鼓励身边的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第五段:争取更严格的监管和法规

最后,我认为争取更严格的监管和法规是非常重要的。面对诸多食品安全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我们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建立更严格的法规和制度,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同时,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投诉渠道和舆论监督,发声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促使相关部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上述的体验和心得,我对卫生食品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关注食品来源、正确储存和处理食品、购买正规渠道的食品、加强个人卫生以及争取更严格的监管和法规,这些都是保障卫生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时刻关注食品安全,共同维护食品安全,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健康和美味的食品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篇三

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家从事食品销售的公司,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责任。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以下将结合实际情况,就公司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体会。

首先,公司食品安全心得体会之重视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供应链管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公司在供应链上做了相应的调整,加强了对供应商的审核和管理,确保从源头上掌握食品质量。我们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物流管理体系,严格控制食品的运输环节,确保食品在搬运和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其次,公司食品安全心得体会之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公司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对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监控。所有生产环节都需要按照公司制定的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食品加工和烹饪的监督,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并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再次,公司食品安全心得体会之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测。公司注重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测工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检测机制。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并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公司产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一套食品安全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机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公司食品安全心得体会之积极依法履责。公司深知自己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积极依法履责。我们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绝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公司建立了健全的追溯制度,对每一批生产的食品都有完整的流向记录,能够准确追踪产品的来源。同时,公司建立了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能够及时、及时处理,并做好后续的跟踪工作。

总之,公司食品安全心得体会,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使命。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实行质量控制、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检测、积极依法履责等措施,我们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然而,我们也深知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仍需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篇四

购买方(以下简称甲方):

供货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保证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增强供需双方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供需双方的诚信意识。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签署如下协议:

1、乙方所供食品,必须符合食品标准,如出现食品卫生质量问题,甲方无条件退货或换货。

2、乙方必须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且经营状况良好。

3、乙方在供货时应提供食品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乙方在供货时不得提供以下食品:

(1)无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中文标识及原料说明的定型包装食品。

(2)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3)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4)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水产品、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工业用盐、非碘盐或非食品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等。

(5)以上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5、乙方必须根据甲方提出的品种、规格、品牌、数量送货,并在甲方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到。

6、乙方提供货物的价格必须按当地物价局规定价格执行。

7、乙方建立食品索证制度,向供货者索取食品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并进行验收。做好索证登记工作,加强食品库房管理。

8、甲、乙双方均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乙方违反以上协议:

(1)甲方有权中止乙方的供货商资格。

(2)因所供应食品的质量问题引起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或其他事故由供货方负全部责任,并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全部经济损失。

1、本协议书用于供货单位米、面、食用油、冷冻品、豆制品、调味品等食品。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备查,如有未尽事宜,协商解决。

3、本协议有效期自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经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甲方:

供货单位(盖章)

代表签名: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乙方:

购买方(盖章)

负责人签名: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食品安全周排查治理报告填写篇五

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据悉,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包括总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安全标准、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安全事故处置、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共有十章。这部新法被各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字数也由之前的1.5万字增加到了3万字。该法对保健食品、网络食品交易、食品添加剂等当前食品监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都有涉及,让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商家承担连带责任,这些都是新安法修订的最大亮点。

谈到食品添加剂,很多消费者基本的认识就是“飘香剂”、“一滴香”、“牛肉膏”等违法违规添加物。提到食品添加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正确添加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也更有利于食品的存储和加工。而当前,让普通民众较为担心的问题是,一些不法商家往往违法使用工业原料、化工用品进行食品加工,或是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超量添加。这些行为,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九条中,明确提出要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许可制度。从当前来看,我国只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设立了许可制度,没有为食品添加剂生产设立专门的许可制度,这一新增制度很有必要。

在今年的市政协会上,委员侯一兵提交《关于进行食品违禁添加剂定期检测的提案》,重点关注食品违法添加的现象。在国家级科研院所就职的侯一兵委员建议政府能加大对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提升该所检验水平。当前,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是食品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企业,既有按照标准生产的合法企业,也有一些企业乃至小作坊,完全不按照相关标准生产,市场上的食品添加剂也良莠不齐,因此需要从生产环节进行控制。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条中,明确指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

此前的《食品安全法》中,对食品网上交易并未有所涉及。发生纠纷时,由于责任主体确定困难,多数参照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一些条例来处置。而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有了明确的说法。它强调了第三方平台的责任,不仅要审查许可证,对违法商户还要及时制止、报告、停止服务,这会促使第三方平台加强审核。第三方平台主动监管是个途径,消费者的举报也是个途径,消费者向第三方平台举报入网经营者有违法行为并有确切证据,也应该视为第三方平台已经“发现”,第三方平台应该进行调查,并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

新法实施后,网购各方的法律责任将更明确,消费者维权难度降低,可避免被“踢皮球”的尴尬。比如,今后消费者网购的食品有问题,在无法找到经营者的情况下,可以要求第三方交易平台先赔偿,不但可以要求赔偿食品本身的价钱,还可以要求赔偿受到的损失等费用。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条指出: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保健食品的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长期以来,在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上,一些夸大宣传,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并不少见。个别不法商家利用普通消费者专业知识欠缺,又极度关注身体健康的心理,大肆售卖保健食品,甚至有人声称保健食品具有“疗效”。

此前,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也需要注册或备案,也要求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但并没有要求载明“含量”,所以出现了一只甲鱼生产几吨“龟鳖营养液”,一克虫草生产几吨“虫草粉”的保健食品,这实际上也是欺骗消费者。针对此类现象,食品安全法修订中给予了及时关注。现在以法律的形式要求标明含量,能有效保障保健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这一条款要求保健食品的说明书、标签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对于一些不具备足够知识的消费者,也能防止他们被欺骗。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了解到,目前很多保健食品企业销售产品时,标注和说明书与注册、备案的不一致,而该条款强调产品上的标签、说明书应当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功能和成分应当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为确保这项法规得到真正落实,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让法律真正落地。

“要管好食品安全,不仅需要依靠监管部门的执法。更需要社会各界的一致关注,协同共管。”在谈到食品安全监管时,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充分体现出了全社会协同共治的大思路。除了强调经营者和行政部门的责任、职权,也非常重视社会组织、新闻媒体乃至消费者个人的作用。

在新法中,提到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术等服务,引导和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进行社会监督。此外,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有关食品安全的宣传报道应当真实、公正。

同时,新法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等部门应当公布本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者电话,接受咨询、投诉、举报。接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在法定期限内及时答复、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并书面通知咨询、投诉、举报人。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对查证属实的举报,给予举报人奖励。

4月15日,市委书记王学丰主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听取全市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市领导陶淑菊、张志强、霍照良、韩军、杨国文、曾萍、王心宇、宝音德力格尔、张翔、张军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贯彻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与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有机结合,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狠抓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会议强调,食品安全关系每个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常抓不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时刻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抓关键、抓短板,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最严格的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严格按照新《食品安全法》要求,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会议要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旗县市区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扎实有效地把食品安全工作抓实抓好。二是各部门要强化协调配合,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食安委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加大工作力度,打好“组合拳”,做到各负其责、整体推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要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田间地头”、生产源头,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快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要着力强化商品流通环节中批发市场的监督管理;要不断加强对小作坊、食品摊贩的规范管理,引导食品小作坊集中进入加工园区;要做到及时发现风险,列出“问题清单”,加大对重点环节、重点品种的综合整治力度,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努力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阵地到位,切实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到位。五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零容忍”的举措严查、严惩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市委、人大、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