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模板5篇)

2023年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模板5篇)

ID:3786590

时间:2023-09-28 16:30:54

上传者:薇儿 2023年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一

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今天我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内容的教学知识目标是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

在教学新课时,我通过课本主题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了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下面就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试商问题了。我利用沈重予老师对我的提示,将试商的教学和方法分五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按教材提示尝试计算192÷32,初步体会试商方法。例题在列出算式后,告诉学生“32接近30,把32看作30来试商”。并在竖式中除数的上面写出“30”,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192÷32的计算。在这一步的教学中要注意两点:

(2)商“6”必须和除数32相乘,不能和30相乘。第二步,让学生通过验算证实这样的试商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第三步是“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计算192÷39,被除数192不变,除数从32变成39,引导学生主动地把39看成40试商,再次经历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过程,体会试商方法。第四步,让学生回顾例题和“试一试”的试商,初步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第五步,在“想想做做”里安排说试商方法的练习,促进方法的'内化。

在教学中,我只通过一部分必要的点拨和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没有更多的说教,反而学生在我讲的每一步时,都自信地说:“我们自己能行!”虽然,在课堂作业仍出现类似“商6跟30相乘”的现象,我认为这对小部分孩子来说需要一个过程,他们会通过晚上的练习及明天的练习课,证明他们也能行!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二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看看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2÷2=1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42÷2,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但是,这正是孩子们所困扰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竖式的书写方式是他们的困惑,不能把竖式各部分与小棒对应起来,导致孩子们对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样写。发现问题后,我赶紧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竖式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这部分既然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要是引领孩子一起学写竖式,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确竖式写法,比发现问题再纠正要好。

另外在例1发现问题后,我没能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只想着让学生跟例2对比一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但结果却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当时能针对例1进行练习,使孩子能够及时巩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为前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后面的练习没能解决。另外,在导入环节用时也稍长了些,复习的内容稍多了些。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三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但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想通过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在教学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把4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人,看看每人分到几根?让学生想着分一分并用口算说一说怎么算,然后通过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每人2捆,再每人1根,让学生用口算说出分的过程;40÷2=20 2÷2=1 20+1=21。接着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42÷2,我把学生尝试的竖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有没有问题。但是,这正是孩子们所困扰的地方,不知如何下手,竖式的书写方式是他们的困惑,不能把竖式各部分与小棒对应起来,导致孩子们对算例明白,但不知怎样写。发现问题后,我赶紧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竖式每部分表示的意义,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我想这部分既然是学生的难点,教师要是引领孩子一起学写竖式,一开始就让孩子明确竖式写法,比发现问题再纠正要好。

另外在例1发现问题后,我没能应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只想着让学生跟例2对比一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但结果却是相反的,孩子更加糊涂了,如果当时能针对例1进行练习,使孩子能够及时巩固算法更好一些。

正因为前面出现了问题,所以后面的练习没能解决。另外,在导入环节用时也稍长了些,复习的内容稍多了些。

《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内容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例1:42÷2=?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解笔算算理从而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例2:52÷2=?主要是要学生理解“分完4捆还剩1捆,怎样分?”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将动态的分小棒的操作与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较好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如:在教学例1时,我通过请学生上台分小棒,不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的原因,同时也明白了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及竖式计算过程中“除、乘、减”每一步的意义。

再如:在教学例2时,我再次请学生上台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学生发现5捆小棒平均分成了2份以后,还多的1捆要把它拆开变成10个一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再继续分,刚好每边还可以分6根。多好的想法啊!多么有价值的操作啊!这一操作过程让我轻松的就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中为什么十位余下的1个十要和后面个位落下来的2一起除的道理。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本节课我利用小棒操作不仅顺利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适当的动手操作可以让自己豁然开朗。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篇五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73——80页的教学内容,就这节课我做如下反思: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学生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对这部分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适时地让学生回忆以前的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通过复习旧知,巩固练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帮助本节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潜移默化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本节课是以计算为主的一节课,不但有较强的计算算理知识,还有培养学生正确试商、正确书写、认真计算的习惯养成。

在教学前就预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1、不会试商,不知道商写在哪一位上;

2.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不够商1)该咋办;余数比除数大了该怎么办。由于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带着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的教室,有备而去,课上通过个体板演、独立练习、小组竞赛等教学策略学生获得了知识,正确掌握了计算的方法,突破了试商的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方面:

1、对学生的学力估计过高,少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不能关注全体学生,对几个希望生强化太少;

3.练习的方法、形式虽然多,但是强度不大;

4.评价学生不能即时,评价方法单一;

5.整堂课时间分配把控不和谐,前松后紧。

文档为doc格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