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 走进香格里拉的散文(模板5篇)

最新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 走进香格里拉的散文(模板5篇)

ID:3789436

时间:2023-09-28 17:12:55

上传者:琉璃 最新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 走进香格里拉的散文(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篇一

云南,一直都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造物主好像特别偏爱这个地方,把一切最原始、最纯粹的美好都赋予了这个美丽的地方。玉龙雪上、西双版纳、丽江等等美好的事物无不显示出自然的神奇。一花一草都舒展出属于他们的最舒服的姿态吸引着人们的到来。对于我,最期待的是香格里拉,这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的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雪山,峡谷,高山湖泊,原始森林,民族风情融为一体,神奇险峻而又清幽灵秀,是人们寻找了近半个世纪的伊甸园,可谓天上人间,美不胜收!

走进香格里拉,感受沿途的风景,被大自然洗涤着烦杂的心灵,呼吸着最纯净的空气,放,倾听自然地声音,显得妙不可言。

初踏上这片妙土时,我在思索是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气候孕育出这样的美好,青青草地,欣欣向荣,满眼绿色,每一颗小草从稀松的土壤中挤出瘦小的身板,然后拼搏向上,呼吸新鲜空气,以最舒服的姿态展现它的美好,没有任何人来破坏它的生存环境,它们可以尽情的生长。我突然想到我所在的哪个城市,连仅有的一小片草地都被破坏殆尽,用强制的手段禁止,用上了栅栏,写上了批语。在这里,就像那遗失的美好,弥足珍贵。还有令人向往的原始森林,参天古木,挺拔的身姿,想在那里展开一次探险的旅程,尝试一下“鸟人”的生活等等。可惜,向往终究是向往,抛不开身上的责任,也没有那种避开尘世的心灵,只能是向往罢了。

第一次在真实环境中看到喇嘛寺院,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人们惊人的长寿,喇嘛寺院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这里的居民以藏民为主,他们的信仰和习俗各不相同,但彼此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人们逍遥自在,净净地享受阳光和雪山的赏赐。在这里,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里,不仅有高原雪上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以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在洋塘区---这个鲜花汇聚的河畔,我开始了梦幻之旅,由古老的藏族村落开始,乘坐独有的牦牛船顺流而下,一路欣赏河畔两岸白云蓝天和鲜花草甸等迷人的高原自然风光,聆听山间藏族姑娘爽朗而悠扬的歌声,感受浓郁神秘的藏传佛教中升天台,水上升天台等习俗,体验了一回“天人合一”田园牧歌式生活。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神秘,不仅因为有各种神秘的濒危动植物,还因为有神秘的传说,那个人们不曾见过的卡拉巴王宫,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上环抱,由八个呈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同环雪上,宫内居住着卡拉巴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他们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道,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与联系,并牢牢控制着世界,长期以来,这条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

香格里拉,这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承载了多少人的梦幻和向往,爱旅游的你,想要寻找内心宁静的你就去吧!

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篇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恋上了那一片红色的热土。今天,我终于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香格里拉。

伴着香格里拉的铃声,远处传来的一曲桑吉平措演唱的《佛说》,仿佛把我拉到仓央嘉措身边,让我近距离地感受他多情的诗句,我仿佛看见他住进布达拉宫,做雪域高原最大的王。也好似看到他流浪在拉萨街头,是世间最美的情郎……顺着他的足迹,我向佛的深处走去,向生命的更深处走去,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寻觅他闭目经殿,于香雾中诵经的真言。

我看见了,香格里拉大佛寺,我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经筒!

啊,这是我日思夜想的一份思念哦,这是我踏遍万水千山寻觅的一片净土呵!

仰望全身金色的大经筒,湛蓝的天空下,周围是连绵的群山、斑驳的墙壁、浮雕的文殊,筒内的经咒。色彩各异的经幡,成为香格里拉老城区月光广场一道别具一格而又殊胜传奇的风景。

哦,这就是离天最近的地方!

这座经筒所在地,海拔3300多米,经筒高约21米,总重量60吨左右,气势磅礴,初生的太阳,照耀着美丽的香格里拉,在阳光的照射下,万道霞光映射着这座世界最大的经筒,金碧辉煌,熠熠生辉,给普天下所有善良勤劳的人们带来幸福安康。

我走上前,怀着万分的虔诚,心中默念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也是莲花部观世音菩萨的真实言教)沿着顺时针方向,我转动经筒,每转一圈,许下一个虔诚的心愿。每转一周,相当念佛124万声。

在那一瞬时,想起仓央嘉措那句歌词:那一天,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不为来生,只为你的温暖。

我的亲人,我的爱人,你们在我许愿里,显得那样的神圣,那样的温情!

原来,在这寒冷的香格里拉,你的情,你的爱,永远像春天,温暖着我的生命的旅程。

你看过《消失的地平线》吗?这是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写的一部小说。书中描绘了主人公及三个同伴乘坐的飞机出乎意料地被劫持,邂逅了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她是个有雪峰峡谷、金碧辉煌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庙宇、被森林环绕着的宁静的湖泊、美丽的大草原及牛羊成群的世外桃源。

今天,我踏上雪域高原,置身《消失的地平线》描绘的不染纤尘的人间天堂。还记得故事里那幽静的月亮谷,卡拉卡尔山,神秘的老人,美丽的满族公主,山泉一样的乐曲。一直敬仰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桃花源,今天,终于来到这个令人窒息滇西南美丽国度寻梦。

普达措公园,真的是这样的一个神奇世界,是如此天人合乐的美好家园。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薄薄的轻雾缓缓为我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是敞开怀抱,迎接我这远方的朝圣者吧。

据说,普达措一年四季千姿百态,气象万千。

春天,可以漫步于百花盛开的绿色草原,杜鹃映湖,炊烟袅袅。

夏天,可以欣赏满山不知名的野花,牛羊成群,牧歌声声。

秋天,可以看满山的碧绿以及淡水湖泊,自然清丽,桦林灿灿。

冬天,可以观宛如仙境白雪茫茫的洁白世界。令人沉醉,白雪盈盈。

而今天,在这海拔海拔4159大山和丛林里,天气还是很任性,下起了漫天大雪。四周群山如屏,傲然屹立的冰山雪峰,云堆玉砌的巍峨。在雪雾飘渺里时隐时现。白雪皑皑笼罩着那丰厚的如鹅绒般轻柔的朦胧以及绵延开阔的山谷。

属都湖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它依然清澈的像一面平静的镜子,映着雪山的美丽娇颜。天上地下,一片苍茫,你都会诧异究竟哪个是天,哪个是湖。

碧塔海作为迪庆高原上胜景的渊原,让游人神往。导游介绍说,在碧塔海还有两大奇景:杜鹃醉鱼和熊捞醉鱼。从前,藏族将此鱼视为“神灵”,从来没有人捕劳湖中的游鱼,重唇鱼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碧塔海中。每年五月份左右,碧塔海杜鹃盛开,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湖畔,像是为碧塔海绣上了一条美丽的花边,落英缤纷,引得湖中的游鱼纷纷前来观赏。当略带微毒的杜鹃花蕊和着花瓣洒落湖中时,馋嘴的鱼儿会蜂拥而至,齐来争食,不一会儿,这些鱼昏迷不醒,鱼肚朝天,漂浮在水面上,这是碧塔海的一大生态奇景——杜鹃醉鱼。因此,这也给冬眠初醒的老熊提供了美食。有月色的夜晚,黑熊会从山上到湖边来捞鱼,这又成为碧塔海的另一奇景——熊捞醉鱼。

我被导游神奇的描述而如痴如醉了,仿佛看见五月的普达措淙淙的溪流,徜徉在汀州的小马驹,吻着青青的草儿。摇曳多情的野花,清凉怡人的空气。

而今,展现在我面前是一个不染纤尘的童话世界!圣洁,纯净,澄澈,冰清!

我登上雪山之巅,听星星之间的悄悄情话。

普达措的冬天,何尝不是熟睡的春。待东风将她轻轻唤醒,我愿做一只鸟儿,站在冬的枝头,眺望这满眼的春景。

雪越下越大,堵车,一车人被封在了香格里拉虎跳崖路段的山里。

车的右边是高山,左边是悬崖。大巴在这样冰天雪地的路上行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司机师傅叫扎西罗伯顿珠,导游名字叫格桑卓玛——杨晓梅。

在这一行的路上,这个两个人,在我心里,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这位扎西,30岁左右,是地道的藏族人,圆脸,眼睛不大,一脸的微笑与友好,说话略带幽默与憨厚,一手熟稔而高超驾驶技术。开车一丝不苟,胆大心细。车子堵得时候,这位司机师傅总是下车去前面观察前方路况,防滑链也是安装上,卸下来;卸下来,安装上好几次……晚上12点之后,山路上都结了一层冰,我们被困12个小时,所有人的生命安全,都在他的手里。这位扎西直到晚上三点半,这位师傅依然坚持将我们安全送到酒店。

那位卓玛——杨晓梅,是一位藏族女子,亭亭玉立,热情奔放。她着一身藏族服饰,掬一脸阳光的笑脸。普通话讲得非常标准,她教我们一些藏语,教我们用藏语唱歌,她熟练的讲述当地的民族风情和茵茵典故。在我们一行人困在山里12个小时期间,她带我们做游戏,唱歌,她在整个旅行期间,大部分是站着和我们说话,我清楚,她也清楚,她所站立的位置是车辆上最危险的位置……让我们无形中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忘记了危险。

更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她无形中一直在向我们传达一种信息,自己虽然是少数民族,虽然是藏族,但是他们的心是拥护共产党、期待和平、渴望团结。

我的心震撼着,被这个丽江至香格里拉行程段的平凡而又非凡的藏族女子。

她美丽的面容,多像玉龙雪山盛开的天山雪莲。

她爽朗的笑声,就是来自香格里拉远山的呼唤。

她清澈的心灵,就如青藏高原上洁白神圣的哈达。

她真挚的情感,宛若梅里雪山里春天的一米阳光。

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篇三

来到了那片净土。下车之前,我的心一直在忐忑,马上就要聆听到她的声音了,一种强烈的渴望催促着我,我微微平静了一下,缓缓地下了车。顿时,一阵清凉的风扑面而来,让我不禁裹了裹衣服。在海拔4000多米的香格里拉顿足,低温会让你头脑清醒,在安静中聆听。这里的天空蓝得就像被众神之手精心擦拭过的玻璃,几朵白得发亮的云,一动不动的凝固在那儿,就像被精心修饰过的舞台布景。在旅行车刚刚开到海拔3200米的时候,我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辽阔的所有内涵。山开始潮水般地向远方退去。铺排在我眼前的是低矮的、插满经幡的山丘和大片的草原,打一个很俗的比方,夏日的香格里拉简直就是一块洋洋洒洒地铺展开来的巨幅锦绣。不论是四周的山丘还是脚下的草原,到处都有花朵在开放,红的,黄的,紫的,所有的花朵都在开放,山坡上开着,草甸上开着,小沟里开着,玛尼堆上也开着。每一朵都开得那么热烈,那么奔放,那么粗狂,那么随心所欲,那么咄咄逼人,7月的香格里拉有了这些野花的帮衬,层次更加分明,内涵更加丰富。

香格里拉的水如同酒一般,是醉人的。当你慢慢地尝试着靠近她,站在她脚下,你会发现透如水晶般的水潺潺流下,细细听,听见了吗?她在轻轻细语,低低地,切切地,向我诉说着她的过去,我不忍心打断她,和她用心交流,我发现她原来如同江南女子般柔弱,又如同易碎的玻璃,看了让人心疼。这潺潺细流有着她山顶雪的温度,冰凉刺骨,用手接点水,感觉到整个心都在哭泣,凉凉的,直射入心脏,让我不由得怜惜起这位柔弱的女子,想和她畅谈,抚平她内心的冰寒,我想和她成为朋友,在一起倾听、聆听,仿佛时间从此刻开始停滞,画面从此刻定格。

第一次在真实环境中看到喇嘛寺院,在这里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人们惊人的长寿,喇嘛寺院领导着整个山谷,形成香格里拉社会。这里的居民以藏民为主,他们的信仰和习俗各不相同,但彼此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人们逍遥自在,净净地享受阳光和雪山的赏赐。在这里,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里,不仅有西藏高原雪上峡谷的风貌和藏族风情,还可以领略到内蒙古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般的壮丽景色。在洋塘区——这个鲜花汇聚的河畔,我开始了梦幻之旅,由古老的藏族村落开始,乘坐独有的牦牛船顺流而下,一路欣赏河畔两岸白云蓝天和鲜花草甸等迷人的高原自然风光,聆听山间藏族姑娘爽朗而悠扬的歌声,感受浓郁神秘的藏传佛教中升天台,水上升天台等习俗,体验了一回“天人合一”田园牧歌式生活。

在这里,一切都显得神秘,不仅因为有各种神秘的濒危动植物,还因为有神秘的传说,那个人们不曾见过的卡拉巴王宫,隐藏在青藏高原深处的某个地方,整个王国被双层雪环抱,由八个呈莲花瓣状的区域组成,中央耸立的铜环雪上,宫内居住着卡拉巴王国的最高领袖。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中,他是具有最高智慧的圣人,身材高大,拥有自然力量,至今仍从人们看不到的地方借助于高度发达的文明通道,一种名为“地之肚脐”的隐秘通道与世界进行沟通与联系,并牢牢控制着世界,长期以来,这条神秘通道一直作为到达香格里拉王国的唯一途径。

这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承载了多少人的梦幻和向往,爱旅游的你,想要寻找内心宁静的你,就去吧!

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篇四

它是我的一个梦,儿时起它就开始在我的梦里生长。

那个女孩就是我的母亲。那是她的故乡,她在给我们洗脸时总会给我们讲起这些真实的故事,常常讲得忘记手里的毛巾都变凉了,我在这些故事里长大,那个梦就在这些故事里开始生长。

满脸皱纹的外婆那一嘴难懂的方言和她年轻时让村里男人们都赞叹的干活的厉害劲(据说那里的女人都这么厉害),还有我那从未谋过面的外公,十几岁就出外闯荡(据说那里的男人都必须这样,否则会被别人说),在母亲上中学时把外婆全家搬来这里安顿,“逼”着成绩优异的母亲考师范,然后在母亲刚刚踏进师范学校的大门就匆忙地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不停地在梦中想象那是怎样一个地方。

初中时一位表哥来看外婆,来自那个地方的他给我们讲起大山深处的“鬼”故事:一个人走在山道上,后面总有脚步声跟着,回头望过去又什么人也没有――这使我的梦又增添了一份神秘、可怖、刺激人心的色彩。

在林校时知道一位同学来自这个地方,我激动地把自己的这个梦写在了他的毕业留言册上。

毕业后分配到一个距县城几十公里的偏远山乡,来了之后才知道这儿竟然和我梦中的地方相邻。我喜出望外,一次在一座山上见到一位头上扎着毛巾的老妇,她在砍柴,说着那熟悉的难懂方言,我觉得她真像我的外婆。

,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来到了这个从小就在我梦里生长的,这时已被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地方――婺源。

汽车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飞驰,坐在车里的我十分激动。

先是直奔江湾,接着去“小桥流水”的李坑。但奇怪的是,我竟然没有找到任何感觉。也许是乡村人的视角,那些老房子,那些山水,在我们眼里都那样平淡无奇,一位同行者就说了:“这地方只有大城市里来的人才会有感觉。”我黯然。

又一次走进“小桥流水”的李坑村。我漫不经心地随着人流往前走着,一条平常的小河穿村而过,桥上不时有一座平常的小石桥,两旁是寻常的.乡村人家,很多老房子,都是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但是只在村外的山头往下俯视才可见到一大片青砖灰瓦,有些气势。随意走进一栋古宅,据说是位很出名的富商回乡建造的,但依然是失望。我感觉婺源的古建和有着“千古第一村”之称的乐安流坑村还是无法相比,没有它的高大,更没有它的幽深。从屋子里走出来,感觉眼前一亮,原来就是那穿村而过的小河,就在门前,清澈、明亮、亲切,抬眼望去,青山就在不远处。我忽然豁然开朗:其实婺源的美丽并不在于它的老房子,也并不在于它的山水,而在于房子和山水自然而巧妙的结合,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的老房子大都不高大尤其不幽深也是为了能多透进点光亮来,再古老也不会让人感到阴暗沉重。走在这样的村庄里,行在这样的山水中,心里悠然而亮堂,即使有再古老的房子,再高大的山脉,也挡不住人们对文化知识对外面世界的眺望和寻求的目光。

在路边小摊上看到一个小雕像:一牛横卧,一孩童跪在牛背上,正在拉一个更小的孩童往牛背上去,天真烂漫的孩童,悠闲安详的老牛。立刻喜欢上,买来放在客厅的橱里,每次看到它就会想起婺源,想起那些失落在梦里的记忆和事物,也想起在被人们称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前,婺源就已经被人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有没有高铁站篇五

高原

跳过金沙江,跑上一道坡,顿时眼前一片敞亮,原来我踏上了青藏高原的边缘。

莽莽高原与天相接,高得似乎伸手摸的着天。高原下的山、河流和峡谷,似乎是另一个世界,低矮,狭窄,扁小,是天坑里的世界。眼前的高原则大不相同,空旷而平坦,空得彷佛只有天地二物,一眼望去,高原远处粘着天,天低垂在高原的肩头。这里是高原,也是天庭,高高在上。在高原上游走,彷佛在天街漫步,远超尘世,进入一个无比纯洁的世界。

高原是块草原,稀疏低矮的绿草铺在地面,稀疏的牛羊低着头悠闲地啃着小草,牧童坐在草地上,悠闲地望着远处的游人和疾驰的车。草原静静的,没有人声,没有鸟语,没有牛羊的叫声,甚至没有风,只有天地默默相对。城市的喧嚣被抛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里创造了全新的宁静世界。牛羊缓缓游走,牧童偶尔高歌几声,歌声飘过草地,愉快地飞入蓝天。路边小屋前的木柱上,你会看到高悬的牦牛头骨,犄角冲天,面目狰狞。

草原过后是绿野。绿野上铺着一块块农田,农田里长着并不茂盛的庄稼,庄稼的边上立着一幢幢方方正正的藏式小屋。小屋的墙白白的,屋里住着神秘的藏民。

经幢

位于香格里拉古城大龟山的吉祥胜利幢,是目前全世界最大、最重、内藏经书最多的胜利幢。吉祥胜利幢是藏族传统吉祥八宝之一,幢高二十一米,直径六米,重量为六十吨,内装有一百二十四亿藏文“唵、吗、呢、咇、咪、哄”六字真言经文。幢外用黄铜铸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八尊妙音空行母及雪山、江河、森林、村庄等图像;顶部是代表胜利发展的华盖,上部篆刻着六世**所著《香巴拉赞》的节选,下部为各民族团结合睦的雕像和藏族传统的吉祥八宝图案。佛经上说,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经幢一周就等于咏诵了一遍内藏的经文,那么转动吉祥胜利幢一周就有咏诵一百二十四亿遍六字真言的功德。

高大金黄的载体,多么神圣!几个人用力推着经幢捅,经幢桶缓缓移动,彷佛藏文六字真言缓缓流进身体,直达嘣嘣跳动的心脏。六字真言将你的心带到一个旷远而神秘的地方,那里无灾无难,福音袅袅,纯净如冰雪世界,宁静如湖水一片。那里是人迹罕至的伊甸园。

我眼前出现了虔诚藏民的千里拜佛情景:一个,甚或是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藏民,怀着虔诚的心愿,迈步、合十、举手、匍匐、五体投地。他们用磕长头的行走方式,风雨无阻,缓慢前行。他们或独自走在寂寥的漫漫长路,或带着妻儿老小,或结伴组成摩托车队,带着有限的衣食,不避风雨,不畏寒暑,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执着前行。多么虔诚的心!多么伟大的精神!

湖泊

香格里拉的湖水妖冶,妩媚。在三四千米的高原上,不知道是谁将一块块碧玉遗落到了草地和山间,不知道是谁有意用一面面镜子映照山的美貌,草的柔媚。有的湖水清淡素雅,静静地躺在山下的草地里,尽管山上的碧树静静守候在她的身边,他仍然无动于衷;尽管湖边的红叶百般挑逗,他始终恬恬淡淡,旁若无人。有的湖水则不然,它蓝得赛过宝石,山上的碧树青草稍动眉眼,她便心旌摇荡,将碧树青草尽揽怀中,尽情地亲吻。有的湖水十分深沉,山影树形在她的身边绕来绕去,她不让它们摆动自己的衣裙,不理他们飞来的媚眼,始终板着面孔,拒诱惑于千里之外。有的湖水一碧如洗,她似乎早早恋上了身边的峻山,将挺拔的山形和柔软的白云一起搂进自己的怀抱,抚弄戏耍。有的湖水白得像一面明澈的镜子,将站在湖畔的你抱到水面,你的身姿,你的眉眼,一览无遗。有的湖水碧绿,与天地完全融为一体,分不出那是天那是地那是湖水。不仅山恋着湖,天恋着湖,牛羊和人也恋着湖。湖水包容了万物。香格里拉的湖水迷人,不单在于他以自己的清丽娇媚点缀了山川,还在于他不甘寂寞,千万年来一直守望着这块净土,不离不弃,将自己的青春毫不吝啬地奉献给这块土地。

香格里拉的山高大雄壮,令人仰止。有的山坡上长满了红杜鹃,杜鹃花开,整面山坡火一般红艳。这让人想起杜甫“山青花欲燃”的美丽诗句。很多山上长着碧树绿草,山春笋一般嫩。你可以看见绿树一棵挨着一棵,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叠到山顶,山彷佛是一棵棵树垒叠而成的。你可以看见有的`山形峥嵘峭拔,山石磊磊,山顶积雪皑皑。山不仅孕育了自己的高大壮美,还哺育了山下的湖泊和草地。湖水在它的怀抱里安详地躺着,日夜瞅着它壮美的身躯,千年万年,矢志不移。山脚下的草地,绿草丰茂,鲜花遍地,牛羊不肯离去,粉蝶不肯离去,牧童不肯离去。最让我惊叹的是这里的山孕育了高大的松树。在藏民的居所,我看到了最粗壮的屋柱,需要几个人才能搂住的木柱。我曾经惊叹,如此粗的树木,恐怕只有天上才有,地上哪会有呢!谁知这些粗壮的木头就出自香格里拉的山上。我看到了山上一棵棵粗壮的树木,高插云霄。我惊叹山的伟大,仰慕山的神奇,我禁不住对着群山叩首膜拜。山是这里的主人,他们拉着手,连绵不绝,千万年来一直驻守在这里。他们站在高高的青藏高原上,仰头瞭望着蓝天,俯首嘹望着东方广袤的土地。山使香格里拉静穆,静穆得像一尊佛,像一方圣地。

晚会

夜幕低垂,将香格里拉的草原紧紧包裹起来。我在一幢藏式屋宇前停下脚步,眼前是一幢二层藏屋。借着屋宇下朦胧的灯光,我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一个个粗大的木柱,也看到了让我惊叹的高大厚重的土墙。整座屋子,没有砖瓦,没有水泥,只有木柱和土墙。要知道这是一幢二层房屋,需要多么结实的厚墙!我赞叹藏民的智慧。

二楼的大厅宽敞典雅,几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屋梁,一条条木梁支撑着屋顶。游人围坐在四周的木凳上,观看中央穿着藏服的年轻男女载歌载舞。藏服古朴华艳,藏舞笨拙凝重,藏歌欢快悠扬。我喜欢藏歌,歌者拖着长袖,边舞边唱,歌声似在高山飞扬,似在草原传响,似在湖畔缭绕,似在幽谷回旋。歌声带着你走遍藏区,歌声带着你飞越高山,歌声带着你遨游蓝天。一边观看表演,一边啜着碗里咸咸的酥油茶,一群人深深沉浸在藏俗氛围里。

夜幕沉沉,踏着轻快的藏民舞步归来,藏族的天地紧紧包裹着你。

藏刀

在藏区,你可以看到卖藏刀的商店和地摊。藏民男子,人人喜欢佩戴藏刀,一把漂亮的藏刀别在腰间,或插在靴子上,威武雄壮,飒爽英姿。这种张扬英武之气的饰物,具有豪爽之气的男人,无人不爱。藏刀的美不只在于它的阳刚,还在于他稀有的质地。我亲眼看到店主拿着一把藏刀,寒光一闪,木板上的钢钉短成两截。据说古代的宝剑湛泸、干将、莫邪削铁如泥,我不曾相信,眼见藏刀如此锋利,我对削铁如泥一说深信不疑,我为古今良匠高超的铸剑技艺所折服。一把藏刀在身,多么荣耀,多么威武!一把藏刀在手,世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将化为乌有。

过了金沙江,回到家里,那块神秘土地的影子依然在眼前晃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