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精选5篇)

2023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精选5篇)

ID:3808705

时间:2023-09-28 21:53:11

上传者:琴心月 2023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精选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角的度量和画角。让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确实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度数时,很容易出现拿不准到底是选择量角器内圈的度数还是外圈的度数来量角或画角的现象。如要画一个60度的角,有的学生会因画成120度而错;本来是一个125度的角,有的学生量出来却是55度。以往的学生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为了让学生掌握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技巧,我觉得关键是让他们懂得以下操作的要领: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注意: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以前的教材比较重视概念的教学,有现成的总结性概念,而现在的新教材却给省略了。上面的要领,我觉得还是帮助学生总结一下比较好。

再说,开学以来很不巧,我们班电教设备的线路有问题,上课时电脑,课件,投影什么都用不了。我只好利用以前的教学挂图,图上的量角器放得很大,角很清晰(这些挂图都是以前人家丢掉准备当废品卖了的,是我舍不得捡回来收藏的),讲完课后就贴在教室比较显眼的地方,让学生课后再多看看,边看边想,加深认识和理解,效果还不错。因此,我觉得并不是没有电脑就上不好课,以前没有电脑出现时,那么多人材也不是这样教出来的吗当然,时代在进步,教学设备也在更新换代,这是好事,但我们也不能全依赖它,有个什么意外,多做几手准备还是好的。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角的度量和画角。让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这确实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于用量角器度量一个角的度数时,很容易出现拿不准到底是选择量角器内圈的度数还是外圈的度数来量角或画角的现象。如要画一个60度的角,有的学生会因画成120度而错;本来是一个125度的角,有的学生量出来却是55度。以往的学生都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为了让学生掌握量角器量角与画角的技巧,我觉得关键是让他们懂得以下操作的要领: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4)注意: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以前的教材比较重视概念的教学,有现成的总结性概念,而现在的新教材却给省略了。上面的要领,我觉得还是帮助学生总结一下比较好。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一、口算20

(1)15×3=(2)42÷7=(3)9×5=(4)28÷4=(5)12×3=

二、计算12

(1)9×8+12(2)20+24×2(3)72÷8+30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4÷8=25×2

=3=50

四、脱式计算18

(4)6×8-24(5)36÷6×4(6)49÷7+63

五、在〇填上、或=(12)

(1)5×4+5〇5×4-5(2)6+7×2〇7+7×2(3)5×2×3〇5×(2×3)

六、列式计算8

(1)7与8的积是多少?(2)42除以6得多少?

(3)45与32的`和是多少?(4)78比36大多少?

七、应用题5*5=25

(3)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5)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6)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一、口算

153=427=95=284=123=

357=192=183=21+32=19+17=

28+9=36+5=28+3=16+30=28-6=

二、计算

(1)98+12(2)20+242(3)728+30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48=252

=3=50

四、脱式计算

五、在填上或=

(1)54+554-5(2)6+727+72(3)5235(23)

六、列式计算

(1)7与8的积是多少?

(2)42除以6得多少?

(3)45与32的和是多少?

(4)78比36大多少?

七、应用题

(5)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6)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通过生活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位置》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所以我设计了“ 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位各用一种不同的物品摆一摆,然后说出所摆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认知水平,展示自己的认知个性,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学生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人的主体性就是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建立一种 “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在《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进行过多的、生硬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设计了用手指出自己的上面、下面、前面和后面;同位各用一种不同的物品摆一摆,然后说出所摆物品的上下或前后位置;象老师一样只说出一个同学的前面是谁,他的后面是谁,让大家猜猜他是谁;两位同学出来表演前后位置,并向后转以及三个同学表演前后位置,让同学体验相对性;观察画面,体会上、下的相对性;拍手游戏、按要求排队、按要求给动物分房子、看图用上“上、下、前、后”讲故事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原本枯燥地“空间与位置”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对“上下、前后”地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一切都蕴含在活动中。

关闭